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讲义学绪论
农业机械学网络课件

农业机械学网络课件
一、精密播种机
蔬菜精密播种可以节省种子,减少间苗用工量,出苗齐,群 体结构合理,成熟期一致,便于一次收获,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 目前,国外实现精密播种的有:莴苣、番茄、洋葱、圆白菜、花 椰菜、芹菜、大白菜、萝卜和黄瓜等。蔬菜种子差别大,重量轻, 形状复杂,有些种子如胡萝卜、番茄等,表面粗糙,带有绒毛, 要精确的分成单粒比较困难;有些种子存高温休眠和低温休眠 的问题,要求在理想条件下发芽后才能播种。为此,精密播种前 需将种子预先进行清选、分级、包衣等处理。清选分级处理多用 于球形种子和丸粒化种子,其目的在于提高种子纯度并使其尺寸 一致,以便于播种。
板式育苗播种机 1. 吸孔 2. 吸种板 3. 吸气道 4. 漏种板 5. 种子 6. 育苗盘
二、蔬菜液体播种机
蔬菜液体播种机是将已催芽的种子悬浮于液体凝胶中,再播 入土壤中的机具。此法可用于菠菜、胡萝卜、番茄、芹菜、莴苣 等苗床播种。
液体播种法的主要技术设备是种子催芽方法和设备、催芽种 子的贮存设备、凝胶介质的选择、发芽种子与未发芽种子的分离 及液体播种机等。因此,应用液体播种要有相应的全套设备。
碎土筛土机械
1. 发动机底座 2. 滑土板 3. 碎土滚筒皮带轮 4. 喂料斗 5. 筛子 6. 大杂质出口
碎土筛土机
农业机械学网络课件
二、土壤肥料搅拌机械
农业机械学网络课件
土壤肥料搅拌机用于 将土壤肥料搅拌均匀。工 作过程中,电动机通过传 动箱内的皮带带动搅拌滚 筒回转,搅拌滚筒轴上装 有一定数量交错排列的钩 形刀,滚筒在料斗内回转 时,可进一步松碎土壤和 肥料,并进行搅匀。混合 均匀后,转动料斗将土壤、 肥料到处斗外。
第二节 土壤处理机械及耕作机械
农业机械学概述(ppt 243页)

农业机械学 (下)
概论
一、研究的对象和目的
1、研究对象 (1)作业机具 1 ) 谷 物 收 获 机 械 cereal harvesting machinery 如: 稻麦收获机、玉米收获机等 2 ) 牧 草 收 获 机 械 hay-making machinery 如:收割机、集草机、打捆机、运料机等 3)经济作物收获机械 industrial crop harvesting machinery 如:根块作物收获机、花生收获机 、棉花收获机等
三、谷物收获机械发展概论
到1958年,开始有了自行设计、制造的收获机。
1960年代,我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谷物收割 机开始大量出现,尤其是脱谷机和收割机。
80年代初,我国引进美国约翰迪尔联合收获机 JL1000系列技术和生产线。
近年来,除这些高效先进的大联合收获机重 要供应农场外,我国几家大联合收获机厂都在大 批量生产 大、中型联合收获机投入农村市场。
变位置,用于割草机。
2、曲柄滑槽机构 特点:结构较为紧凑
3、摆环机构 结构紧凑,但造价较 高,谷物联收机上已 广泛应用
4、星齿轮机构
a刀杆 b刀头销 c行星齿轮 d固定内齿圈 e曲柄 f转臂
(三) 往复式切割器的工作原理和参数分析 1、刀片几何形状的分析(刀片钳往茎杆的条件)
保证钳住茎杆的极限条件是:
3、两阶段联合收获法 首先,用割晒机将作物割下,并成条铺放于割茬上,晾晒 3—5天(完成后熟作用),而后,用装有捡拾器的联收机 进行捡拾、脱粒、分离和清粮等作业。
(二)谷物收获机械的种类
按用途主要分为三大类 1、收割机械 reaping machinery
包括:收割机 reaper 割晒机 swather,windrower 割捆机 reaper-binders
农业机械学1课件

,R0为半径的圆弧上 ,理论上 A、B、C
三点应位于以O为圆心,L为半径的圆弧线
上。
•农业机械学1
•25
(3)、工作效率:由于B0=8m,所以工作效 率很高,理论上达到18亩/小时,实际上 由于各种因素影响,6亩/小时。
•农业机械学1
•26
7、影响抛秧性能的主要因数
(1)、空气阻力。影响秧苗的运动轨迹。
•农业机械学1
•7
(2)、特点
(a)、齿板式:下田秧苗有行、株距,伤秧小 ,均匀性对喂秧手依赖性过大。
(b)、夹取式:下田秧苗有行、株距,但伤 秧严重。
(c)、顶出式:下田秧苗有行、株距,但结构 机对复杂。
(d)、振动式摆秧机:下田秧苗有行距,伤秧小,
均匀性对喂秧手依赖性不
大,株距不严格。
•农业机械学1
排种器结构简图如图
1.排种盘 2.分流盘 3.连接圆柱 4.振动后板
5. 后弹簧 6.连接钢板 7.连接弹簧8.电磁铁
9.主振弹簧 10.集种器 11.接种器 12.振动
筛 13.漏斗
•农业机械学1
•11
•农业机械学1
•12
•农业机械学1
•13
•农业机械学1
•14
4、排种器的工作原理
当电磁铁产生变化 的电磁力作于排种盘后 ,由于排种盘由弹簧片 支撑,从而产生振动, 这时排种盘通过振动把 来自种子箱的种子向前 推送,
•8
三、2BD-8自走型分流式小型水稻直播机
1、整机的结构
•农业机械学1
•9
2、结构特点
1).田间作业时,开沟、 起畦、平土、播种一次 完成。
2).使用3—4kW的柴油机 作动力,结构简单、造价 低,直播机的机动性能好。
农业机械学教学大纲

《农业机械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农业机械学(Agricultural Machinery )课程编号:030401总学时数:64学时(其中含实验24学时)学分:4学分课程类别:专业方向限选先修课程: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材:《新编农业机械学》(耿端阳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1.李宝筏.农业机械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丁为民.农业机械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3.吴守一主编.农业机械学[M].北京: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884.北京农业工程大学主编.农业机械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20015.南京农业大学主编.农业机械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6.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编.农业机械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7.农业机械学报8.农业工程学报课程内容简介《农业机械学》是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它是研究农业生产中所使用机械设备的结构、作用原理、功能、理论分析及其性能设计的一门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农业机械结构、原理、使用知识、熟悉农业机械新技术、新机具、新理论,学会典型农业机械性能设计和典型工作部件结构设计的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农机设计、结构对比分析、试验鉴定和新产品开发能力。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本课程的性质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主要农业机械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使用技能。
从而为用好农业机械、改进现有农业机械以及对新一代农业机械进行性能设计打下基础。
本课程主要由课堂讲授和实验实习两个主要教学环节。
课堂教学主要讲授农业机械及其零部件的工作原理、有关理论和设计计算等。
要求学生做好笔记,课后尽可能多的阅读有关农业机械的参考书或最新资料。
实习实验主要讲授农业机械的一般构造、工作过程、使用与维护,以及农业机械的性能试验等,为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创造必要的条件。
同时还结合国内外农业机械幻灯片、录相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农业机械的状况和发展趋势。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设施工程学绪论(设施用作业机械与设备)

3
园艺设施学 机电学院
绪
论
主 要 内 容
一、设施农业装备的基本概念 二、设施农业装备的分类 三、国内外设施农业装备发展现状与趋势
4
园艺设施学 机电学院
一、设施农业装备的概念
设施农业装备——是指在设施农业生产过程中用于生 产和生产保障的各种类型的建筑设施、机械、仪器仪
14
园艺设施学 机电学院
(4)覆盖材料多样化。除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板(FRP) ,
聚乙烯(PE)薄膜、聚氯乙烯薄膜(PVC)等常用材
料外,现已开发了多种覆盖材料。 (5) 发展温室生物防治技术,发展超低量喷雾设备,
减少农药施量。
(6) 温室内部广泛使用喷灌或滴灌等节水灌溉系统。
15
园艺设施学 机电学院
7
园艺设施学 机电学院
三、国内外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1.设施农业的发展简史
·第一、原始阶段:约2000年前,我国使用透明度高的桐油
纸作覆盖物,建造温室。古代的罗马是在地中挖成长壕或
坑,上面覆盖透光性好的云母板,并使用铜的烟管进行加 温,此时可以说是温室的原始阶段。
·第二、发展阶段:主要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玻璃温室和塑
园艺设施学 机电学院
农业设施工程学
教材:《设施农业装备》
王双喜
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5第1版
1
园艺设施学 机电学院
授课教师:王传化
南京农业大学
Email: zhilan@
2
园艺设施学 机电学院
主 要 授 课 内 容
绪 论 设施农业建筑材料 设施农业覆盖材料 简易农业设施 塑料大棚 日光温室 连栋温室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农业机械化概论》教学大纲

《农业机械化概论》教学大纲《农业机械化概论》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农业机械化概论课程编号1112016 英文名称agricultural machine & application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总学时36 理论学时20 实验学时16 实践学时学分 2 预修课程适用对象区域专业课程简介(200字左右)《农业机械化概论》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是讲解农业生产过程中农用动力、田间和场上作业机械构造、原理、应用、调整知识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主要农业机械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使用技能,了解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新理论的发展。
从而为用好农业机械,促进农机和农艺更好的结合和发展,为日后从事农业科研、农技推广、现代农业规划管理打好基础、储备知识。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农业机械化概论》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是讲解农业生产过程中农用动力、田间和场上作业机械构应用知识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
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体系包括农业生物科学、农业工程科学和农业经济与管理科学,三者之间相互结合和渗透,共同支撑和推进农业产业体系的现代化。
而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工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农业装备的现代化与农业生产过程的全面机械化,就不会有农业产业体系的现代化。
因此在本专业开设《农业机械与应用》课程,对于更好的使用农业机械,促进农机和农艺更好的结合和发展,合理规划农业生产,加速推进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的要求:1、了解国内外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展望;2、掌握农用动力,柴油机和汽油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农用拖拉机的基本使用技能;3、了解和掌握农业生产、推广、科研工作过程和日常生活中常用、常见的机械工程设备的基本知识、一般理论和基本应用技能、常规操作程序、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等内容;4、了解各种常用农业机械,包括耕整机械、播种机械、栽植机械、植保机械、排灌机械、收获机械、干燥机械、加工机械等的构造原理、性能特点和使用技能;5、掌握机械工程设备的匹配原理、选配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根据本地区农业作业的要求,经济地、合理地选用、配备农业机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指南

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指南第1章绪论 (3)1.1 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发展概况 (3)1.2 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的重要性 (4)第2章农业机械化技术 (4)2.1 农业动力机械 (4)2.1.1 内燃机 (4)2.1.2 电动机 (4)2.1.3 混合动力系统 (5)2.2 土壤耕作机械 (5)2.2.1 拖拉机 (5)2.2.2 耕整机 (5)2.2.3 深耕机 (5)2.3 播种与栽植机械 (5)2.3.1 播种机 (5)2.3.2 插秧机 (5)2.3.3 植保机械 (5)2.4 收获与产后处理机械 (5)2.4.1 谷物收获机械 (6)2.4.2 经济作物收获机械 (6)2.4.3 产后处理机械 (6)第3章农业智能化技术 (6)3.1 农业信息技术 (6)3.1.1 农业数据库技术 (6)3.1.2 农业专家系统 (6)3.1.3 农业信息管理系统 (6)3.2 农业遥感技术 (7)3.2.1 农作物长势监测 (7)3.2.2 土壤质量评价 (7)3.2.3 水资源监测 (7)3.3 农业物联网技术 (7)3.3.1 精准农业 (7)3.3.2 农业机械自动化 (7)3.3.3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 (7)3.4 人工智能在农业中的应用 (7)3.4.1 智能病虫害识别 (7)3.4.2 智能农业 (8)3.4.3 智能农业决策支持系统 (8)3.4.4 智能农业管理系统 (8)第4章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关键技术与设备 (8)4.1 精准农业技术 (8)4.1.1 土壤检测技术 (8)4.1.3 农田遥感监测技术 (8)4.2 自动化与智能化控制系统 (8)4.2.1 变量施肥控制系统 (8)4.2.2 变量灌溉控制系统 (9)4.2.3 农业机械导航与控制系统 (9)4.3 农业 (9)4.3.1 植株护理 (9)4.3.2 果蔬采摘 (9)4.3.3 农田作业 (9)4.4 农业航空技术 (9)4.4.1 农田遥感监测航空技术 (9)4.4.2 农田植保航空技术 (9)4.4.3 农田播种航空技术 (9)第5章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与智能化 (10)5.1 水稻生产机械化与智能化 (10)5.1.1 育秧机械化 (10)5.1.2 插秧机械化 (10)5.1.3 田间管理机械化与智能化 (10)5.1.4 收获机械化 (10)5.2 小麦生产机械化与智能化 (10)5.2.1 整地机械化 (10)5.2.2 播种机械化 (10)5.2.3 田间管理机械化与智能化 (10)5.2.4 收获机械化 (11)5.3 玉米生产机械化与智能化 (11)5.3.1 整地机械化 (11)5.3.2 播种机械化 (11)5.3.3 田间管理机械化与智能化 (11)5.3.4 收获机械化 (11)第6章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与智能化 (11)6.1 棉花生产机械化与智能化 (11)6.1.1 机械化播种与植保 (11)6.1.2 机械化采摘与加工 (11)6.1.3 智能化管理与决策支持 (12)6.2 油菜生产机械化与智能化 (12)6.2.1 机械化播种与植保 (12)6.2.2 机械化收获与加工 (12)6.2.3 智能化管理与决策支持 (12)6.3 蔬菜生产机械化与智能化 (12)6.3.1 机械化种植与植保 (12)6.3.2 机械化收获与加工 (12)6.3.3 智能化管理与决策支持 (12)第7章畜禽养殖机械化与智能化 (13)7.2 畜禽饲养机械化 (13)7.3 畜禽粪便处理机械化 (13)7.4 畜禽疫病监测与防控智能化 (13)第8章水产养殖机械化与智能化 (13)8.1 水产养殖环境监测与调控机械化 (13)8.1.1 概述 (13)8.1.2 技术要点 (14)8.2 饲料投喂机械化 (14)8.2.1 概述 (14)8.2.2 技术要点 (14)8.3 捕捞与产后处理机械化 (14)8.3.1 概述 (14)8.3.2 技术要点 (14)8.4 水产养殖智能化技术 (15)8.4.1 概述 (15)8.4.2 技术要点 (15)第9章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管理 (15)9.1 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政策法规 (15)9.2 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标准体系 (15)9.3 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推广与服务 (15)9.4 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人才培养 (16)第10章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发展趋势与展望 (16)10.1 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发展现状与问题 (16)10.2 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发展趋势 (16)10.3 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发展前景 (16)10.4 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发展策略与建议 (17)第1章绪论1.1 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发展概况科技的飞速发展,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水平日益提高,成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农业机器运用管理题目及其答案

农业机器运⽤管理题⽬及其答案第⼀章绪论1.什么是农业⽣产机械化?运动先进适⽤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产经营条件、不断提⾼农业的⽣产技术⽔平和经济效益、⽣态效益的过程。
2.什么是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应⽤,现代⼯业技术及其设备,现代管理技术,现代农产品加⼯技术,现代农产品流通技术及其营销为基础,产供销相结合,农⼯贸⼀体化,⾼效率与⾼效益的新型企业。
3.机组操纵系统的基本组成?机组操纵系统包括传感部分(接受信息)、指令部分(处理信息并作出反应、抉择)和操作部分(执⾏操纵动作)第⼆章农业机器运⽤原理1.农业机械的主要⼯作对象有哪些?机械化农业⽣产过程中,农业机器的主要⼯作对象有3类:(1)⼟壤和⼟地的整理(2)物料的输送。
(3)农业⽣物产品的收集处理。
2.机组动⼒利⽤的基本形式有哪些?机组动⼒源⼀般为柴油机,需转换为:牵引动⼒,旋转动⼒,液体动⼒和电⼒动⼒。
农⽥作业机组利⽤的液⼒和电⼒通常功宰不⼤,持续时间较短,不是机组动⼒的主要利⽤形式。
在实际作业中,机组动⼒利⽤形式不外下列3种:单纯的牵引⼯作,牵引同时驱动⼯作,以及主要⽤于固定作业的单纯驱动⼯作。
3.什么是作业⽐阻?农机具⼯作时候的平均⼯作阻⼒与⼯作幅宽之⽐值称为农机具的作业⽐阻。
4.5.什么是地块?机组在⽥间作业的场所统称为地块。
作业前通常将地块划分为⼯作区段和地头。
6.机组⽥间⾏⾛的评价指标有哪些?⾏⾛⽅法的分析评价指标⼀般是:⼯作⾏程率、移动时间利⽤率、重作和漏作率、⼟壤压实率、划区的简便性、驾驶员操作⽅便性及机具作业的安全性等。
7.什么是机组⽣产率?机组在单位时间内按⼀定质量标准完成的作业量,称为机组⽣产率。
8.什么是机组作业成本?机组作业成本是以机组为对象计算的完成单位作业量(公顷、⼩时、吨公⾥等)应负担的各项费⽤的总和,它综合反映机组作业的经济效果,是农机管理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
9.什么是复式作业?根据农业技术要求,同时并按⼀定顺序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农业作业联合在⼀起⽤⼀个机组进⾏作业,称为复式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