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生产线自动化系统设计
rfid设计方案

RFID设计方案概述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实现对物体进行识别与追踪的技术。
它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医疗、交通等领域,实现了自动化、高效率的物流管理和智能化的产品追踪。
本文将介绍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一个典型的RFID系统的设计方案。
基本原理RFID系统由两部分组成:标签(Tag)和读写器(Reader)。
标签由芯片和天线组成,用于存储和传输数据。
读写器用于与标签进行通信、读取标签的数据以及写入数据到标签中。
RFID技术基于电磁感应,读写器会向标签发送电磁信号,标签接收到信号后,利用接收到的能量激活,然后向读写器发送数据。
RFID系统设计方案硬件设备1.RFID读写器:选择适合应用场景的RFID读写器,需考虑读取距离、读取速度以及支持的标签类型等因素。
2.RFID标签:选择适合应用场景的RFID标签,需考虑标签的尺寸、存储容量、耐用性以及与读写器的兼容性等因素。
3.天线:天线负责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选择合适的天线类型和尺寸,以确保良好的信号传输质量。
4.RFID中间件软件:中间件软件用于管理和处理RFID系统中的标签数据,包括数据的读取、存储、分析以及与其他系统的集成。
系统架构与流程以下是一个典型的RFID系统的设计方案:1.标签数据编码:将需要追踪的物体附着RFID标签,并将相关数据编码到标签中,例如物体的序列号、批次号、生产日期等。
2.读写器与标签通信:读写器向附近的标签发送电磁信号,标签接收到信号后激活并向读写器发送存储的数据。
3.数据读取与处理:读写器接收到标签发送的数据后,将数据传送给中间件软件进行处理。
中间件软件可对数据进行过滤、分析、存储等操作。
4.数据存储与管理:中间件软件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为其他系统提供数据查询和分析功能。
5.业务应用集成:RFID系统的数据可与企业的其他系统进行集成,例如物流管理系统、库存管理系统等。
生产线嵌入式RFID终端读写器设计

Abstr act:As RFID technology accepted worldwide, It is recognized promising in Reducing cost and improving automation level. So
how to read RFID Tag and its information more effectively and precisely became a key factor in deploying RFID technology in prod-
了业务的灵活性。
新
用射频电磁波通 过 空 间耦 合(交 变磁 场 或 电磁 场)在 阅读 器 和 要
进行识别、分类和跟踪的移动物品(物品上附着有 RFID 标 签)之
间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
技术。RFID 是一种自动识别和数据捕获技术, 可以提供无人看
管的自动监视与报告作业。
图( 2) 软件系统流程
技
① Linux 基本系统
由于 Linux 成本低, 代码开放, 稳定性高 , 多 线 程, 支 持
术 USB、Flash 等 多 种 外 设 , 底 层 支 持 TCP/IP 网 络 , 故 本 系 统 将 其
移植到 ARM9 上作为操作系统, 内核版本号为 2.4.1。由于文件
的 工 业 PC 机 完 成 前 端 工 作 , 但 这 样 无 疑 大 大 增 加 了 总 体 的 部
② SDRAM 存 储 部 分 采 用 两 颗 Hynix 公 司 的
署成本。
HY57V561620CT 内存, 大小为 32M。
本系统的设计思路见图(1)通过功能强 大的 RFID 嵌 入 式终
rfid设计方案

rfid设计方案RFID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使用无线电信号识别标签或晶片的自动识别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读写器将无线电信号发送到标签或晶片中,激活标签产生相应的电信号,然后读写器接收这些信号并转换成数字信息,实现对物品的追踪、管理和控制。
RFID技术具有许多优点,例如非接触式识别、长距离传输、大容量存储、高速数据传输等。
因此,RFID技术在物流、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资产追踪和物品防伪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设计RFID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RFID标签选择:根据实际使用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RFID标签。
标签的种类有 passice(被动式)、active(主动式)和semi-passive(半主动式)三种。
被动式标签无需电池,靠读写器的电磁场激活并传输数据,成本低廉;主动式标签内置电池,主动发送信号,通信距离更远,但成本较高;半主动式标签类似主动式标签,但仅在被激活时发送信号。
2. RFID读写器选择:根据标签类型和距离选择合适的读写器。
读写器具有发送电磁波、接收标签信号并解码的功能,也可以与其他设备(如计算机)进行数据交互。
读写器的频率范围有低频、高频和超高频等,可根据需求选择。
3. RFID系统中的通信协议选择:常用的RFID通信协议有ISO/IEC 14443、ISO/IEC 15693、EPC Gen2等。
选择合适的协议可以实现有效的数据交互和标签的唯一识别。
4. RFID系统的数据管理和软件平台:需要设计相应的数据管理系统和软件平台,实现对标签信息的读取、存储、处理和展示。
同时,还需要考虑数据安全、权限管理等因素。
5. RFID系统的部署和规划: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确定标签和读写器的部署位置,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可以考虑使用多个读写器覆盖区域,增强识别的可靠性。
6. RFID系统的性能测试和调试:在系统设计完成后,进行系统性能测试和调试,确保系统的正确运行。
基于RFID的数字化仓储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

基于RFID的数字化仓储生产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数字化仓储生产管理是按照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实时传递给生产车间的各个工位,便于各工位能正确执行订单的内容和要求,方便监控生产全流程,并灵活的根据生产需求进行针对性调整,为管理者及时调整生产计划、物料采购计划、人员配置等提供基础数据,极大地降低生产成本。
基于RFID技术的数字化仓储生产管理系统是在现有的仓储生产管理中引入RFID技术,整体作业流程与传统仓库有较大区别。
通过RFID技术,可以实现对仓库各个作业环节的数据进行自动化的数据采集和保证仓库管理各个环节数据输入的速度和准确性,确保企业及时准确地掌握库存的真实数据以及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的把控。
系统体系架构本系统分为以下4层架构(采集层、通讯层、系统应用层、系统集成层):系统组成:1、数据采集模块基于超高频RFID技术,通过RFID读写器自动采集数据,接受MES指令,从而对RFID 电子标签进行读写操作。
2、生产计划模块通过MES和EPR接口导入生产信息进行生产计划管理查询,并对作业时间等进行管理。
3、生产管理模块通过鸿陆RFID读写设备对产品在组装工位、质检工位、修理工位和标签工位时获取的信息进行数据处理。
4、生产监控模块通过数据库,刷新并统计实时的生产信息数据,方便管理人员实时监管。
5、生产品质模块这个模块是对每个订单设计需要检测项目,分批有计划的检测,让管理人员可通过系统确认品质检查实绩。
RFID读写器读取生产线上的RFID电子标签的大量EPC数据,实现了系统对生产线缺料、错料和工业错误的报警。
负责生产管理和调度执行的MES系统充分利用RFID的技术优势,可以实现制造、质量和仓储的可视化和数字化管理。
达到缩短产品制造周期、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仓储生产的快速响应能力。
责编AJX-全文完-。
SFC RFID生产线自动采集系统

SFC RFID生产线自动采集系统摘要:使用13.56MHz高频RFID电子标签、RFID读写器、TCP/IP数据采集器,将栈板信息写入RFID 电子标签并固定在流水线栈板上,在流水线数据采集工站上安装RFID读写器,当栈板经过该工站时,RFID读写器自动采集(射频感应)到栈板信息并通过网络传送到SFC系统中心关键词:rfid技术[148篇]rfid生产线[1篇]rfid标签[108篇]rfid制造[1篇]智能制造[2篇]rfid[2284篇]系统介绍现有SFC系统数据采集一般采用条形码数据采集,在产品或装箱上贴附条形码标签,数据采集方式为人工和自动两种方式并存在以下问题:1. 人工:操作员持扫描仪对准产品条形码采集(缺点:需人力,存在人为误差因素)2. 自动:在流水在线固定安装自动扫描仪(缺点:漏扫率高,设备成本高)为解决以上问题,在流水在线固定安装RFID 读写器,在产品或装箱栈板上安装或贴附RFID 电子标签,当产品经过RFID 读写器识别范围时,实现感应式自动数据采集。
系统组成? RFID读写器、? TCP/IP数据采集器、? RFID电子标签(ISO15693 13.56MHz)? 系统数据监控中心系统架构使用13.56MHz高频RFID电子标签、RFID读写器、TCP/IP数据采集器,将栈板信息写入RFID电子标签并固定在流水线栈板上,在流水线数据采集工站上安装RFID读写器,当栈板经过该工站时,RFID读写器自动采集(射频感应)到栈板信息并通过网络传送到SFC系统中心系统特点1. 数据采集速度快:有效避免因条形码质量、照明等原因造成的采集困难2. 漏扫率几乎为0:大幅降低楼扫率,解决产品因漏扫导致产线停线的故障3. 降低耗材成本:电子标签首次投入成本高,但可重复回收使用,长期评估可大幅降低成本4. 降低设备成本:自动数据采集器成本高,使用RFID读写器可节约设备成本。
rfid策划方案

RFID策划方案引言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利用无线电频率进行数据传输和识别的技术,它可以快速、自动地识别并跟踪标签上的物体。
RFID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物流管理、零售业、医疗保健等。
本文档将介绍RFID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并提出一个RFID策划方案。
1. RFID技术基本原理RFID系统由标签、阅读器和主机组成,其工作原理如下:•标签:标签是RFID系统中的被动设备,它包含一个芯片和一个天线。
当标签靠近RFID阅读器时,阅读器向标签发送电磁信号,激活芯片,并将数据传递给阅读器。
•阅读器:阅读器是RFID系统中的主动设备,它用于发送电磁信号给标签,并接收标签的响应。
阅读器可以同时读取多个标签,提高识别效率。
•主机:主机是RFID系统的核心控制器,负责与阅读器进行数据交互,并将读取的标签数据存储和处理。
2. RFID应用场景RFID技术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2.1 物流管理在物流管理中,RFID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快速、准确的物品追踪,提高仓库管理效率。
使用RFID标签可以在不触摸物品的情况下自动识别和跟踪物流信息,提高货物的安全性和流转效率。
2.2 零售业在零售业中,RFID技术可以用于商品库存管理和防盗系统。
通过在商品上贴上RFID标签,商家可以实时追踪商品的库存情况,并减少盗窃行为。
2.3 医疗保健RFID技术可以在医疗保健领域用于医院设备管理、药物追踪和病人身份识别。
通过为设备和药物贴上RFID标签,医院可以实时监控设备位置和库存情况,并确保药物的追踪和正确分发。
3. RFID策划方案基于RFID技术的策划方案如下:3.1 目标本策划方案的目标是在企业内部实施RFID技术,提高物品追踪和管理效率,减少人工操作和错误。
3.2 方案本方案将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RFID系统,包括标签、阅读器和主机。
具体步骤如下:1.调研:对企业内部的物品追踪和管理需求进行调研,了解使用RFID技术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自动化生产线系统设计

自动化生产线系统设计1.引言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自动化生产线系统已成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讨论自动化生产线系统的设计,包括系统结构、关键技术、控制策略等方面。
2.系统结构自动化生产线系统一般由多个工作站组成,每个工作站负责不同的任务。
常见的工作站包括装配工作站、检测工作站、包装工作站等。
这些工作站之间通过传送带、机械臂等设备连接,以实现产品在各个工作站之间的自动传送。
自动化生产线系统的结构可以按照物料流和信息流来划分。
物料流包括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流动路径,信息流包括各个工作站之间的协调和控制信息的传递。
在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物料流和信息流的高效流动,以确保生产线的稳定运行。
3.关键技术在自动化生产线系统设计中,有几个关键技术需要考虑。
3.1传感技术传感技术用于检测和监测生产线上的各种参数,例如温度、压力、速度等。
传感器可以安装在各个工作站上,通过采集数据和发送信号,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控制。
3.2控制技术控制技术用于控制生产线上各个设备的运行,包括传送带、机器人、装配设备等。
控制系统可以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实时调整设备的运行速度、位置和力度,以确保工艺参数的精确控制。
3.3通讯技术通讯技术用于实现生产线上各个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协调工作。
例如,当一个产品从一个工作站传送到另一个工作站时,需要实时传递产品型号、加工参数等信息,以确保后续工艺的正确进行。
4.控制策略4.1进料控制进料控制主要是确保原材料的按时供应和合理排列。
可以通过物料的RFID识别或传感器检测的方法,对物料进行追踪和管理,以提高材料利用率和生产线的稳定性。
4.2加工控制加工控制主要是对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各个参数进行控制,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可以通过控制设备的速度、力度和温度等参数,实现产品加工过程中的精确控制。
4.3出料控制出料控制主要是确保产品在合适的时机和地点完成装配、检测和包装。
RFID智能生产线管理方案

主动式RFID标签
主动式RFID标签带有电池,可以主动发送信号, 适用于实时监控和追踪。
RFID读写器的种类及选择
固定式读写器
安装在固定位置,适用于生产线和仓库等固定 环境。
手持式读写器
便携式设计,适用于移动操作和场地巡检等需 求。
传统管理与RFID管理的对比
传统管理
依赖手工记录和人工操作,容易出现人为错误 和延误。
RFID管理
实现自动化数据采集和实时监控,提高管理效 率和准确性。
RFID管理系统的组成
标签
用于标识物品和记录信息,可以是被动式或主动式。
读写器
用于读取和写入RFID标签的数据,传输数据到后台管理系统。
RFID在生产线管理中的应用
生产流程追踪
通过RFID标签对产品进行 追踪,记录生产过程中的 关键节点和数据,可以实 时监控和调整生产进度。
零部件管理
利用RFID标签对零部件进 行标识和管理,提高供应 链的透明度和效率。
设备维护管理
利用RFID标签对设备进行 标识,及时记录和跟踪设 备的维护和保养情况,提 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后台管理系统
用于数据存储、分析和管理,提供实时监控和决策支持。
RFID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原理
利用电磁场和射频信号实现与RFID标签的通信 和数据交换。
应用
可以在生产线中实时监测温度、湿度、压力等 参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RFID标签的分类及应用场景
被动式RFID标签
被动式RFID标签无需电源,适用于物流、库存 管理等场景。
RFID智能生产线管理方案
介绍RFID智能生产线管理方案,包括RFID技术简介、智能生产线管理概念和 RFID在生产线管理中的应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fid生产线自动化系统设计rfid生产线自动化系统设计南京天加空南京天加空调调RFID 生生产线产线自自动动化系化系统统设计文档设计文档V 1.0 1/3535 目录目录目录1 第一章概述3 1.1.需求分析3 第二章设计方案4 2.1.总体功能架构4 2.2.手持终端模块功能设计4 2.2.1. 收货模块4 2.2.2. 退货模块5 2.2.3. 出库模块6 2.2.4. 退库模块6 2.2.5. 库存模块6 2.2.6. 标签管理模块7 2.3.平台系统功能模块7 2.3.1. 字典维护模块7 2.3.2. 环境变量维护7 2.3.3. 员工维护模块7 2.3.4. 芯片注册模块8 2.3.5. 手持机管理模块8 2.3.6. 数据传输模块8 2.4.生产线模块8 2/3535 2.4.1. 天线维护模块8 2.4.2. 产品维护模块8 2.4.3. 资材维护模块8 2.4.4. 产线维护模块9 2.4.5. 生产线主模块(自动化核心模块)9 2.4.6. 产线监控模块10 2.4.7. 数据查询模块10 第三章系统关键技术11 3.1. 射频(RFID)卡技术11 第四章开发技术路线12 第五章主要数据库设计13 5.1. 通用模块设计13 5.1.1. 菜单表T_MENU13 5.1.2. 字典类型表T_DIC_TYPE.13 5.1.3. 字典表T_DIC.14 5.1.4. 环境变量表T_VAR.14 5.1.5. 部门表T_DEPT15 5.1.6. 员工表T_EMPLOYEE15 5.1.7. 芯片注册表T_RFID 16 5.2. 生产线模块设计16 5.2.1. 生产线表T_LINE 16 3/3535 5.2.2. 工序字典表T_PROCESS17 5.2.3. 生产线配置方案表T_LINE_CONFIG17 5.2.4. 产品工序明细表T_PRODUCT_PROCESS17 5.2.5. 工序资材表T_PROCESS_MATERIAL18 5.2.6. 天线表T_ANT .18 5.2.7. 产品类型表T_PRODUCT_TYPE.19 5.2.8. 产品实体表T_PRODUCT.19 5.2.9. 资材类型表T_MATERIAL_TYPE.20 5.2.10. 资材实体表T_MATERIAL.20 5.2.11. 工单表T_TASK.21 5.2.12. 工单明细表T_TASK_DETAIL.21 5.2.13. 生产线记录表T_PROCESS_RECORD22 5.2.14. 生产线工序明细表T_RECORD_DETAIL.22 5.3. 资材管理模块23 5.3.1. 采购记录表T_PROCUREMENT23 5.3.2. 进退货表T_STOCKIN23 5.3.3. 进退货明细表T_STOCKIN_DETAIL24 5.3.4. 申领记录表T_APPLY.24 5.3.5. 出退库表T_STOCKOUT24 5.3.6. 出退库明细表T_STOCKOUT_DETAIL25 5.3.7. 特殊领料表T_SP_APPLY 25 5.3.8. 特殊领料明细表T_SP_APPLY_DETAIL26 4/3535 第六章主要流程设计27 6.1. 下载采购单27 6.2. 验货27 6.3. 退货28 6.4. 出库29 6.5. 退库30 6.6. 生产线监控31 5/3535 第一章第一章概概述述 1.1.1.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南京天加中央空调《空调RFID 自动化系统》总体目标是设计并实现基于RFID 传感网的生产全程智能监控管理信息系统。
项目分三期进行:第一期、生产线自动化监控管理;第二期、扩大流水线试点与ERP 全面对接数据;第三期、智能化仓库管理及售后维修系统建设。
为保证项目运行效果和可靠实施,必须进行充分事前准备,使项目中所有问题都得到实际操作的验证,这样才能确保系统上线后不影响正常生产的同时提高生产率和产品品质。
根据先易后难的原则,经多方讨论确认先期以模块机组(产品单一、流程简单、产量较大等)作为试点,在这条线中进行生产线全程管理,以点带线向上游半成品及资材管理延伸,向下游成品仓库及售后维修延伸,最终在这条线中所有资材、半成品、成品全程监控管理起来。
项目第一期建设只针对模块机组进行改造,为保证模块机组在改造期间还能正常生产,必须保留原有管理流程,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额外改造,保持二种不同的管理流程同时进行记录管理。
6/3535 第二章第二章设计方案设计方案2.1.2.1.总体功能架构总体功能架构“RFID 生产线自动化系统” (以下简称“系统” )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1、底层是共享数据库系统,为系统提供基础的支持服务;2、第二层为系统功能模块,包括业务逻辑规划及上下层业务支持;3、第三层为系统监控层,包括实时监测类、事务逻辑业务处理类;4、远程终端处理层,通过智能手持设备进行业务逻辑处理。
RFID 系统的功能架构图如下所示。
基础业务数据库ERP共享数据库系统功能模块实时监控模块远程终端模块生产线浏览器手持机用户7/3535 2.2.2.2.手持终端模块功能设计手持终端模块功能设计 2.2.1. 收货模块收货模块 1. 手持机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下载采购单信息。
2. 读取工人工号牌登陆系统。
3. 选择采购清单对应资材,扫描货物条码确认型号自动查询确认收货数量(如无条码可支持手工选择或输入)4. 扫描货物编号条码然后扫描货物上粘贴的RFID 资材标签,二者自动记录绑定(无条码只需要扫描RFID 标签就可)5. 所有货物扫描完成自动比对数量规格是否正确,错误自动提示(提示后工作人员可指定强行入库,并记录原因,如无采购清单则无须检核)6. 手持机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向ERP 上传收货数据同时向库存模块上传入库数据,等待ERP 自动打印收货单收货完成。
设计开发手机机收货模块程序,创建手持机上轻量版SQLCE 数据库,在离线状态下手持机独立工作,将数据暂存到SQLCE 数据库中,当插入联网电脑的连接线时,通过RDA 方式对手持机和平台数据库进行同步。
2.2.2. 退货模块退货模块 1. 手持机读取工人工号牌登陆系统。
8/3535 2. 扫描退货货物RFID 标签,统计数量。
3. 完成后确认退货。
退货后卡无效 4. 手持机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向ERP 上传退货数据同时向库存模块上传退货数据,等待ERP 自动打印退货单退货完成。
2.2.3. 出库模块出库模块 1. 手持机通过数据传输模块下载领料清单。
2. 读取工人工号牌登陆系统。
(生产领料与费用领料) 3. 选择工单对应资材,扫描需要出库货物RFID 资材标签,分类汇总型号及数量,提示已出库及未出库型号数量(无出库清单无须核对)工单可对多个资材领料单 4. 手持机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向ERP 上传出库数据同时向库存模块上传出库数据,等待ERP 自动打印出库单出库完成。
2.2.4. 退库模块退库模块 1. 手持机读取工人工号牌登陆系统。
2. 扫描退库货物RFID 标签,统计数量。
3. 完成后确认退库。
退库后可用 4. 手持机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向ERP 上传退库数据同时向库存模块上传退库数据,等待ERP 自动打印退库单退库完成。
9/3535 2.2.5. 库存模块库存模块系统自动接收收货模块、退货模块、出库模块提供的数据,进行保存整理,实时显示库存数量及进出情况针对管理人员可以手工管理库存,并与ERP 系统库存数量作对比发现问题及时提示(无ERP 系统则不作对比),并显示统计报表。
退货-1,退库+1 2.2.6. 标签管理模块标签管理模块使用手持机手工零时对标签丢失?标签丢失?或在产品退库资材进行回复标签操作(退库后需重新出库方可使用)1. 先读取人员工号牌登陆系统。
2. 扫描条码和RFID 资材标签进行新的对应关系绑定。
2.3.2.3.平台系统功能模块平台系统功能模块2.3.1. 字典维护模块字典维护模块用户根据实际情况,维护现有字典数据。
字典包括:2.3.2. 环境变量维护环境变量维护用户根据实际情况,维护现有环境变量参数。
10/3535 2.3.3. 员工维护用户管理模块员工维护用户管理模块用户维护员工数据,并分配RFID 芯片号,指定管理员和手持机操作人员。
2.3.4. 芯片注册模块芯片注册模块实现本系统所有芯片的注册、注销等功能。
2.3.5. 手持机管理模块手持机管理模块对手持机数据导入导出,并通过数据传输模块进行数据交换,定期将更新采购清单、人员变动信息等数据更新手持机。
2.3.6. 数据传输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实现系统与ERP 数据交换功能,通过中间库与ERP 进行数据交换,库格式已经ERP 确认。
2.4.2.4.生产线模块生产线模块2.4.1. 天线维护模块天线维护模块(天线设置)(天线设置)对所有天线的信息进行维护。
11/3535 2.4.2. 产品维护模块产品维护模块(工序设置:批量产品工序导入修改)(工序设置:批量产品工序导入修改)对所有产品类型信息进行维护,包括产品所需资材的维护 2.4.3. 资材维护模块资材维护模块对所有资材类型信息进行维护具体? 2.4.4. 产线维护模块产线维护模块1. 对生产线数据进行维护。
2. 对工序字典进行维护。
3. 制定生产线和产品的配套方案。
4. 制定产品、生产线、工序、天线等配套方案。
5. 制定产品工序步骤。
2.4.5. 生产线主模块(自动化核心模块)生产线主模块(自动化核心模块) 1. 系统接受ERP 下达工单号分解配件清单(无工单号,在现场电脑中手工输入批号数量信息)。
2. 现场电脑选择产品卡与工单号绑定。
3. 扫描条码与工单号绑定,并生成产品实体。
4. 设备开始生产时,流水线上固定式读写器第一个天线读取到产品卡号信息即开始生产,并记录每道工序所对应的天线读12/3535 到的所有员工信息及使用资材卡信息进行绑定。
5. 当第一个天线读不到产品卡时,系统默认该设备完成第一道工序,进行第二道工序。
以此类推完成热交、风机、焊接、测漏、终检等工序,每一道工序完成进入下一道工序时系统自动向产线监控模块上传工序信息。
6.6. 有需要安装配件的工序,则根据有需要安装配件的工序,则根据““先读到配件芯片,后读不先读到配件芯片,后读不到配件芯片到配件芯片””的原则进行产品和配件绑定。
绑定完成后,若的原则进行产品和配件绑定。
绑定完成后,若系统又读到已绑定的芯片,则将备选的未读到的芯片进行替系统又读到已绑定的芯片,则将备选的未读到的芯片进行替换绑定。
换绑定。
7. 全部工序完成后,系统自动记录该产品生产完毕,并向ERP 上传成品数据,等待ERP 自动打印成品单入成品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