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4课件专题四 “亚洲觉醒”的先驱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专题4“亚洲觉醒”的先驱专题分层突破课件人民版选修4

高中历史专题4“亚洲觉醒”的先驱专题分层突破课件人民版选修4
一些,那不要紧,只要明白即可。 第二,朗读。 老师要求大家朗读课文、单词时一定要出声地读出来。 第三,提问。 听课时,对经过自己思考过但未听懂的问题可以及时举手请教,对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回答,有不同看法的,也可以提出疑问。这种方法也可以保证
自己集中注意力。 第四,回答问题。 上课时积极回答问题是吸收知识的有效途径。课堂上回答问题要主动大胆。回答时要先想一想“老师提的是什么问题?”,“它和学过的内容有什么
[即时演练] 2.凯末尔革命、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共同点是( ) A.都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 B.都采取和平手段反对殖民统治 C.斗争对象都是国内反动势力 D.最后都走向现代化的发展轨道 【解析】 两次革命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故A项正确。但采取的方式不 同:一个是暴力、一个是非暴力;斗争对象不同:一个是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一 个是反帝反封建;结果不同:土耳其经过凯末尔革命步入现代化的发展轨道。 【答案】 A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专题分层突破(四)







·


强 化
[自我填充] A.辛亥 B.国民党 C.非暴力 D.种姓 E.《洛桑和约》 F.民族
主题一 孙中山与甘地的比较 [核心整合]
1.历史贡献 (1)孙中山: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实行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 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积极捍卫民主共和、促成国共合作等。 (2)甘地:提出甘地主义思想、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 殖民统治、为印度民族独立开辟了道路。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4同步课件+专题总结专题4 “亚洲觉醒”的先驱 4.1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4同步课件+专题总结专题4 “亚洲觉醒”的先驱 4.1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

3.评价:同盟会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
三民主义 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 级革命政党;
利益和要求,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自主·学习区
三、缔造资产阶级共和国 1.背景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1)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起义爆发并占领武昌,12 月孙中 山从美国回到上海与黄兴、宋教仁、胡汉民等讨论新政府问 题时,孙中山力主实行 总统 制。 (2)12 月 29 日各省代表在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社会状况,并在华侨中积极宣传革命。(2)伦敦蒙难脱险后, 孙中山增强了革命信心,更加积极地展开反对清王朝的斗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自主·学习区
二、组建革命大同盟——中国同盟会 1.背景:兴中会成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成为一支重要 的政治力量。
本 学 2.成立:1905 年,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在日本东京成立 案 栏 中国 同盟会 ,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 目 开 地权”为纲领,后阐发为三民主义。 关
自主·学习区
3.策划广州起义 (1)概况:兴中会成立以后,孙中山建立香港兴中会,筹划广
本 学 案 栏 目 开 关
州反清武装起义遭到失败。 (2)意义:广州起义表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者 已同清王朝彻底决裂,以武装起义迈出了中国民主革命的第 一步。
自主·学习区
4.考察欧美,为革命深入发展做准备 (1)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海外,考察资本主义国家的
自主·学习区
2.建立 (1)1912 年 1 月 1 日,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庄严宣告
中华民国
成立,宣布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

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课件(人教版选修4)

历史: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课件(人教版选修4)
如:辛亥革命,‚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用足教材
P69
简单设问: 1、当时世界政治潮流主要是什么? 2、请用史实说明孙中山是如何顺应世界潮流? 3、孙中山的这些努力体现了哪些精神?

P74 “历史纵横‛ 食盐进军
“……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棍击头盖 骨的破裂声,被打的人像十柱戏的木柱 一样成片倒下,而后面的人没有一个伸 手招架的,保持原来的队形镇定自若地 走上来,走到被打倒为止。‛ 想象、理解、感受
广度与深度
第一课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感受孙中山百折不挠寻求救国之路的 基 本 探索精神、开天辟地的革命勇气和坚持民 要 主共和的坚定立场。 求
“感受”:情感、态度价值观。 建议:宏观上梳理革命历程(跨度、转变); 微观上精选史实与材料(如护法运动、遗嘱)
广度与深度
第一课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发 评价孙中山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 展 中的历史作用。 要 求
“评价”:应用层次。“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 是评价的立足点。 建议:对“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有个总体把握; 多角度评价(反帝反封建角度;民主政治角度); 多方面评价(思想、实践、精神);要结合史实
广度与深度
第一课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人物史的一种教法
了解时代的影响
三维目标的统一
历史的统一
《圣雄甘地》简要设计
图片导史
出示图片
教师讲述:美国Google公司在其网站上发布了一段恶搞 印度圣雄甘地的视频,甘地居然拿枪扫射、拿刀杀人,引 发了印度大规模示威游行。印度政府表示强烈抗议。 教师设问:印度为什么反映如此强烈?甘地到底是怎 样的一个人?
基 本 要 求

高中历史专题4“亚洲觉醒”的先驱专题分层突破课件人民版选修4

高中历史专题4“亚洲觉醒”的先驱专题分层突破课件人民版选修4



·






专题分层突破(四)







·


强 化

[自我填充] A.辛亥 B.国民党 C.非暴力 D.种姓 E.《洛桑和约》 F.民族
主题一 孙中山与甘地的比较 [核心整合]
1.历史贡献 (1)孙中山: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实行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 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积极捍卫民主共和、促成国共合作等。 (2)甘地:提出甘地主义思想、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 殖民统治、为印度民族独立开辟了道路。
[即时演练] 2.凯末尔革命、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共同点是( ) A.都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 B.都采取和平手段反对殖民统治 C.斗争对象都是国内反动势力 D.最后都走向现代化的发展轨道 【解析】 两次革命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故A项正确。但采取的方式不 同:一个是暴力、一个是非暴力;斗争对象不同:一个是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一 个是反帝反封建;结果不同:土耳其经过凯末尔革命步入现代化的发展轨道。 【答案】 A
2.道路(思想) (1)道路:孙中山,暴力革命;甘地,非暴力不合作。 (2)成因:孙中山改良道路受阻;甘地受到“仁爱”、宗教思想的影响较深。 3.人格魅力 顽强意志、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争取民族独立的爱国主义精神;追求“民 主”、自由的人文情怀;大公无私、不贪恋权力等优秀品质。
[即时演练] 1.下列关于孙中山和甘地思想的共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主张向苏俄学习 B.具有反宗教的世俗主义思想 C.主张以革命手段改造社会 D.以民族主义为主要内容 【解析】 二者都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努力,都带有民族解放的性质。 【答案】 D

高中历史:专题四 亚洲觉醒的先觉 课件(人民版选修4)

高中历史:专题四 亚洲觉醒的先觉  课件(人民版选修4)
事迹: 建立兴中会,发动武装起义 创立同盟会,阐发“三民主义”
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民族危机加深→人心思变
背景 革命团体相继建立
1、创
武装起义逐渐展开
立同盟 会,阐 发三民 主义
革命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建立统一的革命 大同盟
概况 1905年东京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905年)
政治纲领: 三民主义
四、从“依赖帝国主义”到“反对帝国主 义”早年:对帝国主义心存幻想(如旧三民主义
中就没有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南京临时政 府成立后发布《告各友邦书》中承认帝国主义与 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转变:孙中山在斗争中认识到,要争取中国 独立富强就必须努力推翻帝国主义。
晚年:他同帝国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如 新三民主义中增加了反帝的要求)。
认识 ①超越党派界线,与时俱进,实现人生跨越
②促成国共首次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达高潮
⒈从“医人”到“医国” ⒉从“改良”到“革命” ⒊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 ⒋从“依赖帝国主义”到“反对帝国主义”
一、从“医人”到“医国”
原因: 民族危机刺激 海外求学经历 爱国心驱使
此时的孙中山是一个改良主义者,他 把挽救危亡的希望寄托在清政府身上……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 货能畅其流。此回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 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 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 6月 材料二 “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 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

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1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__孙中山(一)课件人民版选修4

高中历史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1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__孙中山(一)课件人民版选修4

练 高分跨栏
1.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最 主要影响在于 ( )
A.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 B.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从此进入新的阶段 C.奠定了孙中山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地位 D.使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部分任务得以完成
解析: 本题难度较高,除A项与史实不符合外,C、D 两项都有较大的迷惑性。首先要理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部 分任务得以完成”这句话的含义是指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封建 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部分地完成了反帝 反封民主革命任务。 同盟会的成立,使分散的革命力量统一 起来,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最终导致辛亥革命的成功。
答案:B
2.2012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1周年,北京、南京、武汉、 广州、中山都想申请纪念活动主办权,其中南京的理由是
() A.辛亥革命在南京爆发 B,在南京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C.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并颁布《临时约法》 D.三民主义在南京提出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近代中国城市革命的理解。根据 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在广州实 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并颁布《临时约 法》;三民主义在东京提出。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C。
——节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对行政、立法与司法权的规 定,体现了什么原则? (2)该约法的颁布,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迁移运用能力。行 政、立法、司法分立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依据教材即可回 答其历史意义。
答案: (1)分权与制衡。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 级性质的民主宪法,用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并确 保建立实行议会民主和责任内阁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具有反 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高中历史 “亚洲觉醒”的先驱课件PPT 〔人民版〕

高中历史 “亚洲觉醒”的先驱课件PPT 〔人民版〕

(B )
A.二战爆发前10年间,工业总产值居世界第三位
B.二战爆发前10年间,工业发展速度居世界第三位
C.独立后20年,工业总产值居世界第三位
D.独立后20年,工业发展速度居世界第三位
拓展提高
5、阅读下列材料: 一些西方人评价说:“1918年,土耳其是一个看来已经一
败涂地、不可救药的国家。而今天,20年之后,我们看到的却 是一个屹立在欧、亚之间的新国家,经济和文化上一派繁荣, 国际地位日益重要,同所有的临国保持着和睦关系……今天的 土耳其是一个欧洲必须要刮目相看的大国了。”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亚洲觉醒的先驱》课件

《亚洲觉醒的先驱》课件
危机
19世纪末
亚洲人民开始寻求民族 独立和现代化道路,涌
现出一批觉醒先驱
觉醒先驱的贡献
推动民族独立运动、倡 导现代化改革、启迪民
智等
觉醒先驱的影响
为亚洲各国争取民族独 立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02
CATALOGUE
亚洲觉醒的先驱人物
孙中山
总结词
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详细描述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领导了辛亥 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中国民主革 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洲的崛起成为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
和启示。
对未来的展望
深化区域合作与一体化进程
亚洲各国应继续加强区域合作,推动 一体化进程,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亚洲各国应加强创新驱动,推动经济 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亚洲各国应继续加强安全合作,共同 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亚洲觉醒的先 驱》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亚洲觉醒的先驱人物 • 亚洲觉醒的重大事件 • 亚洲觉醒的影响和意义 • 结论
01
CATALOGUE
引言
主题简介
主题
亚洲觉醒的先驱
目的
探讨亚洲觉醒的历史背景、觉醒先驱的贡献及其影响
亚洲觉醒的历史背景
19世纪中叶
欧洲列强殖民亚洲,亚 洲国家面临深重的民族
反封建斗争的兴起,亚洲各国逐渐摆脱了外来控制,实现了国家独立和
民族解放。
02
亚洲觉醒促进了地区和平与发展
亚洲各国在独立后,积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加强区域合作
,推动了地区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同时,亚洲各国在维护地区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知识总结区
2.领导建立现代化土耳其
(1)倡导“国内和平,世界和平”的宗旨,实现了稳
定的国际环境。 (2)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 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使土耳其走上了民族复兴和现 代化的道路。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知识总结区
归纳比较
比较亚洲觉醒的先驱 人物 孙中山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甘地 英属殖民地 印度的民族 独立运动 凯末尔 一战后土耳 其的民族民 主革命
点是离不开基础知识的考查,然后对综合分析能力 的考查等。新课改的高考更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方法探究区
创设,通过选取不同的考查角度来对三民主义的出
台背景、内容、含义、影响、评价等进行立意考查,
具有广泛性和多角度性。鉴于孙中山个人的功绩及 三民主义思想的深远影响,预计在以后新课改形势 下的高考中会经常以本知识点为命题重点,我们要 给予高度重视。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方法探究区
解析 题干中的信息点有“贫富不均”“劳资矛盾”“ 防
患于未然”等,总体上讲是:孙中山看到了西方国家
存在的关于 “ 经济方面 ” 的差距、矛盾等问题,中国 该一开始就解决这些问题,与此相关的就是C项。 答案 C
知识总结区
3.调解教派冲突
(1)为消弭教派争端,避免印度分裂,到处奔走,但 无济于事。 (2)《蒙巴顿方案》公布后,甘地再次以绝食为武器, 希望唤起人们的良知,平息教派冲突。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知识总结区
三、凯末尔
1.领导民族独立战争
(1)1919年,积极筹备“全国护权协会”代表大会,
开始了领导土耳其民族独立战争的历程。 (2)1919年,大国民议会选举凯末尔为大国民议会主 席兼国民军总司令,并组建了国民议会政府。
知识总结区
前期对帝国主义 非暴力原则限制了 未触动大土地
局限 本质认识不清, 群众运动的发展, 所有制,镇压
对封建势力妥协
影响
对英国抱有幻想
工农运动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殖民势力,推动了民族独立和
解放斗争,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方法探究区 例1
孙中山认识到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知识总结区
(3) 从 1920 年到 1922 年,经过艰苦的斗争,取得了民族解放
战争的胜利。 1922 年,与希腊签订停战协定。 1923 年,与
英、法等国签署《洛桑和约》,废除了《色佛尔条约》中
的其共和国成立,凯末尔当选为第一任总统。
专题四
“亚洲觉醒”的先驱
学案5 专题学习总结
学习目标
1.掌握孙中山革命一生中认识的四次转变、缔造民
国、维护共和的史实,认识其为革命奉献一生的信
念及斗争精神。
2.从开展“土布运动”、“食盐进军”、“非暴力不合
作”、“绝食祈祷”等斗争方式,了解甘地非暴力革命
的特点及其作用。
3.从赶走外国侵略者、签订平等条约、成立共和国、 进行全方位社会改革等各方面掌握凯末尔的历史贡献。 4.运用比较分析同时期不同国家民主革命道路的异同, 认识近代化进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网络构建区(略)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知识总结区
2.领导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1919年,第一次提出了“不合作”主张,第一次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席卷印度次大陆。
(2)1930年,“食盐进军”揭开了第二次非暴力不合
作运动的序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达到高潮。
(3)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发起第三次不合作运动。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 此他提出了( A.民族主义 C.民生主义
知识总结区
) B.民权主义 D.民粹主义
方法探究区
方法探究区
解题反思 本题为典型的材料选择题,必须在充分 理解材料意思的基础上再去找对应的选项。近年来 高考中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考查一直是重点,各地
高考题多有出现并且形式也多有变化,但不变的一
革命性质
会的民族民主革命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知识总结区
提出三民主义; 提出甘地主义; 领导土耳其赢得
发动辛亥革命; 领导非暴力不合 民族独立;在政
贡献 推翻封建帝制; 作运动,推动印 治、经济、文教
建立共和政体; 度独立;晚年调 和外交方面推动
维护革命果实
知识总结区
解教派矛盾
土耳其近代化
方法探究区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知识总结区
二、甘地
1.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形成和初步实践 (1) 在南非期间,逐渐形成了“非暴力主义”的思想,提 出了“非暴力抵抗”的主张。并积极投身于当地反对种族 歧视的斗争,迫使南非政府废除了歧视印度人的法律。 (2) 回到印度后,甘地周游各地宣传非暴力抵抗的思想, 并倡导了旨在抵制英货的土布运动。 (3)回到印度后,倡导土布运动。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知识总结区
4.寻求革命的新出路
(1)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在1924年
召开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重新解释了三
民主义,走上了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道路,实现了一生
中最伟大的转变。
(2)中国国民党一大后,孙中山领导组建了黄埔军校和新
式革命武装,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发展。
知识总结区
线索梳理
一、孙中山
1.走上革命道路 (1)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 结果如石沉大海,从此他放弃了对清政府的幻想,转而 走上革命道路。 (2)1895年,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兴中 会,开始了早期的革命活动。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知识总结区
2.组建同盟会 (1)1905 年,在日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并在《民报》
发刊词中将其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2)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的提出,使资产阶
级革命派以新的面貌和姿态进行活动,有力地促进
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知识总结区 方法探究区
知识总结区
3.缔造民国和维护民主共和 (1)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孙中山回到祖国,受到社会各 界的热烈欢迎,在独立各省召开的临时大总统选举会议上, 孙中山被选为临时大总统。 (2)1912年,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了中华民国, 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3)辛亥革命失败后,先后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 次护法运动,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不懈斗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