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知识点
星球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 气候基本特征(共27张PPT)

气候复 种植多种农作物 杂多样 物种丰富
高原、干旱气候区 不利于农业发展
特殊天气现象
1、寒潮:每年秋末、冬季、初春,从西伯利亚、 蒙古侵入我国的强冷空气。严寒、大风、霜冻。
我大部分地区受影响,西藏、云贵高原影响小 2、台风:
影响我国广东、台湾、海南、福建 利:缓和长江流域的伏旱 灾害:狂风、暴雨
练习:
②分界线:
区 风 季
大兴安岭、阴山、
贺兰山、巴颜喀拉 山、冈底斯山。
比较冬季风与夏季风的差异(源地、风 向、性质、影响范围、对气候的影响)
冬季风
夏季风
源 蒙古和西伯利亚
地
太平洋、印度洋
风 西北风、东北风
向
东南风、西南风
性 寒冷干燥
质
温暖湿润
影
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响
台湾岛、海南岛等外,基 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成因: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距海近,受夏季风影响 大且时间长,降水多,雨季长。 西北内陆地区距海远,受夏季风影响小且时间短, 降水稀少。
2.时间分配规律及原因
(1)降水较多的月份(大于100mm),
广州:_______月,
武汉:_______月,
北京:______ 月,
哈尔滨:
月。
2.时间分配规律及原因
干湿地区的分布
代号 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
分布地区
年降水量>800 _秦__岭__—__淮__河__以南地区、东 A _湿__润__地__区___ 毫米,降水量 北的东部、北部和青藏高
>蒸发量
原东南边缘
年降水量>400 东北平原、__华__北__平原、
B 半湿润地区 毫米,降水量 黄土高原南部和青藏高原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一册课件-第二章-世界气候

互动课堂理解
如何阅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1)纵坐标表示气温,单位是℃;横坐标表示时间。 (2)图中为一年中不同月份的平均气温。 (3)气温变化曲线图的功能:估计一年中最高月均温和最低月均温, 计算气温的年较差;判断气温季节变化大小,气温曲线弯曲程度的 大小,反映了气温变化的幅度。
东 部多雨。
4.中纬度地区,一般 沿海 多雨, 内陆 少雨。
5.两极地区纬度高,终年寒冷, 蒸发微弱 ,降水 少 。
6.山地迎风坡一侧,因气流抬升,气温 降低 ,易凝云致雨;而
背风坡一侧,降水 少 。
7.降水的时间差异大致可分为四种情况:全年各月降水多
且 均匀 、全年各月降水稀少、夏季多雨
和 冬季多雨 。
12
【例2】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互动课堂理解
(1)该地哪几个月降水较多? (2)该地哪几个月降水较少? 解析:从降水柱状图中可以看出,该地10、11两个月降水多,6、7、 8三个月降水少。 答案:(1)10、11月降水多。 (2)6、7、8月降水少。
轻松尝试应用
1234
1.有关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沿海地区降水一定十分充沛,内陆地区降水一定十分稀少 B.世界各地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C.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部降水少,西部降水多 D.一般而言,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半球,B地在
半球。
关闭
(1)7 (2)7 (3)南 北
解析 答案
第二课时 世界的降水
快乐预习感知
1.降水的地区差异是由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洋流
和 地形 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 气候基本特征

C.森林覆盖率高
D.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3.课后思考,东部季风区内冬季气温差异大, 对旅游业有影响吗?请同学们课后去搜集、整 理、归纳出来。
第二节 气候基本特征
东部季风区图
东 部
。
季
。
风 区
探究一:南北气温差异的原因
材料一: 冬至日时,黑龙江省漠河镇的昼长时间约为7小时,
而海南省的海口市昼长约为11小时。
受纬度因素 的影响,太阳直 射南回归线,北 方正午太阳高度 较南方小;且北 方昼长较南方短。
材料二:
冬季风南下,对北方 影响比南方大,加剧 了北方的寒冷。
西双版纳竹楼
行
哈尔滨
上海
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冬季气温低, 冰雪天气影响人们的出行;秦岭—
淮河以南的河流冬季不结冰,四季 可以通航。
课堂小结
一、冬季南北气温差异的原因
1、纬度位置 2、冬季风
二、气温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对生产的影响 2、对生活的影响
巩固练习
1.读哈尔滨和广州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哈尔滨和广州 1月份气温大约相差
___3_3___℃。
(2)、导致哈尔滨和 广州1月份气温差异 大的主要原因是 _纬__度__差__异_。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读我国部分地区沿东经106.50经线的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
1月份乙地气温高于甲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
乙地:
( D)
A.海拔较低
B.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探究二:气温 对生产生活的 影响
冬季的北国风光
气温对生产 的影响
冬季的海南岛农事
水稻是喜热喜湿的作物,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 地区;小麦是喜温凉、耐旱的作物,主要分布在秦岭—淮 河以北的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气候

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7月平均气温为33℃。 人称“火洲”。那里极端最高气温曾达到49.6℃。
思考:为什么冬季南北温差大,而夏季南北温差较小呢?
1.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主要因素
2.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寒冷
还有其他原因吗?
3.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越往北白昼时间越短,太阳照 射的时间就越短,气温就越低。 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太阳照 射的时间就越长,北方地区获得的热量与南方相差不大,因此 夏季气温南北相差不大,南北温差也就较小。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我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夏季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我国夏季南北温差是多少? 8°C
我国夏季气温特点一: 南北温差小
漠河20°C以下
海口>28°C
总结:我国夏季气温有什么特点?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读出海口、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漠河的气温
我国夏季气温特点二: 全国普遍高温
漠河8—16°C 哈尔滨20-24°C
湿润
湿润地区 半湿润地区 半干旱地区
干旱地区
400 mm~800 mm 800 mm以上 200 mm以下 200 mm~400 mm
划分干湿地区能不能只单纯分析降水量? 不能,还要分析蒸发量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
距海较近,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大,降水较多; 再加上气温低,蒸发量小
阅读课本36页,完成下列表格
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 分布地区 天然植被
湿润地区 半湿润地区 半干旱地区
干旱地区
年降水量>800mm 降水量>蒸发量
年降水量 400-800 mm
> 降水量
最新人教版中考地理教材知识点梳理复习(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2课时 气候

( D)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拉萨与成都入冬时间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人类活动
( A)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要点总结 气温的变化及原因 (1)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 ①纬度位置的影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②冬季风的影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夏季温差不大的原因
上一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思路分析 (1)“春风”是指夏季风或东南季风,玉门关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这
里全年干燥少雨,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2)读图 2 可知,北京的气候 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玉门关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 候,敦煌远离海洋,气候十分干旱,水资源缺乏。发展农业的出路是发 展节水农业(或推广喷灌、滴灌技术或推广耐旱农作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要点总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知识归纳】我国季风气候范围与特点
冬季风
发源地
亚欧大陆内部
风向
西北风、东北风
性质
寒冷干燥
夏季风
太平洋
印度洋
东南风
西南风
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使南 自东南向西北,降水量越来 对气候的
北温差加大;活动强烈时,会 越少;活动异常时,易发生 影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知识点 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和__季风气候显著__。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知识点教学内容

第二节气候一、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温带季风气候东部亚热带季风气候(自北向南)热带季风气候1、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高原山地气候西部温带大陆性气候2、我国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3、我国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及原因:冬季南北温差大,南方温暖,北方寒冷。
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
气候类型主要特点在我国的分布范围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秦岭—淮河以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全年皆夏云南、台湾南部,海南全省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温差大西北地区、内蒙古等高原山地气候气温低、降水少、温差大青藏高原4、我国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及原因: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等之外。
受纬度、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5、我国降水分布规律及影响: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受海陆位置、地形的影响。
6、7、8、我国气候的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9、10、11、我国温度带的划分:(1)划分依据:根据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2)自北向南分别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还有一个高原气候区(河源属于亚热带)我国干湿区的划分:(1)划分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多少(2)四个干湿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河源属于湿润区)二、季风气候显著1、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2、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差异发源地风向性质首先影响地区冬季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西北、东北干冷北方地区夏季风东部、南部的海洋东南、西南暖湿东南部沿海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4、我国夏季气温特征:我国夏季气温南北温带不大,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等除外——受夏季风影响我国冬季气温特征:气温南北温带很大,南方温暖,北方寒冷,越往北气温越低——受冬季风影响我国气温的显著特征——雨热同期5、我国降水特征: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受夏季风的影响三、我国的灾害性天气1、我国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有:洪涝、旱灾、沙尘暴、寒潮、台风等。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

第二节气候一、气温1、南北气温的差异⑴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
原因:主要受纬度影响(北方太阳高度比南方低),北方比南方获得的太阳热量少,气温低;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而南方由于山岭的阻挡,受到的影响较小。
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0℃等温线重要意义: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南方和北方分界线,水田和旱地分界线,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湿润和半湿润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⑵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在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大多数地方南北相差不大。
原因:主要受纬度影响,南北获得的太阳热量差不多。
⑶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黑龙江的漠河镇,最热地方:海南海口;夏季最热的地方:新疆的吐鲁番,最冷地方:青藏高原。
夏季号称三大火炉的是:重庆、武汉、南京⑷我国温度带的划分:①依据:A、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和农业生产的实际(农业生产实际主要指一个地方气候为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 B、将≥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称为活动积温,它是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针。
②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
(P33中的图2.15)类型五个加一个高原气候区:(北→南)寒温带(高原气温区)、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二、降水1、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年降水量空间(地区)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东南沿海一带的年降水量多在1600毫米以上,而西北内陆的大片地区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
(2)800mm年等降水线的分布:秦岭——淮河一线。
(3)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岛东北部的火烧寮;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2、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也不均匀。
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4—10月。
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八年级上地理第二节笔记

八年级上地理第二节笔记
八年级上地理第二节的笔记,主要是关于中国自然环境的介绍。
以下是一份整理后的笔记:
中国自然环境
1. 地形地貌:
中国地形多样,高原、山地、盆地、平原和丘陵等都有分布。
主要山脉有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天山等。
中国有四大高原(青藏、内蒙古、黄土、云贵)、三大平原(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和四大盆地(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四川盆地)。
2. 气候特点:
中国气候多样,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
季风气候显著,主要受到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影响。
中国的雨带在夏季(6月)向北移动,秋季(9月)向南移动。
3. 水资源:
中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较少。
主要河流有长江、黄河、珠江等。
湖泊众多,其中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
4. 生物多样性:
中国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不高,但仍然有多种珍稀植物和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等。
5. 自然灾害:
中国自然灾害频发,包括地震、洪涝、干旱、台风等。
地震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上。
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江河中下游地区。
干旱灾害主要发生在北方地区。
6.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政府重视环境保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可持续发展。
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以恢复生态环境。
加强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提高了环保意识。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努力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气候
一、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温带季风气候
东部亚热带季风气候
(自北向南)热带季风气候
1、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
高原山地气候
西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
2、我国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
3、我国冬季气温分布规律及原因:冬季南北温差大,南方温暖,北方寒冷。
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
4、我国夏季气温分布规律及原因: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等之外。
受纬度、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5、我国降水分布规律及影响: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受海陆位置、地形的影响。
6、我国气候的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7、我国温度带的划分:(1)划分依据:根据获得太阳辐射的多少
(2)自北向南分别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还有一个高原气候区(河源属于亚热带)
8、我国干湿区的划分:(1)划分依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多少
(2)四个干湿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河源属于湿润区)
二、季风气候显著
1、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2、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差异
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4、我国夏季气温特征:我国夏季气温南北温带不大,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等除外
——受夏季风影响
我国冬季气温特征:气温南北温带很大,南方温暖,北方寒冷,越往北气温越低
——受冬季风影响
我国气温的显著特征——雨热同期
5、我国降水特征: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受夏季风的影响
三、我国的灾害性天气
1、我国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有:洪涝、旱灾、沙尘暴、寒潮、台风等。
2、灾害性天气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