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教案全

合集下载

外科护理优质教案模板范文

外科护理优质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外科护理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外科护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了解外科常见疾病及术后护理要点;(3)熟悉外科护理操作技能。

2. 能力目标:(1)具备独立完成外科护理操作的能力;(2)能够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3)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2)培养严谨、负责、关爱患者的职业素养;(3)激发学生对护理工作的热情,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四、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外科护理基本概念及原则2. 外科常见疾病及术后护理要点第二课时:1. 外科护理操作技能2. 案例分析及护理计划制定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外科护理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外科常见疾病及术后护理要点;3. 实践操作法: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亲自动手练习外科护理操作技能;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案例,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介绍外科护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外科护理基本概念及原则,重点讲解无菌操作、疼痛管理、营养支持等。

3. 讲解外科常见疾病及术后护理要点,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外科护理操作技能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第二课时:1. 讲解外科护理操作技能,包括无菌操作、伤口护理、引流管护理等。

2. 实践操作: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外科护理操作技能练习。

3. 案例分析及护理计划制定:以实际案例为基础,让学生分析病情,制定护理计划。

4.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提问情况等;2. 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际操作考核,评估学生的外科护理操作技能;3. 案例分析及护理计划制定: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及护理计划制定方面的能力;4. 期末考试:以笔试形式,考核学生对外科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外科护理学详细教案范文

外科护理学详细教案范文

外科护理学详细教案范文教案标题:外科护理学详细教案范文教案目标:1. 理解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掌握外科护理学中常见的护理技术和操作。

3. 培养学生对外科护理学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1. 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外科护理学中常见的护理技术和操作。

教学难点:1. 外科护理学中的复杂护理技术和操作。

2. 如何培养学生对外科护理学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准备:1. 教学资料:外科护理学教材、多媒体课件等。

2.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课件或实物引入外科护理学的概念和重要性。

2.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外科护理学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 介绍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包括外科护理学的定义、目的和职责。

2. 详细讲解外科护理学中常见的护理技术和操作,如手术准备、手术室环境控制、手术器械的使用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外科护理学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四、护理技术演示(20分钟)1. 邀请专业的外科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技术的演示,如手术准备、手术器械的使用等。

2. 学生可以观摩演示并提问,加深对护理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五、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外科护理学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2. 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并进行全班讨论。

六、总结和评价(10分钟)1. 总结外科护理学的重点内容和要点。

2.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继续学习和研究外科护理学。

教学拓展:1. 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的实习或实践活动,加深对外科护理学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2. 推荐相关的学术期刊和研究成果,让学生了解外科护理学的最新发展。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2. 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3. 学生是否能够运用外科护理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以上教案的设计,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常见的护理技术和操作,并培养对外科护理学的兴趣和热情。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

外科护理学教案(骨科部分)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骨科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疾病特点。

了解骨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护理技术。

熟悉骨折、关节置换和矫形手术等骨科疾病的护理要点。

2. 技能目标:能够进行骨科患者的评估和护理计划制定。

能够运用正确的护理技术进行骨科患者的护理,如伤口护理、石膏固定、牵引护理等。

能够进行骨科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

3. 情感目标:培养对骨科患者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技巧。

二、教学内容:1. 骨科基本概念:介绍骨科的定义、分类和疾病特点。

2. 骨科护理原则:讲解骨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护理流程。

3. 骨折护理:介绍骨折的分类、诊断和治疗,重点讲解骨折患者的护理要点。

4. 关节置换护理:介绍关节置换的适应症、手术过程和护理要点。

5. 矫形手术护理:介绍矫形手术的类型、手术过程和护理要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骨科基本概念、分类和疾病特点,骨折、关节置换和矫形手术的护理要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病例,讨论骨折、关节置换和矫形手术的护理措施。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骨科护理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技巧。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病例分析的深度和护理措施的合理性。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骨科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外科护理学教材,相关章节。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相关内容。

3. 案例资料:提供具体的骨折、关节置换和矫形手术的病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4. 视频资料:播放骨科护理操作视频,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六、教学内容:6. 骨科常见疾病概述:介绍骨科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7. 骨科患者的评估与护理计划:讲解如何对骨科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8. 骨科患者的营养支持:讨论骨科患者营养支持的必要性、评估方法和护理措施。

外科护理学教案(全)

外科护理学教案(全)

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年级10级专业/层次护理/专科教师总学时本章节学时 2授课题目绪论/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教学安排课型:理论√实验见习其它教学方式:讲授√讨论√指导演示案例法√其它教学资源多媒体√模型标本实物音像其它教材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主要参考书裘法祖《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吴在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陆以佳《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曹伟新《外科护理学学习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外科护理学定义。

★2、熟悉外科护理学的学习方法。

3、了解外科护士应具备的素养。

4、熟悉体液的含量.分布和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

5、掌握等渗性缺水.高渗性缺水.低渗性缺水的护理评估/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目的要求及课程介绍 5′第一章绪论一、外科护理学发展简史 8′二、外科护理学的范畴 8′三、学习外科护理学的指导思想 10′四、外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4′第二章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第一节概述一、体液组成及分布 4′二、体液平衡及调节 8′第二节水和钠的代谢紊乱一、等渗性缺水概念/病因/病生/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15′二、低渗性缺水概念/病因/病生/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13′三、高渗性缺水概念/病因/病生/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12′四、水中毒自学五、小结 3′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比较法.归纳法教学重点1、外科护理学的定义及范畴。

2、等渗性缺水/高渗性缺水的护理评估/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教学难点1、水电解质的平衡与调节。

2、等渗性缺水/低渗性缺水/高渗性缺水的病理生理及处理原则。

师生互动环节1、采用提问法复习体液的平衡.电解质平衡。

2、用比较法讲解水和钠的代谢紊乱,启发同学思维,活跃课堂气氛。

思考题及作业题1、等渗性缺水.低渗性缺水及高渗性缺水三者之间能互相转化吗?2、低渗性缺水如何补钠?3、水钠代谢紊乱的补液总原则?教学中的创新点1、加强基础与临床的联系通过复习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相关生理知识,帮助同学们学习和理解水钠代谢紊乱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外科护理学教案全

外科护理学教案全

《外科护理学》教案(供护理学专业的教学使用)教研室:第一临床医学院护理学教研室授课教师:时间: 2009学年第二学期授课班级: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教师姓名张建影教研室护理教学对象护理专业2008级本科合班授课时间2011年2月22日星期二3-5教学内容第一章第二章学时数 3 教材版本人卫、四版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水电解质平衡的意义2、了解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以及脱水的分度及处理原则,熟悉三种脱水的鉴别诊断3、掌握低血钾、高血钾症的诊断要点、处理原则,补钾原则4、熟悉血清钙的正常含量,低血钙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5、了解血浆PH的正常值及酸碱平衡调节,了解呼吸性酸中毒、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碱中毒病因、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6、掌握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病人的护理评估、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教学内容提要1、概述2、水和钠的代谢紊乱3、钾代谢异常4、钙、镁和磷代谢异常5、酸碱平衡失调重点难点重点:1、水中毒、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的含义与临床表现、脱水的分度;2、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的概念、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补钾原则;3、反常性酸性尿;4、血钙的正常值,低血钙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5、各类酸碱平衡的概念、典型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难点:1. 体液代谢失衡的临床意义和处理原则;2、各类酸碱失衡的临床意义教学组织与设计1.教师讲授(挂图、模型、幻灯)105分钟2.分组讨论10分钟3.总结5分钟主任意见教学实施情况小结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教师姓名张建影教研室护理教学对象护理专业2008级本科合班授课时间2011年2月23日星期三3-5教学内容第三章休克护理学时数 3 教材版本人卫、四版教学目的与要求1、熟悉休克的意义和病因与分类,了解休克病理生理变化2、熟悉外科休克病人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3、掌握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措施教学内容提要1、病因与分类2、病理生理3、临床表现4、处理原则5、护理措施重点难点重点:1、休克的定义、分类;2、休克各期典型的临床表现;3、休克病人的一般紧急处理则难点:1、休克各期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其与临床表现的关系;2、休克病人内脏器官的继发性损害及其意义教学组织与设计1.教师讲授(挂图、模型、幻灯)70分钟2.看电教片35分钟3.分组讨论10分钟4.总结5分钟主任意见教学实施情况小结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教师姓名张建影教研室护理教学对象护理专业2008级本科合班授课时间2011年2月25日星期五3-5教学内容第七章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学时数 3 教材版本人卫、四版教学目的与要求1、熟悉手术对人体代谢的影响及营养不良的评定2、熟悉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的方法3、掌握外科营养支持病人的护理教学内容提要1、概述2、肠内营养3、肠外营养重点难点重点:1、营养不良常用评定指标;2、EN、PN、TPN概念、所用营养物种类、适应症、禁忌症、常见并发症难点:1、EN、PN的临床意义教学组织与设计1.教师讲授(挂图、模型、幻灯)70分钟2.看电教片35分钟3.分组讨论10分钟4.总结5分钟主任意见教学实施情况小结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教师姓名张建影教研室护理教学对象护理专业2007级本科合班授课时间2010年3月15日星期一3-5教学内容第八章外科感染护理学时数 3 教材版本人卫、四版教学目的与要求1、熟悉外科感染的病因、病程演变和临床表现2、熟悉浅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外科全身性感染的病因、病理、病程演变3、掌握败血症和脓血症的病因、诊断4、掌握急性蜂窝织炎、急性淋巴管炎的典型临床表现、全身性感染病人的护理5、熟悉特异性感染的病因、病理,掌握其临床表现和护理6、了解各类感染的处理原则教学内容提要1、概述2、浅部软组织的化脓感染(疖、痈、急性蜂窝织炎、急性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3、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甲沟炎和指头炎、急性化脓性腱鞘炎、滑囊炎和手掌深部间隙感染)4、全身性感染5、特异性感染重点难点重点:1、外科全身性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2、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疾病的分类、概念、临床特点;3、败血症和脓血症的概念、临床表现;4、破伤风的概念、特有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5、气性坏疽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难点:1、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的特征性临床表现与手的特殊解剖结构的关系;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教学组织与设计1.教师讲授(挂图、模型、幻灯)105分钟2.分组讨论10分钟3.总结5分钟主任意见教学实施情况小结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教师姓名张建影教研室护理教学对象护理专业2007级本科合班授课时间2010年3月16日星期二6-8教学内容第九章创伤病人的护理学时数 3 教材版本人卫、四版教学目的与要求1、熟悉损伤分类、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创伤并发症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2、掌握创伤的修复、现场救护和复苏3、了解清创术和换药方法4、熟悉烧伤的病理和病程演变、现场急救和处理5、掌握烧伤面积的计算和烧伤深度的判断6、掌握烧伤病人休克期、感染期、恢复期护理教学内容提要1、损伤2、烧伤重点难点重点:1、创伤的定义、分类、修复过程;2、一期愈合、二期愈合的定义、特点;3、创伤的临床表现、并发症;烧伤面积的计算法、烧伤严重程度的判断标准、处理原则难点:1、创伤后机体发生的病理生理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关系;2、烧伤后机体的病理生理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教学组织与设计1.教师讲授(挂图、模型、幻灯)70分钟2.看电教片35分钟3.分组讨论10分钟4.总结5分钟主任意见教学实施情况小结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教师姓名张建影教研室护理教学对象护理专业2007级本科合班授课时间2010年3月18日星期四3-5教学内容第十一章肿瘤病人的护理学时数 3 教材版本人卫、四版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肿瘤的概念、分类、病因2、熟悉肿瘤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治疗原则3、掌握肿瘤诊断要点、肿瘤手术治疗病人的护理4、熟悉肿瘤放射治疗病人的护理教学内容提要1、概述2、恶性肿瘤、良性肿瘤3、肿瘤病人的心理特点4、肿瘤手术治疗病人的护理5、肿瘤放射治疗病人的护理6、肿瘤化学治疗病人的护理7、外科基本技术电教片重点难点重点:1、肿瘤的分期、诊断要点;2、良、恶性肿瘤的病理变化特点、临床特点难点:1、肿瘤病人的心理变化教学组织与设计1.教师讲授(挂图、模型、幻灯)65分钟2.看电教片40分钟3.分组讨论10分钟4.总结5分钟主任意见教学实施情况小结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教师姓名张建影教研室护理教学对象护理专业2008级本科合班授课时间2011年3月29日星期二3-5教学内容第十九、二十章学时数 3 教材版本人卫、四版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阑尾的解剖生理概要2、熟悉急性阑尾炎的病理类型、处理原则3、掌握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阑尾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4、熟悉其他类型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5、了解大肠的解剖生理6、熟悉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肛瘘、肛裂、痔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原则7、掌握大肠良性疾病手术前后的护理8、熟悉结肠、直肠癌的病理类型、处理原则9、掌握结肠、直肠癌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术前、术后护理教学内容提要1、阑尾解剖和生理概要2、阑尾炎分类、病因、病理生理3、阑尾炎临床表现4、阑尾炎术前术后护理5、大肠解剖和生理概要6、直肠肛管良性疾病(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肛瘘、肛裂、痔)7、大肠癌重点难点重点:1、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肛瘘、肛裂的概念、临床表现、处理原则;2、肛裂三联征;3、痔的概念、分类、术前、术后护理要点;4、结肠、直肠癌的诊断要点、转移途径难点:1、大肠、肛管解剖生理特点与手术方法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教学组织与设计1.教师讲授(挂图、模型、幻灯)85分钟2.看电教片20分钟3.分组讨论10分钟4.总结5分钟主任意见教学实施情况小结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教师姓名张建影教研室护理教学对象护理专业2008级本科合班授课时间2011年3月30日星期三6-8教学内容第二十三章胆道疾病的护理学时数 3 教材版本人卫、四版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胆道系统的解剖生理概要2、熟悉胆道疾病的特殊检查及护理3、熟悉胆石病及胆道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4、熟悉胆道蛔虫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5、掌握胆道系统疾病的护理教学内容提要1、解剖和生理概要2、胆道疾病的特殊检查和护理3、胆石病(胆囊结石、胆管结石)4、胆道感染(胆囊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5、胆道蛔虫病6、胆道肿瘤(胆囊息肉样病变、胆囊癌、胆管癌)重点难点重点:1、胆囊三角、夏柯三联症、胆道蛔虫病的临床表现;2、胆囊结石及胆囊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3、胆管结石及胆管炎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胆道系统疾病常见的护理诊断难点:1、胆道疾病特殊检查及临床意义教学组织与设计1.教师讲授(挂图、模型、幻灯)105分钟2.分组讨论10分钟3.总结5分钟主任意见教学实施情况小结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教师姓名张建影教研室护理教学对象护理专业2007级本科合班授课时间2010年4月8日星期四3-5教学内容VCD 肠道疾病与手术学时数 3 教材版本人卫、四版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内容提要1、肠吻合术2、结肠造口术3、阑尾切除术重点难点教学组织与设计主任意见教学实施情况小结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教师姓名张建影教研室护理教学对象护理专业2007级本科合班授课时间2010年4月12日星期一3-5教学内容第二十一、二十二章学时数 3 教材版本人卫、四版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门静脉系统的解剖生理概要2、熟悉门静脉高压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处理原则3、掌握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护理1、了解肝脏的解剖生理概要2、熟悉肝脓肿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肝脓肿病人的护理3、熟悉原发性肝癌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及处理原则4、掌握肝癌病人术前、术后的护理教学内容提要1、门静脉系统解剖概要2、门静脉高压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处理原则3、手术前后的护理4、肝脏解剖和生理概要5、肝脓肿(细菌性肝脓肿、阿米巴性肝脓肿)6、肝癌(原发性肝癌、继发性肝癌)重点难点重点:1、门静脉高压症概念、病理变化、临床表现;2、原发性肝癌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3、败血症和脓血症的概念、临床表现;4、破伤风的概念、特有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5、气性坏疽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难点:1、门静脉高压症病理变化的临床意义;2、门静脉高压症病理变化的形成原因、肝癌病人常见的护理问题教学组织与设计1.教师讲授(挂图、模型、幻灯)105分钟2.分组讨论10分钟3.总结5分钟主任意见教学实施情况小结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教师姓名张建影教研室护理教学对象护理专业2007级本科合班授课时间2010年4月13日星期二6-8教学内容第二十一、二十四章学时数 3 教材版本人卫、四版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急性胰腺炎的解剖生理概要2、熟悉急性胰腺炎病因、病理变化、处理原则3、掌握急慢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要点,胰腺炎病人的护理4、熟悉胰腺和壶腹部癌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胰腺疾病病人的护理教学内容提要1、解剖和生理概要2、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3、胰腺肿瘤和腹壶周围癌(胰岛素瘤、胰腺癌和腹壶周围癌)重点难点重点:1、急性胰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常见护理问题;2、胰腺和壶腹部癌的临床表现;3、Whipple三联症;难点:1、急性胰腺炎病理变化;2、三造口手术方法教学组织与设计1.教师讲授(挂图、模型、幻灯)70分钟2.看电教片35分钟3.分组讨论10分钟4.总结5分钟主任意见教学实施情况小结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教师姓名张建影教研室护理教学对象护理专业2007级本科合班授课时间2010年4月15日星期四3-5教学内容第二十七章颅内压增高护理学时数 3 教材版本人卫、四版教学目的与要求1、熟悉颅内压增高的常见病因、病理生理及处理原则2、掌握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3、掌握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4、掌握急性脑疝的临床表现、急救护理教学内容提要1、颅内压增高2、急性脑疝重点难点重点:1、颅内压正常值、颅内压增高概念、典型临床表现;2、枕骨大孔疝、小脑幕切迹疝概念、典型临床表现、难点:1、颅内压增高处理原则2、脑疝的形成3、颅内病变与瞳孔变化的关系教学组织与设计1.教师讲授(挂图、模型、幻灯)105分钟2.分组讨论10分钟4.总结5分钟主任意见教学实施情况小结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教师姓名张建影教研室护理教学对象护理专业2008级本科合班授课时间2011年4月12日星期二3-5教学内容第二十八章颅脑损伤护理学时数 3 教材版本人卫、四版教学目的与要求1、熟悉各类头皮损伤的特点2、了解颅骨骨折的机制,熟悉颅骨骨折的临床表现掌握颅骨骨折病人护理3、掌握各类脑损伤的形成机制、临床表现和护理教学内容提要1、解剖概要2、头皮损伤3、颅骨骨折4、脑损伤(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重点难点重点:1、颅底骨折的临床表现;2、脑震荡、脑挫裂伤、颅内血肿临床表现;3、意识状态的分级法;4、脑损伤病人常见的护理诊断难点:1、中间清醒期的形成原因;2、脑损伤病人瞳孔变化的临床意义;3、颅脑损伤伤员的护理内容教学组织与设计1.教师讲授(挂图、模型、幻灯)65分钟2.看电教片40分钟3.分组讨论10分钟4.总结5分钟主任意见教学实施情况小结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教师姓名张建影教研室护理教学对象护理专业2008级本科合班授课时间2011年4月13日星期三6-8教学内容第二十九章颅脑疾病的护理学时数 3 教材版本人卫、四版教学目的与要求1、熟悉颅脑和脊髓先天性畸形2、了解脑脓肿3、熟悉颅内、椎管内肿瘤的临床表现4、掌握颅内血管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教学内容提要1、颅内血管性疾病(颅内动脉瘤、颅内动、静脉畸形、脑卒中)2、脑脓肿3、颅内和椎管内肿瘤(颅内肿瘤、椎管内肿瘤)4、先天性脑积水重点难点重点:1、颅脑疾病病人常见的护理诊断难点:1、颅脑疾病病人的临床表现教学组织与设计1.教师讲授(挂图、模型、幻灯)65分钟2.看电教片40分钟(胸部疾病)3.分组讨论10分钟4.总结5分钟主任意见教学实施情况小结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教师姓名张建影教研室护理教学对象护理专业2008级本科合班授课时间2011年4月15日星期五3-5教学内容第三十章胸部损伤的护理学时数 3 教材版本人卫、四版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胸部的解剖生理2、熟悉胸部损伤的病因、病理生理、分类、临床表现、诊断要点3、熟悉肋骨骨折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4、掌握各类气胸的形成原因、临床表现和诊断熟悉其处理原则5、掌握血胸的病因、病理变化、临床表现6、了解心脏损伤的临床表现7、掌握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和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教学内容提要1、概述2、肋骨骨折3、气胸(闭合性气胸、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4、血胸5、心脏损伤(心脏挫伤、心脏破裂)6、护理(胸部损伤病人的护理、胸膜腔闭式引流病人的护理)重点难点重点:1、反常呼吸运动、连枷胸、纵隔扑动;2、闭合性气胸、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血胸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3、胸部损伤病人常见的护理诊断和护理评估难点:1、胸内负压与胸部病变的关系教学组织与设计1.教师讲授(挂图、模型、幻灯)65分钟2.看电教片40分钟3.分组讨论10分钟4.总结5分钟主任意见教学实施情况小结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教师姓名张建影教研室护理教学对象护理专业2007级本科合班授课时间2010年4月26日星期一3-5教学内容第三十二、三十三章学时数 3 教材版本人卫、四版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肺部的解剖生理2、熟悉肺结核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护理要点3、熟悉支气管扩张的外科治疗4、掌握肺癌病理分类、转移途径、典型临床表现、诊断要点,熟悉其处理原则5、掌握肺部疾病病人的护理6、熟悉食管的解剖生理、食管癌的病理分型、处理原则7、掌握食管癌临床表现、诊断要点8、熟悉腐蚀性食管灼伤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9、掌握食管疾病病人的护理教学内容提要1、肺部解剖生理概述、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2、食管解剖生理概述、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癌重点难点重点:1、肺癌病理分型、临床表现、诊断要点、肺癌术后常见护理问题及并发症;2、食管癌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食管疾病病人常见的护理诊断、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难点:1、肺癌术后并常见发症的病因、处理;2、食管疾病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教学组织与设计1.教师讲授(挂图、模型、幻灯)105分钟2.分组讨论10分钟3.总结5分钟主任意见教学实施情况小结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教师姓名张建影教研室护理教学对象护理专业2007级本科合班授课时间2010年4月27日星期二6-8教学内容第三十四章心脏疾病的护理学时数 3 教材版本人卫、四版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心内手术的基础常见先天性心脏疾病及临床表现2、熟悉各类先天性、后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和处理3、熟悉体外循环围手术期护理教学内容提要1、概述2、心脏疾病的特殊检查和护理(自学)3、体外循环4、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5、后天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二间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狭窄、主动脉关闭不全、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重点难点重点:1、体外循环围手术期护理评估的内容和常见的护理问题难点:1、体外循环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教学组织与设计1.教师讲授(挂图、模型、幻灯)80分钟2.看电教片25分钟3.分组讨论10分钟4.总结5分钟主任意见教学实施情况小结课程名称外科护理学教师姓名张建影教研室护理教学对象护理专业2007级本科合班授课时间2010年4月29日星期四3-5教学内容外科病房见习学时数 3 教材版本人卫、四版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内容提要1、普外科见习2、泌尿外科见习3、脑外科见习4、胸外科见习5、烧伤外科见习重点难点教学组织与设计主任意见教学实施情况小结。

外科护理学教案(全)

外科护理学教案(全)

外科护理学教案(一)章节名称:外科护理学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外科护理学的定义、范围和重要性。

2. 掌握外科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3. 熟悉外科护理学的历史和发展。

4. 理解外科护理学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 外科护理学的定义和范围。

2. 外科护理学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3. 外科护理学的历史和发展。

4. 外科护理学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教师讲解外科护理学的定义、范围、基本原则、目标、历史和发展。

2.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案例,学生分析并讨论外科护理学在案例中的应用。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外科护理学教案(二)章节名称:外科患者评估教学目标:1. 掌握外科患者评估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熟悉外科患者评估的内容和重点。

3. 理解外科患者评估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外科患者评估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外科患者评估的内容和重点。

3. 外科患者评估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 讲授:教师讲解外科患者评估的基本方法、步骤、内容和重点。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外科患者评估的过程。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在模拟评估过程中的表现和能力。

外科护理学教案(三)章节名称:外科患者护理计划教学目标:1. 掌握外科患者护理计划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熟悉外科患者护理计划的内容和重点。

3. 理解外科患者护理计划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外科患者护理计划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外科患者护理计划的内容和重点。

3. 外科患者护理计划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 讲授:教师讲解外科患者护理计划的基本方法、步骤、内容和重点。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制定一个简单的护理计划。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护理计划:评估学生制定的护理计划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外科护理教案

外科护理教案

外科护理教案教案标题:外科护理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外科护理学生提供系统化的学习指导,帮助他们理解外科护理的基本概念、技能和实践。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外科护理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其在外科护理领域的专业能力。

教案目标:1. 了解外科护理的定义、原则和目标。

2. 理解外科手术的准备工作和术前护理。

3. 掌握外科手术过程中的护理技能和操作要点。

4. 熟悉外科手术后的护理和并发症的处理。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外科护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外科手术的准备工作和术前护理。

3. 外科手术过程中的护理技能和操作要点。

4. 外科手术后的护理和并发症的处理。

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一、外科护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1. 外科护理的定义和目标2. 外科护理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3. 外科护理团队的角色和职责二、外科手术的准备工作和术前护理1. 外科手术的分类和常见手术类型2. 术前护理的目标和内容3. 术前护理中的风险评估和护理措施三、外科手术过程中的护理技能和操作要点1. 洁净和无菌操作的原则和要求2. 外科手术中的常见护理问题和处理方法3. 外科手术中的药物管理和输血护理四、外科手术后的护理和并发症的处理1. 术后护理的目标和内容2. 术后护理中的疼痛管理和伤口护理3.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五、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培养1. 外科护理团队的合作和协作2. 护士与患者、家属的有效沟通技巧3. 案例分析和团队讨论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PPT演示等方式介绍外科护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案例分析法: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让学生理解外科手术的护理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模拟实践法:在实验室或模拟手术室中,模拟外科手术的过程,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技能训练。

4. 多媒体教学资源:利用教学视频、模拟软件等多媒体资源,增加学生对外科护理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评估方法:1. 课堂小测验:通过选择题、判断题等形式,检测学生对外科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

外科护理学教案模板范文

外科护理学教案模板范文

1. 知识目标:(1)掌握外科护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范畴;(2)熟悉外科护士的素质要求;(3)了解体液组成及分布、体液平衡及调节、酸碱平衡及调节的基本知识;(4)掌握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的分类、病因和病理生理。

2. 技能目标:(1)能够识别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的临床表现;(2)能够根据病情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3)能够运用护理程序对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病人进行护理。

3. 学习态度:(1)培养学生对外科护理学的兴趣和责任感;(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1. 外科护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范畴2. 外科护士的素质要求3. 体液组成及分布、体液平衡及调节、酸碱平衡及调节4. 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的分类、病因和病理生理5. 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的临床表现6. 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的诊断要点7. 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的治疗原则8. 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病人的护理三、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结合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的相关知识;2. 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3. 讨论与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病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外科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讲解外科护士的素质要求,强调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3. 讲解体液组成及分布、体液平衡及调节、酸碱平衡及调节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相关概念;4. 讲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的分类、病因和病理生理,使学生了解其发病机制;5. 讲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的临床表现,使学生能够识别病情;6. 讲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的诊断要点,使学生掌握诊断方法;7. 讲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的治疗原则,使学生了解治疗方法;8. 讲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病人的护理,使学生掌握护理要点;9. 小组讨论与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10.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病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1.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了解呼吸性酸、碱中毒病人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
教学内容

时间安排
教学目的要求介绍2′
第二章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
复习:水钠代谢紊乱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并对三种类型缺水的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8′
第三节钾代谢紊乱
一、低钾血症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20′
二、高钾血症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15′
3、指导学生自学方面
(1)自学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相关生理知识,加深学生对水钠代谢紊乱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处理原则的理解。
(2)《外科学》本科统编教材:自学水钠代谢紊乱,水中毒。
4、介绍学科进展内容
(1)外科手术新进展。
教研室或
课程负责人
意见
合理安排授课时间、授课内容,教学目的要求清新,重点难点突出,符合大纲要求。
2、指导学生自学方面
(1)自学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相关生理知识,加深学生钾代谢异常、酸碱平衡失调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处理原则的理解。
(2)《外科学》本科统编教材:自学钾代谢异常、酸碱平衡失调两部分内容。
3、介绍学科新进展方面
(1)介绍酸碱失衡监测方面新进展。
教研室或课程负责人意见
合理安排授课时间、授课内容,教学目的要求清新,重点难点突出,符合大纲要求。
3、采用归纳法讲解酸碱平衡失调,帮助同学们比较各种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区别点。
思考题

作业题
1、静脉补钾的注意事项包括哪些内容?
2、请比较代谢性酸中毒与代谢性碱中毒的临床表现。
教学中的
创新点
1、采用专业英语词汇
低钾血症hypokalemia、高钾血症hyperkalemia、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acidosis、代谢性碱中毒metabolicalkalosis、呼吸性酸中毒respiratoryacidosis、呼吸性碱中毒respiratoryalkalosis。
第五节酸碱平衡失调一、代谢性酸中毒病来自/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18′
二、代谢性碱中毒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5′
三、呼吸性酸中毒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5′
四、呼吸性碱中毒病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3′
五、病案分析10′
六、小结5′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法、比较法、归纳法
教学重点
1、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专业/层次
护理/专科
教师
总学时
本章节学时
2
授课题目
第二章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
教学安排
课型:
理论√实验见习其它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指导演示案例法√其它
教学资源
多媒体√
模型标本实物音像其它
教材
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
主要
参考书
裘法祖《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
吴在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
教学内容

时间安排
教学目的要求及课程介绍5′
第一章绪论
一、外科护理学发展简史8′
二、外科护理学的范畴8′
三、学习外科护理学的指导思想10′
四、外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4′
第二章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概述
一、体液组成及分布4′
二、体液平衡及调节8′
第二节水和钠的代谢紊乱
一、等渗性缺水概念/病因/病生/临床表现/处理原则15′
2、低钾血症补钾时的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
1、酸碱平衡的调节。
2、各型酸碱失衡的病因/病理生理变化/治疗。
3、各型酸碱失衡辅助检查中血气分析值的判断。
师生互动
环节
1、通过典型病例分析,启发学生应用护理程序向病人提供整理护理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用比较法讲解钾代谢异常,启发同学思维,活跃课堂气氛。
教学中的
创新点
1、加强基础与临床的联系
通过复习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相关生理知识,帮助同学们学习和理解水钠代谢紊乱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2、采用专业英语词汇
等渗性缺水isotonicdehydration、低渗性缺水hypotonicdehydration、高渗性缺水hypertonicdehydration。
陆以佳《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
曹伟新《外科护理学学习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学目的

要求
1、掌握水钠代谢紊乱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2、了解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
3、掌握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4、熟悉高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2、等渗性缺水/低渗性缺水/高渗性缺水的病理生理及处理原则。
师生互动
环节
1、采用提问法复习体液的平衡.电解质平衡。
2、用比较法讲解水和钠的代谢紊乱,启发同学思维,活跃课堂气氛。
思考题

作业题
1、等渗性缺水.低渗性缺水及高渗性缺水三者之间能互相转化吗?
2、低渗性缺水如何补钠?
3、水钠代谢紊乱的补液总原则?
二、低渗性缺水概念/病因/病生/临床表现/处理原则13′
三、高渗性缺水概念/病因/病生/临床表现/处理原则12′
四、水中毒自学
五、小结3′
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法.比较法.归纳法
教学重点
1、外科护理学的定义及范畴。
2、等渗性缺水/高渗性缺水的护理评估/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教学难点
1、水电解质的平衡与调节。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实施情况
分析
按照计划实施,时间内容比较合理。同学们能够认真听课,做记录,用提问的方法介绍护理诊断时,积极发言,有一定的评判性思维。讨论分析时,能够较好地运用护理程序,提出护理问题,制定出对应的护理措施。学生学习态度认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学效果好。
年月日
程名称
外科护理学
年级
10级
吴在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
陆以佳《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
曹伟新《外科护理学学习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学目的

要求
1、掌握外科护理学定义。★
2、熟悉外科护理学的学习方法。
3、了解外科护士应具备的素养。
4、熟悉体液的含量.分布和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
5、掌握等渗性缺水.高渗性缺水.低渗性缺水的护理评估/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课程名称
外科护理学
年级
10级
专业/层次
护理/专科
教师
总学时
本章节学时
2
授课题目
绪论/水.电解质.酸碱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
教学安排
课型:
理论√实验见习其它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指导演示案例法√其它
教学资源
多媒体√
模型标本实物音像其它
教材
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
主要
参考书
裘法祖《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4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