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物化下册练习题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下册题库(含答案)

物理化学下册题库(含答案)

二 相平衡2-1 是非题1、在一个给定的体系中,物种数可因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不同,但独立组分数是一个确定的数。

( √ )2、自由度就是可以独立变化的量。

( × )3、)()(22g I s I ⇔平衡共存,因10',1,2====C R R S 所以。

( √ )4、单组份体系的相图中两相平衡线都可以用克拉贝隆方程定量描述。

( √ )5、在相图中总可以利用杠杆规则计算两相平衡时两相的相对量。

( √ )6、对于二元互溶液系,通过精馏方法总可以得到两个纯组分。

( × )7、部分互溶双液系总以互相共轭的两相平衡共存。

( × )8、恒沸物的组成不变。

( × )9、相图中的点都是代表体系状态的点。

( √ )10、三组分体系最多同时存在4个相。

( × )11、完全互溶双液系T -x 图中,溶液的沸点与纯组分的沸点的意义是一样的。

( × )12、根据二元液系的p-x 图,可以准确判断该体系的液相是否为理想液体混合物。

( √ )13、二元液系中若A 组分对拉乌尔定律产生正偏差,那么B 组分必定对拉乌尔定律产生负偏差。

( × )14、A 、B 两液体完全不互相溶,那么当有B 存在时,A 的蒸汽压与体系中A 的摩尔分数成正比。

( × )15、双组分体系中,易挥发组分在气相中的组成大于其在液相中的组成。

16、二元液系中若A 组分对拉乌尔定律产生正偏差,那么在T -x 图上必有最高恒沸点。

( × )17、在水的三相点,冰、水、水蒸气三相共存,此时的温度和压力都有确定值,体系的自由度为0。

( √ )18、将双组分进行连续的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使混合液得以分离就是精馏的原理。

( √ )19、双组分体系中,易挥发组分在气相中的组成大于其在液相中的组成。

( √ )20、二元体系相图中,物系点移动方向是垂直上下,而相点则水平移动。

( × )21、确定体系的物种数可以人为随意设定,但是组分数是固定不变的。

物理化学下册200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下册200题及答案

在进行重量分析实验时 , 为了尽可能使沉淀完全 ,通常加入大量电解质 (非沉淀剂) , 或将பைடு நூலகம்胶适当加热 , 为什么?试从胶体化学观点加以解释。
三. 计算题。请计算下列各题。 (本大题 10分 )
均相反应2A+B 3Y+Z在一定温度体积下进行,测得动力学数据如下:
其中cA,0及cB,0分别表示A及B的初始浓度;?A,0表示A的初始消耗速率,即 ,假定反应速率方程的形式为
一. 计算题。(本大题 6 分 )
将某电导池盛以0.02 mol?dm?3 KCl溶液(25℃时其电导率为0.277 S ? m?1),在25℃时测得其电阻为82.4Ω,再换用0.005 mol ? dm?3 K2SO4溶液,测得其电阻为326.0Ω。求:
(1)电导池常数K(l/A); (2)K2SO4溶液的电导率; (3)K2SO4溶液的摩尔电导率。 二. 问答题。请回答下列各题。 (本大题4分 )
(1)确定分级数?,?的值和总反应级数;
(2)计算反应的活化能。
四. 计算题。请计算下列各题。 (本大题 6 分 )
CH4 气相热分解反应 2CH4 C2H6 +H2 的反应机理及各元反应的活化能如下: CH4 CH3- +H- , E1=423 kJ-mol-1 ; CH3- + CH4 C2H6 +H- , E2=201 kJ-mol-1 ; H- + CH4 CH3- +H2 , E3=29 kJ-mol-1 ;

物化下册模拟试题及答案

物化下册模拟试题及答案

物化下册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守恒定律B. 能量可以无限制地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C. 能量转换和传递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D. 能量转换具有方向性2. 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 nRT 中,下列哪个变量不是状态函数?A. P(压强)B. V(体积)C. n(摩尔数)D. T(温度)3.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B. 热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C. 熵增原理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另一种表述D. 热力学第二定律只适用于热机4. 根据热力学第三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绝对零度是不可能达到的B. 在绝对零度下,所有物质的熵为零C. 绝对零度下,物质的熵为负值D. 绝对零度下,物质的熵是不确定的5. 以下哪个不是热力学过程?A. 等温过程B. 等压过程C. 等容过程D. 等速过程6. 理想气体在等温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内能不变B. 温度不变C. 压强和体积成反比D. 所有选项都是正确的7. 根据熵的定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熵是系统无序度的量度B. 熵总是增加的C. 熵是状态函数D. 熵的变化只与过程有关,与路径无关8. 根据吉布斯自由能的定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吉布斯自由能是系统在恒温恒压下的可用能B. 吉布斯自由能变化是判断反应自发性的标准C. 吉布斯自由能是状态函数D. 吉布斯自由能等于内能减去熵乘以温度9. 根据范特霍夫方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范特霍夫方程描述了反应焓变与温度的关系B. 范特霍夫方程只适用于恒温恒压条件C. 范特霍夫方程可以用来计算反应的熵变D. 范特霍夫方程可以用来计算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10. 在相变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相变过程是等温等压过程B. 相变过程中系统与外界不交换热量C. 相变过程中系统与外界交换物质D. 相变过程中系统与外界交换做功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______有关。

物化下册题库

物化下册题库

物化下册题库(总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物理化学Ⅱ练习题2. 25 ℃半径为1 m 的水滴与蒸气达到平衡,试求水滴的内外压力差及水滴的饱和蒸气压。

已知25 ℃时水的表面张力为71.97×10-3 N ·m -1 ,体积质量(密度)为0.9971 g ·cm -3,蒸气压为3.168 kPa ,摩尔质量为18.02 g ·mol -1。

△p=kpa m N 94.143μm11097.712r γ213=⋅⨯⨯=-- p r =3.171kpa3. 273K 时,用活性炭吸附CHCl 3气体,饱和吸附量为93.8 dm 3·kg -1,若CHCl 3的分压为6.6672 kPa ,其平衡吸附量为73.58 dm 3·kg -1,(1) 计算朗缪尔吸附等温式的b 值;(2) CHCl 3的分压为13.375 kPa 时,平衡吸附量为多少?b=0.5458kpa -1Va=82.50 dm 3·kg -14. 已知在298K 时, 平面上的饱和蒸气压为3167Pa, 请计算在相同温度下半径为2nm 的水滴表面的蒸气压为若干 设水的摩尔质量为18.016g mol 1, 密度为1 103 kg m 3, 水的表面张力为0.0719 N m 1。

p r =5342pa5. 原电池Cd ︱Cd 2+{ a (Cd 2+) = 0.01 }‖Cl - { a ( Cl - ) = 0.5}︱Cl 2{ g ,100kPa}︱Pt 已知:298K 时,E {Cl 2(g)︱Cl - }=1.3579V, E {Cd 2+︱Cd}= - 0.4032V 。

(1)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2)计算原电池在298K 时的电动势E ;(3) 计算电池反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变△r G m 及标准平衡常数阳极 Cd →Cd 2++2e -阴极 Cl 2 + 2e -→2Cl -Cd+Cl 2=Cd 2++2Cl -9. 已知下列电池的E (298K) = 0.223 V, ( E / T )p = 0.65 mV K 1,Pt H 2(P ) H (a = 1) KCl(a = 1) AgCl(s) Ag(s)(1) 写出电池反应(2) 计算与电池反应对应的r G m , r S m , r H m 。

物化下册习题

物化下册习题

物理化学下册练习题1. 对于原电池来说: A 正极是阴极,负离子向阴极迁移 B 正极是阳极,负离子向正极迁移 C 负极是阳极,负离子向负极迁移 D 负极是阴极,负离子向阳极迁移2.298K 时,当H 2SO 4溶液的浓度从增加至 时,101.0-⋅kg mol 11.0-⋅kg mol 其电导率 κ和将: m λA κ减少, 增加 B κ增加, 增加 m λm λC κ减少, 减少D κ增加, 减少m λm λ3 、分别将CuSO 4、H 2SO 4、NaCl 、CuCl 2溶液从 降低至 11.0-⋅kg mol ,则变化最大的是: 101.0-⋅kg mol m λA CuSO 4B H 2SO 4C NaClD CuCl 24.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m 1= 和m 2= 的两101.0-⋅kg mol 11.0-⋅kg mol 种电解质溶液,其电阻分别为R 1=1000Ω,R 2=500Ω, 则它们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 )2()1(:m m λλA 1:5B 5:1C 10:5D 5:105.CaCl 2的摩尔电导率与其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的关系是:AB)()()(2-∞+∞∞+=Cl Ca CaCl m m m λλλ)(2/)()(2-∞+∞∞+=Cl Ca CaCl m m m λλλC C)]()([2)(2-∞+∞∞+=Cl Ca CaCl m m m λλλ)(2)()(2-∞+∞∞+=Cl Ca CaCl m m m λλλ6.含0.002mKCl 与0.001mK 3[F e (CN)6]的混合水溶液的离子强度I 为 A 0.011mB 0.008mC 0.006mD 0.005m7.以下哪个不能有电导测定得到: A 平均活度系数 B 电解质溶液的浓度 C 难溶盐的K SPD 弱电解质的电离度8.298K 时,的值分别为 )(),(),(LiCl H LiI m m m λλλ+ 已知LiCl 中的t +=0.34则HI 中122221015.1,1050.3,1017.1----⋅⨯⨯⨯mol m S 的H +的迁移数为(设电解质溶液浓度比较稀,全部电离) A 0.82 B 0.18C 0.34D0.669.298K 浓度为的下列电解质溶液,其离子平均活度系数1001.0-⋅kg mol 最大的是:±γ A C U SO 4 B CaCl 2 C LaCl 3 D NaCl10. 浓度为m 的LaCl 3溶液(设其完全电离)离子平均活度系数为,±γ则LaCl 3的活度a 为 A B )/(4θγm m ±44)/(4θγm m ± CD44)/(27θγm m ±)/(44θγm m ±11.AgBr(s) 在纯水H 2O 和浓度都是的下列电解质溶液中 11.0-⋅kg mol (a) NaNO 3 (b) Cu(NO 3)2 (c) NaBr (d) H 2O AgBr(s)溶解度递增的次序为: A c<d<a<bB a<b<c<dC d<c<a<bD b<a<d<c12.经验公式适用于 )1(c m m βλλ-=∞ A 弱电解质溶液 B 强电解质稀溶液 C 无限稀溶液D 浓度为1mol dm -3的溶液13.Al 2(SO 4)3的化学势µ与Al 3+ ,SO 42-的化学势µ+,µ -之间的关系为 A µ = µ++ µ -Bµ =2 µ++3 µ -C µ = 3µ++2 µ-D µ = µ+- µ -14.298K 时,有相同浓度的NaOH(1)和NaCl(2)溶液,两个 Na +迁移数t 1与t 2之间的关系为 A t 1 < t 2 B t 1 > t 2 C t 1 = t 2D 无法比较15.已知Cu 的两种氧化态在水溶液中转化时,电势间关系,试比较在水溶液中它们的稳定性大小:Cu Cu Cu VV −−→−−−→−++521.0153.02 A Cu 2+ 大 Cu + 小 B Cu 2+ 小 Cu + 大 C 两者稳定性相同D 无法比较稳定性大小16.今设计一电池,以求反应 在298K 的反应热)(2)()(22s AgCl p g Cl s Ag =+θ效应需要测定的原始数据为:A 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的温度的变化B)(S AgClH m f θ∆C 298K 及其左右一系列温度下的电动势 D 过程热Q 17.对于标准氢电极的规定是:A 01)(101325)(2982===+ϕ的氢电极的H a Pa H P KB 01)(101325)(2===+ϕ的氢电极的任意温度H a Pa H PC 01)()(2982==+ϕ的氢电极的为任意值H a H P KD 0298=ϕ的氢电极的K 18.当有电流通过时,电极发生极化,电极极化遵循的规律是:A 电流密度增加时,阴极电势正移,阳极电势负移B 电流密度增加时,在原电池中正极电势负移,负极电势正移,在电解池中阳极电势正移,阴极电势负移。

物理化学下册题库

物理化学下册题库

(一)电化学 一、选择题1、正离子的迁移数与负离子的迁移数之和是( )。

A. 大于1; B. 等于1; C. 小于1; D.无法判断。

2、离子电迁移率为一定条件下的离子运动速率,即( )。

A.在温度为298K 时的离子运动速率;B.在浓度为1mol ·dm -3时的离子运动速率; C.在单位电势梯度时的离子运动速率; D.在浓度为无限稀释时的离子运动速率。

3、无限稀释的KCl 溶液中,Cl -离子的迁移数为0.505,该溶液中K +离子的迁移数为( )。

A. 0.505 ; B. 0.495; C. 67.5; D. 64.3 。

4、电解质溶液活度a B 与其离子平均活度之间的关系为( )。

A. a B = a ±ν;B.a B = a ±1/ν; C.a B =( 1/ν)a ±; D.a B =ν a ± 。

5 25℃无限稀释的KCl 摩尔电导率为130 S ﹒m 2﹒mol -1,已知Cl -的迁移数为0.505,在K+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为(单位:S ﹒m 2﹒mol -1)( )。

A. 130; B. 0.479; C. 65.7; D. 64.35。

6、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强度与其浓度的关系为( )。

A.浓度增大,离子强度增强; B.浓度增大,离子强度变弱;C.浓度不影响离子强度;D.随浓度变化,离子强度变化无规律。

7 25 ℃时,电池反应Ag (s )+ (1/2)Hg 2Cl 2 (s) = AgCl (s) + Hg (l)的电池电动势为0.0193 V ,反应时所对应的△r S m 为32.9 J ·K -1·mol -1,则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p T E )/(∂∂为( )。

A.1.70×10-4V ·K -1; B. 1.10×10-6V ·K -1;C.1.01×10-1 V ·K -1 ;D. 3.40×10-4 V ·K -1。

(完整版)物理化学练习题下册全解

(完整版)物理化学练习题下册全解

第八章 电化学 选择题1.离子独立运动定律适用于(A) 强电解质溶液 (B) 弱电解质溶液 (C) 无限稀电解质溶液 (D) 理想稀溶液 答案:C3. 在电导测量实验中, 应该采用的电源是 (A) 直流电源 (B) 交流电源(C) 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D) 测固体电导用直流电源, 测溶液电导用交流电源 答案:D4. CaCl 2摩尔电导率与其离子的摩尔电导率的关系是(A))()()(22-∞+∞∞Λ+Λ=ΛCl Ca CaCl m m m(B))(2)()(22-∞+∞∞Λ+Λ=ΛCl Ca CaCl m m m(C))()(21)(22-∞+∞∞Λ+Λ=ΛCl Ca CaCl m m m (D))}()({21)(22-∞+∞∞Λ+Λ=ΛCl Ca CaCl m m m答案:B5.电池Cu ∣Cu +‖Cu 2+,Cu +∣Pt 和Cu ∣Cu 2+‖Cu +,Cu 2+∣Pt 的反应均可简写作Cu+Cu 2+=2Cu +此电池的(A) θm r G ∆、θE 相同 (B)θmr G ∆相同、θE 不同(C)θm r G ∆不同、θE 相同 (D)θm r G ∆、θE 均不同答案:B6. 恒温、恒压下可逆电池放电过程 (A) ΔH=Q (B)ΔH<Q (C)ΔH>Q (D)ΔH 、Q 关系不定 答案:B7.298K 时,当H 2SO 4溶液的浓度从0.01mol/kg 增加到0.1mol/kg时,其电导率κ和摩尔电导率Λm 将(A) κ减小,Λm 增加 (B) κ增加,Λm 增加 (C) κ减小,Λm 减小 (D) κ增加,Λm 减小 答案:D8.下列电解质中,离子平均活度系数最大的是 A. 0.01 mol/kg NaCl B. 0.01 mol/kg CaCl 2 C .0.01 mol/kg LaCl 3 D. 0.01 mol/kg CuSO 4 答案:A9.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0.01mol/kg 和0.1mol/kg 的两个电解质溶液,其电阻分别为1000Ω和500Ω,则它们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A) 1:5 (B) 5:1 (C) 10:5 (D) 5:10 答案:B9.电极Tl 3+,Tl +/Pt 的电势为θ1E =1.250 V ,电极Tl +/Tl 的电势为θ2E = -0.336V ,则电极Tl 3+/Tl 的电势为θ3E 为A .0.305VB .0.721VC .0.914VD .1.586V 答案:B10.LiCl 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为1241003.115-⋅⋅⨯-mol m S ,在298K时,测得LiCl 稀溶液中Li+的迁移数为0.3364,则Cl-离子的摩尔电导率()-ΛCl m 为(A) 1241033.76-⋅⋅⨯-mol m S(B) 1241003.113-⋅⋅⨯-mol m S(C) 1241070.38-⋅⋅⨯-mol m S(D) 1221033.76-⋅⋅⨯mol m S答案:A11.在10cm 3、1mol/dm 3 KOH 中加入10cm 3水,其电导率将 (A) 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答案:B其摩尔电导率将(A)增加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答案:A12.质量摩尔浓度为b 的Na 3PO 4溶液,平均活度系数为±γ,则电解质的活度为(A) ()()44/4±=γθb b a B(B) ()()4/4±=γθb b a B(C)()()44/27±=γθb b a B (D) ()()4/27±=γθb b a B 答案:C13. 1mol/kg 的K 4Fe(CN)6的离子强度为 (A) 10mol/kg (B) 7mol/kg (C) 4mol/kg (D) 15mol/kg 答案:A14.下列电池电动势与氯离子活度无关的是 (A) Zn │ZnCl 2(aq)‖KCl(aq) │AgCl │Ag (B) Pt │H 2│HCl(aq) │Cl 2│Pt (C) Ag │AgCl(s)│KCl(aq)│Cl2│Pt (D) Hg │Hg 2Cl 2(s)│KCl(aq)‖AgNO 3(aq)│Ag 答案:C15. 电解质水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当温度一定时, 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 离子的本性 (B) 电解质的强弱(C) 共存的它种离子的性质 (D) 离子浓度及离子电荷数答案:D16. 离子的迁移数是指正负两种离子在作电迁移运动时各自的导电份额或导电的百分数, 因此, 离子的运动速度直接影响离子的迁移数。

物化下册复习题及答案

物化下册复习题及答案

物化下册复习题及答案1. 什么是热力学第一定律?请简述其物理意义。

答案:热力学第一定律,也称为能量守恒定律,它表明能量不能被创造或销毁,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在热力学过程中,系统吸收的热量与对外做功之和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量。

其数学表达式为:ΔU = Q - W,其中ΔU表示内能变化,Q表示系统吸收的热量,W 表示系统对外做的功。

2. 简述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并说明各符号代表的意义。

答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PV = nRT,其中P表示气体的压强,V表示气体的体积,n表示气体的摩尔数,R表示理想气体常数,T表示气体的绝对温度。

该方程描述了理想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压强、体积、摩尔数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3. 什么是熵?熵变的计算公式是什么?答案:熵是热力学中描述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

在热力学过程中,熵变可以通过公式ΔS = Q/T计算,其中ΔS表示熵的变化,Q表示系统吸收或释放的热量,T表示绝对温度。

熵变公式表明,在等温过程中,系统吸收的热量越多,熵增加得越多,系统的无序程度也越高。

4. 请解释什么是相变,并举例说明。

答案:相变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从一种相态转变为另一种相态的过程。

例如,水在0°C时从液态转变为固态(冰),这个过程称为凝固;而在100°C时从液态转变为气态(水蒸气),这个过程称为蒸发。

相变过程中,物质的物理性质会发生显著变化,如体积、密度、热容等。

5. 什么是化学势?它在多组分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化学势是描述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系统中添加一个粒子时系统自由能变化的物理量。

在多组分系统中,化学势可以用来描述各组分之间的相平衡关系。

当系统中各组分的化学势相等时,系统达到相平衡状态,此时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6. 简述热力学第二定律,并说明其对实际应用的意义。

答案: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在自然过程中,孤立系统的总熵不会减少,即熵总是趋向于增加。

这一定律对实际应用的意义在于,它限制了能量转换的效率,例如在热机中,不可能将所有吸收的热量完全转化为有用的功,总会有一部分热量以废热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导致能量转换效率低于1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化学(下册)习题化学反应动力学一、判断题:1.反应速率系数k A与反应物A的浓度有关。

(n)2.反应级数不可能为负值。

(n)3.一级反应肯定是单分子反应。

(n)4.对二级反应来说,反应物转化同一百分数时,若反应物的初始浓度愈低,则所需时间愈短。

(n)5.对于元反应,反应速率系数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y)6.设对行反应正方向是放热的,并假定正、逆都是元反应,则升高温度更利于增大正反应的速率系数(n)7.连串反应的速率由其中最慢的一步决定,应此速率控制步骤的级数就是总反应的速率系数。

(y)8.鞍点是反应的最低能量途径上的最高点,但它不是势能面上的最高点,也不是势能面上的最低点。

(y)9.过渡态理论中的活化络合物就是一般反应历程中的活化分子。

(y)10.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y)11.光化学的量子效率不可能大于一。

(n)12.质量作用定律仅能用于元反应。

(y)13.在任意条件中,任意一基元反应的活化能不会小于零,但对于非基元反应,活化能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甚至为零。

(y)14.凡是反应级数为分数的反应都是复杂反应,凡是反应的数为1,2和3的反应都是基元反应。

(n)15.在常温常压下将氢气和氧气混合,数日后尚未检测有任何变化。

所以在该条件下,氢气和氧气的混合物在热力学上是稳定的。

(n)16.某化学反应是放热的,活化能较高,在没找到合适催化剂的情况下,要提高反应的效率,反应应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

(n)1、只有一种反应物的二级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的初始浓度的关系为。

2、若反应A+2B→Y是元反应,则其反应的速率方程可以写成。

3、链反应的一般步骤是(i) ;(ii) ;(iii) 。

4、某反应的速率系数k=4.62⨯10-2min-1,则反应的半衰期为。

5、反应活化能E a=250kJ⋅mol-1,反应温度从300K升高到310K时,速率系数k增加倍。

6、催化剂的共同特征是(i) ;(ii) ;(iii) ;7、对于基元反应A+B→P,当A的浓度远远大于B的浓度时,该反应为级,速率方程式为。

8、2A→B为双分子基元反应,该反应的级数为___。

9、在下列反应历程中,A+B→C,C→A+B,C→P,k2>>k3,产物P生成的速率方程是________。

10、某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消耗7/8所需的时间是它耗掉3/4所需时间的1.5倍,该反应的级数为 级。

答案)1、答:AA,01/21k c t =。

2、答:2BA A A d d c c k tc =-。

3、答:链的引发;链的传递;链的终止。

4、答:t 1/2=15min 。

5、答:k (310K)/k (300K)=25.36。

6、答:(i)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规律(方向与限度)(ii)催化剂参与了化学反应,为反应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与原途径同时进行 (iii)催化剂具有选择性7、准一级,dCp/dt=kC B 。

8、2。

9、dC P /dt=(k 1k 3/k 2)C A C B 10、2级三、选择题:1.对元反应A+2B→C,若将其反应速率方程写为下列形式, 则k A 、k B 、k C 间的关系应为:() (A)k A =k B =k C (B)k A =2k B =k C (C )k A =1/2k B =k C2.某反应,A→Y,其速率系数k A =6.93min -1,则该反应物A 的浓度从1.0mol ×dm -3变到0.5mol ×dm -3所需时间是()(A)0.2min(B)0.1min(C)1min 。

3.某反应,A→Y,如果反应物A 的浓度减少一半,它的半衰期也缩短一半,则该反应的级数为()(A)零级(B)一级(C)二级4.元反应:H+Cl 2→HCl+Cl 的反应分子数是() (A)单分子反应(B)双分子反应(C)四分子反应9.光气热分解的总反应为COCl 2→CO+Cl 2,该反应分为三步完成: (i )COCl 22Cl+CO 快速可逆 (ii )Cl+COCl 2→CO+Cl 2慢 (iii )Cl 3Cl 2+Cl 快速可逆BA B B d d c c k t c =-BA A A d d cc k t c =-BA C C d d c c k tc =总反应速率方程,则此总反应为() (A )1.5级,双分子反应(B )1.5级,不存在反应分子数 (C )不存在反应级数与分子数10.光化学反应的初级反应A+hv =产物,其反应速率应当() (A )与反应物A 浓度无关(B )与反应物A 浓度有关 (C )与反应物A 浓度和h n 有关 11.催化剂的中毒是指催化剂()(A)对生物体有毒(B)活性减少(C)选择性消失(D)活性或选择性减少或消失。

12.某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为2.0mol ·l -1·s -1,该化学反应的级数为()A.1B.2C..0D-1 13.放射性Pb 201的半衰期为8小时,1克放射性Pb 201经24小时衰变后还剩()A.1/3gB.1/4gC.1/8gD.0g14.对于一个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ΔS 越负,反应速度越快B.ΔH 越负,反应速度越快C 活化能越大,反应速度越快D.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15.某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平衡的转率为25%,当有催化剂存在时,其转化率应当()25%A.大于B.小于C.等于D.大于或小于16.某反应A+B=P ,实验确定速率方程为,该反应()A.一定是基元反应B.一定不是基元反应C.不一定是基元反应D.以上说法都不对17.任一基元反应,反应分子数与反应级数的关系是()A.反应级数等于反应分子数B.反应级数小于反应分子数C.反应级数大于反应分子数D.反应级数大于或等于反应分子数18.对于任一反应,反应级数()A.只能是正整数B.只能是正数C.只能是整数D.可以是负分数 19.一级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物的初始浓度()A.无关B.成正比C.成反比D.二次方成正比20.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B →2D 的反应速率可表示为-dC A /dt=k A C A C B ,也可表示为dC D /dt=k D C A C B ,速率常k D 和k A 的关系为()A.k D =k AB.k D =2k AC.2k D =k AD.无关21.下列对于催化剂特征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对已经达到平衡的反应无影响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自身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均不变C.催化剂不影响平衡常数D.催化剂不能实现热力学上不能发生的反应。

22、只有(),才能有效地引发光化学反应。

A.照射到反应体系上的光B.被反应体系吸收的光C.通过反应体系的光D.被反应体系反射的光 23、下列变化中()不是光化学反应。

A.光合作用B.摄影照像C.洛杉矶烟雾D.温室效应24、在光敏反应中,吸收光量子的物质是()。

A.光敏物质,反应中的能量给体2/1COCl COCl 2Cl 22d d c kc tc =-B.光敏物质,反应中的能量受体C.非光敏物质,反应中的能量受体D.非光敏物质,反应中的能量给体 25、光化学反应的量子效率()。

A.一定等于1B.一定大于1C.一定小于1D.上述三条都不对 三、1.C 。

2.B 。

3.A 。

4.B 。

9.B 。

10.A 。

11.D 。

12.C.13.C14.D15.C16.C17.A18.D19.A20.B21.B22.B23.D24.A25.D四、计算题:1.某一级反应进行10min 后,反应物消耗了30%,问反应掉50%需多少时间?2.环氧乙烷的热分解是一级反应,在615K 时,此反应的速率常数为1.89×10-3min -1反应的活 化能是219.2kJ/mol 求环氧乙烷在723K 分解75%所需的时间。

3.338.15K 时,N 2O 5气相分解的速率常数为0.292min -1,活化能是103.3kJ/mol 求的353.15K 时 的速率常数k 和半衰期t 1/2。

4.乙烯热分解反应CH 2CH 2(g)→C 2H 2(g)+H 2(g)为一级反应,在1073K 时经10小时有50%乙烯分 解,已知该反应的活化能是250.8kJ/mol ,求反应在1573K 下进行乙烯分解80%需多少时间?5.已知CO(CH 2COOH)2在水溶液中反应的速率常数在333.15K 和283.15K 时分别为5.484×10-2s-1和1.080×10-4s -1,求反应的活化能.电解质溶液一、判断题:1、设ZnCl 2水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为b ,离子平均活度因子为g ±,则其离子平均活度。

()2、298K 时,相同浓度(均为0.01mol ×kg -1)的KCl ,CaCl 2和LaCl 3三种电解质水溶液,离子平均活度因子最大的是LaCl 3。

()3、0.005mol ×kg -1的BaCl 2水溶液,其离子强度I =0.03mol ×kg -1。

()4、AlCl 3水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若为b ,则其离子强度I 等于6b 。

()5、对于一切强电解质溶液-ln g ±=C |z +z -|I 1/2均能使用。

()6、电解质溶液与非电解质溶液的重要区别是电解质溶液中含有由电解质离解成的正负离子。

()7、电解质溶液可以不偏离理想稀溶液所遵从的热力学规律。

()b/b a ±±=γ348、离子迁移数t++t-<1。

()9、离子独立运动定律只适用于无限稀薄的强电解质溶液。

()10、无限稀薄时,HCl、KCl和NaCl三种溶液在相同温度、相同浓度、相同单位电场强度下,三种溶液中的Cl-迁移数相同。

()11、在一定的温度和较小的浓度情况下,增大弱电解溶液的浓度,则该弱电解质的电导率增加,摩尔电导率减小。

()c12、用Λm 对作图外推的方法,可以求得HAc的无限稀薄摩尔电导率。

()13、在一定温度下稀释电解质溶液,摩尔电导率增大,而电导率的变化不一定增大。

()14.恒温下,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增大时,其电导率增大,摩尔电导率减小。

()15.以对作图,用外推法可以求得弱电解质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

()16.离子独立运动定律既可应用于无限稀释的强电解质溶液,又可应用于无限稀释的弱电解质溶液。

()17.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1。

()18.离子迁移数t+t>1。

()19.表示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用两种方法,一是以1mol元电荷为基本单元,另一种是以1mol电解质的量为基本单元,其值是一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