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染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病毒感染机制及其对宿主细胞的影响

病毒感染机制及其对宿主细胞的影响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的微生物,它无法独立生长、繁殖和代谢,只能寄生在宿主细胞内完成自身的生命周期。
病毒的感染过程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事件,其机制与它对宿主细胞的影响是病毒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一、病毒感染机制1.侵入宿主细胞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直接进入和间接进入。
直接进入是指病毒通过细胞膜融合或者通过依赖于细胞表面受体介导的内吞入途径来侵入宿主细胞,例如HIV就是通过细胞膜融合的方式进入宿主细胞。
间接进入则是通过细胞介导的内吞作用将病毒颗粒摄入宿主细胞,例如禽流感病毒就是通过细胞介导的内吞入途径侵入宿主细胞。
2.解离病毒颗粒病毒颗粒进入宿主细胞后,需要在细胞内解离,释放出病毒基因组和其他复制所需的分子。
病毒颗粒的解离可以通过许多方式实现,例如利用融合蛋白使病毒包膜与内部膜融合,释放出病毒基因组,或者通过裂解细胞膜来释放病毒基因组。
3.基因组复制病毒基因组进入宿主细胞后,需要复制自身基因组,制造出新的病毒颗粒。
病毒基因组复制方式与细胞基因组复制方式有所不同。
病毒同样需要复制DNA或RNA,但是它不需要遵循细胞周期。
病毒基因组复制依赖于病毒编码的酶,例如逆转录酶、RNA聚合酶等,这些酶是病毒重要的靶标。
4.合成和组装病毒基因组复制完成后,它需要经过一系列后续的合成和组装过程。
病毒需要制造新的各种类型的蛋白质,并将它们组合起来,组装成新的病毒颗粒。
在组装过程中,病毒必须准确地将其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合在一起,以形成具有特定结构的病毒颗粒。
5.释放新病毒颗粒完成组装后,新的病毒颗粒开始准备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出来,使它们可以感染其他细胞。
新的病毒颗粒可以直接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出来,或者通过细胞分裂、凋亡等方式释放到细胞外。
二、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影响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它会对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病程的发展。
针对上述病毒感染机制中的各个环节,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影响:1.侵入宿主细胞病毒侵入宿主细胞时,需要利用细胞表面的受体介导侵入,这种受体的存在和数量往往决定了病毒对宿主细胞的选择性。
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影响

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影响病毒是一种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的微生物,常常会引发各种传染病。
随着病毒的侵入,宿主细胞内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和反应,包括基因表达、代谢通路的调节、蛋白质合成等,这些反应直接影响着感染后细胞本身的特性和命运。
从病毒侵入到细胞的感染、复制和扩散等多个阶段中,均会对宿主细胞造成不同的损害和影响,其中最为显著的便是细胞死亡。
在病毒感染的早期阶段,病毒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并被包裹进入细胞内。
这也是病毒侵入细胞的关键步骤。
在这个过程中,病毒会部分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机制,骗取细胞将其包裹入内。
其次,感染后,病毒亦会靶向性地破坏宿主细胞,促使其迅速细胞凋亡。
在细胞死亡的过程中,病毒也参与其中,导致细胞发生凋亡和坏死,从而产生局部炎症反应。
例如,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会导致细胞凋亡和死亡,也会促使肝发炎以及肝硬化等并发症的发生。
另外,病毒还会促进宿主细胞内部环境的改变,例如改变宿主细胞的代谢通路、蛋白质合成等,这些变化会对宿主细胞的生命周期和命运产生巨大的影响。
例如,咳嗽细胞病毒感染后,会使宿主细胞代谢产生异常,这可能会导致宿主细胞失去正常的生长提醒和对自身溶解的控制,从而导致细胞内部的火灾扩大和组织病变。
另外,病毒还可能通过其他途径影响着宿主细胞的自身功能,例如导致细胞变异、引发自身免疫等。
这些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着感染后细胞的功能和抗病能力,对宿主的健康和生命威胁非常巨大。
总之,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影响非常大,其引起的病变可以更直接而深刻的反映出它的影响之所在。
虽然我们还无法对所有病毒进行有效对抗,但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我们已能够辅助预测、设计和反制各种病毒,为研究和治疗病毒性疾病提供深刻的见解和范例。
鼻病毒感染对人类上呼吸道细胞凋亡的影响

鼻病毒感染对人类上呼吸道细胞凋亡的影响鼻病毒是一种常见的病毒,尤其在儿童和年轻人中较为常见。
虽然鼻病毒感染一般不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但是它可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研究表明,鼻病毒感染可以对人类上呼吸道细胞造成损害,进而引起细胞凋亡。
什么是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一种自我毁灭的过程,即细胞自行死亡并被身体的免疫系统消化。
在人体中,有许多原因会引发细胞凋亡,其中包括病毒感染、缺氧和受到伤害。
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凋亡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它可以帮助身体清除它不需要的、老化的细胞,进而促进新的细胞生长。
鼻病毒感染和细胞凋亡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鼻病毒感染可以对人类上呼吸道细胞造成损伤,进而引发细胞凋亡。
这项研究通过对鼻病毒感染的人体细胞分析发现,鼻病毒感染可以导致上呼吸道细胞中多种细胞死亡信号通路的激活。
事实上,这种激活可以在数个小时内引发凋亡,从而使身体的免疫系统有更多的机会消灭感染。
虽然细胞凋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免疫机制,但是过度的凋亡也可能引发自身免疫疾病。
鼻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和免疫系统受损的人可能会因过度的细胞凋亡引起更严重的上呼吸道感染。
对策:合理预防和治疗由于鼻病毒感染的传染性较强,为了避免病毒传播,需要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勤洗手、避免近距离接触病毒患者、戴口罩等措施。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适度的锻炼和避免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逗留等也可以提升身体的免疫能力,预防感染。
对于已经感染鼻病毒的患者,勤用温水漱口、多喝水、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经受寒冷等也可以缓解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同时,结合医生的指导,适当使用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等中药或病毒静止剂、抗病毒药物等治疗也可以显著改善感染患者的状态,并减少细胞凋亡的发生。
结论鼻病毒感染虽然大多不会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但是它可以损伤人类上呼吸道细胞并引发细胞凋亡。
为避免感染鼻病毒,我们应该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洗手、避免接触病毒患者、戴口罩等措施。
细胞凋亡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

细胞凋亡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感染性疾病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感染性疾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等。
它们可以引起身体的各种反应,不仅会影响人的健康,甚至还会威胁到生命安全。
因此,研究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也成为人们重视的焦点。
细胞凋亡作为一种生物学现象,也在感染性疾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细胞凋亡的基本概念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性死亡过程,是一种具有自我调控性的细胞死亡方式。
通常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信号转导通路和分子机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和分解。
细胞凋亡在很多细胞和生物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胚胎发育、免疫反应、组织修复、肿瘤发生等。
细胞凋亡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天然防御机制,在细胞出现各种异常和危险的情况下会被启动。
当细胞遭受到各种有害因素的侵袭,如细菌感染、辐射损伤、化学刺激等等,它们就会释放一系列信号分子和激活一些酶类,最终导致细胞凋亡。
二、细胞凋亡与感染性疾病细胞凋亡在感染性疾病中是一个复杂且众所周知的领域。
病原体进入宿主后,会进一步诱导或抑制宿主细胞的凋亡,以维持其生存或导致其死亡。
这种相互作用被认为是感染性疾病进展和治疗的关键环节。
此外,许多医学专家认为细胞凋亡也是一种独特的治疗手段。
1. 细胞凋亡和细菌细菌是一种常见的病原体,它们可以引起许多疾病,如胸膜炎、肺炎、结核病、波状热、炭疽等。
细菌感染会引起宿主细胞凋亡,同时也会激活宿主防御系统以应对感染。
一些细菌通过产生细菌毒素来刺激宿主细胞凋亡,如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
此外,抗生素作为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也可以通过诱导细菌凋亡来杀灭病原体。
一些抗生素比如顺铂和卡铂等通过干扰DNA合成以诱导细胞凋亡。
这种方法在治疗许多肿瘤和细菌感染的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 细胞凋亡和病毒病毒也是一种常见的病原体,它们可以引起各种疾病,如流感、艾滋病、肝炎等。
病毒感染会产生广泛的细胞和分子响应,包括诱导细胞凋亡和免疫反应等。
细胞凋亡机制及其意义

细胞凋亡机制及其意义细胞凋亡,又称细胞自杀,是一种由于内部或外部因素导致细胞主动死亡的过程。
正常情况下,细胞凋亡是机体调控由于年龄、DNA损伤、病毒感染等外界因素引起的异常细胞的一种重要方式。
而在某些疾病如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的发病中,细胞凋亡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细胞凋亡的机制细胞凋亡由多个信号通路调控,主要包括外部信号和内部信号两个方面。
(1)外部信号外部信号通常由细胞表面膜、毒素等引发,这些信号将会激活细胞的死亡受体,进而引起一系列信号反应,最终导致细胞凋亡。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靶向细胞死亡受体的信号通道,该通道存在于特定细胞表面并激发内部FasL等复合物的形成,转而引起凋亡。
(2)内部信号内部信号是调控细胞凋亡的一种后续作用。
当外部环境对正常生理活动进行改变时,通常会激活细胞内部信号通路,如p53等蛋白质的致死因子。
这些通路会引起细胞内部的级联反应,如活性氧(ROS)的产生、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促进细胞凋亡物质的释放,从而促进细胞的凋亡。
2. 细胞凋亡与疾病的关系(1)肿瘤肿瘤发生与细胞凋亡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细胞凋亡能够排除异常细胞、防止肿瘤的发生。
而在肿瘤中,这种机制常常失去了平衡,导致异常细胞的无限增殖,从而形成肿瘤。
当前通过调整遗传修饰或通过药物手段调节细胞凋亡通路已成为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
(2)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病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通常与细胞凋亡通路失调有关。
长期炎症等局部异常状态通常可以导致细胞凋亡通路的活化,从而最终导致神经元的凋亡,进而引发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
因此,维持神经元凋亡通路的平衡对于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也具有重要意义。
3. 小结细胞凋亡是一种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机制,其可以帮助机体清除异常细胞,防止肿瘤的形成。
然而在某些疾病的发生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如神经退行性疾病。
因此,通过调节细胞凋亡通路可以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改善机体的健康。
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影响研究

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影响研究病毒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宿主细胞造成了广泛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仅限于细胞层面,还涉及到细胞内的分子机制和整个生物体的免疫反应。
研究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影响,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病毒的致病机制,还可以为病毒感染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
首先,病毒感染会改变宿主细胞的基因表达。
研究发现,病毒感染可以导致宿主细胞中一些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可能是病毒为了自身复制和传播的需要而对宿主细胞进行的调控。
例如,某些病毒感染后会抑制宿主细胞的抗病毒基因的表达,从而减弱宿主细胞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此外,病毒感染还可以激活宿主细胞中一些与病毒感染相关的基因,从而影响细胞的生理功能。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基因的调控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病毒感染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其次,病毒感染还会影响宿主细胞的代谢过程。
研究发现,病毒感染可以改变宿主细胞的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
病毒感染后,宿主细胞可能会增加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以满足病毒复制和传播的能量需求。
同时,病毒感染还可以改变宿主细胞中一些代谢途径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内的物质合成和降解过程。
这些变化不仅可以为病毒感染提供必需的物质和能量,还可以改变宿主细胞的生理状态,从而为病毒的复制和传播提供有利条件。
此外,病毒感染还会引发宿主细胞的免疫反应。
研究发现,病毒感染可以激活宿主细胞中的免疫信号通路,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反应。
这些免疫反应包括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和抗病毒蛋白的产生等。
炎症反应可以吸引免疫细胞到达感染部位,从而加强对病毒的清除作用。
细胞凋亡则可以通过消除受感染细胞来限制病毒的传播。
抗病毒蛋白的产生可以干扰病毒的复制和传播过程。
通过研究病毒感染引发的免疫反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宿主细胞对病毒感染的抵抗机制,从而为病毒感染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新的思路。
总之,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造成了广泛的影响,涉及到细胞层面的基因表达和代谢过程,以及整个生物体的免疫反应。
细胞凋亡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

细胞凋亡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细胞凋亡是一种重要的细胞死亡方式,与发育、免疫调节和疾病发生等方面密切相关。
在感染性疾病中,细胞凋亡在多个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首先,细胞凋亡是机体抵御感染的一种重要防御机制。
感染性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能够侵入和寄生于机体细胞内,细胞凋亡可以通过消除被感染细胞来限制病原体的传播。
被感染细胞在感染发生后会产生一系列信号分子如炎性因子和细胞因子,这些分子能够激活凋亡信号途径,引导细胞进入凋亡过程。
细胞凋亡释放的细胞内成分能够起到广泛的抗微生物活性,抵抗感染,并同时协助机体发挥炎症免疫反应。
其次,细胞凋亡在感染性疾病中对维持组织结构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感染过程中,细胞内发生明显异常如DNA损坏、核糖体聚集和线粒体功能失调等,这些异常能够诱导细胞进入凋亡过程,从而通过消除受损细胞来保持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在感染性肝炎等疾病中,细胞凋亡参与了肝细胞损伤和肝纤维化的发生,细胞凋亡水平的调控能够对整个感染过程的预后产生显著影响。
此外,细胞凋亡还在阻止病原体进一步侵袭和扩散方面发挥作用。
感染性疾病过程中,病原体可以通过调控宿主细胞凋亡的发生和程度来影响感染的发展。
一些细菌和病毒通过调控细胞凋亡来逃避宿主的免疫监测和清除,进而在寄生部位扩散,促进感染的发展。
因此,研究感染性疾病相关的细胞凋亡信号途径和机制,有助于揭示病原体和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治疗和预防感染性疾病提供新的策略和靶点。
最后,细胞凋亡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可以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来杀死感染细胞,从而清除病原体。
此外,一些研究表明通过调节细胞凋亡信号途径中的相关分子如细胞凋亡抑制蛋白和细胞凋亡激活蛋白,可以增强或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从而达到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目的。
综上所述,细胞凋亡在感染性疾病中发挥着多个方面的作用,包括抵御感染、维持组织结构和功能、阻止病原体扩散以及治疗感染等。
研究细胞凋亡的机制和调控,有助于深入理解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同时也为治疗和预防感染性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细胞凋亡与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机制

细胞凋亡与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机制细胞凋亡是机体自我调控的一种细胞死亡方式,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在细胞发育、调节和维持内稳态中具有重要作用。
细胞凋亡发生的机制和途径较为复杂和多样,研究细胞凋亡有助于深入了解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
细胞凋亡和感染性疾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里我们将主要探讨细胞凋亡与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机制。
一、细胞凋亡的基本机制细胞凋亡主要通过激活一系列蛋白水解酶促使细胞死亡,被称为细胞凋亡的执行者,其中最重要的是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
细胞凋亡的触发机制大致可以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类。
内源性触发机制,指的是细胞内在的疾病和异常变化,如细胞受到DNA损伤、细胞周期受到调节失衡或细胞代谢紊乱等情况,都可能导致细胞内注射型caspase的活化,从而进而引起细胞凋亡。
此外,在某些情况下,在细胞内部发生的疾病,如蛋白质聚集类疾病及神经变性疾病等,也可引发细胞凋亡。
外源性触发机制,指的是细胞受到从外界传来的刺激,如放射线、氧化应激、损伤和感染等,这些外界刺激可能通过DNA受损、酶的激活和细胞膜受损等途径激发了细胞凋亡的程序。
在这些过程中,线粒体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参与者,在细胞死亡过程中,线粒体受损和线粒体钙离子内浓度的升高可以增加细胞凋亡。
二、感染性疾病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感染性疾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各种疾病,例如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感染人群广泛,具有传染性和致病性。
细胞凋亡在感染性疾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表现在:其一,细胞凋亡可以降低病原体的能力,对宿主细胞和宿主免疫系统具有无可比拟的保护作用。
其二,感染性疾病可通过激活细胞凋亡来加速感染和增强病原体的蔓延。
这里我们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和细胞凋亡的关系。
1.艾滋病艾滋病是一种可影响免疫系统的疾病,主要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
研究发现,细胞凋亡在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早期即可发生,并参与了HIV的蔓延,干扰了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
因此,艾滋病病毒的治疗应该主要考虑抗病毒介入和细胞凋亡的干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般 来 说 , 毒 调节 靶 细胞 凋 亡 的途 径 主 要有 两 病
1 8 年E o 等 [ 能产 生C t y 9 1 ze 3 用 y/ 的腺病 毒突 变体 种 : De 经免 疫系 统介 导或 病毒 本 身具有 凋 亡调节 基 因 ; 病 感 染 细 胞 , 随 着 宿 主细 胞 和 病 毒 D 伴 NA降解 , 胞迅 毒 凋亡 调节 基 因通过 模仿 或调 节细 胞凋 亡途 径 中某些 细
科学第 1次 学术研讨会小动物 医学第1 3 次学术研讨会 暨奶牛疾 []孔 庆 波 . 6 犬“窝 咳 病 ” 雾 化 疗 法 及 体 会 [】中 国 动 物 检 疫 , 的 J_
病 第 3 学 术 讨 论 会 论 文 集 . 汉 : 中 农 业 大 学 ,0 6 6 16 6 次 武 华 2 0 :7 -7 . 2 1 2 ( ) 5 — 9 0 0, 7 2 : 8 5 . []张 汇 东 . 犬 主 要传 染 病 流 行 情 况 及 防控 措 施 [ . 京 : 3 警 D] 南 南
中图分类号: 2 5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594 2 1 )86 —4 Q 5 B 10 —4 X( 02 0 —90
细 胞凋 亡 是机体 在生 理条 件 下受到 内外 信号 刺激 速死 亡 , 这是 病毒 感染 诱导 细胞凋 亡研 究 的首 次报道 。 时, 启动 由细 胞本 身主 动调 控 的具有 一 定程序 的死亡 , 试 验表 明 : 病毒 感 染 诱发 的细胞 凋 亡 常 与一 些 疾病 的 故又称 程序性 细胞死 (rga po rmmecl et, C 。 多 发 生密 切相 关 。 d e d a P D)在 l h 因此 , 究病毒 感染 宿主 细胞 后调 节细 研 细胞 生物 当 中 , 胞 的死亡 有两 种不 同的方 式 : 种 是 胞 凋亡 的机 制不 仅有 助于 深入 理解 病毒 的致 病机 理和 细 一
坏 死性 或事 故性损 伤 , 是 由于某些 外 界 的因素 , 它 如贫 开 发新 的抗 病 毒制 剂 , 为 探 索细 胞 内分 子 事 件打 开 还 血、 理化 因素 、 氧 、H值低 下 、 缺 p 高热或 其他 理化创 伤 因 了窗 口。 些研 究对 治疗人 类病 毒性 疾病 意义深 远 。 这 子 的作用 下造 成细胞 急速死 亡而造成 不可逆 的损伤 ; 另 1 细胞 凋亡 的功 能
一
种 温和 的细胞死亡 形式称 为细胞凋 亡 , 它是 由基 因编
细 胞凋 亡 的主要 功 能是清 除那 些对 整个 机体 有 害
为 病 码 的细胞程序 性死亡 过程 。 细胞 凋亡是机 体对 外界刺激 的细胞 , 抵抗病 毒 感染和 癌 症发 生提 供一 种机 制 。 进 行 的主动 应答 , 这对 于维 持机 体 内环 境稳 定 、 免疫 系 毒 感染 细胞 通常 被病 毒专 一 性淋 巴细胞 或 由某 些细胞 统正 常功能 、 调控机 体发 育等具 有着重要 意义 。 因子 启动 的细 胞凋 亡 程 序识 别 并 摧毁 。 一些 病 毒在 感 1 7 年 Ker …首先 用 细胞 凋 亡 ( p poi) 一 染 期 间直接 诱导 细胞 凋亡 。 此 同时 , 多病 毒为 了有 2 9 r等 a o tss 这 与 许 术 语来 描 述 细胞 死 亡 的 另一 种 方式 , 其在 发 生 机 制和 利 于 自身 的复 制而 得 到 更 多 的子 代 , 己进 化 出阻碍 细 形态 特 征上 与细 胞坏 死 ( e rs ) 同 。 来越 多 的资 胞 凋 亡并 延 长 宿主 细 胞 历期 的机 制 。 n co i 不 s 越 由于病 毒 是 一类 料 表 明病 毒 感 染 能 诱 导 宿 主 细胞 凋 亡 I。 2 病毒 诱 导细 分 子生 物 , 毒 蛋 白 以分子 形 式参 与细 胞凋 亡 的调控 , 】 病 胞发 生凋 亡 , 限制 病毒 复制 , 以看 作宿 主一 种细 胞水 利用 病 毒与 细胞 相互 作用 研 究细胞 凋亡 调控 的生 化途 可 平 的病 毒 防 御机 制 ; 毒 基 因或 因病 毒感 染 诱 导表 达 径具 有 重要 意义 。 病 的细 胞 蛋 白抑制 了凋亡 , 造成 持 续 性 感染 以及 潜伏 感 2 病 毒 感染调 控 细胞凋 亡 的机制
通讯作者 : 孙荣钊 保 守成 份 而 发挥 作 用 。 胞 调 亡 调控 的生化 途 径 实 际 细
[]叶 俊 华 . 犬 犬 瘟 热 病 流 行病 学 调 查 与 防 控 [ ]全 国 兽 医 外 方 法 的建 立 [ _ 国 兽 医科 技 ,0 4 (2 :54 . 2 警 c/ / J中 1 2 0 , 1 )4 —9
中 动 检 0 年 2卷 期 国 物 疫2 2 第 9 第8 1
蕺
6 9
病 毒感染对细胞凋亡 的影 响及作用机制
贾 宁, 孙荣钊
( 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山东青岛 26 0 ) 6 19
摘 要: 病毒 感染与靶 细胞 凋亡之 间存在着 密切 关 系。 等外界 因素 可以诱导靶 细胞 凋亡, 病毒 试验表 明这一现 象还 与病毒 复
制增殖相 关联 。 迄今 已发现2 余种 病毒可 以调 节细胞 凋亡, 病毒 参与调节的过程 中有许 多基 因和蛋 白得 到表 达。 0 在 另外 , 细胞 因子 和免疫 细胞 也直接或 间接地 参与该过程 。 现就 细胞 凋亡与病毒感 染关系、 病毒 感染相 关的细胞 凋亡分子 、 病毒 感染 引起 细胞 凋亡 的途径和机制及相 关研 究进展作 一综述, 旨在为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诊治提 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 关键词: 病毒感 染; 细胞凋亡机 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