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导论课件分析

合集下载

《政治学导论(第五版)》第一篇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_2

《政治学导论(第五版)》第一篇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_2

克思主义,如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强调制度变迁的渐进性,这一点和历史制度主义的
“路径依赖”理论有些相似。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方法论
4
在制度变迁的诸社会关系中,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最重要的是阶级关系以及由此
而导致的权力结构,这一点直接影响着新制度主义的“制度(权力结构)的重要性”。
5
在技术与观念的关系上,马克思强调的是生产力、经济基础的主导作用,其实就是
目录/CONTENTS
第一节 政治的含义 第二节 政治学 第三节 政治学方法论
第一节政治的含义
一、什么是政治 二、作为博弈的政治 三、政治的地位
一、什么是政治
我们认为,政治就是关于维护国家性和分配正义的体系与能力。这个极为简单的 界定至少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所谓国家性(the stateness) 第二,与国家性密切相关的是“国民性”(the nationality) 第三,国家性前提下的分配正义 第四,国家性和分配正义不但是制度体系,更是制度能力或者治理能力 第五,政治的公正原则
二、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1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产生与发展 历史背景: 第一,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第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继承人类文明成果的产物。 第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建立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基础上。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科学性。 第二,阶级性。 第三,革命性。 第四,发展性。
二、当代政治学方法论
3 .新制度主义 新制度主义是在批判行为主义和理性选择主义的基础上产生的,其知识渊源主要 是马克思主义和制度经济学。新制度主义的三大流派是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 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而政治学上的新制度主义是指前两者。 ( 1 )历史制度主义。 ( 2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政治学导论(第四版)》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学

《政治学导论(第四版)》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学
1 政治理论与方法论
2 本国政府与政治
3 比较政府与政治
4 行政管理们研究组织行为
5 国际关系
1.3 政治学方法论
1.3.1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方法论 ➢ 1.3.1.1历史唯物主义
1 人类历史的进步性
2 经济的决定性作用
3 社会力量的重要性
1.3 政治学方法论
1.3.1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方法论
➢ 1.3.1.2阶级分化
(1)零和博弈 它是一种参加者一方所得为另一方所失的博弈。
(2)非零和博弈 它中是长期指战一略(方2参016与-20者20年的战所略目得标不) 再恰好为另一方的所失,他们不 再是完全敌对的,而且有可能一致认为博弈的某一结局比另 一结局更佳。
1.1 政治的含义
1.1.2作为博弈的政治 ➢ 政治就是运用权力的政府机构根据一套规则以决定谁
1.3 政治学方法论
1.3.2当代政治学方法论
➢ 1.3.2.1行为主义
1
关注的是政治活动者的行为 ,断然拒绝机构研究法
基本 特征
2
运用科学方法研究政治现象
3
强调“社会科学的统一”
1.3 政治学方法论
1.3.2当代政治学方法论
➢ 1.3.2.1行为主义
1
给人们提供了观察政治的新 角度即个体主义的微观视野
1.2 政治学
1.2.2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 1.2.2.3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古典主义时期、旧制度主义时期、行为主义和理性选 择主义时期以及今天的新制度主义时期。
古典主义政治学与旧制度主义政治学 从古希腊时期到19世纪中叶的政治学都可以称为古典
主义政治学 政治学与哲学往往难以区分
1.2 政治学
1.2 政治学

政治学导论课件第十一章讲-全文可读

政治学导论课件第十一章讲-全文可读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
◆ 11.1 政治结构功能分析方法的渊源及其发展
11.1.2 政治结构功能分析方法与系统论
• 政治学的结构功能理论与系统论几乎是同时发展起来的。 政治结构功能分析方法其实也可以视为政治系统分析的一种 形式。 • 政治结构功能分析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政治学家加布里 埃尔.A.阿尔蒙德(Almond,1911-2002)。 • 阿尔蒙德是受到了伊斯顿政治系统论的影响,并接受了伊 斯顿的很多概念。 • 戴维·伊斯顿的政治系统论只注重功能,而忽视了结构; 阿尔蒙德则强调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同时,阿尔蒙德把 归类法运用到政治系统当中,用功能和结构的类别充实了伊 斯顿的简单化的黑箱”,专注于中观层次的分析。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
◆ 11.2 政治结构功能分析方法的基本特点 1. 政治结构功能分析的综合性 2. 注重功能分析 3. 注重比较研究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
◆ 11.2 政治结构功能分析方法的基本特点
1 1 . 2 . 1 政 治 结 构 功 能 分 析 的 综 合 性 。阿尔蒙德强调建设政治研究 的综合理论:“政治学如要有效地解释各类社会中的政治现象,而 不论这些社会的文化、现代化程度和规模如何,就需要提出一个更 加综合的分析框架。”
阿尔蒙德的结构功能分析包括三大部分: • 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输入输出互动 • 系统内部的转换过程 • 输出结果
与此相对应,政治体系中的每个结构都行使多种功能, 可分为三个层次:
• 体系 • 过程 • 政策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
◆ 11.3 政治结构功能分析的三个层次
政治体系结构功能的三个层次

政治学导论ppt

政治学导论ppt

一、新兴社会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1、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 2、政治体制改革的结果。 3、社会的需要。 4、民众结社意识增强。
二、成立及发展现状
1、成立制度——“找婆婆” 任何一个民间组织注册必须先找一个政府 部门作业务主管单位,然后才能到民政部 门登记注册。这就是我国的社团双重管理 体制,即俗说的“找婆婆”。
第八章社会力量
第一节利益集团
一、利益集团的概念 二、利益集团的分类 三、利益集团与资本主义政治
一、利益集团的概念
利益集团是社会中的一些成员为了共同的 集团利益而结合在一起,通过积极行动而 达到共同目的的一种社会组织。
利益集团产生和发展的背景
利益多元化是产生利益集团的根本原因。 分权制衡的政治制度鼓励和便利了利益集团 的发展。 以个人主义为特征的政治文化是利益集团产 生的思想文化基础。 政府职能日益扩大。 新的社会矛盾造成新的利益整合。
3、机构性利益集团 组织程度高 其建立是为了执行利益表达之外的功能 的。
4、社团性利益集团 有组织 专职工作人员 一定的工作程序 专门从事利益表达
三、利益集团与资本主义政治
1、集中各种利益 2、政府的助手 3、制约政治权力 4、弊端
第二节新兴社会组织
一、新兴社会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二、新兴社会组织的活动方式 三、新兴社会组织的政治作用
局限性:志愿失灵
公益不足:指非政府与非营利部门,
其资源(含人力与财源)常常是不稳定的, 致影响其所提供的服务;
公益的特殊性:指的是非政府与非营
利组织可能发展成为极端、排他性的、只 为了特殊群体服务的组织,例如极端主张 参加会员的资格,即是限制其它人的加入;
公益的父权性,指非政府与非营利
组织可能为少数人所控制,变成私相授受、 图利私人(尤其是机构的负责人)的工具;

政治学导论-课件

政治学导论-课件

在目前的中国,谁会是真正的政治专家?
作为媒体工作者的你们
什么是政治?
鲁滨孙漂流记中的鲁滨逊是否需要政治? 如果所有人的目标和意见都一致,是否还需 要政治? 完全以暴力和武力来统治,是否需要政治? 政治是否就是阶段斗争?
政治是组织试图通过协调其成员间的分歧从 而作出具有约束性的集体决策的行为。 是一种集体行动 假定观点多样性 通过讨论和劝说来协调分歧,沟通是政治的 中心 政治决策对每一成员构成约束且在必要时诉 诸武力
政治学导论
什么是政治学
老师简介: 管兵,guanbing2005@ 办公室:北学院楼D110
2010年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 研究兴趣:集体行为与抗争、政治参与、基 层治理
课程公共邮箱和密码: zhengzhixue2013@ zhengzhixue
课程结构
为什么学政治学 政治学是什么 政治活动的主体 政治的功能 政治活动的方式 政治生活的范围 中国社会转型与政治学
为什么要学政治学
政治跟我们个人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传播设计学院为什么开设政治学课程?
大家投过票吗?
周围的人有没有上访过? 大家会不会用微博 微博和互联网中的政治现象
政治以社会权力在约束条件下的行使为基本 特征。 因此,有关政治的研究(不管是从学术还是 实践的角度而言),就是这些约束条件的本 质、来源以及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行使社会 权力的技巧。
现实社会中,任何权力都是约束条件下实施 的。 不受限制的权力是带有暴力性质的,纯碎的 简单的。 权力与暴力有联系也有区别。 暴力可以成为权力的基础和后盾 暴力本身并不是权力:暴力是身体、武器、 技术等物质的力量为基础,通常反映物理学 或生物学的力量关系。

政治学课件

政治学课件
政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 到历史、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 多个领域。
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01
古代政治学
在古希腊、古罗马等古代文明中 ,政治学就已经成为一门重要的
学科。
03
近代政治学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 革命的爆发,近代政治学逐渐形
成。
02
中世纪政治学
在中世纪欧洲,政治学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和解读,揭示 政治现象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演变。
02
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的概念与类型
政治制度的概念
政治制度是指国家或社会组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实行的政治管理方式和规则,它规定了社会各个方面的行为规范 和运作方式。
政治制度的类型
政治制度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根据政权组织形式可分为民主制、君主制、共和制等;根据国家结构 形式可分为单一制和联邦制等。
主要政治制度介绍
01
民主制
民主制是指人民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治决策和管理的制度 ,其特点是选举、投票、言论自由等。现代民主制主要包 括代议制民主和直接民主两种形式。
02 03
共和制
共和制是指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制度,其特点是三权分 立、权力制衡、选举产生等。共和制分为议会制和总统制 两种类型,其中议会制共和制的政府权力主要集中在议会 ,而总统制共和制的政府权力主要集中在总统。
2. 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分析美国政治 制度如何影响经济发展,包括贸易政策 、税收政策、金融监管等。
详细描述
1. 美国政治体制的形成与特点:阐述美 国政治体制的历史演变和主要特点,包 括三权分立、总统制、选举制度等。
国际政治案例分析
01
02
总结词:国际政治案例 分析选取了几个具有代 表性的国际政治案例, 分析了其背后的政治、 经济和地缘政治因素。

政治学导论ppt第九章

政治学导论ppt第九章

3、多中心治理

奥斯特罗姆 所谓多中心治理是指在一个特定地区按照 地域特点,遵照传统社会文化的惯例,建 立多个治理中心,每个中心都成为一定地 区的服务枢纽,实现公共治理的协调和整 合功能。
4、公民治理

公民积极参与的治理模式。 公民委员会
第三节公共治理的实践


一、国家治理 二、城市治理 三、跨地区治理 四、公共资源治理
三、公共治理的原则
1、参与原则 授权 基层自治 对话协商
2、透明原则
最主要的内容是信息公开和程序公开。 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 息公开条例》正式生效。 2010年10月1日,新《保密法》正式实施。

3、责任原则
为公众谋取福利(积 极的、建设性的责任)
内涵
对自身的行为负责 (消极的、惩罚性的 责任)
在公共治理中如何贯彻责任原则?
4、回应原则
回应原则:公共治理机构必须能够 及时快速、准确无误地了解社会公共问 题,制定相关政策方案,集中充分的社 会资源,帮助社会公众脱危救困、协作 进取。 (敏感、快政府
社会责任
参与
公民社会
企业
6、合法性原则

公共治理是追求合法性的政治行动模式, 认为合法性不仅来源于公民的政治授权, 还来源于人民在具体公共决策中的广泛 参与、互动和支持。
第二节公共治理的模式


一、市场化治理 二、弹性化治理 三、多中心治理 四、公民治理
1、市场化治理
以市场化方式为主要手段的治理模式。 此模式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广泛采用。 主要方式是私有化、契约外包。 引入竞争机制 公民=顾客(NPM、 NPS) 企业家精神
2、弹性化治理

政治学导论(第一章) ppt课件

政治学导论(第一章)  ppt课件
4. 世俗王权的强大:反对教会主义的斗争和民族国家的统一 ;世俗 王权强大;专制君主理论产生。
5. 市民社会的强大:反对专制主义的社会契约理论、君主立宪理论 和人民主权理论的诞生 。
6. 工业革命的兴起:不干涉的自由主义和限制王权的民主主义理论 随之发达。
7. 资本主义矛盾的展现:对现代以来思想和价值的反思
❖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这揭示了政治的基本或本质特征 :一定社会关
系中经济上占主导地位的集团的权威性统治。 ❖ 政治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这确定了政治的属性。在阶级社会中,政治斗争是 以阶级斗争为其基本内容及主要形式,阶级斗争的 最高形式是政治革命。 ❖ 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也就是国家政权问题。
PPT课件
49
人性的假设
人本性上是 一种政治动物
亚里士多德
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 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只有 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
人是什么? 人为何组成国家? 国家如何组成与如何活动? 国家如何管理?怎样管理最好?
PPT课件
马克思
50
政治人=道德人
通过政治生活扬善
“人之初,性本善”
贤人政治
PPT课件
15
“人类社会以来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 地、大批地产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
PPT课件
16
“林彪之类如上台,搞点资本主义很容易。”
“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道资产阶级在哪里,就在共 产
党内,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走资派还在
走!”
PPT课件
17
4. 当代时期:“科学主义政治学时代” 行为主义研究和制度设计
PPT课件
4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1987从高中招收本科生(政治学专业),1994设国际政治专业, 2001年设行政管理专业;
2000年获得政治学理论博士学位授权点

2006年取得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行政管理博 士点

2007年政治学理论入选国家重点学科。 2010年政治学与行政学本科专业入选国家特色专业 2011年获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15
总结

两个要点: A.公共权力 政治的主要的、根本的问题是国家问题、政权 问题。 B.利益关系(资源) 通过公共权力调整利益关系 一个补充 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 定义:教材第8页第3-6行。
16

二、现代“政治” 的含义 1、历史上的片面提法:“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2、 阶级斗争说:肯定其正确性,但要认识到其不全面 3、利益政治观 从“阶级斗争”扩展为“阶级关系” 从“阶级关系”扩展为“利益关系” 4、国家政权问题
利益政治观对当代中国的重要意义 “阶级斗争说”的局限性:既然阶级斗争已经不 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工作的重点,那么政治也就 自然而然是“次要问题”了;或者,反过来,如 果强调“讲政治”,似乎就又是要准备强调讲阶 级斗争,搞过去那种“政治挂帅”等“极左”的 做法。 与社会政治生活的实践相适应:
“以阶级斗争为纲” 1957年10月,在反右斗争扩大化的影响下,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三 中全会上提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 本主义道路的矛盾,仍然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从根本上 改变了八大的方针。1959年8月的庐山会议上,他把对彭德怀的批 判,说成是“一场阶级斗争”。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他 进一步指出,在整个社会主义社会,始终存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 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存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路线的斗争。 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必须年年讲、月月讲。1963 年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他在总结湖南、河北等地的社会主义教 育运动经验时,提出“阶级斗争,一抓就灵”。他还号召全党 “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自1957年之后,全党全国的各项工 作从根本指导思想上说均以“阶级斗争为纲”,并成为后来“无 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核心内容。这些对阶级斗争夸大 化、绝对化的提法,一度成为流行口号。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会被断然否决。
儒家的人生目标: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8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不仅认为道德是政治的载体和基础,而且还是政 治的目的。认为理想的政治就是道德的政治。 柏拉图的理想国就是“公道或正义之国”人类最 高的生活就是正义的生活。理想国的四种美德: 智慧、勇敢、节制、正义。
亚氏认为政治是“最高的善”,是人们道德生活 的体现,城邦的目的就是要过有道德的生活。政 治学是“至善”的学问。
5

导论(政治和政治学概况)
政治的概念 政治学分支学科 政治学在中国的意义 学习和考试要求 参考书目
6
一、形形色色的政治概念
道德政治论 权术政治论 权力政治论 阶级斗争论 公共管理论 资源分配论
7
道德政治论
《论语.颜渊》: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 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任何时侯,政治的主要的根本的问题,都是政权问题。
5、“社会实践”的视角 政治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种基本形式。
政治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社会的经济生活,政治关系 说到底是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迄今为止,政治中最 本质的东西依然是阶级关系,特别是阶级斗争;政治 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的问题,掌握对国家的统治权 力,是一定社会集团实现其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利益的 最有效的手段,“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 的手段”;政治生活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基本形式。也 正是在这些意义上,可以指出,——政治,就是一定 的阶级、阶层、民族等社会集团和政党、利益团体等 社会政治存在形式,为维护自身的利益,为建立或巩 固自己的国家政权,并运用这个政权的力量处理社会 关系,统治和管理社会生活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政治学
郭道久
guodaojiu@
1
MPA为什么要学政治学?
基本素质、基础知识
政治普遍存在于日常社会生活中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密切相关




1920年即有政治学科,1923年设政治学系; 解放前有徐谟、萧公权、王赣愚、罗隆基等 名家任教; 曹禺曾就读于此,后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 系; 查良鉴(与金庸的间接关系); 周恩来与南开大学有何关系? 中学:1913-1917,大学:1919-1920 1949年撤消; 1984年恢复(重建);
11
权力政治论

哈罗德.拉斯韦尔(1902-1978): “研究政治就是研究权力的形成和分享。” 政治是人们为了获取权力而采取的行为。 政治主要指的是权力的形成和分配。
马克斯.韦伯(1864-1920) “政治意指力求分享权力或力求影响权力的分 配。”
12
阶级斗争论


列宁:“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 毛泽东:“政治,不论革命的和反革命 的,都是阶级对阶级的斗争,不是少数 人的行为。” 如何理解?

13
公共管理论
• 孙中山: “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 人之事,便是政治。” (英)麦肯齐(引用他人观点):政治是“参 与一个社会的全面的管理进程。”
14
资源分配论(权威性价值分配说)
戴维.伊斯顿:
政治是对社会资源的权威性分配。 “为社会做出和执行权威性分配(具有约束力 的决策)的行为和相互交往。” 哈罗德.拉斯威尔:《政治学》的副标题:谁 (who)得到什么(what)?何时(when)和如何得 到(how)? 政治即政府政策的过程。 资源(价值):经济财富、权力、机会、荣誉等 权威性:国家的公共权力
9
,西方现代政 治学之父,其名作《君主论》被称为西方 政治思想史上一面黑色的旗帜。 “目的总是证明手段是正确的。” 政治是夺取权力、掌握权力的必要方法的 总和。 君主既要有狮子般的勇猛,又要有狐狸般 的狡猾。
10
《韩非子.定法》: “术者,因任以授官,循名而责实,课 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 (驭臣术) 韩非的“术”有十大阴谋诡计: 深藏不露、装聋作哑、抓小辫、防臣如 防虎、设暗探、暗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