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教案)

【课题】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珍惜国家、集体、他人、自己的财产,敢于、善于同侵犯财产的行为作斗争。

(2)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相互尊重、相互宽容,协商解决继承问题。

(3)积极创造智力成果,为祖国、为人类贡献,尊重他人的智力成果权。

2.能力目标(1)鉴别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的能力。

(2)依法维护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财产继承权、智力成果权。

3.知识目标(1)公民的合法财产和财产所有权的涵义。

(2)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意义、方式。

(3)财产所有权的归属发生争议或所有权受到侵害,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

(4)遗产的涵义及其必备条件;被继承人、继承人、继承权的涵义及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继承的方式,遗赠有别于遗嘱继承;协商解决继承问题,继承权受到侵害要依法予以维护。

【学情分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自己的财产及其所有权日益重视。

由于各种原因,侵犯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现象频繁发生。

有些未成年人采用抢劫、盗窃等手段侵占他人财产、危害社会和他人利益,对此,必须加强法制教育,以减少侵权事件的出现。

对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财产继承问题,未成年人知之不多,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未成年人对知识产权了解不多,会购买一些盗版光盘、抄袭他人作品,所以,要对他们进行知识产权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财产所有权的内容2.难点: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的区别突破方法:通过借、租、售的典型事例向学生说明财产所有权的内容;通过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法定继承的特点。

以达到重点、难点的突破。

【教法与学法】教法:讲授法、阅读法、设疑讨论法、体验教学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事例、案例,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本P67-84,预作课本问题。

【课时计划】共4个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引入课题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财产。

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学案

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学案

课题财产属于谁学情分析一方面有部分青少年用非法手段侵占他人的合法财产,危害社会和他人的利益,另一方面又不懂得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权益,学习目标知识目标:⑴了解社会财产的分类和个人财产的内容及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⑵明确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法律规定和保护。

能力目标: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珍惜国家、集体、他人、自己、他人的财产,勇于、善于同侵犯财产的行为作斗争。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社会财产的分类和个人财产的内容及财产所有权的含义【学习难点】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法律规定和保护学习方法案例分析、讨论预习问题:1、财产所有权的含义?2、为什么要保护合法财产所有权?3、怎样保护合法财产所有权?学习过程导入新课“拾金不昧”。

解释一下这个成语?现实生活中,对于拾金不昧的人社会是怎样评价的呢?活动一:出租车司机李某应旅客王某的要求将其送往火车站。

王某下车时不小心将钱包丢在了出租车上。

李某发现后,打开一看,内有5000元现金。

此时,他正好从收音机里得知某大学的学生因患白血病而向社会求助。

李某就产生了将这笔意外之财捐给患病的学生的想法,于是就将这拾到的5000元现金寄给了这位大学生用以治病。

王某上了火车后发现钱包不见了,经回忆,钱包可能丢在了出租车上,于是他根据票上的车号找到了李某,要求返还钱包中的5000元现金。

李某说钱已经捐给了患白血病的大学生,自己并没有得到利益,并拿出汇款存根为凭证,因而拒绝返还钱款.王某向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李某返还5000元现金。

法院依据《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经调解后,李某自愿返还王某3000元,王某愿意放弃剩余的2000元。

讨论:(1)你会怎样评价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2)对于这个结果,有的同学可能会想拾金不昧为什么还要赔偿,这是否有悖情理,法院做出如此处理的依据是什么?结论:1、财产所有权: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的权利。

活动二:请大家想想在生活中你周围的哪些财产?他又属于谁?2、我们如何划分财产归属的种类呢?财产分为所有、所有和所有3、公民合法财产的范围:公民的合法、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第7课 拥有财产的权利 (共3框) 教案与学案

第7课 拥有财产的权利 (共3框) 教案与学案

新世纪教育网 精品资料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第七课第一框:财产属于谁学案主备人: qs 审查人: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公民的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2.了解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意义和方式。

3.明白在财产所有权的归属发生争议或所有权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

【教学重难点】“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是本课的重点,学生在了解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重要性后,才会进一步理解国家运用民事法律和刑事法律,采用不同方式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意义。

“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是本课的难点又是重点,此部分有利于提升学生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自学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68--75内容,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0分钟后检查1.财产所有权的含义是什么?2.属于我国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包括的内容有哪些?3.为什么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4.国家通过哪些法律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5.()是实施法律规定的其他各种保护合法财产所有权方式的前提。

6.()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武器;()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锐利武器。

【合作探究】材料一:建筑工人阿强在一次地下施工中发现两个金元宝,趁人不注意将其裹在衣服里带回家中。

小运在放学的路上捡到一个装有820元人民币的钱包,将之据为己有。

小亮征得父母同意,用家庭存款的利息购买了一台照相机,自己使用。

小马的父亲是位民营企业家,年终缴纳各种税款后,获得35万元收入。

某市副市长,索要和收受他人贿赂共计人民币3720000元、美元21000元,将其作为家产。

上述财产哪些属于个人财产所有?哪些不应该属于个人所有?为什么?材料二:小王的父亲用合法收入买了一辆小轿车。

小王的父亲驾车送小王上学。

办理了相关手续后,小王的父亲驾车搞运营。

三年后,小王的父亲将这辆车卖掉。

小王的父亲对属于自己的财产拥有什么权利?材料三:中学生小涛放学回家,发现家中被盗。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下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word学案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下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word学案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下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word学案学习目标1.明白公民的合法财产是什么;2.明白财产所有权的含义;3.明白法律爱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意义,方式;4.明白得财产所有权发生争议或所有权受到损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援;课前预习方案第一课时1.阅读课文第68页,了解“财产的归属”。

你来分一分这些财产属于谁?①路边的汽车站②学校内的篮球架③个人网吧内的电脑④国有企业⑤小王的私家轿车⑥你家的液晶彩电⑦街心公园属于国家有:属于个人有:属于社会有:2.阅读课文第69页,明白“什么是合法财产”。

你来辨一辨下面的财产的合法性。

①建筑工人阿强在一次地下施工中发觉两个金元宝,趁人不注意将其裹在衣服里带回家中,据为己有。

②中学生小运在放学路上捡到一个装有820元人民币的钞票包,将之据为己有。

③小亮证的父母的同意,用压岁钞票购买了一台照相机,自己使用。

④小马的父亲是位民营企业家,年终缴纳各种所得税后,获得35万元收入。

⑤某市副市长,索要和收受他人贿赂共计人民币372万元、美元2.1万元,将其作为家产。

⑥王利通过从事劳动所得的工资⑦不人藏匿在你家的毒品⑧通过抢劫得来的5,000元钞票⑨公民通过存钞票获得的银行利息⑩你在书店里买的书合法财产有:非法财产有:3.阅读课文70页,明白“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你来填一填。

⑴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对的财产享有、、、的权益。

⑵财产所有权是一种直截了当与相联系的权益。

⑶我买了一台电脑,把它放在书房里,是对财产行使了权。

我用电脑做课件、上网,是对财产行使了权。

我把电脑租给某电脑打字店,是对财产行使了权。

我把电脑卖给不人,是对财产行使了权。

“拾金不昧”⑴释义金:原指钞票财,现泛指各种贵重物品;昧:隐藏。

拾到东西并不隐瞒下来据为己有。

指良好的仆人道德和社会风尚。

⑵出处清·吴炽昌《客窗闲话·义丐》:“乃呼里长,为之谋宅于市廛,置货立业且表之以额曰‘拾金不昧’。

第七课 拥有财产的权利

第七课  拥有财产的权利

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学案课型:新授课主备:辛俊喜审核:辛俊喜时间:2010-4-1班级姓名【学习目标】:知道财产所有权的涵义;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方式;财产所有权的归属发生争议或所有权受到侵害,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

【教学重点】: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教学难点】: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怎么办?【教学方法】:情景设计法、活动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第一课时] 第一框财产属于谁使用时间:年月日一、课前导入:(1分钟)二、学生自学:(自主探究交流质疑)(10分钟)知识点一: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1、财产归属的划分:①②③2、只有_____,才属于个人所有。

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_____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3、什么是财产所有权?知识点二:法律保护合法财产的所有权1、保护公民个人合法财产的重要意义: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直接关系到及其的衣、食、住、行,是实现公民其他权利的。

切实保护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对于维护公民的,激励其、,具有重要意义。

2、如何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方式)①②3、当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怎么办?当我们的财产所有权受到侵犯时,应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①采用诉讼方式要求确认所有权②采用诉讼方式要求侵权者返还原物、赔偿损失③采用诉讼方式要求行政机关依法撤销裁决或予以行政赔偿三、教师导学:(师生互动精讲点拨)(15分钟)板书设计:四、课堂巩固:(5分钟)(一)请你判断:1、捡拾到他人遗失物品,可以据为己有,不违法。

()2、小明将自己的零花钱积攒起来,捐献给希望工程,是对自己合法财产行使使用权。

()3、民事法律手段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的锐利武器。

()4、社会上的财产都属于国家所有。

()五、课后作业:(9分钟)(一)基础训练:单项选择题1、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

思想品德: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教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doc

思想品德: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教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doc

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遗产的涵义及其必备条件;被继承人、继承人、继承权的涵义以及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继承的方式,遗赠有别于遗嘱继承;协商解决继承问题、继承权受到侵害要依法予以维护。

能力目标:提高依法维护自己的财产继承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相互尊重、相互宽容、协商解决继承问题。

教学重点:当继承权发生争议时,应该如何做?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结构与过程导入新课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不断地改善,公民个人手中的财富也越来越多。

拥有一定数额的储蓄、拥有个人的房屋、拥有私家汽车等,在现今人们的生活中已不足为奇了。

提问:人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积累了这么多的财富,—旦人死去之后,该怎么处理它们呢?教师归纳:这就出现了财产继承问题,通过继承来完成对死者生前遗留财产的处理。

伴随着继承,涉及一项新的权利——继承权。

那么,什么是继承权?法律如何保护公民的这一权利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我们享有财产继承权(板书)案例:陈某有一子陈甲在外地工作,有一女陈乙与其一起生活,陈某之妻早逝。

陈某有3间私房、5万元存款、1辆摩托车,并持有1万股某公司的股票,他还借给朋友2万元。

陈某原住在单位租给他的公房里。

陈某立遗嘱时把3间私房全部留给女儿,其它财产未处理。

陈某死后,其著作出版后有稿费5000元。

陈甲与陈乙为遗产继承发生纠纷后,告到法院,陈某一侄儿陈丙也提出继承要求。

法院在查明事实后,作出判决:3间私房归陈乙所有,其它遗产由陈甲与陈乙平分,驳回陈丙的继承要求。

提问:(1)材料中陈某在法律上称为什么人?(学生回答过程中可以深入提问,比如陈某没死时能否称之为被继承人?如果他死后没有留下任何财产能否称之为被继承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材料中陈甲和陈乙又称为什么人?(3)陈某的遗产包括哪些?陈某住的公房能作为遗产吗?陈某死亡后所获稿酬能作为遗产吗?(从学生回答中强调遗产的范围)继承权的实现方式(板书)首先,请学生们看书并找出遗产继承方式的正确答案。

第七课 拥有财产的权利 学案

第七课 拥有财产的权利 学案

大庆市第四十三中学学案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第一框:财产属于谁学习目标:1明确公民的合法财产,财产所有权的含义;2知道法律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意义、方式;3明白财产所有权的归数发生争议或所有权受到侵害,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学习重难点:1鉴别合法财产与非法财产的能力,依法维护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2珍惜国家、集体、他人、自己的财产,敢于、善于同侵犯财产的行为作斗争;一.自主学习:1.阅读课文第68页,了解“财产的归属”。

你来分一分这些财产属于谁?①路边的汽车站②学校内的篮球架③ 个人网吧内的电脑④国有企业 ⑤小王的私家轿车 ⑥你家的液晶彩电⑦街心公园属于国家有: 属于个人有: 属于社会有:2.阅读课文第69页,知道“什么是合法财产”。

你来辨一辨下面的财产的合法性。

①建筑工人阿强在一次地下施工中发现两个金元宝,趁人不注意将其裹在衣服里带回家中,据为己有。

②中学生小运在放学路上捡到一个装有820元人民币的钱包,将之据为己有。

③小亮证的父母的同意,用压岁钱购买了一台照相机,自己使用。

④小马的父亲是位民营企业家,年终缴纳各种所得税后,获得35万元收入。

⑤某市副市长,索要和收受他人贿赂共计人民币372 万元、美元2.1万元,将其作为家产。

⑥王利通过从事劳动所得的工资⑦别人藏匿在你家的毒品⑧通过抢劫得来的5,000元钱⑨公民通过存钱获得的银行利息⑩你在书店里买的书合法财产有: 非法财产有:3.阅读课文70页,知道“财产所有权的含义”。

你来填一填。

⑴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 对 的财产享有 、 、 、的权利。

⑵财产所有权是一种直接与 相联系的 权利。

⑶我买了一台电脑,把它放在书房里,是对财产行使了 权。

我用电脑做课件、上网,是对财产行使了 权。

我把电脑租给某电脑打字店,是对财产行使了 权。

我把电脑卖给别人,是对财产行使了 权。

二.合作探究:1、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1)教材p68上面的材料及问题。

【参阅教与辅资料、生活阅历、经验和讨论回答】(2)财产按归属划分为哪几类?【阅读教材p68中间的正文内容找出答案】(3)教材p68-69的图文材料及问题。

《拥有财产的权利》教案素材

《拥有财产的权利》教案素材

《拥有财产的权利》教案素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财产权的概念和意义。

2. 让学生理解财产权的重要性以及在我国法律中的地位。

3. 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财产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财产权的概念和意义。

2. 财产权在我国法律中的地位。

三、教学难点:1. 财产权的法律保护。

2. 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财产权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财产权的概念、意义和在我国法律中的地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财产权法律保护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财产权的重要性。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尊重和保护财产权,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法律法规资料。

2. 准备财产权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3. 准备讨论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尊重和保护财产权。

教案内容依次类推,按照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进行编写。

每个章节都要围绕财产权的概念、意义、法律地位以及如何尊重和保护财产权进行详细讲解和分析。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财产权案例,引发学生对财产权的兴趣。

2. 讲解财产权的概念和意义:详细阐述财产权的定义、特征及其在我国法律中的地位。

3. 分析财产权法律保护: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财产权法律保护的具体内容和途径。

4. 讨论如何尊重和保护财产权: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财产权观念。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财产权知识的了解。

七、课后作业:1.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法律对财产权的保护措施。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评价与反馈: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拥有财产的权利学案
第七
拥有财产的权利
7、公民的合法财产包括哪些?(p68--69)
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财产按归属划分可分为:个人所有、集体所有、国家所有。

在我国,施工发现的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捡拾到的他人的遗失物、采用非法手段获得的财产,不属于个人所有。

只有公民的合法财产,才属于个人所有。

8、什么叫财产所有权?(p70)
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9、法律为什么要保护公民财产的所有权?(p71)
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直接关系到公民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的衣、食、住、行。

切实保护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对于维护公民的正常生活,保障其专心致志地从事生产、工作和学习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
有重要意义。

0、我国的国家审判机关通过哪些手段来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p72--73)
(1)我国的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重要武器。

(最普遍做法)国家审判机关依据民事法律,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责任,往往采用责令侵权人将毁坏的财物恢复原状、赔偿受害人经济损失等方式,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2)我国的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财产及其所有权的锐利武器(最严厉,最有效做法)国家审判机关依据刑法,追究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通常采用判处侵犯财产的罪犯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刑罚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总之,我国指定、运用多种法律,采用各种不同方式,有效地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1、公民可以请求法院通过哪些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方式有哪些?(P74)(但财产所有权受到侵害时,该如何理智处理?P74~7三种情况)
当所有权的归属发生争议时,我们应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其所有权。

另外,当我们财产被他人非法占有拒不返还时,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强令不法占有人返还原物。

当我们的财产受到不法分割已经毁坏或
者灭失时,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

当我们的财产被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处罚时,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依法撤销裁决,或予以行政赔偿,以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

当我们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受到侵犯时,应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什么叫遗产?作为遗传必须具备哪些条?(P76)
法律上将遗留财产的死者称为被继承人,被继承人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称为遗产。

三个条: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必须是合法的财产。

3、什么叫被继承人和继承人?(p76--77)
法律上将遗留财产的死者称为被继承人,将依法继承死者遗产的人称为继承人。

4、继承权的范围,继承人的范围是根据什么确定的?(p77)
答:(1)继承权的范围: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租父母、外祖父母为法定继承人,享有继承权。

(2)继承范围是根据血缘关系、婚姻关系和扶养关系确立的。

、什么叫继承权?(p77)
指的是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人的权利。

6、什么叫法定继承,法定继承人的顺序是怎样划分的?(p77-78)
法定继承:是指既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又由法律直接规定遗产份额分配原则的继承方式。

(在我国现阶段,多数继承采用的方式)
继承顺序:继承开始后,有第一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继承,第二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

没有第一继承人继承或第一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由第二继承人继承。

7、什么叫遗嘱继承?遗嘱继承有什么优点?(p78)
遗嘱继承:是指继承人按照被继承人所立遗嘱,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方式。

最大优点是在于被继承人能够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财产。

8、什么叫遗赠?(p79)
9、有效遗嘱必须具备哪些条?(p79)
*如何维护继承权?
答:(1)在遗产继承过程中,要摒弃那种不顾别人、自己多占的心理。

(2)我们在遗产继承中,除了要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外,还要大力传承和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道德
(3)当我们的财产继承权受到侵犯时,不要忍气吞声,要增强维权意识,
要学会依靠社会力量,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20、什么叫智力成果?(p81)
主要指依靠人类脑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表现为科学技术成就、发明创造以及文学艺术作品。

21、什么叫智力成果权?(p82)
又称知识产权通常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以及反不正当竞争中的商业秘密等。

给予创新成果以智力成果权保护,是创新精神的最有效的鼓励。

*未成年人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答:(1)公民创造智力成果没有年龄限制,享有知识产权也不受年龄限制。

(2)如果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遭到非法侵害,可以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求有关机关予以法律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

*公民如何依法维护智力成果权(知识产权)?
答:P84整一段。

保护智力成果权,有赖于公众的维权意识。

作为一个公民当自己的智力成果受到侵害时,要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我们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对智力成果的保护,尊重他人的脑力劳动,不做侵害他人智力
成果的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