小巴郎#童年的太阳课件
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教学设计

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教学设计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浓郁的新疆民歌风格特点,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升记号的唱法,体会升记号在歌曲中的作用。
2.能用圆润、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自信地表现歌曲。
3.知道阿凡提是个勤劳勇敢、幽默乐观、富于智慧和正义感的人,引导学生做个机智勇敢、有正义感的好孩子。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4、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创编歌词等形式与同学合作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感受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特点,能用圆润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自信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唱准下滑音、升记号及切分节奏等。
教材分析:《我是少年阿凡提》是一首具有新疆民歌风格的歌曲。
曲调诙谐、欢快,它生动地赞扬了少年阿凡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优良行为。
歌曲为2/4拍,二段体结构。
第一乐段刻画了欢乐风趣的阿凡提形象以及对破坏自然环境的不良行为的愤恨之情。
第二乐段以连续密集的节奏音型出现,配以富有民歌特色的衬词“啦啦啦”、“来来来”更鲜明地表现了主人公活泼向上的精神面貌,唱出了新一代少年阿凡提自豪、欢乐的心情。
教具:电子琴、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师生问好。
2、创设情境,舞蹈导入:师:上课之前,我们来放松一下,跟着老师一起动起来吧!(播放儿歌《娃哈哈》,师生一起随歌曲舞蹈。
)师:同学们知道我们刚才所跳的一些动作是什么地方的舞蹈动作?生:是新疆。
师:是的,这些是新疆舞的动作。
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疆人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
师:新疆还有一位家喻户晓的传奇式人物,机智勇敢,最爱帮助穷人,你们知道他是谁么?生:阿凡提(设计意图:教师以舞蹈的形式导入,一方面为教学内容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营造融洽、愉悦的教学氛围,而说一说阿凡提是怎样的人则加深了学生对阿凡提这一人物形象的了解,为下一步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出示阿凡提的图片3、师:你了解的阿凡提是个什么的人呢?谁能给大家说一说?(生讨论,回答)师总结:阿凡提是一个机智勇敢,乐于助人,扬善惩恶,聪明善良的人。
人音版(五线谱)(北京)三年级下册音乐《小巴郎.童年的太阳》说课稿

人音版(五线谱) (北京)三年级下册音乐《小巴郎.童年的太阳》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是人音版(五线谱)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歌词描绘了一个活泼可爱的藏族儿童,歌曲旋律欢快,节奏明快,富有儿童特色。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藏族的音乐文化,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于五线谱、音符、节奏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此外,学生的音乐兴趣多样,对于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充满好奇。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藏族的音乐文化,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学会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歌唱,提高音乐表现力。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集体演唱能力。
4.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音乐学习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民族特色节奏和音符的掌握。
2.学生正确把握歌曲的音准和节奏。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确保集体演唱的和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背景、节奏、音符等相关知识。
2.运用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采用分组练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利用视听法,让学生欣赏优秀民族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的魅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藏族的音乐文化,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2.教授:讲解歌曲的节奏、音符等知识,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展示:各小组进行演唱展示,评选出最佳表演奖。
5.拓展:欣赏其他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的魅力。
6.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歌曲的节奏、音符、歌词等内容,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方便学生跟随教师的教学进程。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演唱表现、团队协作、音乐素养等方面进行。
教案-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教案-⼩巴郎-童年的太阳《⼩巴郎,童年的太阳》⼀、学习⽬标:能够情绪饱满地、准确地演唱歌曲《⼩巴郎,童年的太阳》,通过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感受歌曲的新疆⾳乐的特点。
学会⽤新疆⼿⿎的典型节奏为歌曲《⼩巴郎,童年的太阳》伴奏⼆、教学重点、学⽣能够情绪饱满地、准确地演唱歌曲《⼩巴郎,童年的太阳》,并能够⽤⼿⿎为歌曲伴奏。
三、教学难点体会新疆⾳乐独特的特点四、教学准备;钢琴、ppt课件五、教学过程:(⼀)导⼊:播放新疆歌舞视频《巴郎》,感受少数民族⼈民的热情奔放。
问题1、猜⼀猜是哪个民族的歌舞?(维吾尔族)运⽤新疆话夸赞歌舞表演,跳舞的巴郎们,真是“亚克西,亚克西!”(新疆维吾尔族的少年,⽤新疆话称之为“⼩巴郎”。
“亚克西”在新疆话讲是什么意思?(好、好样的、真棒)问题2、想⼀想歌舞中出现的乐器是什么?(⼿⿎)(⼆)新授:当他们舞蹈的时候,会⽤民族乐器伴奏,⽤来烘托歌曲舞蹈的⽓氛。
(⽰图介绍⼿⿎:瞧!他是新疆的⼀种打击乐器,⽐铃⿎稍⼤些,反⾯有⼀圈⾦属⼩环,演奏时节奏感很强。
1、练⼀练新疆⾳乐中的典型节奏 + 铃⿎咚哒哒咚哒2、聆听《⼩巴郎,童年的太阳》欣赏了巴郎的舞蹈,练习了新疆⾳乐的典型节奏,⽼师这⾥有⼀⾸关于⼩巴郎的歌曲。
我们先来听⼀听这⾸歌曲,去感受⼀下这⾸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播放歌曲)、(欢快、活泼、热烈)3、聆听《⼩巴郎,童年的太阳》试着将我们刚才练习的伴奏⾳型切分⾳加⼊到⾳乐当中4、聆听《⼩巴郎,童年的太阳》,除了从典型的⾳乐节奏中能知道这是⼀⾸新疆歌曲,你还能从哪⾥听出这是新疆维吾尔族的⾳乐?(节奏、节拍-多出现切分节奏和弱拍起唱现象,具有舞蹈的韵律感旋法-旋律明朗,旋律线条多成锯齿状,曲调进⾏曲折、细腻,富有装饰性情绪-热烈、活泼、热情奔放、饱满激越衬词-吔、唻唻、亚克西,具有浓郁的维吾尔民族风格)5、随琴模唱旋律(1)歌曲分为⼏个部分------2个(2)切分节奏出现了⼏次----4次6、切分节奏出现的这四个地⽅有什么不同(两个乐句采⽤了重复的⼿法,第⼆乐句在结尾旋律级进上扬的变化)出⽰图谱+柯尔⽂⼿势7、第⼀乐段识谱唱+⼿势辅助8、加歌词9、找⼀找第⼆乐段的规律开头 3 6 紧缩的乐句----上⾏4度乐句节奏⽐第⼀段紧凑,旋律更多采⽤了级进下⾏最后⼀句“亚克西”逐级下⾏10、完整唱+歌词11、唱⼀唱第⼀段(范唱)(1)重⾳记号--唻唻/亚克西(歌曲表达的⾃豪、赞美之情更强烈)(2)衬词----清晰、俏⽪(突出新疆风格)(3)切分节奏-律动感12、第⼆段歌词(最后⼀句纠正)同位两个⼀组--⼀⼈唱⼀⼈切分节奏伴奏,互换13、完整唱(范唱+情绪情感、声⾳弹跳性)伴奏⾳乐14、乐器伴奏(铃⿎)+唱15、舞蹈简单动作(⼥⽣跳+男⽣铃⿎伴奏)+伴奏(三)拓展:维族有许多传唱度很⾼的曲⽬,听听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阿拉⽊罕》《半个⽉亮爬上来》《达坂城》《送我⼀朵玫瑰花》(四)⼩节通过对维族歌舞的欣赏与学习,体会到新疆⾳乐独特的特点情绪--饱满激越、热情奔放节奏--多出现切分节奏、具有舞蹈韵律感旋律--明朗、曲调进⾏曲折细腻、富有装饰性衬词--活泼、俏⽪这样⼀个热情洋溢,每天都充满着歌舞声、⾳乐声、欢笑声的民族,是我们祖国西北的⼀部分。
小巴郎(教案)-人音版

举例解释:
-对于装饰音的难点,可以通过慢速练习、分解教学和示范演唱等方式,帮助学生逐步掌握。
-在民族节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身体动作、打击乐器等辅助工具,让学生通过身体感知节奏,降低学习难度。
-针对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可以采用分声部练习,强化学生的音准意识,同时进行集体音准训练,提高整体的音准控制能力。
1.提升音乐感知与欣赏能力,使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小巴郎》,能够辨识歌曲中的民族音乐元素,感受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音乐审美情趣。
2.增强音乐表现与创作能力,让学生在学唱过程中,运用所学的音乐知识,如节奏、音高,进行个性化表达,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3.培养文化理解与传承意识,通过了解歌曲背后的民族文化,增强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认同,激发传承民族音乐的责任感。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小巴郎》的基本概念。这首歌是一首具有民族特色的欢快乐曲,它展现了我国民族团结和友谊的主题。学习这首歌能帮助我们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小巴郎》这首歌曲。通过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歌词,我们可以了解到它是如何表达民族情感的。
4.发展团队协作与社会交往能力,通过合唱练习,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协调一致的团队精神,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歌曲学唱:掌握歌曲《小巴郎》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能够准确地演唱。
-音乐知识:理解歌曲中的音符、音高、拍子等基本音乐概念,并能在实践中应用。
-民族文化:了解歌曲所体现的民族特色和背后的文化意义,激发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在合唱练习中,注重学生的集体配合,通过分声部练习和整体合成,提高学生的合唱技巧。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8课《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教案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8课《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是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8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旋律欢快,节奏活泼,词曲作者通过歌曲描绘了小巴郎这一藏族少年活泼可爱的形象,展现了藏族人民幸福的生活。
歌曲为2/4拍,共16小节,结构方整,易于学生学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元素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藏族文化及民俗风情较陌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们的歌唱能力、音乐表现力参差不齐,教师需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藏族的音乐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学会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并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3.引导学生感受藏族人民的生活乐趣,增进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4.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培养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藏族特色音阶及节奏。
2.歌曲的情感把握及音乐表现。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让学生聆听、感受藏族音乐的特色。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模仿。
3.练习法: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提高。
4.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歌曲中的民族文化。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含歌曲旋律、歌词、图片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背景音乐。
3.乐器:钢琴、吉他等。
4.教学道具:藏族服饰、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藏族的风土人情,引导学生了解藏族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范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授歌曲的歌词和旋律,重点讲解藏族特色音阶及节奏。
引导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歌曲,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改进演唱技巧。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所展现的藏族人民生活,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6.小结(3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藏族特色及情感表达。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伴奏《小巴郎,童年的太阳》(原调慢速)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伴奏《小巴郎,童年的太阳》(原调慢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选自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
歌曲以简洁明快的旋律,描绘了小巴郎这个活泼可爱的形象,以及他在童年时光里的快乐生活。
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节奏明快,充满活力;第二乐段旋律温馨,富有感染力。
整首歌曲既有教育意义,又能陶冶学生的音乐情操。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元素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钢琴伴奏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钢琴伴奏的指导和练习。
此外,学生对童年的话题普遍感兴趣,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能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2.学会歌曲的钢琴伴奏,并能独立演奏。
3.理解歌曲寓意,感受童年的美好。
4.培养学生合作演奏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把握。
2.钢琴伴奏的学习和演奏。
3.理解歌曲寓意,感受童年美好。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引导学生跟学。
2.互动法:分组练习,相互纠正、鼓励。
3.情景教学法:创设童年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4.欣赏法:聆听优秀演奏版本,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旋律、歌词、钢琴伴奏等。
2.钢琴:用于教学演示和伴奏。
3.音响设备:用于播放优秀演奏版本。
4.练习册:用于学生课后巩固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优秀演奏版本,引导学生欣赏。
随后简要介绍歌曲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旋律和歌词,引导学生跟学。
注意指导学生掌握节奏和音准。
3.操练(10分钟)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跟唱。
分组练习,相互纠正、鼓励。
教师巡回指导,提高学生演唱水平。
4.巩固(5分钟)学生独立演唱歌曲,教师点评并指导。
再次分组练习,加强团队合作。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有趣的童年场景。
小巴郎什么意思

小巴郎什么意思小巴郎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但它确实是一个有趣的词汇。
它可以出现在文学作品、口语中,甚至有时被用来形容某些事物或品质。
那么,小巴郎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小巴郎这个词的起源和用法。
据研究,小巴郎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比如明代冯梦龙的《警世通言》。
小巴郎在这里是一个人名,用来形容一个聪明、机敏、灵活的年轻人。
后来,这个词渐渐演化出了更多的意义和用法。
在一些地方方言中,小巴郎被用来形容一个活泼调皮、机智聪明的年轻人。
这个词常常带有一种褒义的意味,表示对这种人才和智慧的赞美。
例如,在某些地方的方言里,当一个孩子聪明伶俐、机灵活泼时,人们会称呼他为小巴郎。
此外,在一些文学创作中,小巴郎也被用来描绘一个迷人、聪明而又不拘一格的年轻男子。
这种形象通常与男主角或故事中的重要人物有关。
小巴郎在这里被赋予了一种具有吸引力和魅力的意义,成为一个标志性的形象。
除了形容人物外,小巴郎这个词还可以用来形容某些事物或品质。
例如,我们常常听到有人用小巴郎形容一种敏捷、灵活的动作或举止。
这表示这个动作或举止非常机敏和敏捷,给人以活泼、生动的感觉。
此外,小巴郎还可以形容一种机智、聪明的想法或主意。
当一个人提出一个独特而聪明的创意时,我们可以说他有一颗小巴郎的心灵。
虽然小巴郎在各地的具体含义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来说,它都包含了年轻、机智、聪明、敏捷等积极的意味。
小巴郎这个词无论是从字面上还是从隐喻的角度都带有一种活泼、生动和有趣的形象。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可以将小巴郎的概念扩展到更广泛的范畴。
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活泼、灵活和聪明的品质都是我们所追求的。
当我们面对挑战和困难时,我们可以以小巴郎为榜样,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解决问题。
总之,小巴郎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具有丰富多样的意义和用法。
它既可以形容一个聪明灵活的年轻人,也可以形容一种敏捷的动作或聪明的创意。
无论是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日常口语中,小巴郎都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活泼、有趣的形象。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8 《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人音版 (五线谱)

《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教材分析:《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是一首具有新疆维吾尔族民歌风格的歌曲,歌曲欢快、活泼、开朗,充满童真、童趣,内含舞蹈韵律、切分节奏及衬词“亚克西”的运用,突出了歌曲的新疆风格。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孩子性格活泼、好动,思维较活跃,部分可以和老师互动起来,但有些学生较顽皮,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
本节课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所以本节课设置了学生和多媒体互动的环节,教师带学生做舞蹈动作的环节,使学生不拘于严肃的课堂,可以真正的动起来。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新疆歌曲的韵味。
2、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新疆手鼓;掌握切分音节奏、重音记号、顿音记号;可以随老师做简单的新疆舞蹈动作。
3、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范唱、学生演唱,教师引导学生借助身边的物体代替手鼓为歌曲伴奏,感受新疆歌曲的节奏和旋律;通过教师带学生做新疆经典的舞蹈动作,感受新疆舞蹈的特点。
教学重点:通过教学学生能热情、准确地演唱并表演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切分节奏、重音记号和顿音记号的运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新疆手鼓、新疆帽教学过程:一、导入:1、歌曲猜猜看师演奏新疆歌曲《掀起了你的盖头来》,生猜歌曲的出处。
2、生谈谈对新疆的了解3、多媒体播放介绍新疆过渡语:同学们,新疆美吗?下面老师再送给大家一首非常好听的新疆歌曲。
二、教授新课: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节拍(情绪:欢快、活泼;节拍:2/4拍)揭示课题:《小巴郎,童年的太阳》2、师用手鼓带生打出2/4拍的节奏3、介绍手鼓4、认识并练习切分节奏:X X X │X X│ (为后面给歌曲伴奏作铺垫)①师用手鼓示范节奏:X X X ,生跟打②生回答是什么节奏型(切分节奏)③加入2小节节奏:X X X │X X│,请生打出这个节奏④全班一起打节奏:X X X │X X│⑤一组接一组打以上节奏(用‘亚克西’夸奖,解释其意思)5、师边跳舞边范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要求:生为歌曲划分乐段生回答,并说出划分理由(歌曲分为二个乐段)6、学习歌曲第一乐段①生唱第一乐段歌谱②找相似乐句(第一乐句和第三乐句)③生唱一、三乐句,师接唱二、四乐句7、学习歌曲第二乐段①生找相似乐句②生唱第二乐段歌谱8、师带生完整读歌词解释“小巴郎”的意思9、生将歌词带入歌曲完整演唱要求:演唱时找出歌曲的音乐记号10、生与多媒体互动,找出歌曲中的音乐记号(顿音记号、重音记号)11、演唱带有重音记号的乐句(注意顿音记号、重音记号的运用)12、师引导生感受歌曲的演唱情感13、欣赏小女孩演唱视频《小巴郎,童年的太阳》,对比与自己演唱情感的不同14、再次带入情感完整演唱歌曲要求:全体站起来演唱三、歌曲创编与活动1、加入手鼓为歌曲伴奏①问学生将手鼓加入到歌曲的第几乐段为歌曲伴奏最合适(第一乐段)请一位学生用手鼓敲一敲为歌曲伴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f i i i i |7 6
赛过那十五的 月
唻 唻
︵
6 | 5 3 7 6 | 6 —|
小 手 月 举 鼓, 亮。
> >
︵ ︵
曙光镀的 小手 鼓 ︵
i ii i ii|7 6 6| 5 3 7 6 | 6 —|
6. 3 3 3|4 6 3 | 2. 1 2 4| 3 6 |
天
>
︵
︵
亮
︵
︵ 起 ︵
山把 太 阳
6. 3 3 3|4 6 3 | 2. 1 2 4| 3 6 |
天
>
︵
︵
亮
︵
︵ 起 ︵
山把 太 阳
> >
来 吔
6 66 5 55|4 4 4 0| 3 1 2 7|6 —‖
亚克西亚克西 亚克西
一片辉
煌
6 3 3 | 3 33 | 32 64 | 32 2 |
童年的 太 阳是 小 巴 郎 吔,
︵ ︵
︵
2 2 2 |24 32| 1 71 | 6 — |
升起 在 ︵ 美 丽的 新 ︵ ︵ ︵ ︵ 疆。 ︵
︵
6 3 3| 30 30| 32 64| 32 2 |
彩 霞 绣 的 ︵ 小 花 帽 吔,
2 2 2 | 24 32| 17 12| 3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盖不住 漂 亮的 脸 庞。
>
>
3 6 |6 —|
> >
来 吔
6 66 5 55|4 4 4 0| 3 1 2 7|6 —‖
亚克西亚克西 亚克西
一片辉
煌
童年的太阳是小巴郎吔,憧憬在遥远的地 方。
阿妈买的小书包吔,装不下知识的海洋。
唻唻,阿爸送的小足球小足球, 幻想着宇宙的赛场赛场。
祖国把少年举起来吔,亚克西 亚克西亚克西,天天向上。
第一段:手鼓组、铃铛组、演唱组、 分工合作前半段,后半段大家一起唱 第二段:舞蹈组、演唱组 分工合作前半段,后半段 大家一起演唱
天山脚下的民族——维吾尔族
漂亮的维吾尔族服饰
新疆手鼓
6 3 3 | 3 33 | 32 64 | 32 2 |
童年的 太 阳是 小 巴 郎 吔,
︵ ︵
︵
2 2 2 |24 32| 1 71 | 6 — |
升起 在 ︵ 美 丽的 新 ︵ ︵ ︵ ︵ 疆。 ︵
︵
6 3 3| 30 30| 32 64| 32 2 |
祖国把少年举起来吔,亚克西 亚克西亚克西,天天向上。
童年的太阳是小巴郎吔,升起在美丽的 新疆。
彩霞绣的小花帽吔,盖不住漂亮的脸庞。
唻唻,曙光镀的小手鼓小手 鼓,赛过那十五的月亮月亮。
天山把太阳举起来吔,亚克 西亚克西亚克西,一片辉煌。
童年的太阳是小巴郎吔,憧憬在遥远的 地方。
阿妈买的小书包吔,装不下知识的海洋。
唻唻,阿爸送的小足球小足球, 幻想着宇宙的赛场赛场。
彩 霞 绣 的 ︵ 小 花 帽 吔,
2 2 2 | 24 32| 17 12| 3 —|
盖不住 漂 亮的 脸 庞。
>
>
3 6 |6 —|
︵
f i i i i |7 6
赛过那十五的 月
唻 唻
︵
6 | 5 3 7 6 | 6 —|
小 手 月 举 鼓, 亮。
> >
︵ ︵
曙光镀的 小手 鼓 ︵
i ii i ii|7 6 6| 5 3 7 6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