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语文六上《斜塔上的实验》ppt课件1

合集下载

最新2018秋鲁教版语文六上第21课《斜塔上的实验》ppt课件1公开优质课教学课件精品

最新2018秋鲁教版语文六上第21课《斜塔上的实验》ppt课件1公开优质课教学课件精品

比萨斜塔在意大利西部古城比 萨城内。建于1174年。塔体共8 层,高54.5米。该塔建至第3层 时,发现地基开始倾斜。当整 座塔体完工后,塔顶中心线已 偏离塔体垂直中心线2米左右。 由于该塔“斜而不塌”,名声 大噪。1590年,伽利略在塔上 做自由落体试验,比萨斜塔更 加有名了。随着时间的推移, 比萨塔的倾斜程度不断增大, 目前已达到4.5米,而且倾斜度 还以每年1毫米的速度继续增加。 纠偏工程完成后,斜塔偏离垂 直面四米。这样,斜塔可再安 全度过250年。
检查预习
• (1)概括选文内容,从家庭出身、兴趣爱好、生活经历 、取得成绩几个方面给伽利出生于一个音乐师的家庭,从小喜 欢观察星象,喜欢制作。他的父亲希望他经商, 他却决定以科学为事业。他在学医的过程中无 心学医,一心从事科学实验研究。他的成绩使 他获得“当代的亚里士多德”的光荣称号。

大千世界,充满着神奇和奥秘,很普通的自然现象 中往往蕴含着永恒的规律。牛顿从苹果落地中得到启示 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从壶盖跳动的现象中得到启示发
明了蒸汽机。我们要想从普通现象中发现奥秘,就要学
会观察,勤于思考。
学习目标:
1.了解伽利略的生平; 2.理解文中记叙与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3.学习伽利略的精神。
你了解他们吗
科学家名字:牛顿,事例:从苹果落地的时间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感受:大自然是很好的老师,我们要努力探寻自然的奥秘。
科学家名字:瓦特, 事例:从蒸汽冲击锅盖的事件中发明蒸汽机。 感受:生活处处皆学问,我们在生活中要做有心人。
课后作业
1.熟读课文。 2.预习 (1)概括选文内容,从家庭出身、兴趣爱好、 生活经历、取得成绩几个方面给伽利略一段 100字左右的生平介绍。 (2)根据选文,说一说我们该从伽利略身上 学到什么?

斜塔上的实验PPT教学课件

斜塔上的实验PPT教学课件

“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
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 在梨花丛中歌唱……”——先写花,后写人,把花和人 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 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 开。’”——“驿路梨花”双关花和人,实际上 赞颂的是世代相传的雷锋精神。
五件好事
• 你能找出五件好事是什么?
五件好事
• 我和老余给房顶加草,挖排水沟 • 瑶族老人专门运粮食 • 一群小姑娘照管小屋 • 解放军叔叔砍树割草盖小屋 • 梨花姑娘照料小屋
按时间的顺序小茅屋的建造 和照料过程应该是怎样的?
过去
现在
插叙
5
梨花姑娘照料小茅屋
4 插叙
十几年前 解放军路过
建小茅屋
根据伽利略的不同时期, 课文可分为三个部 分:
• 一(1—7) 医科大学时期——摆动挂灯的启示
• 二(8—12)孩童和学生时代——成长道路
• 三(13—19)数学教授——斜塔上的实验
大家一起来 解释下列词语
漫不经心 一劳永逸 窃窃私语
心不在焉 天高地厚 兴高采烈
解释词语
• 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 • 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
焉:代词,指这里。 • 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了,以后就不再费
事了。逸:安乐、安闲。 • 天高地厚:指事物的复杂性(多用在“不知”的后
面)。 • 窃窃私语:在低声说话。窃窃:形容声音细小。 • 兴高采烈:形容高兴的样子。兴:兴致;采:神采、
精神;烈:旺盛。
摆的规律—— 善于发现、勤于思考
科学思想 成长道路—— 执着追求、献身科学 科学精神

初中语文《斜塔上的实验》(共12张)ppt17

初中语文《斜塔上的实验》(共12张)ppt17

首尾两件事最能体现伽利略的这种精神。
问题研讨
一、揣摩下列语句中词语在文中的作用。
1、老头子耸一耸肩。“又是伽利略一个发疯 的念头。”他咕哝着,但是他同意帮忙。 “又是”很多,见其勇于思考,善于思考的精神。 2、伽利略不停的搞实验。甚至当他还是一个 小孩子的时候,他就不轻易相信权威。 强调伽利略从小就具有独立思考,勇于探索, 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3、伽利略很乐于接受这个挑战。 充满信心,坚信科学,坚持真理的思想和勇气。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鲁教版初中语文六年级上册《斜塔上的实验》课件1ppt课件

鲁教版初中语文六年级上册《斜塔上的实验》课件1ppt课件
它表达了伽利略什么精神? 表现了他善于发现和思考问题,并善于用实验来 检验发现的创新精神。
5.“伽利略不停地搞实验”是紧承第一部分,属于 总说,接看用“甚至”一词追溯他小时候的情况,作 者为何要追溯他小时候的情况?
意在说明他从小就善于观察、思考、不轻信 权威,具有勇于探索,求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 神,这为后来他在科学上的重大贡献养成了一个 良好的习惯。
学习目标
1.了解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的事迹; 2.领会文章的巧妙构思; 3.学习记叙和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4.学习伽利略勇于创新、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整体感知
伽利略是意大利伟大的物理 学家和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 驱。历史上他首先在科学实验的 基础上融会贯通了数学、物理 学、天文学三门知识,扩大、加 深并改变了人类对物质运动和宇 宙的认识。
写观看队伍的盛大,表现这次实验影响之 大,观众的“兴高采烈”写出了反科学的习惯 势力的强大。
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一处描写?说一说为什么 会喜欢,给你什么启迪?勾画出文章的美点。
伽利略的思想、言行给你什么启示?在今后的人 生道路上你将如何去对待你所遇到的困难?
课文小结
本文描述了伽利略发现摆的规律、自由落体 定律的经过和他孩提、学生时的情况,表现了他 不轻信权威,坚持用试验来检验理论、探索新理 论的科学思想和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甘为科学 献身的精神。
3.本文是一篇关于伽利略的传记文章,文章主要
写了他的哪些方面? a
①伽利略的两个发现:
发现摆的规律
b 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②伽利略的精神品格:
a.不轻易相信权威、善于发现和思考问题; b.对科学不懈追求、不怕威胁、有献身精神; c.不断探索,用实验来检验(创新、进步、成果)。

秋语文六上《斜塔上的实验》教学课件

秋语文六上《斜塔上的实验》教学课件

7.写观看人数之多和“吵吵嚷嚷,兴高采烈”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写观看队伍的盛大表现了这次实验的影响之大,写 “大家”的情绪和想法表现了当时“不讲科学”的风气之盛。
8.作者为什么要详细介绍铅球的重量和实验的过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个10磅重”“ 一个1磅重”说明“不同重量”, 站在比萨斜塔顶上,球抓在两只手上,说明“同一高度”。 “同时从塔顶下落”的结果是“同时越过空中,同时落到地 上”。这充分说明伽利略用自己的实验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 定律的正确性。
1、不轻易相信权威。 2、对每一事物、每一规则都进行考察。 3、勤于思考。 4、不断实验。
归纳概括
本文描述了伽利略发现摆的规律、 自由落体定律的经过和他孩童、学生时的情 况,表现了他不轻信权威,不怕威胁坚持用 实验来检验真理与探索新理论的科学思想与 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甘 为科学奉献终身的精神。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又是”很多,见其勇于思考,善于思考的精神。
2、伽利略不停的搞实验。甚至当他还是一个小孩 子的时候,他就不轻易相信权威。
强调伽利略从小就具有独立思考,勇于探索, 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3、伽利略很乐于接受这个挑战。
充满信心,坚信科学,坚持真理的思想和勇气。
从伽利略身上,同学们肯定受到很深的启发。你能 从他案:(1)漫不经心 (2)心不在焉 (3)不折不扣
(4)一劳永逸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在游戏时,他制作了各式各样﹒粗糙﹒的像车、船、风车之类

《斜塔上的实验》ppt课件1

《斜塔上的实验》ppt课件1
大千世界,充满着神奇和 奥秘,很普通的自然现象 中往往蕴含着永恒的规律, 牛顿从苹果落地中得到启 示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 从沸腾的茶水壶中得到启 示发明了蒸汽机
斜塔上的实验
人 物 传 记
比萨斜塔在意大利西部古 城比萨城内。建于1174年。 塔体共8层,高54.5米。该 塔建至第3层时,发现地基 开始倾斜。当整座塔体完 工后,塔顶中心线已偏离 塔体垂直中心线2米左右。 由于该塔“斜而不塌”, 名声大噪。1590年,伽利 略在塔上做自由落体试验, 比萨斜塔更加有名了。
物理学年谱
时 发明 中 间 总数 国
发明内容
1 )公元前480~前380年间战国时期,《墨经》 中记有通过对平面镜、凹面镜和凸面镜的实验研 究,发现物像位置和大小与镜面曲率之间的经验 关系(中国 墨子和墨子学派)。 2 )公元前480~前380年间战国时期,《墨经》 中记载了杠杆平衡的现象(中国 墨子学派)。 3 )公元前480~前380年间战国时期,研究筑 城防御之术,发明云梯(中国 墨子学派)。 4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度、量、衡, 其进位体制沿用到二十世纪。 5 )公元前二世纪,中国西汉记载用漏壶(刻漏) 计时,水钟使用更早。 6 )公元前31年,中国西汉时创用平向水轮,通 过滑轮和皮带推动风箱,用于炼铁炉的鼓风。
13 6
公 元 前 ~ 公 元 元 年
时间
公元元年 ~公元 1000 年
发明 中 总数 国
发明内容
6 3
7)300年至400年,中
国史载晋代已有指南船, 可能是航海罗盘的最早发 明。 8)在公元七、八世纪, 中国唐朝已采用刻板印书, 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术。 9)十世纪,中国发明了 使用火药的火箭。

8 3
时间

初中语文《斜塔上的实验》(共16张)ppt16

初中语文《斜塔上的实验》(共16张)ppt16

人物传记一般按照时间顺序写,而这篇课文为什 么首先描写伽利略发现摆的规律的经过? 文章构思巧妙。它没有按一般人物传记以时 间为顺序的写法,而是从描写人物经历中最 典型的一个场面落墨,迅速地吸引住读者, 按照“摆动挂灯的启示——孩子和学生时 代——比萨斜塔上的实验”的思路展开,这 样构思全文,不仅使读者清楚地了解到伽利 略的生平和两个重大发现,而且读来感到波 澜起伏、兴趣盎然。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斜塔上的实验 鲁教版 (8)(共20张PPT)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斜塔上的实验 鲁教版 (8)(共20张PPT)

颁奖词:坚持真理,从不迷信权威 ”的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用 他的努力、智慧、实验,诠释了一 个崭新的科学历程,因而他被称为 “科学革命的先驱”。为维护哥白 尼的“日心说”,他宁可忍受终身 被监禁的痛楚。他在科学的道路上 留下了光辉的足迹,科学之光将永 远为他闪耀!
畅所欲言:
学了本文后还有 不懂的地方吗?请提 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示例:
钱学森: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 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 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 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 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 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 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 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交流总结:
颁奖词:一个倔强的生命让科学露 出了庐山面目。他是一个无比自尊 自信的强者,他让人们震撼在他的 顽强之中。他以实验为动力,照亮 了科学漆黑的夜,为人类开辟了一 条真正的科学之道。他是当之无愧 的“近代科学之父”,他将永远在 科学史上刻录下不可磨灭的记号。
(
斜 塔 人上 的 物

实 记

选验
)
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1、文中写了伽利略的哪几次 实验?
2、还叙述了伽利略什么时候 的情况?
1--7段:摆的实验 8--12段:伽利略的孩童和学生时代 13--19段:比萨斜塔上的实验
重温实验,学习精神
复述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 做自由落体运动实验的经 过(提示:抓住重要词语, 语句连贯)
伽利略专心于实验时,学生 和教授们对他的态度是怎样的? 面对来自周围的巨大压力,伽利 略表明了自己怎样的态度?请分 别找出相关语句,抓住关键词, 分析它们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大家的情绪和想法说明当时“迷信权威, 不讲科学”的风气之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 天文学家,主张研究自然界 必须进行系统的观察和实验, 是近代实验科学和机械唯物 主义的奠基者之一。它通过 实验,建立了自由落体定律。 还发现了物体的惯性定律、 摆振动的等时性、抛体运动 规律,并确定了伽利略相对 性原理,他因此被认为是经 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 的先驱。
读读,写写

因为他们迷信权威亚里士多德的理论, 只看表面现象,不肯努力实践,轻易认为伽 利略理论是错误的。


选文写的非常精彩,给人印象深刻,主 要得益于精彩的描写和简洁的叙述。 (1)记叙是事件的叙述、介绍,记叙的 语言要求简洁明白。




请根据选文内容,简要叙述比萨斜塔上 的这个实验起因、经过、结果。 伽利略不迷信亚里士多德理论, 起因: 拒绝停止他的实验。 经过: 伽利略顶住压力、嘲讽,在比萨 斜塔上做了自由落体实验。 结果: 伽利略证明了自己的自由落体定律的正确。
默默无闻 兴高彩烈
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
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漫,随便 漫不经心: 心思不在这里,思想不集中。 心不在焉: 焉,代词,这里。 不出名;不为人知道。 默默无闻 : 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 一劳永逸: 不再费事了。逸,安乐,安闲。 兴高采烈 : 形容高兴的样子。兴,兴致。 采,神采,精神。烈,旺盛。 不折不扣 不打折扣,表示完全,十足,彻底。 :
实践的探索方法。

2.作为人物传记本文将记叙和描写两种
表达方式结合起来,既让我们了解了伽利略的
生平,有对伽利略伟大的精神有了深刻印象。
就此文设计一两题词语、句子的理解题 或问答题,并附上答案。如: 1、他觉得链条的节奏似乎是有规律的。
①“似乎”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2、“又是伽利略一个发疯的念头。” 说说“又”在句中的作用。 3、“突然,他跳起身来……他仿


重点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斜塔上的实验:场面描写
课堂互动探究

研读课文13—19小节,理解记叙和描
写相结合的写法。

伽利略又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大家模
拟一下。


实验: 自由落体定律
理论: 如果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同时从 同一高度落下,就会同时落地。

在做这个实验之前,那些教授们为什 么不相信伽利略的理论?
了解伽利略

你认为伽利略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 学习的优秀品质?
伽利略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有: 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热爱科学、勇于实践; 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
选文未按常规写,却将发 现摆的经过放到前面来写,有 何好处?
这样从描写人物经历中最 典型的一个场面落笔,能迅速地 吸引读者,引人入胜。又可以突 出伽利略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 品质,为下文作铺垫。

(2)描写是对人物、情景的描摹,描
写语言要求生动形象。请从选文中摘出描 写精彩的语句。并且分析这些描写句子的 作用。

精彩描摹一:
第15段
作用: 突出了学生们的反对、教授们的压制。 表现了当时“不讲科学”的风气之盛。侧 面表现了伽利略的坚定和求索、创新精神, 突出这种精神的可贵。

精彩描摹二:
没有离题。因为这些内容能 突出伽利略善于发现问题、思考 问题,具有创新精神;能表现他 对科学不懈的追求和献身精神, 突出了中心。对下文写伽利略坚 持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理论也起了 铺垫作用。

课文标题是“斜塔上的实验”,有人另拟了两个 标题——“追求真理的道路”“学习‘大自然这本宝 书’”你认为哪个标题好?为什么? 这三个题目是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拟定的。 “斜塔上的实验”是突出伽利略一生最重大的发现。 “追求真理的道路”是提示读者注意伽利略一生是 怎样不断地追求真理的。 “学习‘大自然这本宝书’”是直接点明伽利略发 现真理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1.识记并运用文中重要词语; 2.理清文章思路; 3.理解文中记叙与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4.学习伽利略用实验检验理论的方法, 初步培养创新精神。
比萨斜塔在意大利西部古 城比萨城内。建于1174年。 塔体共8层,高54.5米。该 塔建至第3层时,发现地基 开始倾斜。当整座塔体完 工后,塔顶中心线已偏离 塔体垂直中心线2米左右。 由于该塔“斜而不塌”, 名声大噪。1590年,伽利 略在塔上做自由落体试验, 比萨斜塔更加有名了。
祈祷 倔强 妥协 嘀嗒 嘘

粗糙 卷帙 不屑 嘀咕 赫赫
读读

写写
粗糙 cāo 卷帙 juà n zhì 不屑 xiè 嘀咕 dí 赫赫英名 hè
一劳永逸 窃窃私语
祈祷 qí 倔强 jué jià ng 妥协 tuǒ xié 嘀嗒 dī 嘘 shī
心不在焉 等因奉此


生活是平淡的,却又是美好的。法 国著名的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对 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 少发现。”正是有了发现,我们的生 活才变得如此美好,社会才得到不断 地进步。今天我们要看看,伟大的科 学家伽利略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了什 么奇迹,为什么他能够发现奇迹。
(
人 物 传 记 节 选
)
学习目标:
第17段
作用: ①表明实验的影响很大 ②表现了当时不讲科学的风气之 盛,反科学的习惯势力强大。
③衬托出伽利略坚持科学实验、
坚持真理的精神的可贵。
课堂小结

1.文章通过对伽利略的生平介绍,让我
们了解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坚持真理的科学
精神,让我们认识了执着科学事业、勇于献身
的意志品质,让我们学习到了勤于观察、勇于
想一想 整体感知
本文写了伽利略哪些事迹? 其中哪些详写? 为什么这样写?

第一奏原则。(详)

第二部分(8—12)写伽利略的孩提和
学生时代——对科学的不懈追求和奉献

第三部分(13—19)比萨斜塔上的实 验——发现自由落体定律。(详)
自学思考:
1.伽利略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是从哪些 语句中体会到的? 2.选文未按常规的时间顺序写,却将发 现摆的经过放到前面来写,有何好处? 3.课文标题是“斜塔上的实验”,那么 写“摆的实验”,写伽俐略的孩提和学 生时代的情况有没有离题?为什么?
佛遭到了闪光的突然袭击。”你认为划线
句子的表达效果如何,请简要说明。
1.“觉得”“似乎”表明仅仅是一种猜想, 有待证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