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电法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高密度电法在岩溶勘察中的应用——岩溶地球物理特征

⾼密度电法在岩溶勘察中的应⽤——岩溶地球物理特征⾼密度电法在岩溶勘察中的应⽤李攀鲁志强孙英勋(云南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昆明650011)1 前⾔云南是个可溶岩分布较⼴的省份,各种类型的岩溶地貌及岩溶现象⼴泛分布于⼭间、河⾕、盆地之中。
近年来,随着云南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岩溶作为⼀种典型的不良地质现象,其在施⼯建设中的危害越来越明显地显现出来,因此,在公路⼯程勘察阶段,对岩溶勘察的要求也越来越⾼。
但是,由于岩溶发育的不确定性及隐蔽性,岩溶勘察的难度⾮常⼤,仅靠钻探⼿段已经很难达到要求。
⼀⽅⾯,钻孔的布设存在⼀定的盲⽬性,局部岩溶发育地段可能会被遗漏;另⼀⽅⾯,发现有岩溶分布的地段,也很难探明其规模、形态及分布规律。
因此,⾮常需要⼀种快速、⾼效、经济的勘察⼿段,对岩溶勘察中的钻探⼯作进⾏前期指导和后期补充。
⾃2000年8⽉我院引进DUK-1型⾼密度电法测量系统以来,先后在嵩明~待补、昆明~⽯林、砚⼭~平远街、曲靖~胜境关四条⾼速公路的岩溶发育路段,采⽤⾼密度电法开展岩溶勘察⼯作,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2 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2.1 地质特征可溶岩在云南主要分布于滇东、滇东南及滇东北地区,其它地区分布相对少些,其岩性基本上都是碳酸盐岩,常见的有灰岩、⽩云岩、⽩云质灰岩、泥灰岩等。
其上覆地层多为红粘⼟,很多情况下,基岩可能直接出露或断续出露。
同时,岩溶的发育通常与地质构造或地层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受构造带和地层接触带的影响,岩溶发育区的岩⽯节理裂隙⼀般⽐较密集,地层较破碎。
2.2 地球物理特征2.2.1 电性特征灰岩、⽩云岩电阻率通常⽐较⾼,⼀般在2000~8000Ωm之间,最⾼可达20000Ωm,泥灰岩电阻率相对较低,但⼀般也⼤于600Ωm。
随着岩⽯节理裂隙发育程度、破碎程度、岩溶发育程度的增强,填充物含量的增加,电阻率呈急剧下降趋势,最低可降⾄100Ωm以下。
这种差异,为利⽤电阻率法进⾏岩溶勘察提供了必要的物性前提。
高密度电法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高密度电法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建设类别的增多向工程地质的勘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单一的地质钻探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满足工程的需要。
这就要求岩土工程人员跟进时代的发展,不断加强对新技术的研究,在对地下地质条件进行测定时采用多种勘测手法综合勘测,以便能够为设计方提供高质量的勘察资料。
基于此,文中笔者就高密度电法的工作原理及岩溶地质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根据工程实例说出了高密度电法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密度电法、工程勘察、电阻率一、前言随着我国各大城市规模的不断增大,工程建设作为关系民生的重要项目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
岩溶是工程建设中最严重的地质现象,但是由于在指定的比较小的范围内,岩溶发育的不稳定性、随机性及隐藏的特点,给区内岩溶的分布及其发育情况的详查带来很大的难题,而仅依靠钻探办法难以达到人们预期的结果。
在我国的矿产勘察与项目建设中大部分都采用高密度电法,高密度电法利用岩溶与围岩在电性上普遍存在的差别,能很快的探测出岩溶的各方向生长状况,进而运用合适的办法来防止灾害的产生。
笔者通过列举下面的几个运用,证明高密度电法在工程岩溶勘察的桥基和隧道中适用性及准确性。
二、工作原理高密度电法是根据水文、工程及环境地质调查的实际需要而研制的一种电阻率法,在岩石的电阻率差异,矿石为基础,通过对电场分布的特点和变化的空间差异的观察和研究,查明地下地质构造和寻找地下非均匀电体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一类。
两种方法在数据采集过程中结合电阻率曲线和电阻率测深观测系统,高密度电阻率的方法,因此,大量的数据收集,对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在电异质体的检测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如图1所示,当地面A2,B2电源的输入电流强度,形成地下稳态电场E,以A2、B2的中点为O为中心,1/3A2B2长的范围内电场为均匀场,在此范围内安置测量电极M、N得到电位差ΔU,其中k为装置系数,不同的测量装置的装置系数不同,由此可得视电阻率计算公式:图1:高密度电法探测原理示意三、岩溶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1、地质特征岩溶的岩性基本都是碳酸盐岩,常见的有泥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以及灰岩等。
高密度电法在岩溶场地勘察中的应用

高密度电法在岩溶场地勘察中的应用摘要:高密度电法是近几年兴起的一项技术,对寻找地下岩溶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其工作原理是根据地下电性的实际变化来实现对地下岩溶的位置、规模、埋深等因素进行准确的定位,具有经济、精准和快捷的特点。
关键词:高密度电法;岩溶场地;勘察;应用我国的西南地区是岩溶场地分布比较密集的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极大程度上带动了公路等基建的建设。
而这部分基建设施在建设的环节中若是存在岩溶区将会直接对基建设施的安全受到威胁。
归结其可能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岩溶水的侵蚀作用和渗透作用;岩溶洞穴不稳定,直接导致岩溶区基建设施的安全性受到影响;松软物质结构不稳定,受震动易掉落;岩溶区大面积塌陷将对基建设施产生毁灭性影响。
岩溶地区的地质结构比较复杂,如土洞和溶洞以及丰富的地下暗河和地下水等。
若是出现“中空”的地形将对地质的安全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若不能在地质勘测的环节中提供正确可靠的数据,导致基建设施建筑在岩溶区之上将会对基建的安全产生威胁并且加剧补救措施的难度。
基于此,本文对现阶段处于领先技术的高密度电解法如何完成对岩溶区的勘测做系统的探究。
1.岩溶场地岩溶地貌即卡斯特地貌,多分布于我国的西南地区。
其形成原因主要为水流本身对地质的侵蚀和溶蚀以及崩塌加机械改变的总称。
岩溶区地表:岩溶区的地表主要分布溶沟和石芽。
溶沟是指地形在被水流冲刷之后形成的沟壑,而石芽则是指沟壑之间的突起。
这部分石芽的高度一般维持在二十米以下,超过二十米的石芽则被称之为石林。
岩溶区低下:岩溶区的地下多分布溶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洞穴,是丰富的地下水对可溶性岩层或者断层和节理进行不断的溶蚀和侵蚀作用形成的地下孔道。
溶洞中的科斯特地形主要包含石钟乳、石笋、石柱和石灰华等,如贵州的安顺龙宫和织金县的织金洞就是岩溶场地的杰作。
这种溶洞本身可谓巧夺天工,却是基建设施的威胁。
因此在基建建设的过程中及时找到这些岩溶区就成为当前在基建的环节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高密度电法物探技术在地质勘察中的应用

高密度电法物探技术在地质勘察中的应用摘要:经济发展中,地质勘察属于上游产业,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在地质勘察中,高密度电法物探技术应用最为广泛。
自2012年以后,地质勘察向高质量、高增长阶段发展,高密度电法物探技术的应用也面临新发展基于。
现阶段,如何在地质勘察中科学应用高密度电法物探技术已成为热议的话题之一。
鉴于此,本文对高密度电法物探技术在地质勘察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首先,本文对高密度电法的基本原理进行论述。
其次,本文对高密度电法的常用装置进行讨论。
再次,本文对野外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分析进行分析。
最后,本文对地质勘察中应用高密度电法的正演分析和反演分析进行讨论,以期望为地质勘察行业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密度电法;物探技术;地质勘察;应用前言:地质勘察是建筑工程中基础的工作。
过去,大众对地质勘察认识不全面,忽略该项工作,也未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改变,已开始认识到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性。
现阶段,技术人员在地质勘察工作中应用高密度电法物探技术。
由于勘察需求、目标不断变化发展,技术人员应用高密度电法物探技术也面临新挑战。
作为技术人员,必须把握高密度电法的基本原因,掌握该方法的应用程序、应用原则,充分发挥高密度电法的作用,以提高工作效率。
一、高密度电法的基本原理在地质勘察中应用高密度电法物探技术是指将岩土电性差异作为主要载体,科学应用地下电机转换仪测量、收集、处理、储存地质数据。
同时依据数据的实际情况,形成完整的电阻率剖面图,并用电阻率剖面图分析地下环境。
就目前而言,应用高密度物探技术时,技术人员会在特定位置埋设电级,随后,灵活应用电级转换开关完成控制电级,再依照电级装置形式完成电级信号转换。
需要注意的是,电极装置形式不同,技术人员所受到的信号转换效果也有所不同。
实际上,电极转换装置将信号传递至主机、技术人员获取数据,这两项工作同时进行。
电极信号的类型、大小等都是主机判断、处理的依据,通过电极信号处理结果,在地质勘察所使用的软件中绘制图像,以获取完整的剖面图。
玄武岩地区高密度电法物探法的应用

玄武岩地区高密度电法物探法的应用通过介绍高密度电法物探技术在玄武岩地区勘察中的具体应用实例,展示了其在查明复杂地基土条件方面的优势,对类似地区工程勘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标签:高密度电法;玄武岩;工程勘察;应用1、高密度电法以及应用范围高密度电法(High-densityResistivityMethod)是以地下被探测目标体与周围介质之间的电性差异为基础,人工建立地下稳定直流电场,依据预先布置的若干道电极,采用预定装置排列形式进行扫描观测,研究地下一定范围内的空间电阻率变化,从而查明和研究有关地质问题的一种物探方法。
高密度电法采用电阻率四极对称测深测量法,其工作方法是:首先在地面固定某个测点,通过逐步加大和加密测量供电极距(AB/2)以达到获取地下不同深度位置岩土的视电阻率值,即可查明岩土纵深方向的电性变化情况,然后在完成该测点一定深度范围的数据采集后以一定间距重复另一测点以获取其地下不同深度位置岩土的视电阻率值,通过对比不同测点在不同深度位置的视电阻率值,即可了解岩土层横向的电性变化情况,最后利用专业软件和相关的解释方法进行解释,从而确定岩土层的性质及其发布。
本次工作使用重庆奔腾数控技术研究所生产的WGMD-1型高密度电阻率测量仪来进行,采取的测量供电极距AB/2分别为1.5m、2.5m、4.0m、6.0m、8.0m、10.0m、13.0m、16.0m、20.0m、25.0m、30.0m和36.0m,对应的测量极距MN/2为0.5m和1.5m两种,有效探测深度可达20米。
根据设计要求,本次工作测区范围为200m×200m,布设的测网密度为4m×10m,共布设了21条探测线,线距10m,测点间距4m(具体见图1)。
实际完成了1071个电阻率四极对称测深测点。
现行的国家勘察规范在条文说明中也指出,可以用高密度电法来进行以下工作:①、测定基岩埋深,划分松散沉积层序和基岩风化带;②、探测隐伏断层、破碎带;③、探测地下洞穴;④、测定潜水面深度和含水层分布;⑤、探测地下和水下隐埋物体。
高密度电法勘察岩土工程实例

高密度电法勘察岩土工程实例
高密度电法勘察在岩土工程中是一种常用的非破坏性检测方法。
具体来说,通过在地面上铺设电极,利用电场的作用,将电流引入地下介质中,根据介质中电阻率的不同来确定地下岩土结构的情况。
在实际的勘察工作中,高密度电法帮助地质工程师们解决了很多难题。
例如,在地质勘察中,利用高密度电法可以较快速准确地判别岩土层位;在地下隧道、桥梁基础和建筑工程等建设中,高密度电法可以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了解地下结构情况,从而更好地规划基础建设。
另外,高密度电法在环境调查和污染地质勘查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测量地下介质的电阻率分布,地质工程师们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环境地质情况,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理方案,保护环境。
总的来说,高密度电法勘察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岩土工程检测方法,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同时,也需要注意高密度电法勘察的适用范围和不足之处,在正确使用的前提下,才能取得最优的检测效果。
高密度电法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高密度电法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在建设发展中,遇到越来越多的复杂岩土地基,传统的勘察测量方法很难满足实际需要。
因此,本文分析了高密度电法的原理、特点,列举高密度电法在工程实例。
浅述了高密度电法的实际应用。
标签:高密度电法工程勘察应用随着工程勘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很多的勘察单位为了提升自身综合实力,不断引进各种先进的原位测试方法,以提高勘察的技术水平和精度。
其中高密度电法能够对整个场地进行全方位的测深勘察,对岩土地层进行合理的划分,可以有效保证实际工作中的准确、效率。
因此,本文就针对高密度电法在工程勘察中的应用展开浅述。
1高密度电法法系高密度电法兴起与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极转换器的研发成功,使得数据采集效率不断提高。
与传统的电法相比,高密度电法的信息量更大,可以充分利用实测数据进行反复的分析。
1.1高密度电法的工作原理在实际勘察测量过程中,采用高密度电法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岩土工程介质中在导电性能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
在使用过程中,高密度电法会通过A 和B两个电极向地下通电,从而建立一个人工电场,通过工作人员对地上M和N的电极测量电位差,然后记录下每个记录点的视电阻率值。
把测量出来的实测视电阻率值输入到电脑中,再经过合理有效的处理和解释后,进行地层的划分。
与其他一般电法不同,高密度电法是一种阵列勘探。
工作原理及工作系统示意详见图1、图2。
1.2高密度电法的主要特点高密度电法就是高密度条件下的电阻法,主要根据岩石和土壤不同的导电性为基础,是一种在施加稳定电流场的前提下,分析和研究地下传导电流分布规律的方法,其测排点距离小。
高密度电法能够进行二维地电断面测量,还可以进行多种电极排列方式的扫描探测,具有点距小、采样密度高的特点;另外,高密度电法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可以采用交叉测量和供电方式,最大限度的提高分辨能力,降低外界因素的干扰。
1.3高密度电法的优势高密度电法需要的成本较低、效率很高,信息采集全面。
关于高密度电法在岩溶路基勘察中的应用探析

关于高密度电法在岩溶路基勘察中的应用探析高密度电法(multi-electrode resistivity method),作为一种阵列式电阻率测量方法。
高密度电法这种方法可以有实时处理现场数据,同时还可以快速采集电阻率,这种方法主要是集电测深和电剖面为一体的,主要采用高密度布点,从而对二维面点断面测量,该法为我们所提供的信息量大、数据量多,而且还具有速度快,观测精度高等特点,是现阶段岩溶勘察最佳的方法之一。
为此,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对高密度电法在岩溶路基勘察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标签:高密度电法;岩溶路基勘察;应用一、高密度电法工作原理这种方式是地下介质间的导电性差异,高密度电法同常规电阻率法相似,这种方法(具体如图一)通过A、B电极向地下供电流I,之后在有效的获取再M、N极间测量电位差△V,从而有效地得到M、N点间的视电阻率值。
高密度电法这种方法根据实测的视电阻率剖面,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计算,通过这种科学合理的方式,最终有效底获取地层中的电阻率分布情况,这样一来,相关工作人员,就可以划分地层,从而更好地确定异常地层[1]。
二、高密度电法应用实例(一)分析场地工程地质概况场地主要位于广西西南部,呈东南至西北带状展布于整个西南部,场地所处地形向华南丘陵盆地过渡的云贵高原西南端,地势起伏比较大,具有诸多山顶岩石裸露,为水稻为主要种植作物。
工作人员通过对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和钻探揭,发现场区地层主要是有下伏石炭系灰岩、白云质灰岩、第四系残坡积土以及白云岩等组成的。
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地表因为含水量的不同,因此,视电阻率在50-500m范围内变化,同时还发现白云岩以及灰岩的视电阻率值l000-4500m范围内,溶洞的视电阻率和岩溶发育区的值在350-1300m范围之内,这样一来,就为接下来的高密度电法工作提供必要的物理条件。
(二)分析野外工作具体方法我们根据相关理论以野外试验结果,在本次勘察过程当中,采用六十多种电极组合的温纳装置进行科学合理测量,所测的点距3-5m,具体排列长度在180-360m,范围内,相关工作人员,将野外所测量数据有效地上传到计算当中,进而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以便更好地做出相应的推断解释,为进一步确保相关数据的真实可靠性,还对一些突变点或是异常点进行重复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符 。表明场地 内的软地基位置 及处 理效果与实际验证相吻 合。
H' 】 ■5 1 g 口
_
ll■ d _●∞ 刖 ● 。 ^
角 ‘■ ^ ■--
3 结 语
大量的工程实践表 明, 与以往的常规 电法相 比 , 高密度 电 法的技术更 为先进 ,对于定量 和定性 的解释也更加科学可靠 ,
m
嘶
嚣 _珥
,
,.
, l
帅¨ . , _ ・
创 新 导 报 ,0 0 (9:0 7 . 21 , 7—0 1)
『1 江 晶, 家 亮. 密 度 电 法在 九 江 市 文化 中心 勘 察 中的 应 2 狄 高
用【 . 技 经 济 市 场 ,0 0 ( :— . J科 】 2 1 , )7 8 2
外勘察 中 ,应 确保在最 大极距时能够探 测到勘测 目标 的前 提 下, 根据勘察 目标 的要 求 、 察对象 的埋 深等情况合理选择 极 勘 距。另外 , 为了确保反演 过程 的稳定 性 , 可以随着层深 的增 加 对压制系数进行 1 倍增强处理。 . 2 一般来说 , 收敛的误差值应该
图1 某 排 水 管 网非 开 挖 布 设 场 地 的 岩 土 勘 测 图
图l; f某排水管 网非开挖布设场地 的岩土探测结果的影像 J 图, 中 , 其 高密度等 Ps 影像剖 面成果 中的电性反 应主要呈现出 似层状异常 , 每一层 的分布都非常清晰 , 结合 电性 、 地质的解释 为: 高阻的上部主要为杂填 土层 , 表层大于5 01・ 属路基填 0 1 m, 层的电性反 映。中阻的 中部 电性 反应表示 该层主要为粉质粘
技术与市场
第l 卷第3 0 年 8 期2 1 1
攮 稀 援
高密 度 电法在 岩 土工 程勘 察 中 的应 用
黎汉林
( 西第 四地 质 队 , 西 南 宁 广 广
摘
500 ) 3 0 7
要 : 高密度 电法 的有 关情 况进 行 了简要介 绍 , 对 对其 工 作原 理进 行 了分 析 , 结合 工程 实例 对 该 方法 的应 用进 行 了说 明 。
关 键 词 : 密度 电 法 ; 土 工程 ; 程 测 量 高 岩 工
di 03 6 /i n10 — 5 42 1.3 1 o: . 9js . 6 8 5 . 0 . 3 1 9 .s 0 01 0
0 引 言
出于结构模式和节约计算机 内存 空间的考 虑 , 高密度电法 的数据处理 系统主要通过 牛顿最优化非 线性最d - 乘 法对 勘 x
图3 为某地基勘察的试验结果 ,勘察地的原地貌属谷 , 后被填平 。 主建筑选址处的
地基为软基 , 须经加 固处理。为了对原有的沟谷位置 以及处理
加 固情 况 进 行 了解 , 用 了高 密 度 电法 进行 勘 测 。测 得 的 电性 采
( 接 第2 ) 上 8页
想要通过物探法对工程所在地 的地质土层进行划分 , 必须 具备 的条 件就是较 高的 电性分辨 能力和可控制簿层 变化的能 力, 因此 , 常规 电法在 面对土层划分 时往往显得无 能为力。高 密度 电法属于阵列勘探 的范畴 ,其测量方式为滚动扫描测量 ,
具有较高 的电性差异分辨率 , 探测 点的分布也更 加集 中, 因此
证施工平台的干燥 , 避免施工车辆 陷车 。以上问题都是本人在 施工实践中遇到 的一些 问题 , 仅供参考 。 只有 在施 工过程 中, 通过精心组织 、 合理安排 、 规范管理 , 严格认真执行相关技术规
捣 或用振动导管处理 无效 时 , 应及 时将 导管拔出 , 吸出已灌 注 的混凝土 , 出钢筋骨架 , 抽 然后重新清孔 , 吊放钢筋骨架和灌 注
【. J 大地 测 量 与地 球 动 力 学 ,0 0 ( :6 — 6 . 】 2 1 , )15 16 1 『1 李 超 , 5 白莲 . 密 度 电 法 中 测 深 装 置 的 有 效 性 应 用 的 探 讨 高 [. 国科 技 纵横 ,00 ( )6- 8 J中 1 2 1 ,1 :8 6 . 5
测数据进 行反演处 理。在对大型数据组合 的处理方 面, 该方 法 能够将计算速度提 高到普通算法 的十倍 以上 。 在数据的处理过
程中 , 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随机附送的高密度电阻率数据二维反 演软件对有关数据进行二维反演 , 生成电阻率的影 响断面以及 剖面的成果 图 , 并且还会提供大量的定性 、 定量 的解释结果 , 在 进一步提高解释精度 的同时也提高 了解释效率 。
层 的局部 出现 了不均 质的 中高阻异常 , 存在薄层 中阻 , 电性 解
释为覆耕作土层 ; 下伏低 阻异常 , 局部存在着相对极低 阻异常 ,
解 释为 粉 质 粘 土 , 中 , 低 阻 为 泥质 粘 土 层 或 淤 泥 ; 其 极 中部基 本
为中阻电性反 映 , 中下部解释 为粉质粘 土 , 中上部解释 为砂质
粘 土; 下部高阻解释为完整基岩层 。
22 地 基勘 察 .
测深度造成影响 。 其次是利用高密度电法对有关数据 和资料进 行处理时 , 影像图所反映 出来的地质异常体经常会因为受到地
下电场扩散 的影响而使结果 中的异常范围较真实值增大 , 最终 使定量解释出现不同程度 的误差 。目前 , 对于上述问题 的解决 方法还在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当中, 不过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
为了适应 日趋激烈的岩土工程勘察市场的竞争 , 有很多勘
察单位都引进 了高密度 电法测量 系统 , 系统能够进行对称 四 该 极、 差分 、 偶极 、 温纳等 高密度 电阻率剖面和测 深勘察 , 完全可
以 满 足 地 基 勘 查 、 土 地 层 划 分 等 岩 土 工 程 勘 察 的 需 要 , 过 岩 经
成 了上下部相变不 同的情况 。低阻的下部 主要为含水砂层 , 解 释为淤泥 。
反映均 <7 1 ・I 0- I, 1 T 属低阻 , 而沟谷部位 由于经过 回填处理 和碾 压夯实 , 因此电性相对更 高 , 得的 电阻率值 > 3 1 ・ 属相 测 10" m, 1
对高阻。 8 6 在3 —5 号点之 间, 有一水平连续的层状高阻异常带 ,
随着改革开放 的深入进行 和国民经济 的迅速发展 , 各类构 筑物 和建筑物越来越多 ,由于受 自然及其它客观 因素 的影 响 , 在工程 的施工过程 中难免会遇 到各种各样复杂 的岩土地基 , 而 传统 的岩土勘察方 法则在 日益 复杂的工程测 量 中显得越来 越
无 能 为 力 。 同时 , 如果 那 些 已 经 建 成 的 工 程 项 目遇 到 岩 土工 程
和进步 , 高密度 电法将会变 得更 加完善 , 为提高岩土工程的勘
察质量和效率做 出更大的贡献 。
参考文献 :
【】 裴克 选 . 用的 电法勘 探 技 术 的 原 理及 其 应 用举 例 【. 技 1 常 J科 ]
ml m ll|
t I
t u m
n ̄ n
r
U ll l
m
| U rl m | m m " | |
对于地基 的勘察 主要 是通过物探手段来对施工现场 的地 质不均匀性的分布情况进行勘测 , 在利用高密度 电法对其电性 特 征进行探测时 , 主要通 过其分布形态来 对场地 的地质结构进 行解释 , 以此对软地基分布情况进行评价。
0 t ● ‘ ● ¨ u “ ■ ■ ■ ∞ ■ ■ ■ ■ ■ ■ ■ ● i ■ 寸 ■ ∞ n ■
病害 , 常规 的勘察 手段也无法 对其进行 全面 、 彻底 的解决 。因 此, 加强对工程物探 手段 的应 用 , 一步提升 岩土工程勘察 工 进 作的质量就成为 了行业发展的新方 向。
高密度 电法 中的电阻率法所采用 的是三电位电极 系 , 电极 的排列方式可 以按照勘察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 在野
图片和影像也更为清晰 , 具有高效、 快速 、 准确 、 经济 、 便捷等特
图2 某 灾 害 治理 工程 现 场 的 岩 土勘 测 图
点, 因此 在岩 土工 程的勘察工作 中有着广 阔的应用前景 , 对于
图2 为某灾害治理工 程现场的岩土勘测图, 其中 , 上部为低
提高勘察工作 的经济效益 , 扩大物探服 务的覆盖面都具有积极 的促进作用 。 不过 , 在试验和应用过程中 , 由于受到各类客观因
在进行土层划分时能够获得高清晰度的影像 资料 。
异常圈定 、 地层划分等地质信息 。 与常规电法不 同的是 , 高密度
电法属于阵列勘探的范畴 , 是在二维空间 中对地下稳定 电流的 分布情况进行研究 , 之电极 的布设 是在野外一 次完成 , 加 因此 在最大程度 上避 免了因电极 重复移动所 产生的人 为干扰 。 高密 度电法的另一个技术特点是 它可以进行 多次交叉测量 和供 电, 从 而形成高密度 、 滚动扫描测量 , 这样既可 以提高分辨能力 , 丰 富勘察 信息 , 又能够降低各 类干扰 因素 的影响 , 提高勘察精度
素 的影响 , 密度 电法 也存 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 的地方 , 高 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个 方面 : 首先 , 就是数据采集地下 电流线容易受 到高阻排斥 和低阻吸引的影 响 , 不同地 区场地地质结构 的差异 往往会造成较大 的电性差异 , 进而在影 响穿透能力的同时对探
阻、 中部为 中阻 、 下部 为高阻 , 电性结合 地质的解释为 : 上部 表
试验和实 际应用 , 证明该方法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勘察工作 的 技术 和精度水平 , 还可 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
1 高 密 度 电 法 的 工 作 原 理
控制在5 %以内 , 迭代次数程序的使用次数应在4~6 次之 间。
2 工 程 实 例
21 对 岩 土 层 的 划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