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ppt

合集下载

2024年度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优秀课件

2024年度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优秀课件
同事关系
叶圣陶先生与同事之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为教育事业 贡献力量。
社会关系
叶圣陶先生在社会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与各界人士建立了深厚 的友谊。
18
05
主题思想探讨与启示
2024/3/23
19
主题思想概述
叶圣陶先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的创作导向,关注社会现实,反
映人民心声。
他倡导“文学为人生”的观念, 强调文学的社会责任和教化功能。
叶圣陶先生身上流淌着江南士子的血 脉,他关注社会现实,关注民众疾苦, 体现了士大夫的责任与担当。
2024/3/23
9
个人经历
教育工作经历
叶圣陶先生长期从事教育工作, 历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师及教 育行政职务,积累了丰富的教育
实践经验。
2024/3/23
文学创作成就
叶圣陶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 他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散文、诗 歌等,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 的思想内涵。
22
06
艺术手法鉴赏与经典语句欣赏
2024/3/23
23
艺术手法鉴赏
细腻的心理描写
叶圣陶先生通过深入人物内心,展现其复杂而真实的情感世界,使 读者对人物有更深刻的理解。
独特的叙事角度
他常常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限制视角,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人 物的思想和情感,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生动的场景描绘
叶圣陶先生善于运用生动的细节描绘场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作品所 描绘的世界中,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生成长,具有高度的教育责任感和使命感。
勤奋好学
02
叶圣陶先生勤奋好学,不断追求进步,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深厚
的文化素养。
真诚正直
03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课件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课件
作则,鞠躬尽瘁
• 3、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 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 (用书上的原话回答)
• 明确:“写话”
• 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 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还特别重视“简洁”。
• 4、为什么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应该受到高度 重视,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了论述?

叶圣陶先生以他宽厚的人格感染
着我们,以他严谨的治学引领着我们,以
他深重的苦心激励着我们。让我们不负先
贤,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规规
矩矩作文。
布置作业
• 1、表现于本文中的作者的情感,是平淡的 还是浓烈的?试加以分析。
• 2、通过网络或其他传媒方式了解叶圣陶与 张中行的文学作品。
SUCCESS
分析课文 根据课文内容,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他主要 选择了哪些材料?
• 明确: • 缘由: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给他写纪
念文。 • 选材:与作者相关的,不见于或不明显见
于高文典册的。
• 2、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 别用了哪些事例来进行说明。
• 明确:待人厚,律己严。 • 待人厚:(1)第三自然段:修改文章 • (2)第四自然段:送客 • (3)第五自然段:复信 • (4)第六自然段:会上发言 • 律己严: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
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
标点。

——治学严谨
• 有事,或无事,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 告辞,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
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
才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
路才转身回去。

——待人宽厚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课件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课件

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被广泛研究和引用,成为了中国现代 文学的经典之一。
06
总结与思考
对叶圣陶先生的评价与思考
叶圣陶先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和思 想对中国现代文学和教育事业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叶圣陶先生的作品以清新自然、 细腻入微、富有哲理和人性关怀
为特点,深受读者喜爱。
文章语言简练,用词精准, 表达力强,具有很高的文 学艺术价值。
情感真挚
文章情感真挚,通过回忆 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展 现了作者对叶先生的敬爱 和怀念之情。
刻画生动
文章刻画了叶圣陶先生的 形象,通过具体的事例展 现了叶先生的性格特点和 生活态度。
历史意义
记录了叶圣陶先生的生平和思想
文章记录了叶圣陶先生的一些重要事迹和思想,对于了解和研究 叶先生的生平和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他的作品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关注人民疾苦,为中国现代文学注入了人道主义精神。
叶圣陶先生还积极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国际交流,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做出了贡 献。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叶圣陶先生的作品对后来的文学创作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创作风格和 思想观念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很大的 启示。
叶圣陶先生的思想和艺术追求对后来 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 动作用。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回忆性散文 ,作品发表后受到了广泛好评和关注。
作品对于了解叶圣陶先生的生平和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作品对于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承具有积极意义,为文学 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0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文学价值与意义
文学价值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课件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课件
宽厚:亲切谦逊
恭送客人
• 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 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 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 去。
➢ 这句话哪些词语应该重读?
无论:叶先生的 一定:对叶先生 还是:说明叶先生待 宽厚热情不会因 的宽厚热情表示 人宽厚热情是从始至 他人阻拦改变。 肯定,毫不怀疑。 终的,毫无例外的。
确是人之师表。” • 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 • 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
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 • 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
宽厚:真诚热情
复信
• 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 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
恳切 [kěn qiè]
譬如[pì rú]
朦胧 [méng lóng]
累赘[léi zhui] 别扭[biè niu] 拖沓[tuō tà]
妥帖[tuǒ tiē] 丁卯年[mǎo]
诲人不倦 [huì rén bù juàn] 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不耻下问 [bù chǐ xià wèn]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不觉不好
超链接部分
修润文章
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 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 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 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课件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课件

作文、做人,力求 完美,以身作则, 鞠躬尽瘁。
5.阅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它在全文中的作用。
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业绩。凡是拿笔的人,尤其 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的人,都要常常想想叶寺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 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沉重的苦心。
作用:照应开头,首尾呼应,总结全文,告诉人们要铭记叶圣陶写话的主 张,理解叶老提出这处主张的苦心。
尝试以“ 求:突出人物特点。
二三事”为题写你身边的人,要
❶以小见大,展示人物全貌。
本文在刻画人物时,选取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如第三段写吕叔湘先 生看见叶圣陶先生在“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写“我同叶圣陶先生文 墨方面的交往”,第4、5段写到的“我”与叶圣陶先生的日常交往等,都 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却能集中体现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过人品行。还 有第6—8段中的典型事例,也都是小事,但却很好地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律 己严的过人品行。文章正是通过这些小事,以小见大,展示了人物的全貌, 表现了文章主题。
1.阅读课文第一段,仔细体会“双层的悲哀”的含义以及第一段在全文中 的作用。
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1月16日逝世。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 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 以为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理解:
作者得知叶圣陶逝世时恰在除夕夜,辞旧迎新的鞭炮声倒传来不幸的 消息。乐景反衬哀情,倍增其哀,故说是“双层的悲哀”。这里作者表达 含蓄但褒贬分明,值得品味。
2.叶圣陶先生品德的过人之处是什么? 叶圣陶先生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文章最主要表现了叶圣陶先生的什么品德? 待人厚,律己严
4.在待人厚部分里,共写了关于他的哪些事情?这些事情表现了他什么性 格特点?

2024版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精品课件

2024版叶圣陶先生二三事PPT精品课件

初识叶圣陶
对其严谨治学、平易近人 的形象产生初步好感。
2024/1/28
深入了解
通过叶圣陶的作品及时代 背景等元素,进一步感受 其爱国情怀和人文精神。
情感升华
在理解叶圣陶教育思想的 基础上,对其产生深厚的 敬意和感激之情。
16
情感表达方式探讨
叙述手法
运用生动的叙述手法,展现叶圣陶的 日常生活和工作状态,让读者在细节 中感受其人格魅力。
图像辅助
通过插入叶圣陶的照片、手稿等图像 资料,使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其形象和 精神风貌。
语言运用
使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叶圣陶谦 逊、务实的品质,同时运用恰当的修 辞手法增强情感表达。
2024/1/28
17
读者情感共鸣点挖掘
教育情怀
叶圣陶作为教育家,其关注教育、 献身教育的精神容易引起读者的
共鸣。
人文关怀
8
关键语句解读
“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
这句话表达了叶圣陶先生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强调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打算我们…
这句话阐述了叶圣陶先生对于能力培养的看法,认为只有将能力内化为习惯,才能真正 具备那种能力。
2024/1/28
文章中透露出叶圣陶先生对教育事 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爱,情感真 挚动人。
启迪思想
叶圣陶先生的教育理念和人生追求 对于当代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具有重 要的启迪意义,引导人们思考教育 的本质和目的。
10
03
人物形象塑造及特点
2024/1/28
11
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叶圣陶先生
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叶圣陶先生被塑造成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严谨治学态 度和坚定信仰的学者形象。他的形象既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典型特征, 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共22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件(共22张PPT)
用本文的写话风格,以小见大、叙
议结合的方法写一写。
“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 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 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 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悲伤和怀念
叶先生去世已经让人很悲痛,偏偏又碰上除夕这 样热闹、喜庆的日子离去。“我”的一位挚友离 去,教育界深刻的人。
文革十年,张中行在凄凉中告别了妻女,一个 人回到了乡下,快要倒塌的老房子里,一住很多年。 最惨痛的是没有北京户口每次去北京探望妻女,都 遭受几番羞辱。
文革十年,叶老也成了文教界被打倒的“祖师爷 ”语文课本没有了,建立的语言规范崩塌了。叶老 还要承受长期与家人分离的痛苦,内心的孤独和焦 虑,一直萦绕心头。
文章写了叶圣陶先生的哪几件事?
略读方法:略读侧重观其大略,粗知 文章的大意。略读时可以根据一定的 目的或需要,确定阅读重点,其他部 分的文字则可以快速阅读。
待人厚 (3-5)
修改文章 恭送客人 真诚复信
律己严 (6-8)
作文如话 文风简洁 用语规范
第一部分:(1)交代写作缘由,突出“我”的悲痛之情。 第二部分:(2)总写叶圣陶先生品德的过人之处。 第三部分:(3-5)写叶圣陶先生在文字工作和日常交往中“待人厚”的一面。 第四部分:(6-8)从语文方面写叶圣陶先生“律己严”的一面。 第五部分:(9)感悟叶圣陶先生的良苦用心,并提出希望。
访谈过程
问:您和叶老怎么认识的呢? 答:我第一次见到叶圣陶先生,是五十年代初,我 编课本,他领导编课本。 问:这次合作之前,您知道他吗? 答: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 作品的时候。 问:那你觉得认识之后和之前有不同吗? 答: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失之太 浅,至少是没有触及最重要的方面—品德。

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课件(共31张PPT)

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课件(共31张PPT)
【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付之一笑】一笑了之,表示毫不介意。
整体感知
常出现于段首、段尾,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1.略读课文(快速阅读,用波浪线标出过渡句),划分结构。
第一部分:(1)叶老逝世“我”深感悲哀。
第二部分:(2-8)叶老品行:待人宽待己严。
1.总写叶老品行(2) 2.叶老待人宽厚 ① 修改文章(3)
课堂检测
1.下列加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C )
A.别扭(bié) 譬如(pì)
鞠躬尽瘁(jū)
B.业绩(jì)
字帖(tiē) 细致恳切(kěn)
C.恢复(huī) 商酌(zhuó) 颠沛流离(pèi)
D.累赘(zhui) 拖沓(tā)
以身作则(zé)
课堂检测
2.下列字形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B )
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 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业绩。
悲伤、怀念之情。
总结全文
叶圣陶先生以他宽厚的人格感染着我们,以他严 谨的治学引领着我们,以他深重的苦心激励着我们。 让我们不负先贤,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 规规矩矩作文。
待人真诚,关怀备至。
细节探究
他不只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 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
坚持写话的风格,为读者着想。
细节探究
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 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
善于反思,低调谦虚,对自己写作要求严格,同时 文风方面重视简洁。
有这样一个人,12岁时立志爱国强国,所以央 求其师为他取字以表明心迹,其师取“秉臣”二字, 并教育他要爱国就要先爱乡。1911年辛亥革命光复, 他又找到老师说:“清廷覆灭,不能再为臣,请先 生改一个字”,先生笑道:“你名绍钧,有诗曰 ‘圣人陶钧万物’”,就取‘圣陶’为字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体系局限、
教学方法滞后、
自我更新缺乏自觉性
我们不得不思考: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具备什么样素质的 语文教师才是一名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合 格语文教师?
3.叶圣陶先生对我们的启示
2012.11
略读不是简单的、粗略的阅读,学生从精读获 得的经验,自己去读一些书籍,不再需要教师 的详细指导。
2.作文教学思想
作文就是生活
作文源于生活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 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 不枯竭,溪水自然,活 泼地流个不停歇。”
教师下水
“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自己经常动笔,或 者作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 能更有效的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
“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墩 上站着读者, 那边的桥墩上站着 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 读者 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 并且 了解作者的心情, 和作者的心情 相契合。”
目的: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方法:精读和略读
精读的指导分为三步:预习、讨论、练习
浅谈叶圣陶的教学思想及启示
黄艳萍
2013年7月12日
学习目标:
三 、叶圣陶的教学思想
1. 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的本质
2. 作文教学
作文就是生活 作文源于生活
阅读教学的目的
阅读教学的方法
教师下水
3 .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四 、当今语文教育、语文教师的现状及叶 圣陶对我们的启示
1.阅读教学
本质:双向交流的过程
3.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叶圣陶先生说:“阅ຫໍສະໝຸດ 与写作是一对孪生兄弟”,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
四.当今语文教育、语文教师面临的现 状及叶圣陶先生对我们的启示
1.当今语文教育的现状
理论研究的成果尚未转化为广大教师的认识。
应试教育机制,片面追求升学率。
功利性的价值取向的影响。
2.当今语文教师的现状
教育理念保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