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机农业对植物营养和肥料使用的要求

合集下载

植物营养与农业肥料利用

植物营养与农业肥料利用

植物营养与农业肥料利用植物营养是指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并利用这些营养物质进行生长和发育的过程。

植物营养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而农业肥料则是提供植物所需营养的重要来源之一。

本文将介绍植物的主要营养需求以及农业肥料的利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植物营养与农业肥料利用的关系。

一、植物的主要营养需求植物的主要营养需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氮素、磷素、钾素、微量元素和其他次要营养元素。

1. 氮素: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重要营养元素。

它参与植物体内蛋白质、核酸和氨基酸的合成,对植物体的生长和发育起到关键作用。

氮素的不足会导致植物叶片变黄、生长迟缓等问题。

2. 磷素:磷素是植物合成DNA、RNA以及包括ATP在内的多种重要生物分子的必需元素。

磷素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和抗病能力,还参与植物的代谢过程和能量转化。

磷素的缺乏会导致植物根系发育不良、果实质量下降等问题。

3. 钾素:钾素在植物中广泛存在,是调节植物生理活动的重要元素之一。

钾素参与调节水分平衡、维持细胞渗透压、促进光合作用和养分运输等生理过程。

钾素的不足会导致植物的逆境抵抗力下降、果实质量不佳等问题。

4. 微量元素:植物对微量元素的需求相对较小,但它们在植物体内的功能却十分重要。

其中,铁、锰、锌、铜等元素参与植物中许多酶的构成和催化作用,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5. 其他次要营养元素:植物还需要一些次要营养元素,如镁素、钙素、硫素等。

这些元素在植物体内起到多种功能,如参与光合作用、调节植物体的酸碱平衡等。

二、农业肥料的利用农业肥料是为了满足植物对营养物质需求而向土壤中添加的物质。

农业肥料种类繁多,包括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等。

1. 有机肥料:有机肥料是由植物和动物的残体、粪便以及微生物形成的。

有机肥料不仅含有植物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还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抗逆性。

有机肥料通常需要经过一定的堆肥过程才能达到适宜的使用条件。

2. 无机肥料:无机肥料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制成的,主要包括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的化合物。

农田施肥技术要求

农田施肥技术要求

农田施肥技术要求作为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农田施肥技术在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土壤肥力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本文将从施肥原则、肥料选择、施肥时间和方法、肥料使用量等方面探讨农田施肥技术的要求和规范。

一、施肥原则1. 全面营养:农作物需要多种养分才能正常生长,施肥要保证提供全面的营养元素,既要注重提供主要养分(氮、磷、钾)、次要养分(钙、镁、硫)、微量元素(铁、锌、锰等),也要注重平衡各种养分之间的比例。

2. 量化施肥:施肥量要根据农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确定,避免施肥过量或不足导致浪费或营养缺乏。

3. 及时供应:农作物对营养元素的需求是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动态变化的,施肥要及时进行,保证农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得到合适的养分供应。

4. 微生物协同:有效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与农作物共生共利,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环境。

二、肥料选择1. 有机肥料:有机肥是改善土壤质量和保持土壤肥力的重要手段,包括农家肥、畜禽粪便、绿肥等。

有机肥料可以提供多种养分,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能力。

2. 化肥:化肥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关键,包括氮肥、磷肥、钾肥等。

根据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和土壤养分状况选择合适的化肥种类和配比。

3. 微量元素肥料:适当添加微量元素肥料可以满足农作物对微量元素的需求,提高植物抗病虫害、逆境抗性等。

三、施肥时间和方法1. 预施肥:在农作物种植前适当提前施肥,使土壤养分充分分解释放,为农作物生长提供足够的养分。

2. 基础施肥:在整地前或整地后进行基础施肥,将养分均匀埋入土壤中,为农作物的根系提供持久的养分供应。

3. 轮作轮套施肥:农作物轮作或轮套期间,可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在整地或移栽前后适当施肥,增加土壤肥力。

4. 追肥:根据农作物的营养需要,在生长期适时追加施肥,维持农作物的营养供应。

5. 喷施肥:对于病虫害频发的农作物,可以通过喷施肥料的方式,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四、肥料使用量1. 施肥计划:根据不同农作物的需求和土壤养分状况,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包括施肥量、施肥次数和施肥方式。

有机农业土壤培肥和肥料使用的规范要求

有机农业土壤培肥和肥料使用的规范要求
进行有机农业生产对土壤和环境有着一定的标准,土壤 不能有被重金属和农药污染的记录,有机农业基地周边不可 以有污染源头、土壤和大气生产等危害源头。我国《有机产 品生产和加工认证规范》要求,有机农业生产地和土壤环境 质量必须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 灌溉用水水质必须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如果检验发现有机农业地块的药物残留、重金属量 超过国家规定的要求,认证机构便会果断的取消对此地块的 认证。 2 土壤培肥和肥料使用需要遵循的基本理念
植保土肥
栽培育种
ZAIPEIYUZHONG
有机农业土壤培肥和肥料使用的规范要求
文 / 程 远 郑 哲(河南、施肥等方式,可有效发展有机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保持和持续发展土壤的肥力和生物的活性。 只有按照规定的范畴、方式、数量使用土壤培肥物质,才可将土壤环境和肥料使用纳入质量监控体制中,既可维持土壤的肥力,又可 持续地增长,同时还能进一步保证有机食品和环境的安全。本文结合农业实践,阐述有机农业土壤培肥和肥料使用需要遵循的规范要求, 希望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 有机农业;土壤培肥;肥料;规范要求
长一茬的地域,可允许运用两种作物的轮作(其中可以包括 豆科作物)。严禁同一地块出现连续种植同种植物的现象, 但对于特殊地理环境下种植的水稻可以破例。 3.3 对保持水土的规范要求 需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研究 出科学合理的灌溉方案,如滴灌、喷灌、渗灌等都可有效地 控制土壤水分,使土壤的肥力得到合理调控 [2]。同时,对于土 壤和水能源的运用,必须要全方位的考虑,不可出现过量用水、 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必须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运用 有效的措施,避免出现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土壤盐碱化的 现象。此外,还要积极探索可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 的条件的方式,找寻到科学的种植方式,避免再次出现土壤 侵蚀的现象。可通过秸秆覆盖或间作,避免之前的土壤裸露 的农业耕作方式。 4 对有机肥料的规范要求

农业化肥使用标准

农业化肥使用标准

农业化肥使用标准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对于农业生产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

为了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农业化肥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农业生产工具。

然而,不合理的化肥使用不仅会对土壤和环境造成巨大的损害,还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风险。

因此,制定和执行科学的农业化肥使用标准势在必行。

一、农业化肥的分类及标准农业化肥主要分为有机肥和无机肥两大类。

有机肥主要指的是由动植物的残体和粪便等有机物质经过腐熟处理后得到的肥料,其中包括农家肥、畜禽粪便、绿肥等。

无机肥主要包括氮、磷、钾等元素的肥料,如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等。

在选择和使用农业化肥前,需要根据不同的作物和土壤的特点以及施肥的时期和用途,确定相应的标准。

1. 有机肥的施用标准(1) 农家肥的施用标准农家肥一般是指农作物或剩余农产品的深坑堆肥、沟埋和直接返田等方式处理后得到的肥料。

其主要优点是能够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水分,对环境影响较小。

农家肥的施用标准应遵循以下原则:- 施肥量应根据土壤类型、作物需求和生长期等确定。

- 施肥时间应选择在作物需求旺盛的生长期进行。

- 施肥方式可以选择沟埋、返田和表面覆盖等。

- 施用农家肥前应避免过多水分和过高温度的损失。

- 畜禽粪便等动物粪便应经过腐熟处理后再施用。

(2) 绿肥的施用标准绿肥主要指的是一些能够在短期内快速生长并具有固氮和改良土壤的植物,如豆类、菜类等。

其主要优点是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结构和养分水平。

绿肥的施用标准应遵循以下原则:- 绿肥的种类应根据作物需求、土壤性质和生长期等确定。

- 绿肥的选择应注意适宜的生长期,以避免对主要作物的竞争。

- 绿肥的播种量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避免对土壤产生不利影响。

- 绿肥的管理应注意合理轮作和合理翻耕等措施。

2. 无机肥的施用标准无机肥的施用标准主要是根据作物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需要量以及土壤的养分状况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施用无机肥应根据作物的生长期和生长阶段来进行,以确保施肥的时机和施肥量的准确性。

有机农业如何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有机农业如何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有机农业如何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在当今的农业生产中,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它们虽然在短期内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长期来看,却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而有机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为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是指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而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

那么,有机农业是如何做到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的呢?其一,通过轮作来改善土壤生态。

轮作是有机农业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即轮流种植不同的作物。

不同的作物对土壤中的养分需求不同,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也有所差异。

比如,豆类作物可以固氮,增加土壤中的氮含量;而禾本科作物则能有效地吸收土壤中的磷和钾。

通过合理的轮作安排,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同时,轮作还有助于保持土壤肥力的均衡,降低对化肥的需求。

其二,利用生物防治手段控制病虫害。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方法。

例如,引入害虫的天敌,如捕食性昆虫、寄生性昆虫等,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还可以利用微生物制剂,如苏云金芽孢杆菌、白僵菌等,来防治害虫和病害。

此外,一些植物本身具有驱虫或抗病的特性,将这些植物与农作物间作或套种,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比化学农药,生物防治方法对环境更加友好,不会造成残留和污染。

其三,注重土壤改良和肥力提升。

有机农业强调使用有机肥来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

有机肥包括腐熟的农家肥、绿肥、堆肥等。

这些肥料富含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元素,能够缓慢释放养分,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

同时,有机质还能改善土壤的通气性、保水性和保肥性,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健康状况。

健康肥沃的土壤能够为作物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增强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从而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依赖。

其四,选育优良的品种。

农业部-肥料要求

农业部-肥料要求

农业部肥料要求一、肥料质量1. 肥料应满足国家及行业标准,保证含量准确,有效成分适当,无有害杂质,以确保安全、有效。

2. 肥料应通过国家规定的检验机构检验,并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

二、有机肥料1. 有机肥料应由有机物来源,如动植物残体、腐殖质等,并经过发酵、腐熟等处理,保证肥料安全、环保。

2. 有机肥料应含有一定的有机质和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并含有适量的微生物和氨基酸等有机营养成分。

3. 有机肥料的使用量和施用方式应依据作物种类、生长阶段和土壤条件等因素确定,适当掌握用量和施肥时期。

三、化肥使用1. 化肥使用应遵循“经济、高效、环保”的原则,根据作物生长需要和土壤养分状况选择适当的品种和用量,避免过量使用。

2. 化肥使用应配合有机肥料,做到有机无机相结合,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

3. 使用化肥时应关注其对环境的影响,尽量减少氮、磷等营养元素的流失,避免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四、肥料安全1. 禁限用肥料:根据国家规定,禁止或限制使用部分剧毒、高毒、高残留的肥料,如某些有机氯、有机磷、无机氯等。

2. 安全剂量:肥料的安全剂量应按照国家规定执行,保证作物安全生长,避免对人、畜、环境造成危害。

3. 残留检测:定期对作物进行肥料残留检测,确保食品安全。

五、土壤肥力保护1. 改良土壤:通过合理施肥、轮作、微生物接种等技术手段,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2. 保水施肥:合理灌溉,保持土壤适宜的水分状况,为作物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

3. 防止土壤污染:避免使用过量化肥和有害物质,防止土壤污染和退化。

六、肥料标识1. 肥料包装标识应真实、准确,包括产品名称、商标、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2. 肥料包装标识应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不得误导消费者。

3. 肥料包装标识应按规定标注肥料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七、肥料进口1. 进口肥料应符合我国相关法规和标准,保证质量安全、有效。

2. 进口肥料应经过我国海关检验并取得进口许可证后方可进入我国市场。

有机肥肥料管理制度

有机肥肥料管理制度

有机肥肥料管理制度引言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有机农业逐渐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

有机农业以其无化学农药、肥料污染、保护土壤、保护环境和提高农产品品质等特点,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有机农业,希望能够通过有机农产品来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有机肥料是有机农业的基本支撑,对于促进有机农产品的生产和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有机肥料的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有机肥料的定义、有机肥料的种类、有机肥料的特点以及有机肥料的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有机肥料的定义有机肥料是指来源于动植物、微生物等有机物质,通过发酵、腐熟等过程,可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的肥料。

有机肥料具有机肥化合物复杂、富含有机质和微生物的特点,其主要成分包括有机物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

有机肥料可分为动物性有机肥、植物性有机肥和微生物有机肥三大类,主要用于有机农业的生产和管理。

二、有机肥料的种类1. 动物性有机肥动物性有机肥是指来源于动物粪便和畜禽养殖废弃物等,经过发酵腐熟后制成的有机肥料。

动物性有机肥的主要优点是含有多种有益微生物和植物生长因子,同时具有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对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有重要作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动物性有机肥中的病原菌和寄生虫卵可能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其进行适当处理和控制。

2. 植物性有机肥植物性有机肥是指来源于植物秸秆、杂草等植物遗体,经过发酵腐熟后制成的有机肥料。

植物性有机肥对土壤的改良作用较为明显,可以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生长和活力,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生长和产量提高。

此外,植物性有机肥还具有抗土壤板结、促进土壤保水和润湿等优点,是有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有机肥料。

3. 微生物有机肥微生物有机肥是指通过固态或液态发酵法由微生物制备成的有机肥料。

微生物有机肥主要由微生物发酵的代谢产物、微生物的活体细胞和微生物酶等组成,具有促进作物生长、改善土壤、增加土壤肥力等特点。

有机肥的特点、作用、施用注意事项和用量

有机肥的特点、作用、施用注意事项和用量

有机肥的特点、作用、施用注意事项和用量一、有机肥的特点与作用有机肥的主要特点是养分全面,肥效稳而持久,具有养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等作用,是土壤微生物繁殖活动取得能量和养分的主要来源。

另外,有机肥在分解过程中还能产生多种有机酸,使难溶性土壤养分转化为可溶性养分,从而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

有机肥含有大量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生物废弃物等物质。

施用有机肥料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优质的养分和小分子有机质,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土壤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提高生物活性,是绿色农业生产的养分来源。

从农业生产角度上来讲,施用有机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我国农民有使用有机肥的传统,十分重视有机肥的使用。

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正在兴起的生态农业、有机农业,都十分重视使用有机肥料,并把有机肥料规定为生产绿色食品的主要肥源。

第一,施用有机肥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增加了土壤的有机物质。

有机质的含量虽然只占耕层土壤总量的百分之零点几至百分之几,但它是土壤的核心成分,是土壤肥力的主要物质基础。

有机肥料对土壤的结构,土壤中的养分、能量、酶、水分、通气和微生物活性等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第二,有机肥料含有植物需要的大量营养成分,对植物的养分供给比较平缓持久,有很长的后效。

有机肥料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由于有机肥料中各种营养元素比较完全,而且这些物质完全是无毒、无害、无污染的自然物质,这就为生产高产、优质、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提供了必要条件。

有机肥料含有多种糖类,施用有机肥增加了土壤中各种糖类的含量。

有了糖类,有了有机物在降解中释放的大量能量,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活动就有了能源。

第三,施用有机肥大大提高了土壤的酶活性。

畜禽粪便中带有动物消化道分泌的各种活性酶,以及微生物产生的各种酶,这些酶有利于提高土壤的吸收性能、缓冲性能和抗逆性能。

施用有机肥料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胶体,把土壤颗粒胶结起来,变成稳定的团粒结构,改善了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提高了土壤保水、保肥和透气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农业作为一种采用生态友好和环境友好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农业 生产方式, 已被越来越多采用, 作为解决食品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可实践途径。有机农 业生产主要要求是: 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物质, 如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 等; 生产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 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 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 农业技术; 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1]。 由于有机农业生产中禁止使用化学肥料, 因此在植物营养、土壤培肥、肥料施用等方面有着特殊的要求。
要说明来源、使用量、使用方法, 并有证据说明该物质未受禁用物质污染。 限制使用的物质包 括: 秸秆、堆肥、海草或物理方法生产的海草产品、未经化学处理的木料、树皮、锯屑、刨花、木
灰、腐殖酸物质、充分腐熟农家肥、充分腐熟的人粪尿、未搀杂防腐剂的肉、骨头和皮毛制品 (不
包括动物血)、不含合成添加剂的食品工业副产品、不含合成添加剂的泥炭、饼粕 (不能使用经
有机农业提倡利用轮作、土地休整和肥料施用进行土壤培肥。我国《有机产品生产和加工 认证规范》要求: 有机农业生产田块必须采用包括豆科作物和绿肥在内的至少三种作物进行轮 作, 在一年只能生长一茬的地区允许采用包括豆科作物在内的两种作物的轮作。禁止同一地块 连续种植同种作物, 但牧草、多年生作物以及在特殊地理气候条件下种植的水稻可以例外[1]。 必须保证施用足够数量的有机肥, 维持土壤肥力和土壤生物活性[1]。 2. 4 有机农业对水土保持的要求
1 有机农业对土壤及肥料施用的监控
有机农业质量监控体系是保证有机食品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土壤环境及肥料施用是影响 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 对其实施监控也是有机农业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内容。有机农业质量监 控体系主要包括官方负责机构或独立第三方认证机构 (简称监控机构) 的监控及有机生产内部 质量管理体系的监控[ 2 ]。
·44·
武夷科学
第 20 卷
关于有机质肥料要求, 农家肥及人粪尿使用前必须充分腐熟, 人粪尿不得用于叶菜类作物 和块根、块茎类作物。 用于有机肥料堆制的添加微生物必须来自于自然界, 不能是基因工程产 物[ 1 ]。我国对肥料堆制时间、方法没有详细规定。美国有机食品生产法规规定了肥料堆制方法 以及从施肥到作物收获的间隔时间[4], 避免因肥料腐熟不足导致肥料中有害病菌传播、养分供 应障碍, 影响植物生长的情况发生。这些详细规定值得我国借鉴。有机生产投入的矿质肥料禁 止采用化学处理提高溶解性, 禁止使用污水污泥作为肥料, 泥炭禁止用于土壤改良, 只能作为 盆栽基质使用。作物秸秆残茬禁止焚烧处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欧盟禁止使用来自集约化养 殖场的动物粪便作为有机肥料来源[6], 我国目前没有相关规定。
有机生产者应根据当地情况制定合理的灌溉方式 (如滴灌、喷灌、渗灌等) , 有效地调节土 壤肥力状况[1], 同时应充分考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防止过量或不合理使用水资源。 采取积极 的措施, 防止水土流失、土壤沙化, 预防土壤盐碱化。 采用良好种植方法, 减少土壤侵蚀。 提倡 运用秸杆覆盖或间作等避免土壤裸露的农业耕作方法。
表 1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



土壤




镍 六六六 滴滴滴
级别
水田 旱地 农田 果园
水田 旱地
PH 值






≤Leabharlann ≤≤≤1 级 自然背景 0. 2
2级
< 6. 5
0. 3
2 级 6. 5- 7. 5 0. 3
2级
> 7. 5
0. 6
3级
> 6. 5
1. 0
0. 15 0. 3 0. 5 1. 0 1. 5
3 有机农业对肥料施用的基本要求
有机农业生产中不允许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土壤调节剂, 必须保证施 用足够数量的有机肥以维持或提高土壤肥力, 所施用肥料应是主要来自有机农场的肥料。非人 工合成的矿物肥料和购买的有机物质肥料应该作为土壤培肥的补充物, 而不能作为养分循环 的基础[5], 遇特殊情况 (如采用集约耕作方式) 或处于有机转换期或证实有特殊的养分需求等, 经认证机构批准可以适当增加来自有机生产体系外的肥料投入量[1]。 所用矿物肥料必须是天
收稿日期: 2004- 11- 10 基金项目: 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 (2004S003) , 国家外国专家局项目编号 (Y2004350003) 作者简介: 陆 萍 (1969- ) , 女, 硕士, 助研, 研究方向: 从事有机农业、植物营养、食品安全等研究。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注: ① 重金属 (铬主要是三价) 和砷均按元素量计, 适用于阳离子交换量> 5cm o l (+ ) kg 的土壤, 若≤5com l (+ ) kg, 其标准值为表内数值的半数。
②六六六为四种异构体总量, 滴滴涕为四种衍生物总量。
③水旱轮作地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砷采用水田值, 铬采用旱地值。
规定相比, 在肥料施用方面规定还没有很详细的规定。现有规范主要体现在肥料总量控制和肥
料施用的污染预防。
《有机产品生产和加工认证规范》要求: 有机生产单位每生产年度每公顷肥料投入量总量 不得超过 170 千克的纯氮, 对其他元素的投入量没有规定。肥料总量要求和欧盟有机法案的规
定相同[6 ]。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我国规定, 如果检测地块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超过相应的国家标准, 认证机构将取消 对该地块的认证[1 ]。 2. 2 有机农业对植物营养的要求
有机生产者必须通过轮作、施肥等措施保持土壤养分平衡, 满足各种必需营养元素的均衡 供给, 防止植物营养不足或过剩[4], 确保植物生长健壮。通过轮作、施肥等措施仍然不能满足植 物对某些元素的要求, 经认证机构批准可以从外生产单位获得肥料, 对所缺元素进行补充[1]。 2. 3 有机农业对土壤培肥的要求
·42·
武夷科学
第 20 卷
2 有机农业对植物营养和肥料使用的总要求
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内部应形成良好的物质循环, 采用种养结合, 在有机农业生产单位内部 和之间, 通过饲料和肥料的流动, 形成良性的物质循环。 有机生产者必须通过施肥等措施保持 土壤肥力, 满足植物各种必须的营养元素均衡供给。尽可能地利用有机生产单位内部的各种肥 源, 作为施肥计划的基础。 施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养分的损失, 避免污染物质进入有机生产体 系。 当养分不足或有特殊需要时, 按规定使用允许使用物质进行养分补充[1]。 2. 1 有机农业对土壤环境要求
因子进行检测。 矿物肥料、工业废渣如碱性炉渣、粉煤灰等肥料原料中的重金属含量应符合相
应的国家标准[1 ]。
其它物质 允许使用微生物源制品 (转基因微生物制品除外)、植物制品和其提取物, 作为
土壤培肥和改良物质投入使用。
3. 2 有机农业对肥料施用的要求 我国《有机产品生产和加工认证规范》于 2003 年制定, 因为出台时间短, 与其他国家相关
有机生产单位内部质量管理体系 有机农业生产单位必须在内部建立可回溯追踪的质量 管理体系, 对有机生产进行全程监控[1]。按照有机生产标准对植物营养和土壤培肥及其相关事 项 (如肥料来源、使用、贮存、土壤培肥等) 进行规划和管理。对所有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各种投 入物质如肥料、土壤改良剂等设立台帐, 详细记录使用品牌、厂商、进货时间、使用情况、库存情 况, 确保这些物品不会误用, 造成污染。 对所有农事活动进行记录, 建立可回溯追踪管理记录, 从而达到对植物营养、土壤培肥、肥料施用等方面进行全程监控。 监控机构对有机生产单位的 监控有机农业生产者必须严格按照有机农业生产的法规或标准进行生产, 同时接受监控机构 每年至少一次的检查, 对其有机生产与相关法规标准的符合性和持续性进行全面检查。为了保 证监控可靠性, 监控机构可以对有机生产单位进行随机的不事先告之的取样检测, 并出具检查 报告[2]。如检查中发现有机生产单位存在不符合相关法规标准的事项, 监控机构可以根据事件 严重程度对有机生产单位作出相应处罚。 如限期整改、暂停使用或者取消有机证书使用资格。
4 我国有机农业生产中土壤培肥和肥料施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4. 1 没有形成有机生产体系内部和之间的物质循环 有机农业要求在发展到一定阶段, 在相对封闭的有机生产系统中形成良好的内部物质循
环, 不依赖外部肥料投入。 这就要求有机生产必须是通过种植业和养殖业结合, 饲料和肥料间 的养分流动, 形成有机生产体系内部及之间的物质循环。 从国外有机农业发展情况来看, 最终 形成有机庄园模式: 庄园内既有有机种植又有有机养殖, 可以保证饲料和肥料自给。 目前我国 从事有机生产单位的生产方式比较单一, 绝大部分从事单一种植业或养殖业, 规模较小。种植、 养殖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 从事种植业的有机生产单位还必须依靠外来肥料投入, 不能维持内 部物质循环, 限制了自身发展。 同时容易受外来污染物质影响, 不利于成本降低。 也不符合有 机农业长的期发展目标及可持续发展。 4. 2 对有机生产理念理解不清, 不规范操作
摘要: 在有机农业质量监控体系下, 通过种养结合、轮作、施肥等措施形成有机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 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施肥, 保证植物营养平衡供给, 保持和发展土壤肥力和生物活性。 同时保障了有机食品及 环境的安全。 关键词: 有机农业; 土壤培肥; 肥料 中图分类号: S34 文献标识码: A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