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残留量测定方案

合集下载

鼻饲胃残留的标准指南

鼻饲胃残留的标准指南

鼻饲胃残留的标准指南Enteral feeding is a common method of providing nutrition to patients who are unable to eat or swallow on their own. 鼻饲是一种常见的方法,用于为无法自行进食或吞咽的患者提供营养。

This can occur in a variety of clinical settings, including hospitals, nursing homes, and home care. 这可以发生在各种临床环境中,包括医院、养老院和家庭护理。

When a patient is receiving enteral feeding through a nasogastric tube, it is important to monitor for gastric residual volume to ensure optimal nutrition delivery. 当患者通过鼻胃管进行鼻饲时,监测胃残留量非常重要,以确保营养的最佳输送。

The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of gastric residual volume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enteral feeding care. 胃残留量的评估和管理是鼻饲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It is important to have a standard guideline for the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gastric residual volume to ensure consistency and best practices across healthcare settings. 有一个标准指南对于胃残留量的评估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跨越医疗环境的一致性和最佳实践。

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对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疗效观察

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对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疗效观察

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对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疗效观察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也越来越重视。

肠内营养在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对肠内营养的监测也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诊疗手段。

本文将对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对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

一、超声监测胃残余量的原理及意义超声监测胃残余量是利用超声波在胃腔内的传播情况来检测胃内食物残留量的一种方法。

胃内残余,也称为胃残余量,是指胃部进食后未经完全排空的物质。

这其中包括食物残渣、胃液等。

对于危重症患者来说,胃残余量可能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甚至引发胃肠道吸收不良等问题。

超声监测胃残余量的意义在于可以及时、无创地监测危重症患者的胃内情况,从而为肠内营养的补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通过监测胃残余量,可以避免因胃内残留物过多而导致的胃肠道并发症,保证肠内营养的顺利输送和吸收。

二、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1. 监测胃肠蠕动功能通过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可以了解危重症患者的胃肠蠕动功能情况。

胃肠蠕动功能对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危重症患者往往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胃肠蠕动功能减弱,甚至完全丧失。

监测胃残余量可以及时发现胃肠蠕动功能的异常,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促进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保证肠内营养的输送和吸收。

2. 指导肠内营养的补充通过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可以了解危重症患者肠内的营养吸收情况。

根据胃残余量的监测结果,可以合理地安排肠内营养的补充方案,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避免营养不良的发生。

3.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胃残余量过多可能会导致胃排空功能障碍,易引起腹胀、胃潴留等并发症。

通过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可以及时发现胃内残留物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保证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安全。

三、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对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疗效观察1. 对象选择一定数量的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相应的肠内营养支持。

肠内胃内残余量计算公式

肠内胃内残余量计算公式

肠内胃内残余量计算公式肠内胃内残余量计算是饮食管理和营养支持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可以帮助医生和护士准确评估患者的消化功能和肠内胃内残余量,从而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和营养支持方案。

本文将介绍肠内胃内残余量的计算公式以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肠内胃内残余量是指饮食摄入后胃和肠道中未被消化吸收的残余食物、液体和胃液的总量。

其计算的准确性对于判断肠道功能是否正常以及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至关重要。

下面是肠内胃内残余量的计算公式:残余量 = 总液体摄入量 - 未被尿排泄的液体量 - 肠内胃内引流量在这个计算公式中,残余量是需要计算的目标,而总液体摄入量、未被尿排泄的液体量以及肠内胃内引流量是需要精确测量和记录的数据。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变量的定义和测量方法。

1. 总液体摄入量:指患者经口饮食、静脉液体输注等途径摄入的所有液体的总量。

它包括水、饮料、药物、营养支持液等。

为了准确计算总液体摄入量,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液体摄入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测量。

2. 未被尿排泄的液体量:指患者经尿液排泄后剩余的液体量。

测量未被尿排泄的液体量需要通过监测患者的尿液产量,并记录下来。

尿液产量的测量可以通过尿量计或尿袋来实施。

3. 肠内胃内引流量:指通过胃管或肠道引流管引流出的液体量。

肠内胃内引流量是通过专业医护人员安置引流管并进行引流操作来测量的。

它常用于胃肠减压、排除残余液体、气体或胃酸以及避免胃扩张等治疗目的。

通过测量和记录这些变量,就能得出肠内胃内残余量的准确数值。

根据计算结果,医生和护士可以判断患者的肠道消化功能是否正常,评估患者的胃肠道疾病状况,并制定相应的饮食计划和营养支持方案。

肠内胃内残余量计算公式在临床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对于消化系统疾病、营养不良、手术后康复、危重病患者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它不仅可以帮助医生和护士实施有效的饮食管理和营养支持,还能够监测患者的消化功能和肠内胃内残余量的变化趋势,从而及时调整饮食计划和营养治疗方案。

测量胃残余评分表

测量胃残余评分表

测量胃残余评分表【最新版】目录1.胃残余评分表的概述2.胃残余评分表的作用和意义3.胃残余评分表的具体内容4.胃残余评分表的使用方法5.胃残余评分表的优缺点正文1.胃残余评分表的概述胃残余评分表是一种用于评估胃部手术后患者胃部残余情况的工具。

通过该评分表,医生可以对患者的胃部情况进行量化评估,以便制定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

胃残余评分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胃容量、胃壁厚度、术后胃功能等。

2.胃残余评分表的作用和意义胃残余评分表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首先,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胃部手术后的恢复情况,为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

其次,通过对胃残余评分表的评估,医生可以预测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最后,胃残余评分表还可以为科研提供数据支持,有助于优化手术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3.胃残余评分表的具体内容胃残余评分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胃容量:评估术后胃部容量的恢复情况,通常分为正常、轻度减少、中度减少和重度减少四个等级。

(2)胃壁厚度:评估术后胃壁厚度的变化,通常分为正常、轻度增厚、中度增厚和重度增厚四个等级。

(3)术后胃功能:评估术后胃的消化、吸收和排空等功能,通常分为正常、轻度异常、中度异常和重度异常四个等级。

4.胃残余评分表的使用方法在使用胃残余评分表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首先,医生需要观察患者的病史、手术方式和术后恢复情况等信息。

然后,医生需要进行临床检查,如触诊、B 超等,了解患者胃部情况。

最后,医生根据评分表的项目,对患者的胃残余情况进行打分,并综合分析得分,为患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5.胃残余评分表的优缺点胃残余评分表具有以下优缺点:优点:(1)量化评估,便于医生了解患者胃部情况;(2)有助于预测术后并发症风险,提高治疗效果;(3)为科研提供数据支持,有助于优化手术方法。

急危重症患者胃残余量监测技术规范

急危重症患者胃残余量监测技术规范

急危重症患者胃残余量监测技术规范【名词定义】胃残余量是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阶段及疾病进展过程中胃肠功能障碍的替代参数,通过对胃残余量的监测,可鉴别患者是否出现胃排空障碍,以便尽早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适应证】所有留置鼻胃肠管并进行肠内营养的患者。

【禁忌证】禁食、胃肠减压患者。

【目的】1.胃残余量提供了监测胃肠道功能障碍的最简单的方法。

2.动态监测可以更早的判断胃肠道排空的延迟,并能更早的采取措施来减少胃肠道功能障碍导致的临床并发症。

3.胃残余量监测能反应胃肠道排空的延迟,预防胃肠道功能障碍的高发及不良后果,特别是高风险患者(手术、脓毒症、创伤)。

【制度与依据】2013年德国营养学会推荐: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不监测胃残余量,应根据呕吐的情况来调整肠内营养。

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推荐,监测GRV的标准是为了避免患者因不必要的停止喂养而导致营养不足。

目前在国内,监测GRV仍是肠内营养时评估胃肠道运动功能的主要方法,为患者的安全考虑,若要完全不监测GRV,还需要更多的临床证据,可在开始肠内营养时监测GRV,若在顺利喂养48〜72小时后,GRV为持续低水平,可减少或停止监测;同时,临床医护人员不能仅凭监测GRV来评估。

【准备】1.用物准备:医嘱单、无菌治疗盘、一次性60ml空针、一次性换药碗、一次性无菌治疗巾、一次洗无菌纱布、温开水、橡皮筋、别针、听诊器、治疗单,检查用物的有效期,物品处于备用状态。

2.环境准备:病室安静整洁,光线充足,适宜操作,请无关人员回避,保护患者隐私。

3.护士准备: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4.患者准备:患者处于安静状态,配合操作。

【操作流程】方法一:空针抽吸法1.素质准备服装整洁2.评估L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自理和合作程度等。

2.评估患者胃管在位(2种方法)情况3.评估前一时间段测量时的体位、时间等3.洗手/戴口罩七步洗手法正确洗手4.解释/核对采用两种身份识别的方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腕带、反问式)5.体位准备仰面平卧位6.铺无菌治疗巾手不触及无菌治疗巾内侧7.放置无菌纱布注意无菌原则8.断连接L取下别针2.将胃管与肠内营养泵管断开9.抽吸胃内容物注意无菌操作(因操作后进行回输)10.观察L观察抽吸胃液的色、质、量2.在抽吸过程中观察患者反应11.回输将抽吸胃内容物进行回输12.冲管/连接L回输结束后,温开水冲管2.连接输注泵管接口3.接口处予无菌纱布包裹固定13.固定/整理记录L妥善固定胃管2.整理床单位3.洗手、记录方法二:超声判断胃残余量1.素质准备服装整洁2.洗手/戴口罩七步洗手法正确洗手3.解释/核对采用两种身份识别的方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腕带、反问式)4.体位准备右侧卧位5.连电开机连接电源,开启超声仪6.选择超声探头根据探测部位选择适当探头7.技术参数设置设置超声技术参数设置适当的增益效果设置深度(一般腹部设置范围在5〜IOCnI)8.涂抹导电胶均匀涂抹导电胶9.定位探头置于右上腹斜向扫查10.测量确定图像并冻结,进行面积测量【注意事项】1.减少人为误差:应进行相关知识培训考核,规范操作流程,准确掌握测量方法。

超声胃残余量的计算公式

超声胃残余量的计算公式

超声胃残余量的计算公式引言在医学领域,超声检查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临床诊断和监测中。

其中,对于胃残余量的测量对于评估胃肠功能和胃排空的速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超声检查中常用的胃残余量的计算公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计算公式。

胃残余量的意义胃残余量指的是胃腔中剩余的食物和液体的容量。

通过测量胃残余量,医生可以判断食物消化和胃排空的情况,从而评估胃肠功能的健康状况。

超声检查是一种快速、无创的检查方法,被广泛用于胃残余量的测量。

超声胃残余量的计算公式超声胃残余量的计算公式基于胃腔的形状和容积的测量。

以下是常用的超声胃残余量计算公式:1.线性测量法线性测量法是一种简单直观的计算胃残余量的方法。

首先,通过超声探头在胃腔内查看,并选取胃腔中最大横向直径(a)和纵向直径(b)。

然后使用下述公式计算胃残余量(V):$$V=\f ra c{1}{2}\t i me s\p i\t im es a\t i me sb\t im es c$$其中,c是一个修正系数,可以根据病人的情况确定。

通常情况下,c的取值为0.5,这个值可以根据临床需要进行调整。

2.面积法面积法是一种更准确的计算胃残余量的方法,它考虑到了胃腔形状的变化和胃底的曲面。

该方法使用超声探头在胃腔内创建多个切面图像,并测量每个切面图像中胃底的面积,然后将这些面积值相加即可得到胃残余量。

3.三维重建法三维重建法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多个超声图像进行处理和重建,生成一个立体的胃腔模型。

通过对该模型的分析,可以准确计算胃残余量。

注意事项在进行超声胃残余量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将超声探头平稳放置在胃腔内,保持探头和胃腔的紧密接触,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2.在测量前,病人应该保持空腹,至少6小时内不进食,以避免食物的干扰。

3.对于有胃切除手术史或其他疾病的患者,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计算公式和修正系数。

结论超声胃残余量的计算公式是评估胃肠功能和胃排空速度的重要工具。

大鼠胃残留率计算方法

大鼠胃残留率计算方法

大鼠胃残留率计算方法
1.将实验大鼠饲喂标准饲料,观察其进食情况并记录每次进食的时间。

2. 将实验大鼠隔离在单独的笼子里,让其自由进食标准饲料,并记录每次进食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3. 在进食后2小时,用钝头针将实验大鼠处死,并立即取出胃部。

4. 将胃内食物取出并称重,记录胃内食物的重量。

5. 计算大鼠胃内残留率的公式为:胃内残留率 = (胃内食物重量÷饲喂量)× 100%。

其中,饲喂量是指实验大鼠在实验前饲喂的标准饲料重量。

大鼠胃内残留率越高,则说明食物在胃内停留的时间越长。

- 1 -。

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测定胃残留量研究进展

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测定胃残留量研究进展

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测定胃残留量研究进展作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陈兴爱来源:齐鲁护理杂志肠内营养是现代危重症医学领域的重大发展,由于肠道黏膜30%营养来自动脉血供,70%来自肠腔内营养物质,因此,适当的肠内营养可维持黏膜细胞的正常结构,维持肠道固有菌群的正常生长,防止细菌易位,刺激消化液和消化道激素的分泌,促进肠蠕动,增加内脏血流,使代谢更符合生理过程。

然而危重患者大多吞咽和咳嗽反射减弱,胃排空延迟导致胃内液体潴留,容易发生反流误吸导致吸人性肺炎。

而胃残留量测定可以及时、动态地了解胃内液体量,防止胃潴留。

因此,监测胃残留量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胃潴留原因危重患者大多胃肠功能障碍引起胃排空延迟。

有研究表明,烧伤、多发伤、败血症、慢性肝病、肾疾病、高血糖、颅内压增高、脓毒血症等疾病,都可削弱胃肠蠕动能力,使胃排空延迟导致胃残留量过高。

儿茶酚胺、镇痛、镇静等药物可使胃肠蠕动减慢,导致胃排空延迟胃残留量过高。

有创通气、管饲患者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和鼻胃管的存在,削弱了食道括约肌的功能,而通气过程中胸膜腔内压增加间接引起腹内压增高,使胃肠蠕动减慢,导致胃内容物大量潴留。

胃残留量测定意义有研究证明,高胃残留量是肠内营养不耐受的早期表现,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入住ICU时间延长及病死率增高有关。

也有研究证明,胃残留量过高与误吸有直接相关性,胃残留量至少2次> 150 ml或者至少1次>250 ml时会发生频繁误吸。

误吸可导致吸人性肺炎,而吸人性肺炎的病死率为40%~60%,误吸使胃肠细菌移位定植是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最主要的感染途径。

有文献报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9%~70% ,病死率达70%。

因此,监测胃残留量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胃残留量测定方法1.使用注射器使用50ml的注射器经胃管抽吸或用胃肠减压装置负压吸引胃残留量。

注射器抽吸优点是简单、方便、经济,但抽吸时切忌用力过猛,以免损伤胃黏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