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

合集下载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一、背景介绍二氧化硫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保鲜的化学物质,但过量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对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检测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

二、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检测方法1. 琼脂板法琼脂板法是一种常用的二氧化硫残留量检测方法。

该方法利用琼脂平板培养基作为生长基质,将待检样品与琼脂平板接触,通过菌落形态和数量来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二氧化硫残留物质。

2. 色谱法色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

该方法利用色谱仪分离样品中的有机物质,并通过检测其吸收峰来确定样品中是否存在二氧化硫残留量。

3. 光度法光度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简便的检测方法。

该方法利用特定试剂与待测样品中的二氧化硫反应,在特定波长下测量反应产物的吸光度来确定样品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

三、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的步骤1. 样品制备将待检样品称取一定质量,加入适量溶剂进行提取或稀释,制备样品溶液。

2. 反应试剂制备根据不同的检测方法选择相应的反应试剂,并按照说明书中的方法制备。

3. 样品处理将样品溶液与反应试剂混合,进行反应处理。

根据不同的检测方法,处理时间和温度有所不同。

4. 光度测定对于光度法,将反应产物吸收波长下的吸光度进行测定,并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

5.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和标准要求,判断样品是否符合要求。

如果超过规定限值,则需要进一步加强生产管理和控制措施。

四、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需保持实验室内清洁卫生。

2. 操作过程中需佩戴防护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具。

3. 样品制备和处理过程中需注意样品的保存和保存时间,避免样品变质。

4. 操作过程中需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避免误差。

五、结论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食品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操作规范和安全,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中国药典二氧化硫残留测定

中国药典二氧化硫残留测定

中国药典二氧化硫残留测定一、引言中国药典(ChP)是中国医药领域最重要的药物标准参考书之一,为确保药品质量安全以及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起着关键作用。

二氧化硫(SO2)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在食品和药品中常被用作防腐剂和抗氧化剂。

然而,过量的SO2残留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因此确定准确的SO2残留测定方法至关重要。

二、目的本文旨在介绍中国药典关于二氧化硫残留测定的准确方法,确保制药企业和检测机构在药品生产和质检中使用统一的标准进行测定。

三、方法以下是中国药典中推荐的二氧化硫残留测定方法的基本步骤:1. 仪器与试剂准备首先,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

仪器要求: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配备二氧化硫测定的色谱柱和检测器。

试剂要求:二氧化硫标准溶液,甲醇,蒸馏水等。

2. 样品处理将待测药品样品称取适量,加入甲醇溶解,并在暗处振摇均匀。

之后,使用离心机离心,以获得上清液。

3. 色谱条件设置将上清液取适量注射进入HPLC系统,设定一定的流速和温度条件。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监测药品中的SO2含量。

4. 稀释系数和曲线绘制根据标准溶液制备一系列浓度不同的稀释液,注射进入HPLC系统,并测定像。

通过得到的数据,可以绘制SO2的标准曲线,进一步计算药品样品中的SO2残留含量。

5. 结果计算和验证根据标准曲线和样品测试得到的色谱峰面积,可以计算出样品中SO2的含量。

为了验证结果的准确性,可以使用相同样品进行重复测试和平行样品对照。

四、结果与讨论中国药典提供了一种准确可靠的二氧化硫残留测定方法。

该方法具有较低的检测限和良好的重现性,能够满足药品质检的需要。

此外,该方法既简单又快速,适用于大规模的生产以及常规检测。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只适用于测定药品中SO2的含量,并不适用于其他可能同时存在的硫类化合物。

此外,不同药品的样品处理步骤和稀释系数可能会有所差异,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五、结论通过本文对中国药典关于二氧化硫残留测定的方法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该方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

- 1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本法系用酸碱滴定法、气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分别作为第一法、第二法、第三测定经硫磺熏蒸处理过的药材或饮片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

可根据具体品种情况选择适宜方法进行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

第一法(酸碱度滴定法)本方法系将中药材以蒸馏法进行处理,样品中的亚硫酸盐系列物质加酸处理后转化为二氧化硫后,随氮气流带入到含有双氧水的吸收瓶中,双氧水将其氧化为硫酸根离子,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计算药材及饮片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

1.装置(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仪器装置)A1000ml两颈圆底烧瓶B竖式回流冷凝管C带刻度的分液漏斗D连接氮气流入口E二氧化硫气体导出口另配磁力搅拌器、电热套、氮气源及气体流量计。

2.测定方法取药材或饮片细粉约10g(如二氧化硫残留量较高,超过1000mg/kg,可适当减少取样量,但应不少于5g),精密称定,置两颈圆底烧瓶中,加水300~400ml打开回流冷凝管开关给水,将冷凝管的上端E口处连接一橡胶导气管置于100ml锥形瓶底部。

锥形瓶内加入3%过氧化氢溶液50ml作为吸收液(橡胶导气管的末端应在吸收液面以下)。

使用前,在吸收液中加人3滴甲基红乙醇溶液指示剂(2.5mg/ml),并用0.01mol/L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至黄色)即终点;如果超过终点,则应舍弃该吸收溶液)。

开通氮气,使用流量计调节气体流量至约0.2L/min;打开分液漏C的活塞,使盐酸溶液(6mOl/L)10ml流入蒸馏瓶,立即加热两颈烧瓶内的溶液至沸,并保持微沸;烧瓶内的水沸1.5小时后,停止加热。

吸收液放冷后,置于磁力搅拌器上不断搅拌,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0lmol/L)滴定至黄色持续时间20秒不褪,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实验校正。

照下式计算:供试品中一氧化硫残留量(ug/g)=(A-B)*c*0.032*106W式中A为供试品溶液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mbB为空白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ml;c为氢氧化钠滴定液摩尔浓度,mol/L;0.032为1ml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相当的二氧化硫的质量,g;W为供试品的重量,g。

2331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

2331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

2331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本法系用酸碱滴定法、气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分别作为第一法、第二法、第三法测定经硫黄熏蒸处理过的药材或饮片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

可根据具体品种情况选择适宜方法进行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

第一法(酸碱滴定法}本方法系将中药材以蒸馏法进行处理,样品中的亚硫酸盐系列物质加酸处理后转化为二氧化硫后,随氮气流带入到含有双氧水的吸收瓶中,双氧水将其氧化为硫酸根离子,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计算药材及饮片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

仪器装置如图1。

A为1000ml两颈圆底烧瓶;B为竖式回流冷凝管;C为(带刻度)分液漏斗;D为连接氮气流入口;E为二氧化硫气体导出口。

另配磁力搅拌器、电热套、氮气源及气体流量计。

测定法取药材或饮片细粉约10g(如二氧化硫残留量较高,超过1000mg/kg,可适当减少取样量,但应不少于5g),精密称定,置两颈圆底烧瓶中,加水300-400ml。

打开回流冷凝管开关给水,将冷凝管的上端E口处连接一橡胶导气管置于100ml锥形瓶底部。

锥形瓶内加入3%过氧化氢溶液50ml作为吸收液(橡胶导气管的末端应在吸收液液面以下)。

使用前,在吸收液中加入3滴甲基红乙醇溶液指示剂(2.5mg/ml),并用0.Olmol/L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至黄色(即终点;如果超过终点,则应舍弃该吸收溶液)。

开通氮气,使用流量计调节气体流量至约0.2L/min;打开分液漏斗C的活塞,使盐酸溶液(6mol/L)10ml 流入蒸馏瓶,立即加热两颈烧瓶内的溶液至沸,并保持微沸;烧瓶内的水沸腾1.5小时后,停止加热。

吸收液放冷后,置于磁力搅拌器上不断搅拌,用氢氧化钠滴定液(O.Olmol/L)滴定,至黄色持续时间20秒不褪,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实验校正。

照下式计算:第二法(气相色谱法)本法系用气相色谱法(通则0521)测定药材及饮片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采用GS-GasPro键合硅胶多孔层开口管色谱柱(如GS-GasPro,柱长30m,柱内径0.32mm)或等效柱,热导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50℃。

2331-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

2331-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

2331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本法系用酸碱滴定法、气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分别作为第一法、第二法、第三法测定经硫黄熏蒸处理过的药材或饮片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

可根据具体品种情况选择适宜方法进行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

第一法(酸碱滴定法}本方法系将中药材以蒸馏法进行处理,样品中的亚硫酸盐系列物质加酸处理后转化为二氧化硫后,随氮气流带入到含有双氧水的吸收瓶中,双氧水将其氧化为硫酸根离子,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计算药材及饮片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

仪器装置如图1。

A为1000ml两颈圆底烧瓶;B为竖式回流冷凝管;C为(带刻度)分液漏斗;D为连接氮气流入口;E为二氧化硫气体导出口。

另配磁力搅拌器、电热套、氮气源及气体流量计。

测定法取药材或饮片细粉约10g(如二氧化硫残留量较高,超过1000mg/kg,可适当减少取样量,但应不少于5g),精密称定,置两颈圆底烧瓶中,加水300~400ml。

打开回流冷凝管开关给水,将冷凝管的上端E口处连接一橡胶导气管置于100ml锥形瓶底部。

锥形瓶内加入3%过氧化氢溶液50ml作为吸收液(橡胶导气管的末端应在吸收液液面以下)。

使用前,在吸收液中加入3滴甲基红乙醇溶液指示剂(2.5mg/ml),并用0.Olmol/L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至黄色(即终点;如果超过终点,则应舍弃该吸收溶液)。

开通氮气,使用流量计调节气体流量至约0.2L/min;打开分液漏斗C的活塞,使盐酸溶液(6mol/L)10ml流入蒸馏瓶,立即加热两颈烧瓶内的溶液至沸,并保持微沸;烧瓶内的水沸腾1.5小时后,停止加热。

吸收液放冷后,置于磁力搅拌器上不断搅拌,用氢氧化钠滴定液(O.Olmol/L)滴定,至黄色持续时间20秒不褪,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实验校正。

照下式计算:第二法(气相色谱法)本法系用气相色谱法(通则0521)测定药材及饮片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采用GS-GasPro键合硅胶多孔层开口管色谱柱(如GS-GasPro,柱长30m,柱内径0.32mm)或等效柱,热导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50℃。

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

中药材及中药饮片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

N0
1 2
0.6406 0.6406
3
2
taiyangheizi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
检品名称: 取样量 W(g) 检品编号: 消耗碘滴定液的体积 样品实验 A(ml) 空白实验 B(ml) 滴定度 检品来源及批号: 碘滴定液浓度 mol/L 实际 浓度 标示 浓度 二氧化硫残留量 mg/g mg/kg 平均值
N0
1 2
0.6406 0.6406
1
氮气、碘滴定液(0.01 mol/L) 、
淀粉指示液、6mo1/L 盐酸溶液 仪器照图安装,在室温20~25℃,于通风橱内进行操
将橡胶导气管连接二氧化硫气体导出口 E,另一端导入250ml 锥形瓶底部至吸
taiyangheizi
上不断搅拌,至吸收液显蓝色且在30S 内蓝色或蓝紫色不完全消失,并将滴定的结果用 空白试验校正。每1ml 的碘滴定液(0.01mol/L)相当于0.6406mg 的 SO2。 7 计算公式: SO2残留量(mg/g)=(A-B)×0.6406×C 实/(W×C 标) 式中: A 为供试品消耗碘滴定液的体积,ml;B 为空白消耗碘滴定液的体积,ml; C 实为碘滴定液实际标定浓度; W 为供试品的重量,g; 8 注意事项 8.1 测定样品时,应在样品加热保持微沸 3min 后开始用碘滴定液(0.01mol/L)滴 C 标为碘滴定液的标示浓度(0.01mol/L)
检品名称: 取样量 W(g) 检品编号: 消耗碘滴定液的体积 样品实验 A(ml) 空白实验 B(ml) 滴定度 检品来源及批号: 碘滴定液浓度 mol/L 实际 浓度 标示 浓度 二氧化硫残留量 mg/g mg/kg 平均值
N0
1 2
0.6406 0.6406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简介二氧化硫(SO2)是一种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它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潜在的危害。

因此,测定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方法对于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

实验原理理论基础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是通过分析样品中的二氧化硫含量来实现的。

常用的测定方法基于二氧化硫与碘离子反应生成碘酸根离子,再通过滴定法确定反应产生的碘酸根离子的数量。

实验步骤1.样品制备:将待测样品按照规定操作进行提取,并通过适当方法处理样品以去除干扰物。

2.反应溶液制备:将适量碘标准溶液加入适当量的酸性缓冲溶液中,得到反应溶液。

3.滴定过程:将经过处理的样品与反应溶液混合,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滴定。

当反应结束时,记录滴定所需的滴定液体积。

4.计算结果:根据滴定液体积和反应物浓度,计算出样品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

实验步骤准备工作1.检查实验室仪器设备是否齐全,并确保其正常运行。

2.准备所需试剂和标准溶液,并检查其浓度和保存情况。

3.清洗玻璃仪器,并确保其干净无污染。

样品制备1.按照规定操作,提取待测样品,并记录样品的重量或体积。

2.根据样品特性,选择适当的方法处理样品以去除干扰物。

可能的处理方法包括萃取、洗涤、过滤等。

反应溶液制备1.准备酸性缓冲溶液,具体配方根据实际要求确定。

2.使用稀盐酸调节反应溶液的pH值至适宜范围内。

3.加入适量的碘标准溶液至反应溶液中,使其浓度符合实验要求。

注意,碘标准溶液的浓度应事先确定,并且应校准。

滴定过程1.将经过处理的样品与反应溶液混合,并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滴定。

具体滴定条件包括温度、搅拌速度等。

2.当反应结束时,记录滴定所需的滴定液体积。

注意,为了获得准确结果,滴定操作应仔细、准确。

计算结果1.根据滴定液体积和反应物浓度,计算出样品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

计算公式如下:残留量(mg/kg)=(V1 - V0)× C / m其中,V1为滴定液体积(mL),V0为空白试验所需的滴定液体积(mL),C 为碘标准溶液浓度(mol/L),m为样品质量或体积(g或mL)。

二氧化硫残留测定原理

二氧化硫残留测定原理

二氧化硫残留测定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用于检测食品、饮料、环境等样品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

其原理主要基于二氧化硫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离子的化学反应。

具体原理如下:
1. 样品预处理:将待测样品中的二氧化硫转化为亚硫酸盐,通常使用碘化钾溶液进行预处理。

2. 碘化钾溶液反应:将预处理后的样品与碘化钾溶液混合,二氧化硫与碘化钾反应生成亚硫酸盐和碘离子。

SO2 + 2KI + H2O → H2SO3 + 2KOH + I2
3. 碘离子测定:测定反应产生的碘离子的含量,可以使用滴定法、分光光度法等方法进行测定。

通过测定反应产生的碘离子的含量,可以计算出样品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二氧化硫残留测定方法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可能会因不同的样品和分析方法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具体操
作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
本法系用酸碱滴定法、气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分别作为第一法、第二法、第三法测定经硫黄熏蒸处理过的药材或饮片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

可根据具体品种情况选择适宜方法进行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

第一法(酸碱滴定法)
本方法系将中药材以蒸馏法进行处理,样品中的亚硫酸盐系列物质加酸处理后转化为二氧化硫后,随氮气流带入到含有双氧水的吸收瓶中,双氧水将其氧化为硫酸根离子,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计算药材及饮片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

仪器装置如图1。

A为1000ml两颈圆底烧瓶;B为竖式回流冷凝管;C为(带刻度)分液漏斗;D为连接氮气流入口;E为二氧化硫气体导出口。

另配磁力搅拌器、电热套、氮气源及气体流量计。

测定法取药材或饮片细粉约10g(如二氧化硫残留量较髙,超过1000mg/kg,可适当减少取样量,但应不少于5g),精密称定,置两颈圆底烧瓶中,加水300~400ml。

打开回流冷凝管开关给水,将冷凝管的上端E口处连接
一橡胶导气管置于100ml 锥形瓶底部。

锥形瓶内加入3%过氧化氢溶液50ml 作为吸收液(橡胶导气管的末端应在吸收液液面以下)。

使用前,在吸收液中加入3滴甲基红乙醇溶液指示剂(ml),并用L 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至黄色(即终点;如果超过终点,则应舍弃该吸收溶液)。

开通氮气,使用流量计调节气体流量至约min ;打开分液漏斗C 的活塞,使盐酸溶液(6mol/L)10ml 流入蒸馏瓶,立即加热两颈烧瓶内的溶液至沸,并保持微沸;烧瓶内的水沸腾小时后,停止加热。

吸收液放冷后,置于磁力搅拌器上不断搅拌,用氢氧化钠滴定液(L)滴定,至黄色持续时间20秒不褪,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实验校正。

照下式计算: 供试品中一氧化硫残留量(μg/g)=W
c B A 6
10032.0⨯⨯⨯-)( 式中 A 为供试品溶液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ml ;
B 为空白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ml ;
c 为氢氧化钠滴定液摩尔浓度,mol/L ;
为lml 氢氧化钠滴定液(lmol/L)相当的二氧化硫的质量,g ;
W 为供试品的重量,g 。

第二法(气相色谱法)
本法系用气相色谱法(通则0521)测定药材及饮片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采用GS-GasPro 键合硅胶多孔层开口管色谱柱(如GS-GasPro ,柱长30m ,柱内径或等效柱,热导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50℃。

程序升温:初始50°C,保持2分钟,以每分钟20℃:升至200°C,保持2分钟。

进样口温度为200℃,载气为氦气,流速为每分钟。

顶空进样,采用气密针模式(气密针温度为105°C)的顶空进样,顶空瓶的平衡温度为80°C,平衡时间均为10分钟。

系统适用性试验应符合气相色谱法要求。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亚硫酸钠对照品500mg ,置10ml 量瓶中,加入含%甘露醇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混合溶液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每lml 含亚硫酸钠的对照品贮备溶液。

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贮备溶液、、、lml 、
2ml,置10ml量瓶中,用含%甘露醇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溶液分别稀释成每lml含亚硫酸钠、lmg、2mg、5mg、10mg的对照品溶液。

分别准确称取lg氯化钠和lg固体石蜡(熔点52~56°C)于20ml顶空进样瓶中,精密加人2mol/L盐酸溶液2ml,将顶空瓶置于60℃水浴中,待固体石蜡全部溶解后取出,放冷至室温使固体石蜡凝固密封于酸液层之上(必要时用空气吹去瓶壁上冷凝的酸雾);分别精密量取上述ml、lmg/ml、2mg/ml、5mg/ml、10mg/ml的对照品溶液各100μl 置于石蜡层上方,密封,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分别准确称取lg氯化钠和lg固体石蜡(熔点52~56°C)于20ml顶空进样瓶中,精密加人2mol/L盐酸溶液2ml,将顶空瓶置于60°C水浴中,待固体石蜡全部溶解后取出,放冷至室温使固体石蜡重新凝固,取样品细粉约,精密称定,置于石蜡层上方,加人含%甘露醇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混合溶液100μl,密封,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经平衡后的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顶空瓶气体lml,注人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按外标工作曲线法定量,计算样品中亚硫酸根含量,测得结果乘以,即为二氧化硫含量。

第三法(离子色谱法) 本方法将中药材以水蒸气蒸馏法进行处理,样品中的亚硫酸盐系列物质加酸处理后转化为二氧化硫,随水蒸气蒸熵,并被双氧水吸收、氧化为硫酸根离子后,采用离子色谱法(通则0513)检测,并计算药材及饮片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

仪器装置离子色谱法水蒸气蒸馏装置如图2。

蒸馏部分装置需订做,另配电热套。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采用离子色谱法。

色谱柱采用以烷醇季铵为功能基的乙基乙烯基苯-二乙烯基苯聚合物树脂作为填料的阴离子交换柱(如AS11-HC,250mmX4mm)或等效柱,保护柱使用相向填料的阴离子交换柱(如AG11-HC,50mmX4mm),洗脱液为20mmol/L氢氧化钾溶液(由自动洗脱液发生器
产生若无自动洗脱液发生器,洗脱液采用终浓度为LNa
2CO
3
,LNaHCO
3
的混合溶液;
流速为lml/min,柱温为30℃。

阴离子抑制器和电导检测器。

系统适用性试验应符合离子色谱法要求。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硫酸根标准溶液,加水制成每lml分别含硫酸根lμg/ml、5μg/ml、20μg/ml、50μg/ml,100μg/ml、200μg/ml的溶液,各进样10μl,绘制标准曲线。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供试品粗粉5~10g(不少于5g),精密称定,置瓶A(两颈烧瓶)中,加水50ml,振摇,使分散均勻,接通水蒸气蒸馏瓶C。

吸收瓶B(100ml 纳氏比色管或量瓶)中加入3%过氧化氢溶液20ml作为吸收液,吸收管下端插入吸收液液面以下。

A瓶中沿瓶壁加人5ml盐酸,迅速密塞,开始蒸馏,保持C瓶沸腾并调整蒸馏火力,使吸收管端的馏出液的流出速率约为2ml/min。

蒸馏至瓶
B中溶液总体积约为95ml时间30~40分钟),用水洗涤尾接管并将其转移至吸收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小时后,以微孔滤膜滤过,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相应的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ml,进样,测
定,计算样品中硫酸根含量,按照(SO
2/ 2
4
SO=计算样品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