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主要股票指数历史走势及成因分析

合集下载

影响股票价格指数的因素

影响股票价格指数的因素

影响股票价格指数的因素股价指数是经济变化的风向标,股票价格指数变动与国民经济状况息息相关,股价指数的变幻无常给市场和国民经济带来不确定性。

影响股票价格指数的因素主要有:国内生产总值、存款利率、汇率,居民可支配收入。

宏观因素主要有:汇率、企业商品价格指标、利率、宏观经济指数、消费者信息指数。

一、理论综述影响股价指数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利率。

利率是影响股票价格的重要因素,一般认为,利率与股票价格成反比,利率上升则股票价格下降,利率下降股票价格上升。

(2)GDP。

国民生产总值与证券价格关系密切,通常情况下,GDP 连续增长,则企业经营状况会提高,从而推动公司股票上涨,股价指数会上涨,反之,GDP下降,股票价格也会下降。

(3)汇率。

本币升值,引起国际资本流入,增加股市的需求,从而使股价指数上升,本币贬值,本国资本外流,股市需求减少,股价下跌。

(4)居民可支配收入。

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可投资于股市的资金就会增加,对股票的需求就会增加,从而使股票价格上升。

反之,股价下跌。

结论当存款利率上升时,市场利率上升导致折现率的上升,利率上升的速度慢于消费欲望膨胀的速度,产品的价格有可能上升,使得通货膨胀率相当程度地大于利率,这时利率可以看作利率作用实效,这时股价指数上升。

此外,由于人们对经济前景过于乐观,利率上升变成了这一乐观预期的肯定因素使得股价指数上升。

相反利率降低类似的也会出现股价下跌。

而对于人民币汇率对于股价指数的影响,当汇率上升时使得国际套现热钱大量流入国内,导致货币供应量被动大量发行,进一步出现国内流动性过剩,股票供应小于货币需求,融资成本降低,过量货币推高产品价格,使得企业毛利润增大,企业融资欲望强烈,这种乐观现象使得人们对企业的盈利预期强烈,使得股价指数进一步的上升,同样当利率降低时,也会出现同理的相反现象即股价指数下跌。

所以综上,今后关注股市波动,这两个因素必不可少,通过对着两个因素的观察和分析能更好的分析出股市的波动及其走势运用这个模型可以对上证指数做出分析:在上证市场中,具体来说,当汇率上升1个单位时,上证指数上升个百分点;当利率上升1个单位时,上证指数上升个百分点;当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上升1个单位时,上证指数上升个百分点;当消费者信心指数上升1个单位时,上证指数上升个百分点;相反,当企业商品价格指数上升1个单位时,上证指数则下降个百分点。

世界股灾史上六大股灾

世界股灾史上六大股灾

世界股灾史上六大股灾F0907102班509079046 吴晨光中国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面对全球的机会和风险,能否保证我们经济的继续走强,能否保证中国股市的繁荣与稳定,已经成为很多人思考的课题。

或许,来自其他国家地区股市的灾难事故更能让我们认清全球化的风险。

事实上,股市的奇迹不是靠吹泡泡来形成的,大到一个国家的GDP增长,小至一个企业的市值增长,都需要有实际业绩作为坚强的后盾,背离基础的繁荣只能是昙花一现。

股灾是指股市内在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受某个偶然因素影响,突然爆发的股价暴跌,表现为股票市值剧减,使注入股市的很大一部分资金化为乌有;从而引起社会经济巨大动荡,并造成巨大损失的异常现象。

股灾不同于一般的股市波动,也有别于一般的股市风险。

它毁灭的不是一家证券公司和一家银行,而是影响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的经济;股灾导致股市投资机会减少,促使资金外流,引发货币贬值,从多方面导致金融市场动荡,引发或加剧金融危机,加重经济衰退,工商企业倒闭破产,也间接波及银行。

一次股灾给人类造成的经济损失,不亚于一次世界大战的经济损失;从1720年世界第一次股灾发生算起,200多年来,几乎每一个拥有股市的国家和地区都发生过股灾,有的还不止一次。

1720年法国密西西比股灾和英国南海股灾,是自世界股市建立以来发生的最早股灾。

法国密西西比股灾这次股灾的直接原因是由市场过度投机暴炒密西西比公司股票并最终导致股票暴跌引起的。

1710年,法国财政赤字接近1亿锂,国债已近30亿锂。

而当年财政收入只有6900万锂,开支14700万锂,财政入不敷出,法国和各部门几乎陷入瘫痪之中。

为了摆脱国家财政危机,法国授权约翰·劳创办一家资本约600万锂的私人银行。

1717年,法国准许以约翰·劳的私人银行发行的纸币纳税;次年,法国将约翰·劳的私人银行改为国家银行并授予它发行钞票的权力,且特许约翰·劳建立密西西比公司和包税总所。

上证指数历史走势记录

上证指数历史走势记录
25
第四阶段
26
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2005.6.6到2007.10.16
上证指数998.23

6124.04
中国股市目前最大的一轮牛市
主要内因:股权分置改革: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 构,消除制度赋予非流通股股东对公司垄断控制 权,防止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的现象。
2.27行情即为2007年2月27日单日暴跌9%,单日蒸发 市值逾万亿
41
附中国股市大事表
• 1、1984年- 提出建立资本市场构想 • 1984年,当时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20多名研究生(其中包括蔡重直、
吴晓玲、魏本华、胡晓炼等),发表了轰动一时的《中国金融改革战略 探讨》,其中第一次谈到了在中国建立证券市场的构想。 • 2、1984年11月-中国第一股发行1万股 • 1984年11月18日,新中国第一个公开发行的股票——飞乐音响向社会 发行1万股(每股票面50元),在海外引起比国内更大的反响,被誉为 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信号。 • 3、1986年-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诞生 • 1986年9月26日,新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600651) 在南京西路1806号静安证券业务部正式挂牌买卖,投资者蜂拥而至。 当时在柜台交易的股票只有2家,飞乐音响公司总股本50万元,延中 实业公司总股本500万元,总共只有550万元。开市第一天交易到16时 30分收盘,共成交股票1540股(当时为50元1股,现在的77000股),成 交金额85280元。
段均已涌现
20
第二阶段股民构成
• 第二代股民,目前市场上年龄比较大的股民中很大一部分是从此阶段开始的 • 开始研究技术,开始理性投资,基金,社保资金,大型机构等成为股市的主
力 • 到目前经历了股市的大多风浪,生存下来的股民已经理性或者对风险投资不

2015-2021市场指数的历史收益率

2015-2021市场指数的历史收益率

2015-2021市场指数的历史收益率市场指数是衡量特定市场股票表现的工具,常见的市场指数包括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和标普500指数。

历史收益率是指过去一段时间内市场指数的价格变化所带来的投资回报。

对于投资者来说,了解市场指数的历史收益率可以帮助他们评估股市表现,制定投资策略以及预测未来的市场走势。

本文将分析2015年至2021年间市场指数的历史收益率,并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一、2015年至2021年市场指数的历史收益率1.1 2015年2015年是一个波动较大的年份。

标普500指数在年初出现了下跌,但随后出现了强劲的上涨。

至年底,标普500指数的年度收益率为11.39%,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的年度收益率分别为2.33%和5.73%。

整体来看,2015年市场指数的收益率表现相对较好。

1.2 2016年2016年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份。

在这一年,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和美国总统大选的不确定性给市场带来了较大的波动。

然而,尽管市场出现了较大波动,标普500指数的年度收益率仍然为9.54%,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年度收益率为13.42%,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的年度收益率为7.50%。

这表明尽管市场经历了波动,但整体来看投资者仍然获得了不错的回报。

1.3 2017年2017年是一个股市表现强劲的年份。

在这一年,全球经济复苏的迹象增多,美国政府实施了减税政策,对股市产生了积极影响。

标普500指数的年度收益率为19.42%,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年度收益率为25.08%,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的年度收益率为28.24%。

整体来看,2017年是一个投资者获得丰厚回报的年份。

1.4 2018年2018年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年份。

在这一年,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美中贸易战的紧张局势加剧,以及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加息等因素给市场带来了不确定性。

因此,2018年是一个股市表现不佳的年份。

标普500指数的年度收益率为-6.24%,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年度收益率为-5.63%,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的年度收益率为-3.88%。

14年5月股票暴跌行情回顾

14年5月股票暴跌行情回顾

14年5月股票暴跌行情回顾
2014年5月,股票市场出现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暴跌行情。


次暴跌的原因有多重因素。

首先,全球经济形势不稳定是这次暴跌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2014年,全球多个经济体面临着经济增长放缓的问题,特别
是在新兴市场国家,如巴西、俄罗斯和南非等国家的经济增长疲软,导致了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增长的担忧。

其次,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也对全球股市造成了冲击。

在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下滑至近二十年来的最低水平,这引发了市场对中国经济前景的担忧。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放缓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因此股市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

第三,美国经济数据的不佳也是这次暴跌的原因之一。


2014年5月,美国经济数据不如预期,特别是就业数据和消
费数据表现疲软,这让市场对美国经济复苏的前景产生了担忧。

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美国经济的放缓对市场信心产生了负面影响。

由于以上因素的叠加作用,2014年5月股票市场出现了较大
规模的暴跌。

这次暴跌对投资者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也让市场信心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不过,随后股市又逐渐恢复了一定的稳定,投资者逐渐恢复了对市场的信心。

总体来说,这次暴跌给投资者敲响了警钟,也让市场更加关注全球经济的变化。

影响股票价格指数的因素

影响股票价格指数的因素

影响股票价格指数的因素股价指数是经济变化的风向标,股票价格指数变动与国民经济状况息息相关,股价指数的变幻无常给市场和国民经济带来不确定性。

影响股票价格指数的因素主要有:国内生产总值、存款利率、汇率,居民可支配收入。

宏观因素主要有:汇率、企业商品价格指标、利率、宏观经济指数、消费者信息指数。

一、理论综述影响股价指数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利率。

利率是影响股票价格的重要因素,一般认为,利率与股票价格成反比,利率上升则股票价格下降,利率下降股票价格上升。

(2)GDP。

国民生产总值与证券价格关系密切,通常情况下,GDP 连续增长,则企业经营状况会提高,从而推动公司股票上涨,股价指数会上涨,反之,GDP下降,股票价格也会下降。

(3)汇率。

本币升值,引起国际资本流入,增加股市的需求,从而使股价指数上升,本币贬值,本国资本外流,股市需求减少,股价下跌。

(4)居民可支配收入。

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可投资于股市的资金就会增加,对股票的需求就会增加,从而使股票价格上升。

反之,股价下跌。

结论当存款利率上升时,市场利率上升导致折现率的上升,利率上升的速度慢于消费欲望膨胀的速度,产品的价格有可能上升,使得通货膨胀率相当程度地大于利率,这时利率可以看作利率作用实效,这时股价指数上升。

此外,由于人们对经济前景过于乐观,利率上升变成了这一乐观预期的肯定因素使得股价指数上升。

相反利率降低类似的也会出现股价下跌。

而对于人民币汇率对于股价指数的影响,当汇率上升时使得国际套现热钱大量流入国内,导致货币供应量被动大量发行,进一步出现国内流动性过剩,股票供应小于货币需求,融资成本降低,过量货币推高产品价格,使得企业毛利润增大,企业融资欲望强烈,这种乐观现象使得人们对企业的盈利预期强烈,使得股价指数进一步的上升,同样当利率降低时,也会出现同理的相反现象即股价指数下跌。

所以综上,今后关注股市波动,这两个因素必不可少,通过对着两个因素的观察和分析能更好的分析出股市的波动及其走势运用这个模型可以对上证指数做出分析:在上证市场中,具体来说,当汇率上升1个单位时,上证指数上升1.384个百分点;当利率上升1个单位时,上证指数上升0.563个百分点;当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上升1个单位时,上证指数上升0.083个百分点;当消费者信心指数上升1个单位时,上证指数上升0.023个百分点;相反,当企业商品价格指数上升1个单位时,上证指数则下降0.038个百分点。

20世纪以来主要的四次股市危机事件分析

20世纪以来主要的四次股市危机事件分析

20世纪以来主要的三次股市危机事件分析中国股票市场自1990年开始发展,已经走过了18个年头,经过18年的发展,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但是股票市场的发展过程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它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曲折,现在国内各位股票投资者正在感受着股市危机的滋味。

为了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的发展,同时也给国内投资者对股票市场危机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我们既要学习西方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成功经验,同时也要分析研究它们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教训。

特别是研究近两百年来世界主要股票市场危机的发展历程、原因、及其对社会的危害对于今天的中国股票市场,有着特殊的借鉴意义。

上个世纪以来国际股票市场发生了很多次的危机事件,为了便于分析与了解,我们选择其中最典型的三次做一分析:分别是:1929年美国股市危机、1987年的美国股市危机、1989年的日本股市危机和2001年美国网络股的危机。

1、1929年美国股市危机1929年10月发生的纽约股市20世纪以来主要的三次股市危机事件分析,是美国历史上影响最大、危害最深的经济事件。

上世纪20年代是一个繁荣的年代,包括美国在内的整个资本主义工业都处在高涨之中。

1929年整个资本主义工业生产指数比1913年增长45%。

由于经济的繁荣,人们的收入不断增长,消费支出增加,企业利润上升,加大投资,这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反映在证券市场上,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宏观背景和上市公司业绩大幅提升的内在价值推动股票价格持续上涨,这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股市,投机成分激增。

人们对未来普遍抱着乐观预期,认为繁荣会一直持续下去,股票永远会上涨,完全没有风险意识。

纽约证券交易所道琼斯股票指数从1924年88点开始上涨,到1928年股价己经和实体经济状况完全脱节,这种严重情况在1929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9月股指达到最高点319点。

从1924年到1929年这5年时间是泡沫的形成和不断膨胀的过程。

股票上涨下跌原理

股票上涨下跌原理

股票上涨下跌原理
股票上涨和下跌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股票上涨和下跌的原理:
1. 基本面因素:股票上涨往往与公司的盈利能力、财务状况、市场份额等基本面因素相关。

当一家公司的业绩出色、利润增长、市场地位提升等时,投资者通常会对该公司的股票更为看好,从而导致股票价格上涨。

相反,当一家公司的业绩表现不佳、财务状况恶化、市场份额下滑等时,投资者则会对该公司的股票失去信心,导致股票价格下跌。

2. 宏观经济因素:股票市场受到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

当经济增长、就业市场繁荣、通货膨胀控制等时,股票市场通常会表现出上涨的趋势,因为这些因素有助于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相反,当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加剧等时,股票市场往往会出现下跌。

宏观经济因素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是长期的,通常呈现出牛市和熊市的周期性波动。

3. 技术因素:股票市场有很强的技术性特征,价格图表和技术指标常用于预测股票价格的上涨和下跌。

例如,股票价格出现长期上涨趋势的时候,投资者可能会采取买入策略,进一步推动股票价格上涨;相反,如果价格下跌并出现下降趋势线的突破,投资者可能会采取卖出策略,导致股票价格进一步下跌。

总的来说,股票上涨和下跌是由基本面因素和技术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

基本面因素通常是长期的,涉及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经济状况;技术因素则是短期的,通过分析价格和指标图表来
预测股票价格的走势。

投资者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上主要股票指数历史走势及成因分析一、道·琼斯股票价格指数道·琼斯指数是迄今为止历史最悠久、影响范围最广的股票指数,从开始编制至今 100 多年来从无间断。

1884 年 6 月 3 日,道·琼斯公司创始人查尔斯·道开始编制一种股票价格指数,并刊登在《每日通讯》上。

今天的道·琼斯指数发表在《华尔街日报》上,共分四个分类指数:工业股票价格指数、运输业股票价格指数、公用事业股票价格指数和综合股票价格指数。

其中,工业股票价格指数应用范围最广。

在这四类指数下又有若干的细分指数,总量达到 300 多种。

道·琼斯工业、运输业和公用事业股票指数都是平均系列指数,综合指数是由以上三个指数的 65 只成份股组成的平均指数,可以综合反映纽约证券交易所所有上市股票的价格总体走势。

道·琼斯平均指数采用算术平均法计算,遇到拆股、换牌等非交易情况时用除数修正法予以调整。

美国道琼斯指数历史走势道琼斯 30 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于 1896 年 5 月 26 日问世,百年来趋势分析如下:1 、 1920 年一战后,商品泡沫破灭,通货紧缩开始,迎来了股市大牛市场。

到1929 年 9 月 3 日 , 道·琼斯股票指数达到 20 年代的高峰。

1929 年 9 月至 1932 年 6 月 , 美国经济危机,道·琼斯指数下跌了 89% ,1929 年 10 月 28 日,美国股灾,日跌幅达 13% 。

美国 1929-1932 年经济危机的起因是房地产泡沫,按揭庞大,无力偿还,发生了银行金融危机。

2 、 1932 年 7 月至 1937 年 2 月,道·琼斯指数回升,整个这一时期的升幅为 337% 。

当时,罗斯福新政,美国经济开始复苏。

1949 年 6 月至 1966 年 1 月,该指数在二战后上升了 487% 。

二战后商品及通胀泡沫破灭, 1950 年,制止通货膨胀跟至,艾森豪威尔股市牛市开始。

3 、从 1966 年至 1974 年 8 年的时间里,美国股市出现了连创新低的调整,从 1974 年至 1982 年的 8 年间,是美国经济的恢复期,股市出现了恢复性的上涨,但仍然处于 1966 年以来的大箱体之中。

1987 年10 月19 日,美国股灾,暴跌508 点,日跌幅达到创纪录的 22.6% ,该日被人们称为“黑色星期一”。

1987 年,格林斯潘刚接任美国联储局局长一职后,美国逐渐结束低利率时代,开始步入加息周期。

随着加息进程的推进,美国股市便因银行收紧信贷情形,于 1987 年 10 月 19 日出现大跌。

经过 10 月 19 日、 20 日暴跌后,全球股市危机并没有结束。

10 月 23 日,心慌意乱的投资者又开始在外汇市场上抛售美元,抢购硬通货,造成美元大幅贬值。

10 月 26 日,受美元贬值和周边市场股市暴跌不止的影响,道·琼斯指数再次暴跌 156 . 63 点,跌幅为 8 . 03 %1997 年10 月27 日,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狂泻 554.26 点,日跌幅达 7.2%, 日跌点数创历史之最;并且,首次启用股市停盘的规定,由于跌幅过大,当天两度停盘并提前收市。

4 、 2000-2003 年,高科技股泡沫破灭,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跌幅1.61% ,这是该指数自 2003 年5 月 19 日以来的最大跌幅。

当时,原油价格收于每桶 51 美元之上,且美元走软,加之公布的生产者价格指数 (PPI) 显示核心批发价格明显上升,所有这些都引发了人们对于通货膨胀的担心。

5 、受到国际油价回跌以及通用汽车股价上涨的激励,美股持续走高,道琼斯指数 2006 年 1 月 9 日收盘突破 11000 点大关,为四年多来首次逾越该点位。

二、香港恒生指数恒生指数是由香港恒生银行于 1969 年 11 月 24 日开始编制的用以反映香港股市行情的一种股票指数。

该指数的成份股由在香港上市的较有代表性的 33 家公司的股票构成,其中金融业 4 种、公用事业 6 种、地产业 9 种、其他行业 14 种。

恒生指数最初以 1964 年 7 月 31 日为基期,基期指数为 100 ,以成份股的发行股数为权数,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

后由于技术原因改为以 1984 年 1 月 13 日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 975.47 。

恒生指数现已成为反映香港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的主要风向标。

恒生指数历史走势图从历史走势看,恒生指数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 、 1973-1974 年,恒生指数发生了第一次股灾,当时发升了第一次石油危机,世界经济开始衰退。

而从恒生指数本身看,在 1973 年 3 月,恒生指数的市盈率到达了 88 倍,大跌无法避免。

1974-1981 年,恒生指数回升。

在 81-82 年,受地产市场下调影响,恒生指数开始回落。

当时,香港政府排除有关利益集团的干扰,推行市场改革,包括将四大交易所合并为香港联交所、推出股指期货、加强监管等措施,经过十二年努力,投资者信心恢复,恒生指数到 1986 年恢复到 1973 年初的水平(期间香港经济以每年 GDP10 %以上的速度增长)。

2 、 1987 年全球股市大跌,恒生指数从 9 月 30 日的 3943.64 点急挫至同年 12 月 7 日的 1894.94 点。

当时,香港政府大力抽紧银根及大幅加息,市场却谣传华资地产联手收购结果消息无法证实而引发股市大跌。

1988-1997 是香港股市的繁荣阶段,恒生指数从 2000 多点涨到 16000 多点。

但在 97 回归前,红筹股和香港楼价炒到了疯狂水平,同年爆发金融危机,而后地产价格的下调和 1961 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引发了股市大跌。

3 、恒生指数在 1998 年到 2000 年的上涨是一个快速的趋势。

上涨的速度很快,从低点到顶部用了大约 6 个月的时间,恒指创历史新高 18301.69 。

4 、 2000 年科网热,随后科技网络股概念破灭,同时在 9.11 事件及非典等影响下,股指开始回调。

5 、当前的趋势开始于 2003 年。

其间经历了几个盘整期,尽管市场有时每日波动幅度很大,但是长期趋势的波动较小。

目前,恒生指数已经运行到了顶部区域,这一区域曾经是 2000 年市场崩溃之前的指数运行的极限。

恒指目前的走势比较稳定,对于这种稳定的趋势,其突然崩溃的可能性较低。

三、日经 225 指数日经 225 平均股指指数 ( 日经 225) ,是代表日本股票市场的股指指数,由日本经济新闻社每天公布数据。

为各股指指数中历史最悠久 ( 基期为 1947 年=225) ,且为国内外投资人及股市相关者最熟悉的指数。

日经平均股指,在东证一部上市股票中,以成交量最活跃、市场流通性最高的 225 支股票的股指为基础,以「修正式算术平均」计算出来的。

日经 225 指数选取的股票虽只占东京证券交易所第一类股中 20% 的股数,但该股指指数却代表第一类股中近 60% 的交易量,以及近 50% 的总市值。

具体而言,是从业种分类中,选择技术、金融、运输、公共、消费等,具高流通性的股票。

日经 225 指数历史走势图1 、 1985 年开始,日本土地价格进入大牛市,价格快速上涨。

从 1985 年到1990 年期间,日本六大城市的土地价格平均上涨了 3.9 倍。

随着热钱的流入,日本股市也迎来了大牛市。

日本股票市场从 1986 年 1 月开始正式进入大牛市,当时日经指数为 13000 点,到 1989 年底飙升到最高点 39000 点,四年上涨 3 倍。

在 1987 —1988 年,东京股票市场的市盈率越来越高,平均已高达 60 倍,许多股票的市盈率远高于60 倍。

而与此同时,美国纽约股票市场和英国伦敦股票的市盈率一直在 11 倍— 18 倍之间,日本股市的泡沫成分十分严重。

2 、 1991 年以来,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致使日本经济10多年来一蹶不振,其实际 GDP 年增长率急剧下降, 1991 年为 2.5% , 1992 和 1993 年则不到1% 均为 0.4% , 1995 和 1996 年出现较明显回升,分别达到 2.5% 和 3.4% ,但是 1997 年又跌落到 0.2% , 1998 年出现负增长,随后的年份一直徘徊在轻微增长和负增长之间而不能自拔。

在出现“消失的十年”后,目前日本的经济依然复苏乏力, 2001 年和 2002 年名义 GDP 增长率分别为 -0.6% 和 -0.7% ,依然摆脱不了萧条困境。

日本股市的股价和房地产价格均出现巨幅下跌。

日经 225 指数由 1989 年底将近 40000 点一路下跌到 2004 年最低将近 7600 点,跌幅高达 80% 。

3 、 2003 年起,日本经济终于离开谷底,开始缓慢增长,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本产业海外转移为日本创造了丰厚的利润,促进了日本股市踏上牛市之旅。

四、股票指数风险案例1929 年的股灾1929 年 1 月 2 日,纽约证券交易所新年开市的第一天,买单就像雪片一样飞来,股市价格大增,华尔街沉浸于一片兴奋和狂热之中。

然而, 9 月 5 日,股市出现了一次严重的下挫,这是几个月来连续上升过程中的第一次下跌,使投资者信心开始动摇。

10 月 24 日,恐慌性出售高达近 1300 万股。

纽约数家主要银行迅速组成“ 救市基金” ,纽约证券交易所总裁理查德· 韦尼亲自购入股票,希望力挽狂澜。

但大厦将倾,独木难支。

10 月 28 日,道· 琼斯指数再次跌约 50 点。

10 月 29 日,道琼斯指数一泻千里,至此,股价指数已从最高点 386 点跌至 298 点,跌幅达 22% 。

11 月,股市跌势不止,滑至 198 点,跌幅高达48% 。

翌年,股市凭借残存的一丝牛气,在 1 —3 月大幅反弹,并于 4 月重新登上 297 点。

此后又急转直下,从 1930 年 5 月到 1932 年 11 月,股市连续出现了 6 次暴跌,道· 琼斯指数跌至 41 点。

直至 1954 年,道琼斯指数才重新回到 1929 年的高点。

1987 年的股灾1987 年 10 月 19 日,华尔街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股票崩溃。

早晨 9 点10 分,开盘钟声响后,道琼斯指数在屏幕上一开始显示就已经下跌了 67 点,卖出指令像排浪一样涌来。

开盘不到一小时,指数已下跌 104 点。

由于指令数量太大,计算机显示落后实际交易 20 分钟。

从开盘到 11 点,道指直线下跌,下午两点,跌 250 点。

两小时后收盘,道琼斯股票指数下跌了 508 点,由 2246 。

74 点狂跌到 1738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