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的基本知识点.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Access数据库实用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

Access数据库实用教程整本书电子教案

窗体类型及创建方法
使用向导创建窗体
通过Access提供的窗体向导,选择数据源和布 局方式,快速生成窗体。
使用设计视图创建窗体
在设计视图中,可以自定义窗体的布局、添加 控件、设置属性等,创建符合需求的窗体。
使用自动创建窗体
选择数据源后,Access会自动根据数据源创建简单的窗体。
添加控件和布局调整
设计表结构
确定表的目的和用途
在设计表结构之前,需要明确表 的目的和用途,以及需要存储哪
些数据。
定义字段
根据表的目的和用途,定义需要 的字段,包括字段名称、数据类 型、字段大小等。
设置主键
为每个表设置一个主键,用于唯 一标识表中的每一行数据。
确定表之间的关系
如果多个表之间存在关系,需要 定义这些关系,如一对一、一对
备份与恢复数据库
备份数据库
为了防止数据丢失,需要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备份。可以选择完整备份或差异备 份,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备份频率和存储位置。
恢复数据库
如果数据库发生故障或数据丢失,可以通过备份文件来恢复数据库。在恢复之 前,需要确保备份文件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并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恢复操作。
03
表的设计与操作
代码实现
使用Access的VBA编程语言,实现系统的各项功能,如商品的增删改 查、采购订单的生成与审批、销售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等。
THANKS
感谢观看
界面设计
设计简洁直观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进行操 作。
代码实现
使用Access的VBA编程语言,实现系统的各 项功能。
案例二:图书馆管理系统设计
系统功能需求 包括图书管理、借阅管理、读者管理等。
界面设计 设计符合图书馆管理需求的用户界面, 提供便捷的图书检索、借阅等功能。

Access学习教程学习教案

Access学习教程学习教案
第5页/共91页
第六页,共91页。
5. 关系数据库 每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都是按一定的结构进行数据的组织的,这种数据
用数据模型来表示。数据模型可分为层次(céngcì)型、网状型、关系型 三种类型。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几乎所有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都是关 系数据库,如Microsoft SQL Sever,Visual FoxPro,Oracle等都采 用关系模型。我们本章要学习的Microsoft Access也是一种典型的关系 数据库。
第4页/共91页
第五页,共91页。
4. 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建立、维护和使
用数据库,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 (kòngzhì)的系统。具体指数据库系统中管理数 据的软件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数据管理通 常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完成。也就是说,数据 库系统包括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两部分。 一个数据库系统可包含多个数据库。
第7页/共91页
第八页,共91页。
数据库窗口(chuāngkǒu) 窗口菜单
应用程序窗口 创建方法与已有对象列表
数据库组件(zǔ jiàn)选项卡
图9.1 Access 2003的窗口
图1.1 Access 2003的窗口(chuāngkǒu)
第8页/共91页
第九页,共91页。
字段与记录( jìlù)
使用户在输入数据时可以看到这个掩码,从而知道应该如何输入数据,对文本、数字、日期/ 时间和货币类型字段有效。 在各种视图中,可以通过对象的标题向用户提供帮助信息。 指定数据的默认值,自动编号和OLE数据类型没有此项属性。 是一个表达式,用户输入的数据必须满足此表达式,当光标离开此字段时,系统会自动检测 数据是否满足有效性规则。 当输入的数据不符合有效性规则时显示的提示信息。 该属性决定字段中是否允许出现Null值。 指定该字段是否允许零长度字符串。

电子教案Access基础教程第二版课件

电子教案Access基础教程第二版课件

2.1.3 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有三个基本组成要素:数据结构、数 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 1.层次模型 :是用树形结构来表示数据间的从属关系结 构 2.网状模型:是层次模型的扩展, 3.关系模型 :用二维表格结构来表示实体及实体间联 系。 4.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对象与对象标识 类 事件
关系模型的基本术语
10.2.2 数据库的结构设计
高校教学管理系统的E-R图(属性略)。
m
n
n
课程设置表
讲授
教师档案表
属于
1 院系表
m
n
1
m
选课
成绩
属于
属于
n n
1
n
学生档案表
专业表
10.3 系统功能概述
• 启动Access 2000,首先出现的是登录窗体。 • 启动系统后,填写操作员编号和密码,单
击“确定”按钮,登录到系统。 • 在菜单栏中包含院系管理、教师档案、学
关系名(属性1,属性2,…,属性n)
2.1.4关系数据库系统
1、关系模型的组成 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模型中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一
张二维表。 关系操作:关系操作采用集合操作方式,即操作
的对象和结果都是集合。关系模型中常用的关 系操作包括两类。 • 查询操作:选择、投影、连接、除、并、交、 差 • 增加、删除、修改 关系完整性约束:关系模型中的完整性是指数据 库中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包括实体完整性、 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2.1.2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 数据:是数据库系统研究和处理的对象,本 质上讲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 数据库:是数据的集合,具有一定的组织形 式并被储存于计算机存储器上,具有多种表 现形式并可被各种用户所共享。

ACCESS教案

ACCESS教案
特定需求。
格式化数据
使用ACCESS的格式化功能,可 以对数据进行格式化处理,如设 置数字格式、日期格式、文本格 式等。这有助于使数据更加易读
和易于理解。
使用表达式生成器
ACCESS提供了表达式生成器功 能,可以帮助用户创建复杂的表 达式和计算字段,以进一步处理
和转换数据。
05
查询设计与应用
查询类型及作用
批量导入数据
如果需要将大量数据导入到ACCESS表中,可以使用批量导入功能,将数据从其他数据源 (如Excel、文本文件等)导入到ACCESS表中。
编辑和修改数据
在输入数据后,可以对数据进行编辑和修改,如添加、删除、修改记录等。
设置字段属性及格式化数据
设置字段属性
通过字段属性窗口,可以设置字 段的显示格式、输入掩码、默认 值、有效性规则等属性,以满足
选择“报表设计”进入设 计视图。
使用工具箱中的控件调整 报表布局和格式。
08
宏与VBA编程基础
宏的概念及作用
宏是一系列操作的集合,通过宏 可以自动化执行一系列任务。
宏可以用于简化复杂的操作流程 ,提高工作效率。
宏可以实现一些无法通过常规方 法实现的功能,扩展了ACCESS
的应用范围。
录制和运行宏
备份和恢复数据库
01
备份数据库
定期备份数据库以防止数据丢失。可以使用ACCESS的“导出”功能将
数据库导出为备份文件,或使用第三方备份工具。
02 03
恢复数据库
如果数据库出现问题或数据丢失,可以使用备份文件恢复数据库。在 ACCESS中选择“文件”>“打开”,选择备份文件并打开,然后根据 需要进行修复或还原操作。
标签式报表

2024年数据库Access教案完整版pdf

2024年数据库Access教案完整版pdf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4
列表框和组合框:用于显示多个选项供用 户选择,可与数据源绑定。
选项按钮、复选框和切换按钮:用于选择 或切换选项状态。
05
06
图像控件:用于显示图片信息,可设置图 片来源和大小等属性。
06
报表设计与应用
报表类型及功能介绍
表格式报表
以行和列的形式展示数 据,适用于简单数据呈
现。
纵栏式报表
将数据字段按列排列, 每列显示一个字段,适
常见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 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等。
关系数据库基本原理
关系数据库(Relational Database) 是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库,利用集合代 数等数学概念和方法来处理数据库中的
数据。
关系数据库基本原理包括:关系数据结 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关系完整性约束。
其中,关系数据结构采用二维表来表示 ,关系操作集合包括选择、投影、连接 等操作,关系完整性约束用于保证数据
其中,DBMS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它负责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
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
数据模型(Data Model)是现实世 界数据特征的抽象,用来描述数据、 组织数据和对数据进行操作的抽象概 念集合。
数据结构(Data Structure)是计算 机存储、组织数据的方式,指相互之 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 素的集合。
添加事件处理程序以实现 交互功能。
01
02
03
04
05
打开“设计视图”并添加 控件。
使用布局工具调整控件位 置和大小。
保存并关闭设计视图,查 看窗体效果。
窗体控件使用技巧
标签:用于显示文本信息,可设置字体、颜色 等属性。

二级ACCESS培训教案(每次上课详细内容安排)

二级ACCESS培训教案(每次上课详细内容安排)

二级ACCESS培训教案(每次上课详细内容安排)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1.1 数据库的概念与分类1.2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作用与功能1.3 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结构1.4 认识ACCESS 2013界面及功能第二章:表的创建与使用2.1 数据类型与字段属性2.2 创建表的方法2.3 数据输入与表的导入2.4 表的基本操作第三章:数据查询3.1 查询的类型与作用3.2 选择查询的创建与运行3.3 参数查询的创建与运行3.4 操作查询的创建与运行3.5 交叉表查询的创建与运行第四章:窗体的设计与使用4.1 窗体的概念与作用4.2 窗体的创建方法4.3 窗体控件的添加与布局4.4 窗体的属性设置4.5 窗体的数据绑定与显示第五章:报表的创建与使用5.1 报表的概念与作用5.2 报表的创建方法5.3 报表控件的添加与布局5.4 报表的属性设置5.5 数据排序与分组5.6 报表的预览与打印第六章:宏的使用6.1 宏的概念与作用6.2 宏的创建与运行6.3 宏的基本操作6.4 宏的安全性设置第七章:模块与VBA编程7.1 模块的概念与作用7.2 VBA编程环境7.3 VBA数据类型与变量7.4 VBA运算符与表达式7.5 VBA控制结构第八章:数据分析与决策8.1 数据分析的概念与方法8.2 数据透视表的作用与创建8.4 预测值与假设检验第九章:ACCESS 2013高级应用9.1 数据库的优化与维护9.2 数据的导入与导出9.3 数据共享与并发控制9.4 安全性与权限管理第十章:综合实战案例10.1 案例一:学生信息管理系统10.2 案例二:图书馆管理系统10.3 案例三:销售数据分析系统第十一章:数据库安全与权限管理11.1 数据库安全的重要性11.2 用户权限的设置与管理11.3 密码策略与加密技术11.4 备份与恢复策略第十二章:宏与VBA高级应用12.1 宏的调试与优化12.2 VBA函数与对象属性12.3 VBA数组与集合12.4 面向对象编程第十三章:数据可视化与报告13.2 图表的类型与创建13.3 仪表板的设计与实现第十四章:ACCESS与其他应用程序的集成14.1 OUTLOOK与ACCESS的集成14.2 EXCEL与ACCESS的交互14.3 WORD与ACCESS的集成14.4 POWERPOINT与ACCESS的集成第十五章:项目实战与案例分析15.1 实战案例一:员工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15.2 实战案例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构建15.3 实战案例三:库存管理系统的优化15.4 实战案例四:在线考试平台的制作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涵盖了ACCESS 2013的基本操作、数据库设计、数据查询、窗体与报表创建、宏与VBA编程、数据分析、高级应用和实战案例等内容。

(2024年)ACCESS数据库整套教案pdf

(2024年)ACCESS数据库整套教案pdf

A 关系模型
一种用二维表格表示实体集和实体 间联系的数据模型,每个表格称为
一个关系。
B
C
D
规范化理论
一种设计关系型数据库的方法,通过消除 数据冗余和减少数据依赖来提高数据库的 性能和可维护性。
SQL语言
一种用于访问和操作关系型数据库的标准 化语言,包括数据查询、数据更新、数据 定义和数据控制等功能。
布局等。
03 完成设计后保存报表。
2024/3/26
33
报表中数据的排序与分组
01
在报表设计视图中,选择需要 排序或分组的字段。
02
使用“排序与分组”窗格进行 设置,可以选择升序或降序排 序,也可以按照字段值进行分 组。
03
分组后可以使用组页眉和组页 脚来显示汇总数据或其他相关 信息。
2024/3/26

2024/3/26
根据需要配置ACCESS的选项和 设置,例如自动保存、备份等。
03
确保计算机满足ACCESS的系统 要求,例如操作系统版本、内存
和硬盘空间等。
04
9
启动和退出ACCESS
启动ACCESS
通过开始菜单或桌面快捷方式启动ACCESS。
退出ACCESS
在ACCESS界面中选择“文件”菜单,然后选择“退出”选项。或者使用快捷键 Alt+F4退出ACCESS。在退出前,请确保保存所有未保存的更改。
2024/3/26
通过拖拽字段到设计网格 中,设置字段的排序、显 示等属性。
在设计视图中选择要查询 的表和字段,设置查询条 件。
保存并运行查询,查看结 果。
23
操作查询与SQL查询
操作查询
通过操作查询可以对数据库进行添加、修改、删除等操作。例如,使用生成表查询可以将查询结果保 存为新表;使用更新查询可以修改表中的数据;使用追加查询可以将查询结果添加到现有表中;使用 删除查询可以删除表中的数据。

第1章 Access基础 电子教案

第1章  Access基础 电子教案

123②一对多联系: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n≥0)与之相对应,反过来,实体集B中的每个实体,实体集A中至多只有一个实体与之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具有一对多联系。

记作:1:n。

③多对多联系: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n≥0)与之相对应,反过来,实体集B中的每个实体,实体集A中也有m个实体(m≥0)与之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具有多对多联系,记作:m:n。

3.数据模型实体抽象的第二步是把概念模型转变为计算机上某一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联系的数据描述,也就是数据结构。

每个数据库管理系统都是基于某种数据结构的。

在目前的数据库领域中,续航用的数据结构有三种:(1)层次模型是用树型结构来表示实体及其之间的联系的数据模型。

系系代号系名系主任电话教研室教研室名办公室室主任课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学分教师教师编号姓名性别职称层次模型有以下两个特点:①有且只有一个结点没有双亲结点,这个结点称为根结点;【实例】用E-R图来表示某个工厂物资管理的概念模型。

物资管理涉及的实体有:(1)仓库属性有仓库号、面积。

(2)货物属性有货号、名称。

(3)职工属性有职工号、姓名、年龄、职称。

456789表是Access数据库最基本的对象,是具有结构的某个相同主题的数据集合。

表由行和列组成。

表中的列称为字段,用来描述数据的某类特征。

表中的行称为记录,用来反映某一实体的全部信息。

记录由若干字段组成。

能够唯一标识表中每一条记录的字段或字段组合称为主关键字,在Access中也称为主键。

2.查询查询是通过设置某些条件,从表中获取所需要的数据。

按照指定规则,查询可以从一个表、一组相关表和其他查询中抽取全部或部分数据,并将其集中起来,形成一个集合供用户查看。

将查询保存为一个数据库对象后,可以在任何时候查询数据库的内容。

3.窗体窗体是Access数据库对象中最具灵活性的一个对象,是数据库和用户的一个联系界面,用于显示包含在表或查询中的数据和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ccess基本知识点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1 Microsoft Access 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2 数据是值存储在某一种媒体上能够识别的物理符号。

数据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描述数位特性的数据内容;二是存储在某一种媒体上的数据形式。

其中使用最多、最基本的仍然是文章数据。

3 数据的处理是指将数据转换成信息的过程,数据处理的中心问题是数据管理。

计算机在数据管理方面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和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

4人工管理特点:(1)数据与程序不具有独立性,一组数据对应一组程序。

(2)数据不长期保存。

(3)程序与程序子之间存在大量的重复数据---也叫数据冗余5 文件系统特点:(1)程序和数据有了一定的独立性。

(2)数据文件可以长期保存在外存储器上被多次存取。

(3)数据的冗余大。

6 数据库系统特点:(1)提高了数据的共享性。

(2)减小了数据的冗余。

(3)提供数据与应用程序的独立性。

7 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1)客服了传统数据库的局限性。

(2)提高了数据库管理效率、降低了用户使用的复杂性。

8 文件系统已存在的问题阻碍了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形象需求,这是数据库及时产生的原动力,也是数据库系统产生的背景。

9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技术和同意管理数据的专门软件系统,它以操作系统提供的输入/输出控制和文件访问功能为基础。

目前关系数据库系统已经渐淘汰了网状数据库和层次数据库,成为当今最流行的商用数据库系统。

10 数据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结合产生了分布式数据库系统,20世纪70年代之前,数据库系统多数是集中式的。

数据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分为紧密结合与松散结合两大类。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又分为物理上分布、逻辑上集中的分布式数据库结构和物理上分布、逻辑上分布的分布式数据库结构两种。

11 数据库技术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结合产生了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

12 数据库不仅包括描述事物的数据本身,而且也包括相关事物之间的关系。

13 数据库系统由5部分组成:硬件系统、数据库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软件、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

14 数据的最小访问单位是字节。

15 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用户对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软件。

16 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以下6个方面功能:(1)数据定义。

(2)数据操纵。

(3)数据库运行管理。

(4)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

(5)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

(6)数据通信接口。

17 数据库管理系统有4部分构成:(1)数据定义语言及其翻译处理程序。

(2)数据操纵语言及其翻译程序。

(3)数据库运行控制程序。

(4)实用程序。

18两个实体间的联系有3种类型:(1)一对一联系。

(2)一对多联系。

(3)多对多联系。

19 在Access中一对一联系表现为主表中的每一条记录之与相关表中的一条记录相关联;一对多联系表现为主表中的每条记录与相关表中的一条记录相关联;多对多的联系表现为一个表中的对条记录在相关表中同样可以有多条记录与之对应。

20 一对多联系是最普遍的联系,也可以将一对一联系看做是一对多的特殊情况。

21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来表示实体及实体间联系的方法,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支持的传统数据模型分3种: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22 层次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中最早出现的数据模型,他用树形结果表示各类实体及实体间的联系;关系模型是当今最流行的数据库模型。

23 关键字的值能够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的属性或属性的组合。

24 如果表中的一个字段不是本表的主关键字,二是另外一个表的主关键字和候选关键字,这个字段就称为外关键字。

25 关系的基本运算有两类:一类是传统的集合运算(并、差、交等),另一类是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联接)。

26 在关系中找出满足给定条件的元组的操作称为选择。

27 在联接运算中,按照字段值对应相等为条件进行的联接操作称为等值联接。

28数据库设计原则:(1)关系数据库的设计应遵从概念单一化“一事一地”的原则。

(2)避免在表之间出现重复字段。

(3)表中的字段必须是原始数据和及泵数据元素。

(4)用外部关键字保证有关联的表之间的联系。

29 SQL的功能包括:数据定义、查询、操作和控制4种。

在SQL语言中有两个基本概念:基本表和视图。

在SQL语言中使用最频繁的就是SELECT语句。

30 Access 数据库由数据库对象和组两部分组成,其中对象又分7种。

这些数据库对象包括:表、查询、窗口、报表、数据访问页、宏和模块。

它的扩展名为.mdb. 其中表是数据库的核心与基础,存放着数据库中的全部数据。

31关闭Access有4种方式:(1)单击Access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2)选择“文件”菜单中的“退出”命令。

(3)使用Alt +F4快捷键。

(4)使用Alt+F+X快捷菜单命令。

32 按F11键切换至“数据库”窗口。

33 数据模型不仅标示反映事物本身的数据,而且表示相关事物之间的联系。

34 用二维表的形式来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数据模型叫做关系模型。

35 二维表中的列称为关系的字段,二维表中的行称为关系的记录。

36 在数据库的基本操作中,从表中取出满足条件的元组称为选择;把两个关系中相同属性值的元组联接到一起形成新的二维表的操作称为联接;从表中抽取属性值满足条件列的操作成为投影。

37 自然联接指的是去掉重复属性的等值联接。

38 Access数据库的文件扩展名是mdb .第二章数据库和表1 数据库的设计一般要经过:分析建立数据库的目的、确定数据库中的表、确定表中字段确定主关键字以及确定表之间的关系等步骤。

2 主关键字可以是一个字段,也可以是一组字段。

为确保主关键字段值的唯一性,Access不允许在主关键字字段中存入重复值和空值。

3 创建空数据库有两种途径:一是在启动Access时创建,二是在ACCESS程序窗口中是由“新建”命令创建。

4 打开数据库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在其顶Access时使用“Microsoft Access”对话框打开;二是通过“打开”命令打开。

5 Access常用的数据类型。

有:文本备注、数字、时期/时间、货币、自动编号、是/否、OLE对象、朝觐链接、查阅向导等。

6 Access 默认文本型向导大小是50个字段,文本型字段的取值最多可达到255个字段。

7 每个日期/时间字段需要8直接的存储空间;货币字段输入数据时,不必键入美元符号和千位分隔符,Access 会自动显示这些符号,并添加两位小数到货币字段中;自动编号数据类型占4个字节的空间。

8建立表结构的三种方法:(1)使用“数据表”视图(2)使用“设计”视图(3)使用“表向导”9 通过“字段大小”属性,可以控制字段使用的空间大小。

对于一个“文本”类型的字段,其字段大小的取值范围是0~255,默认值为50.10 “格式”属性用来决定数据的打印方式和屏幕显示方式。

“默认值”是一个十分有用的属性。

“有效性规则”是Access中另一个非常有用的属性,利用该属性可以防止非法数据输入到表中。

11 在输入数据时,如果希望输入的格式标准保持一致,或希望检查输入时的错误,可以使用Access提供的的“输入掩码向导”来设置一个输入掩码。

输入掩码只为“文本”和“日期/时间”型字段提供向导,其他数据类型没有向导帮助。

12 Access只为“文本”和“日期/时间”型字段提供了输入掩码向导,对于“数字”或“货币”等类型的字段,只用使用字符直接定义输入掩码属性。

13 某文本型字段的值只能为字母且不允许超过6个,则可将该字段的输入掩码属性定义为“LLLLLL”14 Access中表与表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3种。

15在Access数据库中,表之间的关系都定义为一对多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将一端表称为主表,将多端表成为相关表。

16关系是通过两个表之间的公共字段建立起来的。

一般情况下,由于一个表的主关键字是另一个表的字段,因此形成了两个表之间一对多的关系。

在定义表之间的关系之前,应把要定义关系的所有表关闭,17 记录定位方法有两种:一是使用记录号定位,二是使用快捷键定位。

18 调整表格外观的操作包括:改变字段次序、调整字段显示宽度和高度、设置数据字体、调整表中网格线样式及背景颜色、隐藏列等。

19 调整字段显示高度有两种方法:鼠标和菜单命令。

20 对于筛选记录,Access 提供了4中方法:按选定内容筛选、按窗体筛选、按筛选目标筛选以及高级筛选。

21 参照完整性是一个准则系统,Access使用这个系统来确保相关表中记录之间关系的有效性,而且不会因意外而删除或更改相关数据。

22 Access提供了两种字段数据类型保存文本或文本和数字组合的数据,这两种数据类型是:文本类型和备注类型。

第三章查询1 Access数据库中的查询有许多种,每种方式在执行上有所不同,查询有:选择查询、交叉表查询、参数查询、操作查询和SQL查询。

2选择查询是最常见的查询类型;交叉表查询将来源于某个表中的字段进行分组,一组列在数据表的左侧,一组列在数据表的上部,交叉表查询就是利用了表中的行和列来进行统计数据的;参数查询是一种利用对话框来提示用户输入准则的查询;操作查询有4种:生成表查询、删除查询、更新查询和追加查询;SQL查询主要包括联合查询、传递查询、数据定义查询和子查询4种。

3编辑记录包括添加记录,修改记录和删除记录。

4 Access提供了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和特殊运算符。

5在准则中的字段名必须用方括号括起来;数据类型应与对应字段定义的类型相符合,否则会出现数据类型不匹配的错误。

6建立查询的方法有两种:查询向导和“设计”视图。

7在使用“查询向导”时,选择“明细”选项则查看详细信息,选择“汇总”选项,则对一组或全部记录进行各种统计。

8 “查询”设计视图窗口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为“字段列表”区,显示所选表的所有字段,下半部分为“设计网络”,有一些字段列和已命名的行组成,其中已命名的行有7行。

9选择字段的方法有3种,一是单击某字段,然后按住鼠标左键将其托到“设计网络”中的字段行上;二是双击选中的字段;三是单击“设计网络”中字段行上要放置字段的列,然后单击右侧向下箭头按钮,并从下拉列表中选择所需的字段,3种方法中最简单的方法是地2种。

10 创建带条件的查询需要通过“设计”视图来建立,在“设计”视图的“准则”行输入查询条件。

11 查询计算功能包括:总和、平均值、计数、最大值、最小值、标准偏差和方差。

12 Access规定,“Where”指定的字段不能出现在查询结果中。

13 在创建交叉表查询时,用户需要指定三种字段:一是行标题,二是列标题,三是字段。

14 创建交叉表查询有两种方法:“查询向导”和查询“设计”视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