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曼殊诗词
写南京玄武湖的诗词

写南京玄武湖的诗词1.《游同泰寺与伍仲文联句》年代:近代作者:苏曼殊赫赫同泰寺,妻妻玄武湖。
2.《宋帝驰道》年代:宋作者:马之纯南城来到北城隅,更北直趋玄武湖。
3.《金陵杂兴二百首》年代:宋作者:苏泂龙光寺里只孤僧,玄武湖如掌样平。
4.《武皇南巡旧京歌(十一首)》年代:明作者:顾璘石壁斜临玄武湖,中开天府贮民图。
5.《白下春游曲七首》年代:明作者:金大舆台城东望树苍苍,玄武湖春碧水长。
玄武湖古代的时候又称什么?玄武湖古名桑泊、后湖、北湖,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玄武湖距今已有两千三百年的人文历史。
《玄武湖》年代:作者:黄度玄武湖中春草生,依稀想见竹篱城。
后来万堞如云起,方恨图王事不成。
《经江宁览旧迹至玄武湖》年代:唐作者:张九龄南国更数世,北湖方十洲。
天清华林苑,日晏景阳楼。
果下回仙骑,津傍驻彩斿。
凫鹥喧凤管,荷芰斗龙舟。
七子陪诗赋,千人和棹讴。
应言在镐乐,不让横汾秋。
风俗因纾慢,江山成易由。
驹王信不武,孙叔是无谋。
佳气日将歇,霸功谁与修。
桑田东海变,麋鹿姑苏游。
否运争三国,康时劣九州。
山虽幕府在,馆岂豫章留。
水淀还相阅,菱歌亦故遒。
雄图不足问,唯想事风流。
《玄武湖》年代:宋作者:马之纯万顷冥茫水拍堤,当时于此习舟师。
长江天险虽堪恃,鬭舰人谋可勿施。
莫使黑龙离旧窟,且教玄武入新词。
如何又作蓬瀛景,地节来游看水嬉。
《玄武湖》年代:宋作者:曾极当日湖光澈镜心,龙旗凤吹此登临。
而今铁马回旋地,斜照黄尘一尺深。
《奉和皇甫百泉玄武湖供事》年代:明作者:蔡汝楠解说澄湖上,高斋拟石渠。
九州分职贡,万户入图书。
常侍传符后,郎官对草余。
绨缃随处满,人吏此中疏。
积水神龙泽,青莲太一居。
鸟啼喧静院,云暖护幽墟。
式重思周典,先收忆汉初。
不知供事日,仰止意何如。
6.《为静芳大姐题其尊人所画《玄武湖图》》近代:聂绀弩四十年前玄武湖,樱花如海似东都。
何人为语汪精卫,此是中华旧版图。
释义:四十年前的玄武湖,海潮般的樱花如身处洛阳。
苏曼殊 本事诗十首

苏曼殊本事诗十首
《本事诗十首》是苏曼殊的诗作,其内容如下:1. 无量春愁无量恨,一时都向指间鸣。
我亦艰难多病日,哪堪重听八云筝。
2. 丈室番茶手自煎,语深香冷涕潸然。
生身阿母无情甚,为向摩耶问夙缘。
3. 丹顿裴伦是我师,才如江海命如丝。
朱弦底事为君绝,独倚高楼泪暗垂。
4. 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5. 相怜病骨轻于蝶,梦入罗浮万里云。
赠尔多情诗一卷,他年重拾石榴裙。
6. 碧玉莫愁身世贱,同乡仙子独销魂。
袈裟点点疑樱瓣,半是脂痕半泪痕。
7. 淡扫蛾眉朝画师,同心华髻结青丝。
一杯颜色和双泪,写就梨花付与谁?
8. 愧向尊前说报恩,香残玦断梦无痕。
凄凉乞句鹦哥语,我是江南旧史君。
9. 春水难量旧恨盈,桃腮檀口坐吹笙。
华严瀑布高千尺,不及卿卿爱我情。
10. 乌舍飘零燕语孤,山桃零落水平芜。
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飞。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全诗翻译赏析及
作者出处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出自清代苏曼殊的《本事诗十首·选二》
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1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赏析苏曼殊,中国近代史上一大奇才,广东香山(今中山)人。
曾三次剃度为僧,又三次还俗。
尤其是第三次出家后不到一年,又匆匆还俗,甚至连僧衣僧鞋都来不及更换,又以一个和尚的身份与人的气质回到尘俗之中。
作为对社会改良充满希望的热血青年,他时而激昂,西装革履,慷慨陈辞,为革命而振臂高呼;时而颓唐,身披僧衣,逃身禅坛,在青灯黄卷中寻找精神的安慰。
这两首《本事诗》充分表现出了苏曼殊的浪漫才情和内心矛盾。
柳无忌曾指出苏曼殊的《本事诗》十首都是他为其所钟爱的日本歌伎百助枫子所写,但苏曼殊的身世特别,又投身佛门,自知生死无常,不能给百助以家庭的安顿和幸福的保障,故始终未能与百助结婚。
此处所选的第一首诗就道出他内心的这种矛盾。
“乌舍凌波肌似雪”是以印度传说中的神女乌舍来比。
花朝 苏曼殊古诗鉴赏

花朝苏曼殊古诗鉴赏“江头青放柳千条,知有东风送画桡。
但喜二分春色到,百花生日是今朝。
”近代苏曼殊《花朝》苏曼殊这首诗,是写在他23岁这年的仲春,此时他在长沙明德学堂的图画教员,但是他却又以僧人身份居住和游历永福寺。
春光正好,曾经祖籍广州的苏曼殊,自小和花农打交道,热爱花事,而此时他尚身心健康,看到湖南山水,兴致盎然,写下这首清新明丽的小诗。
所谓二分春色,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春天三个月,三分春色,到了仲春就是二分,另一个是指春分节气到,春天平分为二。
花朝节,尤其是生产花木的南方,为花农所重视,清朝北方以二月十五为花朝节,而南方则以二月十二为花朝。
想必童年和少年在广东的苏曼殊不陌生。
他曾经在自传体的小说里,描写他做过花农卖花。
花朝节也叫花神节和百花节。
苏曼殊没有点花神,却强调是百花生日,可见他对这个日子的喜欢。
湖南或者并没有像广东那么形成大规模花木生产,但和风暖气,山林花开,有工作,有住的地方,苏曼殊一个人在孤独里感受春光,有着难得的春的闲适,感受着自己的青春。
只是他的生命太过短暂。
在红楼梦里,虽然没有写花朝节,却强调了林黛玉的生日是二月十二,特地经袭人的口点了出来。
暗示曹雪芹安排林黛玉是百花花神,最美的天上仙女来到人间。
而宝玉的生日是芒种节,却安排在这天送花神,可以知道林黛玉早逝。
古代的花朝节的时间并不固定。
但基本都在二月二,二月十二,二月十五左右。
唐朝的花朝是二月十五,并没有和二月二混淆。
但是唐朝的花朝,可能别称“落花朝”。
因为这个时段也是大量花树缤纷落英的时候。
这个落还有飞扬飘舞的含义。
早唐张若虚写的著名的《春江花月夜》,就是二月十五最美的花月之夜。
“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如霰。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都是指的这二月十五,月光如水但是已经飞花如雪。
但唐人的审美和现在是略有区别的,他们是爱的盛花时候有花开有花落的这种壮美,是百花最盛的顶峰。
这种审美风格也影响了日本。
“红妆楼下东郊道,青草洲边南渡桥。
苏曼殊《本事诗十首·选二》诗词赏析

苏曼殊《本事诗十首·选二》诗词赏析本事诗十首·选二清代:苏曼殊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赏析苏曼殊,中国近代一大奇才,广东香山(今中山)人。
曾三次剃度为僧,又三次还俗。
尤其是第三次出家后不到一年,又匆匆还俗,甚至连僧衣僧鞋都来不及更换,又以一个和尚的身份与诗人的气质回到尘俗之中。
作为对社会改良充满希望的热血青年,他时而激昂,西装革履,慷慨陈辞,为革命而振臂高呼;时而颓唐,身披僧衣,逃身禅坛,在青灯黄卷中寻找精神的安慰。
这两首《本事诗》充分表现出了苏曼殊的浪漫才情和内心矛盾。
柳无忌曾指出苏曼殊的《本事诗》十首都是他为其所钟爱的日本歌伎百助枫子所写,但苏曼殊的身世特别,又投身佛门,自知生死无常,不能给百助以家庭的安顿和幸福的保障,故始终未能与百助结婚。
此处所选的第一首诗就道出他内心的这种矛盾。
“乌舍凌波肌似雪”是以印度传说中的神女乌舍来比喻百助,说她步履轻盈如凌波仙子,其肌肤又如雪似玉;“亲持红叶索题诗”是指百助对他诗才的爱戴和一片深情,此处用“红叶题诗”的典故也暗示了百助有向他求婚的经历。
不过,诗人已经出家为僧了,心中苦衷不能尽道,虽然钟情百助,也只好对这美妙动人的少女加以婉拒了。
诗的最后两句正透露出诗人的矛盾:泪本是有情之物,诗人偏把泪说成是无情;相逢是爱的开始,但却留下了恨的遗憾。
诗人模仿唐人诗句“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改“未嫁”为“未剃”,一方面说明他内心深处真爱百助,另一方面又蕴含了无限的无奈与哀婉。
第二首诗则寄寓了诗人的凄凉身世以及对前程充满彷徨迷惘的孤独感。
“春雨楼头尺八箫”首先创造了一种凄婉迷茫的雨中境界:迷蒙细雨中诗人倚靠在日本民居的小楼上,正听着百助用尺八箫吹奏着《春雨》曲,竟引出诗人无尽的乡思。
“春雨”既指现实中的春景又指箫声所吹曲名,一语双关。
苏曼殊 古诗词

苏曼殊古诗词
以下是苏曼殊的古诗词:
·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清·苏曼殊《本事诗十首·选二》
·恨不相逢未剃时——清·苏曼殊《本事诗十首·选二》
·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昨来风雨偏相厄,谁向人天诉此哀?忍见胡沙埋艳骨,休将清泪滴深杯。
多情漫向他年忆,一寸春心早巳灰。
——近代·苏曼殊《樱花落》
·踏过樱花第几桥——清·苏曼殊《本事诗十首·选二》
·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
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
——近代·苏曼殊《过若松町有感示仲兄》
上述只是我提供的一个简略列表,符合的诗词可能还有很多。
30句古诗词

30句古诗词1.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清·苏曼殊《本事诗》2.不然秋月春风夜,争那闲思往事何。
——唐·白居易《强酒》3.春风不肯停仙驭,却向蓬莱看杏花。
——唐·张继《上清词》4.梦里有时身化鹤,人间无数草为萤。
——宋·张元干《浣溪沙》5.沧海客归珠有泪,章台人去骨遗香。
——宋·宋祁《落花》6.羽衣常带烟霞色,不惹人间桃李花。
——宋·白玉蟾《卧云》7.清风徐来,绿云自动。
——宋·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8.天地无尘,山河有影。
——宋·方岳《酹江月》9.半溪明月,一枕清风。
——元·徐再思《殿前欢•钓台》10.青山有思,白鹤忘机。
——宋·汤恢《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11.功名半纸,风雪千山。
——元·张可久《殿前欢•秋日湖上倚》12.何人无事,宴坐空山。
——宋·苏轼《行香子·与泗守过南山晚归作》13.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五代·李煜《清平乐》14.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唐·李存勖《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15.玉堂虚,细雾垂珠佩,轻烟曳翠裾。
——五代·李珣《女冠子·春山夜静》16.一声羌笛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元·王冕《梅花》17.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荫来。
——宋·徐俯《春游湖》18.花香满园,花荫满地,夜静月明风细。
——元·许有壬《鹊桥仙》19.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宋·林逋《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20.把春波,都酿作,一江春酎。
——宋·辛弃疾《粉蝶儿·和赵晋臣敷文赋落花》21.自觉此心无一事,小鱼跳出绿萍中。
——宋·姜夔《湖上寓居杂咏·其七》22.山泉共鹿饮,林果让僧尝。
——唐·朱庆馀《山居》23.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
苏曼殊诗词100首

苏曼殊诗词100首苏曼殊,乃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以其雄浑深邃的诗词而被后世称为“诗词界的宗师”。
他的作品涵盖了各个领域,包括爱情、自然和人生哲理等等。
下面我将介绍苏曼殊的一百首诗词中的一些精选,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丝的启发和感悟。
第一首诗词是苏曼殊的《温柔的黄昏》:夕阳西下,温柔的黄昏余晖洒满大地,给一切以美丽世界沉寂,只有鸟儿的歌声在这温柔的黄昏,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这首诗词表达了苏曼殊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他用温柔的黄昏来形容夕阳下的美景,使读者感受到了一种宁静和满足。
第二首诗词是苏曼殊的《爱的颂歌》:爱如火焰,燃烧在心中它是一种独特的力量,能让人勇敢地面对一切爱是无私的,它能将幸福带给每一个人让我们用爱创造美好的世界这首诗词表达了苏曼殊对爱的赞美和理解,他将爱比作火焰,是一种无私的力量,能够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
第三首诗词是苏曼殊的《山间静谧》:山间静谧,林间幽香我静静地行走在这片寂静的大地上听着鸟鸣声,感受着大自然的呼吸在这片宁静中,我找到了心灵的安宁这首诗词表达了苏曼殊对自然的热爱和渴望,他用山间的静谧与林间的幽香来形容大自然的美景,使人们在读诗时仿佛置身其中。
第四首诗词是苏曼殊的《人生何其美》:人生何其美,万物皆有定我们要感悟生命的真谛,体味人生的意义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用心去感受每一个瞬间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无限的可能这首诗词表达了苏曼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他鼓励人们珍惜时间,用心感受生命的美好,并且用积极的心态去创造自己的人生。
苏曼殊诗词100首中,每一篇都充满了深意和内涵,他通过抒发自己对自然、爱情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唤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和思考。
它们不仅是一种文学作品,更是一种人生哲学的体现。
阅读苏曼殊的诗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生、感受自然的美丽,并且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愿我们都能从苏曼殊的诗词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灵感和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曼殊全集苏曼殊(1884-1918),原名戬,字子谷,后改名玄瑛,曼殊为其法号。
与章炳麟、柳亚子等人交游,为南社社员。
他现存诗约百首,大多为七绝。
译作《拜伦诗选》在民国初年非常有名。
著作有《苏曼殊全集》。
--------------------------------------------------------------------------------七绝·本事诗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注释】:原注:日本尺八与洞箫少异,其曲名有《春雨》者,殊凄惘。
日僧有专吹尺八行乞者。
七绝·过若松町有感示仲兄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
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
七绝·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蹈海鲁连不帝秦,茫茫烟水着浮身。
国民孤愤英雄泪,洒上鲛绡赠故人。
七绝·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海天龙战血玄黄,披发长歌览大荒。
易水萧萧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
七绝·淀江道中口占孤村隐隐起微烟,处处秧歌竞插田。
羸马未须愁远道,桃花红欲上吟鞭。
莫愁湖寓望清凉如美人,莫愁如明镜。
终日对凝妆,掩映万荷柄。
柬法忍来醉茎深露,胭脂画牡丹。
落花深一尺,不用带蒲团。
南楼寺怀法忍万物逢摇落,姮娥耐九秋。
缟衣人不见,独上寺南楼。
为玉鸾女弟绘扇日暮有佳人,独立潇湘浦。
疏柳尽含烟,似怜亡国苦。
彦居士席上赠歌者贾碧云一曲凌波去,红莲礼白莲。
江南谁得似,犹忆李龟年。
佳人佳人名小品,绝世已无俦。
横波翻泻泪,绿黛自生愁。
舞袖倾东海,纤腰惑九洲。
传歌如有诉,余转杂箜篌。
住西湖白云禅院白云深处拥雷峰,几树寒梅带雪红。
斋罢垂垂浑入定,庵前潭影落疏钟。
晨起口占一炉香篆袅窗纱,紫燕寻巢识旧家。
莫怪东风无赖甚,春来吹发满庭花。
花朝江头青放柳千条,知有东风送画桡。
但喜二分春色到,百花生日是今朝。
春日好花零落雨绵绵,辜负韶光二月天。
知否玉楼春梦醒,有人愁煞柳如烟。
迟友云树高低迷古墟,问津何处觅长沮?鱼郎引入林深处,轻叩柴扉问起居。
代柯子柬少侯小楼春尽雨丝丝,孤负添香对语时。
宝镜有尘难见面,妆台红粉画谁眉?东来与慈亲相会,忽感刘三、天梅去我万里九年面壁成空相,万里归来一病身。
泪眼更谁愁似我,亲前犹自忆词人。
【注释】:原题:东来与慈亲相会,忽感刘三、天梅去我万里,不知剃泗之横流也代河合母氏题《曼殊画谱》月离中天云逐风,雁影凄凉落照中。
我望东海寄归信,儿到灵山第几重?西湖韬光庵夜闻鹃声柬刘三刘三旧是多情种,浪迹烟波又一年。
近日诗肠饶几许?何妨伴我听啼鹃。
久欲南归罗浮不果,因望不二山有感,聊书寒禽衰草伴愁颜,驻马垂杨望雪山。
远远孤飞天际鹤,云峰珠海几时还?【注释】:原题:久欲南归罗浮不果,因望不二山有感,聊书所怀,寄二兄广州,兼呈晦闻、哲夫、秋枚三公沪上柬金凤兼示刘三玉砌孤行夜有声,美人泪眼尚分明。
莫愁此夕情何限?指点荒烟锁石城。
柬金凤兼示刘三生天成佛我何能?幽梦无凭恨不胜。
多谢刘三问消息,尚留微命作诗僧。
本事诗无量春愁无量恨,一时都向指间鸣。
我亦艰难多病日,哪堪重听八云筝。
本事诗丈室番茶手自煎,语深香冷涕潸然。
生身阿母无情甚,为向摩耶问夙缘。
本事诗碧玉莫愁身世贱,同乡仙子独销魂。
袈裟点点疑樱瓣,半是脂痕半泪痕。
本事诗淡扫蛾眉朝画师,同心华髻结青丝。
一杯颜色和双泪,写就梨花付与谁?本事诗愧向尊前说报恩,香残玦黛浅含颦。
卿自无言侬已会,湘兰天女是前身。
本事诗春水难量旧恨盈,桃腮檀口坐吹笙。
华严瀑布高千尺,不及卿卿爱我情。
本事诗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属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本事诗相怜病骨轻于蝶,梦入罗浮万里云。
赠尔多情诗一卷,他年重拾石榴裙。
本事诗九年面壁成空相,持锡归来悔晤卿。
我本负人今巳矣,任他人作乐中筝。
游不忍池示仲兄白妙轻罗薄几重,石栏桥畔小池东。
胡姬善解离人意,笑指芙渠寂寞红。
调筝人将行,出绡属绘《金粉江山图》,题乍听骊歌似有情,危弦远道客魂惊。
何心描画闲金粉,枯木寒山满故城。
【注释】:原题:调筝人将行,出绡属绘《金粉江山图》,题赠二绝调筝人将行,出绡属绘《金粉江山图》,题送卿归去海潮生,点染生绢好赠行。
五里徘徊仍远别,未应辛苦为调筝。
过若松町有感示仲兄孤灯引梦记朦胧,风雨邻庵夜半钟。
我再来时人已去,涉江谁为采芙蓉?失题二首禅心-任蛾眉妒,佛说原来怨是亲。
雨笠烟蓑归去也,与人无爱亦无嗔。
失题二首斜插莲蓬美且鬈,曾教粉指印青编。
此后不知魂与梦,涉江同泛采莲船。
水户观梅有寄偷尝天女唇中露,几度临风拭泪痕。
日日思君令人老,孤窗无语正黄昏。
西京步枫子韵生憎花发柳含烟,东海飘蓬二十年。
忏尽情禅空色相,琵琶湖畔枕经眠。
落日落日沧波远岛滨,悲笳一动独伤神。
谁知北海吞毡日,不爱英雄爱美人。
读晦公见寄七律收拾禅心侍镜台,沾泥残絮有沉哀。
湘弦洒遍胭脂泪,香火重生劫后灰。
题《雪莱集》(原译《师梨集》谁赠雪莱一曲歌?可怜心事正蹉跎。
琅玕欲报从何报?梦里依稀认眼波。
寄广州晦公忽闻邻女艳阳歌,南国诗人近若何?欲寄数行相问讯,落花如雨乱愁多。
过莆田柳阴深处马蹄骄,无际银沙逐退潮。
茅店冰旗知市近,满山红叶女郎樵。
过平户廷平诞生处行人遥指郑公石,沙白松青夕照边。
极目神州余子尽,袈裟和泪落碑前。
题《担当山水册》一代遗民痛劫灰,闻师陡听笑声哀。
滇边山色俱无那,迸入苍浪泼墨来。
题《拜伦集》秋风海上巳黄昏,独向遗篇吊拜伦。
词客飘蓬君与我,可能异域为招魂?步元韵敬答云上人诸天花雨隔红尘,绝岛飘流一病身。
多少不平怀里事,未应辛苦作词人。
步元韵敬答云上人旧游如梦劫前尘,寂寞南州负此生。
多谢素书珍重意,怜侬憔悴不如人。
步元韵敬答云上人公子才华迥绝尘,海天廖阔寄闲身。
春来梦到三山未,手摘红樱拜美人。
束装归省,道出泗土,会故友张君云雷亦归范滂有母终须养,张俭飘伶岂是归。
万里征程愁入梦,天南分手泪沾衣。
【注释】:原题:束装归省,道出泗土,会故友张君云雷亦归汉土,感成此绝东居一却下珠帘故故羞,浪持银烛照梳头。
玉阶人静情难诉,悄向星河觅女牛。
东居二流萤明灭夜悠悠,素女婵娟不耐秋。
相逢莫问人间事,故国伤心只泪流。
东居三罗襦换罢下西楼,豆蔻香温语不休。
说到年华更羞怯,水晶帘下学箜篌。
东居四翡翠流苏白玉钩,夜凉如水待牵牛。
知否去年人去后,枕函红泪至今流。
东居五异国名香莫浪偷,窥帘一笑意偏幽。
明珠欲赠还惆怅,来岁双星怕引愁。
东居六碧阑干外夜沉沉,斜倚云屏烛影深。
看取红酥浑欲滴,凤文双结是同心。
东居七秋千院落月如钩,为爱花荫懒上楼。
露湿红渠波底袜,自拈罗带淡蛾羞。
东居八折得黄花赠阿娇,暗抬星眼谢王乔。
轻车肥犊金铃响,深院何人弄碧箫?东居九碧沼红莲水自流,涉江同上木兰舟。
可怜十五盈盈女,不信卢家有莫愁。
东居十灯飘珠箔玉筝秋,几曲回阑水上楼。
猛忆定庵哀怨句:“三生花草梦苏州”。
东居十一人间天上结离忧,翠袖红妆独倚楼。
凄绝蜀杨丝万缕,替人惜别亦生愁。
东居十二六幅潇湘曳画裙,灯前兰麝自氤氲。
扁舟容与知无计,兵火头陀泪满樽。
东居十三银烛金杯映绿纱,空持倾国对流霞。
酡颜欲语娇无力,云髻新簪白玉花。
东居十四蝉翼轻纱束细腰,远山眉黛不能描。
谁知词客蓬山里,烟雨按台梦六朝。
东居十五胭脂湖畔紫骝骄,流水栖鸦认小桥。
为向芭蕉问消息,朝朝红泪欲成潮。
东居十六珍重嫦娥白玉姿,人天携手两无期。
遗殊有恨终归海,睹物思人更可悲。
东居十七谁怜一阕断肠词,摇落秋怀只自知。
况是异乡兼日暮,疏钟红叶坠相思。
东居十八槭槭秋林细雨过,天涯飘泊欲何之。
空山流水无人迹,何处蛾眉有怨词。
东居十九兰蕙芬芳总负伊,并肩携手纳凉时。
旧厢风月重相忆,十指纤纤擘荔枝。
吴门一江南花草尽愁根,惹得吴娃笑语频。
独有伤心驴背客,暮烟疏雨过阊门。
吴门二碧海云峰百万重,中原何处托孤踪?春泥细雨吴趋地,又听寒山夜半钟。
吴门三月华如水浸瑶阶,环佩声声扰梦怀。
记得吴王宫里事,春风一夜百花开。
吴门四姑苏台畔夕阳斜,宝马金鞍翡翠车。
一自美人和泪去,河山终古是天涯。
吴门五万户千门尽劫灰,吴姬含笑踏青来。
今日已无天下色,莫牵麋鹿上苏台!吴门六水驿山城尽可哀,梦中衰草凤凰台。
春色总怜歌舞地,万花缭乱为谁开?吴门七年华风柳共飘潇,酒醒天涯问六朝。
猛忆玉人明月下,悄无人处学吹箫。
吴门八万树垂杨任好风,斑骓西向水田东。
莫道碧桃花独艳,淀山湖外夕阳红。
吴门九平原落日马萧萧,剩有山僧赋《大招》。
最是令人凄绝处,垂虹亭外柳波桥。
吴门十碧城烟树小彤楼,杨柳东风系客舟。
故国已随春日尽,鹧鸪声急使人愁。
吴门十一白水青山未尽思,人间天上两霏微。
轻风细雨红泥寺,不见僧归见燕归。
海上一绿窗新柳玉台旁,臂上犹闻菽乳香。
毕竟美人知爱国,自将银管学南唐。
海上二软红帘动月轮西,冰作阑干玉作梯。
寄语麻姑要珍重,凤楼迢递燕应迷。
海上三水晶帘卷一灯昏,寂对河山叩国魂。
只是银莺羞不语,恐防重惹旧啼痕。
海上四空言少据定难猜,欲把明珠寄上才。
闻道别来餐事减,晚妆犹待小鬟催。
海上五绮陌春寒压马嘶,落红狼藉印苔泥。
庄辞珍贶无由报,此别愁眉又复低。
海上六棠梨无限忆秋千,杨柳腰肢最可怜。
纵使有情还有泪,漫从人海说人天。
海上七罗幕香残欲暮天,四山风雨总缠绵。
分明化石心难定,多谢云娘十幅笺。
海上八星戴环佩月戴珰,一夜秋寒掩洞房。
莫道横塘秋露冷,残荷犹自盖鸳鸯。
东行别仲兄江城如画一倾杯,乍合仍离倍可哀。
此去孤舟明月夜,排云谁与望楼台。
憩平原别邸赠玄玄狂歌走马遍天涯,斗酒黄鸡处士家。
逢君别有伤心在,且看寒梅未落花。
偶成人间花草太匆匆,春未残时花已空。
自是神仙沦小谪,不必惆怅忆芳容。
【注释】:汽车中隔座女郎,言其妹氏怀仁仗义,年仅十三,摩托车遇风而殁。
余怜而慰之,并以示湘痕,阿可芳草芳草天涯人似梦,碧桃花下月如烟。
可怜罗带秋光薄,珍重萧郎解玉钿。
樱花落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昨来风雨偏相厄,谁向人天诉此哀?忍见胡沙埋艳骨,休将清泪滴深杯。
多情漫向他年忆,一寸春心早巳灰。
何处何处停侬油壁车,西陵终古即天涯。
拗莲捣麝欢情断,转绿回黄妄意赊。
玳瑁窗虚延冷月,芭蕉叶卷抱秋花。
伤心独向妆台照,瘦尽朱颜只自嗟。
耶婆提病中,末公见示新作,伏枕奉答,兼呈旷君为塞上鸿,我为华亭鹤。
遥念旷处士,对花弄春爵。
良讯东海来,中有游仙作。
劝我加餐饭,规我近绰约。
炎蒸困露旅,南海何辽索。
上国亦已芜,黄星向西落。
青骊逝千里,瞻乌止谁屋。
江南春己晚,淑景付冥莫。
建业在何许,胡尘纷漠漠。
佳人不可期,皎月照罗幕。
九关日巳远,肝胆谁竟托?愿得趋无生,长作投荒客。
竦身上须弥,四顾无崖崿。
我马已玄黄,梵土仍寥廓。
恒河去不息,悲风振林薄。
袖中有短书,思寄青飞雀。
远行恋俦侣,此志常落拓。
【注释】:原题:耶婆提病中,末公见示新作,伏枕奉答,兼呈旷处士次韵奉答怀宁邓公相逢天女赠天书,暂住仙山莫问予。
曾遣素娥非别意,是空是色本无殊。
以胭脂为画扇为君昔作伤心画,妙迹何劳劫火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