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光的干涉》补充习题解答模板

第11章《光的干涉》补充习题解答模板
第11章《光的干涉》补充习题解答模板

第11章 《光的干涉》补充习题解答

1.某单色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其频率、波速、波长是否变化?怎样变化?

解: υ不变,为波源的振动频率;n n 空

λλ=变小;υλn u =变小.

2.什么是光程? 在不同的均匀介质中,若单色光通过的光程相等时,其几何路程是否相同?其所需时间是否相同?在光程差与相位差的关系式2π?δλ?=

中,光波的波长要用真空中波长,为什么?

解:nr δ=.不同媒质若光程相等,则其几何路程定不相同;其所需时间相同,为t C δ?=. 因为δ中已经将光在介质中的路程折算为光在真空中所走的路程。

3.在杨氏双缝实验中,作如下调节时,屏幕上的干涉条纹将如何变化?试说明理由。

(1)使两缝之间的距离变小;

(2)保持双缝间距不变,使双缝与屏幕间的距离变小;

(3)整个装置的结构不变,全部浸入水中;

(4)光源作平行于1S 、2S 连线方向的上下微小移动;

(5)用一块透明的薄云母片盖住下面的一条缝。

解: 由λd

D x =?知,(1)条纹变疏;(2)条纹变密;(3)条纹变密;(4)零级明纹在屏幕上作相反方向的上下移动;(5)零级明纹向下移动.

4.在空气劈尖中,充入折射率为n 的某种液体,干涉条纹将如何变化?

解:干涉条纹将向劈尖棱边方向移动,并且条纹间距变小。

5.当将牛顿环装置中的平凸透镜向上移动时,干涉图样有何变化?

解:透镜向上移动时,因相应条纹的膜厚k e 位置向中心移动,故条纹向中心收缩。

6.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中心距离为0.60mm ,紧靠双缝的凸透镜焦距为2.5m ,焦平面处有一观察屏。

(1)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测得屏上条纹间距为2.3mm ,求入射光波长。

(2)当用波长为480nm 和600nm 的两种光时,它们的第三级明纹相距多远?

解:(1)由条纹间距公式λd

D x =?,得 332.3100.6105522.5

x d nm D λ--?????=== (2)由明纹公式D x k d λ=,得

9213

2.5()3(600480)10 1.50.610D x k mm d λλ--?=-=??-?=? 7.在杨氏双缝实验中,双缝间距d =0.20mm ,缝屏间距D =1.0m 。

(1)若第二级明条纹离屏中心的距离为6.0mm ,计算此单色光的波长;

(2)求相邻两明条纹间的距离。

解: (1)由λk d D x =明知,λ22

.01010.63

??=,∴ 3106.0-?=λmm nm 600= (2) 3106.02

.010133

=???==?-λd D x mm 8.白色平行光垂直入射间距为0.25d =mm 的双缝上,距离50D =cm 处放置屏幕,分别求第一级和第五级明纹彩色带的宽度。设白光的波长范围是400nm ~760nm ,这里说的“彩色带宽度”指两个极端波长的同级明纹中心之间的距离。

解:由明纹公式可得各级明纹彩色带的宽度为

k D x k d

λ?=? 则第一级明纹彩色带的宽度2

91350101(760400)100.720.2510x mm ---??=??-?=? 第五级明纹彩色带的宽度2

95350105(760400)10 3.60.2510x mm ---??=??-?=?

9.在双缝装置中,用一很薄的云母片(n=1.58)覆盖其中的一条缝,结果使屏幕上的第七级明条纹恰好移到屏幕中央原零级明纹的位置.若入射光的波长为550 nm ,则此云母片的厚度是多少?

解: 设云母片厚度为e ,则由云母片引起的光程差为 e n e ne )1(-=-=δ

按题意 λδ7=

∴ 610

106.61

58.1105500717--?=-??=-=n e λm 6.6=m μ 10.一平面单色光波垂直照射在厚度均匀的薄油膜上,油膜覆盖在玻璃板上.油的折射率为

1.30,玻璃的折射率为1.50,若单色光的波长可由光源连续可调,可观察到500nm 与700 nm 这两个波长的单色光在反射中消失,求油膜层的厚度。

解: 油膜上、下两表面反射光的光程差为ne 2,由反射相消条件有

λλ

)2

1(2)

12(2+=+=k k k ne ),2,1,0(???=k ① 当5001=λnm 时,有 250)2

1(21111+=+=λλk k ne ② 当7002=λnm 时,有 350)21(22222+=+=λλk k ne ③ 因12λλ>,所以12k k <;又因为1λ与2λ之间不存在3λ满足 33)2

1(2λ+=k ne 式

即不存在 132k k k <<的情形,所以2k 、1k 应为连续整数,

即 112-=k k ④

由②、③、④式可得:

5

1)1(7517100

121221+-=+=+=k k k k λλ 得 31=k 2112=-=k k

可由②式求得油膜的厚度为 1.673225011=+=n

k e λnm 11.白光垂直照射到空气中一厚度为380nm 的肥皂膜上,设肥皂膜的折射率为1.33,试问该膜的正面呈现什么颜色?背面呈现什么颜色?

解: 由反射干涉相长公式有

λλ

k ne =+22 ),2,1(???=k 得 1

2202161238033.14124-=-??=-=k k k ne λ 2=k , 9.6732=λnm (红色)

3=k , 3.4043=λ nm (紫色)

所以肥皂膜正面呈现紫红色.

由透射干涉相长公式 λk ne =2),2,1(???=k

所以 k

k ne 8.10102==λ 当2=k 时, λ =505.4nm (绿色) 故背面呈现绿色.

12.在折射率1n =1.52的镜头表面涂有一层折射率2n =1.38的2MgF 增透膜,如果此膜适用于波长λ=550nm 的光,问膜的厚度最小应取何值?

解: 设光垂直入射增透膜,欲透射增强,则膜上、下两表面反射光应满足干涉相消条件,即

λ)2

1(22+=k e n ),2,1,0(???=k ∴ 2

22422)21(n n k n k e λλλ+=+= )6.993.199(38

.1455038.12550+=?+?=

k k nm 令0=k ,得膜的最薄厚度为6.99nm .

当k 为其他整数倍时,也都满足要求.

13.如图所示,波长为680 nm 的平行光垂直照射到L =0.12m 长的两块玻璃片上,两玻璃片一边相互接触,另一边被直径d =0.048mm 的细钢丝隔开。求:

(1)两玻璃片间的夹角;

(2)相邻两明条纹间空气膜的厚度差;

(3)相邻两暗条纹的间距;

(4)在这0.12m 内呈现的明条纹的数目。

习题13图

解: (1)由图知,d L =θsin ,即d L =θ

故 43100.410

12.0048.0-?=?==L d θ(rad) (2)相邻两明条纹空气膜厚度差为7104.32-?==?λ

e m

(3)相邻两暗纹间距6410

1085010

0.421068002---?=???==θλl m 85.0= mm (4)141≈=?l

L N 条 14.折射率为1.60的两块标准平板玻璃形成一个空气劈尖,用波长600nm 的单色光垂直入射,产生等厚干涉图样。当在劈尖内充满折射率为1.40的液体时,相邻明纹间距缩小了l ?=0.5mm ,求劈尖角的大小。 解:没充液体时,相邻明纹间距为2l λ

θ= 充满液体时,相邻明纹间距为2l n λ

θ'=

则22l n λλθθ?=- ,得41(1) 1.71102n rad l

λθ--==?? 15.有一劈尖,折射率n=1.4,劈尖角410θ-=rad ,在某一单色光的垂直照射下,可测得两

相邻明条纹之间的距离为0.25cm ,(1)试求此单色光在空气中的波长;(2)如果劈尖长为

3.5cm ,那么总共可出现多少条明条纹?

解:(1)相邻明纹间距为2l n λ

θ=,得2700n l nm λθ=?= (2)可出现的明条纹条数为 3.5140.25

N ?==条 16.用波长λ为500nm 的平行光垂直入射劈形薄膜的上表面,从反射光中观察,劈尖的 棱边是暗纹。若劈尖上面介质的折射率1n 大于薄膜的折射率n (n =1.5)。求:

(1)膜下面介质的折射率2n 与n 的大小关系;

(2)第十条暗纹处薄膜的厚度;

(3)使膜的下表面向下平移一微小距离e ?,干涉条纹有什么变化?若e ?=2.0μm ,原来的第十条暗纹处将被哪级暗纹占据?

解: (1)n n >2.因为劈尖的棱边是暗纹,对应光程差2)12(22λλδ+=+

=k ne ,膜厚0=e 处,有0=k ,只能是下面媒质的反射光有半波损失

2λ才合题意; (2) nm n e 150029=?=λ

(因第10条暗纹为第9级暗纹)

(3)膜的下表面向下平移,各级条纹向棱边方向移动.若0.2=?e μm ,原来第10条暗纹处现对应的膜厚为)100.2105.1(33--?+?='e mm

有 212='

=λe n k 现被第21级暗纹占据.

17.(1)若用波长不同的光观察牛顿环,1λ=600nm ,2λ=450nm ,观察到用1λ时的第k 个暗环与用2λ时的第k+1个暗环重合,已知透镜的曲率半径是190cm 。求用1λ时第k 个暗环的半径。(2)如在牛顿环中用波长为500nm 的第五个明环与用波长为2λ的第六个明环重合,求未知波长2λ。

解: (1)由牛顿环暗环公式 λkR r k =

据题意有 21)1(λλR k kR r +==

∴212

λλλ-=k ,代入上式得 2

121λλλλ-=R r 999

9210

45010600104501060010190-----?-??????=31085.1-?=m (2)用nm 5001=λ照射,51=k 级明环与2λ的62=k 级明环重合,则有

2

)12(2)12(2211λλR k R k r -=-= ∴ 1.4095001

6215212121212=?-?-?=--=λλk k nm 18.曲率半径为R 的平凸透镜放在一标准平板上面,当以单色光垂直照射透镜时,观察反射光的干涉条纹。如果测得牛顿环的第m 条和第n 条明环之间的距离为l ,求入射光的波

长?

解:由明环半径公式 r =明

有 )l 得 2

λ=19.牛顿环装置的平凸透镜与平板玻璃有一高度为0e 的间隙。现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已知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为R ,试求反射光形成的牛顿环各暗环半径。 解:设第k 级暗环的半径为r k ,对应的空气层厚度为e k ,则根据几何关系有:

2220()k r R R e e =-+-k

通过近似运算得202Re 2k r Re =-k 根据暗环形成条件2(21)22k e k λλδ=+

=+

代入上式即可得k r =

20.把折射率为n =1.632的玻璃片放入迈克耳逊干涉仪的一条光路中,观察到有150条干涉条纹向一方移过。若所用单色光的波长为λ=500nm ,求此玻璃片的厚度。

解: 设插入玻璃片厚度为d ,则相应光程差变化为

λN d n ?=-)1(2

∴ )

1632.1(210500150)1(29

-??=-=-n N d λ?5109.5-?=m 2109.5-?=mm 21.利用迈克耳逊干涉仪可测量单色光的波长.当1M 移动距离为0.322mm 时,观察到干涉条纹移动数为1024条,求所用单色光的波长。

解: 由 2λ

N d ?=?

得 1024

10322.0223

-??=??=N d λ 710289.6-?=m 9.628=nm

上海市光的干涉 衍射试题(含答案)

上海市光的干涉 衍射试题(含答案) 一、光的干涉 衍射 选择题 1.用a 、b 两种不同的单色光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经同一单缝衍射装置得到的衍射图样如图甲、乙所示。现使a 光从水中斜射向水面上的O 点,其入射角为i 、折射角为r ,如图丙所示。对于这两种单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真空中a 光的波长较短 B .水对a 光的折射率sin sin i n r = C .在水中a 光的传播速度较大 D .a 光从水中射向空气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角较小 2.明代学者方以智在《阳燧倒影》中记载:“凡宝石面凸,则光成一条,有数棱则必有一面五色”,表明白光通过多棱晶体折射会发生色散现象.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两束单色光a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增大入射角i ,则b 光最先消失 B .在该三棱镜中a 光波速小于b 光 C .若a 、b 光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则屏上a 光的条纹间距比b 光宽 D .若a 、b 光分别照射同一光电管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a 光的遏止电压高 3.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特殊圆柱形透光材料圆柱体部分高度为 2 R ,顶部恰好是一半球体,底部中心有一光源s 向顶部发射一束由a 、b 两种不同频率的光组成的复色光,当光线与竖直方向夹角θ变大时,出射点P 的高度也随之降低,只考虑第一次折射,发现当P 点高度h 降低为 12 2 R +时只剩下a 光从顶部射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此透光材料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 B.a光从顶部射出时,无a光反射回透光材料 C.此透光材料对b光的折射率为1042 D.同一装置用a、b光做双缝干涉实验,b光的干涉条纹较大 4.下列关于振动和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空气中各点有相同的振动频率 B.水波在水面上传播时,水面上各点沿波传播方向移动 C.声波容易绕过障碍物传播是因为声波波长较长,容易发生衍射 D.当两列波发生干涉时,如果两列波波峰在某质点相遇,则该质点位移始终最大 E.为了增大干涉条纹间距,可将蓝光换成红光 5.如图,一束光经玻璃三棱镜折射后分为两束单色光a、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真空中,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的传播速度 B.在玻璃中,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 C.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 D.若改变光束在左侧面的入射方向使入射角逐渐变小,则折射光线a首先消失 E.分别用a、b光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做实验,a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干涉条纹间距 6.如图所示,一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玻璃棱镜,两种颜色不同的可见光细光束a、b,垂直于斜边从空气射向玻璃,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 B.a光和b光由空气进入玻璃棱镜后频率都变小 C.a光和b光在玻璃中传播时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

光的干涉-参考答案

电气系\计算机系\詹班 《大学物理》(光的干涉)作业3 一 选择题 1.如图示,折射率为n 2厚度为e 的透明介质薄膜的上方和下方的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分别为n 1和n 3,已知n 1<n 2<n 3,若用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该薄膜上,则从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的光束之间的光程差是 (A )2n 2e (B )2n 2e - 2 λ (C )2n 2e -λ (D )2n 2e -2 2n λ [ A ] [参考解]:两束光都是在从光疏介质到光密介质的分界面上反射,都有半波损失存 在,其光程差应为δ=(2n 2e + 2λ)- 2 λ = 2n 2e 。 2.如图,S 1、S 2是两个相干光源,它们到P 点的距离分别为r 1和r 2,路径S 1P 垂直穿过一块厚度为t 1 ,折射率为n 1的介质板,路径S 2P 垂直穿过一块厚度为t 2,折射率为n 2的另一(A )(r 2+ n 2t 2)-(r 1+ n 1t 1) (B )[r 2+ (n 2-1)t 2] -[r 1+ (n 1-1)t 1] (C )(r 2-n 2t 2)-(r 1-n 1t 1) (D )n 2t 2-n 1t 1 [ B ] 3.如图,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在观察牛顿环的装置上,当平凸透镜垂直向上缓缓平移而离开平面玻璃板时,可以观察到环状干涉条纹 (A )向右移动 (B )向中心收缩 (C )向外扩张 (D )静止不动 [ B ] [参考解]:由牛顿环的干涉条件(k 级明纹) λλ k ne k =+ 22 ? n k e k 2)21(λ -= 可知。 4.在真空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 的透明介质中从A 沿某路径传到B ,若A 、 B 两点的相位差是3π,则此路径AB 的光程差是 (A )1.5λ (B )1.5n λ ( C )3λ ( D )1.5λ/n [ A ] [参考解]:由相位差和光程差的关系λ δ π ?2=?可得。 3S 1P S 空 气

光的干涉计算题及答案

《光的干涉》计算题 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波长λ=546.1nm (1 nm=10-9m)的单色光照射,双缝与屏的距离D =300 mm.测得中央明条纹两侧的两个第五级明条纹的间距为1 2.2 mm,求双缝间的距离. 解:由题给数据可得相邻明条纹之间的距离为 ?x=12.2 / (2×5)mm=1.22 mm 2分由公式?x=Dλ / d,得d=Dλ / ?x=0.134 mm 3分 2. 在图示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用薄玻璃片(折射率n1=1.4)覆 盖缝S1,用同样厚度的玻璃片(但折射率n2=1.7)覆盖缝S2,将 使原来未放玻璃时屏上的中央明条纹处O变为第五级明纹.设 单色光波长λ=480 nm(1nm=10-9m),求玻璃片的厚度d(可认为光 线垂直穿过玻璃片). 解:原来,δ = r2-r1= 0 2分覆盖玻璃后,δ=( r2 + n2d–d)-(r1 + n1d-d)=5λ3分∴(n2-n1)d=5λ 1 2 5 n n d - = λ 2分 = 8.0×10-6 m 1分 3. 薄钢片上有两条紧靠的平行细缝,用波长λ=546.1 nm (1 nm=10-9 m)的平面光波正入射到钢片上.屏幕距双缝的距离为D=2.00 m,测得中央明条纹两侧的第五级明条纹间的距离为?x=12.0 mm. (1) 求两缝间的距离. (2) 从任一明条纹(记作0)向一边数到第20条明条纹,共经过多大距离? (3) 如果使光波斜入射到钢片上,条纹间距将如何改变? 解:(1) x=2kDλ / d d = 2kDλ /?x2分此处k=5 ∴d=10 Dλ / ?x=0.910 mm 2分 (2) 共经过20个条纹间距,即经过的距离 l=20 Dλ / d=24 mm 2分 (3) 不变2分 4.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单色光源S0到两缝S1和S2的距离分 别为l1和l2,并且l1-l2=3λ,λ为入射光的波长,双缝之间 的距离为d,双缝到屏幕的距离为D(D>>d),如图.求: (1) 零级明纹到屏幕中央O点的距离. (2) 相邻明条纹间的距离. 屏

光的干涉习题答案

学号 班级 姓名 成绩 第十六章 光的干涉(一) 一、选择题 1、波长mm 4 108.4-?=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在相距mm a 4.02=的双缝上,缝后 m D 1=的幕上出现干涉条纹。则幕上相邻明纹间距离是[ B ]。 A .0.6mm ; B .1.2 mm ; C .1.8 mm ; D . 2.4 mm 。 2、在杨氏双缝实验中,若用一片透明云母片将双缝装置中上面一条缝挡住,干涉条纹发生的变化是[ C ]。 A .条纹的间距变大; B .明纹宽度减小; C .整个条纹向上移动; D .整个条纹向下移动。 3、双缝干涉实验中,入射光波长为λ,用玻璃薄片遮住其中一条缝,已知薄片中光程比相同厚度的空气大2.5λ,则屏上原0级明纹处[ B ]。 A .仍为明条纹; B .变为暗条纹; C .形成彩色条纹; D .无法确定。 4、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为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可以采取的办法是[ B ]。 A .使屏靠近双缝; B .使两缝的间距变小; C .把两个缝的宽度稍微调窄; D .改用波长较小的单色光源。 5、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单色光源S 到两缝S 1、S 2距离相等,则中央明纹位于图中O 处,现将光源S 向下移动到S ’的位置,则[ B ]。 A .中央明纹向下移动,条纹间距不变; B .中央明纹向上移动,条纹间距不变; C .中央明纹向下移动,条纹间距增大; D .中央明纹向上移动,条纹间距增大。 二、填空题 1、某种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 的媒质中由A 点传到B 点,相位改变为π,问光程改变了 2λ , 光从A 点到B 点的几何路程是 2n λ 。 2、从两相干光源s 1和s 2发出的相干光,在与s 1和s 2等距离d 的P 点相遇。若s 2位于真空 中,s 1位于折射率为n 的介质中,P 点位于界面上,计算s 1和s 2到P 点的光程差 d-nd 。 3、光强均为I 0的两束相干光相遇而发生干涉时,在相遇区域内有可能出现的最大光强是 04I ;最小光强是 0 。

完整word版,光的干涉习题答案

第五章 光的干涉 5-1 波长为589.3nm 的钠光照射在一双缝上,在距双缝200cm 的观察屏上测量20个条纹共宽3cm ,试计算双缝之间的距离。 解:由题意,条纹间距为:cm e 15.020 3 == ∴双缝间距为:m e D d 39 1079.015 .0103.589200--?≈??==λ 5-2 在杨氏干涉实验中,两小孔的距离为1.5mm ,观察屏离小孔的垂直距离为1m ,若所用光源发出波长 1λ=650nm 和2λ=532nm 的两种光波,试求两光波分别形成的条纹间距以及两组条纹的第8级亮纹之间 的距离。 解:对于1λ=650nm 的光波,条纹间距为: m d D e 3 3 9111043.010 5.1106501---?≈???==λ 对于2λ=532nm 的光波,条纹间距为: m d D e 3 3 9221035.0105.1105321---?≈???==λ ∴两组条纹的第8级条纹之间的距离为: m e e x 3211064.0)(8-?=-=? 5-3 一个长40mm 的充以空气的气室置于杨氏装置中的一个小孔前,在观察屏上观察到稳定的干涉条纹系,继后抽去气室中的空气,注入某种气体,发现条纹系移动了30个条纹。已知照射光波波长为656.28nm ,空气折射率为1.000276,试求注入气体的折射率n g 。 解:气室充入空气和充气体前后,光程的变化为: D n g )000276.1(-=?δ 而这一光程变化对应于30个波长: λδ30=? ∴λ30)1(=-D n g 000768.1000276.110 401028.656303 9 =+???=--g n 5-4 在菲涅耳双面镜干涉实验中,光波长为600nm ,光源和观察屏到双面镜交线的距离分别为0.6m 和1.8m ,双面镜夹角为10- 3rad ,求:(1)观察屏上的条纹间距;(2)屏上最多能看到多少亮条纹?

补充习题答案

制作人:陆子茜 答案可能有些不正确,希望你们能多多包涵!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一、 歌谣寂寞咆哮 茂密蹦跳裸露 荒山野岭枝繁叶茂 二、 拥抱果园金色的秋天 撑起大伞茂密的树丛 结束煎熬寂寞的荒山 三、 1.裸露咆哮寂寞树苗 2. 松鼠小鸟

小猴小兔 四、 1.轻抚 柔和的春风轻抚着粉红的杏花。 清澈的河水拥抱着坚实的河岸。 2.踏撒 染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五、 1.太阳在笑,小鸟在叫,柳枝头的绿在闹 捉住枝头的绿色,捉住小鸟的啼叫,捉住整个春天的奇妙2. 捉住枝头的绿色:看到。 捉住小鸟的啼叫:听到。 捉住整个春天的奇妙:感受到。 2.暖流 一、 抑制琼枝玉叶贤惠 瞻仰掠夺展览

二、 兴旺弯曲禁不住 兴致歌曲禁止 三、 情不自禁 抑扬顿挫 悲欢离合。 四、 1.高兴赞赏 2.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五、 1.C 2.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只拣儿童多处行一、 欢畅旺盛舒展四肢解数二、 魔鬼倚靠栏杆

摩托车座椅阻拦 三、 1.只zhǐ 2.嚷道rǎng 大声嚷嚷rāng 3.解开jiě解小宝xia浑身解数xia 四、1. √ 2. ×(指使出所有的本领) 3.×(比喻“海棠花”) 五、 1.成千盈百、挤、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 2.很多孩子从颐和园门内挤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颐和园就像一只大匣子,魔术般的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天真可爱的孩子,喜爱孩子的冰心奶奶见了很欢喜,所以认为这情景十分神奇、有趣。 六、 1.不甘示弱愈飞愈高 2.高空中,一只“老鹰”和“燕子”正在比翼高飞。“燕子”越飞越高,马上就要超过“老鹰”了。这时,“老鹰”的主人也不甘示弱,不停地放着自己手中的线轴。 3. 这时,我仿佛也变成了一只风筝,与“老鹰”、“燕子”、“蜈蚣”们一起在蓝天上遨游。 4.早 一、 朴素墨汁花瓣 扑面沉默辩论

光的干涉习题答案.doc

第十六章光的干涉《一〉 一、选择题 1、波长A = 4.8x10^/777/7的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在相距2。= 0.4〃仰的双缝上,缝后 D = lm的幕上出现干涉条纹。则幕上相邻明纹间距离是[B ]。 A.0.6mm; B. 1.2 mm; C. 1.8 mm; D. 24 mm。 2、在杨氏双缝实验中,若用一片透明云母片将双缝装置中上面一条缝挡住,干涉条纹发生的变化是[C ]。 A.条纹的间距变大; B.明纹宽度减小; C.整个条纹向上移动; D.整个条纹向下移动。 3、双缝干涉实验中,入射光波长为人,用玻璃薄片遮住其中一条缝,已知薄片中光程比 相同厚度的空气大2.5/1,则屏上原()级明纹处[B ]o A.仍为明条纹; B.变为暗条纹; C.形成彩色条纹; D.无法确定。 4、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为使屏上的干涉条纹间距变大,可以采取的办法是[B ]。 A.使屏靠近双缝; B.使两缝的间距变小; C.把两个缝的宽度稍微调窄; D.改用波长较小的单色光源。 5、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单色光源S到两缝&、S?距离相等,则中央明纹位于图中O处,现将光源S向下移动到S,的位置,则[B ]。 A.中央明纹向下移动,条纹间距不变; B.中央明纹向上移动,条纹间距不变; C.中央明纹向下移动,条纹间距增大; D.中央明纹向上移动,条纹间距增大。 二、填空题 1、某种波长为人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的媒质中由A点传到B点,相位改变为兀,问光 程改变了_仝_,光从A点到B点的几何路程是—仝 2 2/? 2、从两相干光源&和S2发出的相干光,在与S|和S2等距离d的P点相遇。若S2位于真空中,Si位于折射率为〃的介质中,P点位于界面上,计算S!和s2到P点的光程差d-nd ° 3、光强均为I。的两束相干光相遇而发生干涉时,在相遇区域内有可能出现的最大光强是一 _;最小光强是0 。 47

第一章 光的干涉 习题及答案

λd r y 0 = ?第一章 光的干涉 ●1.波长为nm 500的绿光投射在间距d 为cm 022.0的双缝上,在距离cm 180处的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求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若改用波长为nm 700的红光投射到此双缝上,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又为多少?算出这两种光第2级亮纹位置的距离. 解:由条纹间距公式 λ d r y y y j j 0 1= -=?+ 得: cm 328.0818.0146.1cm 146.1573.02cm 818.0409.02cm 573.010700022.0180cm 409.010500022.018021222202221022172027101=-=-=?=?===?===??==?=??== ?--y y y d r j y d r j y d r y d r y j λλλλ ●2.在杨氏实验装置中,光源波长为nm 640,两狭缝间距为mm 4.0,光屏离狭缝的距离为 cm 50.试求:(1)光屏上第1亮条纹和中央亮条纹之间的距离;(2)若p 点离中央亮条纹 为mm 1.0,问两束光在p 点的相位差是多少?(3)求p 点的光强度和中央点的强度之比. 式: 解:(1)由公 得 λd r y 0= ? =cm 100.8104.64.05025--?=?? (2)由课本第20页图1-2的几何关系可知 52100.01 sin tan 0.040.810cm 50 y r r d d d r θθ--≈≈===?

5 21522()0.8106.4104 r r π ππ?λ --?= -= ??= ? (3) 由公式 22 22 121212cos 4cos 2I A A A A A ? ??=++?= 得 8536.04 2224cos 18cos 0cos 421cos 2 cos 42cos 42220 2212 212020=+=+= =??= ??==π ππ??A A A A I I p p ●3. 把折射率为1.5的玻璃片插入杨氏实验的一束光路中,光屏上原来第5级亮条纹所 在的位置为中央亮条纹,试求插入的玻璃片的厚度.已知光波长为6×10-7 m . 解:未加玻璃片时,1S 、2S 到P 点的光程差,由公式 2r ?πλ??=可知为 Δr = 215252r r λ πλπ-=??= 现在 1 S 发出的光束途中插入玻璃片时,P 点的光程差为 ()210022r r h nh λλ ?ππ'--+= ?=?=???? 所以玻璃片的厚度为 421510610cm 10.5r r h n λ λ--= ===?- 4. 波长为500nm 的单色平行光射在间距为0.2mm 的双狭缝上.通过其中一个缝的能量为另一个的2倍,在离狭缝50cm 的光屏上形成干涉图样.求干涉条纹间距和条纹的可见度. 解: 6050050010 1.250.2r y d λ-?= =??=mm 122I I = 22 122A A = 1 2A A =

苏教版英语补充习题答案

目录

四A英语补充习题答案Unit1 I like dogs A Listen and number 录音文字稿: 1. —Is that a dog —Yes, it is. —Do you like dogs —No, I don’t. 2. —Look at my cat. —It’s nice. —Do you like cats —Yes, I do. 3. —Look at that panda on the desk. —It’s cute and fat. —Do you like pandas —Yes, I do. 4. —What’s in this boxGuess. —Is it a toy elephant —Yes, it is. This toy elephant is for you. —Thank you. I like elephants. 5. —Look at these animals. I like lions. —I don’t like lions. I like tig ers. 6. —Look at this monkey. It’s cute. —Do you like monkeys —Yes, I do. 参考答案: a. 5 b. 2 c. 1 d. 3 e. 4 f. 6 B Listen and match 录音文字稿: —Look at these cats! —They’re cute, Mum. —I like cats. Do you like cats, Helen —Yes, I do. I like dogs too. —Do you like dogs, Tim —No, I don’t. I like monkeys and lions. —Do you like lions, Mike —No, I don’t. I like pandas and elephants. 参考答案: 1. c 2. b, c 3. a, f 4. d, e C Look and say 参考答案: 1. —Look at this dog!Do you like dogs —No, I don’t. 2. —I like monkeys. Do you like monkeys —Yes, I do. D Look, match and copy 参考答案: 1-e-tiger2-f-horse3-c-elephant4-d-panda 5-a-monkey6-b-lion E Read and tick 参考答案:

光的干涉参考答案

光的干涉参考解答 一 选择题 1.如图示,折射率为n 2厚度为e 的透明介质薄膜的上方和下方的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分别为n 1和n 3,已知n 1<n 2<n 3,若用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该薄膜上,则从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的光束之间的光程差是 (A )2n 2e (B )2n 2e -2 λ (C )2n 2e -λ (D )2n 2e - 2 2n λ [ A ] [参考解]:两束光都是在从光疏介质到光密介质的分界面上反射,都有半波损失存 在,其光程差应为δ=(2n 2e + 2λ)-2 λ = 2n 2e 。 2.如图,S 1、S 2是两个相干光源,它们到P 点的距离分别为r 1和r 2,路径S 1P 垂直穿过一块厚度为t 1,折射率为n 1的介质板,路径S 2P 垂直穿过一块厚度为t 2,折射率为n 2的另一介质板,其余部分可看作真空,这两条路径光的光程差等于 (A )(r 2+ n 2t 2)-(r 1+ n 1t 1) (B )[r 2+ (n 2-1)t 2] -[r 1+ (n 1-1)t 1] (C )(r 2-n 2t 2)-(r 1-n 1t 1) (D )n 2t 2-n 1t 1 [ B ] 3.如图,用单色光垂直照射在观察牛顿环的装置上,当平凸透镜垂直向上缓缓平移而离开平面玻璃板时,可以观察到环状干涉条纹 (A )向右移动 (B )向中心收缩 (C )向外扩张 (D )静止不动 [ B ] [参考解]:由牛顿环的干涉条件(k 级明纹) λλ k ne k =+ 22 ? n k e k 2)21(λ -= 可知。 4.在真空中波长为λ的单色光,在折射率为n 的透明介质中从A 沿某路径传到B ,若A 、 B 两点的相位差是3π,则此路径AB 的光程差是 (A )1.5λ (B )1.5n λ ( C )3λ ( D )1.5λ/n [ A ] [参考解]:由相位差和光程差的关系λ δ π?2=?可得。 3S 1P S 空 气

第一章--光的干涉--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光的干涉--习题及答案

λ d r y 0 =?第一章 光的干涉 ●1.波长为nm 500的绿光投射在间距d 为cm 022.0的双缝上,在距离cm 180处的光屏上形成干涉条纹,求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若改用波长为nm 700的红光投射到此双缝上,两个亮条纹之间的距离又为多少?算出这两种光第2级亮纹位置的距离. 解:由条纹间距公式 λ d r y y y j j 0 1= -=?+ 得: cm 328.0818.0146.1cm 146.1573.02cm 818.0409.02cm 573.010700022.0180cm 409.010500022.018021222202221022172027101=-=-=?=?===?===??==?=??== ?--y y y d r j y d r j y d r y d r y j λλλλ ●2.在杨氏实验装置中,光源波长为nm 640,两狭缝间距为mm 4.0,光屏离狭缝的距离为cm 50.试求:(1)光屏上第1亮条纹和中央亮条纹之间的距离;(2)若p 点离中央亮条纹为mm 1.0,问两束光在p 点的相位差是多少?(3)求p 点的光强度和中央点的强度之比. 解:(1)由公式: 得

λd r y 0 = ? = cm 100.8104.64 .050 25--?=?? (2)由课本第20页图1-2的几何关系可 知 52100.01sin tan 0.040.810cm 50 y r r d d d r θθ--≈≈===? 5 21522()0.8106.4104 r r π ππ?λ --?= -= ??= ? (3) 由公式 22 22 121212cos 4cos 2 I A A A A A ? ??=++?= 得 8536.04 2224cos 18cos 0cos 421cos 2 cos 42cos 42220 2212 212020=+=+= =??=??= =π ππ??A A A A I I p p ●3. 把折射率为1.5的玻璃片插入杨氏实验 的一束光路中,光屏上原来第5级亮条纹所在的位置为中央亮条纹,试求插入的玻璃片的厚度.已知光波长为6×10-7m . 解:未加玻璃片时,1 S 、2 S 到P 点的光程差,由 公式 2r ?πλ ??=可知为 Δr = 215252r r λ πλπ-= ??=

数学补充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20千克比()千克轻10%,()米比5米长21。 2、天平一端放着一块巧克力,另一端放着21块巧克力和5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恰好平衡。整 块巧克力的重量是()克。 3、一块三角形菜地,边长的比是4:3:5,周长是168米,其中最长的边长是()米。 4、单独完成同一件工作,甲要4天,乙要5天。乙的工效是甲的工效的()%。 5、抽样检验一种商品,有48件合格,2件不合格,这种商品的合格率是()。 6、把87:1.5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比值是()。 7、一个三角形的底边长是3厘米,高是5厘米,与它同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这个三角 形的面积的比是():()。 8、某商品在促销时期降价20%,促销过后又涨20%,这时商品的价格是原来价格的()%。 9、一项工作,6月1日开工,原定一个月完成。实际施工时,6月20日完成任务,照这样计算,到6月30日超额完成()%。 10、一台拖拉机65小时耕地87公顷,照这样计算,耕一公顷地要()小时,一小时可以耕地()公顷。 二、判断题。 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2、甲比乙高5米,乙就比甲矮5米。………………………………………………() 3、六年级今天缺席4人,出勤46人,出勤率是92%。………………………………() 4、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减数与差的和的2倍。………………………………() 5、把8克盐放在200克水里,制成的盐水中含盐4%。………………………………() 三、选择题。 1、在含盐30%的盐水中,加入5克盐和10克水,这时盐水含盐百分比是()。 A、大于30% B、等于30% C、小于30% D、无法确定 2、甲乙两股长1米的绳子,甲剪去54米,乙剪去54,余下的绳子()。 A、甲比乙短 B、甲乙长度相等 C、甲比乙长 D、不能确定 3、已知8X + 8 = 24,则4X + 3 = () A、11 B、10 C、9 D、8 4、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3小时后,甲车行了全程的83,乙车行了全程的54, ()车离中点近一些。

第五章光的干涉习题答案

第五章 光的干涉 5-1 波长为的钠光照射在一双缝上,在距双缝200cm 的观察屏上测量20个条纹共宽3cm ,试计算双缝之间的距离。 解:由题意,条纹间距为:cm e 15.020 3 == ∴双缝间距为:m e D d 39 1079.015 .0103.589200--?≈??==λ 1.5mm ,观察屏离小孔的垂直距离为1m ,若所用光源发出波长1λ=650nm 和2λ=532nm 的两种光波,试求两光波分别形成的条纹间距以及两组条纹的第8级亮纹之间的距离。 解:对于1λ=650nm 的光波,条纹间距为: m d D e 3 3 9111043.010 5.1106501---?≈???==λ 对于2λ=532nm 的光波,条纹间距为: m d D e 339 221035.010 5.1105321---?≈???==λ ∴两组条纹的第8级条纹之间的距离为: m e e x 3 211064.0)(8-?=-=? 5-3 一个长40mm 的充以空气的气室置于杨氏装置中的一个小孔前,在观察屏上观察到 稳定的干涉条纹系,继后抽去气室中的空气,注入某种气体,发现条纹系移动了30个条纹。已知照射光波波长为,空气折射率为,试求注入气体的折射率n g 。 解:气室充入空气和充气体前后,光程的变化为: D n g )000276.1(-=?δ 而这一光程变化对应于30个波长: λδ30=? ∴λ30)1(=-D n g 000768.1000276.110 401028.656303 9 =+???=--g n 5-4 在菲涅耳双面镜干涉实验中,光波长为600nm ,光源和观察屏到双面镜交线的距 离分别为0.6m 和1.8m ,双面镜夹角为10-3 rad ,求:(1)观察屏上的条纹间距;(2)屏上最多能看到多少亮条纹

补充习题答案

1.《老师,您好!》 茁壮衷心 理想幸福 崇高茁壮 二.省略 三 ①“铺设大道”和“架起金桥”这是一种形象的比喻,意在说明教师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②崇高,因为老师为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心血 ①老师,教学成果,教师的心血,学生 ② ③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但愿人长久》 一、查字典,完成练习。 H HAO 白 7 洁白洁白的月亮挂在高高的天上。 二、扩词。(省略) 三、阅读课文片段,理解关键字词的意思,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1、次八月十五吃月饼赏月春节元宵节端午节 2、安静弟弟你也在赏月吧,我好思念你。 3、兄弟苏轼苏辙 四、请试着填写下列诗句。 1、登高处少一人 2、一杯酒无故人 3、存知己若比邻 4、江南岸照我还 五、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古诗两首》 一、选择正确的读音 1、第一个第一个 2、第二个 3、第二个 4、第一个 5、第二个 二、体会句子思想感情 ①互相和谐铜镜湖面 ②宁静和谐 2、 ①半边月影 ②峨眉山上挂着半边月亮,月影倒映在平羌江里,小船也在平羌江里一起流动。

3、 ①出发驶向思念友人前往 ②思念友人 三、补充阅读。 4.《秋天》 三、 1、 苹果,玉米,葡萄,高粱,他们都成熟了。 桂花,菊花都盛开了,空气中弥漫着花香 2、 这边是红色的苹果,那边是黄灿灿稻子,远处是紫红的葡萄挂在树上。 农民伯伯在田野上忙碌的身影。 3、 苹果,葡萄,人。苹果,葡萄成熟了。 紫红的葡萄挂在树上,桔树挂起圆圆的小球,苹果露出美丽的笑容。 5.《我给江主席献花》 一、看拼音,写词语 地毯耻辱秩序井然 队伍步伐欣喜若狂 二、填一填,想一想,写一写。 1、微微地爱抚地亲切地 领袖对孩子的一片慈爱之情。 2、失散多年的母亲的怀抱一股情不自禁吻了一下依偎不愿离开 我、千千万万的香港同胞、香港就像一个失散多年的孩子对祖国母亲的衷心爱戴和依恋之情。 三、熟读全文,完成填空。 献花前→献花无比激动和欣喜 6 天安门广场 三、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姹紫嫣红五彩缤纷五颜六色色彩斑斓 2、无数盆鲜花组成一个个大花坛,把广场装点得犹如五彩缤纷的大花园。 广场大花园天安门广场热闹的气氛。 3、鲜花彩灯礼花和歌声热闹 7 徐悲鸿励志学画 一、选择解释,在括号里写上序号。 (横着数) 二、选字填空。(省略) 三、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1、他被激怒后。 2、画第一自然段第2句话。把徐悲鸿比作骏马。 3、每逢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 4、最后一句话。 5、衬托了徐悲鸿学画的艰难与决心。

光的干涉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严格地讲,空气折射率大于1,因此在牛顿环实验中,若将玻璃夹层中的空气逐渐抽去而成为真空时,干涉环将:( ) A.变大; B.缩小; C.不变; D.消失。 【答案】:A 2、在迈克耳逊干涉仪的一条光路中,放入一折射率n ,厚度为h 的透明介质板,放入后,两光束的光程差改变量为:( ) A.h n )1(2-; B.nh 2; C.nh ; D.h n )1(-。 【答案】:A 3、用劈尖干涉检测工件(下板)的表面,当波长为λ的单色光垂直入射时,观察到干涉条纹如图。图中每一条纹弯曲部分的顶点恰与左边相邻的直线部分的连线相切。由图可见工件表面: ( ) A.一凹陷的槽,深为λ/4; B.有一凹陷的槽,深为λ/2; C.有一凸起的埂,深为λ/4; D.有一凸起的埂,深为λ。 【答案】:B 4、牛顿环实验装置是用一平凸透镜放在一平板玻璃上,接触点为C ,中间夹层是空气,用平行单色光从上向下照射,并从下向上观察,看到许多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这些圆环的特点是:( ) A.C 是明的,圆环是等距离的; B.C 是明的,圆环是不等距离的; C.C 是暗的,圆环是等距离的; D.C 是暗的,圆环是不等距离的。 【答案】:B 5、若将牛顿环玻璃夹层中的空气换成水时,干涉环将: ( ) A .变大; B .缩小; C .不变; D .消失。 【答案】:B 6、若把牛顿环装置(都是用折射率为1.52的玻璃制成的)由空气搬入折射率为1.33的水中,则干涉条纹 ( ) A .中心暗斑变成亮斑; B .变疏; C .变密; D .间距不变。 【答案】:C 7、两个不同的光源发出的两个白光光束,在空间相遇是不会产生干涉图样的,这是由于( ) A.白光是由许多不同波长的光组成; B.两个光束的光强不一样; C.两个光源是独立的不相干光源; D.两个不同光源所发出的光,频率不会恰好相等。 【答案】:C 8、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单色光源S 到两缝S 1、S 2距离相等,则观察屏上中央明条纹位于O 处。现将光源S 向下移动到S '位置,则( ) A .中央明条纹也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 B .中央明条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不变; C .中央明条纹向下移动,且条纹间距增大; D .中央明条纹向上移动,且条纹间距增大。

补充习题及答案-

2)1 mol of copper melting at 1200℃.Calculate (a )enthalpy change (b) entropy change and (c)Gibbs free energy change at this temperature. DATA: Θ ? Cu m eltin g H ,=3100 cal/mol, T metling,Cu=1083℃, C p, l, Cu = 7.5 cal/mol ℃ C p, s, Cu = 5.41 + 1.5?10-3 T cal/mol ℃ Answers: (a) 3096.28 cal/mol (b) 2.284 cal/ (mol K) (c)-268.05(cal/mol) 3) two moles of a monatomic ideal gas are at contained at a pressure of 1 atm and temperature of 300K, 34.166j of heat are transferred to the gas as a result of which the gas expands and does 1216 joules of work against its surroundings. The process is reversible. Calculate the final temperature of the gas. Answers: 252.5K 4) One mole of N2 gas is contained at 273 K and a pressure of 1 atm. The addition of 3000 joules of heat to the gas at constant pressure causes 832 joules of work to be done during the expansion*(. Calculate (a) the final state of the gas, (b) the value of △U and △H for the change of state. And (c) the values of C V for N2 . Assume that nitrogen behaves as an ideal gas. And that the above change of state is conducted reversibly. Answers:a)P=1atm, T=373K, V=30.6L; b) △H=3000J, △U=2168J ; (c)C V= 2.5R 5) Ten moles of ideal gas, in the initial state P1=10 atm, T1 =300K, are taken round the following cycle: a) a revisable change of state along a line path on the P-V diagram t the state P=1atm T=300K b) a reversible isobaric (constant pressure) compression to V=24.6 liters and c) a reversible constant volume process to P=10 atm how much work is done on or by the system during the cycle? Is this work done on the system or by the system? Answers: 35KJ 8) one mole of monatomic ideal gas undergoes a reversible expansion at constant pressure during which the entropy of the gas increase by 14.4J/K, and the gas absorbs 6236 joules of heat. Calculate the initial and final temperatures of the gas. N mole of second monatomic ideal gas undergoes a reversible isothermal expansion during which it doubles its volume performs 1729 joules of work and increases its entropy by 5.763 J/K. Calculate N and the temperature at which the expansion was conducted. Answers: 1) T0=300K, T=600K 2)N=1,T=300K

补充习题答案(五年级上册)

1 恩师难忘 一、炊烟念叨滋润歇脚拐杖惊醒 二、zhēng huì jiá jīn 三、1.口才文笔娓娓动听入了迷,身临其境引人入胜春雨点点滋润2.一个个故事幼小文学终生难忘四、1.植物、树木教育、培养比喻培养人才是为了长远的打算,也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2.画线句子: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像他行礼。3.在“我”那幼小的心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五、1.他们不相信石头会开花。2.她在鼓励方言。 3.赵老师用一颗善良的心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保护了他们幼小的心灵不受伤害。 2 陶校长的演讲 一、否则锻炼堡垒鞭策激励承担道德需要专心致志坚韧不拔 二、1.即使……也…… 2.不但……而且…… 3.因为……所以…… 4.虽然……但是…… 三、1.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工作的好坏对我们今天和未来都有很大的影响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2.问问自己激励和鞭策自己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 四、1.制止惊异 2.疑惑惊异感动后悔 3.陶校长真好,不但没有批评我,还给了我4块糖果,我一定不能再犯错了。4.喜欢。因为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讲明了道理,可以说是事半功倍。我肯定,听过陶校长的一番话后,王友肯定不会再犯了。 3 古诗两首 一、隐藏稳重骑马椅子蝉鸣弹琴二、1.不知在何处但云雾弥漫,不知道他在何处。 2.想要站立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歌唱,一声不响地站在了树下。 三、2.夏季蝉鸣悠闲歌声振林樾 4 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光的干涉计算题及答案

《光的干涉》计算题 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波长λ=546、1nm (1 nm=10-9 m)的单色光照射,双缝与屏的距离D =300 mm.测得中央明条纹两侧的两个第五级明条纹的间距为12.2 mm,求双缝间的距离. 解:由题给数据可得相邻明条纹之间的距离为 ?x =12、2 / (2×5)mm =1.22 mm 2分 由公式 ?x =D λ / d ,得d =D λ / ?x =0.134 mm 3分 2、 在图示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用薄玻璃片(折射率n 1=1、4)覆盖缝S 1,用同样厚度的玻璃片(但折射率n 2=1、7)覆盖缝S 2,将使原来未放玻璃时屏上的中央明条纹处O 变为第五级明纹.设单 色光波长λ=480 nm(1nm=10-9m ),求玻璃片的厚度d (可认为光线垂直穿过玻璃片). 解:原来, δ = r 2-r 1= 0 2分 覆盖玻璃后, δ=( r 2 + n 2d – d )-(r 1 + n 1d -d )=5λ 3分 ∴ (n 2-n 1)d =5λ 1 25n n d -=λ 2分 = 8、0×10-6 m 1分 3、 薄钢片上有两条紧靠的平行细缝,用波长λ=546、1 nm (1 nm=10-9 m)的平面光波正入射 到钢片上.屏幕距双缝的距离为D =2.00 m,测得中央明条纹两侧的第五级明条纹间的距离为?x =12.0 mm. (1) 求两缝间的距离. (2) 从任一明条纹(记作0)向一边数到第20条明条纹,共经过多大距离? (3) 如果使光波斜入射到钢片上,条纹间距将如何改变? 解:(1) x = 2kD λ / d d = 2kD λ /?x 2分 此处 k =5 ∴ d =10 D λ / ?x =0.910 mm 2分 (2) 共经过20个条纹间距,即经过的距离 l =20 D λ / d =24 mm 2分 (3) 不变 2分 4、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单色光源S 0到两缝S 1与S 2的距离分别为l 1与l 2,并且l 1-l 2=3λ,λ为入射光的波长,双缝之间的距离为d ,双缝到屏幕的距离为D (D >>d ),如图.求: (1) 零级明纹到屏幕中央O 点的距离. (2) 相邻明条纹间的距离. S 1 S 2 n 2 n 1 r 1 r 2 d 屏 d S 2 S 1 l 1 S 0 l 2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