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

2005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
2005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

2005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200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文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4*5)

1 兴观群怨;

2 太史公书; 3诗缘情而绮靡; 4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5 三教合一; 6郊寒岛瘦; 7苏门四学士; 8清空; 9清真词;10元曲四大家;11四声猿; 12竟陵派; 13立主脑; 14红学

二、论述(4*20)

1、你是怎样看待《庄子》的思想特征的,

2、你是怎样看待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的,

3、“易安体”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4、你是怎样看待《儒林外史》的艺术特色的,

200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作品阅读与评论)

一、翻译

1.汉阳诸姬,楚实尽之。(《左传?城濮之战》)

2.以票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孟子?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

3.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李斯《谏逐客书》)

4.惧瓠瓜之徒悬兮,畏井藻之莫食。(王粲《登楼赋》)

5.赐浴皆长缨,与晏非短褐。(杜甫《咏怀五百字》)

6.公诚以都虞侯命某者,能为公已乱。(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7.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苏轼《方山子传》)

8.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归有光《项脊轩志》)

9.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宗且《报刘一丈书》)

10.越道避之,因犯鹵薄,为前马所执。(蒲松龄《席方平》)

二、名句填空

__今我来思,雨雪霏霏;__杂花生树,群莺乱飞;__为谁流下潇湘去;念桥边红药_;峰峦如聚,波涛如怒,_;

三、简答

1.《史记?项羽本纪》中霸王别姬一段描写,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思想性格,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请解释“怀旧”一联的典故。

3、杨万里《初入淮河》“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干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作者何故说“初到淮河意不佳”,

4、顾炎武《寄次耕时被荐在燕中》是有二句曰:“转盼复秋风,当随张季鹰。”此二句的意思是:(1)期盼潘次耕于高秋时节,如年青之雄鹰,一展宏图;(2)希望潘次耕于秋季随张季鹰入朝;(3)希望潘次耕辞官归隐。你认为哪一种解释是正确的,为什么,

四、论述

1、鲁迅说陶渊明“并非浑身静穆,所以他伟大”。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鲁迅此语的理解。

2、结合具体作品,谈谈李清照词善用白描的艺术特点。

五,评论写作各400字

1、陈铎《水仙子?瓦匠》

东家壁土恰塗交,西舍厅堂初了。南邻屋宇重修造。弄泥浆直到老,数十年用尽勤劳。金张第游麋鹿,王谢宅长野蒿,都不如手镘坚牢。

2、袁枚《马嵬》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200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骚体苏李诗游仙诗文章四友郊寒岛瘦末本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明代四大奇书公安派清空南洪北孔花间鼻祖临川集水浒传七十回本二论述

1、谈谈《左传》的文学特点

2、杜甫叙事诗有什么特色,

3、你是怎样认识《牡丹亭》的艺术特色的,

4、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形象

200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科目: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阅读与评论

一把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1.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

2.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之嗷嗷,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贾谊《过秦论中》)

3.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陶渊明《杂诗》

4.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5.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韩愈《原毁》)

6.(人)有动于心,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欧阳修《秋声赋》)

7.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8.独督学使者於诸生为职掌其岁考,则诸生之黜陟系焉,非患病及内外艰,无不与试者。(艾南英《自序》) 9.痛自严君见背,两易春秋,冤酷日深,艰辛历尽。(夏完淳《狱中上母书》)

10.死君者,宦官宫妾之为爱,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谭嗣同《仁学》)

二名句填空

1.( ),( ),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2 《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 )。《湘夫人》

3 归去

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 )。《归去来兮辞》 4( )(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6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7今宵酒醒何处,( )(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8试问闲愁都几

许,( )( ),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9 碧云天,( ),( ),北雁南飞。王实甫《西厢记》

10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 ),赏心乐事农家院~汤显祖《牡丹亭》三简答

1、《左传?秦晋殽之战》中郑商人弦高“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他的目的是什么(3分),“以乘韦先”反映了古代何种礼俗(3分),

2、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四句的比喻是什么(3分),反映了当时怎样一种社会现象(3分),

3、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一诗是在何种背景之下写作的(3分),诗中何以有“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的感慨(3分),

4、于谦《石灰诗》:“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碎骨粉身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第三句一作“粉身碎骨全不顾”。你认为何句为是(2分),请从诗歌格律的角度说明理由(4分)。

5、《黄生借书说》:“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

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这段话中,“随园主人”是谁(2分),何为“七略”(2分),何为“四库”(2分),

四、阅读下面两篇(段)文字,并各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评论文章(35分×2=70分) 1、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

(吴嘉纪《绝句》) (注:灶户:设灶煮盐的盐户)

2、今之学者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与今人居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然试易地以处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论人哉

(钱大昕《弈喻》)

200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一、名词解释

1. 风雅颂

2. 江西诗派

3. 临川四梦

4. 桐城派

5. 中国新诗派

6. 鲁迅风

7. 革命样板戏

8. 先锋文学

9.《荷兰史诗》的基本内容

10.《伪君子》

11."湖畔派诗人"

12."迷惘的一代"

二问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南北朝乐府民歌有何不同的特点,

2、《窦娥冤》中窦娥临刑前发了哪三个誓愿,在作品中有何作用,

3、简述周作人所提出的“人的文学”主张的主要内容

4、简述“十七年”时期革命历史小说的基本特点与得失

5、文艺复兴时代的欧洲文学取得了哪些特点,请概要说明。

6、20世纪欧美现代主义文学中有哪些重要的流派,请列举这些流派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三论述题.(30分)

《红楼梦》在艺术上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200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请仔细阅读本专业提供的作品,写一篇不少于1200字的评论。题目自拟,要求:书写端正,卷面清晰。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中国文学与文化专业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中外文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韩孟诗派

2. 春秋笔法

3. 永明体

4.南戏

5. “杨朔模式”

6. 《文学的"根"》

7. “革命样板戏”

8. 孤岛文学

9.欧洲中世纪英雄史诗

10.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小说

11. 威塞克斯小说

12. 拜伦式英雄

二、简答:

1.汉赋发展大致可分为哪几个阶段,各有哪些代表作家和作品,

2.与唐诗相比,宋诗的呈现出哪些新特点,

3.结合具体诗作,简述1920年代新格律体诗的基本主张及艺术特色

4.简述先锋小说的基本特色

5.欧洲意识流小说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成就,

6.法国启蒙文学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就, 三、论述题: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主要表现哪些方面,

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文学评论写作) 请仔细阅读本专业提供的作品,写一篇不少于1200字的评论。题目自拟,要求:书写端正,卷面清晰。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中国文学与文化专业

姜夔《扬州慢》

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一、解释题

1、风雅颂

2、志怪小说

3、古文运动

4、神韵说

5、文学改良刍议

6、重写文学史

7、新写实小说

8、探索戏剧

9、“十全十美悲剧”

10、三一律

11、《人间喜剧》

12、意识流小说

二、简答题

1、《离骚》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白居易的新乐府诗有何特点,

3、简述新感觉派小说的艺术特征

4、简述“朦胧诗”的思想艺术特征

5、以《哈姆莱特》为例看莎士比亚的戏剧艺术特色

6、从主题思想看,卡夫

卡短篇小说可以分为哪几类, 三、论述题

鲁迅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谈谈你的看法。

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文学评论写作)

一、给下面的文章加上标点,并译成白话

且万圣之主千乘之君后妃夫人嫡子为太子者或有欲其君蚤死者何以知其然夫妻

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语曰其母好者其子抱然则其为之反也其母恶者其

子释丈夫年五十而好色未解也妇人年三十而美色衰矣以衰美之妇人事好色之丈夫则

身见疏贱而子疑不为后此后妃夫人之所以冀其君之死者也唯母为后而子为主则令无

不行禁无不止男女之乐不减于先君而擅万乘不疑此鸩毒扼昧之所以用也二、给下面诗中带下划线的文字加上注释

马嵬(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洲,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1),无复鸡人报晓筹(2)。

此日六军同驻马(3),当时七夕笑牵牛(4)。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5)

三、阅读下面的词,写一篇赏析文章(100分)

虞美人?听雨(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完整版)南京师范大学2010-2019教育综合333真题

南京师范大学 2010 年南师大333 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课程 2、最近发展区 3、自我提高驱动力 4、终身教育 5、自我效能 6、苏格拉底法 7、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 二、简答题 1、简述《学记》在教学思想上的贡献。 2、道德教育如何与生活相联系。 3、简述班级授课制及其改革。 4、简述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优势、不足及思考。 三、论述题 1、结合你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教育与人身心发展的关系。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3、试论唐代科举制度的作用及其影响。 4、评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2011 年南师大333 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 1、中体西用

2、教育 3、班级授课制 4、道尔顿制 5、问题解决(认知心理学的观点) 6、学习动机二、简答题 1、谈谈如何认识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意义及行动研究的步骤。 2、论述当代学制改革的趋势。 3、简述“六艺”教育及其对当代教育改革的意义。 4、试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及其意义。 三、论述题 1、评述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欧美教育和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共同特征、意义及其局限。 2、评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3、论述师生关系的历史婚变,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4、结合中学生的时代特点谈谈你对目前基础教育的理解。

一、名词解释 1、教学目标 2、学校教育 3、“六艺”教育 4、苏格拉底法 5、二、道德情感简答题 1、简述德育的途径 2、蔡元培的“五育并举” 3、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 4、布鲁纳发现学习的步骤 三、论述题 1、论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2、试论述陈鹤琴的“活教育”。 3、杜威的教育思想。 4、结合实际,论述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

历年南京师范大学816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试卷和答案

历年南京师范大学816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试卷和答 案 一、考试解读: part 1 学院专业考试概况: ①学院专业分析:含学院基本概况、考研专业课科目:816公共管理学的考试情况; ②科目对应专业历年录取统计表:含南师大行政管理专业的历年录取人数与分数线情况; ③历年考研真题特点:含南师大考研专业课816公共管理学各部分的命题规律及出题风格。 part 2 历年题型分析及对应解题技巧: 根据南师大816公共管理学各专业考试科目的考试题型(名词解释题、选择题、问答题、论述题等),分析对应各类型题目的具体解题技巧,帮助考生提高针对性,提升答题效率,充分把握关键得分点。 part 3 近年真题分析:

最新真题是南师考研中最为珍贵的参考资料,针对最新一年的南师考研真题试卷展开深入剖析,帮助考生有的放矢,把握真题所考察的最新动向与考试侧重点,以便做好更具针对性的复习准备工作。 part 4 未来考试展望: 根据上述相关知识点及真题试卷的针对性分析,提高考生的备考与应试前瞻性,令考生心中有数,直抵南师大考研的核心要旨。 part 5 南师大考试大纲: ①复习教材罗列(官方指定或重点推荐+拓展书目):不放过任何一个课内、课外知识点。 ②官方指定或重点教材的大纲解读:官方没有考试大纲,高分学长学姐为你详细梳理。 ③拓展书目说明及复习策略:专业课高分,需要的不仅是参透指定教材的基本功,还应加强课外延展与提升。 part 6 专业课高分备考策略: ①考研前期的准备; ②复习备考期间的准备与注意事项; ③考场注意事项。 part 7 章节考点分布表:

罗列南师大考研专业课816公共管理学的专业课试卷中,近年试卷考点分布的具体情况,方便考生知晓南师大考研专业课试卷的侧重点与知识点分布,有助于考生更具针对性地复习、强化,快准狠地把握高分阵地。 二、南师大历年真题与答案详解: 整理南师大该科目的2003-2018年考研真题,并配有2010-2018年真题答案详解,本部分包括了(解题思路、答案详解)两方面内容。首先对每一道真题的解答思路进行引导,分析真题的结构、考察方向、考察目的,向考生传授解答过程中宏观的思维方式;其次对真题的答案进行详细解答,方便考生检查自身的掌握情况及不足之处,并借此巩固记忆加深理解,培养应试技巧与解题能力。 2018年南京师范大学816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答案详解 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816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答案详解 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822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答案详解 2015年南京师范大学822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答案详解 2014年南京师范大学821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答案详解 2013年南京师范大学821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答案详解 2012年南京师范大学815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答案详解 2011年南京师范大学815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答案详解 2010年南京师范大学813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答案详解 ================================= 2018年南京师范大学816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试卷

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333教育学综合考试大纲

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333教育学综合考试大纲 [日期:2012-02-02] 来源:博仁教育作者:lhj [字体:大中小]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教育综合) 一、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约60分 中国教育史约30分 外国教育史约30分 教育心理学约3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三、考查范围 教育学原理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二、考查内容 一、教育学与教师专业化 (一)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的概念;教育问题与教育学 (二)教育学的发展历史 1、教育学的萌芽 2、教育学的创立时期

3、教育学的发展时期 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经验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制度教育学;批判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4、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以日本为媒介的译介阶段;美国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苏联教育学的畅行 5、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学科性质的多元和融合;学科内容发展的分化与综合;研究基础、模式和方法的多元化;理论研究与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三)教育学与教师专业化 教育学对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意义 二、教育、学校与学制 (一)教育的起源 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 (二)学校的产生和发展 1、学校的产生 2、学校的发展 古代学校;现代学校 (三)制度化教育的形成与现代学制 1、制度化教育的形成 2、现代学制的建立 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师范教育、成人教育的形成与出现 3、中国的现行学制 我国学制的发展;现行学制的构成 4、当代学制改革的趋势 进一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向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 三、社会、人、教育 (一)社会发展与教育 1、社会生产力与教育 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现代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能够产生经济效益 2、社会政治与教育 社会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教育对社会政治的促进作用 3、文化与教育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作用;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二)个体发展与教育 1、个体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个体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对教育的制约 2、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教育的特征;学校对个体身心发展独特价值的表现 (三)社会、人、教育 1、社会、人、教育发展的一致性 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2015年南师大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代码及科目名称:333教育综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属于我国古代“四书”的是 A.《诗经》、《春秋》、《礼记》、《尚书》 B.《学记》、《大学》、《论语》、《中庸》 C.《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D.《大学》、《春秋》、《孟子》、《周易》 2.在西方教育中,现代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是 A.卢梭 B.赫尔巴特 C.杜威 D.佩斯泰洛奇 3.新课改的三维教学目标是 A.识记、理解、应用 B.认知技能、操作技能、情感目标 C.生成目标、获得目标、转化目标 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4.教育为政治服务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A.建设社会政治制度 B.开展思想宣传活动 C.开设思想政治课程 D.培养现代政治公民 5.由学生自己选择出来的最好的或最喜欢的作品来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评价方式是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档案袋评价 D.表现性评价 6.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获取或巩固知识,促进智能发展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 B.谈话法 C.实验法 D.演示法 7.近代采用美国式的六三三分段法的,适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的新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8.下列哪种思想不是中国近代五四运动时期资产阶级改革中所提倡的教育思想 A.复古主义思想 B.工读主义教育思想 C.平民教育思想 D.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9.在古代欧洲教育中,重视发展学生的全面教育的是 A.斯巴达教育 B.雅典教育 C.教会教育 D.骑士教育 10.重视观察学习和榜样模仿的学习观点,属于 A.操作性反射理论 B.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C.社会认知理论 D.认知派学习理论

南京师范大学333真题解析(一)

南师大333真题解析(一) 1、活动课程:【解析】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与学科课程对立的课程类型。它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因此,活动课程也称动机论。活动课程的思想可以溯源到法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卢梭。活动课程论指以经验为中心的课程理论。奠定活动课程论理论基础的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他认为学校科目相互关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主张编制课程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发展顺序相一致,使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提倡学生“在做中学”。他认为传统的学科课程论不能照顾学生的需要、兴趣和个性,提出在活动中学习,通过活动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培养科学的思想、态度和思维方法。 1、教学:【解析】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传统教学论:教学是为实现教育目的,以课程内容为中介而进行的教与学相统一的共同活动;现代教学论:杜威主张以儿童的需要为基础设置课程,倡导活动课程;倡导“做中学”的教学方法,主张通过制作、社交、艺术、探究等动手操作活动进行教学。其特征可概括为新“三中心论” :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以他为代表的教学理论形成所谓“现代教学论” 。 2、化性起伪:【解析】化性起伪指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荀子以“化性起伪”解释人性和文化的生成,体现了美育的功能。性是人生来就有的自然本质及其功能,伪则指在自然本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神形态和能力。荀子认为,人性本恶,生而好利、疾恶、纵欲,需要后天文明的熏陶、感化,于是产生了礼仪、法度和艺术等。诗、书、礼、乐等化性,对人进行塑造,使人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就是“伪”。故荀子说:“化性起伪”,“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3、道尔顿制:【解析】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和方法。又称道尔顿实验室计划。由美国H.H.帕克赫斯特于1920 年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所创行﹐因此得名。按道尔顿制,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由于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志趣不同,他们各自的学习任务和内容就不同,甚至彼此不相干;学习任务按月布置,完成后再接受新的学习任务。它最显著的特点是重视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在良好的条件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但是,大多数学生尚不具备独立学习和独立作业的能力,如果没有教师的讲解,往往浪费时间,学不到系统的知识;况且,要求良好的教学设施与条件一般不具备。但它注重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的意向值得借鉴。 4、最经发展区:【解析】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多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领近发展阶段的过渡状态)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

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2011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 1.“中体西用” 2.教育 3.班级授课制 4.道尔顿制 5.问题解决(认知心理学的观点) 6.学习动机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谈谈如何认识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意义及行动研究的步骤。 2.论述当代学制改革的趋势。 3.简述“六艺”教育及其对当今教育改革的启示。 4.试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三、分析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1.评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新教育和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共同特征、意义及其局 限性。 2.述评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3.论述师生关系的历史嬗变,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4.结合中学生的时代特点谈谈你对于目前基础教育问题的理解。 2011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解析】洋务运动的过程实质上是一场对近代西方文明成果的移植过程。如何解决“西学”与中国固有文明之间的关系,洋务派提出典型的方案就是“中体西用”,即在“中学”(又称“旧学”)的主导下肯定“西学”的辅助作用和器用价值。 1861年,冯桂芬在《采西学议》中写道:“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 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到19世纪90年代,发表类似观点的人越来越多,而表达方式越来越明确,并逐渐定型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892年,郑观应在《西学》篇中说:“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直到1898年春,张之洞撰成《劝学篇》,围绕“旧学为体,新学为用”的主旨集中阐述,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 2.【解析】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广义的教育指的是,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它包括人们在家庭中、学校里、亲友间、社会上所受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影响。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而且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网络教育等。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积极进行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的人。 3.【解析】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已有知识水平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在班级授课制中,同一个班的每个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进度必须一致,且开设的各门 课程,特别是在高年级,通常由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的教师分别担任。其注重集体化、 同步化、标准化,长于向学生集体教学,但出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学生进行个 别指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他们的个性。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迅

南师大电影学考研真题(整理版)

南京师范大学考研试题 2001 影视理论 一、简答题(40) 1、的特性; 2、奇的功用; 3、音乐的特点; 4、出电视文艺片的几种样式; 5、故事片的基本特征。 二、论述题(60) 1、为什么说影视艺术是一种复杂多变的时空复合体? 2、理论界曾有人提出:“电影要同戏剧离婚。”请就此谈谈你的见解。 3、试以你看过的一部影片为例,写一篇千字左右的评论文章。

科目:文学理论与现当代文学 文艺理论部分: 一、名词术语解释(20) 语境; 话语蕴藉 艺术概括; 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 风格 二、论述(20) 举例分析不同类型叙事视角的特点。 现当代文学部分: 一、解释题(16) 新格律诗; 新感觉派; 根本任务论; 新写实主义 二、简答题(20) 1、简述解放区文学的特征; 2、简述杨朔散文艺术结构的特点。 三、论述题(24) 1、论述《阿Q正传》与“国民性”的探讨。 2、分析话剧《茶馆》的主题与结构。 2001电影学科目:文艺评论写作(422) 作品评论一篇,题目自拟,书写清晰规范,不少于1000字。余光中《乡愁》

2002电影学科目:影视理论 一、判断题(16) 1、镜头的组接分技巧性组接和无技巧组接两种,常见“淡入淡出”、“化入化出”属于无技巧组接。 2、电影剪辑中,镜头的“加”与“减”是一组对立统一的关系,当你剪辑时,你便用了“减法”,而实际上是在进行一次“加法”;当你使用“加法”时,实际上已在那一瞬间运用了“减法”。 3、电影中关于时间因素的组接有延伸、再现、重现、闪前和闪回等五种类型,其中延伸型 属于“电影型时间”,再现型(包括重现、闪前、闪回)属于“戏剧型时间”。 4、蒙太奇的首创者是美国导演格里菲斯,其理论大厦的建造则出于苏联艺术家之手,爱森斯坦对理性蒙太奇的阐述将蒙太奇推至成熟阶段。 二、简述(24) 1、对列蒙太奇; 2、移动摄影及其功能; 3、零度剪辑风格; 4、蒙太奇剪辑原则。 三、论述题(60) 1、举例阐释运动在镜语运用中的重要作用。 2、请用例举论述声音在影视作品中的艺术美感。 3、试阐述一部影视作品(自选)的语言艺术成就。 电影学科目:文艺评论写作(519) 作品评论一篇,题目 自拟,不少于1200字(100分) 郭沫若《天狗》

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汇总

师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2010年初试试题 专业课一:综合基础(150分) 一、名词解释(20) 1.风骚 2.《文选》 3.朔模式 4.意识流小说 二、简答(40) 1.试述《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 2.试述灵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3.试述荷马史诗的艺术特色 4.简述1980年代问题报告文学的特点 三、简析(60) 1.试述《史记》中人物塑造的艺术特色 2.试述唐传奇比之六朝志怪小说的根本性变化

3.略述明朝八股取士对文学的影响 四、论述题(30) 试以《燕歌行》和《白雪歌》为例,分析高适和岑参在文学上的异同 专业课二:文学评论写作(150分) 根据愈《送孟东野序》里的一段话然后要求依据文学史上的事例以《不平则鸣》为题,写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议论文。(150) 2009年初试 专业一:中外文学基础 一、解释题(每题5分,共计60分) 1.风雅颂 2.只怪小说 3.古文运动 4.神韵说 5.文学改良刍议 6.重写文学史

7.新写实小说 8.探索戏剧 9.“十全十美的悲剧” 10.三一律 11.《人间喜剧》 12.意识流小说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60分) 1.《离骚》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白居易的新乐府诗有何特点? 3.简述新感觉派小说的艺术特征。 4.简述“朦胧诗”的思想艺术特征。 5.以《哈姆莱特》为例看莎士比亚的戏剧艺术特色。 6.从主题思想看,卡发卡短篇小说可以分为哪几类? 三、论述题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中国文学与比较文学专业必做(30分) 鲁迅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谈谈你的看法。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研究生考试真题(05法理)

一. 名词解释(4X5=20) 1. 法律渊源 2. 立法体制 3. 法律清理 4. 法律秩序 5. 法律职业 二. 判断题(1X20=20) 1. 在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经典作家把法看作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直接法权要求,把法等同于法权关系,而把法律同国家意志联系起来,把法律看作是国家意志的一般表现形式.( ) 2. 原始社会习惯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特点乃是个别调整. ( ) 3.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法律具有提供信息和表达价值标准的作用. ( ) 4. 古印度法属于世俗法. ( ) 5. 政治的立法不是经济关系的表明和记载. ( ) 6. 法的普遍性是其规范性的前提和基础,法的规范性是其普遍性的发展和延伸. ( ) 7. 法律调整的直接对象是社会关系. ( ) 8. 立法的重要特点就在于通过事前的抽象调整建立某种法律关系. ( ) 9. 人的现代化是实现法制现代化并使现代化法制长期发展的基本的先决条件. ( ) 10. 我国享有立法权的机构包括中央和地方多级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因此我国的立法体系属于复合的立法体制. ( ) 11. 执行性是国务院部门行政规章的最主要特征,所以,国务院部门规章不能对公民、法人设定普遍义务. ( ) 12. 法律规范一般是由不同法律条文中的相关内容联系在一起而逻辑地构成的. ( ) 13. “正当法律程序”是英美法律中程序的最高原则. ( ) 14. 法律清理是指国家机关和其他组织将有关规范性法律文件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进行整理并汇编成册的活动. ( ) 15. 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某些属性的相同,从而推导出它们在另一些属性方面也可能存在相同点的推理方法,我们称之为演绎推理. ( ) 16. 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是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专属立法的事项. ( ) 17. 立法程序的意义在于限制和排除立法活动中的恣意因素,以制定具有在形式上合理的、正义的法律制度. ( ) 18. 法律乃是我们道德生活的见证和外部沉淀. ( ) 19. 立法体系主要包括立法权限的划分和立法权的行使两方面的内容. ( ) 20. 身份法是指根据一个人的社会职位确定其法律上的权利义务的法律制度. ( ) 三. 单项选择题(1X20=20) 1.从社会整合层面可以对法律功能做出分类,以下不属于社会整合意义上的法律的功能是( ). A.解决冲突的功能 B.阶级统治的功能 C.提供便利的功能 D.教育的功能 2.下列选项,不属于法律概念之特征的是( ). A.确定性

南京师范大学2010-2019教育综合333真题

南京师范大学 2010年南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 1、课程 2、最近发展区 3、自我提高驱动力 4、终身教育 5、自我效能 6、苏格拉底法 7、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 二、简答题 1、简述《学记》在教学思想上的贡献。 2、道德教育如何与生活相联系。 3、简述班级授课制及其改革。 4、简述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优势、不足及思考。 三、论述题 1、结合你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教育与人身心发展的关系。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3、试论唐代科举制度的作用及其影响。 4、评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一、名词解释 1、中体西用 2、教育 3、班级授课制 4、道尔顿制 5、问题解决(认知心理学的观点) 6、学习动机二、简答题 1、谈谈如何认识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意义及行动研究的步骤。 2、论述当代学制改革的趋势。 3、简述“六艺”教育及其对当代教育改革的意义。 4、试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及其意义。 三、论述题 1、评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教育和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共同特征、意义及其局限。 2、评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3、论述师生关系的历史婚变,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4、结合中学生的时代特点谈谈你对目前基础教育的理解。

一、名词解释 1、教学目标 2、学校教育 3、“六艺”教育 4、苏格拉底法 5、道德情感 二、简答题 1、简述德育的途径 2、蔡元培的“五育并举” 3、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 4、布鲁纳发现学习的步骤 三、论述题 1、论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2、试论述陈鹤琴的“活教育”。 3、杜威的教育思想。 4、结合实际,论述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

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考研真题 笔记资料【最新历年真题】 南师大学前教育考研真题

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考研真题笔记资料【最新历年真题】南师大学前 教育考研真题 (学长温馨提示:本篇文章最好看完,对你的考研复习一定会有帮助) 一、南师大助考学长团队考研寄语 1、成功,除了勤奋努力、正确方法、良好心态,还需要坚持和毅力。 2、不忘最初梦想,不弃任何努力,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二、适用专业与科目 1、适用专业: 教科院:学前教育 2、适用科目: 教育学基础综合 三、考研真题内容简介与价值 (1)历年真题意义 考研专业课复习之前,一定要浏览一下历年真题。弄清楚考查形式,题型情况,难易程度等内容,有利于针对性的看书。真题是考研题目的集大成者,不论是对于专业课还是公共课来说,都是一样的。真题的主要意义在于,它可以让你更直观地接触到考研,让你亲身体验考研的过程,让你在做题过程中慢慢对考研试题形成大致的轮廓,这样一来,你对考研的"畏惧感"便会小很多。

(2)利用真题 如何利用真题呢?第一遍复习前浏览真题,弄清楚考查形式,题型情况,难易程度等内容,做到心中对专业课有个总体的把握。看第二遍书的时候可以在书上相应位置标出哪年考了,是其他专业考的还是我们所考的,以便于复习时重点把握。 接下来复习时要把所有真题的答案自己整理出来,书上没有的查阅网络或课外书籍。 最后一论复习全面分析真题出题思路,预测本年度可能考察的内容,另外背诵可能重复考的真题的答案。费工夫弄到的宝贵资料大家一定要全面利用。 【学长学姐经验分享——各科如何复习呢?】 “零基础”逆袭?跨考完胜?有的科目接近满分?......... 考研这些种种现象是如果产生的?无一例外,想要考研成功不是看你的本专业、你的基础、或者.....而是看你再备考的期间利用率和效率。你如何制定的计划,你又如何去执行的呢? 英语:可以说是大部分考生的薄弱环节。有很多同学以为过了六级就没有太大问题了。实际情况是六级跟考研英语没有任何直接的相关性。我见过很多过了六级甚至专四的人考研英语小于50分的。我也见过许多四级都没有过的同学最后还考了60、70分的。可见,任何一种测试都有它独到的技巧。所以大家切不可掉以轻心。英语的复习,建议大家首先买一本词汇书,每天不停地重复记忆。词汇记得差不多了就可以开始做真题了,能做到不拖分就行。平时可以每星期背一篇大作文和一篇小作文,同时练练笔,不要指望模板。要旁征博引,融会贯通,成为自己的特色。 政治:认真听老师讲的每一节课,就会有一个大致的框架了。把历年真题多做几遍。考前背大题就好了。 数学:数一、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考试的内容是最多的。数二: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但是高等数学中删去的较多,是考试内容最少的数三:考试内容是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高数部分中,主要重视微积分的考察,概率统计中没有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有些人认为数一比数三难很多,其实不然,注重的领域不同,所以难度无法进行比较。数一题目涉及范围广,而且有时需要形象思维,难度也不低。数三虽然大纲内容比数一少,但题目精,难度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数学参考书在李永乐和陈文灯中任选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考研试题

2010年 综合基础 第一部分各专业必做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风骚 2文选 3杨朔模式 4意识流小说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聊斋志异》的艺术特点 2荷马史诗的艺术成就 3灵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的作用 41980年代问题报告文学的特点 第二部分 中国现当代文学必做题 一论述题每题20分 1《文学改良刍议》与《文学革命论》的异同 2都是以上海为描写对象,新感觉派小说与茅盾的《子夜》有何不同 3新写实小说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关系 二分析题30分 十七年文学和解放区文学的关联性 中国古典文献学必做题 标点符号题目是“天讲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 加标点,翻译。30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必做题 一论述题每题20分 1、《神曲》的艺术特色? 2、为什么卢梭被称为欧洲浪漫主义之父?谈谈你的看法 3、意识流小说的艺术特色?成就? 二分析题30分 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进程中,外国文学资源对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古代文学 论述部分应该有儒林外史 还有两个,也是挺常见的 文学理论 03年 一、名词解释 话语蕴藉艺术构思文学话语的阻拒性无我之境行动元 二、简答 1、人类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2、“诗意的裁判”对文学创造提出怎样的要求? 3、文学接受中接受心境与阅读效果见的关系是怎样的? 三、论述

试述对文学创造的主体的认识和理解 04 一、名词解释 审美无意识叙事学抒情角色净化 二、简答 1精神生产的特殊性 2抒情与宣泄的关系怎样? 3隐含的读者是怎样形成的? 05 一、名词解释 文学小说话语叙述动作移情 二、简答 1、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 2、文学作品的话语层面有哪些特点? 3、文学的发生说有哪些? 三、论述 论艺术真实 06 一、名词解释 生活活动即兴情节共鸣有意味的形式 二、简答 1、文学与社会的关系 2、象征型文学的基本特征 3、叙事性作品中人物的二重性特点及其关系 三、论述 论文学的创造形式 07 一、名词解释 巫术仪式艺术发现文学活动的内指性文学风格叙述视角 二、简答 1、抒情与叙事的区别与联系 2、作品与意图的冲突 3、文学意境的特征 三、论述论文学接受的GC 08 一、名词解释 语境陌生化散文角色情感把握 二、简答 1、人类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

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2010年初试试题 专业课一:综合基础(150分) 一、名词解释(20) 1.风骚 2.《文选》 3.杨朔模式 4.意识流小说 二、简答(40) 1.试述《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 2.试述灵感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3.试述荷马史诗的艺术特色 4.简述1980年代问题报告文学的特点 三、简析(60) 1.试述《史记》中人物塑造的艺术特色 2.试述唐传奇比之六朝志怪小说的根本性变化

3.略述明朝八股取士对文学的影响 四、论述题(30) 试以《燕歌行》和《白雪歌》为例,分析高适和岑参在文学上的异同 专业课二:文学评论写作(150分) 根据韩愈《送孟东野序》里的一段话然后要求依据文学史上的事例以《不平则鸣》为题,写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议论文。(150) 2009年初试 专业一:中外文学基础 一、解释题(每题5分,共计60分) 1.风雅颂 2.只怪小说 3.古文运动 4.神韵说 5.文学改良刍议 6.重写文学史

7.新写实小说 8.探索戏剧 9.“十全十美的悲剧” 10.三一律 11.《人间喜剧》 12.意识流小说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计60分) 1.《离骚》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白居易的新乐府诗有何特点? 3.简述新感觉派小说的艺术特征。 4.简述“朦胧诗”的思想艺术特征。 5.以《哈姆莱特》为例看莎士比亚的戏剧艺术特色。 6.从主题思想看,卡发卡短篇小说可以分为哪几类? 三、论述题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中国文学与比较文学专业必做(30分) 鲁迅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谈谈你的看法。

南京师范大学考研真题清单

南京师范大学考研真题清单 南京师范大学考研真题清单学院001文学院专业往年真题610文学基础2017 文学理论基础与文学评论写作2013-2016 文艺学综合基础2010-2016 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史2013-2017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1999-2017 外国文学史2000-2017 801文艺学专业写作2010-2017 611汉语综合2017 现代汉语基础2016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现代汉语2001-2016 古代汉语2007-2016 802语言学基础2017 语言学概论2002-2017 611汉语综合2017 现代汉语基础2016 汉语言文字学现代汉语2001-2016 古代汉语2007-2016 803语言学概论2002-2017 语言学基础2017 611汉语综合2017 现代汉语基础2016 中国古典文献学现代汉语2001-2016 古代汉语2007-2016 文献阅读基础2013-2016 804中国古典文献学

2011-2017 中国古代文学610文学基础2017 2017年新考试科目2013科目为外国文学评论写作2010-2012科目为综合基础,部分年份整理版部分年份整理版2010-2012科目为专业写作2007-2012科目为语言学与古代汉语缺2003,2007-2012科目为语言学与古代汉语2007-2012科目为语言学与古代汉语缺2003,2007-2012科目为语言学与古代汉语2007-2012科目为语言学与古代汉语2017年新考试科目25元40元40元20元40元20元40元20元40元备注总价格1 考研咨询、更多南京师范大学考研信息请关注新浪微博:南京师范大学考研百事通文学理论基础与文学评论写作2013-2016 文艺学综合基础2010-2016 中国古代文学史2013-2017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1999-2017 外国文学史2000-2017 805中国古代文学阅读与写作2013-2016 610文学基础2017 文学理论基础与文学评论写作2013-2016 文艺学

历年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试卷与答案

历年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试卷与答案 一、考试解读: part 1 学院专业考试概况: ①学院专业分析:含学院基本概况、考研专业课科目:333教育综合的考试情况; ②科目对应专业历年录取统计表:含南师大教育学院各相关专业的历年录取人数与分数线情况; ③历年考研真题特点:含南师大考研专业课333教育综合各部分的命题规律及出题风格。 part 2 历年题型分析及对应解题技巧: 根据南师大333教育综合各专业考试科目的考试题型(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分析对应各类型题目的具体解题技巧,帮助考生提高针对性,提升答题效率,充分把握关键得分点。 part 3 近年真题分析:

最新真题是南师考研中最为珍贵的参考资料,针对最新一年的南师考研真题试卷展开深入剖析,帮助考生有的放矢,把握真题所考察的最新动向与考试侧重点,以便做好更具针对性的复习准备工作。 part 4 未来考试展望: 根据上述相关知识点及真题试卷的针对性分析,提高考生的备考与应试前瞻性,令考生心中有数,直抵南师大考研的核心要旨。 part 5 南师大考试大纲: ①复习教材罗列(官方指定或重点推荐+拓展书目):不放过任何一个课内、课外知识点。 ②官方指定或重点教材的大纲解读:官方没有考试大纲,高分学长学姐为你详细梳理。 ③拓展书目说明及复习策略:专业课高分,需要的不仅是参透指定教材的基本功,还应加强课外延展与提升。 part 6 专业课高分备考策略: ①考研前期的准备; ②复习备考期间的准备与注意事项; ③考场注意事项。

part 7 章节考点分布表: 罗列南师大考研专业课333教育综合的专业课试卷中,近年试卷考点分布的具体情况,方便考生知晓南师大考研专业课试卷的侧重点与知识点分布,有助于考生更具针对性地复习、强化,快准狠地把握高分阵地。 二、南师大历年真题与答案详解: 整理南师大该科目的2010-2018年考研真题,并配有2010-2018年真题答案详解,本部分包括了(解题思路、答案详解)两方面内容。首先对每一道真题的解答思路进行引导,分析真题的结构、考察方向、考察目的,向考生传授解答过程中宏观的思维方式;其次对真题的答案进行详细解答,方便考生检查自身的掌握情况及不足之处,并借此巩固记忆加深理解,培养应试技巧与解题能力。 2010年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试卷 2011年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试卷 2012年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试卷 2013年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试卷 2014年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试卷 2015年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试卷 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试卷 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试卷 2018年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试卷

考研:历年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复试真题汇总

考研:历年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复试真题 汇总 考研专业课真题:历年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复试真题汇总 2010年南京师范大学传播学复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 1、纪录片 2、CBS 3、电视金三角 4、拟态环境 5、窄播 6、大众 7、文学电视 8、格里尔逊模式 二、简答(每题4分,共16分) 1、人类的传播活动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简述电视新闻和报刊新闻的异同。 3、大众报纸(廉价报纸)的特点是什么? 4、为什么说人际传播是一种相对自由和平等的传播活动? 三、论述(每题20分,共60分) 1、试述如何强化电视的传播效果。 2、有人说电视是艺术,如何评价这句话? 3、在媒介的参与下,当代文化正在经历哪些重大变化? 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传播学复试试题A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4分) 1、纪录片 2、CBS 3、电视金三角 4、拟态环境 5、窄播 6、大众 7、文学电视 8、格里尔逊模式 二、简答(每题4分,共16分)

1、人类的传播活动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简述电视新闻和报刊新闻的异同。 3、大众报纸(廉价报纸)的特点是什么? 4、为什么说人际传播是一种相对自由和平等的传播活动? 三、论述(每题20分,共60分) 1、试述如何强化电视的传播效果。 2、有人说电视是艺术,如何评价这句话? 3、在媒介的参与下,当代文化正在经历哪些重大变化? 以上是历年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复试真题汇总。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油!

2018年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8年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 1.教师专业发展 答:教师专业发展是以教师专业自主意识为动力,以教师教育为主要辅助途径,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和信息素养不断完善、提升的动态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职业不断成熟、逐渐达到专业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它既是教师个体专业化的条件与保障,同时也最终代表着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二是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即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 2.要素主义 答:要素主义教育是20世纪30年代末作为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的对立面出现的教育思潮。1938年在美国成立的“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委员会”,是要素主义教育形成的标志。代表人物有巴格莱、科南特等人。他们的主要观点有:①在人类的文化遗产中,存在着永恒不变的、共同的、超时间和空间的要素,它们是种族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基础;②在民主社会中,应该通过学校教育“使每一代人拥有足以代表人类遗产最宝贵的要素的各种观念、意义、谅解和理想的共同核心”;③教育的最重要功能就是尽可能高水平地保持共同的文化。

3.京师同文馆 答:京师同文馆是为了培养外国语译员而设立的专修外国语的学校,是我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校。创立之初,是专修外国语的学校,初创时只有英文馆,1866年增加天文算学馆,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其特点为:在培养目标上不再是为封建统治阶级培养后备力量而是培养懂翻译、外事的洋务人才;在课程设置上以西文西艺为主,汉文经学贯穿始终;在教学组织上采用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制;在教学管理上以外国人为主,受列强的控制。其意义在于京师同文馆既有封建性又有殖民性,是清政府在教育上和外国资本主义结合的产物,是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育的开端,具有新的办学形式,而且使科学教育正式列入中国教育之中,教育事业有所发展。 4.认知结构 答:认知结构是学习者头脑里的知识结构,是他们已有的全部观念内容和组织,布鲁纳认为认知结构就是一种内在编码系统。广义上,认知结构是学生已有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狭义上,它是学生在某一学科的特殊知识领域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及其组织。个人的认知结构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同化作用,在心理上不断扩大并改进所积累的知识而组成的,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一旦建立,又成为他学习新知识的极其重要的能量或因素。格式塔学派的德国拓扑心理学家K.勒温在20世纪30年代就曾指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这个变化表现为分化、概括化与再组织三种方式。 二、辨析题 1.什么是教育文化功能?请辨析不创新就没法创造新文化。 答:文化是由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财富的总和,同政治、经济相比,

南京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教学历年考研真题

2012南师大对外汉语教学考研真题 现代汉语理论及应用645(B卷) 一.名词解释 1、辅音 2、指事 3、句类 4、 二.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给下面一首诗注明拼音并标出平仄。 2.单纯词,合成词,短语的区别。 3.(1)层次分析法分析歧义短语她买了一天的洗漱用品 (2)中心词分析法 为了思想教育,电视台必须经常和相关单位联手做一些加强思想教育,弘扬主旋律的节目。(3)复句分析 三.简答 1.字形与字义的关系 2.简述认知解释中的原型范畴 四.论述题 1.新词语产生的原因,主要类型,及规范的基本要求。 2.同形结构不同的变换句式,论述变换分析的基本要求及所要遵循的原则。 语言学及对外汉语教学876(A卷) 一.语言学理论部分 (一)名词解释 1、他源文字 2、异根法 3、概念意义 (二)简答 1.简述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的关系 2.简述语法范畴的含义及类别 (三)论述 1.举例说明语法抽象性和词义抽象性的不同 2.举例说明语法系统单位中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二.对外汉语教学部分 (四)名词解释 1、意义识记 2、活动式教学模式 3、交际文化 4、语篇分析 (五)简答 1.简述海姆斯交际能力的四个特征 2.简述语言习得关键假说 3.简述对比分析的大体步骤 (六)论述 1.分析下列句子产生偏误的原因。 (1)这个规定也我能理解。 (2)罗马大学也上现代汉语课的时间不多。 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对外汉语考研 现代汉语真题 一、名词解释20 1、音节 2、话语 3、多义词 4、

二、操作题80 1、给了一首诗,好像是五言绝句,写出韵脚,及押的韵、辙 2、给出ABCDE五组词,找出其中与其他词不同的词,并写出其类型(其实就是构词)10’ 3、给出一段话(是江苏省普通话水平测试书上的文章,关于读书的那一篇:“读书人是幸福人......”)十个划线的语言单位,判断是次还是短语,并写出词类和短语结构类型 一个人、欣悦、一份、通过、这样、那些读书的、可能性(其他的想不起来了)10‘ 4、用层次分析法分析:10’ A、要求职能部门更好地负起责任 B、每个上级部门的同志 5、判断单复句,单句的用划线法标出成分,复句写出分句的关系,多重复句分层并写出结构关系 A、在我们......的时候,李老师总是让她的儿子带着相关资料来我们实验室一起攻关。 B、我们既要......,又要...... C、如果把一个人长期关在隔离室,即使让他感到很舒适,但是没有感情的......,这个人也会发疯的。 6、判断病句改正并说明理由: 语言学和对外汉语理论语言学70‘ (一)名词解释20’ 1、语言符号的线条型 2、言语 3、句法同义 4、人称 (二)简答20‘ 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的关系 2、时和体的联系和区别 (三)论述30’ 1、词义演变的结果并举例 2、形态变化有哪些主要手段,并举例说明 对外汉语理论80’ (一)名词解释20‘ (三)论述题30‘ 1、克拉申“i+1“的理解和应用 2、学习者语言偏误的学习环境的不良影响 2010年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初试) 一、语言学理论部分(共7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孤立语 2、组合关系 3、音高 4、意译词 5、天下通语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举例说明空间和时间因素在交际中如何适当的运用。 2、从征候与符号的角度谈谈普通浓烟与警报的烽火有何异同。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用变换分析的方法说明下面两个句子差异。 (1)通知的人还没有来。(2)采购的东西还没有来。 2、举例说明常见的语流音变的表现形式。 二、对外汉语教学理论部分(共80分) (四)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感觉记忆 2、语言学能 3、语际偏误 4、传授式教学模式 5、分立式测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