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与体育》教案4

合集下载

《赛龙舟》幼儿园体育教案含反思 4篇

《赛龙舟》幼儿园体育教案含反思 4篇

《赛龙舟》幼儿园体育教案含反思4活动说明: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十分盛行的一个节日。

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后来慢慢就有了端午“赛龙舟”的习俗;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端午“吃粽子”的习俗。

而在文化逐渐多元、信息日益丰富的今天,为什么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节目文化的十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孩子们所熟知并热衷的却是“洋节日”“洋风俗”?很多人对于节日的概念已经淡化,尤其对身处激烈社会竞争中的年轻家长而言,对传统节目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重视我们的节日,抓住一切教育契机,来弘扬我们的文化!因此,设计了这节活动:《端午赛龙舟》,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端午的传说和庆祝意义,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活动目标:1、能通过观察,探索拼搭组装龙舟木片。

2、能运用各种造型、图案装饰龙舟。

3、初步感知端午节的民俗文化。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请家长协助幼儿收集端午节的相关资料教具准备:大教具,端午视频,教师自制成品材料准备:龙舟木片套件,纸黏土,活动眼珠,酒精胶活动过程:一、欣赏端午视频,了解端午节的风俗二、引导幼儿欣赏龙舟,了解龙舟的由来,引导幼儿自主探索组装1、欣赏龙舟,了解赛龙舟的由来2、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学习拼装龙舟三、讨论装饰龙舟的方法四、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1、交代操作要领2、幼儿动手操作五、幼儿展示作品,讲诉经验分析与反思:在活动中幼儿能通过欣赏,讨论,探索出龙舟的拼装方式,这个过程是对幼儿能力的一个提升;在装饰龙舟的过程中,让幼儿了解装饰龙舟方法的多样性,分工合作,体验合作的乐趣;在最后的讲述评价环节中,幼儿通过对同伴作品的欣赏和讨论,一方面满足了幼儿的自豪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幼儿汲取同伴的创作经验,丰富他们对已有技能的运用能力。

幼儿园艺体结合教学方案 幼儿园艺体结合

幼儿园艺体结合教学方案 幼儿园艺体结合

一、背景介绍在现代社会,教育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幼儿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身体素质,幼儿园应该在教学中引入艺术与体育相结合的教学方案。

这种教学方式既能满足幼儿需要综合发展的特点,又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体能素质。

艺体结合教学方案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艺术是幼儿园教育中重要的一环,通过艺术的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艺术表现能力,同时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体育活动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积极作用。

通过体育活动,可以锻炼幼儿的体能素质,增强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

3.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艺术与体育结合的教学方案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既培养了幼儿的艺术修养,也提升了幼儿的体能素质,为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打下三、教学内容1.美术与体育结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让幼儿在动手的过程中感受身体的协调与灵活,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细致动手能力。

2.音乐与体育结合音乐能够激发幼儿的情感,通过音乐活动和体育活动的结合,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动感。

3.舞蹈与体育结合舞蹈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通过舞蹈活动能够让幼儿在表演中感受动作的美感和协调能力,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和表现能力。

四、教学方法1.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结合的方式,比如组织幼儿参加艺术实践活动,开展体育游戏等,让幼儿在不同的活动中感受艺术与体育的魅力。

2.创设情境体验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体验艺术与体育的乐趣,通过情境的体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效果。

3.兴趣导向教学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特点,结合幼儿的兴趣特点设计教学内容,通过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评价1.多元评价在教学中应该采取多元评价方式,不仅要注重幼儿的艺术表现能力和体育能力,还要注重幼儿的综合素质发展情况,通过多元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

大班体育教案《小小杂技员》含反思

大班体育教案《小小杂技员》含反思

大班体育教案《小小杂技员》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体育教材第四章《小小杂技员》。

内容包括:基本身体协调训练、平衡能力训练、柔韧性训练以及基本杂技动作学习。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身体协调、平衡能力和柔韧性训练方法。

2.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专注的品质,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3. 让学生了解杂技文化,培养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基本杂技动作的学习和掌握。

重点:身体协调、平衡能力和柔韧性的训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平衡木、体操圈、橡皮筋、音乐播放设备。

学具:瑜伽垫、毛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小杂技员”的角色扮演,引导学生关注杂技表演中的身体协调、平衡和柔韧性。

2. 身体协调训练(10分钟)(1)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提醒注意动作要领。

(2)进行“模仿小动物”游戏,让学生模仿小猫、小狗等动物的动作,提高身体协调性。

3. 平衡能力训练(1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平衡木练习,注意安全。

(2)进行“金鸡独立”比赛,提高学生的平衡能力。

4. 柔韧性训练(10分钟)(1)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瑜伽动作,如“猫式”、“骆驼式”等。

(2)利用橡皮筋进行柔韧性训练,注意动作的缓慢和均匀。

5. 杂技动作学习(15分钟)(1)示范并讲解“翻跟头”、“倒立”等基本杂技动作。

(2)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学生展示所学动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教学内容:小小杂技员2. 教学目标:(1)掌握身体协调、平衡能力和柔韧性训练方法。

(2)培养勇敢、自信、专注的品质,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3)了解杂技文化,培养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3.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基本杂技动作的学习和掌握。

重点:身体协调、平衡能力和柔韧性的训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练习身体协调、平衡能力和柔韧性训练方法。

(2)学习并掌握一个基本杂技动作。

2. 答案:(1)学生根据自己的练习情况,完成作业。

初中文艺和体育课教案

初中文艺和体育课教案

初中文艺和体育课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文艺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 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文艺和体育运动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

教学内容:1. 文艺课:诗歌鉴赏《春江花月夜》2. 体育课:篮球基本技巧训练教学过程:一、文艺课(20分钟)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诗歌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简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诗歌鉴赏(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歌,分析诗歌的意象、节奏和韵律,解读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3. 创作练习(5分钟)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春天”为题材,创作一首小诗。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二、体育课(20分钟)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慢跑、关节活动等热身运动,提醒学生注意运动安全。

2. 技能训练(10分钟)教师示范篮球基本技巧(如运球、投篮、传球等),学生跟随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团队比赛(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两队进行篮球比赛,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技水平。

教学评价:1. 文艺课:通过学生的诗歌创作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2. 体育课:通过学生的技能掌握和比赛成绩,评价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方法的适用性,以及学生的学习反馈。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备注:本教案根据我国初中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仅供参考。

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水平和教学条件进行调整。

(荐)公共艺术(高教版音乐篇)教案第三单元--璀璨的乐器第五节协奏曲(文化艺术与体育类音乐

(荐)公共艺术(高教版音乐篇)教案第三单元--璀璨的乐器第五节协奏曲(文化艺术与体育类音乐

《协奏曲》教案附页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播放图片,提问学生小提琴单簧管小号1、你认识这些乐器吗?这些乐器可以组成什么样的演奏形式?观看图片认识乐器学生对各种器乐有初步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习协奏曲打好基础。

协奏曲协奏曲在拉丁文中的原意是“竞争”或“比赛”。

它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大协奏曲”,是一种由多件乐器组成一组乐器与乐队竞奏,有时候特别强调管乐器和弦乐器之间的差别,其中代表作有《F大调第二勃兰登堡协奏曲》。

第二种协奏曲就是由一件独奏乐器与乐队竞奏的“独奏协奏曲协奏曲通常是由“快—慢—快”三个乐章组成,而在第一乐章总穿插一长段独奏乐器的华彩乐段,由独奏者单独炫技表演,第二乐章是慢速,以便于独奏乐器抒发其歌唱性特点,最后的乐章往往带有活泼欢快的特性。

了解协奏曲的表现形式和演奏特点为学习感受乐曲奠定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F 大调第二作品介绍这部作品是享有古典音乐最高荣誉的“音乐之父”巴赫所创作的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中的第二首,是巴洛克时期精美的复调代表作品之一,这首作品主要为小号、长笛、聆听介绍作品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作品为欣赏乐曲做好铺垫。

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一乐章双簧管和小提琴4件乐器而写,再加上其他的伴奏乐器。

作品共分三个乐章,第一乐章为快板。

整个作品运用了大量的叠句,在叠句各次重复出现之间有着织体清晰的插部,简短而生动的独奏、二重奏、三重奏,主题此起彼伏,又相互关联。

聆听欣赏一、多媒体播放音乐片段听辨乐曲中的主要4件乐器,听辨它的音色。

二、提出问题:1、乐曲中还出现了哪些乐器?2、这些乐器都表现了怎样景象?谈谈你的感受。

欣赏讨论交流启发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感受力。

音乐知识巴洛克音乐西方音乐史上一般将1600年~1750年这一段时期产生的音乐统称为巴洛克音乐。

构思宏大,情绪夸张,气度高昂,讲究对称华丽,富有精美的装饰性是巴洛克音乐的美学特征。

多为复音、复调音乐。

这一时期音乐的代表人物有巴赫、维瓦尔第和亨德尔等。

(荐)公共艺术(高教版音乐篇)教案第三单元--璀璨的乐器第六节交响曲(文化艺术与体育类音乐

(荐)公共艺术(高教版音乐篇)教案第三单元--璀璨的乐器第六节交响曲(文化艺术与体育类音乐

《交响曲》教案附页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播放图片,提问学生认识这些音乐家吗?海顿贝多芬莫扎特交响曲的发展过程中,以“交响曲之父”海顿、“音乐天才”莫扎特和“乐圣”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在音乐史上竖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观看图片认识作曲家学生对交响乐影响较大的作曲家初步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习交响曲打好基础。

交响曲交响曲一词源于希腊文,原意为“一齐响”,后来经过发展,指的是由交响乐队演奏的由若干个独立但相互有内在联系的乐章组成的大型器乐套曲。

了解交响曲的演奏形式为学习感受乐曲奠定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作者作品介绍1、故事讲解惊愕交响曲的由来你作品特点与结构。

2、了解海顿的生平及代表作品。

聆听介绍作品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作品为欣赏乐曲做好铺垫。

聆听欣赏多媒体播放音乐,提出问题:1、乐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乐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3、为什么这个乐章叫做“惊愕”?师生总结:这是人们最熟悉的慢板乐章,优美的旋律具有一种内在的美和魅力。

乐曲中出现了变奏,音乐中的不和谐音的造成惊愕的特别效果。

欣赏讨论交流启发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感受力及音乐的谈就能力。

音乐知识了解交响乐队的配置聆听、感受了解了解交响乐队的配置,相关知识,更好地欣赏音乐。

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作品作者介绍教师简单介绍作者作品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第四十交响曲》是一部带有戏剧成分的抒情性交响曲,感情丰富、细腻,充满内在的激情,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莫扎特的生平及代表作品了解作品、作者让学生了解作品,为欣赏音乐打好基础。

聆听欣赏分段欣赏,播放音乐,提出问题:1、乐曲的第一主题在哪首歌曲中出现过?2、乐曲的有着怎样的音乐形象?3、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音乐情绪有变化吗?4、感受每个主题音乐的发展变化,展开想象谈谈你的感受。

师生总结:带有戏剧成分的抒情性交响曲,感情丰富、细腻,充满内在的激情,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沉思性质的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形成对比。

初中文艺和体育课教案设计

初中文艺和体育课教案设计

初中文艺和体育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艺和体育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2. 培养学生对文艺和体育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和体育精神。

3. 提高学生的文艺创作能力和体育技能,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文艺方面: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形式的基本知识,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的基本知识。

2. 体育方面: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等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以及体育保健、体育心理学等基本知识。

三、教学方法:1. 文艺方面:采用讲授、讨论、欣赏、创作等方法,让学生在感受文艺魅力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

2. 体育方面:采用示范、实践、指导、比赛等方法,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体育技能。

四、教学过程:1. 文艺课:(1)导入:通过播放一首优美的诗歌朗诵或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介绍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形式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各种文学体裁的特点。

(3)欣赏:组织学生欣赏经典文学作品,让他们感受文艺的魅力。

(4)创作:鼓励学生进行文艺创作,如写一首诗、一篇散文等,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

2. 体育课:(1)热身:组织学生进行跑步、拉伸等热身活动,为体育实践做好准备。

(2)实践:讲解并示范田径、篮球、足球、乒乓球等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让学生进行实践。

(3)指导:针对学生的实践情况,进行个别指导,提高他们的体育技能。

(4)比赛:组织学生进行比赛,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五、教学评价:1. 文艺方面:通过学生的创作作品、课堂表现、欣赏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2. 体育方面:通过学生的体育技能、比赛成绩、团队精神等方面进行评价。

六、教学资源:1. 文艺方面:文学作品、音乐作品、视频资料等。

2. 体育方面:体育器材、场地、视频资料等。

七、教学时间:1. 文艺课:每学期约10课时。

2. 体育课:每学期约10课时。

八、教学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文化艺术和体育PPT教学课件

文化艺术和体育PPT教学课件
王 军 霞
刘翔
张怡宁
邓 亚 萍
王楠
2、群众体育:
方针: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在此方针指引下,全民健身活动成为 人们生活部可缺少的一部分
太极拳
巩固练习:
➢文革之前,文化艺术的指导方针是什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文革之前,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的代表作品是? 《东方红》
➢哪一年,中国重返奥委会? 1979年
在余永泽爱情的感动下,她和他共 建爱巢,从小孤苦无依的林道静暂时享 受到了家庭的温馨。但她不甘心被人供 养,当遇到共产党人卢嘉川之后,她开 始接触到革命思想,决心离开庸俗自私 而平庸的余永泽,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 流中去。从此她在革命者的指引下,一 步步克服软弱,最终成为一名成熟的无 产阶级革命战士。
简单立方 体心立方 面心立方 Nhomakorabea1、简单立方:又称简立方,自然界中简单立 方晶体比较少见.VI A族元素晶体钋 Po在室 温时是简单立方结构.简立方的配位数为 6。 2、体心立方:碱金属 Li、Na、K等是体心立 方结构.体心立方的配位数是 8。 3、面心立方:Cu、Ag、Au 等金属晶体的结 构是面心立方.面心立方的配位数为 12, 这是简单晶体可能具有的最高配位数,面心立 方是自然界最密集的堆积方式之一,称为面心 立方密堆积,简称立方密堆积或立方密积.
奥运开幕式
江泽民与《龙凤呈祥》 剧组合影
二、体育事业的突飞猛进
1、竞技体育
(1)、新中国在国际体坛中的地位提高。
1973年
恢复在亚运联合会的合法席位
1979年 1984年 2001年
重返奥委会 奥运会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 取得2008年夏季奥运会主办权
吴传玉
陈镜开
郑凤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0课文化艺术与体育
内容提要
一、文化艺术的繁荣
建国50年来,中国的文化艺术事业,成就辉煌。

二、体育事业的突飞猛进
1973年,中国恢复在亚运会联合会的合法席位;1979年,中国重返奥运会。

从此,中国全面登上国际体坛,加速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1984年,新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实现金牌“零的突破”。

2000年,在第27届奥运会上,中国名列金牌榜第三位,实现历史性突破,跻身世界竞技体育强国之林。

2001年7月,北京申奥成功,取得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第29届)的主办权。

导学目标
&
基础知识
了解掌握新中国诞生后,文学艺术和体育事业也步入了新时代,成就辉煌。

两个文学艺术创作高峰期里出现的代表性作品,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标志(重大赛事中的夺冠人物)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阅读资料获取信息
有效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网络等历史资源,收集整理自己所喜爱的文学艺术作品、体育明星等相关资料,形成准确的历史概念
讨论探索
文艺作品与社会与人民大众的关系,体育事业与综合国力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爱国情感
体育事业摆脱“东亚病夫”地位冲出亚洲走向世界,是新中国历程的缩影和代表,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值得大力颂扬和学习
溯源固本立志奉献
文艺作品源于社会又反映社会、取之于民又奉献于民,这是文艺作家获得成功的历史经验,我们也要为将来事业的成功而不懈努力
教学重点文艺作品在人民生活中所拥有的地位和作用体育事业的成长是中华民族崛起的一面旗帜
教学难点文艺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教师讲解
|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讨论回答:你有自己喜欢的文化名人和体育明星吗能否向大家作些简单的介绍(可以通过这样的联系,利用“追星效应”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真理的内在需求。

但要注意从讨论时间、思维理念等方面予以调控。


承上启下,教师引导:刚才同学们介绍的事例都很生动感人,说明这些优秀作家、文艺明星和体育健儿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都留下了走向成功的轨迹,谱写了灿烂辉煌的历史。

我们怎样进一步从他们的成功体会到新中国的崛起呢怎样为自己的将来也铺设出锦绣前程呢(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文学的繁荣
1为什么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文学艺术也步人了新的时代
(A. 政策英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给文艺创作带来了和谐、宽松的创作氛围; B. 来源丰富:新旧社会交替阶段的社会风情千姿百态,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无穷的源泉。


2为什么文革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文艺工作者迎来又一个创作的春天
?
(文学艺术的创作离不开时代的影子。

文革期间由于社会的畸形,出现了一些严重脱离实际或浮夸于世的文学作品。

文革后拨乱反正,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文艺工作者才迎来又一个创作的春天,涌现出一批《班主任》之类的好作品。


3作家老舍在他的作品《茶馆》里说:“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文学作品的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源于社会而奉献于社会,取之于人民而回报给人民。


艺术的发展。

1你知道哪些文学艺术作品的形式
(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方面的形式,还有音乐、影视、戏剧、舞蹈、杂技、绘画等艺术方面的形式。


2组织学生讨论回答:
为什么郭沫若的历史剧《武则天》演出时,取得那么巨大的成功

(他个人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和敢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作品本身质量很高,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还得到了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大力支持。


教师小结、过渡:文学作品源于社会又反映社会、取之于民又奉献于民,这是文学家获得成功的历史经验。

无论同学们将来从事哪个行业,只要真想获得事业的成功,就要象郭沫若、老舍等文学大师那样,从文化知识开始,脚踏实地打牢基础,为了事业不懈地努力奋斗,一
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走向辉煌。

走向世界体育强国
1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比赛项目取得哪些让世人瞩目的成就
(A. 竞技体育“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乒乓球、羽毛球、女排、跳水、体操等项目在国际体坛上卷起一阵阵“中国旋风”,获得大把大把的金牌。

振奋了民族精神,张扬了国威。

B.
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国争光,屡建功勋。

容国团、许海峰、李宁等一大批优秀运动员不断涌现,就象那长江后浪推前浪,标志着我国正在走向世界体育强国。


2发展体育运动除了在比赛场上为国争光之外,还有什么现实意义
(A. 群众性的体育运动蓬勃开展,体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课程,民族素质大幅度提高,把“东亚病夫”的帽子扔进了太平洋。

B. 综合国力的增强,为发展体育提供了必要的保证;体育的发展,使民族素质得到提升,进一步增强了综合国力。


教师画龙点睛:我国正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作用中不断崛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