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冷却风扇与冷却系统的匹配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设计与匹配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设计与匹配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设计与匹配变得越来越重要。
发动机冷却系统负责将发动机中产生的过热能量散发出去,以保持发动机的工作温度在合理范围内,确保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下面将介绍发动机冷却系统设计与匹配的几个重要方面。
首先,设计与匹配发动机冷却系统需要考虑的是发动机的散热需求。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设计应该根据发动机的排量、功率以及使用环境等因素来确定冷却水的流量和温度。
通常情况下,发动机的散热需求与发动机的功率密切相关,功率越大,散热需求越大,因此冷却系统的设计应该满足发动机的散热需求。
其次,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设计与匹配还应考虑到冷却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发动机在运行中产生的热量非常大,如果散热不及时或不稳定,容易导致发动机温度过高,甚至发生过热。
因此,冷却系统的设计应该考虑到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水泵的流量控制和风扇的控制等因素,以确保冷却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设计与匹配还应考虑到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传统的冷却系统主要依靠水泵和风扇来降低发动机的温度,但是这样会消耗大量的能量。
因此,在设计和匹配发动机冷却系统时,可以考虑使用电动风扇和电动水泵等节能环保的设备,以减少能量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在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设计与匹配中,还需要考虑到发动机的结构特点。
不同类型的发动机有不同的散热方式和散热需求,比如液冷发动机和空冷发动机的散热方式就不同。
在设计和匹配冷却系统时,应该根据发动机的结构特点来选择合适的冷却方式和散热器的类型。
最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设计与匹配还需要考虑到维护和保养的方便性。
发动机冷却系统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因此在设计和匹配时,应该考虑到冷却系统的易维护性和保养性。
比如冷却系统的管路布局应该合理,以便于维护和检修;同时,还需要选择易于更换的冷却液和过滤器等设备,以便于冷却系统的保养。
综上所述,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设计与匹配需要考虑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发动机的散热需求、稳定性和可靠性、节能和环保、发动机的结构特点以及维护和保养等。
发动机与整车匹配(冷却系统)

发动机冷却系统与整车匹配
组员
时间
2017.4.20
1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研究
01 02
03 04
匹配总体步骤
冷却系匹配重要性
冷却系统结构
冷却系统开发
2
前
言
3
前
再好的发动机,如果整车匹配的 不好,也不会很好的发挥其作用。 因此,只有做好发动机整车匹配, 才会使发动机全面发挥作用。
言
4
现代人们对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客户 对各种配置、附件的要求也越来越多,通过 多年来对发动机系统整车匹配工作的积累, 工程技术人员对发动机整车匹配有了较高的 认识和理解。
9
冷却系统匹配的重要性
冷却系统是整车中 非常重要的一个系 统,将发动机工作 中产生的热量及时 散发到外界,使发 动机不至于过热, 发动机工作的温度,发动机才能发 挥出最佳性能,寿 命才最长
为了使发动机工作在最适合的温 度范围内,需要使冷却系统同发动机 达到最佳的匹配状态,即不使发动机 过热,也不至于过冷。
根据一般经验,膨胀箱 是安装在位置最低液位 处,应该超过散热器加 水口,保证散热器真空 阀正常开启
安装要求
膨 胀 箱 性 能 确 定
25
膨胀箱性能确定
膨胀箱最低液位容量: C=E+0.25L 其中: E为膨胀箱空容量;
膨胀箱最高液位容量: H=C+6%Xsystem volume 膨胀箱总容量 Total=(5% X syetem volume+H) X 1.12
15
详细设计参数
01 02 03
详细设计参数
04 05 06
详细设计参数
冷却常数确定
冷却常数是评估其冷却 性能的主要指标,在设 计开发的时候要求实际 冷却常数不大于设计冷 却常数,这样才能满足 发动机的散热要求。
冷却系统匹配方法

汽车、工程机械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冷却系统会出现水温过高、过低的情况,特别是由于系统匹配不当造成此类问题时,此类故障就很难简单解决,从而影响整车的正常使用,因此,整车厂以及相关零部件供应商对冷却系统的匹配研究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外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已经比较系统,各种研究手段已经相当成熟,而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
部件的特性不仅对于系统分析是必要的,同时也便于同种部件进行相互比较,如两种水泵,根据它们的部件性能,可对其流量、扬程、以及功耗作出优劣评判。从而为部件优化确定方向。
所有相关零部件在系统中都不是孤立的,我们研究的目标首先是对每个子部件的流体动力学、热力学特性要有充分了解,然后才是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4匹配分析方法[1]
确定风侧的匹配点则是一个难点,一般可进行风洞试验得到相关数据,也可利用CFD分析后得到相关数据,作为换热分析的输入条件。
整车热系统包括零部件很多,如空调冷凝器、冬天用取暖器、自动变速器油散热器、变矩器油散热器、工作泵油散热器、燃油冷却器等等,它们在系统中的布置也是多种多样,有些是串联叠加在一起,有的并排在一起,有的独立布置,也有比较复杂的布置,如图5,6,7所示。
各单个零部件的优化方法本文不作具体展开,这里强调的是系统概念,因为每个部件可能都有优化改进提高的余地,但是对系统带来的收益却大小不等,有时可能相差巨大,因此系统方法使我们能够找到主要矛盾,从而展开最有效的改进优化措施,达到事半功倍之目的。
模拟匹配的初始边界条件:发动机全油门,整车车速、环境状况和档位保持在设定的条件下。
具体布置包括:热源(包括发动机、工作液压泵、变矩器)、散热器(包括水散热器、机油冷却器、变矩器油散热器、液压油散热器)、冷却介质(包括水(防冻液)、机油、液压油、变矩器用机械传动油、环境空气)、结构件(包括车架、机罩、导风罩、前格栅)。
发动机冷却风扇与冷却系统的匹配_王海航

确定风扇与冷却系 统 的 匹 配 流 量qs,进 而 判 断 该 流 量 下 ,冷 却 力 是 否 符 合 冷 却 系 统 的 要 求 ,最 后 从 符 合
要求的风扇中选取功耗最低的一款。
2.1 风 扇 工 作 点 的 确 定 冷却风扇在某一系统的一定转速下所能发挥的
性能(qs,psps)称为风扇的 工 作 点。匹 配 分 析 中 无 法 对发动机所有工况 逐 个 分 析,通 常 只 针 对 冷 却 力 要
以节 约 能 耗、提 升 燃 油 经 济 性 为 出 发 点 对 符 合 冷却系统要求的风 扇 进 行 优 选,其 目 的 便 是 要 综 合 考虑发动 机 的 运 转 情 况 挑 选 出 总 体 功 耗 较 低 的 风 扇。因此,风扇的优 选 应 该 基 于 发 动 机 常 用 转 速 来 考虑,而非基于 最 大 扭 矩 时 的 转 速。 根 据 发 动 机 的 常用工作转 速 nw 求 出 风 扇 此 时 的 工 作 转 速 n′s,并 根据风扇性能数据库拟合该转速下风扇的流量—静 压曲线和流量—功率曲线。根据流量—静压曲线与 流量—阻力曲线的交点 得 到 该 转 速 下 的 流 量q′s,进 而确定风扇 的 功 率 P′s。 针 对 每 款 风 扇 求 出 相 应 的 功率 P′s 并 比 较 大 小,工 作 功 率 最 小 的 风 扇 即 为 匹 配该冷却系统的最优风扇。
图 1 风 扇 性 能 试 验 台[4]
即在转速为nx 时,若风扇的流量—静压曲线 通 过 点 (qx,pspx),则 当 转 速 为 ns 时,流 量—静 压 曲 线 通 过 点(qx ·ns/nx,pspx(ns/nx)2 )。 相 应 的 流 量—功 率 曲线通过点(qx·ns/nx,Px(ns/nx)3 )。
发动机冷却系统匹配计算与试验分析

Q 空气的比热 , k c a l / k g %。 根据公式 ( 6 ) 、 ( 7 ) 和Q o = Q 可得到下列公式 :
( 一 t 。 1 ) = p l l , ) (
图 2 通过壁热流的热通过率 K
( 8 )
1 . 4 散热 器散 热量和 液气 温差
《 客 车 技 术 》 K E C H E J I S H U 2 0 1 5 . 3 . 回
散 热器流 出的散热后水的水温
( 5 )
性 冷却用大气吸热后温度 能 散热器 的散热量
式中: 一空气 的水 当量 , k c a l / h ℃;
c 水的水当量 , k c a l / h %。
1 . 1 热通 过率 根据公式( 4 ) 和( 5 ) 可 以求 出散热器的有效 因子 。
t w — t 使用对数平均温度差来求取, 计算公式如下 :
t w - t a = -
。 g 与 t w l - t a 2
( 3 )
器人 口的空气和水 的温度 、 散热器的散热面积 、 热通过 率、 空气吸热后稳定、 水放热后的稳定来决定的。所设 定的 目标温度与发热量是否匹配是确定散热器基本 性能的基础 , 散热器基本性能参数见表 1 , 其中t 小t w 、
时
、 嗽
对汽车散热器来说 , t t 。 。 被称之为液气温差 , 在
表 4 待选用散热器总成主 要尺寸参数
项目 单位 参数
确定散热器 的散热量时 , 应先求得液气温差值。通过
液气温差值 ,可对各种散热器的散热量进行 比较 , 便 于散热器选型 ; 在散热器使用地 区的最高大气温度定 为£ 水 的沸点以下的温度定为 , 求液气温差 t w l - t a ( 例如设定为 6 5 。 ) 时的散热量 Q , 把这个 Q 岱和发动
发动机冷却系统风扇及其驱动装置——汽车节能减排的重要零部件

发动机冷却系统风扇及其驱动装置——汽车节能减排的重要零部件曾令贤;李海雄;胡琛杰【摘要】发动机冷却风扇是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的重要零部件,也是影响汽车节能减排的关键零部件.阐述了发动机冷却风扇的技术特点,包括风扇的设计、匹配等问题,分析了目前国内冷却风扇行业的能力现状,详细介绍了目前风扇的常用结构形式、叶片材料和风扇驱动装置;并在此基础上,对冷却风扇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Engine cooling fan is an important part to ensure the engine work and to reduce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of the engine cooling fans including design method and matching problems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market of cooling fan industryin the domestic was analyzed,too. Meanwhile, the fan structure, blade material and drive system were presented in details. In the end of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cooling fan industry was forecasted.【期刊名称】《新技术新工艺》【年(卷),期】2012(000)004【总页数】4页(P16-19)【关键词】发动机冷却风扇;汽车节能减排;汽车零部件【作者】曾令贤;李海雄;胡琛杰【作者单位】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湖北武汉430056;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湖北武汉430056;温州大学城市学院,浙江温州32503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4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缸内燃油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但只有一部分热量会转化为有效功,其余大部分损失。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与散热器的匹配设计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与散热器的匹配设计作者:黄坚来源:《价值工程》2013年第04期摘要:本文简述了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的功能与原理与类型,以及冷却系统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分析说明了冷却系统中的重要部件散热器的匹配设计算方法,以有效保证发动机的性能。
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function, principle and types of automotive engine cooling system, and the effect of cooling system on the engine performance, and analyzes the matching design method of radiators in key parts of the cooling system,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guarante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ngine.关键词:发动机;冷却系;散热器;匹配设计Key words: engine;cooling system;radiator;matching design中图分类号:U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4-0030-021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功能汽车发动机(汽油机或柴油机)在工作时,与高温燃气相接触的零件最高温度高达2000摄氏度以上,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把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
一般正常的冷却水温在85-110°C之间。
2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类型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其特点如表1所示。
目前,汽车用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常用结构是“冷却水强制循环冷却方式”,具有冷却可靠、效果好的特点。
3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强制循环水冷式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主要是由冷却水套、水泵、散热器、水管、节温器、冷却风扇、膨胀水箱等组成。
对某型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设计与匹配研究

参 数 参数值
额 定 功率 ( w)转 速 ( ・ n ) k / r mi 最 大 转 矩 ( m) 功 率 (w) 转 速 ( ・ i ) N / k / r mn 额 定 功 率 时 , 动 机对 冷 却 液 的散 热 量/ 发
( k J・S )
维普资讯
20 0 7年第 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车 辆 与 动 力 技 术 V hc ei e&P w r eh o g l o e cn l y T o
总第 18期 0
文章编号 :10 4 8 ( 07 0 0 3 0 0 9— 6 7 2 0 )4— 0 2— 4
积要 留一 定 的储 备 空 间 ,取 储 备 系 数 为 11[ , .52 j
则 所需 散热 总面 积 F=( . 0 1 )X8 . 5= 0 1~ . 6 8X1 1 1 .2~1. 9 ( ,一般 应 参考 安 装 空 间尽 可 能 01 6 13 m ) 选较 大散热 面积 .载 重 车辆 散 热器 迎 风 面 积 F 与
2 1 散热器 的技 术参数 设计 . 根 据该 车辆 的工 况 ,选 管 片式散 热器 .载 重车 用散热 器 的总散 热面 积与 发动 机 功率 之 比约 为 0 1 . 0 1 ( ・ w )… ,考虑 到 外 界耗 损 ,散 热 面 .6 m k
~
矗 \
趟 匮
,
彦 匿
上 ,通 过校 核计算 和优 化 匹配成功 地解决 了某 型发
动机冷 却不 足 的问题 .
发 动 机 冷 却 液 流量 / L・ n ) ( mi
1 设 计 任 务
某汽 车改装 厂生产 的专 用汽 车采用 某型柴 油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2 风 扇 定 理 简 图
由风扇定 理亦 可知 , 同一 款风 扇而 言 , 对 当转速
由 增 加到 时 , 应 同一静压 P。的流量满 足 : 对
qm 一 2 qm1 m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
即随着转速 的增 大 , 散热 量 的增 幅要 小 于 冷 却 风 扇
2 )转 速 不 变 , 换 不 同 的 节 流 加 载 板 并 获 得 相 更
本 研 究 在 对 冷却 系 统 阻力 进 行 研究 的基 础 上 , 论 述 了一套 完 善 的阻 力 计算 方 法 , 利用 冷 却 系 统 阻
力 和风 扇性 能数 据来 校核 风扇 冷却 力 , 在此 基础 上 ,
也 是最 大 的 , 但这 种工况 甚少 遇到 , 而且 随着转 速 的 增 加 , 量增 加 的幅度要 大 于发热量 上升 的幅度 , 风 故
本 研 究 选 择 发 动 机 扭 矩 最 大 时 的 状 态 进 行 匹 配 分析。
工况下会 出现 P 。很 小 的情 况 , 可 认 为 当 P。 故 与
一
流量 ( 转速 n )
一 功率 ( 转速 n )
图 1 风扇性能试验 台 ]
2 冷 却风 扇 的 匹 配 与优 选
根 据 已确定 的 冷却 系 统来 选 择相 匹 配 的风 扇 ,
即对每 款风 扇分 别进 行 匹 配 分析 , 过 比较 得 到符 通
合 冷却 要求 且功 耗最低 的风 扇 。 风 扇 在 冷却 系 统 中稳 定运 转 时 , 静压 与冷却 系
风量 的增 幅 。如 果一款 风扇 能够满 足最 大扭矩 下 的
冷却 风扇 在某 一系统 的一定 转速 下所能 发挥 的 性 能 ( P 称 为风扇 的工作 点 。匹配 分 析 中无 法 q , )
散热 需要 , 那么该 风 扇 也 足 以对 最 大 功率 下 的 发 动
机进 行冷 却 。
消 耗 的功率 约 占发动 机输 出功率 的 5 %~ 8 , 追 在
求 环保 、 低能 耗 的趋势 下 , 风扇 也 日益引 起关 注 。 传 统 的风 扇 匹 配 中 , 技术 人 员 往 往是 通 过 类 比 方 式来选 择 风扇 , 即相 似 的 冷却 要 求 选 择 相 同的 风 扇, 如果 无法 类 比 , 会 参 考 风 扇 的 安 装要 求 、 动 则 发 机 型号 以及 车辆工 作 环境等 因素来选 择 风扇 。这 种 方式 缺乏 针对 性且 匹 配 的效 果很 大程 度上 取决 于技 术人 员 的经验 , 过 这 种方 式 选 取 的风 扇 往往 只 能 通
统阻力 相 等 , 时 的流量 q 就是 该风 扇与 冷却 系统 此
的 匹配流量 。研 究 风扇 与 冷 却 系统 的匹 配 , 先要 首 确定 风扇 与冷却 系 统 的匹 配 流量 q , 而 判 断 该 流 进 量下 , 冷却 力是 否符合 冷却 系统 的要求 , 最后 从符合
要求 的风 扇 中选 取 功耗最 低 的一 款 。
1 风 扇 的气 动 性 能 参 数 与 风扇 性 能 数 据 库
风 扇 的气 动性 能通 常 指 风扇 的流 量 与静 压 、 流 量 与功 率之 间 的关 系 。风扇 的 流量等 于其在 单位 时 间 内的吸气 或排 气量 , 即性 能试 验 中单位 时 间通 过 风 道 的气体 体积 流量 。风扇 的静 压表征 气体 克服 流 道 中各 种阻 力流 动 的能力 。性能试 验 中气体 的入 口 静 压等 于风 道 中各 种 阻 力 之 和 。风扇 的功 率 P。 一
,
Ps D l
Y o 2
一
(22 n) 1
. .
,
( 3)
( ) 。。
() 4
21 0 2年 4月
王海 航 , :发 动 机 冷 却 风 扇 与 冷 却 系 统 的 匹配 等
风扇 提供 的 流量能 否达 到冷 却 系统 的要求 。进 行这
第 2期 ( 第 1 9 ) 总 9期 21 0 2年 4月
车
用
发
动
机
No 2 S r 1No 1 9 . ( ei . 9 ) a
A p . 01 r2 2
V EH I CLE EN GI E N
・
设计 计算 ・
发 动 机 冷 却 风扇 与 冷 却 系统 的 匹配
王 海航 , 耀龙 段 ,胡 惠祥 上 官文斌 , 。
能参数的分析计算 , 以节 约 能 耗 为 风 扇 优 选 的 出发 点 , 够 为 大 多数 冷 却 系统 匹配 风 扇 提 供 简 明 、 能 直观 的 参 考 依 据 。详 细 介 绍 了冷 却 风 扇 匹 配 的原 理 和过 程 , 阐述 了冷 却 系 统 阻 力 的计 算 方 法 。 最 后 根 据 所 述 的 冷 却 系统 阻 力 并 计 算 方 法 和 匹 配方 法编 写 了 匹 配 分析 程 序 , 通 过 冷 却 风 扇 匹 配 实例 证 明 了 匹配 方 法 的合 理性 和 实 用性 。 并
速下 风扇 的流量一 静 压 曲线 ( 图 2 。 见 )
耋
根据 风扇定 理 , 同一款 风扇 的流量 、 静压 与功率
在不 同转 速下满 足 以下关 系[ : 5 ]
丝 一
q1
一
图 3 风 扇 工 作 点 不 葸
2 2 风扇 与冷却 系统 的 匹配和风扇 优选 .
() 2
冷 却风 扇与 冷却 系统 匹配的先 决条件 是 风扇要 符合 系统 的安装要 求 。根据 给定 的冷却 系统参 数确 定符合 安装 条件 的备 选 风 扇 之后 , 可 以求 出每 款 就 风扇在 发动 机扭矩 最大 时 的工 作 点 。 判 断某 风扇是 否与 冷却 系统 匹配 主要是判 断该
机用 标准 化风 道机 械 性 能试 验 》 立 的冷 却 风 扇气 建
动性 能测 试 系统 。通 过 改 变 电机 的转 速 , 更换 节流
满 足系统 的冷 却要 求 而 无 法 在 功 耗 方 面做 到最 优 。
鉴 于此 , 内有 研究 者进 行 了相关 分析 : 晓松 口 对 国 杨 冷却 风扇 的 匹配方 法 进 行 了简 单 的 阐述 , 未 对 系 但 统 阻力 的计 算 和冷 却 风 扇 的优选 进 行 讨 论 ; 越 琪 刘 等_ 对 冷却 风扇 的 匹配与 优选 方法 作 出 了详 细 的 阐 _ 2 ]
A 等时 , p相 风扇进 入稳 定运 转 , 时 的 流量 为风 扇 此
的匹配 流量 。即实 际转速 n 下 , 风扇 的流量 一静 压
曲线与 冷却 系统 的流量一 系统 阻力 曲线 的交点就 是
该 风扇 在发动 机最 大扭矩 时 的工 作点 ( 图 3 。 见 )
要 确 定最 大 扭矩 时 的匹配 风 量 , 需要 先 确定 风
应 的流量 、 静压 与功 率 , 据在 不 同节 流加 载板 下测 根
得 的性 能参 数 , 拟合 转 速下 风扇 的 流量一 静压 曲
线 和 流量一 功率 曲线 ;
3 )调 整风 扇转 速为 ,。 … , 行试 验 并拟 合 , 进 得 到 多个转 速下 的风 扇性 能 曲线 。
( .雪龙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浙 江 宁波 1 3 5 0 ;2 1 8 6 .华 南 理 工 大 学 机 械 与 汽 车 工 程 学院 ,广 东 广 州 5 0 4 ) 1 6 1
摘 要 : 绍 了 一种 为 车 辆 冷 却 系统 匹配 冷 却 风 扇 的 方 法 。该 方 法 基 于对 内燃 机 车冷 却 系统 阻 力和 冷 却 风 扇 性 介
扇在 系统 中的实 际转 速 。 。
一 咒 伽 尼 。 () 1
星
式 中 : 为最大 扭矩 时 的发 动 机转 速 ;m为 风扇 驱 n q 动 的带 传 动效率 ; 为 风扇 速 比。 k 求 出转 速 之 后 , 据 已知 的某 转 速 下 的 根 流量 一静 压 曲线 , 考 风扇 定 理 就可 以拟合 出该转 参
加 载板 以改变 进入 风 道 的空气 流 量 , 得 风 扇 在不 测 同转 速 和 流 量 下 的 流 量 一静 压 、 量一 功 率 曲 线 。 流 使用 该测试 系统对 风扇产 品进 行气 动性 能试验 以构
建风 扇性 能数 据库 , 步骤 如下 : 1 )设置 风扇 转 速 为 并 放 入 节 流 加 载 板 , 测
进 一 步提 出 了以降 低 能 耗 为 目的风 扇 优 选 的 方 法 , 为 冷却 风扇 匹 配 的全 过程 提供 了一 套 的合理 易行 的
解 决方 案 。
收 稿 日期 :2 1 0 ; 回 日期 :2 1 — 4 0 0 1 u一 1 修 0 20 — 5
按 照上述过程完 成~款风扇 的性 能数据 采集 , 整 合 大量风扇产 品性能数据 就得到 了风扇性 能数 据库 。
述 , 未对 冷却 系统 阻力 详细 分析 ; 但 董军 启 _ 通过 试 3 验 对各 种不 同结构散 热器 的阻力进 行 了详 细分 析并
拟 合 了阻力 计算 方程 , 并未 涉及 冷却 风扇 的 匹配 。 但
量此 时 的流 量 q
P 1, ); c 1
风扇 静 压
1 风 扇 功 率 .和 1
关 键 词 : 动 机 ;风 扇 ;冷却 系 统 ;匹配 发 中图 分 类 号 : 4 4 2 TK 2 . 文献标志码 : B 文 章 编 号 :1 0 — 2 2 2 1 ) 20 0 — 6 0 1 2 2 ( 0 2 0 —0 10
发动 机冷却 风扇 是 车辆冷 却 系统 的重要 组成 部 分 , 扇 的性能 直接 影 响着发 动机 的散 热效 果 , 而 风 进 影 响发 动机 的 性 能 。若 风 扇选 取 不 当 , 会 导 致 发 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