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

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
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

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八大最显著的亮点。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要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这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理念的重要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顶层设计的科学完善,意义重大而深远。

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生态文明源于对历史的反思,同时也是对发展的提升。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生态文明的关注和认识也不断进入新的阶段。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一章中提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提出:“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生态文明一词开始出现在党的文件中。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大新的更高要求之一,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新阶段。而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理论化和系统化地赋予了生态文明新的内涵。我们可以看到,十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脉络日益清晰,对生态文明的理解和诠释也愈发深刻,生态文明的理念正逐步贯穿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科学发展的全过程。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简单的生态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是人类为建设美好家园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从物质成果上讲,贫穷不是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放弃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既要“青山郭外斜”,还得“仓廪俱丰实”。我们提倡的生态文明就是要转变粗放型的发展方式,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理念和素质,使人类活动限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从精神成果上讲,我们提倡以人为本,但人类中心主义、人定胜天并不是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就要把握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与经济、生态与发展和谐共生为前提,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使生态文明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要素。从制度成果上讲,必须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的实现制度。也就是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的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现在提生态文明建设,不是锦上添花式的自然递进,而是客观要求下的主动求变。中国生态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我们立足于中国问题本身,找到一条和中国国情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准确把握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地位

农业是对自然资源的直接利用与再生产,是其他经济社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联系最紧密、作用最直接、影响最广泛。农业的特质决定了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资源保护工作在整个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然而,目前农业生态的现实状况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也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难点在农村。当前,农业发展正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投入品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加剧等严峻挑战,农业资源利用强度高、转化效率低的矛盾日益加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新的考验。可以说,过于倚重资源消耗的发展路子已难以为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刻不容缓。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农村的先天优势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希望也在农村。相比起城市,农村生态基础更好,地域更广阔,治理调整的空间更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乡村人口占到了中国总人口的半数左右,能够在农村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改善农业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走向低成本的生态文明,本身就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农村有约18亿亩耕地和大量可以开发的荒山、荒坡、盐碱地等边际土地,通过合理挖掘土地潜力,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可以在发展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农业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发挥农业的环保功能。农村在新能源的使用开发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农村在技能减排方面提升的空间也很大。在全国的村落之中,还散落着丰富多彩的乡土民俗和大量尚未开发的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好这些生态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薪火相传和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容推卸的使命。可以说,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不仅事关农业农村的未来,还直接关系到我国生态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只有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际效果,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和质的突破。

努力探索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

如何走上生态文明之路,不能只是流于喊口号、讲理念,还要有具体的实施路径。具体到农业生态建设,关键是要跳出简单的环境治理思路,以着眼全局的高度来思考,以科学系统的机制抓落实,围绕着如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探索建立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具体的思路做法,我们概括总结为:“三个推进”、“三个协同”和“三个结合”。

第一,多措并举,大力统筹“三个推进”。一是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统筹推进。农业生产场地与农民居住场所紧密相连,农村环境治理过程中必须把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安排,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二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推进。通过循环的方式,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把废弃物变为农民所需的肥料、燃料和饲料,从根本上解决污染物的去向问题,大大减少农业生产的外部投入,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农业发展。三是资源节约与清洁生产协同推进。推广节地、节水、节种、节肥等节约型技术使用,建立清洁的生产生活方式,从生产生活源头抓起,减少外部投入品使用量,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实现资源的节约和清洁生产。

第二,创新格局,努力做好“三个协同”。一是加强技术提升与协同应用。要鼓励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科学创新和技术提升,加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水体净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外来入侵物种综合防治等关键性、实用性技术的综合研发与应用。二是加强机制提升

与协同配合。农业资源保护工作涉及范围广、链条长、环节多,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必须依靠体系发动、机制带动和项目调动,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项目资源,形成工作合力,通过机制的创新与提升使现有资源实现集成放大。三是加强政策提升与协同推动。要根据环境问题的性质、农业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由谁承担治理成本等因素,灵活选择有针对性的政策工具,进一步提升运用政策工具治理农业环境污染的工作水平。

第三,整合资源,着力实现“三个结合”。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与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结合。农业资源环境工作的落脚点需以不降低作物单产为前提,重点在于提升投入品的利用效率和替代品的应用。二是农业环境污染全程控制与重点治理的结合。把污染问题解决在农业生产生活单元内部,把农业环境保护寓于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之中,实施全程的、综合的控制措施。要重点解决突出问题,对部分农产品主产地及污染物实行重点治理。三是实施城市、工业与农村污染一体化防控的结合。严格控制“三废”向农村转移,严禁向主要农产品产地排放或倾倒废水、固体废物,严禁直接把城镇垃圾、污泥用作肥料,加强对重金属污染源的监管,逐步推行城乡污染物控制标准一致,实现城乡环境同治。

作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和在农村地区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今年,农业部将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人居环境改善、文明新风培育、文化传承为目标,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构建科学、量化的评价目标体系,重点推进生态农业建设、推广节能减排技术、节约和保护农业资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用三年的时间在全国选择产生1000个“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增收”的“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并通过树立不同类型、不同特点、不同发展水平的标杆模式,推动形成农业产业结构、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与农业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加快我国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关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调查问卷

关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调查问卷 亲爱的朋友: 您好!感谢你们在百忙中抽出宝贵时间参与我们的调查。我们是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学生。为了了解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我们编写了这份问卷。请您根据您的情况或直觉,如实地按要求选择您的答案,填写相关问卷。您所提供的数据将会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极大的帮助。谢谢! 1.您的性别是_? A.女性 B.男性 2.您的年龄是_? A.15~25 B.26~35 C.36~45 D.46~55 E.56~75 3.您的文化程度如何? A.没上过学 B.上过小学 C.初中 D.中专或高中 E.大专 F.本科 G.本科以上 4.您所处的村子的经济情况如何? A.全部家庭已经达到小康 B.绝大多数经济状况还可以 C.生活一般 D.绝大多数经济水平低下 5. 您觉得本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如何? A.非常好 B.较好 C.一般 D.不好 E.不清楚 6. 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态度是_? A.这是好事,应该提倡 B.干部一时的想法 C.事不关己,无所谓 D.不好,乌烟瘴气 E.有待考究 F.其他_____ 7. 您知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份 由中央在2006年颁发的“一号文件”吗? A.非常了解 B.比较了解 C.知道一点 D.无意听说过有这件事 E.完全不知道 8.您是否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法规,以及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A.非常了解 B.比较了解 C.知道一些,但不多 D.完全不知道 9.您认为生态文明主要是谁的责任? A.居民 B.企业 C.政府 D.媒体 E.其他_

10.您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存在哪些问题? A.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B.缺乏公众参与,公众环境意识有待提高 C.缺乏企业配合与支持 D.缺少专门的机构来筹划和组织 E.缺少地方特色文化衔接 F.局限于试点建设,推广力度不够 G.其他_____ 11.(1)您对您所生活的环境满意吗? A.非常满意 B.一般满意 C.有所不满 E.不满意 F. 其他_ (2)您认为本村的新农村改以哪些方面为重?(多选) A.道路建设 B.绿化环境 C.经济开发 D.文化建设 E.污水处理 F.废气排放 G.其他_ 12.假如政府给您一笔钱建设新农村,你首先_? A.发展生产 B.修路 C.改善生态环境 D.发展文化 E.其他_ 13.您认为本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现状有哪些(多选) A. 秸秆焚烧、禽畜养殖、水产养殖等污染 B. 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 C. 生活垃圾随意堆放 D. 乡镇等一些小企业工厂的污染 E. 居民生活中使用不清洁能源 F.其他_ 14.您所在的村子环境污染是否会制约当地经济发展? A.没有影响 B.影响不大 C.有较大影响 D.未来有影响 15.您平时如何处理生活垃圾? A.随意丢弃 B.有固定的堆放地点,但村里没有组织统一回收 C.有固定的堆放地点,村里统一回收 D.不清楚 16.您觉得大部分村民对本村环境治理的态度如何? A.积极 B.一般 C.消极 D.强烈抵制 E.不清楚 17.您认为建设生态文明对于新农村建设是否重要? A.非常重要 B.一般重要 C.不重要

XX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调查报告

XX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调查报告调查目的和意义: 了解家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情况,主要是河流水污染和街道的垃圾分类,意义在于在此基础上了解居民对环保意识的深浅,好进一步开展环保教育活动,共同建设我们美丽的家乡。 调查过程: 在寒假的这段时间里,我实地考察过家乡的河道,也去了村委会询问。在与村委会领导的交谈中,我得知前几年,县里加大对乡村的经济建设,村委会也努力的做招商引资工作,村里经济效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过于注重经济效益,使得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流经村里的一条河流受到了一定的污染,工厂向河里排放污水,生活垃圾往河里倒。从前清澈的河水,而现在垃圾四处漂浮,边缘仿佛污秽的水沟一样。很多地方都是如此,由于前几年单方面的追求经济效益,对污染问题没有及时处理。从而导致环境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观,相反还使部分环境污染更加严重。 基本情况与分析: 1、平林开扩土地,绿态严重遭到破坏,由于目前人口增多,土地资源缺乏,为了开扩 更多土地空间,从而进行了平山伐林,导致了更多的自

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大批树木被伐,绿地呈现指数上升减少人口的增多同时也使得生活垃圾也随之增多,国家在很早之前就颁布了保护环境条令,同时也实施了许多措施,禁止人们随地扔垃圾,废品回收利用,城市还设有专门的收垃圾场所,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清理垃圾,然而在农村,这一切的待遇只是空头支票,没有专门的回收垃圾场所,人们为了方便,都是会随地找个地方就倒,河流、山地、角落成为人们倒垃圾最“关照”的场所,积堆成山的垃圾引来了喜爱垃圾的动物,散发出阵阵臭味,河水在人们的照顾之下,清澈之躯也像穿上了五颜六色的衣服,从此望不到里,街道上散布着的是人们不自觉随手扔的垃圾,没有人扫,这些垃圾就像到处漂流的浪子,没有固定停留的地方,飘到哪儿就是哪儿废品重新利用的不够全面,在这些生活垃圾里,有许多塑料袋,纸袋,旧衣服,旧玩具,这些都是可回收利用的物品,特别是塑料袋,塑料袋属于一级污染品,人们购买东西的商品袋用过一次之后都会随手扔掉,而不是重新利用,随着人们经济的发展,旧衣服、旧玩具已被人们远远抛之而去,有些以捡垃圾为生的就会捡这些回去利用,相比之下他们比我们更懂得环保。 调查结论: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指

美丽乡村项目介绍

美丽乡村建设(The beautiful countryside) 概念: 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2005年10月)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等具体要求。 在2013年,主席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作出指示,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是要给乡亲们造福,不要把钱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比如说“涂脂抹粉”,房子外面刷层白灰,一白遮百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建设意义: (一)创建“美丽乡村”是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确定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农业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容,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重点推进生态农业建设、推广节能减排技术、节约和保护农业资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在农村地区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行动. (二)创建“美丽乡村”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科学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农业的快速发展,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建立在对土地、水等资源超强开发利用和要素投入过度消耗基础上的,农业乃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生态退化严重、环境污染加剧等严峻挑战.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有效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发展道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创建“美丽乡村”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需要.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总体而言广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依然薄弱,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仍然突出.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建设,创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是新农村建设理念、容和水平的全面提升,是贯彻落实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际步骤。 新农村建设与建筑节能 民用建筑和单位面积的商品能耗量都高于城市建筑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创建规划编制的指南

附件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 创建规划编制指南 二〇一五年六月

为指导和规范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创建规划编制工作,制定《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创建规划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实施方案编制可参照本《指南》。 一、规划编制总体要求 (一)总体要求 规划编制应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镇指标(试行)》(环发〔2014〕12号,以下简称《指标》)为导向,优化乡镇空间布局、发展特色生态产业、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生态文化制度,推进乡镇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乡风文明。 (二)基本原则 ——明确定位,做好衔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是国家级生态乡镇的升级版,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细胞工程。规划指标要与《指标》衔接。 ——简便易行,注重实效。简化规划编制程序,注重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可达性。 ——统筹协调,突出重点。规划编制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乡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以创建目标为导向,明确规划重点任务。 ——因地制宜,体现特色。依据各地的自然、社会、经济、资源等条件,尊重农村乡土文化,尽可能保留乡村的自然风貌。 二、规划编制工作程序

(一)确定任务 乡镇人民政府可委托相关单位,或组织自身技术力量开展规划编制工作,明确具体编制要求。 (二)调研与资料收集 规划编制单位应收集编制规划所必需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背景或现状资料,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乡镇建设总体规划,以及环保、农业、林业、水利、国土等行业发展规划。 (三)规划编制 按照规划编制提纲(附后)所列内容编制规划。 (四)规划审查 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由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委托市或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规划审查。规划编制单位根据审查意见,修改完善后,形成规划报批稿。 (五)规划报批和实施 规划报批稿报乡镇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并报规划审查单位备案。 三、规划内容与要求 (一)总则 说明规划的任务由来、编制依据、规划范围、规划时限等。 1.任务由来 简述编制规划的背景、必要性和意义。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心得体会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心得体会 美丽中国的关键是“美”,是让人民看到自然之美、社会之美、人心之美。建设美丽中国,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幸福山”,又要“山美、水美、人更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重要论述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规划了蓝图,也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根本遵循。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 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生动形象表达了我们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要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

代。 提高公民生态意识,树立生态红线观念。生态意识是生态理论体 系的重要内容,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如果缺乏生态意识的支撑,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淡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止。可以说,公民生态意识的缺乏是现代生态悲剧的一个深层次的根源。因此,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培育公民的生态意识。一方面要通过公益广告或者组织志愿者进行宣传科学生态知识,另一方面要营造科普氛围。鼓励公民要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在日常生活中要有环保意识,提高个人修养。 正确处理经济与环保关系,推进绿色发展。经济产业良好发展是 国家兴旺发达的原动力。在当前背景下,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节能减排。一方面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要发展循环经济,做好垃圾处理和再利用。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把“资源—产品—废物排放”的单向模式转化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减少废物的排放,又实现了循环利用,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融会贯通。 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加大生态监督力度。环境保护监管工作 涉及到多个部门众多领域,需要相关部门之间通力合作,形成综合执法合力,才能确保该项工作顺利进行。加大监管力度,对于不遵守法律、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要增加处罚力度。同时还应鼓励公众及社会媒体对环保工作进行监督。要借助新闻网络平台,创新监管形式,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十七届五中全会培训班讲稿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西峡县委党校党校王亚冰 这一讲我们讲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最年轻的建设。说她年轻是因为生态文明建设在十七大上才首次写入党代会的报告,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提到全党面前,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生态文明再次做了强调。这为解决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人与自然的突出矛盾指明了方向,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这一讲我准备将四个问题: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与特征 二、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四个依据 三、近年来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采取的主要措施 四、“十二五”时期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举措 首先讲第一个问题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特征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由“生态”与“文明”两个词合成。什么是“生态”?“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原意是指房屋、家庭,19世纪中叶以来具有了现代意义,主要是指自然界诸系统之间的交错复杂关系。 什么是“文明”?我国古代人对文明做了各种解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解释是,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现代对文明的解释一般是:“文明”

是一个与野蛮相对应的范畴,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指人类在能动地探索和改造世界(包括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社会实践中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全部积极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表征着人类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开化状态。 人类文明演进历程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1、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为时上百万年。在这个文明阶段,人类对资源的采伐是有限的,除了捕猎一些动物外,几乎谈不上对生态有什么影响,并且所得到的资源还不够维持生命的延续,因此,人类的寿命是很短的。同时,人类无法理解自然现象,导致把自然现象视为神的造化,出现灵论、巫术、图腾崇拜等,人与自然是和谐的,是一种原始的绿色文明。 2、农业文明(黄色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这个时期,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有所加强,从简单的捕猎升级到种植和养殖,基本能解决一些温饱问题,并且人类的寿命也随之增长,私有制也开始出现。由于大量的烧山、砍伐森林,用于耕作,城建(森林与含水),致使资源逐渐在减少,但是这时候人类数量不多,虽说与自然的关系是轻、中度的掠夺与被掠夺关系,但是影响还不是很大。 3、工业文明(黑色文明):自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一切为了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人服务。人与自然和谐关系遭到严重破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为时三百年。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化石能源的超速消耗,导致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2)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导致食品安全和环境问题;(3)生物技术的不当应用,导致科学伦理、生物入侵等问题;(4)人口爆炸,导致更多复杂的社会与环境问题;(5)军事科学的发展,导致人类生存安全问题。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加快推进“XXXX”建设为目标,以“XX”建设为抓手,围绕“四项行动、两类建设、一个保障”,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全年任务,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覆盖,强效果,“五头护水”持续深化 一是全面落实“河长制”。共设乡级河长X人,均为乡班子成员;村级河长X人,为村两委班子成员;设立“河长制”公示牌X块,完善县、乡、村三级举报投诉机制,公示河长联系电话,并发放《河长手册》以明确工作职责,乡级河长巡河每月至少一次,村级河长每周至少一次,乡村两级河长积极巡河并按要求填写《巡查日志》。二是水质保持与提升。通过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改善沿线环境,水质全年平均保持在三类。 二、抓治理、防污染,环境治理全面推进 一是深入推进节能减排行动。紧紧围绕县减排办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责任书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水污染治理方面,深入开展生活污水纳管工程,全年完成罗坊、灵潭的污水纳管改造。二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加强对秸秆禁烧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深入田间地头,对重点时段、重点地域、重点部位进行重点巡查、重点监控,确保秸秆禁烧工作取得成效。进一步强化综合利用,着力在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基料化等“五化”综合利用上实现新突破。 三、强责任、抓落实,环保制度全面落实。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配强工作力量。按照环保监管对象的差异性,将全乡除,划分为乡、农村、和企业三类区域,其中乡级网格X个、村级网格X个、企业网格X个。制定出台《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实施办法》,基本解决了基层环保工作“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环保所对环境安全监管企业和各类风险源开展现场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严格落实措施,限期改正到位。二是严格落实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要求。建设项目环评先行,确保项目批建统一,并根据上级要求,对园区企业规划环评的编制和审核提供帮助。三是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积极鼓励工业企业购买绿色保险,对企业环境污染委托第三方机构治理等。同时,依托环保办工作力量,妥善处置环保信访问题,积极应对环保部集中督查期间相关信访案件的调处。 四、2020年,我们将继续以“美丽建设”为主题,全面开展环境治理、环境建设、环境管理等工作,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1.美丽大坑建设。以项目为依托,做好“点上美”的文章。始终以“风格乡土化、材料本地化、设施实用化、生态自然化、内容特色化、成果惠民化”为原则,围绕美丽乡村“六化一配套”要求,坚持“一村一品、一村一艺、一村一特色”,打造美丽乡村精品点和示范点。 2.生态环保建设。扎实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绿化改造提升工作。积极倡导绿色、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深入开展绿色示范村、生态村创建工作。抓好主要道路沿线环境整治,深入开展“四清四绿”行动,继续实行“路长制”,大力推进城乡主要道路攻坚行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XX校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一、指导思想 以临委发[2014]54号、临委发[2014]55号文件和六月三十日动员大会精神为指导,镇教育中心校进行了认真排查,科学安排,草拟了本单位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方案。从秋季开学起,将狠抓落实,有效推进,弘扬生态理念,倡导绿色文明,全面提高全体师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二、工作目标 全面动员,在全校师生中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开展多种创新活动,结合德育工作,环境教育工作,团队工作等,在师生中全面开展生态文明知识普及教育,为临泽镇生态文明建设尽自己应尽的责任。 三、工作步骤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单位的工作实际,拟定具体工作步骤。 1、成立创建生态文明工作领导小组 为使学校创建工作有保障,工作落实到实处,中心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各学校幼儿园校园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领导小组和全体教职工会议,宣传、学习上级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创建工作有保障,按要求扎实开展。 2、拟定计划,宣传发动 利用秋季开学会,正式启动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工作,各学校幼儿园设置宣传栏,对生态文明创建进行广泛的宣传。

四、工作内容 (一)制度完善、资料完整 1、资料收集归档。 有关生态文明创建的文件,会议记录,活动图片、教案、等可收集的各种资料,分类整理,单独建档。 2、相关制度。 制定、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绿化养护、卫生保洁、等相关制度,并上墙公示。设立卫生监督制度,卫生监督员 (二)教育活动 1、学科教育。 有机渗透“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 2、生态教育。 (1)每学期的班(团)队活动至少安排2次生态文明教育专(主)题活动 (2)开辟生态文明、环境保护宣传专栏,每月更新一次,对宣传内容照像存档 (3)语文、科学等相关学科对生态文明教育、环境保护等问题要开展专题研究,形成课题 (三)环境整治 1、校园生态。 各校园在清洁、优美的校园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环境: (1)可绿化面积绿化率90%以上。

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_黄克亮

探求2013年第3期(新151期·总214期)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11年度一般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改善农村民生的基本历程及经验启示》(编号:GD11CDS01)的阶段性成果。收稿日期:2013—3—18 作者简介:黄克亮(1965—),男,广州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 向为农村社会学与农村政治学;罗丽云(1969—),女,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 ·新型城市化研究· 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黄克亮1 罗丽云2 (1、广州行政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室,广东广州510070; 2、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广东广州510650) 发展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全新的理念郑重地提出来,这是十八大报告的一个突出亮点,标志着中国共 产党对执政规律的把握更科学,对执政理念的认识更加深化,对执政能力的建设更加重视,承载着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笔者认为,要使中国美丽起来,首先要让我国广袤的农村美丽起来。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起点。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主要涵盖先进的 生态伦理观念、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制度、良好的生态环境等。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也是衡量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促进美丽中国建设,必须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力求找到建设广州美丽乡村的最佳路径。[关键词] 生态文明,执政理念;美丽乡村;广州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744(2013)03—0005—08

2020生态文明建设继续教育答题答案

1.截止2019年,与环境和资源有关的国际环境条约有近()项。(1.0分) A.100 B.200 C.300 D.500 2.2016年12月,为加快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范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工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1.0分) A.《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 B.《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 C.《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部际协作机制方案》 D.《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部际协作机制组成单位成员名单》 3.党的()报告提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0分) A.十九大 B.十八大 C.十七大 D.十六大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施行的时间是()。(1.0分) A.2015年1月1日 B.2016年1月1日 C.2017年1月1日 D.2018年1月1日 5.贫困地区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地形,但通常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1.0分) A.海拔较高的地区 B.人迹罕至的地区 C.自然环境脆弱的地区 D.物种丰富的地区 6.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将绿色产业划分为()大类别。(1.0分) A.5 B.6 C.7 D.8

7.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表明,未来人类还有约()二氧化碳的排放空间。(1.0分) A.5000亿吨 B.6000亿吨 C.7000亿吨 D.8000亿吨 8.()是公民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以后向有关部门请求保护的权利,既包括向国家环境行政机关主张权利,又包括向司法机关要求权利保护。(1.0分) A.环境资源使用权 B.环境状况知情权 C.环境参与权 D.环境侵害请求权 9.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1.0分) A.永续发展 B.生态公正 C.共生和谐 D.持续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现状与挑战

中国生态问题的现状 1.生态环境日益严峻 第一,全国主要污染排放物总量有的在逐年降低,有的在逐年增加,总量水平仍远远高于生态环境的承载力,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生活垃圾清运量逐年增加;大气污染排放总量有逐年降低的趋势,但是污染仍很严重。第二,从环境质量来看,一些大城市环境质量总体上有所好转,但是许多城市与地区环境污染仍十分严重。尤其是大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交通堵塞成为城市建设的重大问题。第三,从水环境来看,全国地表水污染比较严重,七大江河水系中劣质水质占41%,其中珠江、长江水质良好,松花江、淮河为轻度污染,黄河、辽河为中度污染,海河为重度污染。(来自2010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普查公报》) 2.资源消耗过大,生态环境污染严重 我国仍是以追求GDP 为核心的“高投入、 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传统工业模式。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仅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 2.4 倍,是德国的 4.97 倍、日本的 4.43 倍、美国的 2.1 倍、印度的 1.65 倍……我国综合能效率仅为33%。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是世界上单位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资源的利用效率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必然会导致废弃物的高排放和生态环境的高污染。 3.自然灾害日益频繁,生态环境承载力低 三分之二以上的国土面积受到洪涝灾害威胁;东部、南部沿海地区以及部分内陆省份经常遭受热带气旋侵袭;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旱灾频发,西南、华南等地的严重干旱时有发生。 4.生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部分河流、湖泊污染不断加重,水资源利用受到严重影响;虽然我国食品安全状况有了显著的改善,但是我国在确保食品安全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

乡镇干部生态文明建设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市、县有关生态文明村建设的会议精神结合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紧围绕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一中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村的建设。我镇古辣社区蔡村在去年建设生态文明村的基础上今年继续加大建设力度把蔡村作为镇“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经过一年努力取得了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显著效益促进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我镇把实施生态文明村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化措施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成立了以书记、镇长为组长一名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生态文明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具体事务。镇党委书记蒙明语同志多次亲自到蔡村检查指导工作并对建设项目制定作了具体的布置镇长蒋原也多次深入现场指导工作。县挂点单位的领导、干部经常到现场督促检查和指导工作。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农业助理每天都到现场落实各项具体工作。 二、项目建设情况根据市、县有关生态文明村建设的会议精神经镇党委、政府的研究对蔡村开展“新农村”建设作了安排并由南宁市规划设计院对整个村庄进行了整体修编规划开展了村屯路硬化、办公楼、村级养老院、公共厕所、渠道硬化等项目建设。 1、硬化了从宾横二级公路进村的道路和村内道路共1 米总造价达1.72万元。 2、耗资5.5万元建造村级养老院一座。 3、投资6.1万元建设办公楼文化室。 4、投资 3.74万元硬化村中渠道600米。 5、投资1.8万元建设了一座标准的公共厕所。 三、建设成效通过进行生态文明村建设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保护了生态环境农民的各方面意识得到了提高农民群众的讲文明、讲卫生的新风逐步形成农民增收节支效果明显农民的思想意识普遍提高形成了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质量之间的良性循环为农村可持续性发展打下了基础取得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1、有效地保护山林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绿山步伐。目前村上大部分家庭都用上了清洁的沼气烧柴、草的农户少了。植被得到了保护减少了水土流失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山林。 2、通过改善基础设施使“蔡氏书香古宅”远近闻名旅游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使村集体增收的同时促进了村上生态农业的发展。 3、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富民步伐由于沼气池提供了优质高效沼肥为推进高效养殖业、林果业、无公害蔬菜等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保障。 4、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亮村步伐。在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中我镇把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作为切入点坚持以沼气池建设为龙头在沼气池建设的拉动下广大农户积极对水、厨、厕、圈、路等进行综合治理着力改变村容村貌。那些结合改水、改厨、改厕、改栏、改路建了沼气池的农户用上了清洁和沼气能源农家厨房贴上了白瓷砖摆放干净的厨柜普遍建起了新型自动排渣沼气池及冲水式厕所。庭院整洁卫生村路、巷道干净整洁两旁绿树成荫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学习《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心得_共2页

学习《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心得 一、基本概念解析 生态一词,现在通常是指生物的生活状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意思是指家(house)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 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的产生最早也是从研究生物个体而开始的,"生态"一词涉及的范畴也越来越广,人们常常用"生态"来定义许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谐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态"修饰。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 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 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 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四大文明古国均发源于森林茂密、水量丰沛、田野肥沃的地区。奔腾不息的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而生态环境衰退特别是严重的土地荒漠化则导致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衰落。我国古代一些地区也有过惨痛教训。古代一度辉煌的楼兰文明已被埋藏在万顷流沙之下,那里当年曾经是一块水草丰美之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都曾经水丰草茂,由于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加剧了经济衰落。唐代中叶以来,我国经济中心逐步向东、向南转移,很大程度上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变迁有关。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靠自然界生活”,人类在同自然的互动中生产、生活、发展,人类善待自然,自然也会馈赠人类,但“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国强调要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就是因为我国环境容量有限,生态系统脆弱,污染重、损失大、风险高的生态环境状况还没有根本扭转,并且独特的地理环境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平衡。“

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_黄克亮(精)

探求2013年第3期(新151期·总214期 *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11年度一般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改善农村民生的基本历程及经验启示》(编号:GD11CDS01的阶段性成果。收稿日期:2013—3—18 作者简介:黄克亮(1965—,男,广州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 向为农村社会学与农村政治学;罗丽云(1969—,女,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学。 ·新型城市化研究· 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黄克亮1 罗丽云2 (1、广州行政学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室,广东广州510070; 2、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广东广州510650 发展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全新的理念郑重地提出来,这是十八大报告的一个突出亮点,标志着中国共 产党对执政规律的把握更科学,对执政理念的认识更加深化,对执政能力的建设更加重视,承载着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笔者认为,要使中国

美丽起来,首先要让我国广袤的农村美丽起来。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的起点。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主要涵盖先进的 生态伦理观念、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制度、良好的生态环境等。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也是衡量美丽乡村建设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促进美丽中国建设,必须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力求找到建设广州美丽乡村的最佳路径。[关键词] 生态文明,执政理念;美丽乡村;广州 [中图分类号]F3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744(201303—0005—08 2013年第3期 一、生态文明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执政理念 “生态”一词最早源于古希腊语,意为房屋或环境,19世纪中叶以来被更多地赋予了现代科学意义,意指自然界诸主体、诸系统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生态文明是人类在不断改造自然、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文明成果。在当代,生态文明作为生态和文明的结合体,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新形式,不仅有利于优化经济建设,进一步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且有利于缓解当前社会矛盾,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在哲学层面上,生态文明不同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生态关系的具体表现,是天人关系的文明,涉及体制文明、认知文明、物态文明和心态文明。由此可见,生态文明是一种超越民族、阶级、国家的人类社会全方位、系统、科学的文明,同时也是一种发展的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如生态意识、生态伦理、生态道德、生态产业、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政治建设等。[2]简言之,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高级形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主要涵盖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汇报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汇报 篇一:×××镇生态文明镇建设工作汇报 立足×××建设生态镇 ——×××镇生态文明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镇以“保护青山绿水、构建生态××”统揽工作全局,按照“面向城市、经营农村、服务市民、富裕农民”的工作思路。以生态文明的理念指导全镇的各项工作,以建设生态文明村镇为目标,扎实推进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红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将我镇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市西南面,距××市中心23公里。全镇总面积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597亩。辖22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54265人,其中农业人口32845人,占全镇总人口数的61%。镇境内有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贵黄公路、清·镇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属城郊型生态经济重镇。20XX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699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08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新增774元。 二、目标执行情况

(一)生态环境建设情况 近年来,我镇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保护水体为前提,以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管理、节约为核心,抓好×××水源环境的保护。通过实施“一基四化”的建设,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农村生产生活面貌有了大的改观,为×××水环境的保护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我镇落实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有:道路“村村通”工程,全 镇22个村均硬化道路连接公路干道,完成串户路104个村民组,硬化率达85%;生态能源建设工程,大力实施“四改一气”,清洁能源占能源使用户的45%;居有所安工程,农户居住危房改造率达92%;村庄绿化美化工程,我镇加强滥砍滥伐和预防森林火灾的监管力度,认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通过努力,我镇村镇宜林荒山绿化率达94%以上。另外,对农村建房进行合理规划,加强管理,引导农户抓好房前屋后的绿化美化工作;整脏治乱改差工程,我镇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向乡镇延伸的试点单位,认真抓好方案制作,落实好“精细化管理人本化服务”理念。主要以“整脏治乱改差”为突破口,以“三清八治三创建”为载体,着力抓好镇村两级的环境卫生建设,制定保洁制度,落实清洁队伍,每季度开展一次卫生检查评比活动,确保无“五乱”(无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房屋乱建)现象发生,分别在××、××、××、××等村修建垃圾池,在实施“四

全乡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自查报告

全乡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自查报告 20**年,乡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在县委、政府和环保局的指导下,通过全体乡村组干部的努力,群众的积极配合,得到很大的提升。现就20**年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做以下自查总结: 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在年初成立乡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一把抓,乡长具体负责,分管副乡长和环保专干及相关人员的具体落实的领导小组。建立乡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机制,把搞好辖区内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列入重要日常工作中。在班子会和工作安排会中都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研究安排到位。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小结,年底有总结。 二、搞好生态细胞建设 我乡在年初就将幸福美丽乡村的申报纳入重点工作,专门抽调人员和成立申报工作小组,全体乡干部配合,聘请专业人员,完成了幸福美丽乡村的《规划》和《技术报告》申报材料。进一步完善档案资料,准备迎接验收。在社区开辟生态花台,实行拍租承包管理。 三、抓好辖区内的饮用水源保护工作,规范辖区内畜禽养殖 我乡辖区内无工矿企业,无化工企业,对水源地的保护压力相对较小。规范辖区内的畜禽养殖,严格养殖场的粪便处理,宣传教育群众加强对畜禽粪便的处理,避免出现畜禽粪便污染事件。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措施和工作制度,加强饮用水源日常巡查,确保饮水安全。 四、抓好工程领域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 整村推进示范片工作存在我乡有序开展,实施项目工程多,我乡严格要求施工单位及时完成项目环评及审批工作。严格执行污染治理设施与主体

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积极协助环保部门做好辖区内新建项目环评“三同时”工作。 五、加强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严禁焚烧垃圾、秸杆 我乡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共同推进,落实按县级相关部门要求,完成垃圾分类处理技术培训,按要求修建分类处理池,落实专人抓好分类处理工作,做到农村垃圾分类处理。积极争取沼气项目,从根本上消除焚烧秸杆的现象,做到资源的合理利用。 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宣传 我乡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宣传工作相结合共同推进,在村居民落进行环保宣传。积极推广沼气等清洁能源,提高农膜回收率和秸杆综合利用率,严禁辖区内出现销售使用高毒、剧毒,高残农药现象。

形势与政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 系别: 班级: 姓名: 学号: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意义重大而深远。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 题所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经济发展与节约环保,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正确面对并贯穿始终的一大难题,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所在。没有节约环保的支撑和保障,发展就难以持续,甚至一时取得的繁荣也会丧失。 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是我们党随着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和认识的不断深化,集中全党意志和智慧,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规律和生态环保规律,立足经济快速发展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着眼破解人与自然日益突出的尖锐矛盾,积极应对当前和长远发展不可持续的复杂局面,在继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加以提炼和概括的重大理论成果。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积极主动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生态文明建设是充分吸纳中华传统文化智慧并反思工业文明与现有发展模式不足,积极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贡献。 第一部分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一、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规范和监督、约束力量。没有制度建设的制定、执行和完善,就没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发展和完成。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能够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再认识,有助于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发展方向,它使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措施等方面更加合理和完善。 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制度支持,它的实施将带来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因此,在制定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各种矛盾和挑战。这些矛盾与挑战既可能来自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也可能来自既得利益的阻碍,还可能来自于技术条件的落后等方面的原因。概括起来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1.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紧迫性与观念滞后的矛盾;2.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期待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滞后的矛盾;3.现有发展格局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矛盾。 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动员和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加以推进;要把生态文明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任务融入各级政府的决策、评价、考核之中;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世纪工程、基础文明建设来实施;要实施教育优先、规划优先、补偿优先三大战略;着力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