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共识】浓缩血小板制品在创面修复中应用的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

【专家共识】浓缩血小板制品在创面修复中应用的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
【专家共识】浓缩血小板制品在创面修复中应用的全国专家共识(2020版)

【专家共识】浓缩血小板制品在创面修复中应用的全国

专家共识(2020版)

【摘要】以浓缩血小板衍生物为代表的创面生物治疗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由于在制备的质量控制、使用方式等方面不统一,导致有一些不一致观点。本共识编写组成员通过复习大量文献,筛选出高质量的证据文章,结合创面修复领域专家反复的研讨,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专家共识,以指导从事创面修复的医护人员科学、规范地使用浓缩血小板治疗技术。

创面愈合问题一直是组织修复领域工作的重点之一。创面愈合是由多种细胞、ECM及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共同参与、高度协调的生物学活动,出凝血、炎症反应、增殖及重塑4个阶段渐次发生又相互重叠[1]。伴随近年来再生医学的迅猛发展,采用细胞及其衍生物行创面治疗取得令人瞩目的效果[2]。

浓缩血小板是通过离心从全血中提取出来的血小板浓缩液,含有高浓度的血小板、白细胞和纤维蛋白。目前的浓缩血小板及衍生制品在临床应用最为常见的形式为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其他的有浓缩血小板、血小板凝胶(PG)、富血小板凝胶(platelet-rich gel,PRG)、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富含生长因子血浆、浓缩生长因子以及血小板裂解液等。又可根据是否含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分为几种浓缩血小板亚型,如高浓度白细胞-PRP和高浓度白细胞-PRF,低浓度白细胞-PRP和低浓度白细胞-PRF以及纯的PRP和PRF。也有人根据是否激活血小板、是否含有血小板外膜进行浓缩血小板制品分类。甚至将浓缩血小板制品制备成血小板来源的细胞外囊泡或PRP衍生的外泌体。总之,可将所有这些制品统称为浓缩血小板衍生物或浓缩血小板制品,这类制品能促进创

面愈合[3]。近年来浓缩血小板制品被应用于很多医学领域,显示出极好的修复与再生效果[4]。

随着浓缩血小板制品基础研究的深入,以及临床的广泛应用,其对组织再生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5]。为更好地将浓缩血小板制品应用于急慢性创面的修复,尤其是规范其浓度、质量、应用方式等,本共识以现有文献证据和临床实践数据为基础,结合创面修复专家经验和观点,为专科医护人员在创面领域临床实践中提供学术性依据和指导意见。

1.浓缩血小板制品的作用机制

目前的研究认为,浓缩血小板制品有利于创面治疗的作用机制可能包括:(1)血小板经活化后释放许多功效强大的生长/细胞因子,包括已被证实的TGF-β、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FGF、EGF和VEGF等,可作用于多种靶细胞,促进细胞增殖、基质合成、胶原沉积等,从而促进组织修复[6];另外,还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如血清素、组胺、多巴胺、钙及腺苷,参与组织修复的多重反应[7]。(2)浓缩血小板制品含有抗炎细胞因子,在机体的炎症反应过程中起调节作用[8-10]。(3)浓缩血小板制品中包含黏附因子,如纤维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和玻连蛋白。他们能在局部构建组织修复所需的三维结构,包裹血小板和白细胞,防止其流失,为修复细胞的移行提供支架,有利于创面修复[11-13]。(4)浓缩血小板制品具有诱导作用,通过自分泌、旁分泌等方式,诱导局部生长/细胞因子或其他活性物质(包括微小RNA等)的释放,持续促进创面愈合[14-15]。(5)血小板活化后释放趋

化因子、组胺、腺苷、Ig等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可以直接诱导血小板聚集,也可以通过间接趋化白细胞发挥杀菌作用[14,16]。

2.浓缩血小板制品用于创面修复的适应证

2.1急性创面

专家建议1:急性创面应用浓缩血小板制品有助于加速修复,缩短愈合时间,减轻创面疼痛。

专家建议2:急性创面应用浓缩血小板制品有一定降低创面感染率的作用,可减少换药次数。

专家建议3:微创、激光治疗后辅助应用浓缩血小板制品可加速组织修复,减轻红斑,对提高愈合质量有一定帮助。

一项有关急性软组织损伤(包括开放性骨折、闭合性皮肤损伤、烧伤)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证实,PRP凝胶治疗后,创面愈合速度明显加快。该结论提示应用PRP凝胶治疗对管理急性创伤创面极具价值[17]。另外,一项荟萃分析研究对PRP促进创面愈合作用进行评价,结果提示共有6篇文献报道PRP的促愈合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篇RCT对愈合时间、恢复日常工作时间、生活质量以及疼痛感方面进行了评估分析;另外3篇前瞻性对照研究则对实验性急性创面的愈合速度进行评价,结果提示PRP可降低激光治疗后红斑的强度或持续时间,加速激光治疗后的急性创面愈合,但激光治疗的长期结果不确定[18]。

国内王利等[19]的荟萃分析表明,PRP可缩短急性创伤创面愈合的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创面感染,降低创面愈合障碍事件的发

生率。针对烧伤创面采用PRP治疗的荟萃分析得出,PRP修复烧伤创面的效果良好,能提高创面愈合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敷料渗湿纱布层数、内层纱布更换次数和换药次数,降低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和炎症反应发生率[20-21]。2018年Yeung等[22]对深Ⅱ度烧伤患者进行了一项前瞻性双盲RCT,观察PRP冻干粉对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率的影响。该研究团队根据Ⅱ度烧伤创面面积,以血小板剂量1.0×107个/cm2将PRP冻干粉均匀喷洒到创面,治疗3周后观察,PRP组患者创面愈合率达80%,与安慰剂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RP组术后创面引流液微生物培养阳性率低于安慰剂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PRP冻干粉是提高深Ⅱ度烧伤患者治愈率的有效方法。Zheng等[21]对PRP治疗烧伤创面行文献回顾及荟萃分析,结果显示PRP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缩短,瘢痕评分明显优于未进行PRP治疗的对照组;在创面上皮化、不良事件发生率、感染发生率方面,2组无明显差异(P>0.05)。该研究结果证实PRP可促进烧伤创面愈合,但试验设计和样本量变化、创面类型、PRP准备流程方案和高偏倚风险可能会影响以上结果。

2.2 慢性创面

专家建议1:应用浓缩血小板制品对于慢性创面(血管性溃疡、压疮等)而言是一种安全的疗法,其对慢性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和再上皮化有一定促进作用,优于传统常规的创面治疗。

专家建议2:浓缩血小板制品在慢性创面中使用3周以后才开始发挥作用,但长期使用有增加创面污染的可能性。

专家建议3:应根据每例患者皮肤溃疡病因认真考虑PRP的选择。

虽然有多个浓缩血小板制品在慢性创面应用方面的荟萃分析,但因缺乏大规模、多中心、前瞻性RCT,在PRP的提取、制备及应用规范等方面仍有待加强。

在治疗重度烧伤后的残余创面方面,PRP表现出很好的效果[23],但这需更高质量临床RCT予以证实。2016年,Martinez-Zapata等[24]对PRP治疗慢性创面进行了评价,纳入的10项RCT显示,PRP具有促进糖尿病足溃疡(DFU)愈合的可能,但其中2项RCT证据质量不高,尚不能完全确定PRP对其余慢性创面愈合的影响,且目前关于PRP的RCT不多,有较高或不明确证据偏移的风险。2019年,Rainys等[25]进行针对下肢难愈性创面患者的RCT,评估自体PRP凝胶与液体石蜡敷料的有效性,结果显示自体PRP 凝胶治疗后在创面缩小、肉芽组织形成方面治疗效果优于液体石蜡敷料,2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但自体PRP凝胶组患者发生微生物创面污染可能性增加。同年,Xia等[26]针对PRP在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效果纳入15项RCT 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显示PRP对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效果优于标准创面护理,且制备简易、效果显著、性价比高、安全性佳,但该结论需更多高质量前瞻性研究来验证。Shen等[27]针对PRP在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效果纳入19项RCT 进行荟萃分析。PRP在VU中获得了更高的创面愈合率,但在糖尿病性溃疡(DU)和压疮中不明显;PRP应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短期内较低,但长期可能升高。作者认为PRP治疗皮肤溃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取决于溃疡的病因,如PRP可能不适合糖尿病患者,似乎对VU更有效和有益,对压疮的影响尚不清楚。Tsachiridi等[28]研究显示,浓缩血小板制品对慢性创面(压疮等)深度和愈合率的作用多出现在使用3周以后。2020年,针对PRP凝胶在各

类慢性创面的修复作用、安全性、有效性进一步评价研究显示,其对创面修复作用明显且安全有效。浓缩血小板制品在慢性创面中应用的研究发文量逐年增加,但仍缺乏大规模、多中心、前瞻性RCT,在规范PRP的制备及使用过程、保证治疗效果的稳定性方面还有待进行更多的探索[29]。

2.2.1 DU

专家建议1:浓缩血小板制品用于DU是一项安全性好的治疗技术,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低。

专家建议2:把握好治疗的适应证(创面大小、感染程度等)极为关键。浓缩血小板制品对DU愈合有较好的改善和促进作用,可缩短愈合时间,其中溃疡越小效果越明显。

专家建议3:PRP对预防DU导致的截肢或死亡可能有一定作用。但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未来仍需要更多高质量研究进行验证。

采用浓缩血小板治疗DU的效果受到患病时间、服用药物情况,以及浓缩血小板的管理和/或收集难以标准化等因素的影响。尽管有荟萃分析表明,浓缩血小板对DU的促愈作用不明显[27];但更多的系统回顾、RCT与荟萃分析显示,PRP治疗DU具有科学证据[30-32]。2010年,一项关于自体PRG治疗DFU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表明,自体PRG治疗DFU效果优于对照组(采用安慰剂、不进行任何处理或其他治疗方法),包括DFU面积缩小,愈合时间缩短,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降低[33]。随后,Ahmed等[34]的一项临床对照研究同样显示,每2周对DFU行1次PRP注射治疗可显著加快愈合速度,前8周尤为明显;且应用PRP后感染率较低。国内外学者对PRP

治疗DFU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常规治疗、不进行任何处理或安慰剂治疗),且无不良反应[35]。另外,西班牙医学团队对PRP用于DFU治疗的临床安全性与有效性进行荟萃分析,纳入8项RCT和2项前瞻性纵向观察研究,结果表明,PRP可提高DFU愈合的可能性,缩短愈合时间,减少治疗费用,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但在创面并发症或复发率方面与其他标准化治疗方法没有明显差别[32]。该研究同时指出,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仍有待更多高质量研究验证。2018年,Hirase等[36]从1 217篇PRP治疗DFU的文章中筛选11篇文章进行分析,其中6篇文章证据等级为Ⅱ级、4篇文章证据等级为Ⅲ级、1篇文章证据等级为Ⅳ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RP组患者的创面愈合速度明显加快,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2019年,Hu等[37]荟萃分析结果再次显示,与对照组(标准治疗、乏或贫血小板血浆治疗或安慰剂)相比,行PRP治疗的患者DU愈合率显著提高,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2组患者在溃疡面积缩小率、复发率和截肢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另有研究证实,创面愈合时间有显著差异与溃疡大小相关[38]。只有选择好适应证,浓缩血小板对DFU的治疗才有积极作用[39]。另一项评估使用自体PRP凝胶治疗DFU 4周效果的纵向单臂试验结果提示,自体PRP凝胶可以作为治疗DFU的候选药物,对预防截肢或死亡等有一定作用[40]。西班牙医疗保健系统的研究结果同样证实,5年内复发、感染和截肢风险方面,PRP 较常规治疗(清创、出院护理以及就医时应用水凝胶)有一定优势[41]。

2.2.2 静脉性溃疡(VU)

专家建议1:浓缩血小板治疗VU相对便宜和安全,适合在初级卫生机构开展。

专家建议2:浓缩血小板局部外用与创周注射治疗均有助于改善VU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疼痛。

专家建议3:对浓缩血小板成分、活化状态和应用方式的细化可能为未来VU临床疗效和潜在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增加价值。

专家建议4:浓缩血小板对菌群多样性影响是否有助于VU愈合尚有待更多的证据。自体PRP治疗VU证据的总体质量仍然较低。进一步设计良好的临床研究,获得令人信服自体PRP改善VU的愈合的证据仍有待加强。

VU患者多为老年人,常伴有充血性心脏病、糖尿病、关节炎、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肥胖等,这些因素常可使慢性静脉功能不全进一步加剧,导致溃疡形成或溃疡迁延不愈。有学者对PRP治疗VU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PRP可加快VU的愈合速度,安全性好且可降低患者疼痛感[42]。Moneib等[43]采用一项随机对照平行临床试验对比PRP和传统疗法(生理盐水清洗,应用非黏附凡士林纱布提供潮湿的愈合环境,弹力袜加压,并指导患者抬高患肢)治疗下肢VU(VLU)的情况,进一步证实,PRP有助于改善VLU愈合和疼痛情况。一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纳入100例狭窄动脉成形术后下肢静脉功能不全合并下肢或足部溃疡的患者,分别采用PRP和常规水胶体敷料治疗,结果显示,与常规水胶体敷料治疗相比,不论溃疡的初始大小,PRP治疗均可使溃疡面积显著缩小。这证实PRP是一种安全、非手术辅助治疗VLU的较佳选择[44]。PRP治疗慢性VU的临床疗效的国内外荟萃分析显示,使用自体PRP治疗慢性VU,在创面愈合率、分泌物、肉芽组织生长情

况方面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清创后常规换药)[28,45]。对于PRP治疗VLU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评估其价值[46]。

一项针对PRP治疗VU效果和安全性的Ⅲ期、开放标签、平行、多中心、随机研究,纳入150例年龄在40~100岁、有至少2个月血管VU病史的患者,患者被分配到10个初级保健中心,在初级护理环境中完成自体PRP的制备与治疗工作:采血、离心、PRP分离、凝血活化、添加氯化钙成胶后局部应用于溃疡;对照组患者接受标准的创面湿性护理,结果显示PRP可使溃疡面积缩小,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生活质量问卷评分改善[47]。2018年,Burgos-Alonso等[48]在基层医疗机构中进行Ⅰ期和Ⅱ期、开放、平行、多中心、随机的研究,与目前推荐的标准治疗进行比较,探讨自体PRP治疗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下肢溃疡的潜在疗效和安全性。PRP组患者每周只需行1次创面护理,远少于标准治疗组的每周2次或3次。且PRP组患者的溃疡面积缩小情况优于标准治疗组,尽管样本量不足使结论无法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支持,但PRP治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肯定。本研究为PRP治疗大规模VLU 患者的临床试验提供了可行性和安全性证明,该种疗法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适合在初级卫生保健机构实施。

对于局部应用PG和PRP注射治疗VLU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显示,局部PG治疗和PRP注射治疗均可改善溃疡。但局部应用PG对糖尿病患者更有效、方便、舒适;而PRP注射会产生一定的疼痛,但对溃疡有效性时间更长。局部注射PG和PRP在促进慢性VLU愈合方面均有效,安全且成本低[49-50]。

近来,有学者认为体表微生物定植和细菌种类间的协同作用与VLU相关。一项针对PRP治疗VLU后微生物菌群定性分析的研究证实,PRP治疗可增加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微生物种类的增加可能使溃疡愈合得到改善,因为这些微生物只定植,而非形成真正的感染,但菌落计数与溃疡愈合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51]。

2.2.3 压疮

专家建议1:对于压疮,浓缩血小板可加快愈合速度,使溃疡的表面积、直径和周长明显缩小,且成本较低。

专家建议2:浓缩血小板可减少压疮的“生物学环境”中细菌的定植,也许未来可发展成为预防和治疗压疮的有效手段。

一项前瞻性研究客观评估PRP治疗压疮的情况,该研究中针对所有溃疡首先行手术清除,然后继续常规治疗4周,4周后根据需要可以再次清创,随后应用PRP并对患者进行为期4周的观察。在整个8周内进行溃疡面积测量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显示其表面积、直径和周长均明显缩小,证实PRP治疗可加速压疮愈合[52]。另有一项前瞻性RCT比较PRP凝胶和血清生理性气体敷料对骶尾部2期压疮患者愈合过程和敷料费用的影响。治疗组患者压疮创面采用PRP凝胶包覆,对照组患者压疮创面采用血清生理性气体敷料治疗,每3天行2次治疗。8周后,2组患者在压疮面积、渗出物、组织类型得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PRP凝胶对2期压疮有积极治疗作用,且费用较低[53]。

骶尾部压疮创面因尿液和粪便会导致创面的微生物定植增加。Singh等[54]评估自体PRP在控制压疮的同时对微生物定植来源和抗菌性能的影响,

选择25例脊髓损伤并且至少有2个压疮的患者(均为Ⅳ级)纳入治疗组;对照组25例患者(Ⅱ级11例、Ⅲ级4例、Ⅳ级10例)采用生理盐水浸润的纱布覆盖。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创面微生物定植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患者下降不明显。研究还证实,压疮微生物定植与周围环境(尿液和粪便)中的细菌密切相关;局部应用自体PRP通过其抗菌特性改变压疮的“生物学环境”,导致微生物定植减少。

2.2.4 其他类型的慢性创面

专家建议1:浓缩血小板制品治疗神经营养性溃疡、放射性溃疡等难愈创面具有安全、简便、有效等特点,值得推荐。

专家建议2:一些手术后容易发生创面不愈、窦道形成或外科创面感染发生等并发症时,浓缩血小板制品是一项很好的治疗选择。

专家建议3:从患者依从性、安全性,成本/效益比角度出发,浓缩血小板治疗技术可以作为很多慢性创面修复的直接或辅助方式。

有学者采用单盲RCT,将制备的PRP注入麻风病所致溃疡创基和创缘内,其表面涂乏(贫)血小板血浆凝胶,结果显示PRP联合全接触敷料可加速麻风病营养性溃疡的愈合,疗效优于单纯全接触敷料[55]。另一项研究主要观察PRP应用在营养性溃疡的疗效和安全性,将制备的PRP喷洒于溃疡上,并应用封闭敷料覆盖,相同流程每周重复1次,直至创面完全再上皮化,或最多6次。结果显示88%的患者4次治疗后即完全愈合,8%的患者3次治疗后得到改善,说明PRP治疗能加速麻风病所致溃疡的愈合。虽然浓缩血小板是一个简单、安全和成本效益好的治疗方式,但需要理想的制备技术和专业知识[56]。

放射治疗是治疗肿瘤的不可替代的方法之一,但暴露于高剂量电离辐射造成的皮肤创面依然是治疗上的难点。有学者利用凝血酶处理血小板后制备凝胶局部外用能够加速组织的再生和修复,且安全性好,局部使用,1周1次,平均持续35 d,皮肤辐射性损伤明显好转,患者总体依从性强、住院时间缩短、成本/效益比佳[57]。

藏毛病是皮肤上含有毛发的窦道。这类窦道最常见于肛门后部尾骨处背侧,故亦称尾部藏毛窦。该种慢性疾病可引起疼痛、不适、炎症、日常活动障碍,外科术后创面可能会延迟愈合。Mohammadi等[58]比较应用PRP凝胶的实验组和单纯使用传统创面敷料的对照组治疗藏毛病创面的情况。结果提示,使用PRP的患者创面愈合速度提升显著,并且患者疼痛感轻,使用抗生素时间更短,患者可以更快地恢复日常活动。Mostafaei等[59]的荟萃分析结果也证实,PRP治疗藏毛病创面的效果优于传统创面敷料。

胸骨深部感染和出血是心脏手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局部应用自体PG可减少其发生。Kirmani等[60]系统回顾了涉及4 692例患者的7项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应用PRP后,所有胸骨伤口感染和纵隔炎均显著减少,未出现出血,也没有报告局部使用PRP相关的不良事件。

系统性硬化症(SSC)的特征是微血管损伤,皮肤和内脏器官会发生坏死,溃疡是其最具挑战性的并发症之一。有学者行开放性试验,探讨PG对SSC 皮肤溃疡患者的影响,在创基上使用PG,前2周每周2次,然后每周1次、应用12周,6个月后随访显示,12例患者中10例皮肤溃疡持续改善,其中4例患者皮肤溃疡完全愈合,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说明PG可能成为SSC 皮肤溃疡的新治疗选择[61]。

2.3移植区与供区

专家建议1:在皮瓣(片)受区应用浓缩血小板及相关衍生物可促进皮瓣(片)成活。

专家建议2:浓缩血小板及相关衍生制品有助于皮瓣(片)移植中继发供区创面的修复,特别是在供皮区使用该制品能提高修复质量,值得推广。

有研究显示,PRP用于断层皮片移植有助于皮片成活,但需更多的RCT 确定PRP有效治疗方式[62]。在皮瓣转移修复术中,PRP与皮瓣联合使用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63]。供皮区使用PRP后,再上皮化进程加快,更换敷料时疼痛减轻,真皮、表皮厚度以及新生血管数量显著增加,说明PRP可促进皮肤移植供区修复速度与质量[64]。2019年,有学者对自体PRP凝胶联合皮瓣移植修复难愈性创面临床效果进行随机对照观察,结果显示自体PRP凝胶应用1周内,采用自体PRP联合皮瓣移植治疗观察组渗湿纱布层数、内层纱布更换次数及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常规方式处理),经治疗后创面平均愈合率、皮瓣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创面疼痛程度及随访2个月后瘢痕增生情况评分优于对照组。这说明自体PRP凝胶联合皮瓣移植治疗难愈性创面效果好,能显著提高创面愈合率,减轻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65]。

2.4 愈合质量(各类瘢痕)

专家建议1:浓缩血小板是多种有创和微创手术后的辅助治疗方式,对改善修复质量、减轻治疗过程不良反应(红斑、疼痛、水肿等)、提高预后效果有积极作用。

专家建议2:浓缩血小板对萎缩性瘢痕的治疗效果可靠;对增生性瘢痕的治疗具有减轻瘢痕和疼痛等作用,但仍有待进一步的大样本RCT支持。

有创(外科手术)和微创(激光、微针等)治疗瘢痕过程中,浓缩血小板可作为辅助治疗方式,加强修复,有助于提高愈合质量[66-67];增生性瘢痕的治疗(减轻瘢痕和疼痛等)尚缺乏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68]。2020年,一项荟萃分析显示,PRP联合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萎缩性痤疮瘢痕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二氧化碳点阵激光,但2组患者间不良反应(红斑、水肿持续时间及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9]。

03浓缩血小板制品在创面治疗中的使用方法

3.1知情同意

由于细胞生物治疗的标准化较难控制,尤其是一些患者的全身状况受限,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专家建议:加强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告知多种结局,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2全身状态的控制

纠正患者的低蛋白,使白蛋白水平>30 g/L、血红蛋白>60 g/L、白细胞计数>300×109/L、血糖<11 mmol/L,纠正低氧血症、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维持正常的甲状腺素水平。专家建议在全身机体状况可耐受情况下采集血液。

3.3 局部病因的去除

(1)去除坏死组织、改善组织低灌注(踝肱指数尽量维持在0.9~1.3,血管腔狭窄超过75%的浓缩血小板治疗无效);采用手术、超声刀等方式对创面

进行彻底清创。感染较严重的创面清创后可配合负压吸引、创面冲洗灌注,待创面感染控制后再应用浓缩血小板。(2)感染控制。慢性创面常见致病菌中,一定条件下,浓缩血小板对以下几种可能有抑制能力: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PRP可导致以下细菌增殖: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真菌;另尚缺乏浓缩血小板用于其他致病菌的相关研究。因此,本共识特别强调:在应用浓缩血小板前应最大限度地控制创面感染状态,建议对每例慢性创面患者常规行创面分泌物微生物培养,在应用浓缩血小板制品治疗时,选用敏感抗生素行系统治疗,有助于创面修复。

3.4 应用的时机、方式与频率

专家建议1:创面使用浓缩血小板治疗必须在严格清创基础上,控制创基微生物的负荷量与渗出。

专家建议2:浓缩血小板的剂型可以是液体、凝胶、冻干粉,其中冻干粉具有一定保存价值;治疗创面的方式包括局部外用、直接注射,或联合使用,甚至作为生物支架。

专家建议3:浓缩血小板可以与众多手术(皮片移植或皮瓣转移)或非手术创面治疗(负压创面治疗、光照治疗、功能性敷料等)手段结合使用。

专家建议4:创面治疗时至少保证1~2周应用1次;若患者身体条件允许,可依据情况多次使用。每次应用3~5 d,3次或4次为1个疗程。

有学者通过检索各个数据库,对纳入研究的文献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进行荟萃分析,经筛选最终纳入11篇文献,分析的结局指标包括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细菌阳性率[70]。建议必须经过清创、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渗液不多,没有大面积骨骼及肌腱外露,且有

少量肉芽组织生长的创面方考虑使用浓缩血小板治疗。PRP用于创面治疗时可采用创面边缘注射、创面直接涂抹(或使用喷枪喷洒、填塞)或者两者联用。同时,PRP制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生物材料,可制成固体和半固体形式,价格低廉,可作为现成的非冷藏制品[23]。使用以血浆为基础的生物材料对缓解急性和晚期皮肤损伤具有一定效果[71]。

另外,浓缩血小板可以与脂肪移植、负压创面灌注、功能性敷料等创面治疗技术联合使用。一项有关脂肪移植联合PRP用于创面治疗的系统性回顾分析,共从数据库中筛选出571篇文章,纳入1项RCT和2项病例系列案例,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与标准的创面管理方法相比,脂肪移植和PRP结合可以获得更好的创面愈合效果,且愈合时间缩短;但该结论证据非常有限,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评估其对创面的疗效[72]。一项针对自体PRG联合持续负压引流治疗DFU的数据分析显示,在进行研究选择、数据提取和偏倚风险评估后,两者联合使用在疗效和安全性、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患者住院时间和不良事件方面有益[73]。Elsaid等[74]的RCT结果显示,与常规生理盐水敷料相比,PRP凝胶敷料能够有效缩小慢性DFU面积,显著缩短愈合时间,值得推荐。

3.5 采血量

专家建议:一般创面采血量不低于50 mL,以保证治疗区域的治疗需求。特别是老年患者或一些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以及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应考虑血小板自身的质量和活化状态,进行适当调整[75-76]。3.6 制备的质量控制

专家建议:浓缩血小板是一种简单、安全和成本效益好的治疗方式,但需要优秀的制备技术和专业知识。

创面修复对于PRP的浓度要求较高,目前建议采用二次梯度离心法制备。离心速率、离心力与时间尚无统一标准,当前各项研究报道的离心时间为5~15 min,而离心速率差异较大难以评价。血小板浓度与采血量和离心力的增加呈正相关。旋转参数、添加剂以及其他因素都可能影响整体疗效,未来的研究应该尝试细致地描述和记录他们的方案,以期收集到足够的数据,以形成基于循证医学的金标准方案[77]。专家建议浓缩后的血小板浓度在1 000×109/L以上。专业的制备技术和专业理论知识是浓缩血小板治疗创面效果的保障[56]。

Amable等[78]研究了相对离心力、温度和时间的变化,以优化血小板分离条件,建议血小板活化前后PRP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定量可作为标准化治疗的指标。血液中细胞成分的分离可通过差速离心来实现,但要考虑离心转子的半径[79]。研究提示,PRP商业套盒治疗更方便、有效,但较人工制备费用高。总体上,本共识建议,PRP治疗慢性创面能节约成本。人工方法适用于医院和专业机构运用,PRP商业套盒可用于初级保健机构,方便、快捷[41]。

3.7疗效的记录与判断

浓缩血小板治疗是否有效的判断建议在应用3周后确定。术前、术后要留取影像学资料,以备在后续进行判断。效果确实不够明显者,应立刻采取其他有效方式。对每例患者留取文字、影像资料,以备所需。

04禁用或慎用

4.1绝对禁忌证

血小板功能障碍综合征、重度血小板减少症、血液动力失稳、败血症、局部感染、不愿意接受风险的患者。

4.2相对禁忌证[43-44]

(1)应用不含有甾体结构的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布洛芬等,药物停药未超过48 h。(2)1个月内患处曾注射皮质激素。(3)全身皮质激素治疗停药未超过2周。(4)吸烟、酗酒。(5)近2周有发热等现象。(6)恶性肿瘤,尤其是造血系统或骨骼系统。(7)血红蛋白<100 g/L,血小板计数<100×109/L。(8)踝肱指数≥0.8且≤1.5。05其他注意事项

5.1 安全须知

自体浓缩血小板制品的最大优点是来自自身,安全性高[80]。目前,自体浓缩血小板在皮肤的应用是安全的。但限于方法上的局限性,专家建议未来的研究在评估PR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上设计更具说服力的RCT[81]。

临床使用浓缩血小板制品应注意以下几点:(1)血液制品应用的防护。在抽血、制备、转运和应用的操作过程,包括后续的护理进程中采取全面性防护措施。(2)避免环境温度、高速离心力等因素对血小板的破坏,进而对其活性产生影响。(3)预防感染。PRP具有一定抗菌性,但局部外用、注射前应进行标准、严格的皮肤消毒和清创处理。

5.2浓缩血小板治疗资格认证

浓缩血小板治疗应该由具有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证的临床医师完成。成功并安全地应用PRP治疗,需要医师对创面的分类、诊断、标准疗法、疗效、风险、禁忌证及准备方法等有全面的认识,并能在合适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患者应用该疗法。

5.3特别说明

基于现有的临床证据以及专家讨论的内容,本共识编写组认为本共识在临床实践中还须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本共识涉及的干预措施即使用的PRP 制品须符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三类医疗器械管理的规定。(2)PRP的制备应在NMPA批准的具有血液成分分离资质的单位完成。(3)本共识编写组的讨论以及现有文献证据的收集过程均以高质量的文献和合规的PRP制品为依据,因此本共识的内容仅是对合规的制品使用进行规范和指导。(4)患者自体的生理及病理特征可能影响PRP的治疗效果,因此制备、应用PRP时须作为重点影响因素加以考虑和权衡。(5)由于PRP的应用与适应证的选择、医师的临床经验以及患者的偏好密切相关,因此在临床决策过程中本共识仅作为学术指引供使用者参考。

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一、二、三).pdf

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一、二、三) 一、前言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根据近年来抗血小 板治疗药物相关临床试验结果,综合美国心脏病学学会基金会(ACCF)/美同心脏协会(AHA)、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心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学会(SCAI)、欧洲卒中组织等权威机构发布的最新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科 分会等国内学术机构发布的指南和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现状,组织相关专家撰 写了本共识,以推进我国抗血小板治疗的规范化。共识制定过程:(1)全面复习各类心脑血管疾病涉及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研究证据;(2)综合评估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临床研究证据,并考虑中国患者的临床特征;(3)讨论现有各类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指南中涉及抗血小板治疗内容;(4)综合评估证据。 二、抗血小板药物种类及药理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影响心、脑血管和外周动脉的全身系统性疾病。血小 板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常用抗血小板药物有以下几种。 1.血栓素A2(TXA2)抑制剂:阿司匹林或乙酰水杨酸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皿栓 素抑制剂,40年前发现其抑制血小板的作用,是目前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药物。阿 司匹林通过对环氧酶(COX)-1的作用直接抑制TXA2合成,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活性。阿司旺林其他作用包括介导血小板抑制的嗜中性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以及参 与各种凝血级联反应和纤溶过程[1-2]。阿司匹林口服后吸收迅速、完全,服用后1 h 达峰值血药浓度。在胃内开始吸收,在小肠上段吸收大部分。阿司匹林以结合代谢 物和游离水杨酸从肾脏排泄。嚼服阿司匹林,起效快. 2.二磷酸腺苷(ADP)P2Y12受体拮抗剂:ADP存在于血小板内的高密度颗粒中,与止血及血栓形成有关、血小板ADP受体调控ADP浓度,人类血小板有3种不同ADP

血小板功能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血小板功能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关键词】血小板; 功能检测; 临床应用 血小板检测方法可归纳为出血、血栓和药物监测3大类。虽则有些方法能应用于多种检测 目的,但为特殊目的而创建的方法亦有重要价值。故在检测时应合理地运用。 1 出血性疾病监测中的应用 血小板的基本功能是黏附、聚集、分泌、促凝血、血块回缩。通过这些功能维持着正常人体的初期止血作用。由于这些功能异常而导致的出血疾病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类,在有些疾病同时会有血小板功能异常和数量减少。 1.1 遗传性血小板功能异常疾病 ①黏附受体蛋白异常:GPIb Ⅴ Ⅸ(BSS,血小板型vWD,Bolin Jamieson 综合征)、GPⅡb/Ⅲa(血小板无力症)、GPⅠa/Ⅱa、GPⅥ、GPⅣ。 ②可溶性激动剂受体异常:TXA2受体,P2Y12受体、α2 肾上腺素能受体。 ③血小板颗粒异常:δ 颗粒(δ 贮存池缺陷、Hermansky Pudlak综合征等)、α 颗粒(灰色血小板综合征,Quebec血小板病等)。 ④信号传递途径异常:TXA2途径异常、Ca离子流动异常、Gαq缺陷、GSα高反应、PLC pleckstrin磷酰化缺陷。 ⑤膜磷脂异常:Scott综合征、Stormorken综合征。 ⑥其他异常:原发性释放异常、Montreal综合征、Ehlers Danlos综合征、 May Hegglin综合征等 1.2 遗传性血小板数量减少疾病 ①体积减小:Wiskott Aldrich综合征、性联血小板减少症。 ②体积正常:家族性血小板病、先天性无巨核细胞性血小板减少症。 ③体积增大: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小板型vWD、May Haegglin异常、灰色血小板综合征、Montreal血小板综合征。 1.3 获得性血小板功能异常这种异常十分常见,可由下列不同原因引起:①药物、食物和维生素;②慢性肾衰;③体外循环;④骨髓增生异常疾病;⑤抗血小板抗体等。 血小板功能缺陷检测的方法包括:①血细胞分析仪在测定血小板数量及外形大小中应用;②血小板功能:出血时间(血小板功能分析仪,(FPA 100R)、黏附性测定、聚集功能测定、释放功能测定(致密颗粒:5 HT、ADP、ATP、δ 颗粒缺陷 Hermansky Pudlak 综合征、Chediak Hygashi 综合征(荧光法)、α 颗粒:TF4、β TG(α 颗粒缺陷 灰色血小板综合征、Quebec 血小板病、Jacobsen或Paris Trousseau 综合征)(ELISA法,试剂盒),PF3有效性; Ca2+释放与内流,、血栓烷形成、cAMP、GAMP;血块回缩;③膜受体分

《稳定性冠心病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稳定性冠心病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要点 冠心病的抗血小板治疗理念和药物不断发展,合理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是改善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稳定性冠心病(stable coronary arterydisease,SCAD)长期治疗目的是改善冠状动脉供血缓解缺血症状,以及在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基础上予抗血小板治疗以减少血栓形成事件并降低死亡率。SCAD抗血小板治疗策略的变化源于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过程的深入理解。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不断进展的过程,临床表现稳定的冠心病患者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过程存在很大差异,往往多个部位存在不同性质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和不稳定斑块),而血栓事件的发生具有不可预测性,SCAD患者长期抗血小板治疗至关重要。同时,抗血小板治疗必然伴随出血风险。因此,应基于不同个体的血栓和出血危险采用不同抗栓治疗强度。本共识借鉴欧美指南,并回顾该领域研究证据,帮助临床医生进一步认识和全面评估抗血小板治疗的获益与风险,根据SCAD患者不同特点合理选择抗血小板治疗策略,更好地降低血栓事件和出血事件风险,改善患者生存率。 SCAD的定义和风险评估 SCAD涵盖了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以外的冠心病病程中的各个阶段。SCAD患者应根据危险因素、伴随疾病并借助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危险评估,在此基础上采用不同治疗策略。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包括:糖

尿病、高血压、高龄、吸烟、总胆固醇升高等。合并慢性肾脏疾病、周围血管疾病、有症状和体征的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病史、冠状动脉复杂病变、近期发生心绞痛或加重以及心绞痛严重程度等均是评估SCAD患者危险程度的重要因素。此外,还可结合患者特点有选择性地采用左心室功能评价、负荷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进一步评估缺血风险。SCAD 患者如伴左心室功能减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负荷超声心动图显示多个节段室壁运动异常(左心室17节段中≧3个节段),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左主干病变以及3支血管近端病变等,均提示预后不良。 抗血小板药物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目前,临床中用于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的药物主要包括阿司匹林、P2Y12受体拮抗剂以及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P2Y12受体拮抗剂主要包括噻吩吡啶(氯吡格雷、普拉格雷)和非噻吩吡啶类(替格瑞洛),普拉格雷尚未在中国上市。而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如双嘧达莫和西洛他唑)尚无在SCAD治疗的证据。GPⅡb/Ⅲa受体抑制剂主要短期用于某些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 一、阿司匹林 1.作用机制:阿司匹林不可逆性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1,从而阻止血栓烷A2的形成,达到抑制血小板活化和聚集的作用。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14版)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 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IT) 是临床常见的化疗药物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有可能导致降低化疗药物剂量或延迟化疗时间,甚至终止化疗,由此影响临床疗效和患者生存,并增加医疗费用。 为提高CIT诊治水平,促进血小板生长因子在实体瘤领域的合理用药,中国抗 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根据中国国情,在参考国内外相关循证医学证据以及相关共识及指南的基础上,于2012年、2013年全国临床肿瘤 学大会暨2013年CSCO学术年会期间举行了CIT诊疗中国专家共识研讨会。 全国40余位来自血液病、肿瘤学领域的知名专家与会并展开讨论,为CIT诊疗中国专家共识的制订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针对国内外符合循证医学原则的高级别证据,参考2010年美国国家癌症网(NCCN)肿瘤临床实践指南、2009年美国肿瘤护理学会(ONS)化疗和生物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07年美国血液学会(ASH)血小板输注指南、我国卫生部《内科 输血指南》,达成CIT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一、CIT定义 CIT是指抗肿瘤化疗药物对骨髓产生抑制作用,尤其是对巨核细胞产生抑制作用,导致的外周血中血小板<100×109/L。 当血小板<50×109/L时,可引起皮肤或黏膜出血,同时患者不能承受手术治疗和侵袭性操作检查;血小板<20×109/L,有自发性出血的高危险性;血小板<10×109/L,则有自发性出血的极高危险性。 二、CIT的诊断及分级 1.CIT的诊断标准:

12 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接受区域麻醉与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

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 接受区域麻醉与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 王秀丽王庚(共同执笔人)冯泽国江伟李军张兰陈绍辉金善良袁红斌徐懋(共同执笔人)郭向阳(共同负责人)止血机制正常的患者,区域麻醉导致封闭腔隙内(颅内、眼内或椎管内等)血肿和神经压迫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概率很低。但对于使用抗凝、抗血小板等抗血栓药和其他导致止血异常的患者(创伤、大量失血、肝功能异常和DIC等),区域麻醉导致血肿的风险增加。一旦发生椎管内血肿或其它深部血肿,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如截瘫、神经损伤、明显失血、气道梗阻等。 近年来,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升高,服用抗血栓药物预防血栓的患者也日益增多。房颤、静脉血栓、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冠脉支架置入术后等患者,通常会应用抗血栓药。此类患者接受区域麻醉时,其止血功能的异常增加了区域麻醉的风险。 对于围术期使用抗血栓药的患者,区域麻醉时机的选择很重要。麻醉科医师应该掌握常用抗血栓药的基本特点,选择合适的时机,将该类患者应用区域麻醉的风险降到最低。不同的患者,药物的代谢亦不同,应注意凝血功能的检查。熟悉抗血栓药物的药理特点并结合凝血功能检查,有助于麻醉科医师做出更加合理的选择。 本专家共识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结合心脑血管及深静脉血栓用药和区域麻醉的应用,为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的区域阻滞管理提供意见,规范围术期的相应管理,供麻醉科医师和相关医务人员

参考。 一、常用抗血栓药的基本药理 临床常用抗血栓药可分为抗凝血酶药、抗血小板药及纤维蛋白溶解药等。中草药和抗抑郁药也有改变凝血功能的作用。各类药物的基本药理作用简述如下。 (一)抗凝血酶药 1.间接凝血酶抑制剂 ①肝素(UFH):是一种分子量在15 000~18 000 D的粘多糖。UFH主要通过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增强后者对活化的凝血因子Ⅱ、Ⅸ、Ⅹ、Ⅺ和Ⅻ的抑制作用。其后果涉及阻止血小板凝集和破坏,妨碍凝血激活酶的形成;阻止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抑制凝血酶,妨碍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UFH为血管外科及心脏外科手术中常用药物。UFH可被鱼精蛋白中和而失去抗凝活性(1mg鱼精蛋白可拮抗100U肝素)。UFH在低剂量(≤5000U)使用时即可抑制Ⅸa。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可以了解其抗凝程度。通常,皮下或静脉给予肝素可维持aPTT在其1.5~2.5倍正常值。此外,UFH可能会引起血小板减少,长时间使用时需复查血小板计数。 ②低分子肝素(LMWH):LMWH的分子量为2000~10000 D,皮下注射2h~4h达峰,半衰期3h~4h。LMWH具有很高的抗凝血因子Ⅹa活性和较低的抗凝血因子Ⅱa活性。针对不同适应证的推荐剂量,LMWH不延长出血时间。预防剂量LMWH不显著改变aPTT,既不影响血小板聚集也不影响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结合。临床应用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轻型卒中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轻型卒中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完整版) 一、TIA/轻型卒中的定义及流行病学特征 (一)定义 在急性脑血管病事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急性缺血性轻型卒中(简称“轻型卒中”),由于其“非致残性”和“早期不稳定”等共同特征,经常作为一类“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进行诊疗或开展研究。 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基于时间的定义:TIA是由于血管原因所致的突发性局灶性神经功能(脑、脊髓或视网膜)障碍,持续时间<24h。(2)基于组织学的定义:TIA是由脑、脊髓或视网膜缺血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不伴有急性梗死。 TIA诊断的具体临床与研究操作原则详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国专家共识更新版(2011年)》。 2. 缺血性轻型卒中:轻型卒中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2010年Stroke

发表了6种轻型卒中定义和临床转归之问关系以探索最佳轻型卒中定义。该研究连续入组76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以下定义分成6组:A. NIHSS每一项必须是0或1,意识各项必须是0;B. 腔隙样综合征(小血管闭塞);C. 只有运动障碍(包括构音障碍或共济失调);伴有或不伴有感觉障碍;D. 基线NIHSS每项最低分(总分≤9分),没有失语,忽视或任何意识水平障碍;E. 基线NIHSS评分每项最低分,总分≤9分;F. 基线NIHSS≤3分;短期转归良好定义为患者出院回家;中期转归良好定义为3个月时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定义A和定义F的患者短期和中期转归最佳(定义A分别为74%和90%,定义F分别为71%和90%)。定义C的前循环卒中患者与后循环卒中患者相比出院可能性更大(P=0.021)。定义E的老年患者与年轻患者相比中期转归较差 (P=0.001),而定义A、D和F的患者在任何亚组中均未有不同转归。 目前常用的缺血性轻型卒中定义:一种血管原因所致的突发性局灶性轻型神经功能障碍(定义为NIHSS≤3分),持续时间≥24h,或神经功能障碍是由于影像学与临床症状相关的缺血性梗死所致而不是由影像学检 查发现的脑出血所致。 (二)TIA和轻型卒中是最为重要的医学急症 传统观点认为TIA和缺血性轻型卒中是“良性、可逆性脑缺血综合征”,

血小板功能检测

血小板功能检测 :血小板在止血与动脉血栓形成中得作用包括粘附到受损血菅处或破裂得动脉粥样域化斑块处,形成止血栓或;疑块;加速;疑血瀑布导致凝血酶得形成.本文综述了血小板得作用,列举了遗传性得血小板缺陷及异常出血性疾病,并讨论了 ^种血小板致聚列. 本文综述了各^科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以及它们得优缺点:出血时间测定;利用透光性得改变来检测枸據酸钠抗凝得富含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得聚集功能;阻抗聚集仪检測枸椽酸钠抗凝全血中血小板得聚集功能;高切变力血小板功能分折仪(PFA-W0)与Ultegra快速血小板功能測定仪检测血小板相关得止血功能;用锥板分析仪检測高切变力下血小板得粘附与聚集功能;检测血小板颗粒内容物得分泌(ATP, 14C-5-强色胺?血小板第4因予与(3 -血小板球蛋白) 与血栓烷82得形成;流式细胞术检测体内与体外使用致聚剂得血小板激活悄况(包括血小板膜糖蛋白构象改变,P-选择素与磷脂酰丝氨酸得表达);检测遗传性缺陷中血小板膜糖蛋白得水平。 1简介 血小板在止血与血栓中得作用 当血管损伤时,血小板会迅速粘附到损伤处,聚集形成由纤维蛋白固定得止血块。在微血管损伤处及 敍裂得动脉粥样枝化斑块处也会发生类似得过程,最终形成血小板一纤维蛋白血栓,引发动脉硬化症 得血栓性并发症. 体内能够激活血小板得诱导列主要有胶原蛋白,ADP,血栓烷A2(TXA2),凝血酶?弱诱导剂有5 一冬色胺与肾上腺素?血小板上不仅有针对这些介质得受体,还有纤维蛋白原与VWF得受体。TXA2得形成与释放以及血小板致密颗粒中分泌得ADP与5—理色胺合加速血小板得激活过程, 促凝表面得暴露促进凝血晦得形成,而竄血酶就是強有效得激活剂。激活也会诱导a-颗粒内容物得分泌与颗粒跨膜蛋白P-选择素出现在血小板得表面上。所有血小板致聚剂都具有协同作用,因此当;疑集过程得某个途径存在缺陷或被抑制时,血小板得凝集功能将被大大受损。 在血菅壁得损伤处,血小板与内皮下细胞外基质中得Von Willebrand因子(VWF),胶原蛋白与纤维结合素粘附在一起。在鬲切变力悄况下?血小板糖蛋白GPIb/IX/V复合物与VWF得柏互反应就是非常短暫得,但当VWF与血小板表面得GPIIb/llla结合,这一过程会变成不可逆得.血小板表面胶原蛋白受体包括GPIa/llaCa2pi),它在粘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得作用; 而GPVI在血小板活化引4eTXA2得形成与释放以及致密颗粒与a贮存颗粒内容物得分泌过程中超作用。血小板存在TXA2与ADP受体,在损伤处流动得血小板受刺激会改变形状,伸出伪足,进而在粘附血小板周囤形成聚集物. 聚集过程需要血小板表面得异二聚体整合素分泌与血小板表面磷脂双分子层翻转暴露促凝鑛脂表面,通常为磷脂酰丝氮酸(PS)翻转到血小板表面。也会产生促凝活性得微粒? PS得暴露大大加速了凝血途>^^因子X与凝血胯原酶得反应,产生了灵有效得血小板说导剂一凝血晦.凝血胯切开血小板表面得蛋白誨激活受体,导致GPlIbGPIIb/llla复合物转变成纤维蛋白原得受体或某些情况下作为VWF得受体。这些蛋白会在邻近得受刺激得血小板之间搭桥。激活得正常得GPIIb/llla在血小板聚集过程中非常重要。 当血小板受胶原蛋白与凝血酶等致聚剂刺激,能引起血小板颗粒得/I I la得激活,形成TXA2 与引起血小板颗粒内容物得分泌.凝血晦同样促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包裹在血小板聚合物表面形成坚固得止血块或血栓0 在磷脂酶A2作用下膜麟脂释要目得在于确定异常出血得原因或确保在手术或牙科侵入性操作(包括拔牙)过程中得正常止血功能。多种方法尝试来证实高血小板活性有血栓形成得倾向, 这个专題最近被Thiagarajan与ffu等进行综述。 异常出血常见得原因为血小板减少症,这可通过血小板计数来确定。当血小板计数低放出花生四烯酸 吋可产生TXA2。在环?化化酶(COXT)与血栓烷合晦作用下,花生四烯酸转变为TXA2o TXA2只能短期存在,很快形成无活性得稳定产物TXB2o C0X-1被阿司匹林不可逆地灭活?因此血小板生成TXA2得能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 指南(2010版)》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相继发现一些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疾病主要传播途径为蜱虫叮咬。目前发现的病原体包括人粒细胞无形体和一种新亚型布尼亚病毒(初步认定该病毒与此类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疾病有关)。其中,关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防治,我部已于2008年2月20日印发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给予指导。关于新亚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疾病,近期我部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以指导临床医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做好对该病的诊断、报告、治疗、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疫情防控和公众健康教育等工作。 现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印发给你们,请你们依据本指南及时开展相关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加强疾病防治工作。 附件:1.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 2.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诊疗方案 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 4.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实验室检测方案 5.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6.蜱防治知识宣传要点 二○一○年九月二十九日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 (2010版) 近年来,河南、湖北、山东、安徽等省相继发现并报告一些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的感染性疾病病例,其中少数重症患者可因多脏器损害,救治无效死亡。为确定该类患者的致病原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有关省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与病原学研究。2010年5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湖北、河南两省的部分地区启动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监测工作。经对患者血液中分离到的病毒进行鉴定、全基因组基因序列分析、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中和试验等实验室检测,发现两省报告的大部分病例标本中存在一种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的新病毒感染,并初步认定检测发现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病例与该新病毒感染有关。由于该病毒命名和进一步确认工作还在进行之中,暂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命名此病毒感染所致疾病。为及时指导临床医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做好该病的诊断、报告、治疗、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疫情防控和公众健康教育工作,依据目前对该病的认识和研究进展制定本技术指南。 一、目的 (一)指导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及时报告病例并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二)指导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和疫情控制工作。 (三)指导各地做好预防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公众健康教育工作。 二、疾病概述 (一)病原学。新发现的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Bunyaviridae)

《中国成人血小板减少症诊疗专家共识》(2020)要点

《中国成人血小板减少症诊疗专家共识》(2020)要点一、引言 血小板减少症是多种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或常见并发症,但目前对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病因诊断、治疗指征、治疗方案制定等方面仍缺乏足够深入和系统的认识。 二、方法学 三、定义和流行病学 【陈述1】:中国成人血小板减少症的定义为血小板计数<100×109/L。(证据水平:~;推荐等级:B) 【陈述2】:血小板减少症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或疾病表现,我国尚无关于血小板减少症的确切流行病学数据。(证据水平:a~;推荐等级:B) 四、病理生理机制 【陈述3】:血小板生成减少、破坏或消耗过多、分布异常是导致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证据水平:a~;推荐等级:A)

【陈述4】:ITP、巨幼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AA)、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等是可以导致血小板减少症的主要血液系统原发疾病。(证据水平:a~;推荐等级:B) 【陈述5】:慢性肝病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与血小板分布异常、血小板生成素(TPO)减少、骨髓抑制等多种因素有关。(证据水平:;推荐等级:B) 【陈述6】:对不明原因的ITP患者建议进行幽门螺杆菌(Hp)筛查,阳性者予以根除治疗。(证据水平:b~;推荐等级:A) 【陈述7】: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是终末期肾病患者出血风险升高的重要原因。(证据水平:~;推荐等级:B) 【陈述8】:免疫性因素和血栓形成相关的消耗是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出现血小板减少症的主要机制。(证据水平:b~;推荐等级:A) 【陈述9】: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并发血小板减少症,首先应考虑治疗相关因素。(证据水平:~;推荐等级:B) 【陈述10】:糖尿病伴发的血小板减少症与感染、药物、代谢、免疫等多种因素相关。(证据水平:a~;推荐等级:B)

谈STEM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选择

谈STEM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选择 葛均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2012年12月,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ACCF)和美国心脏协会(AHA)联合发布了2013版《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管理临床实践指南》。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将解读《指南》中的抗血小板治疗相关内容,涉及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溶栓、溶栓后延迟PCI三种情况下的辅助抗血小板治疗原则和建议。 1、指南推荐建议 2013版《指南》针对ST段抬高型心梗梗死(STEMI)临床决策中的各个阶段,推荐了不同资源配置情况下的疾病管理系统,目的是确保患者能够快速得到治疗。《指南》还提出了快速恢复闭塞冠脉血流的建议以及院外管理计划。《指南》作者指出,2013版《指南》的重点放在再灌注治疗的进展、患者转

运流程、基于循证的抗栓药物治疗和二级预防策略上,总体目的是优化以患者为核心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管理。 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的辅助抗血小板治疗 溶栓患者的辅助抗血小板治疗 溶栓治疗后延迟PCI患者的辅助抗血小板治疗

2、指南解读 直接PCI氯吡格雷证据级别提升 新版《指南》中,直接PCI患者推荐应用氯吡格雷、普拉格雷和替格瑞洛(Ⅰ类推荐,B级证据),与2009年版ACCF/AHA STEMI管理指南相比(Ⅰ类推荐,C级证据),证据级别有所提升。这是由于参考了两版指南发布期间出现的一些新的循证证据。例如CURRENT-OASIS 7研究和TRITON-TIMI 38研究结果的新数据。 CURRENT-OASIS 7研究进一步增加了氯吡格雷在直接PCI患者的证据。另外,虽然在TRITON-TIMI 38研究中,普拉格雷组的30天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氯吡格雷组,但是,该研究中在冠脉血管造影之前很少有患者应用了氯吡格雷,另

围术期血液管理专家共识---(2017版)

围术期血液管理专家共识(2017) 2017-12-13 11:56 来源:未知编辑:shuangkai 点击: 467 仓静(共同执笔人)叶铁虎田玉科(共同负责人)吴新民张卫(共同负责人)张洁杨辉(共同执笔人)岳云姚尚龙黄文起廖刃围术期血液管理是指包括围术期输血以及减少失血、优化血液制品、减少输血相关风险和各种血液保护措施的综合应用等。围术期输血是指在围术期输入血液或其相关成分,包括自体血以及异体全血、红细胞、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等。成分输血是依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输入相关的血液成分。血液管理的其他措施包括为避免或减少失血及输入异体血所使用的药物和技术。 一、术前评估 1. 了解既往有无输血史,有输血史者应询问有无输血并发症; 2. 了解有无先天性或获得性血液疾病; 3. 了解患者出血史、家族出血史及详细用药史; 4. 了解有无服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例如,华法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其他抗凝药和可能影响凝血的维生素类或草药补充剂)造成的凝血病史; 5.了解有无血栓病史(例如,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 6.了解有无活动性出血或急、慢性贫血情况; 7. 一般体格检查(例如瘀点、瘀斑、苍白); 8.了解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肝功能、血型鉴定(包括ABO血型和Rh血型)、乙肝和丙肝相关检查、梅毒

抗体以及HIV抗体等; 9. 术前重要脏器功能评估,确定可能影响红细胞最终输注需求(例如血红蛋白水平)的器官缺血(例如心肺疾病)的危险因素; 10. 告知患者及家属输血的风险及益处; 11. 为使患者做好准备,如果可能,术前应提前(例如若干天或周)进行充分评估。 二、术前准备 1. 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 2.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3.咨询相关专科医师或会诊。择期手术患者应暂停抗凝治疗(例如华法林、抗凝血酶制剂达比加群酯),对特定患者可使用短效药(例如肝素、低分子量肝素)进行桥接治疗;除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史的患者外,如果临床上可行,建议在术前较充足的时间内停用非阿司匹林类的抗血小板药(例如噻吩并吡啶类,包括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或普拉格雷);根据外科手术的情况,考虑是否停用阿司匹林; 4. 当改变患者抗凝状态时,需充分衡量血栓形成的风险和出血增加的风险; 5. 既往有出血史的患者应行血小板功能检测,判断血小板功能减退是否因使用抗血小板药所致; 6.了解患者贫血的原因(慢性出血、缺铁性贫血、肾功能不全、溶血性贫血或炎症性贫血等),并根据病因治疗贫血,首先考虑铁剂治疗;

《中国成人重症患者血小板减少诊疗专家共识》(2020)要点

《中国成人重症患者血小板减少诊疗专家共识》(2020)要点 血小板是直接参与血块形成和炎症调节的血细胞,血小板减少是重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据统计,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成人重症患者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可达8.3%~67.6%,在ICU治疗期间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可达14%~44%发生血小板减少的重症患者的出血事件和输血量也显著增加,甚至死亡风险也明显提升。 1 定义 【推荐意见1】通常将血小板计数<100×109 /L定义为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50×109 /L定义为重度血小板减少。 健康人骨髓巨核细胞每天产生约150×106 个血小板,这些血小板的寿命大约为10天。正常人群血小板计数范围因年龄、性别和种族而异。2012年我国原卫生部发布卫生行业标准《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把血小板计数的正常值范围定为(125~350)×109 /L。根据血小板计数下降的速度可以将血小板减少分为绝对减少和相对减少。欧美国家惯例通常将血小板计数<150×109 /L定义为血小板绝对减少。因为中国人群血小板正常值范围低于欧美人群,本共识建议将中国成人重症患者血小板计数<100×109 /L 定义为血小板绝对减少。血小板计数下降达到原有基线水平的30%以上,可定义为血小板相对减少。

【推荐意见2】血小板计数减少须排除标本异常和检验误差导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计数是测定单位容积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主要检测方法有血液分析仪法、显微镜计数法和流式细胞仪法。血液分析仪法检测速度快、重复性好、准确性高,是目前筛查血小板计数的主要方法。血小板计数的准确性会受到标本采集、运输、保存、检测等环节的影响。采血时血流不畅容易造成血小板破坏,血标本储存时间过长或低温储存均可激活血小板,造成假性血小板减少。血小板的正常直径约1.5~3μm,巨血小板的直径>7μm,常见于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小板无力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等。血液分析仪法通常依据细胞大小进行计数,故识别巨血小板也容易出现错误,造成假性血小板减少。试管中的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剂可与血液中的钙离子螯合,导致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b/a构象改变,诱导血小板聚集反应,又称血小板卫星现象。血液分析仪会把聚集的血小板误认为是白细胞,造成假性血小板减少。这类情况可行血涂片后采用显微镜计数法鉴别。 2 病因与病理生理学 【推荐意见3】重症患者的血小板减少往往同时具有多种病因和多种机制。

欧洲心脏协会抗血小板治疗指南-译文

欧洲心脏协会-抗血小板治疗指南-译文 摘译:ESC Expert Consensus Eocument Expert Consensus Document on the Use of Antiplatelet Agents 本文主要阐述抗血小板药物作用机制,明确抗血小板治疗中获益远远大于出血风险的人群。 血小板病理 血小板具有粘附于受损血管并在局部凝集的功能,这使它在正常及病理的凝血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一般说来,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应算为生理过程。但当粥样斑块突然破裂时,血小板激活可以导致一系列不可控制的自身正反馈并放大激活的病理过程,最终引起腔内血栓形成,血管阻塞,一过性缺血甚至梗死。 现有的抗血小板药物可以干预血小板激活过程中的一些环节,包括粘附、释放、聚集,在有效地预防动脉血栓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增加出血的危险。 讨论抗血小板治疗前,有必要重提几点: 1.正常生理循环中,每天新生成1011个血小板,机体有需要时这个数量可以成倍增加。 2.血小板在循环中最长寿命为10天,为无核细胞,以释放颗粒的形式储有化学因子,细胞因子,及生长因子等。 3.血小板被激活时,很快地反应性激活磷脂酶、环氧化酶1,TX合成酶,在这些酶的催化下,血小板可将膜磷脂释放的花生四烯酸合成为前列烷素(主要为TXA2)。新生成的血小板尚可诱导表达COX的亚型COX-2和PGE合成酶,血小板生成加速时尤其明显。 4.活化血小板不能重新合成蛋白,但可将预存的mRNA转译为蛋白,如IL-1β可在数小时内合成。 因此,在炎症及血管损伤过程中,血小板可能具有以前未曾发现的作用。抗血小板的治疗也许会影响血小板源性蛋白信号的传导和/或更深层的反应。 血小板粘附聚集的负性调控环节包括:内皮源性前列环素(PGI2),NO,CD39/ecto-ADPase,和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PECAM-1)。一些抗血小板药物作用于这些环节,如阿司匹林和其它的COX抑制剂对PGI2的剂量依赖性的抑制。

血小板功能

血小板功能 心血管疾病作为全球第一杀手,占到患者死亡的30%左右。研究者现在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的。但是,当斑块破裂时相关成分会出现在动脉细胞外基质中,从而开启血小板凝集功能或动脉血栓。与此同时,巨噬细胞来源泡沫细胞产生的组织因素也会启动血液系统的凝集作用。这些过程均可引起血块的增加,且能引起从中风到心肌梗死(M I)的临床疾病。 现在,血小板抑制剂已成为急性心血管事件预防和治疗原则的主要用药。其中,三种主要的血小板抑制剂是:阿司匹林,包括氯吡格雷在内的噻吩吡啶类派生物和GP IIb/IIIa受体拮抗剂。因为GP IIb/IIIa拮抗剂仅能以静脉形式获得,无法用于医院外患者的长期治疗。另一方面,患者经常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来降低心脏疾病的长期风险。 近来,关于临床实验室是否应该测量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血小板功能作用的问题存在着越来越大的争论。本文讨论了测量这些抗血小板药物作用的药理学和可获得的实验室检测。 血小板和血块形成 血小板在正常止血过程中起到主要作用。他们没有细胞核,但含有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派生生长因子、凝血因子(vWF)、P-选择素构成的α-颗粒及二磷酸腺苷(ADP)、血清素和钙组成的密集颗粒。 当发生血管损伤时,暴露的vEF和胶原蛋白结合到循环血小板上并激活他们。激活过程中,释放α和致集颗粒(脱粒过程)从而聚集更多血小板到达血管损伤位置并增强血小板活性。血小板也能合成和释放凝血烷(另一种活性调节物质)。 血小板活性过程中,细胞表面的GP IIb/IIIa受体变形,从而使纤维蛋白原(因子I)结合到血小板上。同时,作为血凝固的一部分,凝血酶将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因子X III在血凝固过程最后一步交叉连接纤维蛋白。这种复杂的相互作用结果是引起稳定血小板形成或构成基本的止血(图1)。

2013年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医 脉 通w w w .m e d l i v e .c n 2013 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一、前言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根据近年来抗血小板治疗药物相关临床试验结果,综合美国心脏病学学会基金会( ACCF)/美国心脏协会( AHA)、欧洲心脏病学学会(ESC)、心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学会( SCAI)、欧洲卒中组织等权威机构发布的最新指南,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分会等国内学术机构发布的指南和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现状,组织相关专家撰写了本共识,以推进我国抗血小板治疗的规范化。共识制定过程:(1)全面复习各类心脑血管疾病涉及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研究证据; (2)综合评估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临床研究证据,并考虑中国患者的临床特征; (3)讨论现有各类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指南中涉及抗血小板治疗内容;(4)综合评估证据。 二、抗血小板药物种类及药理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影响心、脑血管和外周动脉的全身系统性疾病。血小板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常用抗血小板药物有以下几种。 1.血栓素A2(TXA2)抑制剂:阿司匹林或乙酰水杨酸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血栓素抑制剂,40年前发现其抑制血小板的作用,是目前抗血小板治疗的基本药物。阿司匹林通过对环氧酶(COX)-l 的作用直接抑制TXA2合成,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活性。阿司匹林其他作用包括介导血小板抑制的嗜中性一氧化氮/环磷酸鸟苷以及参与各种凝血级联反应和纤溶过 程[1-2]。阿司匹林口服后吸收迅速、完全,服用后th 达峰值血药浓度。在胃内开始吸收,在小肠上段吸收大部分。阿司匹林以结合代谢物和游离水杨酸从肾脏排泄。嚼服阿司匹林,起效快。 2.二磷酸腺苷( ADP) P2Y12受体拮抗剂:ADP 存在于血小板内的高密度颗粒中,与止血及血栓形成有关。血小板ADP 受体调控ADP 浓度,人类血小板有3种不同ADP 受体:P2Yl 、P2Y12和P2Xl 受体。其中P2Y12受体在血小板活化中最重要。P2Y12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 P2Y12受体,干扰ADP 介导的血小板活化[3]。P2Y12受体拮抗剂有噻吩吡啶类和非噻吩吡啶 类药物。 噻吩吡啶类药物:噻氯匹定和氯吡格雷均是前体药物,需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形成活性代谢物,与P2Y12受体不可逆结合。噻氯匹定虽有较强抗血小板作用,但起效慢且有皮 疹、白细胞减低等不良反应[4]。其后研发出的氯毗格雷具有抗血栓强和快速起效的特性,氯 吡格雷在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不稳定性心绞痛(UA)/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患者中广泛应用,但由于受肝脏代谢酶基因多态 性影响,部分患者氯吡格雷标准剂量无法获得满意疗效[5-7]。普拉格雷也是噻吩吡啶类前体 药物,需在肝脏代谢转变为活性产物发挥抗血小板效应,普拉格雷抗血小板效应强于也快于 氯吡格雷,但其出血风险高于氯吡格雷[8]。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治指南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治指南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新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ICD–10: D69.402)。 患者年龄在1个月至18岁之间且为免疫性(原发性)。 (二)诊断依据。 1.病史。 2.多次检查血常规(包括血涂片)证实血小板数量减少,无其他血细胞数量和形态的改变。 3.除出血表现外,常无淋巴结肿大,多数无脾脏肿大,约10%的患儿有轻度脾肿大。 4.排除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其他原因(骨穿等检查)。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一般治疗:禁用阿司匹林等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防止外伤,暂时不进行疫苗接种,避免肌肉注射。

2.糖皮质激素作为首选治疗,可常规剂量或短疗程大剂量给药。 3.急症治疗:适用于严重、广泛出血;可疑或明确颅内出血;需要紧急手术者。 1)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 2)糖皮质激素(大剂量、静脉) 3)输注血小板。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内。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69.402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疾病编码,且1月≤年龄<18岁。 2.血液检查指标符合需要住院指征:血小板数 ≤30×109/L,或伴有广泛皮肤、粘膜出血,或有脏器出血倾向。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明确诊断及入院常规检查需2–3天(指工作日)。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包括网织红细胞计数、外周血涂片)、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输血前检查、血沉、血型、血块收缩试验、自身免疫疾病筛查(如自身抗体、抗人球蛋白实验等)。 3)骨髓形态学检查。 4)腹部B超。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血小板相关抗体(有条件开展) 2)感染相关病原检查(如CMV等); 3)免疫功能检查; 4)相关影像学检查; (七)治疗开始于诊断第1天。 (八)选择用药。 1.糖皮质激素作为首选治疗:注意观察皮质激素的副作

(完整版)ACS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新进展

---------------------------------------------------------------最新资料推荐------------------------------------------------------ ACS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新进展 急性冠脉综合征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新进展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继发斑块表面血栓形成和/或远端血栓栓塞,造成完全或不完全心肌缺血为特征的一组疾病。 根据心电图表现, ACS 分为 STE-ACS和 NSTE-ACS。 STE-ACS 反映了冠状动脉急性完全闭塞,血栓成分以纤维蛋白和红细胞为主,即红血栓。 NSTE-ACS 反映了冠状动脉非完全闭塞,血栓成分以血小板为主,即白血栓。 无论 STE-ACS 还是 NSTE-ACS,血栓形成和/或血栓栓塞都是最主要的病理生理机制,因此,抗栓在 ACS 的治疗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 血小板活化与凝血系统激活是血栓形成和/或血栓栓塞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两个关键环节,两者在体内紧密联系,凝血系统激活后产生的凝血酶,是一个强有力的血小板活化因子,血小板活化后又将促进凝血过程。 抗栓治疗应针对凝血系统和血小板两个环节,分别称为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 全球每年有 1700 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ACS 患者住院期间及远期死亡率分别为 6%和 12%。 1/ 8

大量的研究证明,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的联合使用一方面可以降低 ACS 患者血栓事件的发生率,改善预后;但另一方面,各种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同样威胁患者的生命。 因此,平衡血栓与出血风险是 ACS 患者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的重点及难点,尤其在高危患者和某些特殊人群如高龄、肾功能不全等。 一、抗血小板治疗首先,无论 STE-ACS 还是 NSTE-ACS,急性期双联(甚至多联)抗血小板治疗是必须的。 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血小板膜糖蛋白Ⅱ b/Ⅲa(GPⅡ b/Ⅲa)受体拮抗剂和西洛他唑等。 阿司匹林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抗血小板药物,是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石。 大量临床试验和荟萃分析已经证实了它可降低冠心病患者的缺血事件。 目前,多数指南推荐 ACS 患者起始负荷剂量为 160~325 mg (非肠溶制剂),急性期剂量应在 150~300 mg/d 之间,3 天后可改为小剂量即 75~100 mg/d 维持治疗。 所有患者在口服阿司匹林的基础上还推荐联合应用氯吡格雷,急性期立即给予氯吡格雷 300~600 mg 的负荷剂量,然后每天 75 mg 维持。 在考虑行 PCI的患者,可使用 600 mg 氯吡格雷作为负荷剂量以更迅速地抑制血小板的功能。

血小板功能检测

血小板功能检测 :血小板在止血和动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包括粘附到受损血管处或破裂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处,形成止血栓或凝块;加速凝血瀑布导致凝血酶的形成。本文综述了血小板的作用,列举了遗传性的血小板缺陷及异常出血性疾病,并讨论了各种血小板致聚剂。 本文综述了各种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出血时间测定;利用透光性的改变来检测枸橼酸钠抗凝的富含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的聚集功能;阻抗聚集仪检测枸橼酸钠抗凝全血中血小板的聚集功能;高切变力血小板功能分析仪(PFA-100)和Ultegra快速血小板功能测定仪检测血小板相关的止血功能;用锥板分析仪检测高切变力下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功能;检测血小板颗粒容物的分泌(ATP, 14C-5-羟色胺,血小板第4因子和β-血小板球蛋白)和血栓烷B2的形成;流式细胞术检测体和体外使用致聚剂的血小板激活情况(包括血小板膜糖蛋白构象改变,P-选择素和磷脂酰丝氨酸的表达);检测遗传性缺陷中血小板膜糖蛋白的水平。 1 简介 血小板在止血和血栓中的作用 当血管损伤时,血小板会迅速粘附到损伤处,聚集形成由纤维蛋白固定的止血块。在微血管损伤处及破裂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处也会发生类似的过程,最终形成血小板-纤维蛋白血栓,引发动脉硬化症的血栓性并发症。 体能够激活血小板的诱导剂主要有胶原蛋白,ADP,血栓烷A2(TXA2),凝血酶,弱诱导剂有5-羟色胺和肾上腺素。血小板上不仅有针对这些介质的受体,还有纤维蛋白原和VWF 的受体。TXA2的形成和释放以及血小板致密颗粒中分泌的ADP和5-羟色胺会加速血小板的激活过程,促凝表面的暴露促进凝血酶的形成,而凝血酶是强有效的激活剂。激活也会诱导α-颗粒容物的分泌和颗粒跨膜蛋白P-选择素出现在血小板的表面上。所有血小板致聚剂都具有协同作用,因此当凝集过程的某个途径存在缺陷或被抑制时,血小板的凝集功能将被大大受损。 在血管壁的损伤处,血小板与皮下细胞外基质中的Von Willebrand 因子(VWF),胶原蛋白和纤维结合素粘附在一起。在高切变力情况下,血小板糖蛋白GPIb/IX/V复合物与VWF 的相互反应是非常短暂的,但当VWF与血小板表面的GPIIb/IIIa结合,这一过程会变成不可逆的。血小板表面胶原蛋白受体包括GPIa/IIa(α2β1),它在粘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GPVI在血小板活化引起TXA2的形成和释放以及致密颗粒和α贮存颗粒容物的分泌过程中起作用。血小板存在TXA2和ADP受体,在损伤处流动的血小板受刺激后会改变形状,伸出伪足,进而在粘附血小板周围形成聚集物。 聚集过程需要血小板表面的异二聚体整合素分泌和血小板表面磷脂双分子层翻转暴露促凝磷脂表面,通常为磷脂酰丝氨酸(PS)翻转到血小板表面。也会产生促凝活性的微粒。PS 的暴露大大加速了凝血途径因子Ⅹ和凝血酶原酶的反应,产生了最有效的血小板诱导剂--凝血酶。凝血酶切开血小板表面的蛋白酶激活受体,导致GPIIbGPIIb/IIIa复合物转变成纤维蛋白原的受体或某些情况下作为VWF的受体。这些蛋白会在邻近的受刺激的血小板之间搭桥。激活的正常的GPIIb/IIIa在血小板聚集过程中非常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