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脉冲工时标准
电脉冲机床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二篇)

电脉冲机床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电脉冲机床是一种高精度的加工设备,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行业。
然而,由于其操作复杂、技术要求高,因此在日常使用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本文将介绍电脉冲机床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旨在提醒工作人员始终保持警惕,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安全操作准则1. 操作前,必须熟悉电脉冲机床的结构、性能和操作要求,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2.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并具备相应的操作证件。
3. 在进行操作之前,必须进行设备检查,并确保各项安全装置的正常运行。
4.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等。
5. 严禁未经许可的人员接近电脉冲机床,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6. 操作过程中,禁止随意触摸机床的运动部件,以免造成伤害。
7. 不允许携带与操作无关的物品进入操作台周围,防止物品掉落引发事故。
8. 在操作中严禁穿戴松散的衣物、长发散落、戴饰物等,以防被卷入机床造成危险。
9. 对于操作岗位周围存在的隐患,必须及时进行处理,确保工作环境安全无隐患。
10. 若发现设备异常或操作不当,应及时停机排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二、操作流程1. 打开电源开关,待设备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再进行后续操作。
2. 打开主控制系统,并按照操作指南进行相应的设置和调试。
3. 将工件安装在工作台上,并调整工作台的位置和角度,保证工件与刀具之间的距离合适。
4. 调整刀具的位置和角度,以确保切削效果和加工精度。
5. 设置并调整加工参数,如加工速度、频率等,再按下“开始”按钮开始加工。
6. 在加工过程中,及时观察切削情况、设备运行状态和工件加工效果,发现异常及时停机检查。
7. 加工完成后,关闭主控制系统,并按照操作指南依次关闭相关设备和电源开关。
8. 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和维护,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三、应急措施1. 在操作中发生意外时,应立即停机并采取紧急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电力工业部关于印发《电力劳动者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实施办法》的通知

电力工业部关于印发《电力劳动者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电力工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95.06.06•【文号】电人教[1995]335号•【施行日期】1995.06.06•【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力及电力工业正文说明:1.110kV(66kV)大型及以上变电站运行人员在保证安全生产的情况下,夜间可轮换休息,每值(值一昼夜班)有效工时最低按19小时计算。
2.110kV(66kV)中型及以下变电站运行人员在保证安全生产的情况下,夜间可休息,每值(值一昼夜班)有效工时最低按17小时计算。
3.电网调度人员每值(值一昼夜班)有效工时可根据工作班制参照发电主要运行岗位及变电运行岗位的有效工时确定。
4.凡运行人员实际月工时低于标准月工时的,可结合本单位实际适当安排职工学习。
电力工业部关于印发《电力劳动者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实施办法》的通知(1995年6月6日电人教[1995]335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的通知(劳部发[1994]503号),结合电力生产特点,部制定了《电力劳动者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实施办法》经劳动部批准(劳部发[1995]232号),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中的问题,请及时报部。
附件:1电力劳动者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实施办法2劳动部关于电力企业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的批复附件1:电力劳动者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和不定时工作制实施办法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结合电力生产、施工、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电力劳动者实行国家规定的工作时间标准。
针对电力企业特点,可分别实行以月、季、年为周期的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或不定时工作制。
产品工时额定标准

1.0目的:为了有效的规划和改善制造系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0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生产单位。
3.0名词解释:标准工时: 指在正常条件下,一位受过训练的熟练工作者,以规定的作业方法和工具,完成一定的质和量的工作所需的时间.标准工时(T)=准备工时(R)+单件工时(V)*批量(N)4.0标准工时定额:4.1准备工时(R)4.1.1准备工时: 指作业员熟悉图纸、开机、换程式、换刀模具、备料、首检、移料等时间的总和。
各工4.1.2在工时定额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以上的准备工时作以适当的调整。
4.2 单件工时(V)4.2.1 单件工时(V): 一位熟练工作者以规定的作业方法和工具完成一件合格料品所需的时间.单件工时(V)=上下料时间(Ts)+机器/人加工效率(Vr)*(1+宽放率(Aw))+辅助时间(F)4.2.24.2.34.2.4各工序/机器单件工时具体定额4.2.4.1剪床:(均以标准板材(4尺,8尺)计算,则有剪条料单件工时=(材料长/条料宽+1)*12"/N剪净料单件工时V=[(A+1)*12”+(C+1)*Vr]/N*(1+Aw) B DA=材料长B=工件长C=材料宽D=工件宽N=一张板加工工件数量Vr=单刀时间(当工件L<5000时,Vr=0.1’; 当工件500>L>1000时,Vr=0.15’;当工件L>1000时,Vr=0.2’)4.2.4.2数冲:a. V=Ts+ [(C+D)/*Vr+E*H+F*K]*(1+Aw)C=工件外周长D=工件内孔周长(孔径大于60mm)E=换刀次数F=孔数(孔径等于或小于60mm)Vr=切边速度0.15'/1000mm(按刀长为60算)H=自动换刀速度0.15'/次K=冲孔速度(松散孔1”/下冲一次,密集孔1”/下冲6次(液压AMADA))b. 覆膜与去毛刺时间=数冲单件工时(V)。
c. 当加工工件板材厚度大于2.0时,其单件工时须乘以1.2的系数.4.2.4.3切割机:a.平台切割机:V=Ts+Vr*N*(1+Aw)+F (可根据材料截面的大小对其机器工效率作以适当的调整)N=下切刀数b.等离子切割机:V=Vr*L*(1+Aw)+FL=切割缝长4.2.4.4网孔机:V=Ts+Vr*N*(1+Aw)+FN=下冲次料=孔总数一次冲孔数4.2.4.5冲床:a.抽孔、压铆:V=Ts+Vr*N*(1+Aw)+FN=压铆数量或抽孔数量当N>15时,其单件工时(V)须乘以0.8系数;b.成形、落料、冲孔、切边、冲凸包、冲桥等:V=Ts+Vr*N*(1+Aw)+FN=下冲次数剪条料后落料的单件时间须乘以0.6系数;c.当料件长大于1200mm,宽大于500mm时,其机床加工效率应乘以2。
工时计算方法大全(各机床工时、各工序工时)

工时计算方法(各机床工时、各工序工时)生产效率:是衡量生产单位或部门管理绩效的一个指标,体现生产单位或部门的管理能力,即总标准工时与生产总工时的百分比。
为了准确快捷填写生产计划表,现将需计算之工时与相关注意事项做说明。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结合其定义,使工时定额更加合理、准确、科学,现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参考国家相关政策标准,制定此工时计算方法。
一.锯床工时定额计算标准1.工时计算公式:T=(k m T 机+nT 吊+T 装卸)k 2 式中:k m —材料系数n —一次装夹工件数;n=1-2;k 2—次装夹工件数修正系数,k 2=1(n=1);k 2=0.55(n=2) 2.机动时间:T 机 2.1. 方料:式中: H- 板厚mm k B - 材料宽度系数,查下表T 机=k BH22.2.棒料:式中D —棒料外径 mm2.3. 管料:式中d 0—管料内径;mm2.4..方管:式中:H—方管外形高mm ;H 0—方管内腔高mm ; B 0—方管内腔宽mm ;3.吊料时间:4.装卸料时间及其它时间:T机=D24T 机=D —d 02 2410000T 机=H—H 0*B 0208000T吊=L 1000 T装卸LD综上所述:方料:T=(0.12+n0.0519H+0.001L )k 2-0.00013 H 0*B 0 (min ) 圆料:T=(0.12+n0.0429D+0.001L )k 2-0.0001 d 02 (min ) n —一次装夹工件数;n=1-2;k 2—次装夹工件数修正系数,k 2=1(n=1);k 2=0.55(n=2)二.剪板冲压折弯工时定额计算标准1..剪板工时定额计算方法剪板单件工时定额:a —每块工时系数、见表b —剪角次数剪板工时系数表=0.12+1800840T =k *a+b a3注:准备工时按100件基数计算,每件0.2,共计200分剪板毛刺工时:T=0.3 + 处理长度/400剪板校正T校=k*T材料系数K=1~1.52.冲压每冲一次工时3..折弯工时定额计算方法折弯工时定额:t2=Σa i折弯工时定额系数表注:规格栏中,为折弯长度,a为每折一刀的工时(理论计算:每刀0.15分×折1.5=0.225+0.2=0.425→0.5)↓准备工时三.风割焊接工时定额计算标准1.风割工时公式:修磨工时含补焊工时: T 修磨 = T 风割 /22.焊接单件工时: T 焊接=T 工件装卸+T 点焊+ T 全焊 2.1 装卸工件工时:T 工件装卸=(T 01+0.2n )B式中:T 01—装卸基本工时;(取T 01=0.2); n-- 工件数 B-- 重量系数(见表)2.2. 点焊单件工时:T 点焊= T 02+0.1J+0.1N式中:T 02—点焊基本工时;J —点焊数;N —点焊时工件翻转次数;2.3. 全焊单件工时:T 全焊= T 03+0.1M+0.1N+L Σ/200+0.2NC 式中:T 03—全焊基本工时;M —焊缝段数;N —全焊时工件翻转次数;L Σ--焊缝长 NC---焊接参数调节次数注:小件装卸与点焊工时合并,统称点焊工时; 重量系数(B )T风割=风割长度×3+1.5V1、飞溅按焊接工时的二分之一计算+0.12、校正按焊接工时的二分之一计算+0.13、有辅助工帮助表卸模,从焊接工时中分取三分之一4、焊接有准备工时按每项20分钟5、点焊螺母按0.5分钟一个四.钻床工时定额1、T=kT机+ T装卸其中k—难度系数有工差要求k=1.5 有深度要求k=1.1 扩孔及攻丝k=0.82、机动时间:T机注:L/D≥8时,须另增排屑时间60%。
电脉冲机床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电脉冲机床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电脉冲机床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和稳定,特制定本工作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电脉冲机床工作的人员,包括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等。
第三条所有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程的各项要求,执行规范化操作,不得擅自修改或忽视规程中的任何安全要求。
第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监督和检查电脉冲机床工的操作行为,并有权对不符合规程要求的行为进行制止。
第五条电脉冲机床工必须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掌握相关的操作知识和技能。
第二章安全管理第一节安全责任第六条电脉冲机床工作的安全由工作单位负责,工作单位必须设立并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
第七条电脉冲机床工应严格遵守工作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认真履行职责,确保操作安全。
第八条电脉冲机床工作的安全由操作人员负责,操作人员必须全程在岗,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第九条电脉冲机床工作的安全由维修人员负责,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经验,熟悉机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够及时处理各种故障。
第二节安全设备第十条在电脉冲机床工作区域内必须配备相应的安全设备,包括防护用具、安全警示标识、急停开关、排风设备等。
第十一条安全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经过定期检验和维护,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第十二条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必须熟悉和正确使用安全设备,如发现设备有损坏或故障,应立即报告维修。
第十三条进入电脉冲机床工作区域的人员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具,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第十四条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安全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并记录下每次的检查结果。
第三章安全操作第一节操作前准备第十五条操作人员在开始工作之前,必须对电脉冲机床进行检查,确保机床各部件完好无损。
第十六条操作人员在工作前必须穿戴适当的工作服装和防护用具,确保自身的安全。
第十七条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机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各个操作部位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电脉冲电火花机床安全操作规程

电脉冲电火花机床
1.开机后先看电压是否在额定值范围内,检查各油压表数值是否正常,再接通高频电源。
油泵压力正常后,用手上下移动主轴,待全部正常后,方可进行自动加工。
2.抽油时,要注意真空表指数,不许超过真空额定压力,以免油管爆裂。
3.电脉冲在加工时,应使冷却液高于工件20~30毫米,以免火花飞溅而着火。
4.发生故障,应立即关闭高频电源,并使电极与工件分离,再分析故障原因。
电箱内不准放入其它物品,尤其金属器件。
禁止用湿手接触开关或其它电气部分。
5.操作室内禁止一切明火和吸烟,发生火警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应用四氯化碳或干粉,干砂等扑救,严禁用水或泡沫灭火机。
并应及时报告。
6.工作后和现场无人时,应即关断高频电源和切断控制台交流稳压电源,先关高压开关,后关电源开关。
7.通电后,严禁用手或金属接触电极或工件。
操作者应站在绝缘橡皮上。
8.找对基准,注意电极的位置是否与工件图纸上的尺寸要求一致,确认后方可加工。
9.注意平动量的调整,使粗糙度达到图纸要求。
10.装卸工件、定位、校正电极、擦拭机床时,必须切断脉冲电源。
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依据一;SMT贴片部品以6pin为计算单位,7-12pin的为2Chip计算,6pin及6pin以下以1个普通Chip部品计算。
二;部品/元件加工1;振动剪脚或卧室成型每1pcs加工时间1 秒,2; 电解电容卧插,人工整形&剪脚/每1pcs加工时间6秒。
3;立式元件成型&剪脚加工;小功率电阻【≤2W】/小功率二极管(如IN4007、FR107)/保险管每1pcs加工时间5秒.4;立式元件成型&剪脚加工;大功率电阻【>2W】/大功率整流二极管(如LT8702、SR360)/保险管每1pcs加工时间6秒.5;瓷片电容治具弯脚&剪脚每1pcs加工时间 6 秒。
6;安规电容(X电容/Y电容)剪脚每1pcs加工时间3秒。
7;三极管治具成型加工,每1pcs加工时间3秒。
8;二极管套套管/吹套管/弯脚/剪脚每1pcs加工时间12秒9;贴贴纸每1pcs加工时间8秒。
10;排插外观检查每1pcs加工时间2秒。
11;三脚IC组装(散热片组件&点绿胶) 1pcs加工时间10秒。
12,立式电感线圈剪脚每1pcs加工时间3秒。
三;插件1;电阻插件1pcs时间3秒.2;电容插件1pcs时间3秒.3;电感插件1pcs时间3秒.4;二极管插件1pcs时间3秒.(插件加套套管每1pcs时间4秒)5;保险管插件1pcs时间3秒.6;插座插件1pcs时间3秒.7;跳线插件1pcs时间3秒.(跳线长度小于1cm的需要4秒).8; 滤波器(LF1) 插件1pcs时间3秒.9;变压器(T1)与继电器插件1pcs时间4秒.10;光电偶合器插件1pcs时间4秒.12;三极管插件1pcs时间3秒.13; 三脚IC (加散热片组件)插件每1pcs时间6秒.14; 跳线插件&弯脚每1pcs时间7秒.15; 二极管插件&弯脚每1pcs时间7秒.16; 电阻插件&弯脚每1pcs时间7秒.17; 光电偶合器插件&弯脚每1pcs时间5秒.18; 点胶每处2--3秒19,外观检查/插件确认每1pcs时间查看4—6pcs元件.20, DIP压盖5秒.21,取DIP压盖,捡板/装箱10秒四;修补加工1;剪脚每2pcs时间修剪1pcs元件脚.(焊锡面过高每1pcs时间4秒)2,焊锡修正每1pcs时间修补1--2pcs元件面.3锡面检查每1pcs时间查看2--5pcs锡面4;ICT测试每1pcs时间8秒5;电性测试每1pcs时间8秒6;元件面过高每1pcs时间2秒.7;基板分割每1pcs时间6秒.六;成品1;高压测试测试每1pcs时间8秒2;终测测试每1pcs时间8秒.3,外观检查15---25秒4;贴贴纸4—8秒(贴在元件面的小贴纸为4秒,贴在背面或彩盒上的大贴纸需要7--8秒) 五;包装;1;折彩盒8sec,彩盒贴贴纸8sec2;整机入PO袋6sec,TAPE*2封口6sec3;整机装泡沫入彩盒8sec,放附属品3sec(1pcs),彩盒封口4sec.4;外箱加工,折外箱5sec,封口8sec5;彩盒入卡通箱4sec,封口9sec1;贴机脚垫时间需要3秒1个2;打螺钉1pcs需要3秒钟3;折1个彩盒需要时间是(这个比较多工序呀,要扣底,还要装提手.还要加工提手,这样算起来加一块大概要24秒左右)4;卡通箱加工需要时间是多少?(折的时间是6秒?封口的时间是3秒?)5;成品入胶袋的时间是多少?(PO袋开口是3秒?整机入PO袋是3秒?封口3秒?)6;附件入彩盒时间是3秒?彩盒封口时间需要12秒?7;彩盒入卡通箱时间是9秒?卡通箱封口时间是6秒?8;贴贴纸1pcs需要时间是6秒?。
电脉冲机床工安全操作规程

电脉冲机床工安全操作规程为了确保电脉冲机床的操作安全,保护操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1. 机床操作前的准备1.在机床上方明显位置安放香蕉皮或三角木块等防滑物,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2.检查机床各部分油液、气路、电路是否正常,以及刀具夹紧情况是否牢固。
3.通风滤尘设施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并定期更换滤芯。
4.离机床操作杆和按钮,不要穿着宽松衣物,头发需要绑起来,戴好安全帽和护目镜。
5.开机确认前必须由经过培训并有一定经验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
2. 机床的日常使用1.操作者应在机床旁为自己清耳屎,打嗝等不得影响机床操作的小动作,严禁玩手机等娱乐项目。
2.操作者不得使用破旧、老化等不合格的工具或刀具,以及有损伤或消解的工具、模具。
3.确保刀具、电极、定位块等工具装夹完毕,保证加工过程中不发生工具脱落现象。
4.确保工件放置位置正确,不得在工件加工中移动。
5.不得在加工过程中突然停止机床或强行取下工件。
6.不要随意使用手指或其他部位来触碰电极,保持手部状况良好。
7.移动或装卸机床、设备等必须由专业人员完成。
8.靠近机床周围工作时,要随时注意机床的动作情况,以防因机床行进或误操作产生危险。
3. 机床维护保养1.定期清洗机床,保持机床油道暢通、磨损部位维保。
2.机床油液需定期更换,漏油地方应及时处理。
3.机床电路应周期性检查、更新,保证不发生漏电、短路等故障。
4.机床在停机状态下,要拔掉电源线,保证人员、设备、机器安全,减少机器启动和停止时的冲击力。
5.进行机床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机床是否出现异常声响或异味,出现上述情况应尽快停车排除故障。
总之,电脉冲机床操作具备危险性,是一种高精密、高效能的设备,需要严格操作要求和相关保养维护。
这些安全操作规程旨在帮助操作人员维护机床设备及自身的安全。
在操作时,我们应该始终牢记“安全第一”的理念,提高安全意识,严格操作,确保自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