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系统淋巴结清扫
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清扫与采样的选择

数据继续收集中...
Part Ⅰ 亚肺叶切除数据需进一步完善充实 Part Ⅱ 淋巴结清扫 vs 采样数据收集 启动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对照组(清扫组)
右2/4/7/9/10/11,左5/6/7/9/10/11
淋巴结清扫数越多,阳性检出率越高 淋巴结清扫数越多,OS 越高
N0 和 N1/N2组均获益 隐匿转移的癌细胞?
16个
临床早期
1667例临床I期NSCLC(clinical T1-2 N0) 均行纵隔淋巴结清扫
至少2组N2淋巴结 其中均包含第7组
9% 存在非肺叶引流区域的N2阳性 N0 中位生存期 83.7m,N1/N2为48.0/37.9m cI期NSCLC也建议行淋巴结清扫
清扫组6.1% vs 采样组8.5% ,p=0.12
远处转移率无差异
21.2 % vs 24.9% , p = 0.07
系统清扫组远期生存率优于采样组
危险比0.78; 95%CI 0.69-0.89 因更好的切除了隐匿性转移灶? 因准确分期而采用了更合适的综合治疗? 仅有其中3组研究有“术后综合性治疗”相关信息,且无具体采用
回顾性分析≤2cm肺结节的病例217例 纯GGO 35例
11例AAH,24例AIS,无淋巴结转移
混合密度GGO 89例
5例淋巴结转移(6.0%)
实性结节 93例
淋巴结转移28例(30.1%)
淋巴结阳性重要相关因素
结节直径>1cm
χ2 = 9.021,p < 0.003
CEA > 5ug/L
χ2 = 15.541,p < 0.000
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和取样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及安全性

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和取样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及安全性作者:秦大磊陈亮耿玉六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20年第23期[摘要] 目的分析早期肺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的疗效以及并发症。
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10月在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心胸外科就诊并进行手术治疗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80例,根据是否进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和取样分为研究组(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和取样)和对照组(常规手术),每组各40例。
对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安全性指标。
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引流管拔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和取样并不会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有益于改善患者预后情况,值得临床运用推广。
[关键词] 早期;肺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取样;并发症[中图分类号] R734.205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 ; ;[文章编号] 1673-7210(2020)08(b)-0099-04[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and complications of systemic lymphadenectomy for early lung cancer. Methods The data of 80 patients with early stag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ho were trea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 General Hospital of Wanbei Coal and Power Group from August 2016 to October 2019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 (systemic lymph node cleaning and sampling) and control group (normal operation)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systematic lymph node cleaning and sampling was,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linical data of the patient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nd the perioperative indexes and safety index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long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incision length,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and drainage tube removal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Systematic lymph node dissection and sampling will not increas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it is beneficial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Key words] Early stage; Lung cancer; Systemic; Lymphadenectomy; Sampling; Complications肺癌是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肺癌容易发生远处转移,而其途径多见于淋巴结转移[1]。
肺癌外科治疗中的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专家讲座

肺癌外科治疗中的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
第33页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随访观察
越是早期肺癌病例,越是需要进行纵隔淋巴结 清扫。
N2已成为一全身疾病状态,纵隔淋巴结清扫 意义相对没有早期不足意义那么大。
但在5、9年两个时点长久生存率上,II,IIIA 研究组生存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对于II,IIIA NSCLC患者,肺叶或全肺切除加 上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是首选手术方式。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随访观察
表1 320例I-IIIA期NSCLC不一样淋巴结清扫范围累积生存率
病期 分组 病例数 1ysr 2ysr 3ysr 4ysr 5ysr 9ysr 统计分析
I 研究组 62 91.80 88.52 86.85 83.38 81.44 74.19 long Rank 6.04 对照组 62 88.71 77.39 72.45 67.31 58.49 52.07 p=0.0140
仅行肺门淋巴结清扫不符合肺癌手术根治标准
肺癌外科治疗中的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
第29页
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临床观察
渡边洋宇 日胸 1999;52:895-900
早期肺癌(I期)淋巴结给予微小转移检测 普通病理检测为阴性淋巴结---实际存在转移阳性
率并不低
132例病例 :发生微小转移肺门淋巴结 7例 纵隔淋巴结 29例
降主动脉 左主支气管
第7页
迷走神经 膈神经
肺部淋巴系统
左锁骨下动脉
气管 食管
Botallo韧带
左肺动脉 左主支气管
左下肺静脉
迷走神经 右主支气管
食管
主动脉
左上纵隔
肺癌外科治疗中的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
左下纵隔
右肺上叶淋巴结清扫标准

右肺上叶淋巴结清扫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右肺上叶淋巴结清扫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方法,用于治疗右肺癌或其他肺部疾病。
在这种手术中,医生会清除右肺上叶淋巴结以防止癌细胞扩散。
在进行这种手术时,医生需要遵循一系列严格的标准和程序,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一、手术适应症右肺上叶淋巴结清扫术是针对右肺上叶肺癌或其他肺部疾病的患者进行的手术治疗方法。
患者需要经过全面的检查和评估,确定手术适应症后才能进行手术。
二、手术准备1.临床评估:在进行手术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临床评估,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其他疾病的情况和手术的风险等方面。
2.术前准备:在手术前,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包括血液检查、心电图、胸部CT等,以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适合手术。
三、手术步骤1.麻醉:在手术进行前,患者需要接受全麻或椎管内麻醉,以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2.手术切口:医生会在患者的胸部进行切口,然后将纤维镜插入胸腔,进行可视化检查。
3.淋巴结清扫:医生会利用纤维镜定位到右肺上叶淋巴结,并进行清扫,确保将所有淋巴结清除干净。
4.术中处理: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5.术后处理:手术结束后,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确保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
四、手术注意事项1.手术风险:右肺上叶淋巴结清扫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手术,患者需要了解手术的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
2.术后护理:患者在手术后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建议,注意休息和饮食,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3.定期复查: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包括胸部CT、肿瘤标志物检查等,以监测病情的变化。
右肺上叶淋巴结清扫是一种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对于适应症患者来说具有较好的疗效。
在进行手术前,患者需要充分了解手术的相关信息,接受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和效果。
在手术前、中和后,医生和护士需要密切合作,严格遵守操作规范,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复率。
肺癌的外科治疗进展

肺癌外科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
新辅助化疗与肺癌外科手术的结合: 术前化疗的优点为:可评价化疗的疗效,增加肿
瘤的切除率,患者依从性好,可能的抗微转移作 用使得5年生存率提高10%左右。 目前主要用于IIIa期肺癌,降低肿瘤的分期, 变不可切除为可切除,以2-3周期为宜,大于3个 周期的化疗造成的肺胸膜粘连,纤维化会提高手 术难度,增加并发症的危险,一个周期不能明显 下调分期,另外只是对化疗敏感者进行。
肺癌外科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
Ⅳ期(任何T任何NM1)的外科手术治疗
适应症:①术中发现有胸膜转移或不同肺叶内转移,仍可行 肺叶切除或部分切除,同时行转移淋巴结清扫以及不同肺 叶内转移病灶切除,并用电烧处理肉眼可见的胸膜及肺表 面的转移结节,术后再进行化疗,这种减瘤手术仍有一定 的价值;②对于一些晚期肿瘤患者,如反复咯鲜血,随时 可能大咯血窒息时,如估计原发肿瘤可姑息切除并能控制 出血时应进行外科手术;③一些患者因肿瘤堵塞支气管或 坏死导致反复发热不能控制,也可考虑手术切除病灶;④ 对一些没有淋巴结转移的仅合并单纯脑转移的非小细胞肺 癌患者,争取外科手术切除是有益的;⑤对发生单发的肝 脏转移,行病灶的局限切除可以提高生存期。
肺癌外科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
3.扩大食管切除:肺癌侵及食管主要为隆突下肿大淋巴结 累及食管,少数为肿瘤直接侵及食管,患者多在术前即出 现吞咽困难,根据食管受累的程度有不同的处理方法:① 侵犯食管外膜及浅肌层,可行完整切除,不伤及粘膜,无 需特殊处理;②侵犯食管深肌层及粘膜,由于有粘膜破损 或缺失,如<1cm,可以缝合,再用带蒂心包或胸膜片或 游离大网膜覆盖,如果粘膜缺失大,则考虑行食管切除, 食管胃吻合术。
4.气管隆突切除重建术:主要指发生于左右主支气管,切 除隆突处肿瘤,行右主支气管或左主支气管隆突重建,术 中注意避免损伤食管,这是一种要求技术水平高,而风险 又大的特殊术式,尤其是对术中麻醉条件要求高,术中再 次单侧插管,单肺通气 。
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切除范围

03
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切除 范围
经典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范围
切除范围上至下颌骨下缘、下至锁骨 上、前至颈中线、后至斜方肌前缘。
连同该区域内的淋巴结及脂肪组织一 并切除。
包括胸锁乳突肌、肩胛舌骨肌、颈内 静脉和副神经、颈外静脉、颈丛神经 等。
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范围
保留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和副神经 。
通过清扫术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复发和转移
清扫术可以清除潜在的癌细胞,降低 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淋巴结清扫术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
淋巴结清扫术是一种通过手术切除颈部淋巴结及其周 围脂肪、肌肉等组织,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手术方法。
分类
根据手术范围和清扫淋巴结的区域,淋巴结清扫术可分 为全颈清扫、选择性颈清扫和扩大颈清扫等。其中,全 颈清扫术清扫范围最广,包括颈内静脉链、副神经链、 颈后三角等多个区域的淋巴结;选择性颈清扫术则根据 肿瘤原发灶的位置和淋巴结转移情况,选择性地清扫某 个或多个区域的淋巴结;扩大颈清扫术则是在全颈清扫 的基础上,进一步切除部分邻近器官或组织,如甲状腺 、腮腺等。
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切除范 围
2024-01-25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适应症 • 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切除范围 • 手术步骤与技巧 •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术后管理与随访
01
引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的和背景
治疗颈部淋巴结转移癌
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通过清扫术清除颈部淋巴结中的癌细 胞,达到治疗目的。
皮瓣游离
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颈阔肌, 游离皮瓣,注意保护颈外静脉和 颈横神经,避免过度牵拉和损伤 。
肺癌N1淋巴结分站清扫的临床意义

—
—
3 6 -— 0 - - —
Chn JLa a i bDign, b u r , 01 , l1 No 2 Fe r a y 2 2 Vo 6, .
靶 向分 子 治 疗 的 同 时 , 可 以 应 用 针 对 B RAF 也 - ( 0 E)突 变 的 靶 向 药 物 。 通 过 针 对 B RAF V6 0 —
肺 癌 N1 巴结 分 站 清 扫 的 临床 意 义 淋
高 锐 , 建 阳 ,张春 江 , 枫林 , 宪伟 , 刘 刘 任 赵 辉
( 林省肿瘤 医院 胸一科 , 吉 吉林 长 春 1 O 1 ) 3 0 2
肺 癌发 病率 和 病 死 率 高 居 恶 性 肿 瘤 之 首 , 术 手
为 主 的综合 治疗 仍 是肺 癌 ( PI细胞 ) 有效 的治 疗 t/ ' 最 手 段 。随着 术 后辅 助治 疗 的有 效 性 得 到 确认 , 术 手 病 理分 期 的重 要性 受 到 更 多 的关 注 , 而肺 癌 手 术 因
4 9 1 .
( 稿 日期 : 0 0 1 —2 ) 收 2 1 — 2 0
o I [] Ono e e2 0 , 7 5 ) 7 5. f M J . cg n ,0 8 2 ( 7 : 10 B
文章 编 号 : 0 7 2 7 2 1 ) 2 3 6 2 1 0 —4 8 ( 0 2 0 —0 0 —0
[ ] o sm A, kfrv , kfrv Y Th itp too y o 6 Y ue S Nii o aM Nii o . ehsoah lg f o o B RAFV 0 E muae u g d n crio [ ] - 60 — ttd ln ae oac ma J .Am S r n J ug
全胸腔镜治疗肺癌与传统开胸系统淋巴结清扫的比较

时 间、 术后 并 发症 发生率 。结果 两组惠者 的淋 巴结 清扫 组数 、术 中 出血 量 及术后 并 发症 发生率 比较 ,无明显 差异 ,术后 的 第 l 、3天时 间
L I Z h i - j i e , W ANG Y o n g - mi n g
( T h e S e c o n d P e o p l e ' s H o s p i t a l o fW e f i a n g , W e i f a n g2 6 1 0 4 1 , C h i n 口 J [ A b s t r a c t 】 0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t o t a l t h o r a c o s c o p i 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t r e a t m e n t o f l u n g c a n c e r w i t h l y m p h n o d e d i s s e c t i o n a n d c l i n i c a l a p p l i c a t i o n v a l u e . Me t h o d S e l e c t
I e a r l y ho s p i t a l 5 0 c a s e s of l u ng c a nc e r ,a c c o r d i ng t o t h e d i f f e r e n t wa ys of o p e r a t i o n w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wo g r o u p s , g r o u p A f o r t he t o t a l t ho r a c o s c o p i c o p e r a t i o n or f 25 c a s e s i n g r o u p B, i s a ra t d i t i o n a l t h o r a c o t o my o pe r a t i o n i n 25 p a t i e n t s ,c o mp a r i n g t h e t wo g r o u p s o f p a t i e n t s wi t h l y mp h n o d e d i s s e c t i o n g r o u p n u mbe r , d u r a t i o n o f o p e r a t i o n , i n t r a o p e r a t i v e b l o od l o s s ,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d u r a t i o n o f h o s p i t a l s t a y , p o s t o pe r a t i v e c o mpl i c a t i o n s . Re s u l t s Th e t wo g r o u ps o f pa t i e n t s wi t h l y mp h no d e di s s e c t i o n g r o u p n u mbe r , t h e a mo u nt of i n t r a o p e r a t i ve bl e e d i n g a n d po s t o p e r a t i v e c o mp l i c a t i o n r a t e c o mp a r i s o n, n o d i f f e r e n c e , p os t o p e r a t i ve ir f s t ,3 d a y s t o p o i n t B p a i n s c o r e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g r o u p A,a r e a l " t u be d r a i n a ge s u r g e r y wa s s i g ni ic f a n t l y s ho r t e r t h a n t ha t o f g r o u p B. Co nc l u s i o n To t a l t h o r a c i c o pe r a t i o n d ur a t i on of o p e r a t i o n, i n t r a o p e r a t i ve b l o o d l o s s , p os t o p e r a t i v e h o s p i t a l s t a y a n d p os t o p e r a t i v e c o mp l i c a t i o n r a t e wa 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每例切除淋巴结9.49个; 对照组(单纯行肺门淋巴结清扫)160例,
平均每例切除淋巴结3.63个。
.
21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的随访观察
表1 320例I-IIIA期NSCLC不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累积生存率
病期 分组 病例数 1ysr 2ysr 3ysr 4ysr 5ysr 9ysr 统计分析
升主动脉 降主动脉
升主动脉 右房
右上肺静脉
中叶及下叶支 气管
右下肺静脉
右室 左室 左房 左下肺静脉 降主动脉
主肺动脉窗
.
左房
10
右纵隔淋巴结的清扫
喉返神经
迷走神经 膈神经
肺动脉
#1、#2、#3、#4、#3a、#3p的清扫
.
பைடு நூலகம்
11
右纵隔淋巴结的清扫
食管
迷走神经 膈神经
奇静脉
食管 下肺静脉
下叶 下肺韧带
肺癌外科治疗中的系 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
.
1
肺癌
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发病率 高达11.85%/年的速度不断增长 2000年我国居民肺癌死亡率为19.44/10万 病程发展较快,预后较差 (80%的患者在
确诊后1年内死亡 )
.
2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现状
制定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方案 主要依据:分期、患者的一般情况
Botallo韧带
左肺动脉 左主支气管
左下肺静脉
主 动 脉
迷走神经 右主支气管
食管
左上纵隔
.
左下纵隔
8
肺部的淋巴系统
右无名静脉
头臂干 气管
胸骨 左无名静脉 左颈总动脉
升主动脉 上腔静脉
左锁骨下动脉 左右主支气管
食管
椎体
奇静脉
胸廓入口
胸骨
肺动脉干 右肺动脉干 左上肺静脉 左肺动脉干
食管 降主动脉 椎体
大多数局部晚期或M1期患者---姑息治疗 中早期的患者----首选外科治疗
.
3
中早期肺癌患者的治疗
首选外科治疗 5年生存率仍在30~40%之间 治疗失败 主要是术后复发和转移
术后辅助性化疗或放疗 ? 术前新辅助化疗?
.
4
肺部的淋巴系统
#1 Superior mediastinal or highest mediastinal
#1的清扫
#2、#3、#4、#7的清扫
.
14
淋巴结钳
.
15
肺部的淋巴回流
羽田圆城 日胸 1985;44:17-24
.
16
肺癌 纵隔 淋巴 结转 移的 临床 观察
Maassen W. Surgery 1985;1:42-53
LL LU RL RM RU
0%
67%
79%
95%
74%
20%
91% 40%
仅行肺门淋巴结清扫不符合肺癌的手术根治原则
.
18
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观察
渡边洋宇 日胸 1999;52:895-900
早期肺癌(I期)的淋巴结予以微小转移的检测 普通病理检测为阴性的淋巴结---实际存在转移的
阳性率并不低 132例病例 :发生微小转移的肺门淋巴结 7例
纵隔淋巴结 29例
#7的清扫
#8、#9的清扫
.
12
左纵隔淋巴结的清扫
膈神经
迷走神经
迷走神经 喉返神经
喉返神经
肺动脉
#2、#3a、#5、#6的清扫
.
食管
#4、#7的清扫
13
胸骨正中切开纵隔淋巴结的清扫
喉返神经 颈内静脉 迷走神经
颈总动脉 头臂干
甲状腺
颈内静脉 迷走神经 颈总动脉
喉返神经 奇静脉
无名静脉
头臂干
左无名静脉
I 研究组 62 91.80 88.52 86.85 83.38 81.44 74.19 long Rank 6.04 对照组 62 88.71 77.39 72.45 67.31 58.49 52.07 p=0.0140
#2 Paratracheal #3 Pretracheal,retrotracheal or
posterior mediastinal(#3p),anterior mediastinal(#3a) #4 Tracheobronchial #5 Subaortic or Botallo’s #6 Paraaortic #7 Subcarinal #8 Paraesophageal #9 Pulmonary ligament #10 Hilar #11 interlobar #12 Lobar #13 Segmental #14 Subsegmental
.
5
肺部的淋巴系统
食管
头臂干
气管
左主支气管
上
腔
静
脉
迷走神经
气管 奇静脉 右主支气管
右上肺静脉 右下肺静脉
奇静脉
食管
右上纵隔
.
右下纵隔
6
肺部的淋巴系统
左无名静脉 左锁骨下动脉
食管
迷走神经 半奇静脉
左肺动脉 韧带
降主动脉 左主支气管
左左上上纵纵隔隔
.
7
迷走神经 膈神经
肺部的淋巴系统
左锁骨下动脉
气管 食管
5年生存率---N2 55.6%
须行纵隔淋巴结清扫
N0 77.7%
.
19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的随访观察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要求术中将纵隔 淋巴结连同周围的脂肪组织连续、整块 切除,达到彻底切除肿瘤的目的。
中山医科大学肺癌研究中心 1989-1995年期间 随机分组法前瞻性研究
.
20
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的随访观察
隆突上
右无名静脉
左无名静脉 主动脉弓
升主动脉 上腔静脉 右肺动脉干 右主支气管
左上肺静脉
左主支气管 左下肺动脉
主动脉弓上缘
奇静脉
隆突
降主动脉
.
9
上腔静脉
肺部的淋巴系统
升主动脉 上腔静脉
右上叶肺静脉 主动脉弓
右上叶支气管
主动脉弓下缘
肺门
右肺动脉干 左上肺静脉
左上叶支气管 左下叶支气管
降主动脉
上腔静脉 奇静脉
60%
.
33%
21% 5%
26%
同侧上纵隔/隆突下 对侧纵隔
80%
9% 100%
17
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观察
小柳津毅 日胸 1999;52:890-4
NSCLC手术2342例---pN2 462例(19.7%) 肺癌淋巴结转移发生率
右上叶:#3(59%);#4(53%) 右中叶:#3(39%);#7(78%) 右下叶:#3(37%);#7(76%) 左上叶:#4(38%);#5(69%) 左下叶:#4(25%);#5(25%);#7(67%) 纵隔淋巴结跳跃性转移(无肺门淋巴结转移的N2) 文献报道在16.6~53.8%左右 本组95/462(20.6%)---5ysr 31%/非跳跃性转移N2—5ysr19% 右上叶 30.1% ;右中叶 34.8% ;右下叶13.3% 左上叶 18.6% ;左下叶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