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课件第七章环境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合集下载
环境保护环境法ppt

详细分析与评价
根据初步调查和识别结果,进行详 细的环境影响分析,包括定量和定 性评价。
环境保护措施制定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环境保 护措施,包括改进工艺、提高资源 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等。
环境影响后评价
项目建成后对环境影响进行跟踪监 测和评价,以便及时发现新问题并 采取相应措施。
环境管理的定重自然、节约资源、保护生态
环境、可持续发展等。
环境伦理思想的发展历程
古代环境伦理思想
以道家思想为代表,强调人与 自然的和谐共生,主张“天人
合一”。
现代环境伦理思想
以西方环境伦理学派为代表,强 调人类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认为人类应该珍惜自然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
鼓励公民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如义务植树、垃圾分类、减少 塑料污染等,推动环境保护的
落地实施。
THANK YOU.
定义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预测和评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减 小或消除这种影响的过程。
重要性
环境影响评价有助于识别和预测人类活动的环境影响,为制定环境保护措施提供 科学依据,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与方法
初步调查与识别
对建设项目进行初步调查和识别, 了解项目的基本情况和可能的环境 影响。
污染者负担原则
污染者应承担治理和恢复环境的责 任,并负担由此产生的费用。
公众参与原则
公众有参与环境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应积极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
环境法的主要内容
自然环境保护
自然资源管理
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功能、防止环境污染和 生态破坏。
通过许可制度、有偿使用等措施,合理配置 、利用和管理自然资源。
《环境污染防治法》课件

《环境污染防治法》PPT 课件
环境污染防治法是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法律,旨在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促进可持续发展。本课件将详细介绍该法律的背景、目的及原则、主要内容 以及相关治理措施。
法律背景
阐述《环境污染防治法》制定的法律背景,包括环境污染对人类、动植物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破坏性影响,以 及法律的重要性。
江河污染治理
空气污染治理
说明通过严格执行《环境污染防 治法》,成功治理江河水体污染, 恢复水生态健康。
展示减少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排 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保护公 众健康的效果。
固体废物管理
介绍加强固体废物分类和回收利 用,减少垃圾填埋和焚烧,推动 循环经济的成功案例。Fra bibliotek工业污染
森林砍伐
描绘工业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如空气和水体污染,以及影响人 类健康的风险。
强调森林砍伐对生态平衡和地球 气候的不利影响,并指出促进可 持续林业发展的重要性。
碳排放
介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和碳排放 对地球温室效应的贡献,强调减 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紧迫性。
目的和原则
概述《环境污染防治法》的目的是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介绍法律的核心原则,如预防为 主、综合治理、依法行政和公众参与。
1 罚则
详细介绍违法行为所面临 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 包括行政处罚、刑事责任 等。
2 执法检查
强调加强环境执法检查, 提高执法效能,确保法律 的有效实施和执行。
3 监督机制
解释监督机制的建立和运 行,包括投诉举报、行政 复议和行政诉讼等渠道。
执行和监督
谈论《环境污染防治法》的执行和监督机制,如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以及公众参与的重要性。
污染防治设施建设
说明对企业和机构建设污染防 治设施的要求,确保污染物排 放符合环境标准。
环境污染防治法是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法律,旨在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促进可持续发展。本课件将详细介绍该法律的背景、目的及原则、主要内容 以及相关治理措施。
法律背景
阐述《环境污染防治法》制定的法律背景,包括环境污染对人类、动植物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破坏性影响,以 及法律的重要性。
江河污染治理
空气污染治理
说明通过严格执行《环境污染防 治法》,成功治理江河水体污染, 恢复水生态健康。
展示减少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排 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保护公 众健康的效果。
固体废物管理
介绍加强固体废物分类和回收利 用,减少垃圾填埋和焚烧,推动 循环经济的成功案例。Fra bibliotek工业污染
森林砍伐
描绘工业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如空气和水体污染,以及影响人 类健康的风险。
强调森林砍伐对生态平衡和地球 气候的不利影响,并指出促进可 持续林业发展的重要性。
碳排放
介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和碳排放 对地球温室效应的贡献,强调减 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紧迫性。
目的和原则
概述《环境污染防治法》的目的是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介绍法律的核心原则,如预防为 主、综合治理、依法行政和公众参与。
1 罚则
详细介绍违法行为所面临 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 包括行政处罚、刑事责任 等。
2 执法检查
强调加强环境执法检查, 提高执法效能,确保法律 的有效实施和执行。
3 监督机制
解释监督机制的建立和运 行,包括投诉举报、行政 复议和行政诉讼等渠道。
执行和监督
谈论《环境污染防治法》的执行和监督机制,如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以及公众参与的重要性。
污染防治设施建设
说明对企业和机构建设污染防 治设施的要求,确保污染物排 放符合环境标准。
《环境保护法律》PPT课件

编辑ppt
12
国家对火电厂有什么具体要求?
第三十条 新建、扩建排放二氧化硫的火电厂和 其他大中型企业,超过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 者总量控制指标的,必须建设配套脱硫、除尘装 置或者采取其他控制二氧化硫排放、除尘的措施。 在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内,属 于已建企业超过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大气 污染物的,依照规定限期治理。 国家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脱硫、除尘技术。 企业应当对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 采取控制措施。
该法明确了立法目的:为防治大气污染, 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保障人 体健康,促进经济4
提出了纳入计划、合理规划;超标违法; 分类防治、全面控制;特别区域保护和重 点城市管理;污染防治与环境保护基础设 施建设相结合等基本原则。
规定了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 排污申报;现场检查;排污收费;总量控 制;限期治理;强制淘汰、没收销毁;污 染事故应急处理等管理制度。
编辑ppt
13
国家对粉尘有什么具体要求?
第三十六条 向大气排放粉尘的排污单位, 必须采取除尘措施。 严格限制向大气排放含有毒物质的废 气和粉尘;确需排放的,必须经过净化处 理,不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
编辑ppt
14
超标排污会怎样?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向大气排放 污染物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排放标准的, 应当限期治理,并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 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一万元 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限期治理的决定权 限和违反限期治理要求的行政处罚由国务 院规定。
2.兼顾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第三十条国家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脱硫、 除尘技术。 企业应当对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 氧化物采取控制措施。
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法规定,由县以上环境 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法行使监督 管理权的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 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采取有效污染防治措施,向 大气排放粉尘、恶臭气体或者其他含有有 毒物质气体的;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PPT课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四章分 别就水污染防治的一般规定、工业水污染 防治、城镇水污染防治、农业和农村水污 染防治、船舶水污染防治作了规定。
1、水污染防治的一般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四章第
一节第二十九条到第三十九条关于水污染 防治的一般规定。
.
19
第二十九条 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 碱液或者剧毒废液。禁止在水体清洗装贮 过油类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
.
27
第四十五条 向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 水污染物,应当符合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出水水质达到国家 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可 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免缴排污费。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应当 对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出水水质负责。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对城镇污水集中处 理设施的出水水质和水量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三条 禁止向水体、倾倒工业废渣、 城镇垃圾和其他废弃物。
禁止将含有汞、镉、砷、铬、氰化物、黄磷 等的可溶性剧毒废渣向水体排放、倾倒或 者直接埋入地下。
存放可溶性剧毒废渣的场所,应当采取防水、 防渗漏、防流失的措施。
第三十四条禁止在江河、湖泊、运河、渠 道、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堆 放、
.
2
第三十八条 炼制石油,生成合成氨、煤气 和燃煤焦化、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排放含 有硫化物气体的,应当配备脱硫装置或采 取其他脱硫措施。
第三十九条 向大气排放含放射性物质的气 体和气溶胶,必去符合国家有关放射性防 护的规定,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
第四十条 向大气排放恶臭气体的排污单位, 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周围居民区受到污染。
.
29
第四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主 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 指导农业生产者科学、合理地施用化肥和 农药,控制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防止 造成水污染。
1、水污染防治的一般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四章第
一节第二十九条到第三十九条关于水污染 防治的一般规定。
.
19
第二十九条 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 碱液或者剧毒废液。禁止在水体清洗装贮 过油类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
.
27
第四十五条 向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放 水污染物,应当符合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出水水质达到国家 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可 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免缴排污费。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单位,应当 对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出水水质负责。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对城镇污水集中处 理设施的出水水质和水量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三条 禁止向水体、倾倒工业废渣、 城镇垃圾和其他废弃物。
禁止将含有汞、镉、砷、铬、氰化物、黄磷 等的可溶性剧毒废渣向水体排放、倾倒或 者直接埋入地下。
存放可溶性剧毒废渣的场所,应当采取防水、 防渗漏、防流失的措施。
第三十四条禁止在江河、湖泊、运河、渠 道、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堆 放、
.
2
第三十八条 炼制石油,生成合成氨、煤气 和燃煤焦化、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排放含 有硫化物气体的,应当配备脱硫装置或采 取其他脱硫措施。
第三十九条 向大气排放含放射性物质的气 体和气溶胶,必去符合国家有关放射性防 护的规定,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
第四十条 向大气排放恶臭气体的排污单位, 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周围居民区受到污染。
.
29
第四十八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主 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 指导农业生产者科学、合理地施用化肥和 农药,控制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防止 造成水污染。
《环境法律制度》PPT课件

可整理ppt
5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内容
◆规划环评
※范围
综合指导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 区域、流域、海域开发利用规划
工业规划
专项规划
农业规划 林业规划
可整理p水pt 利规划
6
※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环评的内容
●综合指导规划的内容:有关环境影响的 篇章与说明:
⊙分析、预测和评估;
⊙对策和措施;
●专项规划的内容:
⊙分析、预测和评估;
可整理ppt
18
负责保护施工现场周围的环境
施工单位的职责
负责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 对周围环境的休整和恢复
负责环保设施的工程质量和安装调试
可整理ppt
19
◆法律责任
责令停止试生产,罚款5万元 责令停止生产或使用,可以处10万元罚款
责令重新安装和使用,并处罚款
可整理ppt
20
☆排污申报登记与许可证制度
※主要内容:
排污申报登记 核定排污量
监督管理 可整理ppt
审核发证
24
☆排污收费制度
★概念 ★形成 ★主要内容
对象
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人 污水排污费
排污收费项目
废气排污费 危险废物排污费
噪声超标排污费
征收程序 申报登记 审核 核定 减免缓
审批部门擅 自批准项目 环评文件未经批准
责令停止建设;可 处5-20万罚款,对 直接责任人给予行 政处分
上级行政机关 监察机关
可整理ppt
责任人:行政处分; 构成犯罪的,追究刑 事责任
《环评 法》第 31条第 二款
《环评 法》第 32条11
☆三同时制度
★概念和意义 ★形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培训课件

(5)取得排污许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 污许可管理制度;未取得,不得排污。
(6)信息公开:公开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 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 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企业的防治污染责任—末端治理
(1)达标排放;严禁逃避监管违法排污:严禁通过暗管 、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 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 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 况,对发生的重大环境事件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报告,依法接受监督。
第三章 保护和改善环境
第二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环境保护目标和治理任务, 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新《环境保护法》是一部"长牙齿"的法 律,是一部能对民怨极大的污染现象打出硬 拳头的法律。
新增内容
受限于原有的法律规定,长期以来,中国环保 部门的处罚力度、执法手段都相当有限,相对于 公安甚至税务和工商部门来说,环保部门一直都 是一个“软衙门”,难以震慑日益猖獗的环境违 法行为。
出台的新《环境保护法》,提供了一系列足以 改变现状、有针对性的执法利器。
第十七条 国家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监测规范 ,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统一规划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置,建立监 测数据共享机制,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
有关行业、专业等各类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置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监 测规范的要求。
监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 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6)信息公开:公开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 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 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企业的防治污染责任—末端治理
(1)达标排放;严禁逃避监管违法排污:严禁通过暗管 、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 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 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 况,对发生的重大环境事件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报告,依法接受监督。
第三章 保护和改善环境
第二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环境保护目标和治理任务, 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新《环境保护法》是一部"长牙齿"的法 律,是一部能对民怨极大的污染现象打出硬 拳头的法律。
新增内容
受限于原有的法律规定,长期以来,中国环保 部门的处罚力度、执法手段都相当有限,相对于 公安甚至税务和工商部门来说,环保部门一直都 是一个“软衙门”,难以震慑日益猖獗的环境违 法行为。
出台的新《环境保护法》,提供了一系列足以 改变现状、有针对性的执法利器。
第十七条 国家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监测规范 ,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统一规划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置,建立监 测数据共享机制,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
有关行业、专业等各类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置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和监 测规范的要求。
监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设备,遵守监测规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 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环境法课件第七章环境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第七章 环境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第七章 环境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第一节 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第二节 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防治法律
【本章导学】
环境污染是环境问题中最尖锐和突出的部分,环境 污染防治是目前中国的一个重大而繁重的课题,环 境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在环境法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 的地位。环境污染防治法包括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 律制度和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控制法律制度。
(二)水污染防治法的法律规定
1.水环境标准和规划制度 2.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 3.防治地表水污染的规定 (1)设置排污口的限制性规定 (2)禁止排放的规定 (3)防治农业水环境污染的规定 (4)防治船舶水污染 4.防治地下水污染的规定 5.水污染事故处置
三、海洋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一)海洋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海洋环境污染是指直接或间接地把物质或能
本章重点提示
1.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内容 2.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控制法律制度的内容
第一节 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一、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二、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三、海洋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一、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一)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空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
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 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 福利或危害了环境。 据统计, 2003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2158万 吨,为世界二氧化硫排放第一大国。 《大气污染防治法》
(二)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1.大气环境标准制度 2.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 总量控制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
课堂讨论案例: 工厂排放恶臭被责令停产案1
【案情简介】某合资企业生产工序中的黄铜铸造过程中有恶臭 气体排出。1990年该企业擅自将黄铜铸造车间迁入位于文教 区的分厂进行生产。该车间排放的恶臭气体直接损害了与之毗 邻的体育学院师生的身体健康,造成自1990年起,该院师生 的呼吸道病、皮肤病及神经系统紊乱患者逐年增加。1992年7 月1日,市环保局责令该企业自1992年7月5日起,在分厂停 止使用产生恶臭的树脂壳膜浇铸工艺,但该企业未完全执行。 同年9月,市环保局对该厂作出罚款5000元的处罚决定。虽然 后来该厂提出了治理污染的措施,但并不能达到消除恶臭的效 果。同年12月,市环保局责令该企业文教区分厂铸造车间于 1993年5月1日之前停止生产。
第七章 环境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第一节 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第二节 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防治法律
【本章导学】
环境污染是环境问题中最尖锐和突出的部分,环境 污染防治是目前中国的一个重大而繁重的课题,环 境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在环境法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 的地位。环境污染防治法包括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 律制度和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控制法律制度。
(二)水污染防治法的法律规定
1.水环境标准和规划制度 2.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 3.防治地表水污染的规定 (1)设置排污口的限制性规定 (2)禁止排放的规定 (3)防治农业水环境污染的规定 (4)防治船舶水污染 4.防治地下水污染的规定 5.水污染事故处置
三、海洋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一)海洋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海洋环境污染是指直接或间接地把物质或能
本章重点提示
1.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内容 2.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控制法律制度的内容
第一节 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一、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二、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三、海洋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一、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一)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空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
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 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 福利或危害了环境。 据统计, 2003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2158万 吨,为世界二氧化硫排放第一大国。 《大气污染防治法》
(二)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1.大气环境标准制度 2.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 总量控制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
课堂讨论案例: 工厂排放恶臭被责令停产案1
【案情简介】某合资企业生产工序中的黄铜铸造过程中有恶臭 气体排出。1990年该企业擅自将黄铜铸造车间迁入位于文教 区的分厂进行生产。该车间排放的恶臭气体直接损害了与之毗 邻的体育学院师生的身体健康,造成自1990年起,该院师生 的呼吸道病、皮肤病及神经系统紊乱患者逐年增加。1992年7 月1日,市环保局责令该企业自1992年7月5日起,在分厂停 止使用产生恶臭的树脂壳膜浇铸工艺,但该企业未完全执行。 同年9月,市环保局对该厂作出罚款5000元的处罚决定。虽然 后来该厂提出了治理污染的措施,但并不能达到消除恶臭的效 果。同年12月,市环保局责令该企业文教区分厂铸造车间于 1993年5月1日之前停止生产。
环境资源法教程-第7章环境污染防治法

一、关于环境污染防治对象的法律规定
• 与其他不法侵害相比,环境污染具有如下特点: (1) 环境污染是人类正常活动的有害副作用; (2) 环境污染既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污染,也以
环境为媒介对不特定人体造成危害; (3) 环境污染具有综合性和积累性; (4) 环境污染往往同时侵害多种权益; (5) 环境污染危及的范围广; (6) 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往往难以发现和治疗。
二、水污染防治的法律 规定
• 法律制裁:2019年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提高了 罚款的绝对数额,增加了应受处罚的行为种类、处 罚方式和强制执行手段,罚款幅度普遍提高,还规 定了倍数计罚法、比例计罚法。
• 新法还增加了强制执行权的内容。该法第75条规定 ,违规设置排污口或者私设暗管的,由环保部门责 令限期拆除;逾期不拆除的,强制拆除。这是环保 部门为数不多的直接强制执行权。第76条规定,对 逾期不采取治理措施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指 定有治理能力的单位代为治理,所需费用由违法者 承担。这种“代治理”属于间接强制措施。
➢ 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禁止新建、改建、 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二、水污染防治的法律 规定
(三)水污染防治措施 (1)防治水体污染的一般措施
– 禁止性规定 – 限制性规定 – 防治地下水污染的措施 (2)工业水污染防治 (3)农业和农村水污染防治 (4)船舶水污染防治措施 (5)法律制裁
方法规、地方政府规章 ➢ 防治大气污染的标准 等
第三节 大气防治污染法
二、防治大气污染的法律规定
二、防治大气污染的法 律规定
(一)大气污染防治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的职责
•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大气污染防 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 各级公安机关根据《汽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办法》,对在 用汽车排气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各级交通部门的航政 机关,对船舶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各级铁路行政 主管部门,对铁路机车、铁路运输企业大气污染防治实施 监督管理;各级渔业管理部门对渔业船舶排气和渔港港区 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一)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放射性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
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国 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既包括核泄漏、 核辐射,也包括铀等放射性矿物和稀土矿、磷 酸盐等伴生放射性矿物对环境的污染,还包括 某些建筑材料如花岗岩释放出的氧气污染等。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4.李艳芳、唐芳主编:《环境保护法典型 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黄锡生:《我国水污染防治的立法研 究》,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 第2期。
本章思考题:
1.我国已制定有哪些污染防治法?污染防 治法有什么特征?
2.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律制度有哪些基本 内容?
3.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防治法律制度有哪些 基本内容?
第七章 环境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第七章 环境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第一节 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第二节 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防治法律
【本章导学】
环境污染是环境问题中最尖锐和突出的部分,环境 污染防治是目前中国的一个重大而繁重的课题,环 境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在环境法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 的地位。环境污染防治法包括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 律制度和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控制法律制度。
(二)水污染防治法的法律规定
1.水环境标准和规划制度 2.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 3.防治地表水污染的规定 (1)设置排污口的限制性规定 (2)禁止排放的规定 (3)防治农业水环境污染的规定 (4)防治船舶水污染 4.防治地下水污染的规定 5.水污染事故处置
三、海洋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一)海洋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海洋环境污染是指直接或间接地把物质或能
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 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 福利或危害了环境。 据统计, 2003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2158万 吨,为世界二氧化硫排放第一大国。 《大气污染防治法》
(二)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
1.大气环境标准制度 2.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 总量控制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
第三,对高中低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实行分类处 置。
第四,国家实行放射性废物贮存、处置许可管理 制度。
第五,防止境外放射性物质流入我国。
四、危险物品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一)危险物品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危险物品是指具有爆炸性、易燃性、毒害性或
腐蚀性的物品。 危险物品污染则是指在生产、运输、贮藏、销
售和使用危险物品过程中,由于危险物品的爆 炸、燃烧或其在环境中的含量或浓度超过其规 定的限值而使环境质量恶化,造成损害人体健 康和财产损失的现象。 《环境保护法》确立了危险物品污染防治制度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监控化学品 管理条例》,《农药管理条例》等
(二)危险物品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 主要内容
二、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一)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水污染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
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 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 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水污染可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分为以下九类: 病原体污染、悬浮物及沉积物污染、需氧物 质污染、植物营养物质污染、石油污染、酸 碱盐污染、有毒化学物质污染、放射性污染 和热污染。 《水污染防治法》
1.化学危险物品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 (1)项目控制制度 (2)贮存管理制度 (3)经营管理制度 (4)运输和装卸管理制度 2.农药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 (1)农药监督管理体制 (2)农药登记制度
(3)农药生产许可制度 (4 (5)农药经营管理制度 (6)农药使用制度 3.监控化学品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 (1)生产管理制度 (2)使用管理制度 (3)进出口管理制度
(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 主要内容
1.防治环境噪声污染的监督管理机构 2.噪声环境标准 声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3.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制度 (1)落后设备淘汰制度 (2)偶发性强烈噪声排放的申请和公告制度 (3)环境噪声监测制度
4.各类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 (1)工业噪声污染防治 (2)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 (3)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 (4)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
本章重点提示
1.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内容 2.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控制法律制度的内容
第一节 环境要素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一、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二、水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三、海洋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一、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一)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空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
(二)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基本 内容
1.放射性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体制 2.放射性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 (1)全过程监督管理制度 (2)放射性污染监测制度 (3)核事故应急制度 (4)核设施退役计划 (5)放射性废物管理制度
对放射性废物的管理主要有:
第一,尽量减少放射性废物的产生量。
第二,向环境排放放射性废气、废液要符合国家 标准并取得许可。
量引入海洋环境,产生损害生物资源、危害 人体健康、妨碍渔业和海上其他合法活动, 损害海水使用素质和减损环境质量等有害影 响。 《海洋环境保护法》 1982年通过,1999年修
改
(二)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
1.海洋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 2.海洋环境保护一般法律制度 3.海洋生态保护的法律规定 4.防治陆源污染物对海洋环境
课堂讨论案例: 工厂排放恶臭被责令停产案2
【法理分析】
(1)该合资企业违反了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哪些规定,应当追究哪 些法律责任?
——《大气污染防治法》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和恶臭气体排放的规定 (2)环保部门在大气污染案件处理过程中处于何种地位? ——环保部门的行政处罚权的内容 (3)受害人按照法律规定,可使用哪些救济手段? ——企业承担了行政责任并不免除其民事责任,受害人仍然可以要求该企
的污染损害
5.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损害
6.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损害
7.防治倾倒废弃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损害
8.防治船舶及有关作业活动对海洋环境的污 染损害
第二节 有毒有害物质污染防治 法律制度
一、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三、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四、危险物品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课堂讨论案例: 工厂排放恶臭被责令停产案1
【案情简介】某合资企业生产工序中的黄铜铸造过程中有恶臭 气体排出。1990年该企业擅自将黄铜铸造车间迁入位于文教 区的分厂进行生产。该车间排放的恶臭气体直接损害了与之毗 邻的体育学院师生的身体健康,造成自1990年起,该院师生 的呼吸道病、皮肤病及神经系统紊乱患者逐年增加。1992年7 月1日,市环保局责令该企业自1992年7月5日起,在分厂停 止使用产生恶臭的树脂壳膜浇铸工艺,但该企业未完全执行。 同年9月,市环保局对该厂作出罚款5000元的处罚决定。虽然 后来该厂提出了治理污染的措施,但并不能达到消除恶臭的效 果。同年12月,市环保局责令该企业文教区分厂铸造车间于 1993年5月1日之前停止生产。
二、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一)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
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 的声音。 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 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 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时”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制度、排污收费制 度、限期治理制度、对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 落后生产工业和落后生产设备实行淘汰制度、 大气污染事故强制应急制度、现场检查制度 以及大气污染监测制度等
3.防治燃煤产生的大气污染 (1)加强煤炭的加工管理 (2)推行清洁能源 (3)集中供热制度 (4)控制区和禁煤区制度 4.防治废气、粉尘和恶臭污染 (1)限制排放制度 (2)回收利用和排放处理制度 (3)达标排放放射性物质制度 (4)禁限排放恶臭物质制度 5.防治机动车船污染
(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律制度的 主要内容
1.将循环经济理念融入相关政府责任 2.确立产品、包装的生产者责任制度 3.防治农业和农村固体废物污染 4.固体废弃物转移管理制度 5.规范危险废物经营利用管理
6.固体废物信息定期发布制度 7.举证责任倒置制度和法律援助 8.明令禁止向江河倾倒废物 9.公布限期淘汰固体废物名录
一、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一)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人类活动中产
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 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 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 管理的物品、物质。固体废物污染是指人类在生产 和生活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对环境的污染。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业损害赔偿,可以使用行政调解、诉讼等救济手段。 (4)本案对环境污染防治的制度设计有何启示?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本章参考书目
1.吕忠梅著:《环境法学》,法律出版社 2008年版。
2.蔡守秋主编:《环境资源法学》,人民 法院出版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3.韩德培主编:《环境保护法教程》,法 律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