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保税区建设模式及设计方式研究

合集下载

边境口岸型综合保税区规划设计——以新疆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规划为例

边境口岸型综合保税区规划设计——以新疆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规划为例
蛳 划 | r 几 l
边 境 口岸 型综 合 保税 区规 Nhomakorabea 设计
— —
以新疆 阿拉 山 口综合 保税 区规划 为例
凯 , 裴新 生 ,贾 晓辫 ,张 显君


[ 摘
要]边境口岸型综合保税 区是面向周边 国家市场的、特殊的海关监 管区域,具有独特的功能特征与规划要求。新疆阿
致 ,赁 物 种 类 多样 和 国 际 市 场 不确 定 因 素 较
1 2 划面 临的 问题 .规
( 多种交通方式集中,流线组织较为复杂。边境口 1 ) 岸是我 国联系周边 国家的重要 门户,往 往集 中了 路、 铁 公路及管道等 多 交通运输方式, 因此其交通流线组织 种 比其他类型的综合保 税区更为复杂。 其中,铁路运输 以 其大运量 、 快运速 及高安全1的特点成为 主 的运输方 生 要
拉 山 口综 合 保 税 区规 划根 据 保 税 区 面 临 的交 通 流 线 复 杂 , 国 内外 轨 道 标 准 不
多 等 问题 . 通 过 功 能 分 区 空 间 布 局 和 交通 组 织 的 规 划 方 法, 归纳 出 边 境 口 岸型 综 合 保 税 医白 规 划 要 点 即 在满 足 海 关 监 勺 管 要 求 的 同时 , 强 化 综 合 交 通 流 线 的 组 织 引导 , 按 照 货 物 储 运 条 件 优 化 空 间 布局 殛 突 出 对 用 地 开 发 的 弹性 考 虑
Y oKa, l n h n , i a a i Pe Xis e g JaXi owe. a gJ n i i Zh n u xan
I咖 棚 删 Ir f ez R trne ots p ca a au d r u tm u td. iin l e n ic mpe e s et if e al r ea f t r rias e i r n e cso sc s y X ̄a gAaM u t n 0 rh n I a f t 竹 e o oi p le o a v rf e

我国内陆地区综合保税区建设规划研究

我国内陆地区综合保税区建设规划研究

我国内陆地区综合保税区建设规划研究1 我国综合保税区的发展历程和类型1990 年 6 月 10 日,国务院批准在上海设立外高桥保税区,开启了对保税区的试验和探索的进程。

根据《保税区海关监督管理办法》规定,保税区是海关监管的特定区域,是我国境内进出口货物督管的特殊监管区域,是受海关监管的特殊经济区,即“境内关内”.在此后的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先后又成立了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等多种海关特殊监管区,所承担的职能逐渐发展演进和功能复杂化,开放度越来越高。

例如,保税港区就是对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等多种类型的外向型功能区的整合。

上述每一种类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的设立都顺应了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了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并为我国对外开放和迅速融入世界贸易体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综合保税区是设立在内陆地区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我国于 2006年 12 月批准设立了全国第一家综合保税区---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

经过若干年的发展,截至 2014 年底,我国已经在 40 个省、区、市设立了综合保税区。

(见图 1)综合保税区内可开图 2 综合保税区“境内关外”图解展保税港区的一切业务,是中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开放区域,国家参照保税港区的运管办法对其实施监管,区内可开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

因其具有免征关税和免于报送,区内企业间、区内与境外企业之间可以自由贸易,免于国内管制政策约束等一些开放性特点,可以将综合保税区理解为“境内关外”的区域(见图 2) .目前,我国已批复设立的综合保税区可大致分为五种类型:①口岸枢纽型,指依托重大交通枢纽(空港、水港、铁路港)而设立的综合保税区,如北京天竺综合保税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

②边境口岸型,是分布在国家边境地区,依托边境口岸而设立的综合保税区,如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新疆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

西安综合保税区业务模式研究

西安综合保税区业务模式研究

西安综合保税区业务模式研究作者:董临瑞来源:《法制博览》2012年第12期摘要】西安综合保税区于2011年2月14日获得国务院批准。

它完善了陕西、西安承接东部沿海和国际产业转移的环境,实实在在促进了陕西、西安外向型经济发展,同时又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发展起到了大的促进作用。

西安综合保税区发展的内生效应和即期效益发展模式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充分发挥功能作用的最佳案例。

【关键词】西安国际港务区;综合保税区;业务模式西安国际港务区是以铁路、公路和航空等运输方式为基础的陕西省物流与国际和国内物流的结合点。

西安国际港务区是“因港而生”,先建内陆港,再造开发区,这是其独一无二的一个特点。

该项目由“一个中心、三大组团”组成,“一个中心”即B型保税物流中心,三大组团是:国际物流区、国内综合物流区、物流产业集群区。

项目核心工程是“B型保税物流中心”,一个中心,即保税物流中心(B型)。

具备国内中转、国际采购和配送、转口贸易以及快速通关、保税仓库、简单加工、增值服务、出口退税、信息处理等功能,增强和提升西安地区的国际物流服务能力。

一、西安综合保税区的特征西安综合保税区是全国第15个、西北第一个综合保税区,进一步完善了“国际内陆港”的功能。

也是目前中国西北地区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的特殊功能区。

西安综合保税区的主要税收政策为:国外货物入区保税;货物出区进入国内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并按货物实际状况征税;国内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区内企业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同时,西安综合保税区还与海关密切合作,开发建设园区信息化平台,依托这一平台实行园区企业快速通关,降低企业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海关监管的效率和效益。

①(一)政策特殊性综合保税区实行鼓励进出口的税收导向政策。

除享有保税区“免税、免证、保税”等政策外,国内货物进区视同出口,可以办理出口退税,区内交易免征增值税,基本实现物流无税或保税运作。

综合保税区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

综合保税区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

综合保税区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境贸易日益频繁,保税区作为一种具有特殊优势和功能的经济区域,为促进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目前我国综合保税区的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孤岛、数据重复录入、操作复杂等,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因此,有必要开展综合保税区信息化项目建设,提升保税区的管理与服务水平。

二、项目目标1.提升综合保税区的信息化水平,实现业务流程的在线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2.构建统一的保税区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整合和传递。

3.提高保税区的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

4.提供便捷、高效、精准的服务,增强保税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

三、项目建设内容1.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1)建设高速、稳定、安全的网络基础设施,确保信息传输的畅通和安全。

(2)建设先进的硬件设施,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终端设备等,满足信息处理和存储的需求。

2.信息系统建设(1)建设综合保税区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各个子系统,如进出口管理子系统、仓储管理子系统、财务管理子系统等,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整合。

(2)建设监控与预警系统,实时监测保税区内各个环节的运行状态,提前发现和解决问题。

(3)建设电子商务平台,便于海关、企业和客户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业务合作。

3.数据规范化与整合(1)建立统一的数据规范和标准,确保数据的统一性和一致性。

(2)建立数据集成和共享的机制,实现数据的跨系统和跨部门的无缝对接。

4.业务流程再造(1)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保税区的各个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和优化,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2)建立自动化的审批流程,提供便捷的在线申请和审批服务,缩短办事时间。

五、项目实施步骤1.进行项目前期调研,了解保税区的实际情况和问题,并与相关部门和企业进行沟通和交流。

2.编制综合保税区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包括项目目标、建设内容、实施步骤、时间计划和投资预算等。

综保区建设实施方案

综保区建设实施方案

综保区建设实施方案一、综保区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综保区是指综合保税区,是指在一定区域内设立的便利贸易、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特殊区域。

综保区建设是我国贸易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综保区建设可以促进外贸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综保区建设的总体目标。

综保区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保区,打造成为国际贸易中心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促进外贸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国际竞争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综保区建设的重点任务。

1. 加强政策支持。

制定和完善综保区建设相关政策,提供税收优惠、融资支持等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的企业和资金参与综保区建设。

2. 优化营商环境。

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投资和经营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落户综保区。

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综保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包括道路、桥梁、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保区的基础设施水平。

4. 推动产业升级。

引导和支持综保区内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力度,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

5. 加强监管和服务。

建立健全综保区监管体系,加强对综保区内企业的监管力度,同时提供更加优质的政务服务,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经营环境。

四、综保区建设的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综保区建设的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责任,加强统筹协调,推动综保区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完善政策体系。

不断完善综保区建设相关政策,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为综保区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3. 加强资金投入。

加大对综保区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确保综保区建设资金需求得到充分保障。

4. 加强宣传推广。

加强对综保区建设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综保区建设的认识和支持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综保区建设的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综保区建设的工作机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形成合力,推动综保区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某综合保税区调研报告

某综合保税区调研报告

某综合保税区调研报告某综合保税区调研报告一、调研分析经过我们初步的调查分析,XXXX综合保税区自2016年封关运营以来,在招商引资、金融服务等方面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探索了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新办法。

(一)优势突显,已成为XX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改革开以来,东南沿海城市凭借自身的地理优势和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大力发展自身经济,不断地招商引资,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着力发展工业。

在长时期的创新和尝试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而对于身处中西部地区的XX来说,虽然说在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努力地进行自身的改革和对外的开放,但是由于在改革开放初期基础设施、铁路、水路和公路的建设并不是很完善,再加上其它地理因素和人文环境的影响,致使XX的对外开放的步伐落后于东南沿海地区。

但在近二十年来,随着国家沿长江发展战略、环洞庭湖经济圈发展战略的支持和XX港口、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等交通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XX的对外开放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并且随着XXXX 综合保税区的建立,外资企业和大型的国营或私营企业正在陆续入驻XX综合保税区。

使XX的经济增长得到显著提升,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

XX是全国唯一拥有6个国家级口岸平台的地级市,XX综合保税区与4个口岸平台形成了立体互补,省内XX、衡阳、XX无法比拟。

同时,相比XX的“无水港”、**的区港距离60多公里,XX综合保税区地理位置处在XX新港区,临近长江港口,区港联动是XX综合保税区的重要特征和优势。

2017年,XXXX综合保税区预计将实现进出口贸易额15亿美元,重柜货物进出港3万标箱;力争新引进50家以上贸易企业入区注册,规模以上大项目签约、投产、开工10家以上;进一步创新和拓展金融服务,争取银行20亿元信用担保额度,积聚70亿元现金流的目标。

在与国内特别是省内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现差异化发展的同时,摸索出一条“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的“XX综保”新模式。

综合保税区的发展与创新

综合保税区的发展与创新
XX,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综合保税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具有保税、免税、退税等优惠政策 的特殊经济区域。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综合保税区的主要功能包括:保税仓储、出口加工、转口贸易、展示交易 等。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综合保税区的设立旨在促进国际贸易、吸引外资、推动经济发展。
起源背景:为了吸 引外资,促进经济 发展,推动改革开 放
起源目的:提高贸 易便利化水平,促 进国际Fra bibliotek易和投资 合作
起步阶段:1990年,中国设立首批综合保税区,主要功能为仓储、加工、转口贸易等 发展阶段:2000年,综合保税区数量增加,功能拓展至研发、设计、物流等 创新阶段:2010年,综合保税区政策创新,推动跨境电商、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发展 升级阶段:2020年,综合保税区转型升级,加强与自贸试验区的联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
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提高办事效率 推行电子化通关,减少通关时间 实施企业信用评级制度,提高监管效率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创新
提供一站式服务: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报关、物流、仓储等 创新服务模式:采用互联网+模式,实现线上申报、线上审批、线上查询等 提供个性化服务:根据企业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方案 加强服务监管:建立完善的服务监管体系,确保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 政策优惠:享有税收、通关等优惠政策 功能齐全:集仓储、加工、展示、销售等功能于一体 创新驱动: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
综合保税区的概念: 指在特定区域内, 对进出口货物实行 特殊税收和监管政 策的区域
起源时间:1979年, 中国设立第一个综 合保税区——深圳 蛇口工业区

关于综合保税区的调研报告 最终版

关于综合保税区的调研报告 最终版

20关于综合保税区的调研报告最终版关于综合保税区的调研报告建设综合保税区,xx区所面临的机遇,优势、难点、重点,如何发展主导产业及配套产业,下一步推进措施和政策建议。

综合保税区作为内陆开放型试验区的重要承载平台,对于国家构建对外开放战略格局、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综合保税区的建设背景20**年9月12日,____中央____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____在第三届中阿经贸论坛开幕式上指出,国务院已正式批准设立综合保税区。

综合保税区是中国继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后,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新的经济性区域。

具有进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商品展示等功能,享有“免证、免税、保税”政策,实行“境内关外”运作方式,是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运作机制最便捷、政策最优惠的经济区域之一。

是中国唯一的____自治区,在现有____特色产业的基础上,综合保税区的建立,将更加便于承接中东和____世界的投资、产业转移和经贸流通,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____食品,____用品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和认证、设计、研发、制造商贸和交易中心。

最终使综合保税区成为中国面向中东及____世界的开放先导区,中国与____金融合作实验区和中阿投资贸易区。

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

根据综合保税区的功能和自治区产业特色,确定其功能定位是以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和保税服务三大功能为主,同时积极拓展口岸作业。

产业定位上重点发展以面向____国家及其他____地区为主的中高端____食品、____用品,羊绒精纺面料为主的高端纺织服装,为优势特色产业扩大进出口提供服务的保税物流三大主导产业。

综合保税区的设立,将为周边地区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外包等现代生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良好平台,从而促进成为全球分拨、配送物流基地和吸引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

综合保税区的设立,将便于承接中东和____世界的投资、产业转移和经贸流通,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____食品、____用品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和认证、设计、研发、制造商贸和交易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保税区建设模式及设计方式研究
作者:毕克妮卢学伟
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上旬》2018年第04期
【摘要】综合保税区是海关的特殊监管区域,具有独特的功能与属性。

为了顺应时代发展,协调综合保税区与城市其他空间的关系,大连长兴岛综合保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综合保税区与城市空间的规划契合策略,包括通过“外联便捷、内联高效”的设计理念,建立综合保税区与其他城市空间的交通联系;通过分析区域交通体系、港口物流和卡口流程要求,统筹布局功能区;通过分析产业类型,确定合理的建设控制指标;通过提出景观设计框架,协调综合保税区与外部区域的城市景观。

【关键词】综合保税区;城市空间;规划契合
1、发展诉求
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是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的龙头,长兴岛未来发展模式是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建立综合保税区对长兴岛拓展招商引资领域、加速地区产业升级、提升地区竞争能力等方面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综合保税区的建设最大程度的提高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放度,对东北亚航运中心建设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建立综合保税区也是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当前自身发展的需求。

2、基本概念
综合保税区和保税港区一样,是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开放区域。

综合保税区是叠加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以及保税港区的相关政策,是未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

综合保税区设立在内陆地区的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由海关参照有关规定对综合保税区进行管理,执行保税港区的税收和外汇政策。

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港口的功能于一身,可以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

综合保税区区内的企业可以通过享受各种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降低企业内部生产成本,增加盈利。

区外当地政府可以借助保税区发展的主导产业,进一步完善相关产业链条,扩大产业集群规模,增加当地就业人口,并通过进驻园区的国际企业,提升国际形象及国际竞争力。

3、构成要素
管理服务区:主要是保证保税区的正常运作而设置的管理服务机构,主要包括:海关、检验检疫、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等机构,并设置有金融、商贸等服务设施。

该用地应当设置在保
税港区规划面积以内、围网以外区域。

展示中心为方便监管,一般设置在网内区域。

管理服务区一般规模不宜太大,一般规模为40~60hm2,占总用地的5%左右。

应预留离岸金融、国际租赁等围绕航运中心建设必不可少的功能区用地,该功能区用地也尽可能避免居住、零售等海关严禁的功能,为以后扩区提供便利条件。

海关监管设施:围网、巡逻道、卡口以及查验平台
4、规划方案
4.1区域研究
长兴岛建设综合保税区项目具备良好的区位优势。

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位于大连市的西北部,位于环渤海经济圈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环黄海经济圈(中日韩+辽鲁苏)的三圈交汇点。

是辽宁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周边区市县保持在1小时高速公路交通圈内。

与国际韩国仁川、日本长崎,国内天津港、大连、秦皇岛、营口等港口联系密切。

长兴岛港是渤海湾内离主航道最近、航道最深、唯一可通航满载30万吨船舶的优良港口。

区域性港口位于项目选址西部,哈大铁路支线在其南部经过。

基地紧邻南北两条疏港路,保证综合保税区与区域物流网路的顺利对接,形成顺畅的物流交通体系。

4.2规划定位
大连长兴岛综合保税区位于长兴岛领港工业内,区内围网面积约4.87平方公里。

区域交通便利,相关产业链条完整,未来将建设成为以船舶配件、石化设备为主导产业基础,发展集商贸、会展、口岸操作、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于一体的综合性保税园区。

4.3规划理念
本次规划通过对保税园区建设的支撑体系论证、落实上位规划、基地特征研究,提出本次规划“多元、持续、集约、生态”的核心理念,并通过城市设计对控规进行补充深化,使控规更加复合保税区海关特殊监管要求,更具可操作性。

根据综合保税区基本构成要素及基地实际情况,提出“多元、持续、集约、生态”的园区开发建设理念。

多元——即在园区内引入多种功能形成综合性园区。

持续——即园区采取分期建设、分期开发的原则以保持持续发展态势。

集约——即土地、建筑、各类服务设施的有序、快速、高效利用。

生态——即通过景观系统、植物配置、环境小品,全面提升园区环境。

4.4规划创新
功能注入——摒弃传统保税区单一功能的营运方式,引入保税商贸、保税展示交易、电子商务等多种现代服务业功能,形成多元经复合经营模式,形成集商贸会展、口岸操作、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于一体的综合性保税园区。

流线引导——依据园区建设周期及现有土地指标,将园区分为近、远两期建设,并通过园区内部货物流线、商务流线的分类设置、分期拓展,使园区始终处于完整体系下的持续、合理、高效的建设模式中。

模数研究——为使园区快速启动,区内先期将修建部分标准厂房,通过标准厂房模数化研究,确定厂房基本选型,并可根据企业工艺流程需求自由组合拼装,既便于企业前期快速进驻,又有效提高了生产用地利用率,形成快速、集约的园区运营模式。

景观提升——利用背山面海的自然景观资源,将园区形象展示区设置在园区南侧,突出新型综合保税园区的形象风貌。

同时结合园区商务入口景观广场、中央景观轴线、分区域植物绿化设计,形成多重生态绿化模式,脱离以往重生产轻环境的现状,提升整个园区的生态环境。

结语:
综合保税区的建立对长兴岛在延伸价值链和聚拢产业链上迫切需要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载体配套。

对拓展招商引资领域、促进加工贸易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在环境、资金、土地、产业基础等诸多方面已具备了建设综合保税区的条件。

未来长兴岛将以综合保税区为发展契机,将长兴岛逐步发展成为联系日韩辐射东北亚地区的自由贸易区奠定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