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营销案例分析:《失恋33天》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失恋33天的营销策略

失恋33天的营销策略

陈肃是北京伟德福思文化传播公司的CEO,也是 《失恋33天》的市场营销的策划者,微博推广的具 体指挥者,他说不是什么影片都适合放到微博上推 广的。“比如《关云长》《战果》等大片,他们的 受众群体和玩微博的群体不契合。《失恋33天》瞄 准的就是小年轻,哪个年轻人没有失恋的经历?首 先在感情上和他们找到共同点;这些人又是微博的 主要用户,玩微博的和看电影的群体契合,微博推 广的威力就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C.利用社交网站、视频网站 把短片投放到人人网、优酷网等社交、 视频网站。这些视频单单在优酷网上的 点击量超过了2700万,“许多视频网站大 手笔,投巨资制作、营销的‘微电影’, 点击数也没有那么多。”从而形成口碑 效应。
D.利用微博
据北京一家电影公司所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300份 问卷中,80%的观众都是通过微博上的《失恋33天》的预 告片视频知道它的。有90%的观众都是特意去看这部电影 的,年龄群体以学生和白领为主。
刘文伯分析:“拥有百万粉丝的大号微博转发《失恋33天》 超过150次,如果按照水军正常报价,很难有片方能批准 这样的预算,《失恋33天》的主创在圈内人员很好,导言 腾华弢的父亲是老电影人腾文骥,自己也有很多圈内好友, 再加上主演文章和妻子马伊俐的人脉关系,加上多位客串 明星,很多明星都纷纷帮着宣传,比如姚晨、何炅等,他 们都拥有超多粉丝,一旦转发威力巨大。”
三、接地气的导演、演员
腾华弢导演曾与著名女作家“六六”接连合 作了《双面胶》、《王贵与安娜》和《蜗居》 三部电视剧, 还有《裸婚时代》以及电影 《心中有鬼》,创造了众多脍炙人口的经典 台词。此次与85后新锐作家鲍鲸鲸的合作, 又碰撞出更激烈的创作火花。
主演:文章、白百何。 此外还有李晨、姚笛、陈羽凡、马伊俐、张默、 张歆艺、海青、张嘉译、廖凡、李念、王耀庆、 张子萱、郭京飞倾情出演。 电视剧的熟脸,接地气的导演和演员

解析电影《失恋33天》的新媒体运营和对媒介管理的影响

解析电影《失恋33天》的新媒体运营和对媒介管理的影响

包头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解析电影《失恋33天》的新媒体运营和对媒介管理的影响院系:文学院专业:新闻系姓名:蔡娜学号: 0801020037指导教师:刘波二零一二年三月摘要:一部投资几百万的小成本都市爱情电影,在上映两周之后,还能和一部好莱坞大导演作品,并且集体情结浓厚的大制作较量一番,除了结合了“光棍节”的天时,另一个不容忽略的因素就是网络社交平台的推波助澜,以及微博等新媒体的大力营销。

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渠道,越来越多地引起大家的关注。

因为新技术的出现,技术和媒体的不断融合,使媒体本身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关于新兴媒体的概念层出不穷。

新的媒体不断产生,使我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游玩方式得到了深刻的改变。

媒介经营管理同时在受众、运营方式、盈利模式等方面也受到新媒体的影响。

关键词:新媒体媒介运营目录第一章新媒体制造的光棍节奇迹 (1)第二章《失恋33天》的成功营销战术 (2)一、“光棍节”的节日经济效应 (2)二、网络营销与受众的深入互动 (2)三、名人效应扩大传播,受众参与拉动票房 (4)第三章新媒体营销对媒介经营管理的影响 (4)一、从受众方面 (4)二、从运营模式方面 (5)三、从盈利模式方面 (5)改编自同名网络小说、被片方宣传为“中国内地首部为光棍节定制的爱情‘治愈系’电影”的《失恋33天》,于2011年11月8日首映便取得近2000万的票房,在“光棍节”当天单日票房更高达达4000万。

同时《失恋33天》以122万的搜索量成为有史以来百度搜索系统首部单日收索指数破百万的电影作品,而以“失恋33天”为关键词的新浪微博高达560万,也刷新了新浪微博的记录。

这部由滕华涛导演,文章白百何主演的爱情电影,以900万的制作成本创造了最终3亿的票房,被媒体惊奇的称为“几乎是带来破天荒纪录的黑马”。

第一章新媒体制造的光棍节奇迹一部投资几百万的小成本都市爱情电影,在上映两周之后,还能和一部好莱坞大导演作品,并且集体情结浓厚的大制作较量一番,除了合了“光棍节”的天时,一个不容忽略的因素就是网络社交平台的推波助澜,以及微博等新媒体的大力营销单天票房过千万,3天票房过亿元,首周票房超1.5亿元,上映两周后票房更是接近3亿元……别以为这是哪部大片的票房数据,这一成绩属于投资仅890万元、没有大明星出演的国产小片《失恋33天》。

新媒体营销案例——《失恋33天》

新媒体营销案例——《失恋33天》

新媒体营销案例——《失恋33天》新媒体营销案例——《失恋33天》1.引言失恋是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的一种情感体验,对于当今年轻人来说,他们日益关注并参与到社交媒体中。

本文将介绍《失恋33天》这部电影如何运用新媒体营销策略成功吸引了年轻观众,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应。

2.电影背景《失恋33天》是一部由饶晓志执导的中国电影,于2011年上映。

该电影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讲述了男主角在失恋后的自我成长和情感变化的故事。

该电影的主要目标观众群体为年轻人,特别是80后和90后。

3.新媒体营销策略3.1 社交媒体策略3.1.1 微博营销- 在电影上映前,制作团队通过微博发布电影预告片和幕后花絮,引起观众的关注和好奇心。

- 设立官方微博账号,定期发布电影相关的内容,并与观众进行互动,增加观众参与感。

3.1.2 营销- 制作团队通过公众号推送电影宣传信息和观影优惠活动,增加观众的参与度和忠诚度。

- 设立定向推送功能,根据用户的性别、年龄等信息,向特定观众推送针对性的内容,提高营销效果。

3.1.3 抖音营销- 制作团队通过在抖音平台发布与电影相关的短视频,引起用户的关注,提高电影的知名度。

- 发起抖音挑战赛,邀请用户参与并分享自己的失恋故事,从而进一步扩大电影的传播范围。

3.2 KOL合作3.2.1 博主合作- 与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博主进行合作,让他们撰写相关影评和推荐文章,引导观众去观看电影。

- 邀请博主参加电影首映礼和宣传活动,提高电影的曝光度。

3.2.2明星代言- 邀请电影中的演员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发布与电影相关的内容,增加观众的关注度。

- 在明星的社交媒体上发布电影票房成绩和观众反馈,增加观众对电影的期待。

4.成果与评价4.1 上映表现- 《失恋33天》上映后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和支持。

- 上映初期起到了良好的口碑效应,影院排片率迅速提升。

4.2 社交媒体效果- 微博粉丝量在电影上映前后增长了数万人,互动量也大幅提升。

试看微博的舆论力量——以《失恋33关》的营销宣传为例

试看微博的舆论力量——以《失恋33关》的营销宣传为例
个 人 微 博 发 布 关于 影 片 的相 关信 息 ,
对 8 、9 0 0后 目标 受众的 心理 把握 、 这 个 网 络 勃 兴 、话 题 喧 嚣 的 时代 ,微 主 创 演 员文 章 、 白百 何 的号 召 力、 影 博 以一种 全新的传播形 态正在 显示 出 片的口碑 、质量等等 ,都是不可或缺 其 强 大 而 又 广 泛 的 舆 论 话 题 设 置 功 的因素。然而 ,除了上述 因素 以外 , 尝试运用微博这一崭新的传播媒介 , 制 造 话 题 ,引 导 舆 论 ,提 高 受 众 的 关
起 、 意 见 的 互 动 与 整合 、 舆 论领 袖 的
要素 ,因此也并未成功借力传统媒体 成为了广大粉 丝们新 的关注点 ,不仅 参与、直到舆论的最终形成 这样 几个 形成 “ 话题效应 ”,实现预期 的影片 在影片上 映前赚足 了观众 的人气 ,更 阶段。【】 文试从 舆 论学 的角 度对 宣传效果。 1本 是 形成 了 关于 “ 恋 ”的 新话 题 。加 失
、பைடு நூலகம்
之微博 强有力 的传播速度 ,核 裂变式 的传播特点 ,使得这一新鲜话题在短 时间内得 以成功设置—— 问题发生。
— —
二 、 通 过 微 博 形 成 舆 论 互 动 意见 的互动与整合 微 博 这 一 全 新 的媒 体 ,同样 具 肖在 1 7 2年 的 《 众媒 介 的议程 绝佳契机。在一部 电影上映前 ,通 过 有网络媒体 的一般特性 ,那就是 强互 9 大 设置 功能 》一文中指 出 : “ 大众媒介 微博制造影片话题 ,往往 会对 电影 的 动性 。 “ 复旦大学传播学博 士张 志安
广 大 8 、9 0 0后 的 崇 拜 ,积 累 了 大 量
影片营销推广的制胜法宝 。 关 于 舆 论 的 形 成 及 其 影 响 ,以 刘 建 明为代表的 国内许多学者作 了精辟

失恋33天案例分析3

失恋33天案例分析3

消费者态度的形成与改变——以《失恋33天》的营销案为例----------------------------------------------------------------------------------------------------案例背景《失恋33天》,一部投资几百万的小成本都市爱情电影剧本是豆瓣上的连载小说,台词太多,总是晃范儿,感觉是在看电视剧剧本。

导演擅长拍摄电视剧……电影线的记者对他不熟。

不新鲜的类型,还有一个从来没合作过的投资方档期在被国际大片《猿球崛起》、《铁甲钢拳》和《惊天战神》围攻的2011年11月中旬。

十足像一个懵懵懂懂闯进黑帮地盘的弱小男孩。

然而,它一举打败了诸多国际大片,取得了票房奇迹—上线四周累计票房收入3亿4400万。

高奏凯歌。

----------------------------------------------------------------------------------------------------失恋三十三天是如何抓住受众的心理创造奇迹的?----------------------------------------------------------------------------------------------------要抓住消费者,就要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谁是《失》的消费者?影片的目标观众,自然是那些最爱谈论失恋、最容易经历失恋、最关注爱情和友情的年轻人,也就是80后、90后的大学生和白领群体。

在这个流行奋斗、蜗居、裸婚和拼爹的时代,谈恋爱就像温州的动车,开的快,停得更快。

担心失恋、面临失恋、正在失恋、刚刚失恋、还在失恋、一直失恋已经成为了一种比相亲还要普遍的现象。

----------------------------------------------------------------------------------------------------了解失恋、面对失恋、改变失恋的心理需求对于那些迅速消耗着青春的年轻人来说,尤为迫切。

从《失恋33天》看微博营销

从《失恋33天》看微博营销

从《失恋33天》的成功看微博营销摘要:一部成本仅900万的国产电影《失恋33天》最终竟然收获逾3亿的巨大票房,其票房成功的背后是过硬的内容和出奇制胜的营销,即本文所探讨的微博营销。

本文通过对微博流行的原因以及其相关特点的分析,列举了微博营销的若干优势,同时也指出了它有一定的局限。

结合《失恋33天》具体的营销措施,进一步探讨如何成功地运用微博营销,总结出我们应该一边学习微博营销的经验,一边打造更优良的网络环境,为文化产业的市场营销开辟一条新道路。

关键词:微博微博营销社交网络网络营销2011年末,一部国产电影从众多好莱坞大片中杀出重围,无论是场次、票房还是口碑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引起人们关注的,除了电影本身,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没有大牌演员、没有主流媒体力捧的这样一部作品,是怎样一传十十传百引起滚雪球般的轰动的?毋庸置疑,营销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随着这部影片的成功,一个崭新的、正在崛起的营销模式浮出水面,引发了许多人的探讨和研究,那就是微博营销。

(一)微博(社交网络)时代的到来当今社会,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中虚拟社区、社交网站迅速发展,几乎成为中国网民每天必须经历的虚拟社会空间。

这些网站包括开心网、校内(现人人)网、豆瓣网、天涯社区等,注重网络空间的社交,使人们以共同的爱好为联系形成社团,获得归属感。

2006年,微博的代表性网站“Twitter”建立,到2007年5月,国际间共有越100多个类似twitter的微博网站,一个新的社交网络形式——微博出现。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ging,Microlog)是一种允许用户及时更新简短文本并可以公开发布的博客形式。

它具有一定的私人性,因为最初的个人微博所发内容多为个人的心情感言等,可以说是浓缩化了的博客。

比起传统博客,微博的发布方式更加便捷,只需三言两语,就可以随时随地记录生活,其代表着的“快文化”正符合现代社会紧张节奏下人们的心理状态,因此被广泛认可和接受。

失恋313天

失恋313天

《失恋33天》电影新营销的胜利顾2011年的电影市场,可以用“大片不给力,小片有惊喜”来形容。

在这一年里,中国内地的电影市场全年总票房已然突破130亿元,比2010年的“百亿大关”再度大幅提升。

然而国产影片在数量明显占优的情况下,获得的票房却难以达到总票房的一半,特别是国产大片,依次败倒在那些中小成本电影上。

就是在这个国产电影每逢好莱坞大片必成炮灰的环境里,总投资不到1500万的《失恋33天》在四部好莱坞大片围追堵截之下,一举斩获了令人乍舌的3.5亿票房,是当初预估票房数的十倍还多!营销关键词:1.以短片开路制造话题:《失恋33天》拍摄了一组名为《失恋物语》的短片,从不同的城市选取年轻人讲述自己的失恋经历,然后在微博等平台投放,引起了巨大反响和共鸣。

2.精准定位:在制作整体方案之前,最重要的就是理清电影的目标消费者,而目标消费者与票房目标息息相关。

3.3、微博助力:如果说之前“微博营销”还是一个“走偏门”意味的尝试性行为,《失恋33天》的成功已经让“微博营销”正式成为一种“靠谱”的传播媒介,开始与电视、平面、广播等传统媒体平分秋色了。

4.APP尝新:《失恋33天》APP的发布是KAiLA品牌在电影衍生品领域宣传销售的重要尝试,也是中国电影整合营销的重要尝试。

在今后的电影推广宣传中,APP方式将成为重要的营销手段之一。

5.抓社会热点:半年多以前,《失恋33天》就已经开始做网络上的话题营销,不但启动早,而且环环相扣,在全国多个城市都做了失恋物语、失恋纪念品的收集,为电影积累了人气。

6.战线拉长:《失恋33天》的营销团队之前也主导了《将爱情进行到底》的营销。

《失恋33天》的成功再次说明电影营销在一部电影作品的发行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保证票房成绩的一剂良药。

而《失恋33天》在推广前后的表现也有诸多可复制之处,下面的每一记杀手锏都可谓电影营销的试金石。

2010年发生了网络营销的质变,这对中国电影的商业模式,带来很大的一个突破。

从_失恋33天_看影视产品营销的新路径_李景龙

从_失恋33天_看影视产品营销的新路径_李景龙

2012年第5期新闻世界电影《失恋33天》在2011年度国内电影市场上抢足了风头。

这部由滕华涛导演,文章领衔主演的爱情电影,以千万成本豪取三亿票房,创造了票房神话。

在新浪微博发起的“2011年电影圈十大影响力事件”评选中,“《失恋33天》单挑4部进口片书写小成本新奇迹”。

与此同时,人们对其剧情、台词和传达的价值观、爱情观的讨论也成为流行话题。

是什么因素造就了这部电影在票房和口碑上的双赢?笔者认为:一是电影的营销传播;二是电影的质量和创作模式。

一、创新的营销传播路径《失恋33天》的营销活动是一次将“Solomo 营销模式”运用到影视产品中的尝试。

“Solomo ”是2011年初由著名风投公司合伙人约翰·杜尔首先提出的概念。

他把最热的三个关键词整合到了一起:Social (社会化)、Local (本地化)和M o-bile (移动)。

三者形成即时传播,可以通过互动、分享等行为获得来自受众的反馈,并将其中的亮点迅速转化为新的信息作二度传播,传播效果更为显著。

媒介技术的变革必然会带来商业模式以及营销方式的变革,电影宣传也是电影营销的一个组成部分。

《失恋33天》的宣传方成功抓住了“Solomo ”的这三个要素。

1、社会化:以微博和SN S 为代表的社会化互动影片宣传方十分了解“互动”在传播中的价值,因此他们把整个宣传工作的重点都放在这上面。

借助社交媒体平台,直接发布信息,直接与目标消费者对话、互动,以更为直接的方式传递信息。

宣传方将电影的目标人群定位在由“教室”和“办公室”组成的青年群体上。

因此他们圈定了两个最重要的平台:新浪微博和人人网。

新浪微博主要面对的是80后的白领阶层,人人网主要面对的是90后的学生阶层。

通过一系列创意和策划,让《失恋33天》形成“教室话题”和“办公室话题”。

早在电影上映的几个月以前,其官方微博就开始运作。

丰富的线上线下互动,与电影落地活动的紧密连接,让这个微博显得有声有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恋33天》到底有多火?数据显示,截至上周日,该片票房已达到2.85亿元,而据非官方消息,本周票房已过3亿大关。

《失恋33天》为什么这样火?如果它真是一部“神作”,那倒很容易解释,可它偏偏并不完美。

不过,或许也正因为如此,《失恋33天》才成了一种“现象”,才值得人们刨根问底。

看一看这个典型的微博营销案例。

营销说——微博推广小钱办成大事
中国电影进入营销时代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失恋33天》的营销之所以为业内津津乐道,在于它的精准定位,说俗一点,就是花小钱办大事。

对于小成本的《失恋33天》来说,通过微博、人人网这样的新媒体来做推广,原本也是无奈之举。

宣传公司承认,因为没有大导演、大明星,传统的宣传模式很难玩得转,只好另辟蹊径一头扎进了社交媒体,没想到却成了“微博营销”的经典案例。

除了动员明星粉丝转发,宣传方还特别征集普通人拍摄制作了“失恋物语”等视频,点击量超过2000万,这一招,被称做“情感营销”,显然,它比单纯的“交口称赞”更打动人心。

题材说——Hold了失恋现代病
“很多国内外大片,讲的其实都是一小部分人的故事,而失恋这件事,可能绝大部分观众都经历过,所以他们能从影片里找到共鸣。

”发行
人高军如此分析。

而网友的看法更直接,“《失恋33天》为什么这么火?因为失恋的人太多了呗!”正因为关注了“失恋”这点小事儿,使得影片在营销上大可以跳出电影本身,让更多的观众参与进来。

此外,影片选在2011年11月11日这个“世纪光棍节”上映,也让档期和话题形成了高度的默契,最终把影片炒成了“光棍节”的必看之作。

口碑说——不排除跟风赶时髦心理
对于《失恋33天》来说,微博营销能左右的或许只是前几日的票房,如今,光棍节早过了,票房却还在噌噌地上涨,于是,业内人士一致将其归功于影片的好口碑。

在豆瓣上,《失恋33天》得到了7.3分;再看看微博,几乎每天都有网友在发表各自的“观后感”,大部分的评价是“台词有亮点”、“感同身受”,起码大家不认为这是一部烂片。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很多观众买票的理由都是“朋友推荐”。

网友“海盗-丹尼斯”就说:“电影《失恋33天》的热映程度远远超乎我的想象,用句俗套点的台词来讲,你要说你没看过这部电影,这几天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还有网友坦言,不仅买票跟风,连口碑也有跟风之嫌,“我知道,大凡自己花钱看了的、别人都说好的、风评很不错的,大家都会一窝蜂涌上前说好好好好好。

不然就会被鄙夷品位、欣赏水平或者干脆说你这人真个性,真不合群。

”或许这种微妙的心理,也为电影贡献了一部分票房。

内容说——人物语言都接通地气
虽然影片质量见仁见智,但影评人普遍认为,《失恋33天》最大的优点是,“讲了一个接地气的好故事”,生动描绘出都市青年的生活状态。

何谓“接地气”,说白了就是要与最广大的观众打成一片,反映大众的生活和心声。

偏偏如今的国产电影总是高高在上甚至云里雾里,不是打打杀杀的武侠就是历史观混乱的古装,突然杀出这么一部讲述普通人失恋故事的电影,观众看了自然会有共鸣,再加上人物鲜活、台词辛辣,更让人感觉新鲜有趣。

连导演滕华弢也说,“好莱坞能拍《猩球崛起》那样震撼的视觉大片,但拍不了王小贱、黄小仙这样贴近中国人生活的故事。


《失恋33天》到底是电影,还是更像电视剧?这样的争论并没有太多意义,毕竟我们探讨的已不是影片本身,而是这一“现象”。

即使这是一次无法复制的奇迹,我们还是能从中找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毫不夸张地说,《失恋33天》是一部彻头彻尾的“8090”电影,编剧是个85后宅女,故事讲的是一群80后的恋爱与生活,营销选择了“8090”热衷的社交网络,至于3亿票房的来源,自然也是清一色的“8090”。

除了80后的白领,90后的大学生乃至中学生的热情也不可小觑,无论是影院里还是微博上,都有他们活跃的身影。

这也是微博营销方法
的成功之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