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的微创治疗 课件 PPT课件
脑出血指南ppt课件

(4)40 ml以上重症脑出血患者由于血肿占位效应导致意 识障碍恶化者,可考虑微创手术清除血肿(Ⅱ级推荐,B 级证据)。
(5)微创治疗应尽可能清除血肿,使治疗结束时残余血 肿体积≤15 ml(Ⅱ级推荐,B级证据)。
(6)病因未明确的脑出血患者行微创手术前应行血管相 关检查(CTA/MRA/DSA)排除血管病变,规避和降低再出 血风险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 在脑卒中各亚型中发病率仅次于缺血性脑卒中, 居第2位。人群中脑出血的发病率为(12~15) /10万人年。脑出血发病凶险,病情变化快,致死 致残率高,超过70%的患者发生早期血肿扩大或 累及脑室,3个月内的死亡率为20%一30%。
院前处理
① 初发脑出血部位(脑叶);② 高龄;③MRI GRE-T2*,SWI 序列显示微出血病灶部位及其数量;④正在口服抗凝药物;⑤载 脂蛋白Eε2 或ε4 等位基因的携带者(Ⅱ级推荐,B级证据)。 (2)所有脑出血患者均应控制血压,脑出血发生后应立即给予控 制血压的措施(Ⅰ级推荐,A级证据)。长期血压控制目标为 130/80 mmHg 是合理的(Ⅱ级推荐,B级证据)。
2. 病因治疗
(4)对普通肝素相关性脑出血,推荐使用硫酸鱼精蛋白治 疗(Ⅱ级推荐,C级证据)。 (5)对溶栓药物相关脑出血,可选择输注凝血因子和血小 板治疗(Ⅱ级推荐,B级证据)。 (6)对于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相关性脑出血,不推荐常规输 注血小板治疗(Ⅰ级推荐,A级证据)
脑出血治疗与护理PPT课件

02
03
开颅手术
对于出血量大、病情严重 的患者,采取开颅手术清 除血肿。
微创手术
对于出血量较小、病情较 轻的患者,采取微创手术 进行治疗。
血管内介入治疗
对于特定类型的脑出血, 可以考虑血管内介入治疗。
03 脑出血护理
家庭护理
家庭环境调整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 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 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环 境。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特别是针对心脑 血管方面的检查。
监测血压
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确保血 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监测血糖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避免血 糖波动过大。
脑部影像学检查
对于有脑出血高危因素的人群,定期 进行脑部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 病变。
THANKS FOR WATCHING
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 营养摄入。
日常护理
协助患者完成日常活动, 如洗漱、进食、排便等, 注意保持患者个人卫生。
康复护理
康复训练
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 划,包括肢体功能训练、语言训
练等。
定期复查
按照医生建议,定期进行复查,以 便及时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
均衡饮食
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 物,减少高脂肪、高糖、高盐的摄入。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 过大。
适量运动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代谢水平。
避免长时间久坐
长时间久坐会增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应适时起身活动。
定期检查与监测
预防复发
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手术治疗课件

2.许某 男 47岁
3.赵某 30岁 男性,昏睡
• 医乃仁术,好自为之 • 青年医生不要局限于专业的束缚,要广泛涉猎多 科室知识,不单单是医学知识,要学会社会。心 理。医学模式的思维 •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惜架上药生尘 • 希望所有医者都始终如一的怀着仁慈之心,尽我 们的全力解除每个患者的痛苦,更希望社会更加 理解医生这个职业,我们不是天使,天使不食人 间烟火,我们是行者,是苦行僧,为了理想与誓 言在一直前行!
• m线:耳眦线 内眦与外耳孔中点的连线
二:手术步骤:
• • • • • • • • • 1麻醉• 2体位 •3依据定位选择穿刺点以及方向• 4透皮器切开皮肤 •5钻颅,扩孔• 6刺破硬膜 •7置管引流• 8固定 •9依据复查ct结果决定是否应用尿激酶
三:手术时机的选择
• • • • 出血6小时内尽量不做 12小时后可以做 24小时后应该做 有时候不得不做(脑疝,体质差,病情复 杂危重为抢救而行)
• 2.如果入院ct不是标准基线的怎么办呢 • 我们就要对图像做整理,要选出标志性的 层面,因为人脑相当于球体,横切球体时 中心部分相对恒定,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 层面
我们掌握了基础知识后,就是如何 把ct信息反应到体表上
• 以上两张图像的结合就是我们需要做的, (要对颅脑立体与平面的结合有一个充分 的认识): • OD线:正中线 • OC线:血肿最大层面平行基线(相当于血 肿最大层面)
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手术治疗
概述
• 高血压脑出血(俗称脑溢血,也称脑中风),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 实质内的出血,是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疾病。随着社会 的进步,城市化、生活节奏的加快,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死亡率随 着出血部位的不同也有所差别(约50%左右),致残率几乎达90%以 上,严重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脑 出血患者的死亡率与致残率一直是神经外科专业研究的重点。临床上 常见的脑出血,出血部位可位于脑实质、脑室和蛛网膜下腔等。外科 手术的微创化一直是外科发展的方向和趋势。针对传统脑出血治疗的 种种弊端,我科利用微创钻颅器械应用于临床,其优点在于有效、快 速、微创、经济、安全,出血量少,再出血和颅内感染的发生率低, 术后意识、肢体活动恢复快等优点。同时针对不同部位的出血、不同 的血肿形态和不同的出血量,微创手术后尿激酶局部应用的量、应用 的速度和应用的间隔进行了标准化和个体化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PPT课件

-
微创引流术—双侧入路
A 术 前 ( 岁 )
-
91
微创引流术—双侧入路
A 术 后 小 时 ( 岁 )
- 24
91
微创引流术—双侧入路
A 术 后 复 查 ( 岁 )
-
91
微创引流术—额颞部双入路
术 前
B-
B-
微创引流术—额颞部双入路
术 后
额颞部双侧手术入路:对于病情危重、血肿量大、占位效应
明显,需要紧急抢救患者生命的,我们往往“双管齐下”。
术 前
B-
B-
微创引流术—额部入路
术 后
额部手术入路:对血肿呈类圆形或椭圆形,位置 偏于额部者,我们采用额部入路。
微创引流术—颞部入路
术 前
A-
微创引流术—颞部入路
术 后
A-
微创引流术—颞部入路
B 术 前
-
微创引流术—颞部入路
B 术 后
颞部入路:对于血肿位置偏后,基底较宽,额部入路路
径较远者,我们采用颞部入路。
A-
脑出血开颅术前
术 前 2014-01-04 15:40
A-
脑出血开颅术后
术 后 2014-01-06 08:19
A-
基底节脑出血开颅术前
术 前 2014-04-03
术 后 2014-04-04 08:13
小骨窗开颅术前
术 前
A-
小骨窗开颅术后
术 后
脑出血的微创手术治疗
目前,我们主张超早期或早期手术,一般应在24小 时内完成手术。因发病6小时内,手术易发生再出血, 一般在发病6小时后就可以手术,且6-12小时内进行 微创术是最佳时间,对入院时病情危重或患肢瘫痪 较重的患者,为抢救生命或降低伤残程度,也可选 择在发病6小时以内进行微创手术。在发病24小时后 进行手术者,虽然可以缩短病程,但神经功能缺损 较重,预后较差。因此,我们多在脑出血发病后624小时进行手术。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外科治疗课件

通过头颅CT扫描可快速确诊,可见脑 实质内高密度影,可明确出血部位及 出血量。
02
微创外科治疗理念与技术
微创外科治疗理念
01
02
03
04
最小损伤
通过精确的定位和微小的切口 ,尽量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降低手术创伤。
精准治疗
借助先进的影像技术和手术导 航系统,实现病变的精确切除
或引流,提高治疗效果。
语言训练
对于影响语言功能的脑出血患者,进 行语言训练,以恢复其语言能力。
认知训练
对患者的认知能力进行训练,包括记 忆力、注意力、思维等方面,以改善 其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 穿衣、进食、洗漱等,提高其生活自 理能力。
预防复发与健康教育
控制危险因素
指导患者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 以降低脑出血复发的风险。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高血压是最主要的病因,长期高血压导致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脆性增加,易 发生破裂出血。
发病机制
高血压时,脑实质内的小动脉可发生玻璃样变性和纤维素样坏死,局部血管壁 弹性丧失,产生微小动脉瘤,血压骤然升高时,可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偏瘫、失语 等,严重者可出现昏迷甚至死亡。
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外科治疗 课件
• 高血压脑出血概述 • 微创外科治疗理念与技术 • 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外科治疗 • 术后护理与康复 • 病例分享与讨论
01
高血压脑出血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高血压脑出血是由于高血压导致 脑实质内血管破裂,血液在脑实 质内聚集形成的疾病。
分类
根据出血部位可分为基底节区出 血、脑叶出血、脑干出血等。
脑出血微创术PPT课件

拔针方法:严格消毒,敞开冒盖,分段拔针.即每拔出 时,停1分钟,无出血时,再拔0.5cm--.当发现有新 鲜出血时,应立即套上激光针,按再出血处理.拔针 须待出血停止后,再酌情拔出.
震荡手法:
拧松帽盖,先排空侧管内空气,旋紧帽盖. 后抽3~5毫升冲洗液. 从侧管内快速推注,后缓慢抽出,再快速推注,缓慢抽
手术操作方法
体位:采取出血侧朝上的侧卧位,消毒,穿刺点局麻 (2%利多卡因5毫升皮内,皮下,肌肉,骨膜下麻醉).
穿刺时由助手固定头部.电钻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且 不能停顿,穿透颅骨硬脑膜后立即停止.如电钻停 顿可能引发硬脑膜剥离导致硬膜外血肿.刚开展工 作时建议应用限位器.
穿透颅骨硬脑膜后拔出针芯,插入塑料针芯.将穿 刺针缓慢推到血肿边缘.针体侧连接塑料软管,针 体顶端拧紧帽盖,用5毫升注射器缓慢抽吸.
拔针
血肿基本清除: 颅内压基本正常,或仅用药物已能达到控制
颅内压增高. 引流出的脑脊液已基本清亮. CT复查无明显中线结构移位及脑受压表现. 引流管与脑室相通,可有大量脑脊液被引流,
如果脑脊液基本变清,可闭管24小时,若无颅 内压升高者,应为拔管指症.
24小时以内清除的血肿已经很少,幕上残留 血肿在10毫升以下,说明此针已基本完成任务.
神经内科医师开展该项技术所承受的压力和 风险要比神经外科医师更大(再出血),术前一定 要签手术协议,术后有手术记录.要得到神经外 科的支持.
建立神经内科自己的手术室或治疗室
手术最好在治疗室或科内手术室进行,不要 在病房内床边操作,这样既能减少病人的感染 机会,又能很好的保护自己.手术室中配有紫外 线消毒;供氧,血压心电等监护设备.
术前作好处理再出血的充分准备工作,处理办法 和药品准备.
小讲课脑出血1PPT课件

小讲课脑出血1PPT课件•脑出血概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目录•康复训练与护理要点•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脑出血概述定义与发病原因定义发病原因流行病学特点发病率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
年龄分布好发于50~70岁,男性略多,冬春季易发。
地域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发病率有所不同,与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及分型临床表现分型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依据及标准01020304病史采集症状表现体征检查影像学检查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肿瘤卒中030201鉴别诊断方法1 2 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特殊检查辅助检查手段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保持安静,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加强营养支持一般治疗原则药物治疗方案使用止血药物控制脑出血,降低颅内压。
根据患者血压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在合理范围内。
使用脱水药物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
使用神经营养药物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止血药物降压药物脱水药物神经营养药物手术治疗指征及术式选择手术指征术式选择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脑出血患者多伴有意识障碍,咳嗽反射减弱,易导致肺部感染,加重病情。
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尿路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应激性溃疡是脑出血的常见并发症,可导致消化道出血,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脑出血患者长期卧床,易导致尿路感染,增加治疗难度和患者痛苦。
患者长期卧床,下肢静脉回流缓慢,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严重者可导致肺栓塞。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危害预防措施建议加强呼吸道管理饮食调整保持个人卫生早期活动处理方法指导肺部感染处理根据感染情况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加强呼吸道护理和营养支持。
消化道出血处理给予止血药物和胃黏膜保护剂进行治疗,同时暂停经口进食,给予静脉营养支持。
尿路感染处理根据感染情况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处理给予抗凝药物和溶栓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抬高患肢并制动,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止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
脑出血ppt课件

通过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等手段,提高患者对疾 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包括合理饮食、规律 作息、情绪调节等方面。
社会资源整合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康复机构、志愿者组织等, 为患者提供多元化的康复服务和支持。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趋势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01
02
03
04
脑出血的定义、病因和病理生 理机制
发病机制
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通常在活 动和情绪激动时发病,出血前多无预兆,半数患者出现头痛并很剧烈,常见呕吐,出血后血压明显升 高,临床症状常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高峰。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发病率
脑出血的发病率占脑卒中 的10%~30%,年发病率 为(60~80)/10万。
脑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 别诊断
脑出血的治疗原则、方法和并 发症防治
脑出血的康复和预后评估
脑出血领域前沿动态介绍
01
02
03
04
脑出血的分子生物学和 遗传学研究进展
脑出血的神经影像学和 神经电生理学研究进展
脑出血的微创治疗和介 入治疗新技术
脑出血的康复治疗和新 技术应用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脑出血的精准医疗和个体化治疗将成 为发展趋势
消化道出血
给予止血药物、质子泵抑制剂等,必要时输 血或手术治疗。
尿路感染
根据尿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同时保持 尿路通畅。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给予抗凝药物、溶栓药物等,必要时手术治 疗。
05 康复期管理与生活质量提 升途径
康复期评估指标体系建立
神经功能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