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云锦博物馆参观记_550字
南京云锦作文7篇_0

南京云锦作文7篇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篇一:南京云锦传统织锦之一。
明、清时为宫廷织品。
有多处官办织造局生产,用于宫廷服饰、赏赐等。
晚清以来始有商品生产,行业中才产生“云锦”的名称,凤其富丽华贵,绚烂如云霞而得名。
现代只有南京生产,常称为“南京云锦”。
现代云锦继承了明、清时期的传统风格而有所发展,传统品种有妆花、库锦、库缎等几大类(见“妆花”、“库锦”、“库缎”),库金、库锦等等以清代织成后输入内务府“缎匹库”而得名,沿用至今。
妆花类织物是代表云锦技艺特色和风格的品种,图案布局严谨庄重,纹样造型简练概括,多为大型饱满花纹作四方连续排列,亦有彻幅通匹为一单独、适合纹样的大型妆花织物(如明、清时龙袍、炕褥毯垫等)用色浓艳对比,常以金线勾边或金、银线装饰花纹,经白色相间或色晕过渡,以纬管小梭挖花装彩,织品典丽浑厚,金彩辉映,是云锦区别于蜀锦、宋锦等其他织锦的重要特点。
建国后,在传统品种的基础上创新品种,如雨花锦、敦煌锦、金银妆、菱锦、装饰锦及台毯、靠垫等,供应蒙、藏兄弟族服饰和书画装裱、旅游纪念品、外贸等的需要。
南京云锦是一种提花丝织工艺品,为南京工艺”三宝”之首,与苏州缂丝并誉为”二大名锦”。
南京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运用”色晕”层层推出主花,富丽典雅、质地坚实、花纹浑厚优美、色彩浓艳庄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
云锦过去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现除少数民族做衣饰外,还出口国外做高档服装面料。
云锦工艺独特,用老式的提花木机织造,必须由提花工和织造工两人配合完成,两个人一天只能生产5-6厘米,这种工艺至今仍无法用机器替代。
云锦主要特点是逐花异色,从云锦的不同角度观察,绣品上花卉的色彩是不同的。
由于被用于皇家服饰,所以云锦在织造中往往用料考究、不惜工本、精益求精。
云锦喜用金线、银线、铜线及长丝、绢丝,各种鸟兽羽毛等用来织造云锦,如在皇家云锦绣品上的绿色是用孔雀羽毛织就的,每个云锦的纹样都有其特定的含义。
南京云锦博物馆游记

南京云锦博物馆游记
《南京云锦博物馆游记》
南京云锦博物馆,一座蕴藏着历史与文化的瑰宝之地。
踏入这座博物馆,仿佛进入了一个绚丽多彩的云锦世界。
云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它以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
在博物馆中,我欣赏到了许多精美的云锦作品,它们的图案细腻、色彩鲜艳,每一件都仿佛在讲述着一个故事。
博物馆的展览详细介绍了云锦的制作工艺,从养蚕、缫丝到织造,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和耐心。
我不禁为这种传统工艺的传承而感到钦佩。
除了欣赏云锦作品,我还了解到了云锦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品,更是皇室贵族的御用织品,代表着尊贵与华丽。
云锦的发展与中国文化的传承息息相关,它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在游览过程中,我还参与了一些互动体验活动,亲手感受了云锦的质地和织造过程。
这种亲身体验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云锦的魅力。
南京云锦博物馆之行,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些美丽的云锦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它们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展示着文化的传承。
离开博物馆时,我心中充满了对云锦的赞叹和对传统文化的敬意。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来到南京云锦博物馆,领略这一瑰宝的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南京云锦 作文

南京云锦作文
《南京云锦,美得很独特》
哎呀呀,今天来给你们讲讲南京云锦呀!你们知道吗,这南京云锦可真是了不起嘞。
我记得有一次去南京玩的时候,专门去了云锦博物馆。
一进去呀,我就被那些绚丽多彩的云锦给震住了。
那颜色哟,真是鲜艳得不像话,就好像是天边最绚烂的彩虹都落在了那布上面。
我凑近了仔细去瞧,那上面的图案,简直精美得无与伦比。
有的是栩栩如生的花鸟,感觉下一秒那鸟儿就要叽叽喳喳地飞起来了;有的是精致的传统图案,复杂得让我眼睛都看花了。
我在那看着的时候,旁边一个讲解员姐姐在给大家介绍,说这云锦的制作工艺那叫一个复杂哟,得经过好多好多道工序呢,而且都是纯手工制作。
我就在想,这得耗费多少人的心血和精力呀!怪不得这南京云锦这么珍贵呢。
我站在那,盯着那些云锦,心里想着,这些可都是艺术品呀。
然后呢,我还看到有工作人员在现场展示制作云锦的一些步骤,那手法,熟练得很嘞,就好像他们的手和那些丝线都融为一体了。
我看着都入迷了,不知不觉在那站了好久好久。
出来之后,我满脑子还是那些漂亮的云锦,真的是让我印象太深刻了。
南京云锦啊,真的就像是南京的一张绚丽名片,把南京的美和独特展现得淋漓尽致呀。
我觉得呀,大家有机会都一定要去看看,亲眼感受一下南京云锦的魅力,相信你们也会和我一样被深深吸引住的哦!嘿嘿!。
云锦博物馆游记

云锦博物馆游记一踏入云锦博物馆,嘿,那感觉就像是穿越了时空隧道,一下子回到了古时候。
博物馆里头,灯光柔和,温度适中,走着走着,整个人都静了下来。
一进门,就看到一幅巨大的云锦挂在正中央,那叫一个金碧辉煌,色彩斑斓,看得人眼花缭乱。
我跟你说,那上面的图案,精细得跟头发丝似的,每一根线条都透着匠人的心血。
旁边还有个解说牌,写着这云锦背后的历史故事,我读了读,心里头那个敬佩啊,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再往里面走,就是各种云锦的展品了。
有的挂在墙上,有的铺在展柜里,还有的直接做成了衣服、扇子啥的。
每一件都是艺术品,看得我眼睛都直了。
特别是那件龙袍,哇塞,金光闪闪,霸气侧漏,感觉穿上它就能一统江湖似的。
在展厅的一角,我还看到了一个手工作坊的模拟区。
里面有几个老师傅正在织布机上忙活,他们的手法娴熟,眼睛盯着织布机,手底下却跟有魔法一样,经纬交错间,一幅幅美丽的图案就慢慢呈现出来了。
我站那儿看了好一会儿,心里头那个羡慕啊,真想自己也去试试。
走着走着,我还发现了一个互动体验区。
那边有个机器,可以让人亲手感受一下织云锦的过程。
我迫不及待地跑过去试了试,嘿,还别说,真挺有意思的。
虽然一开始手忙脚乱的,但慢慢就找到感觉了。
织出来的虽然只是一小段,但那也是我自己的作品啊,成就感满满。
最后,我还参加了一个关于云锦文化的讲座。
讲师讲得生动有趣,让我对云锦有了更深的了解。
原来,云锦不仅仅是一种纺织品,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
听完讲座,我对云锦的喜爱又多了几分。
这次云锦博物馆之行,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收获满满。
以后有机会,我还要再来看看,好好感受一下这份来自古代的艺术魅力。
游云锦博物馆感想

游云锦博物馆感想游云锦博物馆是我最近参观的一家博物馆,这次的参观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游云锦博物馆位于我所在的城市中心,是一座集展览、研究、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
这次参观让我对云锦这一中国传统工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进入博物馆的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刻有“游云锦博物馆”几个大字,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感觉。
穿过大厅,我来到了云锦展区。
展厅内陈列着各种云锦作品,让人目不暇接。
我发现云锦的特点是色彩鲜艳、图案繁复,每一件作品看起来都像是一幅精美的画作。
在展览解说员的引导下,我了解到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织品之一,起源于唐代,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成为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云锦的制作工艺非常繁琐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首先需要选用上等的丝线,并进行染色处理,以确保颜色的鲜艳持久。
然后,工匠们需要根据设计图案进行织造,每一根丝线都需要精确地穿过织机上的细孔,这需要极高的技巧和耐心。
云锦的图案多样化,有花卉、动物、山水等各种元素,每一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在游云锦博物馆的展览中,我还看到了一些历史上著名的云锦作品,比如被誉为“世界第一锦”的《千里江山图》。
这幅作品长达10米,织工精湛,色彩鲜艳,图案瑰丽,展示了中国传统织锦工艺的巅峰之作。
这幅作品不仅仅是一幅艺术品,更是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让人叹为观止。
参观云锦博物馆,我还了解到云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云锦不仅仅可以用来制作服装、家纺等日常用品,还可以用来装饰建筑、艺术品等。
在博物馆的展览中,我看到了一些云锦制作的屏风、挂毯等艺术品,它们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是呈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
参观完云锦博物馆后,我对云锦这一中国传统工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云锦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不仅仅是一种工艺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形式。
云锦的制作工艺繁琐、精细,需要工匠们数十年的修行才能掌握。
游云锦博物馆的参观体验让我感受到了云锦的美妙之处,也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中国南京云锦博物馆观后感

中国南京云锦博物馆观后感南京云锦博物馆是一座融合了南京的历史文化和传统艺术的博物馆,馆内陈列着丰富多彩的云锦作品,每一件都是艺术家们用心创作的杰作。
近日,我有幸到南京云锦博物馆参观,深深感受到了这里的独特魅力。
博物馆位于南京市区,地处秦淮河畔,是一座宁静而优雅的建筑。
走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巨大的云锦挂毯,上面绘有精美的花鸟图案,色彩斑斓,细致入微,给人一种震撼的视觉冲击。
这件作品正是南京云锦的代表之作,它展现了南京云锦的绝妙技艺和独特魅力。
在博物馆内,我沉浸在无尽的艺术宝藏中,看到了许多古老的云锦作品。
这些作品大多是传世之作,历经千年风雨,仍然保存完好,展现出了南京云锦的卓越技艺和深厚历史底蕴。
每一件作品都饱含着艺术家们的智慧和汗水,在细致的绣工和绚丽的色彩中展现出了南京云锦的绝世独特之美。
南京云锦以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至今已有千年的悠久历史。
在云锦博物馆中,我看到了不少典藏作品,其中一幅《大唐百花团》更是让我深深为之倾倒。
这幅作品是南京云锦传承的珍品之一,以其绚丽的色彩和精妙的绣工闻名于世。
作品中描绘了不同种类的花卉,花朵的色彩鲜艳,栩栩如生,令人如临其境。
在古代,这样的云锦挂毯常常是皇宫贵族用来装饰宫殿的陈设之物,以示尊贵和独特魅力。
南京云锦博物馆内的作品种类繁多,内容丰富。
除了传统的花鸟图案外,还有许多以历史故事和传说为题材的作品,如《三国演义》中的场景和人物,以及《西游记》中的神话故事。
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南京云锦的传承和创新,还融合了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的精髓,给人一种深沉的文化体验和情感触动。
南京云锦以其独特的工艺和形式,成为了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朵瑰丽之花。
在云锦博物馆内,我还看到了许多现代艺术家的作品,他们对传统云锦进行了改良和创新,使云锦艺术更加生动和多样化。
这些新作品中既保留了传统的技艺和形式,又融入了现代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表达,展现出了南京云锦的新活力和独特魅力。
有关云锦的作文

有关云锦的作文《云锦》篇一云锦云锦,这一古老而神秘的织物,就像是从历史长河中飘来的一抹绚丽云彩,落在了我们现代的世界里。
我第一次见到云锦,是在一个民俗博物馆里。
当时我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眼睛都看直了。
那一幅幅云锦制品,色彩斑斓得就像把彩虹给扯下来,缝在了一块儿。
我心里想,这哪是织物啊,这简直就是魔法变出来的东西嘛!云锦的制作工艺那可真是复杂得让人咋舌。
听说从设计图案到最后成品,要经过好多好多道工序,就像唐僧取经似的,得经历九九八十一难。
什么挑花结本、通经断纬的,这些名词对我来说就像天书一样。
我就想啊,以前的工匠们得有多聪明、多有耐心啊。
他们肯定是把自己的灵魂都注入到这些云锦里了,不然怎么能做出这么精美的东西呢?我摸了摸那些云锦,手感那叫一个丝滑,就像摸着婴儿的皮肤一样。
也许有人会说,不就是一块布嘛,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嘿,我可就不同意了。
这云锦可不只是一块布,它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文化的传承者。
它见证了多少朝代的兴衰,承载了多少代人的智慧结晶啊。
可是,现在云锦好像有点被大家冷落了。
走在大街上,你能看到满大街都是现代的快时尚服装,很少能看到有人穿着云锦做的衣服。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因为云锦太贵了?还是因为它的款式太古老,不适合现代人的审美了呢?我觉得可能两者都有吧。
但是,这难道不有点可惜吗?这么好的东西,要是就这么慢慢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突然熄灭了一样,多让人难过啊。
我有一个朋友,她特别喜欢传统服饰。
有一次她跟我说,她想做一件云锦的旗袍,但是找遍了好多地方,都找不到合适的云锦布料,要么就是太贵,要么就是质量不好。
她当时那个沮丧的样子,我现在还记得。
这也让我更加意识到,我们应该做点什么来保护和传承云锦文化。
云锦啊云锦,你就像一位被遗忘在角落的美人,希望你能再次焕发出耀眼的光彩,走进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中。
让更多的人知道你的美,欣赏你的美,爱上你的美。
《云锦》篇二云锦云锦,这玩意儿可真有点意思。
参观云锦博物馆有感

参观云锦博物馆有感参观云锦博物馆有感中国南京云锦博物馆地处南京市区的建邺区,是中国目前唯一的云锦专业博物馆,主要展示以南京云锦为代表的中国民族织锦艺术,是“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中国南京云锦博物馆展示着云锦织造工艺、明清云锦精品实物以及中国古代丝织文物复制品等,1500多年手工织造历史的南京云锦,以特殊的浮雕、镶嵌技艺,表达出特殊的审美境界和文化艺术魅力,反映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
中国南京云锦博物馆展厅面积4300多平方米,展品包括近千件云锦文物及相关实物。
博物馆的一楼是云锦产品售卖区以及服饰表演大厅,二层北面为云锦大花楼木织机现场操作展示区,南面为古代丝绸文物复制精品和传世云锦匹料真品展示区;三层为中华织锦村,为中国少数民族织锦机具和实物展示区;四层为意匠设计、挑花结本等云锦传统技艺展演区。
在第二展厅中,有几台做云锦的机器,足有四米多高。
机器上坐着两个人:提花工和织造工,“提花工”坐在织机上层,负责提升经线,“织造工”坐在机下,负责把各种颜色的纬线穿到被拉起的经线里,妆金敷彩。
云锦由两人上下协同,一天也只能完成5-6厘米长云锦的织造。
所以有“寸锦寸金”的说法。
也因为云锦纺织的技术难度,这项工作三年才只能算刚入门,如要技术精湛,那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了。
根据资料,“锦”作为贵重的丝织产品,代表着我国古代丝织技艺的最高水平。
南京云锦,是历代丝织技艺的集大成者,位列“中国四大名锦”之首,有“寸锦寸金”之说。
其实,南京作为六朝古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丰富多样,其中,发展历史相对久远且具有代表性的还是要属南京云锦。
中国著名工艺美术家兼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艺术系教授陈之佛先生就曾指出,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云锦在中国古代传统织锦工艺史上是“最后一座里程碑”。
根据史料记载,南京云锦作为一个独立的丝织品登上历史舞台最初可以追溯到东晋义熙十三年(公元417年)。
东晋末年,刘裕北伐灭后秦,带回一大批织造工匠,并于都城建康(南京古称)设立锦署,专门负责织锦的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云锦博物馆参观记_550字
南京云锦博物馆,位于云锦路江东门街,这是一座三层的牌楼,牌楼上沿写着“人类非物质文文化遗产代表作”这12个大字。
牌楼两边写着“钟山紫气织成云,淮水清光造为锦。
”这14个大字,显得这座牌楼金碧辉煌,非常壮观。
星期日下午,我和爷爷怀着愉快的心情,参观了云锦博物馆。
首先,我们来到一楼的展销厅。
顿时,我被一幅云锦深深地吸引住了这幅云锦长17米,宽6。
7米,用线13万多吨,仅重九百克,有五位织锦大师耗时五年织造而成,堪称中国的无价之宝。
图案中的九条金黄色的飞龙张牙舞爪、栩栩如生,如同这几条龙真的来到了我的面前,我仿佛身临其境,融入到这神奇、美妙的画卷中。
接着,我们上了三楼,这里是制造云锦工艺过程的展览厅。
我国自古以来以丝织品闻名于世,在我国的丝织品中,工艺成就最高、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南京云锦。
南京云锦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与四川蜀锦、苏州宋锦并称中国三大织锦。
最后,我们来到三楼的展厅。
我们遇到了志愿者姐姐,她介绍了一件汉代的素纱蝉衣最令我难忘,她说一件这样的蝉衣只有几十克,把这件衣服握成一个球,跟一个鸡蛋那么大,把衣服叠成十层,蒙在报纸上,都能看清楚报纸上的字。
我不禁感叹道:。
这件衣服竟那么轻,那么薄,那么神奇,我真佩服古代劳动人民的手这么巧,可以织出那么既轻又薄的衣服。
参观完南京云锦博物馆,我情不自禁地感叹道:我们祖先真是聪明啊!他们高超的制作工艺真令人折服呀!云锦真不愧为“东方瑰宝”、“中华一绝”呀!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更为我是一名南京人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