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2019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第3单元 3《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教案 苏教版

2019年六年级科学下册 第3单元 3《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教案 苏教版

2019年六年级科学下册第3单元 3《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教案苏教版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运用想像对未来人类的演化趋势做出合理的预测。

科学知识知道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十分奇妙的。

教学重难点本课重点引导学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难点是知道自然选择的道理。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查阅关于人类进化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集中话题导入新课1、出示达尔文的照片,问:认识这是谁吗?这是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你对他有哪些了解呢?2、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有关达尔文的资料。

3、教师小结:达尔文是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生物学家之一,他用进化论学说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人类的诞生作出了精辟的解释。

今天我们学习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

板书课题二、认识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1、学说读32页资料,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在达尔文进化论中,自然选择是最重要的观点之一,究竟何为自然选择通过下列事例来理解举例:假如你是一位牧民,你有一群绵羊,一半是白色的,一半是黑色的。

如果白色的好卖,你会怎么做?这样做的结果如何?牧民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人类有计划地对养殖动物或种植物选择优良变异个体,从而进行选择形成生物新类型的过程。

)假设:你的羊逃到了附近的森林里它们唯一的天敌是狼。

狼在夜间捕食,经常捕捉到那些显眼的绵羊,很快森林中的绵羊是什么颜色了?这就是自然选择。

(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

叫做“自然选择”)3、学生阅读33页一个自然选择的实例。

4、讨论:为什么极地狐狸的耳朵短而圆?非洲沙狐的耳朵长而大?5、学生交流6、教师小结:极地狐狸的耳朵短而圆可减少热量的流失,非洲沙狐的耳朵长而大,有利于在炎热的环境中散热。

三、了解达尔文理论面临着挑战学生阅读34页资料,说说达尔文经典进化论哪一个观点受到挑战,证据是什么?(澄江化石等考古新发现挑战的是达尔文的“生物的进化是缓慢的、渐进的”这一观点。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3.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3.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3.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2.掌握生物进化的概念;3.掌握自然选择的概念。

2. 能力目标1.发现生物进化的规律;2.运用自然选择的概念解释生物进化;3.进行简单的观察和实验。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1.掌握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2.掌握生物进化的概念。

2. 难点1.运用自然选择的概念解释生物进化。

三、教学内容1. 生物进化的概念生物进化是指在物种遗传变异的基础上,通过人工或自然选择、随机漂变、突变等机制,从而使物种适应环境,发生结构、形态、生理、行为等方面的变异和改变。

2. 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是英国的生物学家、考古学家和伦理学家。

他提出了生物进化的学说,创立了“进化论”。

他主张生物是通过自然选择来起源和进化的。

他的著作《物种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对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有重要影响。

3.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指物种在自然环境中的适应性变化,通过对生态位的适应和生殖生物学上的成功,从而获得生存和繁殖的有利条件。

自然选择有利于优胜劣汰,从而推进了物种的进化。

四、教学过程1. 自然状态的观察要求学生到校园里的花坛、草坪、山坡等地方去观察,找到有关生物进化的信息。

2. 开始探索在观察后,可以先让学生谈一下生物进化的概念和理解。

3. 达尔文简单介绍达尔文、生平事迹。

4. 生物进化的历程让学生了解到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存在的变异因素和影响生物进化的因素。

5. 进行自然选择的实验让学生在几个茶杯里放置两种不同大小、颜色的花籽,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实验探索自然选择的原理。

6. 思考扩展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物进化所发生的原因、方式。

以及进化可能对相应生物的适应性和形态方面的影响。

五、教学方式1. 课堂讲授2. 实验教学3. 讨论答辩六、教学评价1.通过问题演示和简单实验来让学生学习进化论的基础知识;2.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发现生物进化的规律;3.营造一种积极、勇敢探索、实践探索的教学氛围。

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教案

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教案

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教学设计大庄中心小学高兰秀一、教学目标1.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2.运用想像对未来人类的演化趋势做出合理的预测。

二、科学知识知道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含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十分奇妙的。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难点是:知道自然选择的道理。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查阅关于人类进化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集中话题导入新课1、出示达尔文的照片,问:认识这是谁吗?这是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你对他有哪些了解呢?2、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有关达尔文的资料。

3、教师小结:达尔文是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生物学家之一,他用进化论学说对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人类的诞生作出了精辟的解释。

今天我们学习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

板书课题二、认识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1、学说读32页资料,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在达尔文进化论中,自然选择是最重要的观点之一,究竟何为自然选择通过下列事例来理解举例:假如你是一位牧民,你有一群绵羊,一半是白色的,一半是黑色的。

如果白色的好卖,你会怎么做?这样做的结果如何?牧民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人类有计划地对养殖动物或种植物选择优良变异个体,从而进行选择形成生物新类型的过程。

)假设:你的羊逃到了附近的森林里它们唯一的天敌是狼。

狼在夜间捕食, 经常捕捉到那些显眼的绵羊,很快森林中的绵羊是什么颜色了?这就是自然选择。

(生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

叫做“自然选择”)3、学生阅读33页一个自然选择的实例。

4、讨论:为什么极地狐狸的耳朵短而圆?非洲沙狐的耳朵长而大?5、学生交流6、教师小结:极地狐狸的耳朵短而圆可减少热量的流失,非洲沙狐的耳朵长而大,有利于在炎热的环境中散热。

三、了解达尔文理论面临着挑战学生阅读34页资料,说说达尔文经典进化论哪一个观点受到挑战,证据是什么?(澄江化石等考古新发现挑战的是达尔文的“生物的进化是缓慢的、渐进的”这一观点。

小学科学_《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科学_《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学习习惯:有近十位学生有主动学习的行为,深得老师赞赏。学习热情也很高,并喜欢与老师友好相处,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常在一起交流学习体会。但仍有部分学生学习懒散、学习习惯差,如:粗心大意、书写不认真,不愿思考问题,上课开小差,依赖老师讲解,依赖同学的帮助,作业喜欢与同学对题。
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浮躁、好动,学习浮躁,做事浮躁,有一颗不能安定下来的心,不能真正静下心来搞学习。这是最棘手的一个问题,表现在方方面面。例如早上来了,学生自己安排时间时,看书的不多,讲话聊天的多,跑动的多;上课的时候,心静不下来,总是想法子和周围同学说话,做小动作,听到下课铃声响了,你可能还在说最后一句话,就有人已经迫不及待地看着外面了,说明铃声响之前人家都已经做好准备了,或许已经忍耐了半天了。仿佛这四十分钟的忍耐就是为了这一会的激情。
三、揭示自然选择规律
四、人类的进化历程,建议教师课前布置学生查阅资料,上课时汇报交流,教师利用课件补充介绍。
五、人类的未来演化趋向,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像,还让学生尽量细致地把自己设想的人类未来的形象画出来。学生在汇报交流时,教师要提醒他们说明这样设想的理由。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学情分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红、黄、绿、黑四色豆子各20颗,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查阅关于人类进化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改进
一、做捡豆子的实验。
为让适者生存的主题更鲜明,教师可创设有趣的情境:“草地上有很多豆子,假如我们都是吃豆子的鸟,现在去草地上找食吧!”——可以事先不要告诉学生豆子的种类和数量,待统计结束后再告诉他们各色的豆子都是20粒。如果班级人数较多,可将各色豆子增加相同的数量。这个活动很简单,建议连统计在内用10分钟做完,然后将主要时间用于相关讨论。

六年级科学下册 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教案3 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 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教案3 苏教版
2.学生自学教材第32页关于达尔文的一段文字资料,完成活动记录的第一部分:达尔文的经典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学生自学教材上的内容。
了解我们身边的自然选择。可用多媒体演示尺飞蛾的例子。
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关于达尔文的Fra bibliotek识4.小结:生物不断的进化,是为了适应他们生存的环境。
5.学生试着用进化论的观点解释两种狐狸不同之处形成的原因。
二、认识人类在生物进化领域的研究仍在继续
1.谈话:近一百多年来,更的科家继达尔文之后仍在进行着生物进化现象的研究。随着新的考古证据的不断发现,达尔文的经典进化论也不断面临着挑战。
2.学生自学澄江生物群的相关资料,并完成实验记录的第二部分内容: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哪一个观点受到挑战,证据是什么?
3.提问:澄江生物化石群的发现是否就能证明达尔文的说法是错误的?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进化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
一、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探究、科学知识)
科学探究:
1.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2.运用想象对未来人类的演化趋势做出合理的预测。
科学知识:
知道自然淘汰、物竞天择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十分奇妙的。
4.小结
学生交流
学生讨论
三、拓展
1.课后收集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各种假设,做成手抄报,和综合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在班上交流。
板书设计
四、教学后记(反思)
教学重点:
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区别
教学难点:
如何看待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达尔文生命进化论的挑战
二、课前准备
教师:

达尔文进化论课程设计

达尔文进化论课程设计

达尔文进化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达尔文进化论的基本原理,掌握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概念。

2. 学生能描述物种演化的证据,如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和比较解剖学。

3. 学生能解释遗传和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分析实例,学会运用进化论原理解释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或观察活动,探索自然选择的过程。

3. 学生能够利用图表、模型等教学资源,有效地表达和交流关于进化论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自然界的奥秘的探究精神,激发对生物科学的学习兴趣。

2. 学生通过学习进化论,认识到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培养环保意识。

3. 学生通过对进化论的探讨,学会尊重科学事实,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探究的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结合科学史和生物学基础知识,旨在通过探究达尔文进化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已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好奇心强,适合通过具体实例和互动活动来学习抽象的科学概念。

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应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和课堂讨论,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表达个人见解。

教学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内容基于以下教材章节,系统性地组织与进化论相关的基础知识与实践探究:1. 达尔文生平与进化论的提出- 达尔文的科学探索历程- 《物种起源》的主要观点2. 自然选择与适者生存- 自然选择的定义与作用- 适者生存的概念及其意义3. 进化的证据- 化石记录的解读- 生物地理分布的分析- 比较解剖学的研究4. 遗传与变异- 遗传规律的基础知识- 变异类型及其在进化中的作用5.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物种形成的过程- 环境因素对生物进化的影响教学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介绍达尔文生平及进化论的背景,理解自然选择的初步概念。

达尔文与他的_20090525125908729

达尔文与他的_20090525125908729

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通过查阅多种信息源,了解经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受到的挑战。

科学知识
·知道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知道自然淘汰、物竞天择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十分奇妙的。

·意识到科学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二、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不能理解达尔文的“进化论”的观点。

层次2:了解经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知道自然选择的道理。

层次3:了解经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知道自然选择的道理,并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课件、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查阅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步骤
本课的主要活动是通过查阅多种信息源,了解经典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受到的挑战。

这里给教师一点建议:。

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第三课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教案

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第三课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教案
汤河学校导学案(科学)科
2014年3月9日
年级
六年级
教师
杨桂英
课题
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第1源自时课型单一课达成目标
1、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含义。
2、知道生物的形态与其所处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是进化的结果。
3、了解达尔文的贡献。
重点
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区别。
难点
如何看待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对达尔文进化论的挑战。


课堂达标率
95%
原因分析
改进措施
学生交流了进化论的观点


本课亮点
课前布置让学生搜集有关达尔文、进化论的有关资料
需改进措施
今后的教学中在语言表述上,既要把问题论述清楚,力求言简意骇,文词准确
附课件:
教学流程
安全教育
一、导课:
1、提问:你认为对于生物的进化拉马克和达尔文谁的更正确呢?
2、学生讨论:
3、讲述:科学的理论要证据,并且要用实践去验证自己的结论,我们来了解达尔文的理论。
4、板书: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
二、达尔文:
1、提问:你知道达尔文及他的观点吗?
2、阅读:P32页
3、小结:达尔文在他的《物种起源》专著阐述了他的自然选择观点和生物不断进化的观点。
2、观察:澄江动物化石群(P34页)
3、小结
五、延伸:
讨论:你对古生物有兴趣吗?恐龙是你们最喜欢的古生物,你去了解了解它吧!你会发现新的证据去完善达尔文的“进化论”。
板书设计
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
一、达尔文
二、物种选择
1、人工选择:A、人类的需求B、灭绝
2、自然选择:A、不适宜自然环境B灭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重在介绍以达尔文自然选择为核心的经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让学生学会用该观点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实,同时也意识到科学探究永无止境,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正面临挑战。

学情分析:
学生对达尔文并不陌生,很多人可能听说甚至了解他的一些生平事迹,对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观点也曾耳闻,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以前科学课的学习,学生们对生物都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对生物的进化也有一定的认知,知道自然界的生物都是在不断进化的,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1.理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含义。

2.知道生物的形态与其所处的环境是相适应的,是进化的结果。

3.了解达尔文的贡献。

4.了解进化论面临着怎样的挑战。

5.爱护自然,保护自然,遵循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理解达尔文进化论的基本理论。

教学难点:运用达尔文基本理论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解释。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课件、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查阅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1、教师在课前布置一部分学生分课题查阅好有关资料,在课堂上,研究相同课题的几个人组成专家组进行汇报交流,最后各“专家”回到本组,向本组的其他同学进行讲解。

2、在讨论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的同时,教师结合教材中“牧民人工选择绵羊毛色”的例子和“狼在夜间捕捉白色绵羊”的例子.
它建立在三个业已得到确认的观察基础上:
(1)在每种机体内部的遗传因素中,都存在某些变化;
(2)某种遗传因素使某些个体在生存和繁衍方面具有超过其他个体的优势;
(3)这些具有遗传优势的个体造就了更多的后代,这些后代的生存、繁衍能力也超过其他个体。

结果,数代成功的繁殖以后,这种具有遗传优势特征的个体数量逐渐增加。

——这是达尔文进化论的精髓。

3、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澄江化石等考古新发现挑战的是达尔文的“生物的进化是缓慢的、渐进的”这一观点。

达尔文的观点受到挑战,并不有损于他本人的伟大。

——这只是又一次证明了科学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板书设计:
3、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
自然选择人工选择
课后作业:
课后收集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各种假设,做成手抄报,在班上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