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高考物理压轴题专题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的经典推断题综合题

备战高考物理压轴题专题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的经典推断题综合题
备战高考物理压轴题专题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的经典推断题综合题

备战高考物理压轴题专题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的经典推断题综合题

一、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

1.如图所示,线圈工件加工车间的传送带不停地水平传送长为L ,质量为m ,电阻为R 的正方形线圈,在传送带的左端线圈无初速地放在以恒定速度v 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经过一段时间,达到与传送带相同的速度v 后,线圈与传送带始终相对静止,并通过一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已知当一个线圈刚好开始匀速度运动时,下一个线圈恰好放在传送带上,线圈匀速运动时,每两个线圈间保持距离L 不变,匀强磁场的宽度为3L ,求:

(1)每个线圈通过磁场区域产生的热量Q .

(2)在某个线圈加速的过程中,该线圈通过的距离S 1和在这段时间里传送带通过的距离S 2之比.

(3)传送带每传送一个线圈,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E (不考虑电动机自身的能耗)

【答案】(1)232B L v

Q R

= (2) S 1:S 2=1:2 (3)E=mv 2+2B 2L 3v/R

【解析】 【分析】 【详解】

(1)线圈匀速通过磁场,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BLv ,则每个线圈通过磁场区域产生的热量

为223()22BLv L B L v

Q Pt R v R

===

(2)对于线圈:做匀加速运动,则有S 1=vt /2 对于传送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有S 2=vt 故S 1:S 2=1:2

(3)线圈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大小为2112

vt

s s s s ?=-== 线圈获得动能E K =mv 2/2=fS 1

传送带上的热量损失Q /=f (S 2-S 1)=mv 2/2

送带每传送一个线圈,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为E =E K +Q +Q /=mv 2+2B 2L 3v/R 【点睛】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从能量的角度研究电磁感应现象,掌握焦耳定律、E=BLv 、欧姆定律和能量如何转化是关键.

2.如图()a ,平行长直导轨MN 、PQ 水平放置,两导轨间距0.5L m =,导轨左端MP 间

接有一阻值为0.2R =Ω的定值电阻,导体棒ab 质量0.1m kg =,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

0.1μ=,导体棒垂直于导轨放在距离左端 1.0d m =处,导轨和导体棒电阻均忽略不计.整

个装置处在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0t =时刻,磁场方向竖直向下,此后,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b 所示,不计感应电流磁场的影响.当3t s =时,突然使ab 棒获得向右的速度08/v m s =,同时在棒上施加一方向水平、大小可变化的外力F ,保持ab 棒具有大小为恒为24/a m s =、方向向左的加速度,取210/g m s =.

()1求0t =时棒所受到的安培力0F ;

()2分析前3s 时间内导体棒的运动情况并求前3s 内棒所受的摩擦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

式;

()3从0t =时刻开始,当通过电阻R 的电量 2.25q C =时,ab 棒正在向右运动,此时撤去

外力F ,此后ab 棒又运动了2 6.05s m =后静止.求撤去外力F 后电阻R 上产生的热量Q .

【答案】(1)0 0.025F N =,方向水平向右(2) ()0.01252?f t N =-(3) 0.195J

【解析】 【详解】 解:()1由图b 知:

0.2

0.1T /s 2

B t == 0t =时棒的速度为零,故回路中只有感生感应势为:

0.05V B E Ld t t

Φ===

感应电流为:0.25A E

I R

==

可得0t =时棒所受到的安培力:

000.025N F B IL ==,方向水平向右;

()2ab 棒与轨道间的最大摩擦力为:00.10.025N m f mg N F μ==>=

故前3s 内导体棒静止不动,由平衡条件得: f BIL = 由图知在03s -内,磁感应强度为:00.20.1B B kt t =-=- 联立解得: ()0.01252(3s)f t N t =-<;

()3前3s 内通过电阻R 的电量为:10.253C 0.75C q I t =?

=?=

设3s 后到撤去外力F 时又运动了1s ,则有:

1

1BLs q q I t R R

Φ-==

= 解得:16m s =

此时ab 棒的速度设为1v ,则有:22

1012v v as -=

解得:14m /s v =

此后到停止,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可得:2

1210.195J 2

Q mv mgs μ=

-=

3.如图所示,足够长且电阻忽略不计的两平行金属导轨固定在倾角为α=30°绝缘斜面上,导轨间距为l =0.5m 。沿导轨方向建立x 轴,虚线EF 与坐标原点O 在一直线上,空间存在

垂直导轨平面的磁场,磁感应强度分布为1

()00.60.8()0T x B x T x -

(取磁感应强度B

垂直斜面向上为正)。现有一质量为10.3m =kg ,边长均为l =0.5m 的U 形框cdef 固定在导轨平面上,c 点(f 点)坐标为x =0。U 形框由金属棒de 和两绝缘棒cd 和ef 组成,棒de 电阻为10.2R =Ω。另有一质量为20.1=m kg ,长为l =0.5m ,电阻为20.2R =Ω的金属棒ab 在离EF 一定距离处获得一沿斜面向下的冲量I 后向下运动。已知金属棒和U 形框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3

μ=

。 (1)若金属棒ab 从某处释放,且I =0.4N·s ,求释放瞬间金属棒ab 上感应电流方向和电势差ab U ;

(2)若金属棒ab 从某处释放,同时U 形框解除固定,为使金属棒与U 形框碰撞前U 形框能保持静止,求冲量I 大小应满足的条件。

(3)若金属棒ab 在x =-0.32m 处释放,且I =0.4N·

s ,同时U 形框解除固定,之后金属棒ab 运动到EF 处与U 形框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求金属棒cd 最终静止的坐标。

【答案】(1)感应电流方向从b 到a ;0.1V;(2)0.48N ?s ;(3)2.5m 【解析】 【分析】 【详解】

(1)金属棒获得冲量I 后,速度为

2

4m/s I

v m =

=

根据右手定则,感应电流方向从b 到a ; 切割磁感线产生的电动势为

1E B lv =

其中11B =T ;

金属棒ab 两端的电势差为

1212

0.1V ab B lv

U R R R =

=+

(2)由于ab 棒向下运动时,重力沿斜面的分力与摩擦力等大反向,因此在安培力作用下运动,ab 受到的安培力为

2212212

B l v F m a R R ==+

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由左手定则可知,cd 棒受到安培力方向沿轨道向上,大小为

21212

B B l v F R R =+安

其中21T B =;

因此获得冲量一瞬间,cd 棒受到的安培力最大,最容易发生滑动 为使线框静止,此时摩擦力沿斜面向下为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

11cos sin m f m g m g μαα==

因此安培力的最大值为12sin m g θ; 可得最大冲量为

()12122

122sin 0.48m m g R R I B B l

α

+=

=N·s (3)当I =0.4N·

s 时,金属棒获得的初速度为04/v m s =,其重力沿斜面分力与摩擦力刚好相等,在安培力作用下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而U 形框在碰撞前始终处于静止; 设到达EF 时速度为1v ,取沿斜面向下为正,由动量定理得

22212012

B l vt

m v m v R R -=-+ 其中0.32m vt x == 解得

12m/s v =

金属棒与U 形线框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由动量守恒得

()11122m v m m v =+

因此碰撞后U 形框速度为

20.5m/s v =

同理:其重力沿斜面的分力与滑动摩擦力等大反向,只受到安培力的作用,当U 形框速度

为v 时,其感应电流为

12

de ab B lv B lv

I R R -=

+

其中,de B ,ab B 分别为de 边和ab 边处的磁感应强度,电流方向顺时针,受到总的安培力为

()22

12

de

ab de ab

B B l v

F B Il B Il R R -=-=+

其中,,0.8cd ab B B kl k -== 由动量定理得

()2412212

0k l vt

m m v R R -=-++ 因此向下运动的距离为

()()1221224

2m m m v R R s k l ++=

=

此时cd 边的坐标为

x =2.5m

4.如图所示,CDE 和MNP 为两根足够长且弯折的平行金属导轨,CD 、MN 部分与水平面平行,DE 和NP 与水平面成30°,间距L =1m ,CDNM 面上有垂直导轨平面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 1=1T ,DEPN 面上有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 2=2T 。两根完全相同的导体棒a 、b ,质量均为m =0.1kg ,导体棒b 与导轨CD 、MN 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导体棒a 与导轨DE 、NP 之间光滑。导体棒a 、b 的电阻均为R =1Ω。开始时,a 、b 棒均静止在导轨上除导体棒外其余电阻不计,滑动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运动过程中a 、b 棒始终不脱离导轨,g 取10m/s 2. (1)b 棒开始朝哪个方向滑动,此时a 棒的速度大小;

(2)若经过时间t =1s ,b 棒开始滑动,则此过程中,a 棒发生的位移多大;

(3)若将CDNM 面上的磁场改成竖直向上,大小不变,经过足够长的时间,b 棒做什么运动,如果是匀速运动,求出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如果是匀加速运动,求出加速度大小。

【答案】(1)0.2m/s ;(2)0.24m ;(3)匀加速,0.4m/s 2。 【解析】 【分析】 【详解】

(1)开始时,a 棒向下运动,b 棒受到向左的安培力,所以b 棒开始向左运动,当b 棒开

始运动时有

1B IL mg μ=

对a 棒

2=

2B Lv

I R

联立解得

2

1220.2m/s mg R

v B B L μ?=

=

(2)由动量定理得对a 棒

2sin mgt B ILt mv θ-=

其中

222B Lx

It R R

?Φ=

= 联立解得

22

2(sin )20.24mgt mv R

x m B L

θ-?=

= (3)设a 棒的加速度为a 1,b 棒的加速度为a 2,则有

21sin mg B IL ma θ-= 12-B IL mg ma μ=

2112

2B Lv B Lv I R

-=

当稳定后,I 保持不变,则

2112

02B L v B L v I t R t

?-??==??? 可得

122a a =

联立解得两棒最后做匀加速运动,有a 1=0.2m/s 2,a 2=0.4m/s 2

5.如图所示,在倾角θ=10°的绝缘斜面上固定着两条粗细均匀且相互平行的光滑金属导轨DE 和GH ,间距d =1m ,每条金属导轨单位长度的电阻r 0=0.5Ω/m ,DG 连线水平,且DG 两端点接了一个阻值R =2Ω的电阻。以DG 中点O 为坐标原点,沿斜面向上平行于GH 方向建立x 轴,在DG 连线沿斜面向上的整个空间存在着垂直于斜面向上的磁场,且磁感应强度大小B 与坐标x 满足关系B =(0.6+0.2x )T ,一根长l =2m ,电阻r =2Ω,质量m =0.1kg 的粗细均匀的金属棒MN 平行于DG 放置,在拉力F 作用下以恒定的速度v =1m/s 从x =0处沿x 轴正方向运动,金属棒与两导轨接触良好。g 取10m/s 2,sin10°=0.18,不计其它电阻。(提示:可以用F -x 图象下的“面积”代表力F 所做的功)求:

(1)金属棒通过x =1m 处时的电流大小; (2)金属棒通过x =1m 处时两端的电势差U MN ; (3)金属棒从x =0到x =2m 过程中,外力F 做的功。

【答案】(1)0.2A ;(2)1.4V ;(3)0.68J 【解析】 【分析】 【详解】

(1)金属棒连入电路部分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11(0.60.21)11V=0.8V E B dv ==+???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电流大小

1

10

0.2A

2E I d R r xr l

=

=++ (2)解法一:根据欧姆定律可得金属棒通过1m x =处时两端的电势差

101(2)() 1.4V MN U I R xr B l d v =++-=

解法二: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金属棒通过1m x =处时两端的电势差

11

1

(0.60.21)210.22V 1.4V 2

MN d U B lv I r l =-=+???-??= (3)金属棒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有

sin F mg BdI θ=+

其中

0(0.60.2)11

A 0.2A

32Bdv x I d x R r xr l

+??=

==+++ 可得

0.300.04F x =+

金属棒从x =0到x =2m 过程中,外力F 做的功

0.300.38

2J 0.68J 2

W Fx +==?=

6.如图所示,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垂直于水平面内的导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质量为

M 的导体棒PQ 垂直放在间距为l 的平行导轨上,通过轻绳跨过定滑轮与质量为m 的物块A 连接。接通电路,导体棒PQ 在安培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向左运动,最终以速度v 匀速运动,此过程中通过导体棒PQ 的电量为q ,A 上升的高度为h 。已知电源的电动势为E ,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一切摩擦和导轨电阻,求:

(1)当导体棒PQ 匀速运动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E ’; (2)当导体棒PQ 匀速运动时,棒中电流大小I 及方向; (3)A 上升h 高度的过程中,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Q 。

【答案】(1) E Blv =;(2) mg I Bl =,方向为P 到Q ;(3)2

1()2

qE mgh m M v --+ 【解析】 【分析】 【详解】

(1)当导体棒PQ 最终以速度v 匀速运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E Blv =

(2)当导体棒PQ 匀速运动时,安培力方向向左,对导体棒有

T mg F ==安

又因为

F BIl =安

联立得

mg

I Bl

=

根据左手定则判断I 的方向为P 到Q 。

(3) 根据能量守恒可知,A 上升h 高度的过程中,电源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再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则有

()21

2

qE Q m M v mgh =+

++ 则回路中的电热为

()21

2

Q qE mgh m M v =--

+

7.如图所示,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 =0.5T .在匀强磁场区域内,有一对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处于同一水平面内,导轨足够长,导轨间距L =1m ,电阻可忽略不计.质量均为m =lkg ,电阻均为R =2.5Ω的金属导体棒MN 和PQ 垂直放置于导轨

上,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先将PQ 暂时锁定,金属棒MN 在垂直于棒的拉力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 =0.4m /s 2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s 后保持拉力F 的功率不变,直到棒以最大速度v m 做匀速直线运动.

(1)求棒MN 的最大速度v m ;

(2)当棒MN 达到最大速度v m 时,解除PQ 锁定,同时撤去拉力F ,两棒最终均匀速运动.求解除PQ 棒锁定后,到两棒最终匀速运动的过程中,电路中产生的总焦耳热.

(3)若PQ 始终不解除锁定,当棒MN 达到最大速度v m 时,撤去拉力F ,棒MN 继续运动多远后停下来?(运算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答案】(1)25m /s m v = (2)Q =5 J (3)5m x = 【解析】 【分析】 【详解】

(1)棒MN 做匀加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BIL =ma 棒MN 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 =BLv 棒MN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s 时的速度为:v =at 1=2m/s 在两棒组成的回路中,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2E I R

=

联立上述式子,有:222B L at

F ma R

=+

代入数据解得:F =0.5N 5s 时拉力F 的功率为:P =Fv 代入数据解得:P =1W

棒MN 最终做匀速运动,设棒最大速度为v m ,棒受力平衡,则有:

0m m

P

BI L v -= 2m

m BLv I R

=

代入数据解得:25m/s m v =

(2)解除棒PQ 后,两棒运动过程中动量守恒,最终两棒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设速度大小为v ′,则有:2m mv mv '=

设从PQ 棒解除锁定,到两棒达到相同速度,这个过程中,两棒共产生的焦耳热为Q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得:2211

222

m Q mv mv '=

-?

代入数据解得:Q =5J ;

(3)棒以MN 为研究对象,设某时刻棒中电流为i ,在极短时间△t 内,由动量定理得:-BiL △t =m △v

对式子两边求和有:()()m BiL t m v ∑-?=∑? 而△q =i △t

对式子两边求和,有:()q i t ∑?=∑? 联立各式解得:BLq =mv m , 又对于电路有:2E q It t R

==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BLx

E t

= 又2BLx

q R

=

代入数据解得:405m x =

8.如图所示,间距为l 的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α,导轨间接有一阻值为R 的电阻,一长为l 的金属杆置于导轨上,杆与导轨的电阻均忽略不计,两者始终保持垂直且接触良好,两者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导轨处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当金属杆受到平行于斜面向上大小为F 的恒定拉力作用,可以使其匀

速向上运动;当金属杆受到平行于斜面向下大小为

2

F

的恒定拉力作用时,可以使其保持与向上运动时大小相同的速度向下匀速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求:

(1)金属杆的质量;

(2)金属杆在磁场中匀速向上运动时速度的大小。 【答案】(1)4sin F m g α=;(2)2222

344tan RE RF

v B l B l μα

=-。 【解析】 【分析】 【详解】

(1)金属杆在平行于斜面向上大小为F 的恒定拉力作用下可以保持匀速向上运动,设金属杆的质量为m ,速度为v ,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sin cos F mg mg BIl αμα=++,

sin cos 2

F

mg mg BIl αμα+=+, 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得

E IR =,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

E BLv =,

联立解得

4sin F

m g α

=

(2)金属杆在磁场中匀速向上运动时速度的大小

2222

344tan RE RF

v B l B l μα

=

-。

9.“801所”设计的磁聚焦式霍尔推进器可作为太空飞船的发动机,其原理如下:系统捕获宇宙中大量存在的等离子体(由电量相同的正、负离子组成)经系统处理后,从下方以恒定速率v 1向上射入有磁感应强度为B 1、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区域Ⅰ内.当栅极MN 、PQ 间形成稳定的电场后,自动关闭区域Ⅰ系统(关闭粒子进入通道、撤去磁场B 1).区域Ⅱ内有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2、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场右边界是直径为D 、与上下极板相切的半圆(圆与下板相切于极板中央A ).放在A 处的放射源能够向各个方向均匀发射速度大小相等的氙原子核,氙原子核经过该区域后形成宽度为D 的平行氙粒子束,经过栅极MN 、PQ 之间的电场加速后从PQ 喷出,在加速氙原子核的过程中探测器获得反向推力(不计氙原子核、等离子体的重力,不计粒子之间相互作用于相对论效应).已知极板长RM =2D ,栅极MN 和PQ 间距为d ,氙原子核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求:

(1)氙原子核在A 处的速度大小v 2; (2)氙原子核从PQ 喷出时的速度大小v 3;

(3)因区域Ⅱ内磁场发生器故障,导致区域Ⅱ中磁感应强度减半并分布在整个区域Ⅱ中,求能进入区域Ⅰ的氙原子核占A 处发射粒子总数的百分比.

【答案】(1)

22B Dq m (2222

1122

84B v qdm B D q

m +(3)090FAN ∠= 13 【解析】

【详解】

(1)离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时:

2

2 22

v B qv

m

r

=

根据题意,在A处发射速度相等,方向不同的氙原子核后,形成宽度为D的平行氙原子核

束,即

2

D

r=

则:2

22

B Dq

v

m

=

(2)等离子体由下方进入区域I后,在洛伦兹力的作用下偏转,当粒子受到的电场力等于洛伦兹力时,形成稳定的匀强电场,设等离子体的电荷量为q',则11

Eq B v q

=''

即11

E B v

=

氙原子核经过区域I加速后,离开PQ的速度大小为3v,根据动能定理可知:

22

32

11

22

Uq mv mv

=-

其中电压11

U Ed B v d

==

联立可得

222

112

32

8

4

B v qdm B D q

v

m

+

=

(3)根据题意,当区域Ⅱ中的磁场变为2B'之后,根据

2

mv

r

B q

='

'可知,2

r r D

'==

①根据示意图可知,沿着AF方向射入的氙原子核,恰好能够从M点沿着轨迹1进入区域I,而沿着AF左侧射入的粒子将被上极板RM挡住而无法进入区域I.

该轨迹的圆心O1,正好在N点,11

AO MO D

==,所以根据几何关系关系可知,此时0

90

FAN

∠=;

②根据示意图可知,沿着AG方向射入的氙原子核,恰好从下极板N点沿着轨迹2进入区域I,而沿着AG右侧射入的粒子将被下极板SN挡住而无法进入区域I.22

AO AN NO D

===,所以此时入射角度0

30

GAN

∠=.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只有0

60

FAG

∠=这个范围内射入的粒子还能进入区域I.该区域的

粒子占A 处总粒子束的比例为00

601

==1803

η

10.如图所示,两条相距d 的平行金属导轨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其右端接一阻值为R 的电阻.质量为m 的金属杆静置在导轨上,其左侧的矩形匀强磁场区域MNPQ 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竖直向下.当该磁场区域以速度v 0匀速地向右扫过金属杆后,金属杆的速度变为v .导轨和金属杆的电阻不计,导轨光滑且足够长,杆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且两端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求:

(1)MN 刚扫过金属杆时,杆中感应电流的大小I ; (2)MN 刚扫过金属杆时,杆的加速度大小a ; (3)PQ 刚要离开金属杆时,感应电流的功率P .

【答案】(1)0Bdv R ;(2)220B d v mR ;(3)222

0()B d v v R

-;

【解析】 【分析】

本题的关键在于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电动势E =Blv ,切割的速度(v )是导体与磁场的相对速度,分析这类问题,通常是先电后力,再功能.

(1)根据电磁感应定律的公式可得知产生的电动势,结合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即可求得MN 刚扫过金属杆时,杆中感应电流的大小I ;

(2)根据第一问求得的电流,利用安培力的公式,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得MN 刚扫过金属杆时,杆的加速度大小a ;

(3)首先要得知,PQ 刚要离开金属杆时,杆切割磁场的速度,即为两者的相对速度,然后结合感应电动势的公式以及功率的公式即可得知感应电流的功率P . 【详解】

(1)感应电动势 0E Bdv = 感应电流E I R =

解得0Bdv I R

= (2)安培力 F BId = 牛顿第二定律 F ma =

解得220

B d v a mR

=

(3)金属杆切割磁感线的速度0=v v v '-,则

感应电动势 0()E Bd v v =-

电功率2

E P R

= 解得2220()B d v v P R -=

【点睛】

该题是一道较为综合的题,考查了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以及电功电功率.对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非常重要的考点,经常入选高考物理压轴题,平时学习时要从以下几方面掌握. (1)切割速度v 的问题

切割速度的大小决定了E 的大小;切割速度是由导体棒的初速度与加速度共同决定的.同时还要注意磁场和金属棒都运动的情况,切割速度为相对运动的速度;不难看出,考电磁感应的问题,十之八九会用到牛顿三大定律与直线运动的知识. (2)能量转化的问题

电磁感应主要是将其他形式能量(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可由于电能的不可保存性,很快又会想着其他形式能量(焦耳热等等)转化. (3)安培力做功的问题

电磁感应中,安培力做的功全部转化为系统全部的热能,而且任意时刻安培力的功率等于系统中所有电阻的热功率. (4)动能定理的应用

动能定理当然也能应用在电磁感应中,只不过同学们要明确研究对象,我们大多情况下是通过导体棒的.固定在轨道上的电阻,速度不会变化,显然没有用动能定理研究的必要.

11.为了提高自行车夜间行驶的安全性,小明同学设计了一种闪烁装置.如图所示,自行车后轮由半径

的金属内圈、半径

的金属外圈和绝缘幅条构成.后轮的内、外圈之间等间隔地接有4跟金属条,每根金属条的中间均串联有一电阻值为的小灯泡.在支架上装有磁铁,形成了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扇形匀强

磁场,其内半径为、外半径为、张角

.后轮以角速度

,相对转轴转

动.若不计其它电阻,忽略磁场的边缘效应.

(1)当金属条进入扇形磁场时,求感应电动势E ,并指出ab 上的电流方向; (2)当金属条进入扇形磁场时,画出闪烁装置的电路图;

(3)从金属条进入扇形磁场时开始,经计算画出轮子一圈过程中,内圈与外圈之间电

势差

随时间变化的

图象;

【答案】(1),电流方向由到;(2)见解析;(3)见解析

【解析】

【分析】

【详解】

(1)金属条ab在匀强磁场中转动切割,由得:感应电动势为

,根据右手定则判断可知电流方向由到;

(2)边切割充当电源,其余为外电路,且并联,其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3)设电路的总电阻为,根据电路图可知,

两端电势差:

设离开磁场区域的时刻,下一根金属条进入磁场的时刻,则:,

,设轮子转一圈的时间为,则,在内,金属条有四次进出,后三次与第一次相同,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画出如下图象: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电磁感应和恒定电路的知识,设计问题从容易入手,层层递进,较好地把握了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

12.如图所示,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放置一均匀导体制成的正方形线框abcd,线框质量为m,电阻为R,边长为L,有yi 方向竖直向下的有界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磁场区宽度大于L,左边界与ab边平行,线框水平向右拉力作用下垂直于边界线穿过磁场区.

(1)若线框以速度v匀速穿过磁场区,求线框在离开磁场时七两点间的电势差;

(2)若线框从静止开始以恒定的加速度a运动,经过h时间七边开始进入磁场,求cd边将要进入磁场时刻回路的电功率;

(3)若线框速度v0进入磁场,且拉力的功率恒为P0,经过时间T,cd边进入磁场,此过程中回路产生的电热为Q,后来ab边刚穿出磁场时,线框速度也为v0,求线框穿过磁场所用的时间t.

【答案】(1)(2)(3)

【解析】

【分析】

【详解】

(1)线框在离开磁场时,cd边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E=BLv

回路中的电流

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 U=IR ab=BLv

(2)t1时刻线框速度 v1=at1

设cd边将要进入磁场时刻速度为v2,则v22-v12=2aL

此时回路中电动势 E2=BLv2

回路的电功率

解得

(3)设cd边进入磁场时的速度为v,线框从cd边进入到ab边离开磁场的时间为△t,则 P0T=(mv2?m v02)+Q

P0△t=m v02-mv2

解得

线框离开磁场时间还是T,所以线框穿过磁场总时间t=2T+△t=+T

【点睛】

本题电磁感应中电路问题,要熟练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切割式E=Blv,欧姆定律求出电压.要抓住线框运动过程的对称性,分析穿出磁场时线框的速度,运用能量守恒列式求时

间.

13.如图所示,固定位置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根平行长直金属导轨的间距为d ,其右端接有阻值为R 的电阻,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匀强磁场中.一质量为m (质量分布均匀)的导体杆ab 垂直于导轨放置,且与两导轨保持良好接触,杆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杆在水平向左、垂直于杆的恒力F 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导轨运动距离L 时,速度恰好达到最大(运动过程中杆始终与导轨保持垂直).设杆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 ,导轨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求:此过程中,

(1)导体棒刚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a (2)导体棒速度的最大值v m (3)导体棒中产生的焦耳热Q (4)流过电阻R 的电量q 【答案】(1)F mg a m μ-= (2)22

()()

m F mg r R v B d μ-+= (3){2221()()[]2r F mg r R Q FL mgL m r R B d μμ-+?=--?+?

(4)BLd q R r =+ 【解析】 【详解】

(1)导体棒刚开始运动时,水平方向只受拉力F 和摩擦力作用,则F-μmg=ma,解得

F mg a m

μ-=

(2)杆受到的安培力:F B =BId=22 m

B d v R r

+,

杆匀速运动时速度最大,由平衡条件得:F=F B +f ,

即:F=22 m

B d v R r

++μmg , 解得:()()22

m F mg r R v B d μ-+=

(3)开始到达到最大速度的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定律得:FL-μmgL=Q+1

2

mv m 2, 导体棒上产生的热流量:Q R =

r

R r

+Q ,

解得:Q R = r R r + [(F-μmg )L-22

44

()()2m F mg R r B d

μ-+]; (4)电荷量:()E BdL BdL

q I t t t R r R r t

R r ==

=?=+++; 【点睛】当杆做匀速运动时速度最大,应用平衡条件、安培力公式、能量守恒定律即可正确解题.分析清楚杆的运动过程,杆做匀速运动时速度最大;杆克服安培力做功转化为焦耳热,可以从能量角度求焦耳热.

14.如图所示,两根金属平行导轨MN 和PQ 放在水平面上,左端向上弯曲且光滑,导轨间距为L ,电阻不计.水平段导轨所处空间有两个有界匀强磁场,相距一段距离不重叠,磁场Ⅰ左边界在水平段导轨的最左端,磁感强度大小为B ,方向竖直向上;磁场Ⅱ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2B ,方向竖直向下.质量均为m 、电阻均为R 的金属棒a 和b 垂直导轨放置在其上,金属棒b 置于磁场Ⅱ的右边界CD 处.现将金属棒a 从弯曲导轨上某一高处由静止释放,使其沿导轨运动.设两金属棒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

(1)若水平段导轨粗糙,两金属棒与水平段导轨间的最大摩擦力均为1

5

mg ,将金属棒a 从距水平面高度h 处由静止释放.求:

①金属棒a 刚进入磁场Ⅰ时,通过金属棒b 的电流大小;

②若金属棒a 在磁场Ⅰ内运动过程中,金属棒b 能在导轨上保持静止,通过计算分析金属棒a 释放时的高度h 应满足的条件;

(2)若水平段导轨是光滑的,将金属棒a 仍从高度h 处由静止释放,使其进入磁场Ⅰ.设两磁场区域足够大,求金属棒a 在磁场Ⅰ内运动过程中,金属棒b 中可能产生焦耳热的最大值.

【答案】(1)①2BL gh ;② 22

44

50m gR h B L <; (2)110mgh 【解析】 【详解】

(1)① a 棒从h 0高处释放后在弯曲导轨上滑动时机械能守恒,有

解得:

a 棒刚进入磁场I 时 ③, 此时通过a 、

b 的感应电流大小为 2E I R

=

解得:

② a 棒刚进入磁场I 时,b 棒受到的安培力大小 ⑤

为使b 棒保持静止必有 ⑥ 由④ ⑤ ⑥联立解得:

(2)由题意知当金属棒a 进入磁场I 时,由左手定则判断知a 棒向右做减速运动;b 棒向左运动加速运动.

二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相反,故当二者的感应电动势大小相等时闭合回路的电流为零,此后二者均匀速运动,故金属棒a 、b 均匀速运动时金属棒b 中产生焦耳热最大, 设此时a 、b 的速度大小分别为与

,由以上分析有:BL

=2BL

对金属棒a 应用动量定理有: ⑨

对金属棒b 应用动量定理有: ⑩

联立⑧⑨⑩解得

由功能关系得电路产生的总电热为:

故金属棒b 中产生焦耳热最大值为11

210

Q Q mgh =

=总

15.如图甲所示,两根足够长、电阻不计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相距为L 1=1m ,导轨平面与水平面成θ=30°角,上端连接阻值R =1.5Ω的电阻;质量为m =0.2kg 、阻值r =0.5Ω的匀质金属棒ab 放在两导轨上,距离导轨最上端为L 2=4m ,棒与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整个装置处于一匀强磁场中,该匀强磁场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g =10m /s 2)

(1)保持ab 棒静止,在0~4s 内,通过金属棒ab 的电流多大?方向如何?

(2)为了保持ab棒静止,需要在棒的中点施加了一平行于导轨平面的外力F,求当t=2s 时,外力F的大小和方向;

(3)5s后,撤去外力F,金属棒将由静止开始下滑,这时用电压传感器将R两端的电压即时采集并输入计算机,在显示器显示的电压达到某一恒定值后,记下该时刻棒的位置,测出该位置与棒初始位置相距2.4m,求金属棒此时的速度及下滑到该位置的过程中在电阻R 上产生的焦耳热.

【答案】(1)0.5A(2)0.75N(3)1.5J

【解析】

【分析】

【详解】

(1)在0~4s内,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2)当t=2s时,ab棒受到沿斜面向上的安培力

对ab棒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

解得:

方向沿导轨斜面向上.

(3)ab棒沿导轨下滑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有:

产生的感应电流

棒下滑至受到稳定时,棒两端电压也恒定,此时ab棒受力平衡,

有:

解得:

由动能定理得:

得:

中考物理电学综合计算题汇总含答案

=P 1 +P 2 =+=+=1100W+200W=1300W。(2019·河南中考模拟) 44Ω242Ω R R+R 中考物理电学综合计算题汇总含答案 一、电磁学综合题 1.(3)水龙头放热水时,R 1 与R 2 并联,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电路的 总功率等于各用电器功率之和,电路消耗的总电功率:P 热 U2U2(220V)2(220V)2 R R 12 物理实验室用的电加热器恒温箱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控制电路电压为U 1 =9V的电源、开 关、电磁继电器(线圈电阻不计)、电阻箱R 和热敏电阻R 1 组成;工作电路由电压为 U 2 =220V的电源和电阻为R 2 =48.4Ω的电热丝组成.其中,电磁继电器只有当线圈中电流达 到0.05A时,衔铁才吸合,切断工作电路;热敏电阻R 1 的阻值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解答以下问题: (1)电磁继电器实质是一个控制工作电路的___________; (2)求电热丝工作时的功率__________; (3)如果恒温箱的温度设定为80℃,求电阻箱R 应接入电路的阻值__________. (4)若要恒温箱的设定温度低于80℃,电阻箱R 接入电路的阻值应调大还是调小?简述理由。_____ 【答案】自动开关1000W110Ω调小详见解析 【解析】 【详解】 (1)电磁继电器的主要部件就是一个电磁铁,它是利用电磁铁磁性的有无来产生作用力,从而控制工作电路的,其实质就是一个电路来控制另一个电路的间接开关; (2)电热丝工作时的功率:P= U2(220V)2 ==1000W; 48.4Ω 2 (3)如果恒温箱的温度设定为80℃,由图乙可知,热敏电阻的阻值R 1 =70Ω, 由题知,此时控制电路的电流I=0.05A,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I= U 1,即: 1 0.05A= 9V R+70Ω,电阻箱R应接入电路的阻值:R=110Ω;

中考物理第篇专题六综合计算题试题

专题六 综合计算题 类型一 力学综合计算题 1.(2016·福州)为提高车辆通行质量,福州交警在市区一些道路某些时段推出“绿波通行”,即车辆在绿波路段以如图所示的50~55 km/h 范围内行驶,一路绿灯。在绿波时段, 质量是1.2×103 kg 的汽车,经过绿波路段上相距2.7×103 m 的两个路口,用时180 s ,问: (1)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是否“绿波通行”? (2)若汽车在这段距离内行驶的牵引力保持3000 N 不变,则汽车的输出功率是多少? (3)若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是0.6 m 2,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g 取 10 N/kg) 解:(1)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v =s t =2.7×103 m 180 s =15m/s =54 km/h ,因为50 km/h <54 km/h<55 km/h ,所以该汽车是“绿波通行” (2)汽车的牵引力做的功W =Fs =3000 N×2.7×103 m =8.1×106 J ,则汽车的输出功率P =W t =8.1×106 J 180 s =4.5×104 W (3)汽车的重力G =mg =1.2×103 kg ×10 N/kg =1.2×104 N ,因为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所以汽车对水 平地面的压力F 压=G =1.2×104 N ,则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F 压S =1.2×104 N 0.6 m 2=2×104 Pa 2.(2016·雅安)人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建材上楼,每次运送量不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建材重力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滑轮和钢绳的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g 取10 N/kg 。 (1)若某次运送建材的质量为50 kg ,则建材的重力是多少? (2)若工人在1 min 内将建材匀速竖直向上提升了12 m ,作用在钢绳上的拉力为200 N ,求拉力的功率。 (3)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时,运送建材的重力是多大? 解:(1)建材的重力G =mg =50 kg ×10 N/kg =500 N (2)由图可知:承担重物绳子的段数n =2,则1 min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2 h =2 ×12 m =24 m ,拉力做的功W =Fs =200 N×24 m =4800 J ,拉力的功率P =W t =4800 J 60 s =80 W

中考物理力学综合试题

力学综合测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过程,哪个情况小明对桶做了功() A.小明提着桶站立不动 B.小明提着桶水平移动 C.小明提着桶站在匀速水平运动的车厢内 D.小明提着桶站在匀速向上运动的电梯内 2.图3是小聪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圆体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得出的图像,用上述两种物质分别做成a、b两个实心正方体,b的边长是a的2倍,把它们放在水平地面上,a,b 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p a:p b=1:8 B.p a:p b =1:4 C.p a:p b=l:2 D.p a:p b =1:l 3.同一个正方体先后放入a、b、c三种液体中,静止时如图1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浮力F a>F b=F c B.物体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差不等 C.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强p a>p b=p c D.液体的密度ρa>ρb>ρc 4. 如图3所示,一根铁棒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O点为转轴,由竖直逆时针匀速转向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动力F与动力臂L的大小变化是() A. F增大,L增大 B. F减小,L减小 C. F增大,L减小 D. F减小,L增大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1水库中的水越深,坝底受到水的压强越大;○2由密度公式知,物体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3一切物体都有惯性;○4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 A.○1○3 B.○2○3 C.○2○4 D.○1○2 6.超市的购物小车被推开后,向前运动,最终停下来。在这一过程中,下列正确的是()A.人对小车的推力越来越小 B.离开人手后的小车不受力的作用 C.刚离开手的小车相对于货架是运动的 D.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7.下列事例中利用惯性的一组是() ①汽车行驶时,司机系着安全带②火车进站前,撤去动力,仍能进站 ③上岸后的鸭子,振动翅膀,把身上的水抖掉 ④比赛中,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冰壶在冰面上继续向前运动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8.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密度为 ρ甲、ρ乙的液体。今有A、B两个实心小球,质量分mA、mB,体积分别为VA、VB,密度分别为 ρA、ρB。已知它们的密度关系为ρ甲>ρA>ρB>ρ乙,则() A.若VA=VB,将两球都放入甲容器中,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相等 B.若VA=VB,将两球都放入乙容器中,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之比为 ρA:ρB C.若mA=mB,将A、B两球分别放入乙、甲容器中,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相等 D.若mA=mB,将A、B两球分别放入甲、乙容器中,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之比为 ρB:ρ乙二.填空题(每小空2分,共12分) 9.把一小球放入盛满酒精(密度为0.8×103㎏/m3)深度为20 cm 的溢水杯中,它沉入容器底部,从杯中溢出8 g酒精,杯底受到酒精 的压强为______Pa;若将该小球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它漂浮在水 面上,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 _________8 g(选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取g=10 N/㎏。 10.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来匀速拉动重200N的物体,已知绳端拉力大小为50N,绳端移动的速度为2m/s,则10s物体前进________m,物体受地面的摩擦力为________N。(不计滑轮重、绳重和摩擦) 11. 某同学用2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一辆在水平桌面上的小车,小车沿力的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则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N ;若仅把水平推力由2N 增大为3N 后,则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实验题(每小空2分,共30分) 12.如图l4,画出人对杠杆作用力F的 力臂L和物体A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 13.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中, 小明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小聪猜想可能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如图12是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 下表是其中一位同学在其它条件一定时的实验数据. 图1 a b c

中考物理总复习专题5综合应用题

专题五综合应用题 ,专题特征 【题型特点】 中考压轴题是人们对中考试卷中最后一道或两道题的习惯称谓。压轴题的特点是:综合性强、难度大、区分度高。对于考生来说,若攻克了压轴题,就意味着能力强,可得高分;对命题者来说,把压轴题当作是一份试卷的“压轴戏”,常在“新颖”“综合”上下工夫。 【题型解读】 综合计算题是综合考查我们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情况的有效手段之一,是评价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类归纳能力、演绎推理能力、运算能力等各种能力高低的“试金石”,常为中考具有压轴意味、区分度较高的一种必考题型,考查的知识内容主要集中在力、电、热三块上,以力、电为主,不仅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技巧、语言归纳及表述能力、计算能力及对数据的处理能力等,可谓是一题多用。 【解题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解答综合计算题的常见方法: (1)简化法:把题目中的复杂情景或现象进行梳理,找出相关环节或相关点,使要解决的复杂问题中突出某物理量或规律,使复杂得以简化,减少一些混淆和混乱,如画等效电路图,分析物体受力,将连结体看成一个整体分析受力等。 (2)隐含条件法:通过审题,从题中叙述的物理现象的语言或给出的情景或元件设备等环节中,挖掘出解答问题所需要的隐含在其中的条件,使计算环节减少,答案误差减少,如灯泡正常发光,装水的矿泉水瓶倒过来后的压强、压力变化等。 (3)极值法:也叫端点法,对不定值问题或变化范围问题的解答有重要的使用价值,解答这类问题,应弄清要研究的是哪个变化物理量的值或哪个物理量的变化范围,然后确定变化的规律或方向,最后用相对应的物理规律或物理概念,一个对应点一个对应点的计算取值,如求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功率变化范围;物体被拉出水面前后拉力变化范围或功率变化范围等。 题型一力学综合计算题 考查内容: 1.基本物理量:速度、密度、压强、功率。 2.主要规律:二力平衡条件(受力分析)、液体压强规律、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平衡条件、能量守恒及机械效率。 3.容易混淆的问题:重力和压力、压力和压强、漂浮和悬浮功和功率、功和能量、功率和机械效率。 【例1】(2014遵义中考)一体重为600 N,双脚与地面接触面积为0.05 m2的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800 N的物体匀速提高了0.5 m,此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求:(不计绳重及摩擦) (1)在匀速提升物体的过程中,工人对绳子的拉力为多大。

物理中考题调考题汇编:综合题

004力学综合题(黄冈市中考题调考题汇编) (09中)37、(6分)据报道,华中农业大学的几位学生发明了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船,它能将水面上漂浮的垃圾通过前端的两个旋转滤网收集后,由倾斜的传送带送至船尾的垃圾箱中,如图是设计的样艇。若相关数据如下表: (1)工作前,质量为60 ㎏的驾驶员登上船后,它 排 开水的体积是多少? (2)正常工作时,传送带将收集的垃圾升高0.5m 后,落入垃圾箱中,这要消耗发动机的1%的能 量。它在5分钟内可传送300㎏的垃圾,求传 送带的传送效率。 (3)如何提高该船效率,请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09调)37. 有一种用于清理河道、港口泥沙的抽砂船。工作时,用高压水枪喷射出的水柱将细砂冲起,再利用水泵将细砂抽起通过管道输送到目的地。下面是某型号抽砂船的有关参数。(设湿砂的平均密度为2.0×103 ㎏/m 3 ,河水的密度为1.0×103 ㎏/m 3 、g 取10N/ ㎏) 名称 水面垃圾清理船 发动机 汽油发动机 额定功率 5kW 质量(空载) 200㎏ 排水量 1000㎏

(1)该抽砂船在非工作状态下,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少? (2)高压水枪水压为3.0×107Pa,水枪喷嘴的面积为5.0×10-6㎡,若不考虑水从喷嘴喷出时横截面积的变化,高压水流产生的压力为多少? (3)若某一次抽砂的高度为12m,抽砂船的工作效率为80%,则抽砂船实际消耗的功率为多少?(结果保留整数) (08中)37 .科技小组的同学用长方体泡沫塑料A 、三脚架和灯泡等制作了一个航标灯模型 (如图), 总重为4N , A 底部与浮子B 用细绳相连。水位上升时, 浮子B 下降;水位下降时,浮子B 上升,使航标灯静止时A 浸人 水中的深度始终为5cm ,排开水的质量为500g ,浮子B 重0.5N (不 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求:(1)泡沫塑料A 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 (2)航标灯静止时,浮子B 体积应为多大? (08调)37.爱湖小分队的同学为对西湖水质进行监测,他们找来了一根长1.2 m粗细均匀的木条,在其底端嵌入适量重物,使其能直立漂浮在水中,做好相应的标记后就做成一个简易的密度计,该简易密度计的总质量为0.5 kg. (1)先将该木条放入足够深的清水中,测得木条露出水面0.2m,在水面处画上白线,请计 算此时木条底端受到的水的压强及木条受到的浮力。 (2)请通过计算说明应在木条的什么位置上表示污水密度达到1.05×l03kg/m3红线,以 监测水密度是否超标。

中考物理专题训练---凸透镜的综合题分类含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2 cm B.只将透镜向右移动,人眼在光屏和透镜之间,通过透镜向左以一定可以观察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C.只将透镜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光屏上一定可以出现倒立缩小的实像 D.若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一片近视镜片,光屏适当左移可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答案】A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求解。 【详解】 A.由题可知,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则像的性质为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物距为20cm,像距为30cm,则根据成像特点有 >>,2 2f u f > v f 则 > >>,30cm2f f f 220cm 可知 f >> 15cm10cm 故A项正确; B.只将透镜向左移动,当蜡烛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人眼在光屏和透镜之间,可观察到烛焰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项错误; C.只将透镜向右移动,当蜡烛位于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时,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成在光屏上;故C项正确 D.若在透镜和蜡烛之间放近视镜片,近视镜片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折射光线延迟会聚,光屏要适当右移可再次出现清晰的像,故D项错误。 故选AC。 2.当物体距离凸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物

体与光屏的距离L和凸透镜的焦距f的说法正确的是() A.L=18cm B.L=14cm C.4cm

中考物理专题练习题题(共27个专题)

专题01 声现象 声现象中的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的探究、声音的三特征、噪声的控制及声音具有能量是 中考物理的必考题,由于环境污染越来越受社会关注,噪声的控制成为一个热门考点。但 作为压轴题就很少见。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我们可能听不到正在振动的物体发出的声音 B.声音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C.我们能区分不同人的声音靠的是音调 D.吹哨子是靠声带振动发声的 2.以下利用了超声波来获取信息的是( ) A .大象的“声音”交流 B .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C .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 D .蝙蝠的“回声”定位 3.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4.小华在家修理厨房里的桌子,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 免受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闭关 严;上述二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__________中减弱。 接抽气机 D .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铃声减小 C .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短,振动时声音的音调越高 A .发声的音叉 溅起水花 B .音叉发出的声音越响,乒乓球被弹开的越远

专题02 光学之光的反射与折射现象的区别 光现象中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在中考中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作图题为主,是中考的重点。但作为压轴题就很少见。 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海市蜃楼 B.水面“折”枝 C.水中倒影 D.手影 2.光射到镜面上,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20°,若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变为100°,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镜面不动,入射光线向镜面旋转10° B.镜面不动,入射光线远离镜面旋转20° C.入射光线不动,镜面顺时针旋转20° D.入射光线不动,镜面逆时针旋转10° 3.如下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B.折射角为45°,界面右侧是玻璃C.入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D.折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4.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是光的__________;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是光的__________;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光的___________;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是光的__________。(填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和色散) 5.如图所示,B′是人眼在A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底一白色鹅卵石的虚像,这虚像是由光的_______形成的。若在A处用激光手电对准虚像B’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照射到河底的白色鹅卵石上,这说明_______。

初中物理力学综合习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力学专项练习 一.固体压强题比例关系计算 1.一根筷子竖立在水平面上.对桌面的压力是F.压强为P.当把一双同 样的筷子扎在一起竖立在水平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 A. 2F.2P; B. 2F.P; C. F/2 . P/2 ; D. F.P 2. 若压力为F.横截面积为S时.压强为P.那么( ) A. 当压力变为2F、横截面积变为2S时.压强变为2P B. 当压力变为F/2、横截面积变为S/2时.压强变为P/2 C. 当压力变为2F、横截面积变为S/2时.压强变为P/4 D. 当压力变为F/2、横截面积变为2S时.压强变为P/4 3.同种物质制成的甲、乙两实心体.质量之比为2:1.它们的密度之比() A.2:1 B.1:2 C.1:1 D.无法判断 实用文档

4.(05四川成都(非课改)) 如图是小敏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不同的固体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出的图象。如果用上述两种物质做成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实心正方体.把它们放在水平面上.则根据图象可知.甲、乙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之比为() A.P甲∶P乙=8∶1 B.P甲∶P乙=4∶1 C.P甲∶P乙=2∶1 D.P甲∶P乙=1∶1 5.A、B两正方体实心金属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边长之比为1∶3,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2∶3,则两金属的密度之比是( ) A. 4:9 B.9:4 C.1:2 D.2:1 6.(01北京宣武区) 甲、乙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甲、乙密度之比是1∶2,则甲、乙的底面积之比是( ) A.1∶2 B.2∶1 C.1∶4 D.4∶1 7.质量相同的三个正方体块,A为铜块,B为铁块,C为铝块,(ρ铜>ρ铁>ρ铝)把它们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 ) 实用文档

中考物理电学综合计算题汇总及答案

中考物理电学综合计算题汇总及答案 一、电磁学综合题 1.由题知。R 1的电功率:P 1=P 加热-P 文火=500W 100W 400W -=,则R 1的阻值: R 1=22 220V 400U P W ()==121Ω,文火萃取阶段时,只有R 2连入电路,功率为100W ,即 P 2=22U R 可得R 2222220V 100U P W = ==() 484Ω,额定保温功率:P 保温2212 220121Ω484Ω U R R ===++()80W 。(2019·吉林长春市实验中学中考模拟)小强运用所学电学知识,设计了一个电子身高测量仪,用来测量同学们的身高,如图所示,其中定值电阻R 1=5Ω,电源电压恒为4V ,R 2的长度为100cm 、规格为“15Ω 0.5A ”,电压表量程为0~3V ,电流表量程为0~0.5A 。 (1)当被测同学的身高越高时,电压表的示数_____,电流表的示数_____。(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2)若被测量同学的身高为2m 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刚好位于最上端,则此时电压表时示数为_____V ;当电压表的示数为1.5V 时,被测同学的身高应_____1m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若被测量同学的身高越高时,测量仪消耗电能越_____(选填“快”或“慢”)。 【答案】变大 变小 3 大于 慢 【解析】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R 1与R 2串联,电压表测R 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由图知,当人体身高增高时,滑片上移,R 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电源电压不变,由I = U R 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由U =IR 可知,R 1两端的电压变小,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R 2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2)滑片在最上端时,R 2连入阻值为它的最大值,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此时 电路中电流,I= 1240.2A 5Ω15Ω U V R R ==++最大,此时R 1两端电压:U 1=IR 1=0.2A ×5Ω=1V ,所以电压表的示数:U V =U 2=U ﹣U 1=4V ﹣1V =3V ;当电压表的示数为1.5V 时,R 1

中考物理电学综合习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电学综合习题含答案 一、电磁学综合题 1.(2019·深圳市龙岗区南 湾街道沙湾中学中考模拟)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感应发光冰块 感应发光冰块产品采用食品级PS材料及电子元件组成的发光冰块,采用先进的触水式开关具有入水即亮的特性(液体感应),外形仿如真实冰块一般。感应发光冰块采用电池供电,无化学变化,无毒无害,可放置于各类饮品中增添浪漫及神秘的气氛感应发光冰块内部电子元件有:液体感应器、纽扣电池和LED灯泡。感应发光冰块的使用方法是将发光冰块清洁干净放入水中,它将自动发亮;使用完毕后,用布擦干后放置于干燥的地方以备下次使用。感应发光冰块还可以放入冰箱内冷冻后,再放入饮料内,可以起到降低饮料的温度。需要注意的是,请勿吞食感应发光冰块,避免放置于温度过高的饮品中。 (1)液体感应器是先进的触水式_____(选填“电源”、“用电器”、“开关”或“导线”)。 (2)冷冻后的感应发光冰块通过_____的方式改变饮料的内能,饮料的内能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3)LED灯泡发光时,将电能主要转化为_____能。 (4)某位同学在研究LED灯的特点时,发现将一只LED灯接在电池两端没有亮,对调电池正负极后亮了,这说明了LED灯具有_____性。 (5)用布擦干后的感应发光冰块内部的电路处于_____状态。 【答案】开关热传递减小光单向导电性开路 【解析】 【详解】 (1)根据基本电路各部的作用可知:液体感应器是起控制电路的作用,所以是先进的触水式开关; (2)感应发光冰块还可以放入冰箱内冷冻后温度比较低,再放入饮料内,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饮料的内能,饮料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3)LED灯泡发光时,将电能主要转化为光能;

中考物理专题系列:专题四--综合应用题

专题四综合应用题 类型一力学综合计算题 1.(2016,福州)为提高车辆通行质量,福州交警在市区一些道路某些 时段推出“绿波通行”,即车辆在绿波路段以如图所示的50~55 km/h范围 内行驶,一路绿灯.在绿波时段,质量是1.2×103 kg的汽车,经过绿波路 段上相距2.7×103 m的两个路口,用时180 s,问: (1)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是否“绿波通行”? (2)若汽车在这段距离内行驶时牵引力保持3000 N不变,则汽车的输出 功率是多少? (3)若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是0.6 m2,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g取10 N/kg) (1)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v=s t= 2.7×103 m 180 s=15 m/s=54 km/h,因为50 km/h<54 km/h<55 km/h,所以该汽车是“绿波通行”(2)汽车的牵引力做的功W=Fs=3000 N×2.7×103 m= 8.1×106J,则汽车的输出功率P=W t= 8.1×106 J 180 s=4.5×104 W(3)汽车的重力G=mg= 1.2×103 kg×10 N/kg=1.2×104 N,因为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所以汽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 压=G=1.2×104 N,则汽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F压 S= 1.2×104 N 0.6 m2=2×104 Pa 2.(2016,雅安)人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建材上楼,每次运送量不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建材重力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滑轮和钢绳的摩擦力及绳重忽略不计,g取10 N/kg. (1)若某次运送建材的质量为50 kg,则建材的重力是多少? (2)若工人在1 min内将建材匀速竖直向上提升了12 m,作用在钢绳上的拉力为200 N,求拉力的功率. (3)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时,运送建材的重力是多大? (1)建材的重力G=mg=50 kg×10 N/kg=500 N(2)由图可知:承担重物绳子的段数n=2,则1 mi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2 h=2×12 m=24 m,拉力做的功W=Fs=200 N×24

中考物理综合题专题复习讲义

专题一:综合题专题 我省(州)的中考物理综合题,共3个小题,25分。考查重点是二力平衡、功、功率、压强、浮力、热量的计算、欧姆定律、电功率、以及热电、力电等的一些综合性题目,这些题往往有一定的背景,与日常生活联系,着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图像或表格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等。现我们将它做一些归类,希望同学们有所收获 力学综合计算 一、力学综合计算的类型 二、力学综合计算的出题方式 三、力学综合题知识归纳

1 四、力学综合题的解题方法 1交通工具类 二力平衡、速度、功、功率综合计算 1、(10江苏扬州)一列质量为1×103t的火车,以180km/h的速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 整列火车受到的阻力是9×103N。 (1)火车的牵引力多大? (2)火车行驶1min时间内,重力做了多少功?机车牵引力做了多少功?牵引力的功率多大? 2、(10安徽)某型号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104W,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 阻力是1800N。在额定功率下,当汽车匀速行驶时,求: (l)发动机所提供的牵引力大小; (2)行驶速度的大小; (3)行驶5min牵引力所做的功。

3.(2014?云南)如图是根据某小汽车在一段平直的路面上行驶的时间和通过的路程绘制的 示意图. (1)判断图中小汽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 (2)求图中小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3)若小汽车以20kW的功率行驶10min消耗汽油1kg,已知汽油的热值q=4.6×107J/kg.求小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4.(2013?云南)一轿车包括乘客质量1600kg,轿车静止时轮胎与水平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1m2,该轿车上午11:30驶入黄城高速公路入口,下午1:30到达青洲出口,总共行驶了240km,该段高速公路限速120km/h,其间经过的隧道和桥梁限速为80km/h. (1)轿车静止在水平路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2)轿车全程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3)轿车在行驶中有超速吗?为什么?

中考物理—电路类问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电路类问题 1.如图为某均匀金属薄板,现测得接线柱A、B之间的电阻为R.如果将该电阻板均匀分成9块,并挖去其中一小块,则此时A、B之间的电阻变为 A.8 9 R B. 7 6 R C. 9 10 R D. 6 7 R 【答案】B 【解析】 【详解】 如图将电阻板看作三个相同电阻串联而成,分别将1、2、3看作一个电阻,4、5、6看作一个电阻,7、8、9看作一个电阻,则由串联电阻规律可知,每个电阻阻值为 1 3 R,每个电阻由三个相同的块并联组成,设每块电阻阻值为R x,则由并联电阻规律可知: 11 111 3 x x x R R R R = ++ 解得R x=R;则当挖去其中一块后,变为两个阻值为R的电阻并联,整体再与两个阻值为1 3 R的电阻串联,则由串并联电阻规律可知总电阻为: AB 117 2 1136 R R R R R '=+?= + 故选B。 2.如图所示是某电子秤的结构示意图,其中P是一个可以紧贴AB滑动的金属滑片,S为自动控制开关。闭合开关S,秤盘内不放物体时,电子秤刻度表示数为0;在秤盘内放入物体时,就可以从电子秤刻度表上读出该物体的质量;当被测物体的质量超过电子秤量程时,开关S自动断开,电子秤无示数。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子秤的刻度表是一个电流表,它的示数越大说明所称物体质量越大 B.电子秤的刻度表是一个电压表,它的示数越小说明所称物体质量越大 C.电子秤的AB部分是一个滑动变阻器,且A端与P接触的地方为绝缘体 D.0R电阻去掉后,也能保证电路安全工作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B.电子秤刻度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子秤刻度表应该是电流表,不是电压表;当盘中放入物体质量越大时,滑片下移,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越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流越大,即它的示数越大,故A正确,B错误; C.金属片P和AB构成了一个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秤盘内不放物体时,滑片在A 端,电子秤刻度表示数为0,说明电路是断路,则A端是绝缘体,故C正确; D.R0电阻为保护电路的电阻,可以避免电路中电流过大,不能去掉R0,故D错误。 故选AC。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V,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2V,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则() A.通过灯泡L1的电流比L2的电流大 B.灯泡L1两端的电压是1V C.灯泡L1和L2的电阻之比是2∶1 D.若灯泡L2灯丝烧断,电压表示数为零 【答案】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从图中可以看到,这是一个串联电路,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所以通过灯泡L1的电流和L2的电流一样大,A项不合题意;

中考物理—电路类问题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

一、初中物理电路类问题 1.两个定值电阻,甲标有“10Ω 2A ”,乙标有“20Ω 0. 5A ”。如将它们并联起来,电路中的最大总功率及将它们串联起来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 ) A .30W 30V B .15W 10V C .15W 15V D .30W 60V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欧姆定律求出两电阻两端允许所加的最大电压,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两电阻并联时,并联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较小的一个,再根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求出干路电流,利用P UI =求出电路中的最大总功率;已知两电阻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两电阻串联时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两个允许通过最大电流的较小值,再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的最大电压。 【详解】 AD .根据U I R = 可得,两电阻两端允许所加的最大电压 2A 10Ω20V U I R ==?=甲甲甲,0.5A 20Ω10V U I R ==?=乙乙乙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则两只电阻并联时,电路中的最大电压 10V U U ==乙 通过乙电阻的电流 110V 1A 10Ω U I R = ==甲 则并联电路中的最大总功率 1()10V (1A 0.5A)15W P UI U I I ==+=?+=乙 故AD 错误; BC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则两只电阻串联时,电路中的最大电流 0.5A I I '==乙 根据U I R = 可得,串联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 ()0.5A ()15V 10Ω20ΩI R U R I R '+'''==+=?=乙甲 故B 错误、C 正确。 故选C 。 2.下列电路正确的是 ( )

最新中考物理综合练习题

精品文档第一题用密度为的金属制成质量相等的金属盒和实心金属球各一个,若把球放在盒内密封后,可悬 浮在水中,如图甲所示;若把球和盒用细线相连,放在水里静止后,盒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细线对球的拉力是2N,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B. 金属盒的体积为 C. 金属球的质量为 D. 金属盒空心部分体积是答案:C 解:设金属盒的体积为:,金属球的体积为:,二者的质量), 二者质量相等为:m((1)甲乙两种情况,一次悬浮,一次漂浮,均有,即两: ,可得次排开水的体积相同; ,所以而, :有(2)对甲乙两种情况,进行受力分析: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金属盒悬浮时有:对金属盒进行受力分析有金属球悬在金属盒下面时:,

; ,解之:,; 金属球的密度 , (3)由得 . 故ABD错误;C正确. 选项是正确的C所以: 解析为了解题的方便我们先设(1)对选定的研究对象进行受力 分析,二者的:,金属球的体积为:,定物理量金属盒的体积为,首先选图甲中盒与球整体作为研究:m(质量为二者质量相等),,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力为内力对象,,对于整体只受浮力和 重力即两次排一次漂浮一次悬浮甲乙两种情况,,, 均有,; ,开水的体积相同可得, :所以,而:盒和球进行受力分析,再次对甲乙 两图:有,:乙图中金属球悬;甲图中金属盒悬浮时有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对金属盒进行受力分析有:;在金属盒 下面时, 金属球进行受力分析有: ; ,解之:,利用根据密度公式变形求出金属盒实心部分的体积,(2) .

如此将问题逐一解决第二题一个实心小球先后放入盛有足够的 水和足够多的酒精的两个容酒精的密度,0.8牛牛和器中,小球 受到的力分别是0.9为 分析小球在水中和在酒精中的浮沉状态(1). (2)求小球的密度答案, 则,:(1)解由题知,,实心小球在水中和酒精中根据漂浮条件浮 力等于重力可判断,, 不可能都处于漂浮状态, 因为, 所以,, 因为, ,所以, 实根据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与物体体积相等的特点可判断:精 品文档. 精品文档 心小球在水中和酒精中不可能都是沉入底部, 小球在水中和在酒精中一定是在一种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 因为,所以小球在水中若小球在酒精中是处于漂浮,. 一定也是处于漂浮. 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沉没在容器底:小 球所处的状态一定是, (2)小球在水中漂浮, 则球的重球的质量,

中考物理专题训练(10试题)综合能力专题

综合能力题 一、分析类: 1、(株洲市2010年)(12分)图18为路灯自动控制电路,其工作原理利用了电磁开关和光敏电阻。 图中虚线框内是电磁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当线圈(电阻不计)中电流大于或等于40mA时,电磁铁吸合铁片,弹簧片和触点分离,切断工作电路;电流小于40mA时,弹簧片和触点结合,接通工作电路。光敏电阻在照射光较强(如白天)时阻值为零;照射光较弱(如黑天)时阻值无穷大。已知电源电压为36 V,路灯标有“36V 25W”字样。 (1)电磁开关工作时主要利用下列哪种电磁现象?。(填字母) A. 电流的磁效应 B. 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 C. 电磁感应 (2)①光敏电阻的作用相当于(填“滑动变阻器”或“自动开关”)。②请将电路连接完整。 (3)秋分前后,天气晴好时,路灯一昼夜消耗的电能约为kW·h。 (4)试求保护电阻的最大阻值。 2、(枣庄市2010年)(4分)夏天,小明的妈妈为了躲避热辣的阳光,自行车的前把上安装了遮阳伞,可自从安装了这把伞后,妈妈骑车 时总感觉车把象被人向上提起,这是为什 么呢?为探究这个问题,小明制作了一个 模型,并把它穿在一根铁丝上,在铁丝的 上下各挂一只弹簧测力计,如上右图所示, 然后用电吹风对着模型吹气,结果发现: 上面的测力计示数变小,下面的测力计示 数变大。 (1)经过发现,小明认为模型上方的空气流速下方的空气流速;模型上方的大气压强下方的大气压强。

(2)小明根据自己的实验给妈妈解释了为什么骑车时感觉车把被向上提起 ,小明的解释 是: 。3、(宁夏2010).(3分)请仿照示例,在表格中的二个生活警示语中任选一个,简要解释其蕴含的物理知识。 4、(湘潭市2010年)(9分)小明利用热敏电阻设计了一个“过热自动报警电路”,如图甲所示。将热敏电阻R安装在需要探测温度的地方,当环境温度正常时,继电器的上触点接触,下触点分离,指示灯亮;当环境温度超过某一值时,继电器的下触点接触,上触点分离,警铃响。图甲中继电器的供电电压U1=3V,继电器线圈用漆包线绕成,其电阻R0为30Ω。当线圈中的电流大于等于50mA时,继电器的衔铁将被吸合,警铃响。图乙是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像。 (1)由图乙可知,当环境温度为40℃时,热敏电阻阻值为Ω。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阻值将,继电器的磁性将(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图甲中警铃的接线柱C应与接线柱相连,指示灯的接线柱D应与接线柱相连(均选填“A”或“B”)。 (3)图甲中线圈下端P的磁极是极(选填“N”或“S”)。

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电路类问题的经典综合题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电路类问题 1.电动自行车两刹车手柄中各有一只开关在行驶过程中,开关处于闭合状态,电动机正常运转.用任一只手柄刹车时,该手柄上的开关立即断开,电动自行车停止工作,图中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A.B. C.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从图中可以看到,三个开关处于闭合状态,符合在行驶过程中的情况,电动机正常运转;用任一只手柄刹车时,该手柄上的开关立即断开,此时电路中没有电流,电动机停止工作,选项A符合题意; B.从图中可以看到,在行驶过程中,两开关处于闭合状态,电动机正常运转;但是用任一只手柄刹车时,该手柄上的开关立即断开,电动机依然有电流流过,还在工作;B项不合题意; C.从图中可以看到,在行驶过程中要求两开关处于闭合状态,这时没有电流流过电动机,电动自行车就不能正常运作,这种情况矛盾,C项不合题意; D.从图中可以看到,没有电源,无论开关闭合还是断开,电动自行车都行驶不了,D项不合题意. 2.定值电阻R1标有“10Ω 2A”,R2标有“20Ω 1.5A”的字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将两只电阻串联使用,则允许通过电阻的最大电流为2A B.若将两只电阻串联使用,允许加在它们两端总电压的最大值是45V C.若将两只电阻并联使用,则干路允许通过的电流最大值是3A D.若将两只电阻并联使用,电路允许的总电功率最大值是60W 【答案】BCD 【解析】 【分析】 【详解】 A.定值电阻R1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A,R2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A,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为不损坏定值电阻,则允许通过电阻的最大电流为1.5A,故A错误;

初三物理综合练习题

初三物理综合练习题 一、单选题(力学4题,热学2题,光学2题,电学5题) 1、如图所示的的斜面长5m,高3m,某同学用图中力F=100N,试图将一重150N的物 体匀速地从斜面底端推到顶端.这一过程中推力F所做功的大 小是( ) A 500J B 300J C 400J D 0J 2、下列估计值中最不合理的是( ) A 一位中学生身体的体积约5×10-2m3 B 一位中学生身 体的高约16.2 dm C 一位中学生站立时对地压强约为1.2×105Pa D 一位中学生正常步行6min的路程约0.4km 3、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战斗机对巴格达实施轰炸,美军空中加油机在空中顺利地对战斗机加油,加油时两飞机需在同一高度上匀速直线运动.加油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斗机是匀速的 B 因匀速直线运动,战斗机动能不变 C 因高度不变,加油机重力热能不变 D 加油机的机械能减小 4、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轻质弹簧测力计,小红同 学同时用力F=5N沿水平方向拉测力计两端.关于弹簧 测力计示数的大小和所受力合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 0N,0N B 5N,0N C 0N,5N D 5N,5N 5、下列词语中能反映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立竿见影 B 潭清疑水浅 C 捞不到的是水中月 D 一叶遮目不见泰山 6、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蜡烛位于镜前16cm时,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当蜡烛位于镜前10cm时,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凸透镜焦距可能是6cm B 当蜡烛位于镜前4cm时,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C 当蜡烛位于镜前16cm处,用一不透明的纸遮住凸透镜一部分,则屏上的像残缺不全 D 该凸透镜焦距可能是10cm 7、用酒精灯对烧杯内水加热,获得了如图所示的图象.利用该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 BC段水未沸腾,因水的沸点为100℃ B AB段中水无物态变化发生 C 此时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D 可选用酒精温度计进行该实验 8、下列几种电器的铭牌中都涉及到“2A”字 样,其中表示额定电流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