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艺术鉴赏与制作课程大作业

合集下载

《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美术人教版12五年级上册

《第20课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美术人教版12五年级上册

《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学习《珍爱国宝-古代陶瓷艺术》课程,使学生能够:1. 了解古代陶瓷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历史背景。

2. 掌握欣赏陶瓷艺术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提高审美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主题探索:学生需搜集至少三件古代陶瓷艺术品的图片及简要介绍,包括其制作年代、工艺特点、造型与图案等。

学生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获取相关信息,并做好记录。

2. 艺术欣赏:学生需在课堂上展示所搜集的陶瓷艺术品图片,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艺术特色,分享欣赏心得。

此环节旨在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创作实践:学生需根据所学知识,尝试用画笔或手工制作的方式,创作一件以古代陶瓷为灵感的艺术品。

创作过程中,学生需注意运用所学到的陶瓷艺术特点及色彩搭配等技巧。

4. 作品展示:学生需将创作的艺术品进行展示,并简述创作灵感及制作过程。

通过互评作品,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三、作业要求针对以上作业内容,特提出以下要求:1. 主题探索:所搜集的陶瓷艺术品信息需真实可靠,图片需清晰可见,介绍需详细准确。

2. 艺术欣赏:在分享时需运用所学知识,从造型、工艺、图案等方面进行分析,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3. 创作实践:创作过程中需注意安全,使用合适的手工材料和画笔等工具。

作品需体现出对古代陶瓷艺术的理解和创意。

4. 作品展示:展示时需简明扼要地介绍创作灵感及制作过程,与同学进行互动交流。

四、作业评价本作业的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信息搜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艺术欣赏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3. 创作实践的创意和技巧运用。

4. 作品展示的交流和互动能力。

五、作业反馈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并给出改进意见。

同时,学生也可进行互评,互相学习和提高。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古代陶瓷艺术,提高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陶艺欣赏与制作的结业论文

陶艺欣赏与制作的结业论文

陶艺欣赏与制作的结业论文瓷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看着形状的各异的瓷器,大家就会生出很多的好奇,这么精致的瓷器是怎么做出来的,上面的图案是怎么弄上去的,这些色彩又是怎么回事?为了能正真了解这些漂亮的瓷器是如何制作出来的,我们宿舍集体出动去修陶艺课,亲自体验如何制作瓷器,下面这些便是我通过选修这门课所获得的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以及通过自己的亲力亲为所得到的一些感受。

第一节课我们大家都怀着好奇的心态早早的便去了教室,没想到教室里已经做了好多的人,才发现原来大家和我们都一样,都很好奇,很积极啊!随便找了位置坐下之后,老师也来到了教室,便开始了我们的陶艺课。

首先老师给我们讲了陶瓷的历史:1,距今80000-9000年前,新石器时代彩陶。

那是的陶瓷都是在800多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用过渡金属的氧化物作画料,(这些画料耐高温,且在高温下易显色),如铁红(氧化铁)。

那是的的陶瓷都有这样的特点:粗糙、渗水(如花盆)。

2,在夏、商、周出现了釉陶(“釉”的出现,第一次飞跃)而在这时的陶瓷上的釉都只有几十微米厚。

但却因为有釉的加入而变得很好看。

3,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江南越窑便出现了青瓷,这种青瓷是在釉陶的基础之上转变而来的,青瓷的釉变厚。

4,隋唐五代,南青北瓷和天马行空5,宋代五大名窑的出现导致了瓷器的出现,这是第二次飞跃,使得瓷器到达顶峰状态。

6,元明,一枝独店景德镇,清墨再染青花7,在明代清幽古镇宜兴(中国陶都)出现了紫砂、有“宫中艳说大彬壶,海外竞求鸣远碟”之说。

8,在清代集万千宠爱于一生的景德镇,半透明釉发展为半透明胎,这是陶瓷艺术的第三次飞跃。

讲完了陶瓷的历史,我们对陶瓷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以前不知道,经老师这么一讲才发现原来陶艺也有这么深刻的历史,对陶瓷艺术是越来越喜欢了。

紧接着老师便开始了陶瓷艺术的讲解。

偌大的一个教室大家都很有认真的听着老师的讲解,忽然觉着陶瓷艺术的魅力比想象中要大得多。

中国陶瓷艺术的特点中国陶瓷艺术的特点:首先这些陶瓷风格大多写意,含蓄隽永。

现代陶艺鉴赏与制陶作业

现代陶艺鉴赏与制陶作业

现代陶艺鉴赏与制陶作业一.作品名称:猴王二.主题思想:陶艺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它起源于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华夏的先民就已经会制造和适用陶器,它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史,透着原始的魅力。

陶艺又是一种现代的艺术,随着陶艺文化的兴起,陶艺制品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亲手做陶艺成为了人们工作学习之余休闲放松的一种休闲方式。

学习陶艺课程不仅让我们了解了陶艺的文化,而且让我们亲身感受到了制陶的享受过程,锻炼了动手能力,看着一件件带着泥土味道的陶艺作品从我们手中做出,透露着我们的个性,我们感到无比的新奇与开心。

在现代陶艺众多门类中,泥塑作品深深地吸引了我们小组。

它们简约而不简单,看似紧实的一个整体,却散发出无尽的飘逸,吸引人们的眼球。

那一条条错落有致的曲线,层次分明地给人们展示了那无尽的魅力。

对于初学的我们来说,塑造一个面部的肖像挑战性不是很大,所以我们选择做一个猴类的面部肖像。

三.制作过程:我们小组确定了所做的作品,向老师咨询了解其制作方法后,组长进行了明确的分工,一人负责揉泥做准备工作,做取泥、递泥等工作,一人负责细节的技术活。

然后,我们便开始了我们的工作。

首先,取适量的泥在手里反复揉捏,直至泥变得均匀,没有较大硬块,且干湿度刚好。

接着,我们将泥捏出大致轮廓,平放在一块木板上,再用木切刀修边幅,这样,第一步就做成了。

接下来,又取泥并用泥塑刀使其均匀地附着在轮廓上,做成鼻梁、眼眉和额头。

紧接着,我们又用泥塑刀做最困难的步骤——刻画眼睛和毛发。

我们比对着心中那预先想好的形象,我们屏气凝神,每一刀都是全神贯注,每一下都是尽心尽力。

精心雕琢下,一只形象逼真的猴脸出现在了我们眼前。

最后在隐秘位置刻画出自己的标志符号,再刮去泥板上的残泥,清洁桌面,大功告成。

毕竟这是我们用时最多、最精心、最成功的一次完美杰作,给作品拍照留念,当然也当做最后的美好回忆。

四.总结通过这期的陶艺课,我们了解认识并制作了陶艺。

还认识了不少因为共同的爱好兴趣而走到一起的小伙伴们,很高兴与你们相处这短短的八次课程。

陶瓷艺术鉴赏与制作试卷@中科大

陶瓷艺术鉴赏与制作试卷@中科大

习题:(增加部分为红色)习题一:就你对中国几千年来陶瓷艺术和工艺发展的历史的了解,哪一个时代或者哪一种瓷器是你所欣赏和喜爱的,为什么?它具有什么样的特征,试从文化内涵、审美意韵、工艺沿革以及历史社会等方面进行开放性的论述。

习题二:什么是陶艺?习题三:追忆陶艺起源的的情境。

试从材料技法和文化内涵诸方面来分析一件彩陶作品。

习题四:思考阐述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审美价值。

习题五:叙述彩陶、黑陶、灰陶和白陶分别对应的考古学文化时期和各自的特色。

习题六:大型秦始皇兵马俑的制作流程和秦俑的美学特点。

习题七:试分析汉代百戏俑或说唱俑,体验写意的创作手法。

习题八:思考明清文人艺术家介入紫砂陶的创作的深远影响。

习题九:在地图上标识一下海上陶瓷之路的大致线路,简述对外陶瓷贸易的成就和影响。

习题十:鉴赏法门寺出土地宫唐代秘色瓷,领略越窑青瓷的美。

习题十一:熟悉宋代五大名窑的产地和烧制的特点以及后世仿制的情况。

习题十二:根据自己烧制青花瓷器的体验谈谈对青花瓷历史和审美特点的认识。

习题十三:思考陶瓷材料的化学物理属性。

习题十四:烧制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的原理。

习题十五:陶瓷窑炉的历史变革体现了烧制技术的那些变化。

习题十六:举例说明陶瓷制品怎样和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习题十七:你有家庭生活和成长过程中与陶艺制品相关联的不能忘却的故事吗?习题十八:给自己或家人设计一套理想的茶具。

习题十九:陶艺的基本制作方法有哪几种,收集一些陶艺作品,并分析其使用了哪种成型技法,彩绘方法,和烧制特点,这些方法的选择是否有利于陶、瓷器的艺术表现?习题二十:与中国古代的瓷器比较,现代陶瓷艺术有什么特征,有哪些发展和不足?习题二十一:欣赏世界各国彩陶艺术,你能说出彩陶纹饰的象征和寓意吗?习题二十二:查阅书籍或者咨询教师,追溯你的姓氏名字的来源和涵义,根据这些内涵创造意象,利用陶的造型结构,肌理特质等方式表现你的姓名的文化内涵,并阐述设计思路和制作方法。

音乐赏析_在线作业_1_整理地大《陶瓷艺术赏析》在线作业一

音乐赏析_在线作业_1_整理地大《陶瓷艺术赏析》在线作业一

地大JUNE 2021《陶瓷艺术赏析》在线作业整理人尼克知识改变命运地大《陶瓷艺术赏析》在线作业一1.[单选题]青花是指应用钴料在瓷胎上绘画然后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呈现蓝色花纹的?A.釉顶彩B.釉上彩C.釉中彩D.釉下彩正确答案:——D——2.[单选题]在中国历史上为了烧制某种特定的瓷器,人跳入窑中用生命换取成功的悲壮例子很多,这些例子表达了以下哪句话?A.天人合一B.技术有限C.舍生取义D.靠天吃饭正确答案:——A——3.[单选题]《中国陶瓷史》将我国瓷器产生的时间定于哪一时期?A.西汉B.东汉C.明朝D.北宋正确答案:——B——4.[单选题]瓷器焙少时测验生熟的窑具,在掌握火候,保证烧成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试火具即?A.日照B.火烧C.火照D.试火正确答案:————5.[单选题]器身与底足出现一圈裂纹,有的断开,有的局部相连。

A.磨足B.炸底C.耍圈D.棕眼正确答案:————6.[单选题]孔雀绿釉釉薄而艳丽,出自()。

A.洪武时期B.成化时期C.正德时期D.永乐时期正确答案:————7.[单选题]“中国白”是哪个窑的产品?A.德化窑B.耀州窑C.京窑D.越窑正确答案:————8.[单选题]元代的哪一地段成为全国制瓷中心,所烧的青花及釉里红,开创了彩绘瓷器新局面?A.河北唐山B.山东淄博C.湖南醴陵D.江西景德镇正确答案:————9.[单选题]高濂《遵生八笺》记载:“其色卵白,汁水莹厚如堆脂,然汁中棕眼隐若蟹爪,底有芝麻花细小挣钉。

”指的是哪种瓷器?A.蟹纹B.卵脂C.汝窑D.棕眼正确答案:————10.[单选题]中国陶瓷的釉上装饰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主要可分为古彩、粉彩和?A.新彩B.五彩C.斗彩D.填彩正确答案:————11.[单选题]釉面气泡在窑中爆炸时所留下的细小痕迹。

A.磨足B.炸底C.耍圈正确答案:————12.[单选题]器物底部被投放物撞击形成的裂纹。

A.磨足B.炸底C.耍圈D.棕眼正确答案:————13.[单选题]釉里红是以什么为着色剂的矿物质材料,在坯胎上彩绘装饰,再施釉高温烧制成瓷后,呈红色纹饰的瓷器品种?A.氧化铁B.氧化钴C.氧化锌D.氧化铜正确答案:————14.[单选题]元青花最主要的器型是?A.青花底B.小盘C.中盘D.大盘正确答案:————15.[单选题]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是什么时候?A.隋朝B.唐朝C.宋代D.元朝正确答案:————16.[单选题]原始瓷出现的时间?A.唐代晚期B.商代中期C.西周D.东汉正确答案:————17.[单选题]古代所说的南青北白中的北白是指()。

18春地大《陶瓷艺术赏析》在线作业二

18春地大《陶瓷艺术赏析》在线作业二

------------------------------------------------------------------------------------------------------------------------------ (单选题) 1: 元青花上画的最多的花卉是()。

A: 梅花B: 牡丹C: 荷花D: 菊花正确答案:(单选题) 2: 钧窑陈设类瓷器多施满釉,釉质肥厚,呈现“乳浊现象”,釉面下常出现不规则流动状的细线,文献中称为?A: 蚯蚓走泥纹B: 青蛇走泥纹C: 卧蚕伏露D: 青花纹正确答案:(单选题) 3: 中国陶瓷的釉上装饰有着悠久而辉煌的历史,主要可分为古彩、粉彩和?A: 新彩B: 五彩C: 斗彩D: 填彩正确答案:(单选题) 4: 清代康熙年间御窑厂仿明代宣德祭红而创烧出来的一种名贵色釉瓷器是?A: 枢府瓷B: 青花瓷C: 仿青花D: 郎窑红正确答案:(单选题) 5: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是用来形容()的。

A: 哥窑B: 汝窑C: 钧窑D: 定窑正确答案:(单选题) 6: 紫砂属于陶瓷,产地在?A: 景德镇B: 宜兴C: 沙县D: 幕府正确答案:(单选题) 7: 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是什么时候?A: 明代B: 唐朝C: 宋代D: 元朝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元青花最主要的器型是?A: 青花底B: 小盘C: 中盘D: 大盘正确答案:(单选题) 9: 孔雀绿釉釉薄而艳丽,出自()。

A: 洪武时期B: 成化时期C: 正德时期D: 永乐时期正确答案:(单选题) 10: 釉里红是指以铜红料在胎上纹绘饰后,罩的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气氛中烧成呈现红色花纹的?A: 釉顶彩B: 釉上彩C: 釉中彩D: 釉下彩正确答案:(单选题) 11: 古代所说的南青北白中的北白是指()。

《陶瓷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2001》

《陶瓷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2001》

《陶瓷》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目标:本次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陶瓷的历史、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陶瓷艺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造力。

二、设计内容:1. 了解陶瓷的历史:通过教室讲解和资料查阅,让学生了解陶瓷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应用情况。

2. 探讨陶瓷的制作工艺:介绍陶瓷的制作原料、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让学生了解陶瓷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3. 欣赏陶瓷艺术作品:展示不同风格和时期的陶瓷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和历史背景。

4. 制作陶瓷作品:组织学生动手制作陶瓷作品,可以是陶艺随笔、仿古陶器或摩登陶瓷工艺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 展示与分享:组织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陶瓷作品,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三、设计步骤:1. 预习阶段:老师在教室上介绍陶瓷的历史和制作工艺,安置相关阅读任务,让学生提前了解陶瓷的基本知识。

2. 制作准备:准备陶土、陶轮、陶瓷工具等制作材料和工具,安排制作时间和地点。

3. 制作过程:指导学生根据设计图纸或个人创意进行陶瓷作品的制作,注意操作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

4. 装饰与烧制: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对陶瓷作品进行装饰,然后进行烧制,老师提供烧制设备和技术支持。

5. 展示与分享:组织学生在学校或社区举办陶瓷作品展览,邀请家长和其他同砚参观,学生分享制作心得和艺术感悟。

四、评判方式:1. 制作成绩:根据学生的陶瓷作品设计、制作技巧和创意水平进行评分,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2. 展示表现:评判学生在展示和分享环节的表现,包括发言表达、作品介绍和互动交流等方面。

3. 总结反思:让学生在作业完成后进行总结反思,包括对陶瓷艺术的认识、制作过程的体会和未来的进修计划等。

五、设计意义: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不仅可以了解陶瓷的历史和制作工艺,还可以亲身体验陶瓷制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认识,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奥鹏南开16春学期《瓷器艺术赏析》在线作业-32页文档资料

奥鹏南开16春学期《瓷器艺术赏析》在线作业-32页文档资料

16春学期《瓷器艺术赏析》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仰韶文化: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制陶的技术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平,能够制作出非常精美的彩陶。

称为仰韶文化,也称?. 瓷器文化. 新文化. 远古文化. 彩陶文化正确答案:2. 景德镇窑始烧于哪个朝代?至宋代制瓷技术成熟,规模及质量都有很大的发展与提高. 南朝. 北朝. 五代. 西夏正确答案:3. 现代意义上瓷器出现的地点是?. 浙江绍兴上虞一带. 浙江金华一带. 江苏徐州一带. 陕西洛阳一带正确答案:4. 婺州窑,最早使用何种原料?. 化妆土. 泥土. 陶泥. 陶土正确答案:5. 瓷器的常见鉴定术语中,开片的概念是?. 釉面在高温烧制时出现的气泡,出窑时自然破开。

. 由于胎体与釉层的膨胀系数不同,在高温烧制时,二者收缩率不同,从而在釉面产生许多自然裂纹,布满器身,纹路大小,粗细,长短不等,纵横交织在一起,浆胎器均有此现象. 指瓷器上的裂痕,其状如线挂在上面。

. 因外力相碰,在某个部位外表出现较小裂纹,但未伤及内壁。

正确答案:6. 卵白瓷是元代景德镇在青白瓷生产的基础上,烧造的一种卵白釉的新品种,这种瓷器又被称为?. 枢府瓷. 青花瓷. 仿青花. 郎窑红正确答案:7. 青花瓷是一种呈现蓝色纹饰的何种瓷器?. 釉上彩. 釉下彩. 五彩正确答案:8. 元代瓷器的特点:体型硕大和?. 胎体厚重. 胎体轻薄. 层次少. 色彩丰富正确答案:9. 在胎上先用青花釉料画出部分花纹,又在釉上与之相适应的加以彩绘,使青花与彩绘形成变化统一的装饰效果的是?. 彩绘. 斗彩. 填彩. 开光正确答案:10. 最早对陶瓷生产的工艺学著作,恢复了许多工艺、釉色及吹釉的是唐英的?. 《兰亭序》. 《富春山居图》. 《陶冶图说》. 《清明上河图》正确答案:11. 洪武釉里红器装饰以什么题材为主?. 以植物题材为主. 以动物题材为主. 以建筑题材为主. 以人物题材为主正确答案:12. 陶瓷生产的基础原料是哪一种?. 石英. 瓷土. 瓷石. 粘土正确答案:13. 清代康熙年间御窑厂仿明代宣德祭红而创烧出来的一种名贵色釉瓷器是?. 枢府瓷. 青花瓷. 仿青花. 郎窑红正确答案:14. “甜白釉”产生于哪个时期?. 成化时期. 永宣时期. 宣德时期正确答案:15. 德清窑:德清,余杭等地均有窑址,除了烧制青瓷还烧造?. 紫瓷. 白瓷. 黑瓷. 红瓷正确答案:16. 广东佛山十湾窑仿均釉种,以一品种最为著名,它是一种蓝釉中流淌成从白色如雨点状的品种,好像夏日在蔚蓝的晴空中,突然下一场暴雨似的,我们俗称它为?. 瀑布纹. 镂空墙. 仿青花. 雨淋墙正确答案:17. 钧窑陈设类瓷器多施满釉,釉质肥厚,呈现“乳浊现象”,釉面下常出现不规则流动状的细线,文献中称为?. 蚯蚓走泥纹. 青蛇走泥纹. 卧蚕伏露. 青花纹正确答案:18. 釉下五彩是哪里的首创?. 湖南醴陵. 河北唐山. 江西景德镇. 山东淄博正确答案:19. 高濂《遵生八笺》记载:“其色卵白,汁水莹厚如堆脂,然汁中棕眼隐若蟹爪,底有芝麻花细小挣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瓷艺术鉴赏与制作课程大作业
2011年 10 月 31 日
学习陶艺的感受
一、陶瓷简介
陶瓷,众所周知,即陶器与瓷器的总称。

中国人约公元前8000年-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陶瓷材料大多是氮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

常用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

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蛋可塑性较差。

除了在食品、装饰的使用上,在科学艺术的发展中亦扮演重要角色。

陶瓷工艺流程。

陶瓷,是人类在生存空间中最早出现的几种艺术形式之一。

从初始的以实用为目的,渐渐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增加了美学功能,使其成为集实用和欣赏为一体的工艺美术品,最终陶瓷又摆脱了实用的初衷,成为完全意义上的欣赏品。

陶艺是一种人工形态。

陶瓷形态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

人只有掌握了水土揉合的可塑性,流变性,以及成型方法和烧结规律,才能促成陶艺形态的产生和演化,使陶瓷器物产生美的形式。

同是注重造型与装饰的有机结合,通过人们敏锐的灵感和创新意识,捕捉并揭示泥土的塑性美、柔韧美以及表现活力,这样就出现了全新陶艺形态,为智慧的人所掌握、发展、创新。

二、陶瓷工艺流程
1、淘泥,就是把瓷土淘成可用的瓷泥,是制瓷的第一道工序。

高岭土是烧制瓷器的最佳原料。

2、摞泥,淘好的瓷泥并不能立即使用,要将其分割开来,摞成柱状,以便于储存和拉坯用。

3、拉坯,将摞好的瓷泥放入大转盘内,通过旋转转盘,用手和拉坯工具,将瓷泥拉成瓷坯。

4、修坯,刚印好的毛坯厚薄不均,需要通过修坯这一工序将印好的坯修刮整齐和匀称。

5、画坯,画坯有好多种,有写意的、有贴好画纸勾画的,画坯都是陶瓷工序的点睛之笔。

6、上釉,上好釉后的陶瓷品光滑而又明亮:不同的上釉手法,又有全然不同的效果。

7、烧窑,瓷坯在窑内经受千度高温的烧炼,就像一只丑小鸭行将达化一只美天鹅。

三.陶瓷的发展史
陶瓷的产生和发展,实际上是同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紧密相连的。

大约在70万年以前的原始时代,人们就发现,将泥巴晾干后加火一烧就变得坚硬起来,而且可以做成各种形状用来盛水,放食物等等,这便是陶器产生的初始。

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做斗争的新的一页,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下面具体分析陶瓷的发展史。

1、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

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只能采用陶器。

因此可以了解商代制陶工艺也得到普遍的发展,带釉的硬陶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呈灰白色。

陶器在此时已经不在局限於盛物器皿,应用范围较广,大略可分为日用品类、建筑类、殉葬类、祭祀礼器类。

朝廷对於制陶工作也很重视。

2、秦汉时期陶瓷文化
秦汉-古代的建筑多采用木料来架构,不易久存,所以一些伟大的建筑,如秦代的阿房宫和汉代的未央宫,都无法完整保存下来,但仍可在残存的废墟中发现瓦当及汉砖等遗物,藉以略窥古代建筑的规模。

3、隋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西元五百八十九年,杨坚篡北周并南陈,统一中原,改国号为隋,隋的朝代虽短,但在瓷器烧制上,却有了新的突破,不但有青瓷烧造,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另外此时在装饰手法上也有了创新,如在器物上另外的泥片—贴花,就是一
例。

4、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

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于火烧温度。

汉代虽有瓷器,但温度不高,质地脆弱只能算是原瓷,而发展到唐代,不但釉药发展成熟,火烧温度能达到摄氏一千度以上,所以我们说唐代是真正进入瓷器的时代。

唐代最著名的窑为越窑与邢窑。

5、元朝时期陶瓷文化
元代入主中原九十一年,瓷业较宋代为衰落,然而这时期也有新的发展,如青花和釉里红的兴起,彩瓷大量的流行,白瓷成为瓷器的主流,釉色白泛青,带动以後明清两代的瓷器发展,得到很高的成就。

6、明朝时期陶瓷文化
我国的陶艺发展到了明代又进入一个新的旅程,明代以前的瓷器以青瓷为主,而明代之後以白瓷为主特别是青花、五彩成明代白瓷的主要产品,而景德镇更成为主要的窑厂,规模最大,一直延续明清两代五、六百年而不衰,描写当时盛况为「昼间白烟掩空,夜间红焰烧天」。

明代开始,窑址都趋於集中在景德镇,无论官窑或民窑都偏向於彩绘瓷器,宋瓷前都以单色釉为主,而明代後走入了彩绘世界,瓷胎也趋向薄、细、白的求,在坯身上记住款式也从此开始,年代、堂号、人名都有,使研究考据有更确实的辨认。

7、清朝时期陶瓷文化
清朝中国瓷器可谓登峰造极。

数千年的经验,加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帝重视,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爱好与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成就不凡,是悠久的中国陶瓷史上最光耀灿烂。

四、我学习陶艺的感受
以前我从来没有接触过陶艺,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制作陶艺的过程,是那么的令人向往,真想有那么一天自己也能亲手制作一下陶瓷,当我知道有陶艺这门选修课的时候,简直欢喜的不得了,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这门课。

自从上了陶艺课,
我才真正地了解到和领悟到陶艺的美和领悟到陶艺的美。

对喜欢陶艺的人来说,如果没有动手做一件陶艺作品的话,那将是一种感受和经验的流失。

因为那样,你永远体会不到陶艺的魅力所在。

当然我们老师不仅仅人真的向我们介绍了有关陶瓷的理论,而且也给了我们亲手制作陶瓷的机会。

理论知识讲完后,老师留给我们三项作业,做一件白陶瓷、一件红陶瓷、粘上彩盘。

对于做红陶瓷的红陶艺土,我们需要自己去准备,老师挑了一个周六的下午带领我们全班同学去了上窑采土,去之前觉得土有什么难挖的,到哪里不都能挖来,干嘛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到那以后才知道,红陶艺土和我们平常见到的土还真不一样,也只有那种制作红陶瓷。

采完土回到宿舍,我按照老师说的方法拣选去解核成细分,然后再淘洗、晾晒,可是弄起来才知道那是多么的麻烦,搞得你到处都是,还好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搞好了,就等这些土晾干了。

我以为两三天就干了,没想到过了快两个星期,我的红陶艺土才能制作。

我本想制作一个笔筒,结果做着做着变成了花瓶,不管怎么样,我的第一件作品终于做完了。

制作白陶瓷需要到专门的地方去,我到那儿的时候已经有好多好多人正在做了,于是我也开始做了,刚开始的时候就碰到了困难,我弄的泥怎么那么粘呢,根本没有办法制作,咨询过老师之后才知道,我必须重新换泥。

我按照老师说的重新找了白泥开始制作,我用了拉坯成型的办法,但是我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那就是我不停的加水,结果虽然做成了型,但是不到一会儿,我发现我做的壶已经开始变形了,此时我才意识到我加水加多了,那时才真正领悟到制作陶瓷是一件那么困难的事情。

我不得不从头开始重新制作了一个,令我欣慰的是我终于做成了一件白陶,虽然过程坎坷,但是我还是感觉到了成功的喜悦。

做完白陶,我开始做粘上采盘,因为我不喜欢画画,所以很难想不出来我要画什么,即使想出来画什么了吧,可我又不会画画,看到别人已经画好的,真的好羡慕。

最后不得不求助同学才完成了我的作品竹叶青。

自己真正经历过制作陶艺的过程后,我才真正了解到制作陶艺并非易事。

没有头绪的,在做之前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要做什么的话,是很痛苦的。

当然,这是和个人的知识认识深浅的问题有关。

因此,所学专业的知识还是必须要深入理解的。

当然,陶艺课和其他艺术类的东西都有相同之处,画画也是讲究整,设计也是讲究整体。

下面是我的三样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