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AHA指南和中国专家共识
2023年AHA心肺复苏和心血管紧急救护指南更新

2023年AHA心肺复苏和心血管紧急救护指南更新简介本文档提供了2023年AHA心肺复苏和心血管紧急救护指南的完整版。
这些指南旨在帮助医务人员和急救人员在心肺复苏和心血管紧急救护的情况下提供最佳护理。
关键更新以下是2023年AHA心肺复苏和心血管紧急救护指南的关键更新:1. 心肺复苏:在心脏骤停情况下,推荐采用最新的C-A-B(循环-气道-呼吸)序列进行心肺复苏。
这一变化强调了开始CPR的重要性,特别是在非医疗人员的情况下。
2. 医疗设备:推荐使用采用最新技术的医疗设备,如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和机械CPR设备。
这些设备能够提供更准确和高效的心肺复苏支持。
3. 心血管紧急救护:指南强调尽早的识别、治疗和管理心脏病发作和其他心血管紧急情况的重要性。
包括使用药物治疗和进行心电图监测等。
实施建议为了有效地应用2023年AHA心肺复苏和心血管紧急救护指南,以下是一些建议:1. 培训和教育:确保所有医务人员和急救人员接受最新的心肺复苏和心血管紧急救护培训和教育。
定期更新课程以跟随最新指南。
2. 质量监控:建立质量监控机制,跟踪心肺复苏和心血管紧急救护的执行情况,并进行定期审查和改进。
3. 设备准备:确保医疗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
培训人员熟悉使用这些设备并有效操作。
4. 团队协作:鼓励团队合作和高效沟通,以提供最佳的心肺复苏和心血管紧急救护护理。
结论2023年AHA心肺复苏和心血管紧急救护指南的更新为医务人员和急救人员提供了最新的指导,以提供最佳的护理。
通过遵循这些指南并采取实施建议,我们可以提高心肺复苏和心血管紧急救护的质量和效果,从而拯救更多生命。
2022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2022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22年1月31日至2月6日,XXX(ILCOR)和XXX(AHA)在XXX共同举行了2022心肺复苏指南(CPR)暨心血管急救(ECC)国际科学共识推荐会。
这一指南的发布对于全球心肺复苏救治的标准化和提高抢救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超过15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元凶。
而我国每年也有约10万人发生心脏性猝死,存活率仅为0.09%。
因此,建立基础生命维持、保证人体重要脏器的基本血氧供应,直到建立高级生命维持或自身心跳、呼吸恢复为止,是至关重要的。
猝死的诊断标准为:病人意识突然丧失,昏倒于任何场合;心音无、大动脉无;心跳呼吸停止;面色苍白或紫绀,瞳孔散大;心电图:直线、心室颤动和心电机械分离。
而心肺复苏的目标则是建立基础生命维持,减少神经系统损伤,最终提高出院存活率。
黄金救命时间为4-6分钟,若在此时间内进行心肺复苏,存活率可达50%;若超过10分钟才开始复苏,存活率仅为4%。
因此,进行心肺复苏的时间非常关键。
不同地区的抢救成功率也存在差异,美国大范围抢救的成功率为4-8%,而拉斯维加斯急救中心的成功率高达54%。
在中国,使用AED的比例仅为1%。
因此,加强心肺复苏的宣传和普及,提高救治水平,对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和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心肺复苏指南》有所改变。
同时,指南强调每次按压后胸廓必须回弹,以确保高质量的按压。
3.新增“心脏骤停后治疗”及“培训、施行和团队”两个部分。
这些新增部分旨在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
心脏骤停后治疗包括早期诊断和治疗心脏骤停后的并发症,如脑水肿和心脏功能障碍。
培训、施行和团队部分则强调了培训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提高心肺复苏的质量和成功率。
4.指南中还提出了新的心肺复苏程序:C-A-B。
这一程序将CPR的顺序从A-B-C改为C-A-B,即先进行胸外按压,再进行人工呼吸。
这一改变是基于最新研究的结果,表明在一些情况下,先进行胸外按压可以提高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和存活率。
AHA心肺复苏指南

AHA心肺复苏指南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一种在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的重要技能。
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发布的心肺复苏指南,为全球的急救人员和公众提供了权威的指导。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 AHA 心肺复苏指南的关键要点。
首先,快速识别心脏骤停至关重要。
当发现有人突然倒地,失去意识,没有呼吸或呼吸不正常(如仅仅是喘息)时,应立即启动急救反应系统,呼叫当地的急救电话(如 120)。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正确的按压位置和手法是关键。
按压部位应在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段。
施救者将一只手掌根部放在按压部位,另一只手重叠在上面,双手交叉相扣,手指翘起,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
按压深度至少为 5 厘米,但不超过 6 厘米;按压频率为100 120 次/分钟。
人工呼吸也是心肺复苏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进行人工呼吸前,要确保患者的气道畅通。
可以通过仰头抬颏法打开气道,将患者的头部向后仰,同时抬起下颌。
然后,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子,深吸一口气,用嘴将患者的嘴完全包住,缓慢吹气,持续 1 秒钟,观察患者的胸部是否有起伏。
每进行 30 次按压,进行 2 次人工呼吸,为一个循环。
高质量的心肺复苏还包括尽量减少按压中断。
在更换按压者或进行人工呼吸时,中断时间应尽量控制在 10 秒以内。
除了成人的心肺复苏,AHA 指南对于儿童和婴儿的心肺复苏也有特定的要求。
对于儿童(1 8 岁),按压深度约为 5 厘米;对于婴儿(小于1 岁),按压深度约为4 厘米。
在进行人工呼吸时,对于儿童,吹气时可见胸廓起伏即可;对于婴儿,应采用口对口鼻的方式进行吹气。
另外,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的使用在心肺复苏中也起着关键作用。
当 AED 到达现场后,应尽快开启设备,按照语音提示将电极片粘贴在患者的胸部,分析心律。
AHA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THANKS
技术进步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心肺复苏的方法和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目前,心肺复苏已经 从单一的胸外按压发展为更加综合的急救体系,包括早期识别、快速反应、高质量的心肺 复苏以及后续的高级生命支持。
02
心肺复苏指南的主要内容
基础生命支持
01
02
03
开放气道
清理呼吸道异物,使呼吸 道畅通,确保空气能够进 入肺部。
挽救生命
心肺复苏是挽救生命的最后一道防 线,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及时的 抢救措施可以挽救宝贵的生命。
心肺复苏的历史与发展
早期发展
心肺复苏技术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技术不断得到完善和 改进。
AHA指南的发布
美国心脏协会(AHA)定期发布心肺复苏指南,以指导公众和专业人员进行正确的心肺 复苏操作。
人工呼吸
通过口对口或面罩等方式 ,向患者肺部吹气,以维 持氧气供应。
胸外按压
通过有节奏地按压胸部, 以促进血液循环,维持重 要器官的氧气供应。
高级生命支持
建立静脉通道
通过建立静脉通道,快速 给药和补充液体,以维持 血液循环和血压。
使用除颤器
对于心脏骤停患者,使用 除颤器进行电除颤,以恢 复心脏正 冷静,准备进行心肺复苏。
开始心肺复苏
胸外按压
将双手交叠放在患者胸骨下半部 ,用力向下按压,使胸廓下陷56cm,频率为每分钟100-120次 。
人工呼吸
捏住患者鼻子,对患者口部吹气 两次,每次吹气持续吹气1秒以上 ,确保胸廓隆起。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如有AED可用,迅速打开AED 并按照语音提示操作。
成功案例二:团队合作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AHA心肺复苏指南

AHA心肺复苏指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其中心跳骤停就是一种极其危急的情况。
而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CPR)方法,有可能在关键时刻挽救一个人的生命。
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的心肺复苏指南是全球范围内广泛遵循的标准,下面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心肺复苏如此重要。
当一个人的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时,大脑等重要器官会在短时间内因为缺氧而受到不可逆的损伤。
如果能在“黄金四分钟”内实施有效的心肺复苏,就能够为后续的医疗救援争取宝贵的时间,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
那么,AHA 心肺复苏指南中对于操作步骤有哪些具体的要求呢?第一步是判断环境是否安全。
在准备进行心肺复苏之前,要确保周围环境没有危险,比如远离火源、电源等。
接下来,快速判断患者的意识和呼吸。
可以通过拍打患者双肩并大声呼喊来判断其意识,如果患者没有反应,就立即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来判断呼吸。
这一过程应该在 10 秒内完成。
如果确定患者意识丧失且呼吸停止,就要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并获取附近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然后开始进行胸外按压。
按压的位置是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段。
双手交叠,用手掌根部按压,按压深度至少 5 厘米,但不超过 6厘米,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 120 次。
每次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回弹,以保证心脏能够充分充盈血液。
按压 30 次后,要进行人工呼吸。
将患者的头后仰,抬起下巴,捏住鼻子,用嘴包住患者的嘴,缓慢吹气,持续 1 秒以上,看到患者胸廓有起伏表明吹气有效。
进行 2 次人工呼吸后,继续进行胸外按压,如此循环,直到 AED 到达或专业急救人员接手。
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还有一些要点需要特别注意。
按压的位置和手法一定要正确,否则不仅无法有效恢复心跳,还可能对患者造成其他伤害。
人工呼吸时要注意保持气道通畅,避免吹气过度或不足。
AHA 心肺复苏指南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比如,对于按压和呼吸的比例,从过去的 15:2 变为了现在的 30:2。
心肺复苏2010指南

碳酸氢钠
• 适应症:
• 有效通气及胸外心脏按压10分钟后,PH 值仍低于 7.2
• 心跳骤停前已存在代谢性酸中毒 • 伴有严重的高钾血症
2010心肺复苏方法
呼救
C (circulation)
心外按压的作用原理:
• 胸泵机制 胸外按压造成胸内压升高,动静脉均承受压 力,但动脉的对抗力大于静脉,在按压时保持开放, 主动脉收缩而将血液泵入大循环;而大静脉则被压陷, 回流停止;放松按压时胸内压下降,静脉回流心脏, 动脉停止泵血,回流的动脉血被主动脉瓣阻挡,血液 不能返流入心脏,部分可从冠状动脉开口流入心脏冠 状动脉 。
电除颤
2010年的指南未对除颤、电复律和起搏进行很大的修 改,强调在给与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同时早期除颤是提 高心肺复苏存活率的关键。
电除颤
• 对一个室颤患者来说,能否成功地被给予电除颤,使 其存活,决定于从室颤发生到进行首次电除颤治疗的 时间。
• 应尽早除颤,5分钟之内开始。除颤延迟1分钟,存活 率降低7—10%,超过10分钟再除,存活率仅为2—5%。
• 心泵机制 超声技术已经证实,在按压时,心脏内的瓣 膜出现与生理情况一致的交替开放与关闭。
定位1
• 两乳头连线中点
定位2
• 定位在剑突上方2横指处
要点
★按压部位 ★姿势 ★按压与放松
间隔相等 ★幅度及频率 ★按压/通气比
率
胸外按压
• 双手指交叉垂直按 压胸骨。
• 心脏按压的 • 频率:至少100次/
分 • 深度:至少5cm
2010心肺复苏方法
2010心肺复苏方法
一手的鱼际处紧贴 在按压部位上,双 手重叠握紧,双臂 绷直,双肩在病人 胸骨上方正中,垂 直向下按压,按压 力量应足以使胸骨 下沉大于5 厘米, 压下后放松,但双 手不要离开胸壁。 反复操作,频率大 于100次/分钟
2023AHA心肺复苏(CPR)与心血管急救(ECC)指南部分解读--心肺复苏

2023AHA心肺复苏(CPR)与心血管急救(ECC)指南部分解读--心肺复苏2023AHA心肺复苏(CPR)与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是国际上公认的权威指南,旨在提供最新的心脏急救指导,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死亡和残疾。
本文将对其心肺复苏部分进行解读。
首先,2023年指南强调了早期心肺复苏的重要性。
在心脏骤停发生时,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率。
指南强调要立即开始胸外按压,并将CPR与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结合起来进行早期电除颤。
同时,强调心肺复苏中按压质量的重要性,要求按压深度为至少5厘米,并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进行。
其次,2023年指南强调了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比例的更新。
指南建议在单人CPR中,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
而在两人CPR中,建议每进行5个循环后换人进行,以保持按压和人工呼吸的连续性。
此外,指南还推荐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优先进行胸外按压。
指南还对特殊人群的心肺复苏进行了更新。
对于孕妇和新生儿,指南强调要特别小心胸外按压的力度和速度,避免对胎儿或新生儿造成额外伤害。
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因其心肺功能可能较弱,需要更加谨慎地进行心肺复苏。
在指南中,还重新强调了早期使用AED的重要性。
AED是一种能够自动检测心律失常并给予电击的设备,对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指南鼓励公众在了解如何使用AED时及时使用,并建议将AED放置在易于获取和可视的位置。
此外,指南还强调了心肺复苏后的后续护理。
指南推荐在早期心肺复苏之后尽快恢复自主循环,并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
在复苏期间,还要注意监测血氧饱和度和其他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指南还推荐给予患者草率流暢培训,以提高抢救成功率。
总之,2023年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为我们提供了一份更新的、科学的抢救指导。
通过及时、正确地进行心肺复苏和使用AED,可以显著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
同时,指南还强调了对特殊人群的关注和针对性的护理,以尽量减少并发症和额外伤害。
《AHA心肺复苏指南》课件

一、AHA心肺复苏指南简介1.1 AHA简介1.2 心肺复苏指南的历史与发展1.3 AHA指南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二、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2.1 心脏骤停的定义和分类2.2 心脏骤停的原因和风险因素2.3 心肺复苏(CPR)的基本原理和步骤2.4 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的正确技巧三、AHA心肺复苏指南的关键要点3.1 成人、儿童和婴儿心肺复苏的区别3.2 呼叫紧急救援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3.3 胸外按压的深度和频率3.4 人工呼吸的频率和时间3.5 复苏药物的使用和管理四、特殊情况下的心肺复苏4.1 心脏病患者的心肺复苏4.2 非心脏病患者的心肺复苏4.3 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的心肺复苏4.4 溺水、窒息和中毒等紧急情况下的心肺复苏五、心肺复苏的培训和认证5.1 AHA心肺复苏培训课程的介绍5.2 培训课程的内容和安排5.3 心肺复苏技能的实践和模拟练习5.4 获得AHA心肺复苏认证的流程和要求六、复苏药物和治疗6.1 复苏药物的种类和作用6.2 药物使用的条件和时机6.3 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方式6.4 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和处理七、高级生命支持技术7.1 高级生命支持(ALS)概述7.2 气管插管和呼吸机使用7.3 心脏电生理监测和心律失常的处理7.4 血液制品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八、心脏病急症的处理8.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识别和处理8.2 急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的处理8.3 室颤和室速的识别和处理8.4 不稳定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处理九、急救技能的实践和应用9.1 现场评估和紧急情况的管理9.2 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的实践技巧9.3 复苏药物的使用和管理9.4 AED的使用和操作十、心肺复苏的团队协作和通讯10.1 心肺复苏团队的组织和职责10.2 团队协作的原则和技巧10.3 紧急情况下的通讯和信息传递10.4 心跳停止事件的后续支持和心理关怀十一、儿童心肺复苏指南11.1 儿童心肺复苏的特殊考虑因素11.2 儿童心肺复苏的步骤和技巧11.3 儿童心脏骤停的原因和特点11.4 儿童复苏药物的使用和管理十二、婴儿和新生儿心肺复苏指南12.1 婴儿和新生儿心肺复苏的特殊性12.2 婴儿和新生儿心肺复苏的步骤12.3 婴儿和新生儿心脏骤停的急救处理12.4 婴儿和新生儿复苏药物的使用和注意事项十三、心肺复苏的后续步骤和康复13.1 心跳恢复后的患者评估13.2 急性复苏后的治疗和支持13.3 心脏骤停幸存者的长期康复13.4 心脏骤停的家庭准备和预防措施十四、模拟练习和评估14.1 模拟练习的重要性14.2 模拟练习的设置和实施14.3 评估心肺复苏技能的有效性14.4 反馈和持续改进的措施十五、AHA心肺复苏指南的更新和发展15.1 指南更新的频率和流程15.2 最新版指南的主要变化15.3 指南的实施和推广策略15.4 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一、AHA心肺复苏指南简介重点:AHA的简介、心肺复苏指南的历史与发展、指南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58年美国人Peter safar提出口对口人工呼吸
• 1960年Kouwenhoven发明了胸外心脏按压,从而奠定了现 代心肺复苏的基础
• 1966年AHA公布了全球第一份CPR指南
• 2010年是现代CPR的50周年纪念。历经50年发展,CPR拯救 无数生命,早期识别和呼叫、早期CPR、早期除颤和早期 开始高级生命支持已经深入人心,组成心肺复苏的生命链
时间就是生命
• 心跳停止3秒钟 ----黑朦 • 心跳停止5-10秒钟----晕厥 • 心跳停止15秒钟 ----昏厥或抽搐 • 心跳停止45秒钟 ----瞳孔散大 • 心跳停止1-2分钟 ----瞳孔固定 • 心跳停止4-5分钟 ----大脑细胞不可逆损害
心肺复苏—AHA指南和中国专家共识
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 国家十五攻关课题结果显示,我国SCA的发生率为每年 41.84/10万(0.04%),以13亿人口推算,我国每年SCA的发 生率为54.4万。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冠心病发生率的 增加,我国SCA的发生率将有增加的趋势
2021/3/4
Lloyd-Jones D etc.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Statistics Committee and Stroke Statistics Subcommittee.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10 update: 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2021/3/4
心肺复苏—AHA指南和中国专家共识
2
各脏器对无氧缺血的耐受能力
• 大脑-----4-6分钟 • 小脑-----10-15分钟 • 延髓-----20-25分钟 • 心肌和肾小管细胞----30分钟 • 肝细胞-----1-2小时 • 肺组织-----大于2小时
心肺复苏—AHA指南和中国专家共识
心肺复苏—AHA指南和中国专家共识
立即识别
• 弱化检查脉搏 • 研究显示非专业和医务人员检查脉搏都会化去较长时间 • 非专业人员发现成人突然意识不清、对呼叫无反应可以假
定为心脏骤停而不需要刻意检查到有无脉搏 • 医务人员检查脉搏时间应小于10秒,如果在该时间内无法
感觉到明确脉搏应该马上开始胸外按压
拿到除颤器
检查心律/如有 必要,开始除颤 每2分钟重复一次
快速心按肺复压苏—AHA指南和中国专家共识
立即识别
没有运动或反应 没有呼吸或没有正常呼吸
(如仅有喘息)
你 怎 么 啦
If the victim is unresponsive with no breathing or no normal breathing (ie, only gasping), the rescuer should assume the victim is in cardiac arrest and immediately activate the emergency response system
• 心脏骤停时心脏停止抽吸血液,随之呼吸停止,若没进行 生命拯救措施,4-6分钟就将迅速开始发生严重脑损害直 到死亡。每延迟1分钟进行CPR,死亡率增加7-10%
2021/3/4
心肺复苏—AHA指南和中国专家共识
6
心脏骤停(SCA)的流行病学
• 在美国和加拿大,每年有35万人发生心脏骤停并接受复苏 治疗,其中有一半发生在医院内
• 2010年的最新CPR指南在2005年指南基础上根据新有的临 床医学证据作出数项重要变动
2021/3/4
心肺复苏—AHA指南和中国专家共识
9
复苏成功关键Chain of Survival
2005
2010
强调胸外心 脏按压
快速除颤
有效的高级 综合的心脏 生命支持 骤停后处理
Heart Association. Cir心cu肺la复tio苏n.—20A1H0A;指12南1:和e4中6–国e2专15家共识
7
心脏骤停的流行病学
• 院外心脏骤停的总体生存率仍然很低 – 美国尽管应急医疗服务系统(EMS)取得了重要进展, 多数城市仍小于5% – 即使有最好的 EMS和早期除颤计划,获得高存活率也 是困难的,因为很多SCA没有被及时发现并且在6~8分 钟内到达也是困难的 • 40% SCAs 没有被发现或发生在睡眠中 • 70-80% SCAs 发生在家里
心肺复苏—AHA指南和中国 专家共识
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 心肺复苏指病人心跳停止时采取的一切抢救措施称,简称 (CPR)。复苏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病人的恢复到心跳前的 生活质量和功能状态
• 基础生命支持的核心技术是人工循环(胸外按压)和,保 证脑、心等重要脏器的血液和氧气供应
2021/3/4
心肺复苏—AHA指南和中国专家共识
14
立即识别
• 取消“看、听和感觉呼吸” • 2010(新):取消心肺复苏程序中的“看、听和感觉呼吸”
心肺复苏—AHA指南和中国专家共识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
• BLS是SCA后挽救生命的基础,基本内容包括识别SCA、 呼叫急救系统、尽早开始CPR、迅速使用除颤器/AED除 颤
心肺复苏—AHA指南和中国专家共识
BLS简化流程
无反应且没有呼 吸或不能正常呼 吸(仅仅是喘息)
启动急救系统
开始心肺复苏
无氧缺血时脑细胞损伤的进程
• 10秒—— 脑氧储备耗尽 • 20-30秒—— 脑电活动消失 • 4分钟 ——脑内葡萄糖耗尽,糖无氧代谢停止 • 5分钟——脑内ATP枯竭,能量代谢完全停止 • 4-6分钟——脑神经元发生不可逆的病理改变 • 6小时—— 脑组织均匀性溶解
心肺复苏—AHA指南和中国专家共识
2H0u2g1h/3C/a4lkins, M.D. The Automated Extern心al肺De复fi苏bri—llaAtoHrA.指J 南Ca和rd中iov国a专sc家El共ec识trophysiol, August 2007 Vol. 18, pp. 896-899 8
CPR的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