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841自动控制原理

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841自动控制原理

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
大纲
考试科目编号:841
考试科目名称:自动控制原理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熟练掌握经典控制理论中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数学模型和分析方法;掌握用时域分析、根轨迹分析法和频率响应分析法综合连续线性定常控制系统;掌握用描述函数分析非线性控制系统;掌握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分析方法;掌握现代控制理论状态空间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二、考试的内容
1. 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开环、闭环控制。

2. 数学模型:
建立实际系统的数学模型。

微分方程和传递函数的关系;由原始方程绘制方框图;方框图的化简。

3. 时域分析:
1。

湖北民族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湖北民族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文体发展的不平衡;朝代的不平衡;地域的不平衡;
()各种文体的渗透与交融:
诗与赋的渗透与交融;诗与词、曲的渗透与交融;赋与词的渗透与交融;诗与文的渗透与交融;史传与小说渗透与交融;
()复古与革新:
表面的复古与实质的革新;文与道的离合;文学与儒家思想;文学与佛道思想。
.古代文学史的分期及基本内容
()三古、七段的划分:
.重要作家、作品
这一部分要求考生具有经典意识,对文学史上那些产生广泛、持久影响的作家、作品,能够在思想、艺术上有较全面、深入的把握与理解。
.出版、传播
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变化,一定要联系中国现代出版业和传播方式的发展、变化,因此,要求考生对不同时期的文学的主要传播方式有一定了解,并思考其中蕴含的某些规律。
考生的复习范围和考试的命题范围以研究生处在本考试大纲中公布的关于本门课程考试的参考书目为据。
二、考核目标
《文学史基础》试卷旨在考查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这些基础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
.学生应系统掌握中外文学史的相关知识,建构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 .对于经典的中外文学名著、经典作家以及文学思潮能进行准确地分析与阐释。.具备宽广的学术视野、基于文学本位的史学思维并且已经形成跨学科的理论整合与创新能力。
[] 章培恒主编,《中国文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年版。
[] 章培恒著,《中国文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年第版。
[] 褚斌杰、谭家健主编,《先秦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年版。
[]邓乔彬著,《唐宋词艺术发展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年第版;
[]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年版。
上古期:先秦、秦汉;中古期:魏晋至唐中叶、唐中叶至南宋末、元初至明中叶;近古期: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

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811电力系统分析基础

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811电力系统分析基础

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11
科目名称:电力系统分析基础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参数和数学模型,掌握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基本原理,掌握电力系统有功和无功优化运行及其调整方法,掌握短路电流计算的基本方法。

二、考试的内容
1.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电力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电力系统主要的电压等级与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情况。

2.电力系统各元件特性和数学模型:发电机组的运行特性与数学模型;输电线路、变压器、负荷的数学模型及参数计算;标幺值计算原理,理想变压器数学模型及多电压等级电力网络等效电路的形成。

3.简单电力网络的计算和分析:基于有名值与标幺值的简单电力网络(环型网、辐射型网)潮流计算方法;有功、无功的基本电力。

贵州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830 化工原理

贵州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830 化工原理

贵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名称:830 /化工原理一、考试基本要求本科目考试着重考核考生掌握化工原理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的程度,要求考生对化工生产过程中主要单元操作过程原理和设备性能能够进行定量过程计算和工程设计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工原理及相关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化学工程与工艺、无机非金属中、材料高分子、环境工程、酿酒工程、生物工程、化学工艺等相关专业。

三、考试形式闭卷,180分钟四、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1.导言化工原理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所招收与化学工程与技术有关专业硕士研究生而实施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

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本化工生产过程中主要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工艺计算和典型设备结构与设计,以达到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和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第一章流体流动1、考试内容(1)流体运动的考察方法、流体受力和能量守恒分析方法;(2)流体静力学及压强测定;(3)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及其应用;(4)机械能守恒及伯努利方程的应用;(5)流动型态(层流和湍流)及判据;(6)流速分布及流动阻力分析计算;(7)因次分析方法;(8)管路计算;(9)流速和流量的测定、流量计。

2、考试要求掌握流体流动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及流动规律,包括流体静力学和机械能守恒方程。

能够灵活运用流体力学基本知识分析和计算流体流动问题,包括流体流动阻力计算和管路计算。

第二章流体输送机械1、考试内容(1)主要流体输送机械的类型及特点;(2)离心泵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特性曲线、流量调节、组合操作、安装和汽蚀现象;(3)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和真空泵的主要特性。

2、考试要求了解各类化工用泵的主要结构、原理和主要用途。

掌握离心泵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流量调节和安装。

2019法硕考试大纲

2019法硕考试大纲

2019法硕考试大纲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联考考试大纲(上编专业基础课)主要涵盖以下方面:
一、考试性质
专业基础课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联考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考查目标
专业基础课考试旨在考查考生对法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基本法律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刑法学约占75分,民法学约占75分。

4.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分析题、辨析题、法案分析题、案例分析题。

四、考查内容
专业基础课考试主要涵盖刑法学和民法学两部分内容。

具体考
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刑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犯罪构成及犯罪形态;刑罚及其适用;民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民事法律关系及民事权利;民事责任等。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长江大学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长江大学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339-农业知识综合一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339《农业知识综合一》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农业知识综合一》侧重于植物生产类综合知识的考查。

考试内容应主要涵盖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等课程。

要求考生认识生命活动、生长环境的基本规律,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植物学 75分
植物生理学 75分
4、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 30分
简答题 70分
综合题 50份
三、考查范围
(一)植物学
1、绪论
①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
②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及分科
③植物的多样性。

2、植物细胞。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湖北师范大学自命题考试科目考试大纲(科目名称:数学分析(二)科目代码:602)一、考查目标数学分析(二)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极限与连续、微分学、积分学和级数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内容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基本计算,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极限与连续约50分一元微积分约50分多元微积分约30分无穷级数约2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计算题:9小题,每小题10分,共90分证明题: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五)主要参考书目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主编:《数学分析》(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高等数学》(上、下册),同济大学数学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六版.三、考查范围(一)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数学分析原理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

2、掌握和理解极限理论和方法,由此而产生的连续性、微分学、积分学和无穷级数。

3、能灵活运用基本定理和基本方法证明问题,能灵活运用基本公式计算问题,以及综合运用。

(二)考试内容一)集合与函数1. 实数集、有理数与无理数的稠密性,实数集的界与确界、确界存在性定理。

2. 2上的距离、邻域、聚点、界点、边界、开集、闭集、有界(无界)集,以及上述概念和定理在n上的推广。

3. 函数、映射、变换概念及其几何意义,隐函数概念,反函数与逆变换,初等函数以及与之相关的性质。

二)极限与连续1. 数列极限、收敛数列的基本性质(极限唯一性、有界性、保号性、不等式性质)。

2. 数列收敛的条件(Cauchy准则、迫敛性、单调有界原理、数列收敛与其子列收敛的关系),极限1lim(1)nnen→∞+=及其应用。

3.一元函数极限的定义、函数极限的基本性质(唯一性、局部有界性、保号性、不等式性质、迫敛性),两个重要极限sin1lim1,lim(1)xxx xx xe→→∞=+=及其应用,计算一元函数极限的各种方法,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阶的比较,记号O与o的意义,多元函数重极限与累次极限概念、基本性质,二元函数的二重极限与累次极限的关系。

2019年(838)考试大纲-电路原理

2019年(838)考试大纲-电路原理

2019年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电路原理》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试性质电路原理是电气工程一级学科、电气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

考试对象为参加东北大学信息学院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准考考生。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二)答题时间:180分钟(三)考试题型:计算综合题(四)参考书目电路原理(第3版),李华、吴建华,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8月。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一)电路基本定律1.电路基本变量2.耗能元件与储能元件3.独立电源和受控电源4.基尔霍夫定律5.电阻的联结及等效变换6.电源的联结及等效变换(二)电路一般分析方法及电路定理1.支路电流法2.回路电流法3.节点电压法4.叠加定理5.等效电源定理6.互易定理(三)正弦稳态电路分析1.正弦量的相量表示2.RLC元件伏安特性的相量形式3.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及电路的相量模型4.阻抗与导纳5.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计算6.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7. 传输最大功率(四)三相电路1.对称三相电路的特点2.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3.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4.三相电路的功率(五)互感电路与谐振电路1.含互感电路的分析计算2.空心变压器和理想变压器3.串联谐振电路的分析计算4.并联谐振电路的分析计算(六)周期性非正弦稳态电路分析1.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和平均功率2.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分析计算(七)线性动态网络时域分析1.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2.一阶电路的全响应3.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4.一阶电路对正弦激励的响应5.线性动态网络对任意激励的响应(八)线性动态网络复频域分析1.拉普拉斯变换及其重要性质2.拉普拉斯反变换的部分分式法3.两类约束的复频域形式4.复频域分析法5.网络函数及其应用(九)双口网络1.双口网络的Y参数、Z参数、A参数和H参数计算2.双口网络的转移函数3.双口网络的特性阻抗4.双口网络的等效电路5.双口网络的联结(十)非线性电路1.非线性电阻元件特性2.非线性电阻电路的解析分析法3.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分析法4.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小信号分析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物理化学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50分
一、考试要求:
《物理化学》是大学本科化学及化工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理论课。

它是从物质的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的联系入手探求化学变化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

主要内容包括气体PVT关系、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统计热力学初步、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化学平衡、相平衡、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现象及胶体化学。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计算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物理化学实验的相关内容中,要求掌握常用的物理化学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包括物理量的测量(包括原理、计算式、测定步骤、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和常用物理化学仪器的使用(原理及装置、测量精度、使用范围、注意事项等)。

二、考试内容:
1.气体的PVT关系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微观模型
(2)理想气体混合物,道尔顿定律及阿马格定律
(3)气体的液化及临界参数
(4)真实气体状态方程—范德华方程
(5)对应状态原理及普遍化压缩因子图
2.热力学第一定律
(1)热力学基本概念及热力学第一定律
(2)可逆过程及可逆体积功的计算
(3)恒容热、恒压热及焓
(4)热容及恒容变温过程、恒压变温过程热的计算
(5)焦耳实验,节流膨胀过程、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及焓
(6)气体可逆膨胀、压缩过程,理想气体绝热过程及绝热可逆过程方程(7)相变过程热的计算
(8)化学计量数,反应进度和标准摩尔反应焓
(9)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标准摩尔生成焓及标准摩尔燃烧焓
(10)化学反应热与温度的关系
(11)绝热反应—非等温反应
3.热力学第二定律
(1)卡诺循环及卡诺定理
(2)自发过程特征、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表述、本质
(3)熵定义及熵的统计意义、克劳修斯不等式及熵增原理、熵判据
(4)环境熵变的计算
(5)单纯PVT变化熵变的计算
(6)相变过程熵变的计算
(7)热力学第三定律、标准熵及化学变化过程熵变的计算
(8)亥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定义、物理意义及变化值的计算、判据(9)热力学基本方程、麦克斯韦关系式及其应用
(10)克拉佩龙方程及外压对液体饱和蒸汽压的影响
4.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
(1) 偏摩尔量的定义、物理意义、集合公式以及偏摩尔量间的关系
(2) 化学势定义、化学势与温度、压力的关系、化学势判据及应用
(3)气体组分的化学势
(4)稀溶液的两个经验定律—拉乌尔定律、亨利定律及其应用
(5) 理想液态混合物
(6)理想稀溶液中任一组分的化学势表示式及分配定律
(7)稀溶液的依数性
(8)逸度及逸度因子
(9) 活度及活度因子-真实液态混合物及真实溶液
5. 化学平衡
(1)化学反应平衡条件
(2)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与等温方程式
(3)平衡常数表示式
(4)复相反应化学平衡
(5)平衡组成的计算
(6)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的定义及其应用
(7)温度对标准平衡常数的影响—化学反应等压方程
(8)其他因素对理想气体化学反应平衡的影响
(9)真实气体反应的化学平衡
(10)常压下液态混合物和溶液中的化学平衡
6.相平衡
(1)多组分系统平衡的一般条件
(2)相律及其应用
(3)杠杆规则
(4)单组分系统相图分析
(5)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及分析
(6)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及分析
(7)精馏原理
(8)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及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
(9)二组分固态不互溶系统液—固平衡相图
(10)二组分固态互溶系统液—固平衡相图
(11)生成化合物的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
(12)三组分系统的图解表示方法及有一对液体部分互溶系统的相图
7.电化学
(1)电化学基本概念、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及法拉第定律
(2)离子的电迁移、离子迁移数的定义及计算
(3)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的定义、计算及电导测定的应用
(4)离子独立运动定律及离子的摩尔电导率
(5)电解质的平均离子活度因子、离子强度
(6)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简介及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
(7)可逆电池条件、可逆电池的书写方法、可逆电池电动势的测定
(8)原电池热力学计算和能斯特方程的应用
(9)电动势产生机理
(10)电极电势、液体接界电势和电池电动势
(11)可逆电极的种类
(12)电动势测定的应用(含原电池设计方法)
(13)分解电压、极化作用
(14)电解时电极上的竞争反应
8. 统计热力学初步
(1)粒子各种运动形式的能级、能级简并度
(2)能级分布的微观状态数及总微观状态数
(3)最概然分布与平衡分布
(4)波耳兹曼分布公式、各项含义及简单计算
(5)粒子配分函数的定义、物理意义、分子的全配分函数--析因子性质(6)各配分函数的求法及其对热力学函数的贡献
9. 界面现象
(1)表面吉布斯函数及界面张力
(2)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和微小液滴的饱和蒸汽压、毛细现象
(3)亚稳状态及新相生成
(4)固体表面上的吸附作用—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等温吸附、Langmuir 吸附理论及吸附公式的简单应用、BET吸附理论及吸附公式中各物理量含义(5)固-液界面:接触角、杨氏方程及润湿现象
(6)溶-液界面:溶液的表面吸附、表面过剩及吉布斯吸附等温式
(7)表面活性剂定义、种类及其作用,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存在方式
10. 化学动力学
(1)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法
(2)化学反应速率方程、质量作用定律、反应分子数及反应级数、速率常数(3)速率方程的积分形式
(4)速率方程的确定
(5)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阿累尼乌斯公式、活化能及其与反应热的关系(6)典型复合反应
(7)链反应
(8)复合反应速率的近似处理方法
(9)气体反应的碰撞理论
(10)过渡状态理论
(11)光化反应—光化学反应特点、初级反应和次级反应、光化学定律、光化学反应机理及速率方程、温度对光化学速率的影响、光化平衡反应
(12)催化作用的通性及多相催化反应的步骤
11. 胶体化学
(1)胶体的定义和胶体的基本特性
(2)溶胶的制备及净化
(3)胶体分散系统的基本性质—光学性质(丁铎尔效应及瑞利公式)、电学性质、动力性质
(4)双电层理论和 电位
(5)憎液溶胶的胶团结构
(6)憎液溶胶的稳定与聚沉
(7)乳状液
(8)Donnan平衡和高分子溶液的渗透压
12.物理化学实验(不超过试题总分数的10%)
物理化学实验的特点是利用物理方法研究化学系统变化规律。

实验中常用到多种物理测量仪器,因此应注意基本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物理化学实验包含以下内容:
(1)化学热力学实验
量热、化学平衡及相平衡实验。

包括:燃烧热测定、液体饱和蒸气压测定、氨基甲酸铵分解平衡、二组分沸点-组成相图的制作、二组分金属固-液平衡相图的测绘。

(2)电化学实验
可逆电池电动势的测定。

(3)化学动力学实验
测定反应速率常数、反应级数和活化能等动力学参数,包含的实验:过氧化氢分解及乙酸乙酯皂化反应。

(4)界面现象与胶体化学实验
溶液表面吸附和表面张力测定、用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的摩尔质量。

* 考生应掌握上述物理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基本测量技术、控制技术及仪器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
(1)温度的测量与控制水银温度计和热电偶温度计的使用和校正;恒温水浴的装配和使用。

(2)压差计的使用;气压计的使用和校正;真空泵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3)电位差计的原理及正确使用。

标准电池、检流计、参比电极的使用。

电导率仪的使用。

(4)阿贝折射仪的原理及使用。

(5)氧弹及燃烧热测定装置的操作、压片机、高压氧气瓶的使用。

三、参考书目
1、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组编,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9。

2、物理化学(上、下册)(第五版),傅献彩、沈文霞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物理化学实验(第二版),刘金河、杨国华、张在龙、孙在春编著,中国石油
大学出版社,2007。

*参考书目1和2可任选其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