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知识问答)
2023一带一路知识点

2023一带一路知识点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
以下是关于一带一路的知识点:
一、背景
中国改革开放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创新,“一带一路”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正在以经济走廊理论、经济带理论、21世纪的国际合作理论等创新经济发展理论、区域合作理论、全球化理论。
“一带一路”强调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超越了马歇尔计划、对外援助以及走出去战略,给21世纪的国际合作带来新的理念。
二、目标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将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比较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强东中西互动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三、发展现状
截至2023年6月底,中国已与152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四、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全球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国经济逐步复苏,共建“一带一路”也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共建“一带一路”应继续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深化国际合作,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促进互联互通,实现共同繁荣。
部编版:复习专题《丝绸之路》

【名字由来】"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
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
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
它以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东汉时为洛阳),经河西走廊到敦煌。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丝绸之路路线】①陆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重要地点(口诀:长河新,安息大):②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两条主要路线:【丝绸之路的经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的地位和作用】地位: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外经济的交流通道,还是中外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交往的重要通道。
作用: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
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今天建设“一带一路”的感想】实行“一带一路”,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有利于区域融合,促进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带动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的差距;有利于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这充分展示了中国主动参与国际事务的积极姿态和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表明中国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起应负的责任与义务,为世界和平、繁荣与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课堂检测】问答题(12分)以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
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材料二:沿着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凿井、冶铁等技术相继传到西方;西方的葡萄、芝麻、胡萝卜以及杂技、印度的佛教等纷纷传人中国。
2020年最新一带一路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最新一带一路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1. 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沿海地区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A.东部人口稠密,西部地广人稀B.东部城市化进程快,西部城市化水平高C.东部产业结构层次高,西部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D.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西部农牧业发达2.某年6月至8月,一艘邮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福州出发,经孟买到威尼斯,下列对沿途地理现象的描述可信的是()A.经南海时,遭遇梅雨阴雨连绵B.经阿拉伯海时,多逆风逆水C.经红海时,可见沿岸大片森林D.经地中海时,遭遇连日狂风暴雨3.关于“一路一带”对我国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有A.促进产能过剩产业的发展,加快产业升级[来源:学。
科。
网] B.有利于我国从中亚地区引进人才、技术C.有利于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的建设D.有利于我国多元化获取资源,保障能源安全【答案】1.B 2.B 3. D于发达国家,工业化水平高,大部分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西部乳畜业发达,故C、D错误。
第2题,途经的南海属于太平洋,不会有飓风,A错;此时为夏季,经阿拉伯海时,盛行西南季风,船只多逆风逆水,B对;红海盐度最高,船只吃水深度比其他海域浅;经地中海时,周边地区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D错。
第3题,“一路一带”一海一陆,可以加强沿线地区的经济交流,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我国多元化获取资源,保障能源安全。
【趁热打铁】“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一带一路”西段交汇处,最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区位条件不包括A.温带海洋气候B.经济发展水平高C.人口密集,城市众多D.地域辽阔,土地租金低2.关于“一带一路”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中国开拓西亚等国际市场B.有利于提高中国大陆沿海港口体系的国际地位C.有利于促进沿线国家间经贸合作D.有利于促进中国区域经济水平的平衡协调发展【答案】1.D 2.D区域经济水平的平衡协调发展作用不大。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中俄合作(上)97分

C.班超D.霍去病110925第12题、1997年,时任日本首相()提出了名为“丝绸之路外交”的中亚外交战略。
(单选题)(分值:3)A.小泉纯一郎B.桥本龙太郎C.福田康夫D.细川护熙110914第13题、丝绸之路经济带所穿越的地区历来是()交汇和争夺的焦点,将面临激烈的竞争。
(单选题)(分值:3)A.战争B.大国利益C.商业D.以上均不正确110928第14题、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会议上表示,成立欧亚经济联盟并非试图恢复苏联。
(单选题)(分值:3)A.欧亚经济委员会最高理事会B.欧亚经济委员会C.欧亚经济最高理事会D.欧亚委员会最高理事会110920第15题、()时期,与西域诸国建立联盟以“断匈奴右臂”,派张骞出使西域,正式开辟了古代丝绸之路。
(单选题)(分值:3)A.汉朝B.唐朝C.宋朝D.清朝110931第16题、中国经济主要集聚在东部沿海一带,对()交通的依赖性过大。
(单选题)(分值:3)A.海上B.陆上C.铁路D.公路110923第17题、2004年,日本重启()外交战略。
(单选题)(分值:3)A.中亚B.西亚C.欧亚D.南亚110912第18题、中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是在向世界宣示中国将为地区发展和()承担更多责任,体现了大国胸怀和责任意识。
(单选题)(分值:3)A.亚非经济一体化B.世界经济一体化C.欧亚经济一体化D.亚洲经济一体化。
“一带一路”名词解释大全

“一带一路”名词解释大全本文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高频用词进行了解释,供参阅学习,欢迎补充修正。
读懂这些名词,读懂中国,读懂世界,读懂未来!1、一带一路答: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2、古丝绸之路答: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因为这条路上主要贩运的是中国的丝绸,故得此名。
3、丝绸之路经济带答: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与西亚各国之间形成的一个在经济合作区域,大致在古丝绸之路范围之上。
包括西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五省区,西南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四省市区。
4、海上丝绸之路答: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交往的海上通道。
2000多年前,一条以中国徐闻港、合浦港等港口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成就了世界性的贸易网络。
海丝之路从中国东南沿海,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成为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并推动了沿线各国的共同发展。
5、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答:海上丝绸之路自秦汉时期开通以来,一直是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而东南亚地区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和组成部分。
中国着眼于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十周年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为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6、陆上丝绸之路答:起自中国古代都城长安(今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
这条路被认为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而丝绸则是最具代表性的货物。
7、数字丝绸之路答: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等前沿领域合作,推动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建设,连接成21世纪的数字丝绸之路。
8、丝路精神答:丝路精神即丝绸之路精神的简称。
纪检监察干部应知应会知识问答

纪检监察干部应知应会知识问答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什么?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2.“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什么?答: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五位一体”总布局指的是什么?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梦的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哪四项?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5.五大发展理念是什么?答: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6.“一带一路”指的是什么?答:“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
7.四大危险是什么?答: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
8.四个意识是什么?答: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9.四个自信指的是什么?答: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由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是对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创造性拓展和完善。
10.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答:中国共产党领导。
11.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答: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1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什么?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3.十九大报告强调的“四个伟大”是什么?答: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4.如何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2017年一带一路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丝路我知道”

2017年一带一路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丝路我知道”“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实现战略转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年一带一路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丝路我知道”,欢迎参考~2017年一带一路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丝路我知道”一、判断题1、“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于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上升为国家战略2、“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
3、“一带一路”的启动原则是共享、共商、共性。
4、“一带一路”的提出,肩负着探寻经济增长之道、实现全球化再平衡、开创地区新型合作三大使命。
5、“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6、“一带一路”有利于将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等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优势。
7、西北地区的新疆、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7省均属于“一带一路”范围。
8、根据“一带一路”规划出来的丝路新图,其中中心线东起连云港,经郑州、西安、兰州、新疆至中亚及欧洲。
9、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是“一带一路”建设向前推进的必要前提和保障。
10、在共建“一路一带”过程中,中国将坚持正确的义利观,道义为先、义利并举,向发展中国家和友好邻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真心实意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
11、坦桑尼亚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在非洲唯一的支点,是新丝路建设中获得中国资金援助最多的国家。
12、“丝绸之路”是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在19世纪70年代最早提出,并被广泛接受。
13、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14、由于海上丝绸之路而兴起的广州,在宋元时期成为东方第一大港。
15、张骞出使西域的主观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16、汉宣帝在轮台和渠犁设立了使者校尉,管理西域的屯田事务,这是西汉政府在西域第一次设置的官吏。
2017“一带一路”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2017“一带一路”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5月14日~15日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满落下帷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7“一带一路”知识竞赛试题,欢迎参考~2017“一带一路”知识竞赛试题一、判断题1、“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于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上升为国家战略2、“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
3、“一带一路”的启动原则是共享、共商、共性。
4、“一带一路”的提出,肩负着探寻经济增长之道、实现全球化再平衡、开创地区新型合作三大使命。
5、“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6、“一带一路”有利于将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等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优势。
7、西北地区的新疆、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7省均属于“一带一路”范围。
8、根据“一带一路”规划出来的丝路新图,其中中心线东起连云港,经郑州、西安、兰州、新疆至中亚及欧洲。
9、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是“一带一路”建设向前推进的必要前提和保障。
10、在共建“一路一带”过程中,中国将坚持正确的义利观,道义为先、义利并举,向发展中国家和友好邻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真心实意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
11、坦桑尼亚是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在非洲唯一的支点,是新丝路建设中获得中国资金援助最多的国家。
12、“丝绸之路”是德国地理学家费迪南·冯·李希霍芬在19世纪70年代最早提出,并被广泛接受。
13、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14、由于海上丝绸之路而兴起的广州,在宋元时期成为东方第一大港。
15、张骞出使西域的主观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16、汉宣帝在轮台和渠犁设立了使者校尉,管理西域的屯田事务,这是西汉政府在西域第一次设置的官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知识问答)
问: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了来华出席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第三轮战略对话的海合会代表团。
海合会轮值主席国科威特第一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萨巴赫表示,古丝绸之路曾把海湾国家同中国联系在一起,海合会各成员国愿积极参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何谓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答:提到丝绸之路,大家耳熟能详,它位于亚欧大陆北部,是连接我国与其他亚、非、欧国家的贸易通道,历史可追溯到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前的数千年。
我国的丝绸一度是该通道上最著名的商品,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19世纪70年代将其命名为“丝绸之路”。
2013年9月,习近平出访哈萨克斯坦期间提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古丝绸之路一脉相承,属跨国经济带。
其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地域辽阔,有近30亿人口及丰富的自然、矿产、能源、土地和旅游资源。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新在何处?首先,其覆盖面积更广,路线更密集、发达,可以串联更广区域内的资源和市场。
比如,从我国连云港到荷兰鹿特丹,走丝绸之路比海运少9000多公里,时间缩短近一个月,运费节约近1/4。
其次,丝绸之路沿线大部分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与两端的经济圈落差巨大,成为“塌陷地带”,经济带的建设有利于地区繁荣和世界经济平衡。
同时,它也能带动我国经济实力较弱的西部地区。
再次,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经济合作为先导与基石,以政治合作为前提与推进手段,以促进文化交流、化解安全风险为重要目标,可兼顾政治、经济、安全和文化利益。
丝绸之路的发展潜力也吸引了其他国家。
日本为保障能源来源多元化,于1997年提出“丝绸之路外交”,加强与中亚交往。
美国国会1999年通过“丝绸之路战略法案”,支持中亚和南高加索国家经济和政治独立。
两国的设想都带有政治干涉色彩,而中国的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不干涉别国内政,不针对第三方,也不排他。
这一构想得到了相关国家的积极响应和配合。
与陆上丝绸之路并存的,还有海上丝绸之路,它的历史甚至更长。
我国东南沿海多山,古时交通不便,人们便向海上发展,逐渐形成海上的贸易通道,商船从我国东南沿海出境,经东南亚,抵达今天的中东地区。
去年10月,习近平出访东盟国家时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根据这一设想,中国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银行,支持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侧重于通过多边金融合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海洋合作伙伴,其发展方向与建设方式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有所区别,但两者指导思想相通,并存不悖,均是我国新丝绸之路构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