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会计差错变更典型案例及分析

合集下载

第七章_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第七章_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10
第一节 会计政策及其变变更
小测试:
下列交易或事项中,属于会计 政策变更的有( )。(多 选) A.坏账准备的核算由直接转销 法改为备抵法; B.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由10 年改为5年; C.交易性证券投资期末计价由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改为市价法; D.存货发出计价由先进先出法 改为加权平均法。
2020/12/23
行调整。变更前年折旧率为9.6%-16%,全年折旧费用为
4.87亿元;变更后年折旧率为9.6%-19.2%,应计入本年度
的折旧费用为23.94亿元。公司对会计估计变更的核算采用
未来适用法,该项会计估计变更使得本年利润相比变更前减
少19.06亿元。
2020/12/23
3
(2)公司通过对应收款项坏账风险的检查,并综合考 虑了目前的销售环境、销售政策和收款风险等因素, 发现1-3年的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偏低。经公 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决议审议通过,从2003年 三季度开始,将账龄为1-2年的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计提 比例由10%调整为30%,将账龄为2-3年的应收款项坏账 准备计提比例由20%调整为60%。公司对会计估计变更 的核算采用未来适用法,该项会计估计变更使得本年 利润相比变更前减少63万元。
11
案 例一
2020/12/23
第一节 会计政策及其变变更
广州友谊(000987)2004年报中披露公司存货 包括:原材料、包装物、在途物资、库存商品、 受托代销商品等。2004年1 月1 日以前,库存 商品、受托代销商品采用售价金额核算,商品 售价与进价的差额,在“商品成本差异”科目 核算,已销商品成本结转采用分类差价率法分 摊核算;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途 物资按实际成本计价,发出时采用加权平均法 计价;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于领用时一次摊销。 2003 年,公司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 实现了财务核算与业务购销系统的全面接轨, 为实行商品进价核算

会计差错更正 案例

会计差错更正 案例

会计差错更正案例
下面就给你讲个会计差错更正的案例。

话说有个小公司叫欢乐小铺,他们家的会计小李啊,是个刚毕业没多久的小年轻,工作充满热情但偶尔也会有点小迷糊。

有一次,在核算当月成本的时候,小李把一批进货成本给搞错了。

这批货实际进价是5000元,结果他不小心写成了3000元。

这就好比你去买东西,本来花了50块,你却记成30块,这账肯定就对不上了。

等到月底出报表的时候,利润看起来比实际的多了不少呢。

老板看着报表还挺高兴,说:“咱这月干得不错啊,利润涨了这么多。

”但是小李心里知道,这是自己出了差错。

小李发现这个问题后,就赶紧要进行会计差错更正。

他首先得承认错误啊,就像小孩子犯错了要勇敢站出来一样。

然后呢,他就要把之前做错的账给调整过来。

因为之前少记了2000元的成本,他就得在相关的成本账户里补上这2000元。

这就好像是你发现之前少算了一笔支出,得重新补上一样。

他在会计分录上是这么做的:如果之前错误的分录是借:库存商品3000,贷:银行存款3000;现在要更正,就得先把原来错误的分录冲掉,做一个相反的分录,借:库存商品 3000,贷:银行存款 3000。

然后再做一个正确的分录,借:库存商品5000,贷:银行存款5000。

这样就把成本给调整正确了。

经过这么一调整,利润也就回到了它本来该有的样子。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啊,会计工作可得仔细,出了差错要及时更正,就像走路走错了要赶紧回到正道上一样。

华力创通会计估计变更案例分析

华力创通会计估计变更案例分析

华力创通会计估计变更案例分析引言在企业会计实践中,会计估计是不可避免的,尤其在涉及到未来盈利能力、资产价值和负债义务等方面的时候。

由于不确定性和多变的市场环境,会计估计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经常出现需要对会计估计进行变更的情况。

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可能发生变化,可能会需要对会计估计进行调整来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

本文将以华力创通公司为例,对其会计估计变更案例进行分析。

华力创通公司简介华力创通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通信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

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北京,是一家拥有多项专利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通信基站设备、光纤传输设备和无线通信设备等。

华力创通公司在2018年顺利登陆A股市场,上市后公司业绩持续向好,市值不断提升。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对未来业绩的不确定性,公司面临着一系列的会计估计调整问题。

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在2019年,华力创通公司业绩出现了一定的波动,主要原因包括市场需求下降、竞争加剧以及成本上涨等因素。

这些因素使得公司高管团队认为,原有的会计估计可能无法充分反映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因此有必要对会计估计进行调整。

由于市场需求下降,公司产品的库存增加,导致库存跌价准备的计提金额需要相应增加。

竞争加剧使得公司的销售折扣和退货率出现了一定的波动,这也需要对应调整坏账准备和收入确认时点等会计估计。

成本上涨导致公司需对存货进行减值测试,这也需要对存货跌价准备进行重新评估。

综合以上原因,华力创通公司决定进行会计估计的变更,以更好地反映公司真实的经营状况。

会计估计变更的过程华力创通公司在进行会计估计变更的过程中,首先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由财务、会计和审计部门的人员共同组成。

然后,工作组就需要发现和分析对会计估计进行变更的原因,评估变更的影响,设计变更的方案,制定变更的程序和监控措施等。

工作组通过对市场环境、公司业绩和财务数据的分析,确定了需要进行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和范围。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会计差错变更典型案例及分析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会计差错变更典型案例及分析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会计差错变更案例及分析案例1、冠昊生物(会计政策变更)为了进一步加强研发费用在各主要研究阶段的归集和核算,同时建立健全各研发项目在各个阶段的风险评估机制,谨慎确定各研发项目研发费用资本化时点,经公司201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将各研发项目研发费用资本化时点从产品注册检验阶段的产品标准制定阶段调整为开始注册临床试验阶段,并进行了追溯调整。

上述会计政策变更追溯调整影响2008年初净资产-607,344.68 元, 2008 年末净资产 -7,835,838.55 元, 2008 年度净利润-7,228,493.87元;影响2009年末净资产-20,349,689.99元,2009年度净利润-12,513,851.44元。

影响项目明细如下:案例2、山东金城医药(会计政策变更)根据财政部 2009 年《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 3 号》,公司对自产的危险化学品销售收入计提的安全费用进行了追溯调整,将调整后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作为前期比较财务报表。

本次会计政策变更具体调整事项如下:调增2009 年年初专项储备1,357,141.30 元,相应调减 2009 年年初留存收益 1,432,277.23 元,调减固定资产 75,135.93 元;调增 2008 年年初专项储备 526,107.81 元,调减 2008 年年初留存收益 540,276.56 元,调减 2008 年年初固定资产 14,168.75 元。

公司按照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财企[2006]478 号《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中的计提标准对公司销售的危险品的安全费进行计提。

具体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逐月提取:(1)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 1,000 万元及以下的,按照 4%提取;(2)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 1,000 万元至 10,000 万元(含)的部分,按照2%提取;(3)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10,000万元至100,000万元(含)的部分,按照0.5%提取(4)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 100,000 万元以上的部分,按照 0.2%提取。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会计差错变更典型案例及分析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会计差错变更典型案例及分析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会计差错变更典型案例及分析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会计差错变更是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企业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起到决定性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典型案例并进行分析。

1.会计政策变更案例及分析: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时,由于业务结构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决定转换会计准则从企业会计准则转变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此举可能会对财务报表的主要项目、业绩指标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分析:会计政策变更必须合理、系统和全面展示。

转换过程可能需要公司和审计师的专业团队和外部专家来提供支持和解决方案。

需要公司对新准则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估,以确定财务报表的变化方式。

同时,需要与外部审计师进行沟通,以确保变更后的财务报表符合新的会计准则要求。

2.会计估计案例及分析: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采用折旧方法估计固定资产的价值。

随着时间推移,原有的折旧方法可能会导致公司的资产价值明显低估,同时也可能与市场价值产生较大偏差。

分析:在面临此类情况时,公司应该对固定资产进行重新评估并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

公司需要确保折旧方法能够真实反映资产的使用寿命和价值变化,避免低估或高估资产价值。

此外,公司还应该及时记录和披露各种会计估计的相关信息,以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真实性。

3.会计差错变更案例及分析: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发现过去几年将项费用错误地计入资产成本中,导致资产的价值被高估。

为了纠正这一差错,公司决定将这项费用重新分类为费用,以准确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

分析:会计差错的发现和纠正需要公司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

公司应该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纠正,并及时通知外部审计师。

同时,公司还应该对差错进行适当解释和披露,以避免产生误导性的财务报表。

此外,公司还应该确保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减少会计差错的发生。

总结: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会计差错变更对财务报表重要性不言而喻。

企业应该确保会计政策符合相关法规和准则要求,并合理、透明地披露。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会计差错变更典型案例及分析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会计差错变更典型案例及分析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会计差错变更典型案例及分析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差错变更是会计准则中的重要内容,对于企业的财务报告和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将通过典型案例及分析来说明这三个概念的运用和影响。

一、会计政策变更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决定更改会计政策,从旧的会计政策变更为新的会计政策。

旧的会计政策是采取成本法计量固定资产,新的会计政策则是采取公允价值法计量固定资产。

这样的变更主要基于公允价值法能更加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

该公司在进行会计政策变更时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要求进行操作。

对于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首先在财务报表上,机构将其前期比较数据调整,以使调整后的财务报表更具可比性。

其次,公司在资产和负债的计量上造成影响,比如固定资产从成本法计量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法计量模式,导致固定资产价值的变化。

最后,在业绩指标上,公司的固定资产为公允价值计量后,可能会导致公司的盈利水平的变化。

二、会计估计会计估计是指在相关信息有限或依据信息要求量不能现实地获得时,企业应当依据可获得的相关信息和经验判断,应用财务报告日起提供的相关信息,以最好地反映资产负债表日和财务报表所要求期间末日事项的合理估计数值。

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采用了估计法来计算预计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损失,该公司根据往年经验和市场情况估计出的数值为100万元。

然而,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经济衰退,导致公司的应收账款无法收回。

经重新评估后,该公司认为预计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损失为150万元。

会计估计的变更会对财务报表产生影响。

在该案例中,会计估计的变更导致了应收账款损失的增加,进而影响了负债的计量。

虽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案例,但它显示了会计估计对财务报表的重要性,以及其对企业决策的重要影响。

三、会计差错变更会计差错是指在过去的会计期间中,因计量错误或其他原因导致企业在财务报表中的利润或资产负债表的资产和负债等项目和财务信息的计量和披露错误。

(五)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

(五)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是会计准则中的重要内容,用于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下面将对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进行详细说明,并提供一些示例。

1.会计政策变更的说明会计政策是指一个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基本假设、原则和方法,它对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呈现产生直接影响。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主动改变其原有会计政策的行为。

以下是会计政策变更的几种类型及说明:-变更会计政策的情况:当一个企业认为原有会计政策不再适用或者新会计准则对其会计政策有要求时,可以考虑变更会计政策。

-变更会计政策的处理方法:变更会计政策需要进行全面调整和重新计算,即以往年度的财务报表也需要按照新的会计政策进行重新编制。

同时,还需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充分披露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影响和会计期间。

举例说明:某公司在过去采用加权平均成本法进行库存计价,但由于新的会计准则要求使用先进先出法(FIFO)进行计价。

为了符合新的会计准则,该公司决定变更会计政策,并从下一个会计年度开始采用FIFO法进行库存计价。

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该公司需详细说明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以及对过去年度财务报表的影响。

2.会计估计变更的说明会计估计是指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由于某些交易或事件的结果尚未确定,需要根据可获得的信息和经验做出合理的估计。

会计估计变更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对以前的会计估计进行修订。

以下是会计估计变更的几种类型及说明:-修订会计估计的情况:当相关信息或经验发生重大变化,或者企业认识到以前的估计存在错误或不准确时,可以考虑修订会计估计。

-修订会计估计的处理方法:修订会计估计需要在当前会计年度进行调整,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充分披露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影响和会计期间。

举例说明:某公司在过去采用直线法对长期资产进行折旧,但由于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发生变化,该公司决定修订折旧估计,并改为使用加速折旧法。

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该公司需详细说明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以及对当前会计年度和未来会计年度的财务报表的影响。

华力创通会计估计变更案例分析

华力创通会计估计变更案例分析

华力创通会计估计变更案例分析
华力创通是一家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在中国有多家分支机构和子公司。

公司经营良好,但由于业务扩展和组织结构变更,导致会计估计需要进行变更。

下面是对华力创通会
计估计变更案例的分析。

华力创通进行了一项市场扩张计划,计划进军新兴市场,扩大业务规模。

根据该计划,公司需要增加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并投资于新的生产设备和技术。

由于这是一项全新的市场,以及相关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公司需要进行会计估计的变更。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华力创通决定重组其组织结构。

公司进行了一些子公司的重新
组织,将一些关键资源集中在核心子公司中。

这些变更导致了新的关联方业务和交易的出现,进而需要对会计估计进行变更。

华力创通还计划扩大其制造基地。

公司决定在现有基地的附近购买新土地,并建设一
个新的生产线。

这将涉及到一些重要的会计估计变更,如土地和房屋的评估、新增生产线
的成本计算等等。

由于公司不断进行的技术创新和产品改进,华力创通需要对库存和存货的估计进行变更。

公司需要根据最新的市场价值和销售前景来评估库存和存货的实际价值,并调整相应
的会计估计。

华力创通的会计估计变更案例是由公司的业务扩展和组织结构变更所引起的。

这些变
更涉及到市场扩张、组织结构调整、生产基地扩大和产品改进等方面。

公司需要根据最新
的市场情况和业务需求,对会计估计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需要公司对市场和业务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并制定合适的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会计差错变更案例及分析
案例1、冠昊生物(会计政策变更)
为了进一步加强研发费用在各主要研究阶段的归集和核算,同时建立健全各研发项目在各个阶段的风险评估机制,谨慎确定各研发项目研发费用资本化时点,经公司201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将各研发项目研发费用资本化时点从产品注册检验阶段的产品标准制定阶段调整为开始注册临床试验阶段,并进行了追溯调整。

上述会计政策变更追溯调整影响2008年初净资产-607,344.68 元, 2008 年末净资产 -7,835,838.55 元, 2008 年度净利润-7,228,493.87元;影响2009年末净资产-20,349,689.99元,2009年度净利润-12,513,851.44元。

影响项目明细如下:
案例2、山东金城医药(会计政策变更)
根据财政部 2009 年《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 3 号》,公司对自产的危险化学品销售收入计提的安全费用进行了追溯调整,将调整后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作为前期比较财务报表。

本次会计政策变更具体调整事项如下:调增2009 年年初专项储备
1,357,141.30 元,相应调减 2009 年年初留存收益 1,432,277.23 元,调减固定资产 75,135.93 元;调增 2008 年年初专项储备 526,107.81 元,调减 2008 年年初留存收益 540,276.56 元,调减 2008 年年初固定资产 14,168.75 元。

公司按照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财企[2006]478 号《高
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中的计提标准对公司销售的危险品的安全费进行计提。

具体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逐月提取:(1)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 1,000 万元及以下的,按照 4%提取;
(2)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 1,000 万元至 10,000 万元(含)的部分,按照2%提取;
(3)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10,000万元至100,000万元(含)的部分,按照0.5%提取
(4)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 100,000 万元以上的部分,按照 0.2%提取。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第 3 号》的规定,高危行业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计入相关产品的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记入“专项储备”科目。

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时,属于费用性支出的,直接冲减专项储备。

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形成固定资产的,应当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所发生的支出,待安全项目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确认为固定资产;同时,按照形成固定资产的成本冲减专项储备,并确认相同金额的累计折旧。

该固定资产在以后期间不再计提折旧。

公司销售的危险品系汇海公司销售的双乙烯酮,发行人历年实际发生的安全费用情况如下:
保荐机构核查意见:
经核查,发行人已按照《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执行了安全费计提政策,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第 3 号》的要求进行了相关的会计处理,发行人安全费计提标准符合《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
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计提金额充分。

申报会计师核查意见:
经核查,发行人对提安全费用的会计政策和历年实际发生的安全费用的披露充分,对于安全费的计提标准适当,计提金额充分。

符合《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第 3 号》的要求。

案例3、聚光科技(300203)(会计估计变更)
(1)本公司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原按原值的 10%保留。

为更合理反映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经公司董事会决议通过,自 2009 年 1 月 1 日起,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按原值的 5%保留。

此项会计估计变更对 2009 年度损益的影响为减少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90,461.86 元。

(2)子公司杭州大地安科环境仪器有限公司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原按原值的 10%保留。

为更合理反映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经该子公司董事会决议通过,自2009 年 1 月 1 日起,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按原值的5%保留。

此项会计估计变更对 2009 年度损益的影响为减少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71.36元。

案例4、美亚柏科(300188)(均发生变更)
1、报告期会计政策变更
按照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 7 号——新旧会计准则过渡期间比较财务会计信息的编制和披露》(证监会计字〔2007〕10 号)的规定,申报财务报表自 2007 年 1 月 1 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38 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及《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 1 号》(财会〔2007〕14 号)以及相关规定,主要会计政策变化及影响数如下:1)自 2007 年 1 月1日起,公司企业所得税自应付税款法变更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形成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了追溯调整,相应调增 2007 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545,586.86 元,同时调增留存收益 545,586.86 元。

2)根据公司实际情况,采用未来适用法将按原准则计提的职工福利费余冲减管理费用 566,221.95 元,调增 2007 年度净利润 566,221.95 元,相应增2007 年末净资产 566,221.95 元。

2、报告期会计估计变更
2007 年 1 月 1 日起,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相关规定,结合公司自身的业务特点、发展规模和管理的需要,对应收款项坏账的估计由按应收款项期末账龄计提坏账准备变更为对单项金额重大的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和以账龄为风险特征划分信用风险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相结合的方法,详细请参见本节“五、(三)金融资产及减值准备核算”。

本项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没有重大影响。

除上述变更外,报告期内,公司无其他重要会计估计变更。

3、重大前期差错更正
重大前期差错更正事项如下:
1、按原坏账准备计提政策,更正坏账准备计提差错,补提2007 年度以前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1,695,530.85 元,补提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 1,196,514.85 元,相应调减 2007 年初留存收益 2,892,045.70 元;
2、按照权益法确认对厦门万年网资讯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资收益,调减长期股权投资 745,200.00 元,相应调减 2007 年初留存收益 745,200.00 元;
3、更正 2006 年提前确认的增值税退税收入,调增 2007 年度营业外收入984,450.71 元,相应调减 2007 年初留存收益 984,450.71 元;
4、更正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计提差错,调增累计折旧 319,867.39 元,相应调减 2007年初留存收益 319,867.39元。

上述追溯调整均为对母公司财务报表的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