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学校本溪分校简介
辽宁中医药大学本溪校区启用仪式隆重举行

延麵医药綠本溪梭E 启用议盡隆重樂标2020年9月27日,风和曰丽,秋高气爽,辽宁中医药大学 在中国药都、枫叶之都—本溪,隆重举行本溪校区启用仪式。
本溪市市委书记姜小林、市长田树槐、副市长高巍、本溪市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魏志辉等领导应邀出席启用仪式。
辽宁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曾庆捷、校长石岩、党委副书记吕晓东、副校长徐凯、关雪峰、纪委书记张洪新,学校百余名教师代表、科级以上干部、全体辅导员等参加启用仪式,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启用仪式由学校党委副书记 吕晓东主持。
首先,石岩校长在启用仪式上致辞,他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对本溪校区建成使用表示热烈的祝贺。
对本溪市 委、市政府领导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石校长指出本溪校区的启用,标志着辽宁中医药大学 “一校三区”办学格局正式形成,实现了学校规划的“南药北医中产业”办学定位,打破了学校的发展瓶颈, 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赢得了先机、奠定了基础,开创了我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新篇章、新局面、新气象。
辽宁中医药大学将在省市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校师生齐心协力,努力推动“三个校区”统筹发展,不辜负中 医药事业发展的利好政策和明媚春天。
上午9点58分,与会领导共同为辽宁中医药大学本溪校区落成启用揭幕剪彩。
在热烈的掌声中,石岩校长 宣布本溪校区正式启用。
仪式上,本溪市副市长高巍发表讲话,他代表本溪市委、市政府,向辽宁中医药大学新校区入驻本溪并正 式启用,表示诚挚的欢迎和热烈的祝贺。
他指出,占地47.18公顷的辽宁中医药大学本溪校区一定能励精图 治,鸿业大展,成为闻名国内外、特色鲜明的一流校区。
本溪市委、市政府将大力支持辽宁中医药大学本溪校 区工作,为广大师生和科研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教学和生活条件,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
希望辽宁中医药 大学把大学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本溪的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助力本溪提升生物医药及健康产业的 核心竞争力,为本溪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辽宁科技学院是几本

辽宁科技学院是几本辽宁科技学院是二本,辽宁科技学院坐落在辽宁省本溪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所历史悠久、以工科为主的多学科省属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设有11个二级教学单位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开设以工科为主,涵盖工学、文学、管理学、理学、教育学、法学等六大学科门类的21个本科专业和27个高职专业,其中冶金技术专业为省级品牌专业,自动化生产设备、电气自动化技术、冶金技术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钢铁冶金学科为省级重点培育学科。
学校有省级精品课12门,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专业带头人2个。
按照省物价部门批准并办理收费许可的标准向学生收费。
学院各专业的学费标准是:侦查学、治安学、刑事科学技术、交通管理工程、网络安全与执法五个专业6500元/生·年;监狱学专业6000元/生·年;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编辑、司法鉴定技术、安全防范技术四个专业4800元/生·年;安全服务与管理、书记官中文速录、书记官法律文秘三个专业4300元/生·年;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4300元/生·年;刑事侦查、特警、民航空中安全保卫三个专业收费标准正在办理。
住宿费标准为1200元/生·年。
(一)国家奖学金和辽宁省政府奖学金:主要针对家庭经济困难且品学兼优的学生,国家、省政府奖学金每年8000元。
(二)国家助学金和辽宁省政府助学金:主要针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且勤奋学习的学生,一等助学金每年4000元,二等助学金每年2500元。
(三)国家励志奖学金:主要是用来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每年5000 元。
(四)综合奖学金奖:综合考虑学生各方面的成绩和表现,综合奖学金分为三个等级,其金额和比例为:一等奖学金,每人每年1600元,比例占学生总数的0.5%;二等奖学金,每人每年800元,比例占学生总数的1%;三等奖学金,每人每年400元,比例占学生总数的2%。
(五)单项奖学金:奖励在某一方面成绩突出的学生,主要设立下列奖项:竞赛优胜奖学金,奖励金额为100-300元;社会助学奖学金,根据捐助个人或团体要求发放。
东北师范大学发展史

东北师范大学发展史一、简介:东北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
学校原名东北大学,1946年诞生于辽宁本溪,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
我校首任校长:当时的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张学良将军的胞弟张学思。
现任校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博士生导师刘益春教授。
现任党委书记:半月谈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获得者、博士生导师盛连喜教授。
校名:郭沫若题字校园:本部校区地处人民大街中段,占地73万平方米。
净月校区位于风景如画的净月潭旅游开发区,占地94万平方米,是一座充满浓郁现代气息、文化品位和人文精神的新校区。
我校的校标,以“笔尖”、“五星”、“书籍”作为基本构成要素。
标识的底部,是三个递进的“萌芽”造型,寓意“为基础教育服务”。
标识的中部,是一本展开的书籍,象征知识与文化的教育及传承,舒展的“v”字造型,又与英文“victory”(成功)第一字母同构,寓意人才培养目标的取向性。
标识的上部,以向上拓展的“笔尖”为造型,象征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取精神。
二、发展历程1.烽火中诞生:1945年10月25日,毛泽东在延安大学向延安大学校长周扬、副校长张如心正式下达了组织东北解放区大学筹建队伍的命令。
(本溪)1946年2月,中共中央东北局创办东北大学,任命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张学思兼任校长,白希清、舒群为副校长,张松如为教育长。
(丹东)学校创办之初,录取了270余名学生,正准备开学时,国民党军队向本溪、抚顺进犯,学校被迫撤到丹东市,2月下旬,学校于丹东市开学。
(通化)国民党军队向东北大举进攻,3月15日,学校向通化转移,在通化停留约一周时间,师生又改乘火车,经梅河口、吉林,于4月26日到达长春。
(长春)到长春后,学校队伍进一步壮大。
(丁家园车站)国民党军队在抢占四平之后,向公主岭进犯。
5月22日,学校再度北撤,列车行驶到丁家园车站时突遭国民党飞机轰炸死伤多名学生。
辽宁省实验学校本溪分校简介

辽宁省实验学校本溪分校简介辽宁省实验学校本溪分校坐落于本溪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沈本新城)。
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在省委、省政府加速发展沈阳经济区战略性重大决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聚集的新空间。
以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依托,以医药产、学、研为主要支柱,高新区集聚了药科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医药大学本溪校区、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药学院本溪校区、辽宁中医药大学本溪校区、辽宁科技学院等6所大学以及辽宁医药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院校和美罗药业、辽宁修正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构建了“生物医药、现代医药服务、健康服务”三个不同专业化园区,形成了生态、健康、宜居的新城市,成为辽宁省推进产业布局调整的重要支点,沈阳经济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平台,加速沈本一体化进程的重要载体,是促进本溪城市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
辽宁省实验学校本溪分校位于(药都)孙思邈大街68号,与本溪高中相临,是本溪市人民政府与辽宁省实验学校以全新的管理方式共同创办的一所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公办学校。
学校由本溪市政府投入办学硬件设施,核定机构编制及学校运行经费,辽宁省实验学校注入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并进行全权管理。
学校设施完备,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北距沈阳43公里,南距本溪21公里),享有独特的地理优势。
学校占地面积82835平方米,建筑面积43200平方米,其中:教学区32700平方米,地下设备和停车场5000平方米,教师公寓3500平方米。
学校设有一至九年级,规划54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2250名。
教职工编额154名。
本溪分校是总校继2003年以来成功孵化沈阳市浑南新区第一小学和辽宁省实验学校鲅鱼圈分校之后,倾力建设的又一所高起点、高规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逐渐呈现鲜明特色的义务教育品牌学校。
辽宁省实验学校“实验创新、整体育人”的办学宗旨与高新区空间优势、产业优势、创新优势、生态优势、人才优势以及地域优势相契合,本溪分校将继续践行辽宁省实验学校“尊重”的教育理念,追求“让每一名学生都具有成就美好人生的素质,为每一位教职工搭建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的办学理想,努力“建设教职工幸福工作、实现价值的家园;营造学生愉快学习、健康成长的乐园”,致力于内涵发展,进一步发挥名校的示范、辐射作用,竭尽所能服务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辽宁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本溪分校

辽宁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本溪分校2017年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一、学校的基本情况辽宁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本溪分校(简称本溪农广校)是一所公益一类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除担负政府的全市农民继续教育外,也开办涉农类专业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班。
现有教职工26人。
国定资产235万元。
在校生145人。
本溪农广校下辖本溪县分校、桓仁县分校及五个区农广校工作站。
各分校及工作站担负农民培训任务,市校开办涉农类专业全日制中等职业教育班。
我校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原来主要利用广播电视、卫星、网络等媒介教学。
现在改为聘任专业教师为主,面对面上课、实训,学习专业技能。
二、学生发展2017年,我校共招新生68人,其中业余学习40人,28人为全日制学生。
共有在校学生145人。
2017年毕业学生138人,其中升入上一级学校76人,自主就业62人。
我校主要专业都是二年制,个别专业是三年制。
教师几乎都是来至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且要求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其实涉农类中等职业学校是一所弱势学校,国家投入少,专业就业难,孩子不愿学、家长不支持,竞争压力大。
学校生存也日益艰难。
特别是我们这种特殊的学校,生存就更难了。
无论怎么难,学校还是要发展的。
学校为了生存、发展,培育特色、品牌专业,要求学生走上社会要有一门技能,靠技能可以打工、创业。
边学边干,边干边学。
比如,乡村旅游专业,根据本溪市政府大力开发本溪旅游资源政策,招乡村旅游专业学生。
在校理论学习一年,半学期实习,半学期岗前培训,一边学一边干,学生愿意学,老师愿意带。
2017年我校乡村旅游专业毕业生33人,除了升学23人外,其余全部留在实习的旅行社就业。
家长满意、学生满意、社会满意,学校满意,达到多赢。
学校根据学生情趣爱好,成立了书法、健美操、篮球、足球等兴趣小组,并有专业教师指导,定期开展各类活动。
学校每年春季,利用一周时间,组织新生参加学农实践课活动。
让学生初步了解农业科技现状及动植物生产、加工、经营情况。
辽宁科技学院(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历史沿革

辽宁科技学院(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历史沿革1908年本溪县立师范讲习所创建1921年本溪县立师范讲习所更名为本溪县立师范讲习科1927年本溪县立师范讲习科更名为本溪县立师中学校1937年本溪县立师中学校更名为奉天省立本溪初级中学1938年奉天省立本溪初级中学更名为奉天省立本溪工科国民高等学校1939年奉天省立第二工科高级中学(采矿科学生)并入奉天省立本溪工科国民高等学校奉天省立第二工科高级中学参见辽宁:“沈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历史沿革”1945年奉天省立本溪工科国民高等学校、本溪女子国民高等学校、桥头林科国民高等学校合并组建本溪联合中学1946年辽宁省立本溪中学更名为辽宁省立本溪工科职业学校1946年本溪联合中学更名为辽宁省立本溪中学1948年辽宁省立本溪工科职业学校更名为本溪煤铁公司工业专门学校1949年本溪煤铁公司工业专门学校更名为本溪工科高级职业学校1952年本溪工科高级职业学校更名为本溪工业技术学校1953年本溪工业技术学校更名为本溪钢铁工业学校1953年本溪钢铁工业学校更名为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本溪钢铁工业学校1956年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本溪钢铁工业学校更名为冶金工业部本溪钢铁工业学校1958年冶金工业部本溪钢铁工业学校合并组建本溪钢铁工业学院1958年本溪业余钢铁学院合并组建本溪钢铁工业学院1960年本溪钢铁工业学院更名为本溪钢铁学院1962年本溪矿山工业学校并入本溪钢铁学院1963年本溪钢铁学院(部分)改建本溪钢铁学校1961年本溪钢铁学院(夜校,即原本溪业余钢铁学院部分)改建为本钢业余大学,其后参见辽宁:“本溪钢铁公司职工工学院(……)历史沿革”本溪业余钢铁学院、本钢业余大学参见辽宁:“辽宁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历史沿革”1962年本溪钢铁学院(部分)并入鞍山钢铁学院,现发展为辽宁科技大学1963年本溪钢铁学院撤销1970年本溪钢铁学校更名为本溪钢铁公司钢铁学校1978年本溪钢铁公司钢铁学校更名为本溪钢铁学校1985年本溪钢铁学校升格为本溪冶金专科学校1992年本溪冶金专科学校更名为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1995年本溪市高等职业专科学校并入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本溪市高等职业专科学校参见辽宁:“本溪市高等职业专科学校……历史沿革”2000年本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本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参见辽宁:“本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历史沿革”2004年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辽宁科技学院。
本溪市卫生学校简介

本溪市卫生学校简介本溪市卫生学校是位于辽宁东部的一所全日制普通中等职业学校。
1950年10月在抗美援朝的战火声中,为培养抗美援朝战争需要的医护人员和卫生预防人员,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本溪市卫生干部学校正式成立了。
1959年更名为本溪市卫生学校。
1994年晋升省部级重点中专,2003年被辽宁省教育厅确立为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被教育部、卫生部确定为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
2004年被国家教育部批准确立为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口腔工艺技术专业被辽宁省教育厅确立为省级示范专业。
近年来,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学校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紧紧抓住我国加入WTO、开发大西北和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等战略机遇,提出了“抓住机遇、开拓创新、立足辽宁、稳步发展、中高并举、联合办学、国内国际、有所作为”的办学思路;树立了“为就业者铺路、为升学者搭桥”的办学理念;构建了“长短结合、中高并进”的立体办学格局;形成了“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兴校、文化建校、质量强校”的管理模式。
经过全体卫校人的顽强拼搏,闯出了一条“以市场为导向、以特色求发展”的成功办学之路,先后荣获“辽宁省职业教育先进学校”、“辽宁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辽宁省毕业生就业指导先进学校”、“本溪市文明单位”、“本溪市先进党委”、“国家重点课题科研先进学校”等数十项表彰和荣誉称号。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兼职教师95人,教授级高级讲师4人,高级讲师50人,“双师型”教师38人。
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现建有VOD点播系统和8 个多媒体教室,有各类实验、实习室30个,学校固定资产达 1300多万元。
学校设有高护(3+2)、临床医学(3+2)、口腔工艺技术(3+2)、日语护理、英语护理、护理、口腔工艺技术、药剂、助产、中西医结合等十个专业。
成人专科、本科层次设有临床医学、医学检验、药学、护理学、口腔医学五个专业,全校学历教育在校生总数达4300余人。
本溪私立高中排名一览表

本溪私立高中排名一览表本溪市是辽宁省的一个地级市,拥有多所私立高中。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本溪市私立高中排名的一览表,帮助您了解本溪市的私立高中教育资源。
以下是排名及相关信息:1. 林海中学- 学校简介:林海中学创建于1994年,位于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是一所综合性私立高中。
- 学校特色:强调全人教育,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以优异的升学率著称。
- 优势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
2. 本溪中学- 学校简介:本溪中学成立于2001年,位于本溪市溪湖区,是一所知名的私立高中。
- 学校特色: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开设了多个科研实验室和社团。
- 优势学科:语文、外语、历史、地理、政治。
3. 本溪第一中学- 学校简介:本溪第一中学创办于1998年,坐落在本溪市南芬区,是一所综合性私立高中。
- 学校特色: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学科选择和良好的教育环境。
- 优势学科:数学、化学、英语、历史、政治。
4. 辽东湾中学- 学校简介:辽东湾中学成立于2005年,位于本溪市平山区,是一所注重科学教育的私立高中。
- 学校特色:以STEM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并倡导跨学科的学习。
- 优势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
5. 本溪外国语学校- 学校简介:本溪外国语学校创办于1996年,位于本溪市明山区,是一所以外语教育为主的私立高中。
- 学校特色:注重师生交流,提供国际化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留学机会。
- 优势学科: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地理。
以上是本溪市私立高中排名的一览表。
请注意,排名仅供参考,具体选择应根据您的个人需求和兴趣来确定。
了解每所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学科,可以帮助您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祝愿您在本溪市的高中教育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实验学校本溪分校简介
辽宁省实验学校本溪分校坐落于本溪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沈本新城)。
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在省委、省政府加速发展沈阳经济区战略性重大决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聚集的新空间。
以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依托,以医药产、学、研为主要支柱,高新区集聚了药科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医药大学本溪校区、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药学院本溪校区、辽宁中医药大学本溪校区、辽宁科技学院等6所大学以及辽宁医药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院校和美罗药业、辽宁修正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构建了“生物医药、现代医药服务、健康服务”三个不同专业化园区,形成了生态、健康、宜居的新城市,成为辽宁省推进产业布局调整的重要支点,沈阳经济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平台,加速沈本一体化进程的重要载体,是促进本溪城市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
辽宁省实验学校本溪分校位于(药都)孙思邈大街68号,与本溪高中相临,是本溪市人民政府与辽宁省实验学校以全新的管理方式共同创办的一所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公办学校。
学校由本溪市政府投入办学硬件设施,核定机构编制及学校运行经费,辽宁省实验学校注入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并进行全权管理。
学校设施完备,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北距沈阳43公里,南距本溪21公里),享有独特的地理优势。
学校占地面积82835平方米,建筑面积43200平方米,其中:教学区32700平方米,地下设备和停车场5000平方米,教师公寓3500平方米。
学校设有一至九年级,规划54个教学班,可容纳学生2250名。
教职工编额154名。
本溪分校是总校继2003年以来成功孵化沈阳市浑南新区第一小学和辽宁省
实验学校鲅鱼圈分校之后,倾力建设的又一所高起点、高规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逐渐呈现鲜明特色的义务教育品牌学校。
辽宁省实验学校“实验创新、整体育人”的办学宗旨与高新区空间优势、产业优势、创新优势、生态优势、人才优势以及地域优势相契合,本溪分校将继续践行辽宁省实验学校“尊重”的教育理念,追求“让每一名学生都具有成就美好人生的素质,为每一位教职工搭建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的办学理想,努力“建设教职工幸福工作、实现价值的家园;营造学生愉快学习、健康成长的乐园”,致力于内涵发展,进一步发挥名校的示范、辐射作用,竭尽所能服务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