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学PPT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实验动物学基础PPT课件

实验动物学具有跨学科的特点,它涉及到生物学、医学、药学等多个领域,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实验动物学的研究目标是提供高质量的实验动物和标准化实验方法,以支持生命科学研究,促进人类健 康和科技进步。
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在医学、生物学和药学等领域,实验 动物被广泛用于研究、试验和开发新药物、新疗法和新技术。
药物药效和安全性
评价
实验动物是新药研发和药物筛选 的重要环节,用于评估药物的疗 效、毒性和副作用,为临床试验 提供依据。
生理和病理生理研
究
实验动物用于研究正常生理过程 和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机制, 有助于深入了解人体生理和病理 生理过程。
新药研发与安全性评价
药物作用机制研究
实验动物是研究药物作用机制的重要工具,通过观察药物 对动物生理、生化、组织形态等方面的影响,揭示药物的 作用原理。
01
实验动物用于研究环境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溶剂等对人体的
影响,揭示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毒理学研究
02
实验动物用于研究各种化学物质、物理因素和生物因子的毒性
作用,为制定安全限值和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环境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和转化
03
实验动物用于研究环境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和转化过程,
有助于了解污染物对人体的影响机制。
基因编辑动物模型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利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创建 特定基因敲除或突变的动物模型,用于研 究基因能和疾病机制。
建立模拟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用于药物 筛选、毒理学研究以及疾病机制的探究。
动物行为与神经科学研究
实验动物福利与伦理
利用实验动物研究行为与神经机制,揭示 大脑功能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实验动物学的研究目标是提供高质量的实验动物和标准化实验方法,以支持生命科学研究,促进人类健 康和科技进步。
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在医学、生物学和药学等领域,实验 动物被广泛用于研究、试验和开发新药物、新疗法和新技术。
药物药效和安全性
评价
实验动物是新药研发和药物筛选 的重要环节,用于评估药物的疗 效、毒性和副作用,为临床试验 提供依据。
生理和病理生理研
究
实验动物用于研究正常生理过程 和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机制, 有助于深入了解人体生理和病理 生理过程。
新药研发与安全性评价
药物作用机制研究
实验动物是研究药物作用机制的重要工具,通过观察药物 对动物生理、生化、组织形态等方面的影响,揭示药物的 作用原理。
01
实验动物用于研究环境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溶剂等对人体的
影响,揭示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毒理学研究
02
实验动物用于研究各种化学物质、物理因素和生物因子的毒性
作用,为制定安全限值和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环境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和转化
03
实验动物用于研究环境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和转化过程,
有助于了解污染物对人体的影响机制。
基因编辑动物模型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利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创建 特定基因敲除或突变的动物模型,用于研 究基因能和疾病机制。
建立模拟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用于药物 筛选、毒理学研究以及疾病机制的探究。
动物行为与神经科学研究
实验动物福利与伦理
利用实验动物研究行为与神经机制,揭示 大脑功能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2 无脊椎动物学实验2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

实验二 水螅、其它腔肠动物、海绵动物
一 实验目的 通过水螅、其他腔肠动物、海绵动物的观 察,了解腔肠动物门、海绵动物门的主要特 征。 二 实验步骤 一) 水螅切片观察 二) 毛壶的切片观察 三) 示范标本观察
Hale Waihona Puke 三 作业 一) 水螅切片观察
1 水螅的外形及结构
体形、触手、垂唇、体壁、肠腔。
垂唇
口
触手
外胚层 中胶层 内胚层
消化循 环腔 卵巢
芽体
卵细胞 基盘
2 水螅的内部结构
2.1 外胚层: 外皮肌细胞、感觉细胞、刺细胞、间细胞 (腺细胞、神经细胞) 2.2 中胶层: 胶状物 ( 内、外胚层来源的神经细胞、肌纤维)
2.3 内胚层:
内皮肌细胞、腺细胞。
(感觉细胞、间细胞)
三 作业
绘水螅部分切面图,注明结构名称
口
垂唇
触手
芽体
外胚层 中胶层 内胚层 消化 循环 腔 卵巢 卵细胞
基盘
食物泡 腺细胞
中胶层 神经细胞 外皮肌细胞 内皮肌细 胞 感觉细胞 核
颗粒层 间细胞 刺细胞
鞭毛
腺细胞
刺丝囊 外纵肌纤维 内环肌纤维
核
食物泡
腺细胞
中胶层 神经细胞 外皮肌细胞 内皮肌细 胞 感觉细胞 核
颗粒层 间细胞 刺细胞
鞭毛
腺细胞
刺丝囊 外纵肌纤维 内环肌纤维
核
二) 毛壶的切片观察 1 体壁的分层 外层、中胶层、内(胃)层。 2 中央腔、水沟系
三) 示范标本观察 1 海绵动物门 毛壶 淡水海绵 沐浴海绵 2 腔肠动物门 2.1 水螅纲 水螅 薮枝螅 僧帽水母 桃花水母 2.2 钵水母纲 海月水母 海蜇 2.3 珊瑚纲 海葵 鹿角珊瑚 石芝 海鸡冠 笙珊瑚 红珊瑚 柳珊瑚 海鸡冠 海仙人掌
一 实验目的 通过水螅、其他腔肠动物、海绵动物的观 察,了解腔肠动物门、海绵动物门的主要特 征。 二 实验步骤 一) 水螅切片观察 二) 毛壶的切片观察 三) 示范标本观察
Hale Waihona Puke 三 作业 一) 水螅切片观察
1 水螅的外形及结构
体形、触手、垂唇、体壁、肠腔。
垂唇
口
触手
外胚层 中胶层 内胚层
消化循 环腔 卵巢
芽体
卵细胞 基盘
2 水螅的内部结构
2.1 外胚层: 外皮肌细胞、感觉细胞、刺细胞、间细胞 (腺细胞、神经细胞) 2.2 中胶层: 胶状物 ( 内、外胚层来源的神经细胞、肌纤维)
2.3 内胚层:
内皮肌细胞、腺细胞。
(感觉细胞、间细胞)
三 作业
绘水螅部分切面图,注明结构名称
口
垂唇
触手
芽体
外胚层 中胶层 内胚层 消化 循环 腔 卵巢 卵细胞
基盘
食物泡 腺细胞
中胶层 神经细胞 外皮肌细胞 内皮肌细 胞 感觉细胞 核
颗粒层 间细胞 刺细胞
鞭毛
腺细胞
刺丝囊 外纵肌纤维 内环肌纤维
核
食物泡
腺细胞
中胶层 神经细胞 外皮肌细胞 内皮肌细 胞 感觉细胞 核
颗粒层 间细胞 刺细胞
鞭毛
腺细胞
刺丝囊 外纵肌纤维 内环肌纤维
核
二) 毛壶的切片观察 1 体壁的分层 外层、中胶层、内(胃)层。 2 中央腔、水沟系
三) 示范标本观察 1 海绵动物门 毛壶 淡水海绵 沐浴海绵 2 腔肠动物门 2.1 水螅纲 水螅 薮枝螅 僧帽水母 桃花水母 2.2 钵水母纲 海月水母 海蜇 2.3 珊瑚纲 海葵 鹿角珊瑚 石芝 海鸡冠 笙珊瑚 红珊瑚 柳珊瑚 海鸡冠 海仙人掌
《实验动物学概论》PPT课件

和预防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应用的科学。
4.实验动物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Laboratory animal microbiology and parasitology) 是研究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寄生虫分类学、与 人类的相互关系和对科学试验的干扰作用,探讨与 实验动物疾病作斗争的措施,实行对实验动物微生 物与寄生虫的质量监控,以达到控制和消灭实验动 物疾病的科学。
小型动物------马、牛, 单一T细胞缺陷------T、B细胞联合免疫缺陷 (SCID小鼠及T、B、NK 细胞三联免缺陷小鼠) 自发突变先天性免疫缺陷-----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
精选ppt
16
(2)具人类疾病模型特征的动物品系培育 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癫痫大鼠、 白内障小鼠、糖尿病小鼠等
20
存在的问题
地域发展不平衡,部门或系统之间的差距明显 沿海城市快 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达城市高于不发达地区;长三角地区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经济支撑,已成为国内实验 动物发展最快的地区;从行业来看,卫生、教育、科技、制 药系统实验动物的使用量占全国的70%以上,实验设施的整 体水平也高于其他行业;
(3)主要用于科学实验精选ppt
3
实验动物的来源
Wild animal
调查、捕获、人工繁殖等
Economical animal 选择、培育、纯化等 Exhibiting animal
LA
精选ppt
4
什么是实验动物化?
野生动物或经济动物经过初期的表型分析和 筛选,对具有科学实验价值的动物,经过严格的驯 养、微生物净化、遗传及饲养环境等因素的控制, 按实验要求进行培育,使之达到实验动物的标准。 我们把这种将野生动物或家畜驯化 (Domestication)、培育(breeding)成实验 动物的过程,叫做实验动物化(Laboratory Animalization)。
4.实验动物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Laboratory animal microbiology and parasitology) 是研究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寄生虫分类学、与 人类的相互关系和对科学试验的干扰作用,探讨与 实验动物疾病作斗争的措施,实行对实验动物微生 物与寄生虫的质量监控,以达到控制和消灭实验动 物疾病的科学。
小型动物------马、牛, 单一T细胞缺陷------T、B细胞联合免疫缺陷 (SCID小鼠及T、B、NK 细胞三联免缺陷小鼠) 自发突变先天性免疫缺陷-----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
精选ppt
16
(2)具人类疾病模型特征的动物品系培育 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癫痫大鼠、 白内障小鼠、糖尿病小鼠等
20
存在的问题
地域发展不平衡,部门或系统之间的差距明显 沿海城市快 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达城市高于不发达地区;长三角地区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经济支撑,已成为国内实验 动物发展最快的地区;从行业来看,卫生、教育、科技、制 药系统实验动物的使用量占全国的70%以上,实验设施的整 体水平也高于其他行业;
(3)主要用于科学实验精选ppt
3
实验动物的来源
Wild animal
调查、捕获、人工繁殖等
Economical animal 选择、培育、纯化等 Exhibiting animal
LA
精选ppt
4
什么是实验动物化?
野生动物或经济动物经过初期的表型分析和 筛选,对具有科学实验价值的动物,经过严格的驯 养、微生物净化、遗传及饲养环境等因素的控制, 按实验要求进行培育,使之达到实验动物的标准。 我们把这种将野生动物或家畜驯化 (Domestication)、培育(breeding)成实验 动物的过程,叫做实验动物化(Laboratory Animalization)。
实验动物演示文稿

封闭群
突变系
近交系
F1杂交群
由不同品系或种群之间杂交产生,用于实验研究的 杂交群是指两个近交系之间交配所繁殖的子一代动 物Pag,e ▪ 简6 称F1代动物。兼有近交系和封闭群的特点。
保持有特殊突变基 因的品系动物称为 突变系动物,往往 具有某些鲜明的人 类疾病模型特征。
实验动物—小鼠(Mouse)
出生时体重1.5g,体长20mm左右。成年体重30-40g,体长110mm。
喜黑暗,昼伏夜动,喜欢群居,雄性好斗。 胆小怕惊,对环境反应敏感,适应性差。
汗腺不发达,怕热,高温容易中暑。
Page ▪ 8
小鼠(Mouse)—一般特性
发育迅速,性成熟早
20日龄左右即可离乳,此时体重达14g(10-16g) 左右,稍加饲育即可用于实验及科研(18-22g),67周龄性成熟。雌性35-50d、雄性45-60d便可交配繁 殖,配种最好在65-90日龄。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 spPeacgei▪fi4c pathogen free animal
指无可检出一切生命体 的动物。进一步说,是 指用现有的检测技术在 动物体内外的任何部位 均检不出任何微生物和 寄生虫的动物。
是指在无菌动物体内植 入已知微生物的动物。 根据植入无菌动物体内 菌落数目的不同,悉生 动物可分为单菌、双菌、 三菌和多菌动物。
悉生动物
SPF动物来源于无菌动物, 必须饲养在屏障系统中,实 行严格的微生物学控制。国 际上公认SPF动物适用于所 有科研实验,是目前国际标 准级别的实验动物。各种疫 苗生产所采用的动物应为 PageS▪ P5 F级动物。
饲养于屏障环境中或IVC系统中,其 所用的饲料、垫料、笼器具都要经 过消毒灭菌处理,饮用水除用高压 灭菌外,也可采用PH2.5~2.8的酸 化水,工作人员需换灭菌工作服鞋、 帽、口罩进入动物室操作,适用于 大多数科研实验。
《实验动物学》绪论 ppt课件

医学课件
22
第 二 节
实验动物学发展概况
一. 二. 三. 四.
国外发展简史 近代实验动物学发展特点 我国实验动物学的发展史 我国近期实验动物的发展
医学课件
23
一.
国外发展简史
Aristotle
公元前 384-322 年,进行动物解 公元前304-258年,动物的活
剖。观察各种动物的脏器。
Erasistratus 体解剖。
杂交群
(hybrids) 。
医学课件 7
携带生物限定: 普通级动物
微生物、寄生虫控制
conventional(CV)animal 清洁动物 clean(CL)animal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 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 animal 无菌动物
医学课件 8
营养条件限定: 营养控制
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用于科学实 验、生产、教学、检定及其它科学研究的动物。
医学课件
5
实验动物特点:
遗传背景限定 携带生物限定
环境条件限定
营养条件限定
应用范围限定
医学课件
6
遗传背景限定:遗传控制,定向培育
近交系
(inbred strain)、
封闭群(远交群)
(closed colony or outbred stock)、
医学课件
13
实验动物的来源
Wild animal
调查、捕获、人工繁殖
Economical animal Exhibiting animal
选择、培育、纯化
LA
实验动物学(462页PPT课件)

二、实验动物科学的研究范畴
动物实验技术
(Animal Experiment Techniques)
是进行动物实验时的各种操作技术和实验方法,也包括实验动 物本身的饲养管理技术和各种监测技术。
二、实验动物科学的研究范畴
实验物福利
动物作为人类的朋友应该得到友好的对待!
二、实验动物科学的研究范畴
二、实验动物科学的研究范畴
一、实验动物科学的基本概念
2.实验用动物(Animal for Research)
B. 经济动物(Economical Animal)或称家禽家畜(Domestic Animal and Domestic Fowl) 是指人类生活需要的动物,特别是用科学方法饲育的家禽、家畜等 经济动物,虽经人工培育,并在一定程度上实行遗传学、微生物学 控制,但其严格程度与实验动物相比,相差悬殊。
二、实验动物科学的研究范畴
实验动物营养学
(Laboratory Animal Nutriology)
是研究动物摄入、利用营养物质全过程与生命活动相互关系的 科学。
二、实验动物科学的研究范畴
实验动物生态学
(Laboratory Animal Ecology)
是研究影响实验动物的生存环境与条件。例如饲养动物的房舍、通风、 温度、湿度、光照、噪声、笼具、饲料、饮水以及各种垫料等。
近交系(Inbred Strain) 封闭群(Closed Colony) 杂交群(Hybrid Colony)
一、实验动物科学的基本概念
1.实验动物( Laboratory Animal )
四大特点
B.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寄生虫施行人工控制
目前根据对微生物、寄生虫控制程度,我国将实验动物分为四个等级: 普通动物(Conventional Animal, CV) 清洁动物(Clean Animal, CL)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ific Pathogen Free Animal, SPF) 无菌动物(Germ Free Animal,GF)和 悉生动物(Gnotobiotic Animal,GN)
《实验动物学教程》课件

实验动物的饲料种类与特点
介绍不同种类的实验动物饲料,如干饲料、半干 饲料、湿饲料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3
实验动物的饲养标准与饲料配方
介绍实验动物的饲养标准,以及如何根据饲养标 准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以确保实验动物的健康 和生长。
实验动物的环境与设施
实验动物的环境因素
01
介绍温度、湿度、气流、噪声等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必要性原则
只有在无法使用其他替代方法的情况 下,才可使用实验动物进行科学研究 。
科学性原则
在实验过程中,应遵循人道主义原则 ,尊重动物生命和权利,不得进行虐 待和残忍行为。
05
实验动物学的发展趋势与展 望
实验动物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实验动物学发展历程
实验动物学自20世纪初开始发展, 经历了科学实验、生物学研究、医学 研究等阶段,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 善的学科体系。
以及如何为实验动物提供适宜的环境。
实验动物的笼具与笼具的清洁与消毒
02
介绍实验动物的笼具种类和特点,以及如何进行笼具的清洁与
消毒,以确保实验动物的健康和舒适。
实验动物设施的类型与特点
03
介绍不同类型的实验动物设施,如开放式设施、屏障式设施等
,以及它们的特点和使用范围。
03
实验动物的应用研究
实验动物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与实验动物学
人工智能技术在实验动物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智 能监测、数据分析等,将有助于提减少和优化
在科学研究中,应尽量使用替代品 、减少实验动物数量、优化实验方 案,以减轻动物痛苦和减少资源消 耗。
仁慈与公正
对待实验动物应仁慈、公正,遵循 人道主义原则,不得进行虐待和残 忍行为。
介绍不同种类的实验动物饲料,如干饲料、半干 饲料、湿饲料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3
实验动物的饲养标准与饲料配方
介绍实验动物的饲养标准,以及如何根据饲养标 准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以确保实验动物的健康 和生长。
实验动物的环境与设施
实验动物的环境因素
01
介绍温度、湿度、气流、噪声等环境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必要性原则
只有在无法使用其他替代方法的情况 下,才可使用实验动物进行科学研究 。
科学性原则
在实验过程中,应遵循人道主义原则 ,尊重动物生命和权利,不得进行虐 待和残忍行为。
05
实验动物学的发展趋势与展 望
实验动物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实验动物学发展历程
实验动物学自20世纪初开始发展, 经历了科学实验、生物学研究、医学 研究等阶段,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 善的学科体系。
以及如何为实验动物提供适宜的环境。
实验动物的笼具与笼具的清洁与消毒
02
介绍实验动物的笼具种类和特点,以及如何进行笼具的清洁与
消毒,以确保实验动物的健康和舒适。
实验动物设施的类型与特点
03
介绍不同类型的实验动物设施,如开放式设施、屏障式设施等
,以及它们的特点和使用范围。
03
实验动物的应用研究
实验动物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与实验动物学
人工智能技术在实验动物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智 能监测、数据分析等,将有助于提减少和优化
在科学研究中,应尽量使用替代品 、减少实验动物数量、优化实验方 案,以减轻动物痛苦和减少资源消 耗。
仁慈与公正
对待实验动物应仁慈、公正,遵循 人道主义原则,不得进行虐待和残 忍行为。
实验动物PPT课件

03
CATALOGUE
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实验动物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生命科学研究
实验动物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遗传学、细胞生 物学、神经科学等领域的实验研究。
基因编辑技术
利用实验动物进行基因敲除、敲入等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有助 于深入了解基因功能和疾病发生机制。
人类疾病模型
药物研发与筛选
利用实验动物模型研究药物作用机制,提高新药 研发效率和成功率,降低临床试验风险。
疾病机制研究
通过实验动物模型揭示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为 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3
生物医学工程与组织再生
利用实验动物模型研究生物医学工程和组织再生 技术,为器官移植、损伤修复等领域提供技术支 持。
实验动物的疾病控制与预防
健康监测
定期对实验动物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免疫接种
根据需要制定免疫接种计划,提高动物的免疫力。
隔离与治疗
对患病动物进行隔离和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06
CATALOGUE
实验动物未来发展展望
实验动物技术的发展趋势
基因编辑技术的进一步应用
随着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实验动物基因 型和表型将更加精确可控,有助于研究特定基因功能和疾 病机制。
03
豚鼠
豚鼠在免疫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是常用的过敏反应和免疫学实验动物 。
05
04
兔子
兔子在生理学、毒理学和皮肤病学研 究中较为常用,其皮肤结构和功能与 人类相似。
02
CATALOGUE
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
实验动物饲养环境
温度
实验动物饲养环境应保持恒定 的温度,以满足不同实验动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主要介绍了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概念、 复制模型的意义和原则;常用疾病模型的 复制方法和应用;免疫缺陷动物、转基因 动物定义及其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研究动物模型目的在于揭示人类疾病发病 机理,寻找预防疾病的有效措施。
1
第一节 动物模型概述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Animal Model of Human Diseases)
10
四、影响动物模型质量的因素
• 致模因素 • 动物因素 • 实验技术因素
1.实验季节 2.昼夜不同时间的影响 3.麻醉深度的影响 4.操作技术的 5.实验给药的影响 6.对照组对造模的影响
• 环境因素和营养因素
11
第二节 常用动物模型的复制
一、肿瘤动物模型 • 自发性动物肿瘤模型 • 诱发性肿瘤动物模型
2 获得性免疫缺陷动物:猴、小鼠、猫等AIDS模型
17
二、免疫缺陷动物的特征及其应用
1.裸小鼠 (nude mice)
(1)发现与培育:裸鼠(nu/nu)
• 1962年由英国格拉斯哥医院的Grist在非近交系小鼠培育 中偶尔发现无毛小鼠。
• 1966年经英国爱丁堡研究所的Flanagan证实,这种小鼠 是由于11号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发生突变所致。
七、生殖医学动物模型 • 致畸试验动物模型 • 前列腺增生症病理实验动物模型
15
第三节 免疫缺陷动物
免疫缺陷动物 (immunodeficient animal) 是指由于先天性遗传突变或用人工诱导
的方法建立的一种或多种免疫系统组成成 分缺陷的动物。
16
一、 免疫缺陷动物的分类
1 先天性免疫缺陷动物: a. T淋巴细胞功能缺陷动物:裸小鼠,裸大鼠 b. B淋巴细胞功能缺陷动物:CBA/N小鼠 c. NK细胞功能缺陷动物:Beige小鼠 d. 联合免疫缺陷动物:SCID小鼠等
是指特定的疾病不会在某种动物身上发生, 从而可以用来探讨为何这种动物对该疾病有天 然的抵抗力。
如哺乳动物均易感染血吸虫病,而居于洞 庭湖流域的东方田鼠却不能复制血吸虫病。
7
4.生物医学动物模型(Biomedical Animal Model)
是指利用健康动物生物学特征来提供人类疾 病相似表现的疾病模型。
• 1953年由英国的阿伯丁研究所发现,基因符号为rnu; • 1975年又发现了纯合子的裸大鼠(nu/nu), • 1977年在英国的MRC实验动物中心建立了裸大鼠种群。 • 此后逐步引入美国、日本等。 • 1983年引人中国。
2.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Animal Model of Different System Diseases
是指与人类各系统疾病相应的动物模型,如消 化、呼吸、泌尿、心血管、神经等系统疾病相应 的动物模型。
9
(三)按模型种类分类
疾病模型的种类包括整体动物、 离体器官和组织、细胞株和数字模型。
整体动物模型是常用的疾病模型, 也是研究人类疾病常用的手段。
是指医学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 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相关材料。动物模型的研 究,实质上是有关实验动物的应用科学。
动物模型主要用于实验生理学、实验病理学和实 验治疗学(药物筛选和新疫苗开发)。
2
一、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意义
• 避免人体实验造成的危害 • 可复制不易见到的疾病 • 可复制发病率低、潜伏期和病程长的疾病 • 严格控制试验条件,增加实验的可比性 • 样品易得,实验操作简化 • 有助于全面认识疾病本质
5
2.自发性动物模型(Spontaneous Animal Model)
是指实验动物未经任何人工处置,动物自 然发生的疾病,或由于基因突变,通过遗传 育种保留下来的动物模型。主要包括突变系 的遗传疾病模型和近交系的肿瘤疾病模型。
6
3.抗疾病型动物模型(Negative Animal Model)
• 1968年Pantelouris研究发现该无毛小鼠没有胸腺。 • 1969年Rygaard首先将人结肠腺癌移植裸小鼠获得成功
18
(2)裸小鼠的主要缺陷特征:
①被毛生长发育异常,表现为全身形似无毛,呈 裸体状;
②无胸腺,仅有胸腺残迹或异常的上皮细胞,这 种上皮细胞不能使T细胞正常的分化,因而免 疫力低下;
1.肝癌 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雌雄不限。 亚胺基偶氮甲苯(OAAT)诱发小鼠肝癌 黄曲霉素诱发大鼠肝癌
2.胃癌 甲基苄基亚硝胺(MBNA)复制小鼠前胃癌 3.肺癌 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小鼠肺癌
• 移植性肿瘤动物模型
12
二、消化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 幽门螺杆菌感染动物模型 • 肝硬化动物模型 • 胃肠渍疡动物模型
③细胞正常,成年裸小鼠的NK细胞活性较高,但 幼鼠的NK细胞活性相对低下。
19
(3)裸小鼠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①在组织移植(人类肿瘤)研究方面
②在肿瘤药物治疗和肿瘤免疫研究方面
③免疫和遗传研究方面
④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机制的研究方面
⑤其他方面的研究
20
2.裸大鼠 (nude rat)
(1)裸大的发现与培育:
兔甲状旁腺分布比较分散,位置不固定,有的附着 在主动脉弓附近,摘除甲状腺不影响甲状旁腺功能,是 摘除甲状腺实验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8
(二)按系统范围分类
1.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动物模型
Animal Model of Fundamental Pathologic Processes of Disease
是指各种疾病共有的一些基本病理过程模型。
三、呼吸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 慢性支气管炎动物模型 • 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动物模型
13
四、心血管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 动脉粥样硬化 • 高血压动物模型
五、内分泌及营养代谢性疾病动物模型 • 糖尿病动物模型 • 营养性肥胖动物模型
14
六、传染性疾病动物摸型 • 病毒性肝炎动物模型 • 流行性出血热动物模型
3
二、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复制原则
• 相似性 • 重复性 • 可靠性 • 适用性和可控性 • 易行性和经济性
4
三、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分类
(一)按产生原因分类
1.实验性动物摸型(Experimental Animal Model) 又称诱发性动物模型
是指研究者通过使用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和复 合性致病因素作用于动物,造成动物组织、器官或全 身特定的损害,出现某些类似人类疾病时的功能、代 谢或形态结构方面的病变,即人为地诱发动物产生类 似人类疾病模型。
主要介绍了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概念、 复制模型的意义和原则;常用疾病模型的 复制方法和应用;免疫缺陷动物、转基因 动物定义及其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研究动物模型目的在于揭示人类疾病发病 机理,寻找预防疾病的有效措施。
1
第一节 动物模型概述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Animal Model of Human Diseases)
10
四、影响动物模型质量的因素
• 致模因素 • 动物因素 • 实验技术因素
1.实验季节 2.昼夜不同时间的影响 3.麻醉深度的影响 4.操作技术的 5.实验给药的影响 6.对照组对造模的影响
• 环境因素和营养因素
11
第二节 常用动物模型的复制
一、肿瘤动物模型 • 自发性动物肿瘤模型 • 诱发性肿瘤动物模型
2 获得性免疫缺陷动物:猴、小鼠、猫等AIDS模型
17
二、免疫缺陷动物的特征及其应用
1.裸小鼠 (nude mice)
(1)发现与培育:裸鼠(nu/nu)
• 1962年由英国格拉斯哥医院的Grist在非近交系小鼠培育 中偶尔发现无毛小鼠。
• 1966年经英国爱丁堡研究所的Flanagan证实,这种小鼠 是由于11号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发生突变所致。
七、生殖医学动物模型 • 致畸试验动物模型 • 前列腺增生症病理实验动物模型
15
第三节 免疫缺陷动物
免疫缺陷动物 (immunodeficient animal) 是指由于先天性遗传突变或用人工诱导
的方法建立的一种或多种免疫系统组成成 分缺陷的动物。
16
一、 免疫缺陷动物的分类
1 先天性免疫缺陷动物: a. T淋巴细胞功能缺陷动物:裸小鼠,裸大鼠 b. B淋巴细胞功能缺陷动物:CBA/N小鼠 c. NK细胞功能缺陷动物:Beige小鼠 d. 联合免疫缺陷动物:SCID小鼠等
是指特定的疾病不会在某种动物身上发生, 从而可以用来探讨为何这种动物对该疾病有天 然的抵抗力。
如哺乳动物均易感染血吸虫病,而居于洞 庭湖流域的东方田鼠却不能复制血吸虫病。
7
4.生物医学动物模型(Biomedical Animal Model)
是指利用健康动物生物学特征来提供人类疾 病相似表现的疾病模型。
• 1953年由英国的阿伯丁研究所发现,基因符号为rnu; • 1975年又发现了纯合子的裸大鼠(nu/nu), • 1977年在英国的MRC实验动物中心建立了裸大鼠种群。 • 此后逐步引入美国、日本等。 • 1983年引人中国。
2.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Animal Model of Different System Diseases
是指与人类各系统疾病相应的动物模型,如消 化、呼吸、泌尿、心血管、神经等系统疾病相应 的动物模型。
9
(三)按模型种类分类
疾病模型的种类包括整体动物、 离体器官和组织、细胞株和数字模型。
整体动物模型是常用的疾病模型, 也是研究人类疾病常用的手段。
是指医学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 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相关材料。动物模型的研 究,实质上是有关实验动物的应用科学。
动物模型主要用于实验生理学、实验病理学和实 验治疗学(药物筛选和新疫苗开发)。
2
一、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意义
• 避免人体实验造成的危害 • 可复制不易见到的疾病 • 可复制发病率低、潜伏期和病程长的疾病 • 严格控制试验条件,增加实验的可比性 • 样品易得,实验操作简化 • 有助于全面认识疾病本质
5
2.自发性动物模型(Spontaneous Animal Model)
是指实验动物未经任何人工处置,动物自 然发生的疾病,或由于基因突变,通过遗传 育种保留下来的动物模型。主要包括突变系 的遗传疾病模型和近交系的肿瘤疾病模型。
6
3.抗疾病型动物模型(Negative Animal Model)
• 1968年Pantelouris研究发现该无毛小鼠没有胸腺。 • 1969年Rygaard首先将人结肠腺癌移植裸小鼠获得成功
18
(2)裸小鼠的主要缺陷特征:
①被毛生长发育异常,表现为全身形似无毛,呈 裸体状;
②无胸腺,仅有胸腺残迹或异常的上皮细胞,这 种上皮细胞不能使T细胞正常的分化,因而免 疫力低下;
1.肝癌 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雌雄不限。 亚胺基偶氮甲苯(OAAT)诱发小鼠肝癌 黄曲霉素诱发大鼠肝癌
2.胃癌 甲基苄基亚硝胺(MBNA)复制小鼠前胃癌 3.肺癌 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小鼠肺癌
• 移植性肿瘤动物模型
12
二、消化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 幽门螺杆菌感染动物模型 • 肝硬化动物模型 • 胃肠渍疡动物模型
③细胞正常,成年裸小鼠的NK细胞活性较高,但 幼鼠的NK细胞活性相对低下。
19
(3)裸小鼠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①在组织移植(人类肿瘤)研究方面
②在肿瘤药物治疗和肿瘤免疫研究方面
③免疫和遗传研究方面
④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机制的研究方面
⑤其他方面的研究
20
2.裸大鼠 (nude rat)
(1)裸大的发现与培育:
兔甲状旁腺分布比较分散,位置不固定,有的附着 在主动脉弓附近,摘除甲状腺不影响甲状旁腺功能,是 摘除甲状腺实验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8
(二)按系统范围分类
1.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动物模型
Animal Model of Fundamental Pathologic Processes of Disease
是指各种疾病共有的一些基本病理过程模型。
三、呼吸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 慢性支气管炎动物模型 • 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动物模型
13
四、心血管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 动脉粥样硬化 • 高血压动物模型
五、内分泌及营养代谢性疾病动物模型 • 糖尿病动物模型 • 营养性肥胖动物模型
14
六、传染性疾病动物摸型 • 病毒性肝炎动物模型 • 流行性出血热动物模型
3
二、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复制原则
• 相似性 • 重复性 • 可靠性 • 适用性和可控性 • 易行性和经济性
4
三、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分类
(一)按产生原因分类
1.实验性动物摸型(Experimental Animal Model) 又称诱发性动物模型
是指研究者通过使用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和复 合性致病因素作用于动物,造成动物组织、器官或全 身特定的损害,出现某些类似人类疾病时的功能、代 谢或形态结构方面的病变,即人为地诱发动物产生类 似人类疾病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