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合集下载

新人音版三年级下册《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教案

新人音版三年级下册《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教案
本节课学生都能有感情的演唱这首维吾尔族儿歌《小巴郎,童年的太阳》,并能用维吾尔族的典型节奏为歌曲伴奏,对切分节奏掌握较好。教学各环节设计合理,我也能精神饱满的进行范唱、范奏。很好的起到了示范作用。
(1)学生欣赏乐曲,并随着歌曲拍手或做简单的动作。
(2)简介歌曲,说说歌词的内容。“小巴郎”在维吾尔族语中指儿童,“亚克西”的意思是好样的,有表扬、夸奖的意思。
2、学习歌曲
(1)出示《小巴郎,童年的太阳》乐谱,学唱歌曲。
(2)学生再次聆听歌曲范唱,并找一找相同或相似的乐句,用相同颜色的彩笔在乐谱上画出来。再学唱歌曲。
教法
讲授法、欣赏法、练习法、情境法、讨论法等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教具
多媒体、电子琴、打击乐等




这是一首具有新疆维吾尔族民歌风格的儿童歌曲。音乐非常热情、活泼、开朗,内含舞蹈韵律,充满了童真童趣。其中,切分节奏以及衬词“亚克西”的运用,突出了歌曲的新疆风格。寓意着新疆的孩子胸怀世界,放眼宇宙的心胸和气势。
课 时 计 划
年 月 日 16周 1节
学科
音乐
年级
三年
制作人
王小东
课题
《家乡赞歌》
审核人
蒋 麟
教学内容
《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情绪饱满地、准确地演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2、能用新疆手鼓的典型节奏为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伴奏
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情绪饱满地、准确地演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并体会到新疆音乐独有的特点。
(3)分组通过歌唱、律动、打击乐器伴奏等形式表现《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4)教师范唱,学生边听边找出比较难的节奏或小节。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伴奏《小巴郎,童年的太阳》(原调慢速)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伴奏《小巴郎,童年的太阳》(原调慢速)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伴奏《小巴郎,童年的太阳》(原调慢速)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是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的一首伴奏曲。

这首歌曲以生动的描绘和活泼的节奏展现了小巴郎童年时的快乐生活。

歌曲采用C大调,2/4拍子,结构简单,旋律易于掌握。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感知能力逐渐提高。

同时,他们也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对于富有生动描绘的歌曲更容易产生共鸣。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于一些民族音乐的特点还不够了解,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小巴郎,童年的太阳》的歌曲背景、民族特点及音乐结构。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把握住节奏和音准,并能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2.难点:歌曲中的民族音乐特点和音准、节奏的把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聆听、演唱、演奏、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2.使用多媒体课件、乐器等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听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歌曲。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播放《小巴郎,童年的太阳》的伴奏,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2.讲解:介绍歌曲的背景、民族特点和音乐结构,讲解歌曲中的重点难点。

3.学唱: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准、节奏的把握,反复练习直至熟练。

4.伴奏:教授乐器演奏技巧,让学生为歌曲进行伴奏。

5.展示:学生分组进行演唱和伴奏展示,鼓励他们发挥创意。

6.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歌曲的民族特点和音乐价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歌曲名称《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歌曲民族特点、音乐结构、重点难点等内容,以简洁明了的文字和符号展示教学内容,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人音版(五线谱)(北京)三年级下册音乐《小巴郎.童年的太阳》说课稿

人音版(五线谱)(北京)三年级下册音乐《小巴郎.童年的太阳》说课稿

人音版(五线谱) (北京)三年级下册音乐《小巴郎.童年的太阳》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是人音版(五线谱)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歌词描绘了一个活泼可爱的藏族儿童,歌曲旋律欢快,节奏明快,富有儿童特色。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藏族的音乐文化,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于五线谱、音符、节奏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此外,学生的音乐兴趣多样,对于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充满好奇。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藏族的音乐文化,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学会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歌唱,提高音乐表现力。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集体演唱能力。

4.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音乐学习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民族特色节奏和音符的掌握。

2.学生正确把握歌曲的音准和节奏。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确保集体演唱的和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背景、节奏、音符等相关知识。

2.运用示范法,教师亲自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采用分组练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利用视听法,让学生欣赏优秀民族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的魅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藏族的音乐文化,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2.教授:讲解歌曲的节奏、音符等知识,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练习: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4.展示:各小组进行演唱展示,评选出最佳表演奖。

5.拓展:欣赏其他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的魅力。

6.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歌曲的节奏、音符、歌词等内容,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方便学生跟随教师的教学进程。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演唱表现、团队协作、音乐素养等方面进行。

小学音乐_小巴郎 童年的太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音乐_小巴郎 童年的太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情绪饱满的、准确的演唱《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感受新疆的音乐风格。

2、学生能通过视频感受新疆的风土人情,了解新疆音乐特有的维吾尔族风格特点。

3、通过学习,让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民族音乐。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情绪饱满准确的演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并体会新疆音乐独有的特点。

教学难点:正确演唱《小巴郎,童年的太阳》中的切分节奏。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有关新疆的相关视频和资料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1、看视屏,听说唱歌曲《大美新疆》师: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民族众多的国家,有56个民族,除了我们汉族,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呢?生:……新疆可真是个好地方啊!他们有优美的风景、美味的食物、香甜的瓜果、漂亮的服装,更有悦耳动听的乐器。

手鼓也称达卜,是新疆的一种打击乐器,拍击它的时候发出悦耳的声音,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师:同学们拍的非常准确,老师很想用新疆话夸一夸大家“亚克西”。

三、学唱新歌《小巴郎,童年的太阳》(一)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师:有没有同学知道“小巴郎”是什么意思?小女孩叫克孜。

师:接下来就让老师带领我们班的小巴郎和小克孜们一起来聆听一下这首歌曲,请同学们仔细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一)聆听歌曲1、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内容。

师:这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歌曲,歌曲中多次出现了具有维吾尔族风格特点的切分音节奏,你能把他照出来吗?2、再听歌曲,找出歌曲中的切分音节奏。

(师用手鼓拍出来切分节奏)师:请同学们按照节奏一起学一学吧!3、师弹唱歌曲师:阿爸阿妈都为小巴郎做了什么?小巴郎又是怎样做的?(二)学习读一段歌词1、教读歌词,师一句,生一句2、完整读歌词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试着把第一段歌词读一遍!3、教唱第一段歌词,老师读一句,同学跟着读一句。

师:同学们歌词已经读的很准确了,如果把歌词唱出来一定会更加动听,现在就跟老师一起来学一学!4、跟琴唱,弹一句,唱一句。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8课小巴郎,童年的太阳-人音版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8课小巴郎,童年的太阳-人音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小巴郎,童年的太阳》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感受到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和感动?”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音乐的魅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8课小巴郎,童年的太阳-人音版
一、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8课小巴郎,童年的太阳-人音版
1.歌曲学唱:《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2.音乐欣赏:分析歌曲中的节奏、旋律特点
3.歌曲背景:介绍歌曲的创作背
5.课堂活动:开展音乐游戏,巩固音乐知识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族音乐特色,教师可以引入相关民族的音乐素材,进行对比分析。
-在分组演唱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意呼吸的同步、音量的控制,以及情感的交流,以实现整体的和谐。
-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教师应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如对音乐基础较弱的学生进行额外的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难点上取得进步。
四、教学流程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通过音乐表达情感”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掌握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的旋律、节奏及歌词。
-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能够准确传达歌曲的氛围。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基本审美能力,感受音乐中的民族特色。
-举例解释:

小巴郎,童年的太阳-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小巴郎,童年的太阳-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小巴郎,童年的太阳-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听辨出歌曲《小巴郎》的旋律;2.学生能够说唱出歌曲《小巴郎》的歌词;3.学生能够了解歌曲《小巴郎》的故事背景,理解歌词内容;4.学生能够拍出歌曲《小巴郎》的节奏,并配合合唱动作;5.学生能够感受到歌曲《小巴郎》所表达的童年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真正理解歌曲《小巴郎》的故事背景,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情感;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听辨旋律,准确地唱出歌曲的各个部分。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唱一段歌曲《小巴郎》的旋律,让学生尝试跟唱,并询问学生是否听过这首歌、知道歌曲的故事背景。

2. 引入歌曲(10分钟)通过播放歌曲《小巴郎》的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并让学生跟唱歌曲的前两句。

3. 故事背景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讲解,介绍歌曲《小巴郎》的故事背景。

让学生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

4. 歌曲学习(30分钟)1.学生听录音,跟唱全曲;2.学生模仿教师,拍出歌曲的节奏;3.学生分组,进行歌曲分段学习,带动学生合唱。

5. 合唱表演(10分钟)学生进行歌曲合唱表演,展示学习成果。

6. 拓展(5分钟)教师介绍与歌曲相关的多媒体素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小巴郎》的故事背景及歌曲演绎方式。

四、教学评估1. 学生自我评估引导学生自行回答以下问题:自己是否能够准确地唱出歌曲《小巴郎》的各个部分?是否能够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2. 教师评估根据学生在教学中的听唱、跟唱、合唱等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五、教学延伸通过与学校音乐社团合作,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歌曲演唱技巧,并进行更全面的表演训练。

同时,通过音乐社团的自我表演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音乐能够带来的乐趣和美好。

三年级音乐《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教案

三年级音乐《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教案

三年级音乐《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教案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教学目标1。

让学生知道《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是一首具有新疆维吾尔族的一首民歌风格,并简介维吾尔族的相关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消除学生平时对民族的歧视。

2。

正确地演唱《小巴郎,童年的太阳》的切分节奏及前八后十六的节奏。

3。

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小巴郎,童年的太阳》的第一乐段,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和喜悦自豪的心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1、正确地演唱《小巴郎,童年的太阳》的切分节奏及前八后十六节奏。

2、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小巴郎,童年的太阳》第一乐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播放《小巴郎,童年的太阳》,学生聆听。

问:从刚才聆听的歌曲和伴舞者的动作上看,本首歌曲是哪个少数民族的?(2)揭示课题,展示歌曲二、学习歌曲1、分析歌曲。

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首歌曲。

听的时候请注意感受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是几段体?(播放音乐)2、朗读歌词。

我们来试试根据欢快、活泼、高兴的节奏把歌词完整的读一遍。

3、教学新歌。

(1)老师唱曲学生唱词的方法教学。

强调切分节奏及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和唱法。

(2)逐句教唱歌词。

(3)下面我们再次来感受一下这首歌曲的欢快的情绪和旋律,请同学们在老师提示的有颜色的部分,注意去感受和唱出切分节奏及前八后十六的节奏。

老师指词,学生随着音乐,看词轻声哼唱。

(4)找出认为比较难唱的地方,老师逐句教唱。

(5)齐唱。

(6)分男女两组比赛唱。

三、总结新疆是祖国的一块宝地,各个少数民族的歌舞都带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具有宝贵的文化价值。

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对新疆民族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同学们继续关注多了解新疆,关注我们民族的音乐。

热爱自己的祖国。

教学反思: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构成健康的音乐审美本事。

我认为,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8课《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教案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8课《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教案

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8课《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巴郎,童年的太阳》是人音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8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旋律欢快,节奏活泼,词曲作者通过歌曲描绘了小巴郎这一藏族少年活泼可爱的形象,展现了藏族人民幸福的生活。

歌曲为2/4拍,共16小节,结构方整,易于学生学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元素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藏族文化及民俗风情较陌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们的歌唱能力、音乐表现力参差不齐,教师需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藏族的音乐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学会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并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3.引导学生感受藏族人民的生活乐趣,增进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4.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培养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藏族特色音阶及节奏。

2.歌曲的情感把握及音乐表现。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让学生聆听、感受藏族音乐的特色。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模仿。

3.练习法: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提高。

4.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歌曲中的民族文化。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含歌曲旋律、歌词、图片等。

2.音响设备:播放歌曲、背景音乐。

3.乐器:钢琴、吉他等。

4.教学道具:藏族服饰、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藏族的风土人情,引导学生了解藏族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范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授歌曲的歌词和旋律,重点讲解藏族特色音阶及节奏。

引导学生分组练习,互相纠正。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歌曲,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改进演唱技巧。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所展现的藏族人民生活,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6.小结(3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藏族特色及情感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