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金术士》教案

合集下载

《炼金术士》教学设计(辽宁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炼金术士》教学设计(辽宁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炼金术士》教学设计(辽宁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炼金术士》,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汲取人生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至第四章:介绍主人公圣地亚哥的背景和梦境,引发他对炼金术的兴趣和追求。

2. 第五章至第八章:描述圣地亚哥在非洲沙漠的冒险经历,展示他面对困境时的勇敢和坚持。

3. 第九章至第十章:描绘圣地亚哥回到家乡,实现梦想的过程,以及对炼金术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小说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使学生深刻理解作品内涵。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汲取人生智慧,将作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作品中的关键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重点情节和人物的剖析,深入挖掘作品内涵。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小组讨论的表现。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小说情节、人物和主题思想的掌握程度。

3. 心得体会:收集学生对作品的感悟和启示,分析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否有所改变。

六、教学准备:1. 教材:《炼金术士》原著及教学指导用书。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白板等。

3. 教学资源:相关电影片段、图片、文章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炼金术士》的作者及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帮助学生理解小说内容。

3. 分段讲解:分别对小说的三个部分进行详细讲解,分析关键情节和人物形象。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针对小说的某一主题或情节进行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表达能力提升。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准确地讲解了小说的情节、人物和主题思想。

《炼金术士》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炼金术士》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炼金术士》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炼金术士》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掌握故事情节,理解主人公的成长历程。

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2 教学内容简介《炼金术士》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概述故事情节,梳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

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如梦想、勇气、坚持等。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炼金术士》的故事情节,理解主人公的成长历程。

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2.2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隐喻。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解析作品中的象征和隐喻。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作品中的重要情节和主题思想。

提供相关阅读材料,丰富学生的知识背景。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4.1 教学过程课堂导入:介绍《炼金术士》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新课导入:概述故事情节,梳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

深入解析: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如梦想、勇气、坚持等。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4.2 教学步骤第一步:课堂导入,介绍《炼金术士》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第二步:新课导入,概述故事情节,梳理主人公的成长历程。

第三步:深入解析,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如梦想、勇气、坚持等。

第四步: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

阅读理解:评估学生对作品情节和主题思想的掌握程度。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5.2 教学反馈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反馈意见,进行教学调整。

《炼金术士》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炼金术士》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炼金术士》教案教案教学设计《<炼金术士>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炼金术士》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学习并掌握小说的艺术特色,如象征手法、寓言式的叙述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小说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领悟追求梦想的真谛,激发学生勇敢追寻自己梦想的热情。

培养学生在追求梦想过程中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小说的主题,即梦想的价值和追求梦想的意义。

分析主人公圣地亚哥的人物形象及其成长历程。

2、教学难点领会小说中象征手法的运用及其深刻含义。

引导学生将小说中的哲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梦想。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小说的背景知识、情节发展、人物形象等,帮助学生建立对小说的初步理解。

2、讨论法组织学生对小说中的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如梦想的意义、象征手法的运用等,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和交流。

3、阅读指导法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些关于梦想追求的小故事或名言警句,引起学生对梦想的思考和兴趣。

提问学生:“你们有自己的梦想吗?为了实现梦想,你们愿意付出怎样的努力?”2、作者及作品简介简单介绍作者保罗·柯艾略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

介绍《炼金术士》这部小说的影响力和文学地位。

3、初读文本,整体感知学生自主阅读小说,了解故事情节。

教师提问:“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4、精读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分析主人公圣地亚哥的性格特点,如勇敢、坚定、执着等。

讨论圣地亚哥在追求梦想过程中的成长和变化。

5、探究主题组织学生讨论小说的主题,如梦想的力量、人生的价值等。

引导学生思考小说对自己的启示。

《炼金术士》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炼金术士》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炼金术士》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炼金术士》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能够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解读作品;(2)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3)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文学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2)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所体现的人性关怀和社会思考;(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炼金术士》整本书。

2. 教学重点:(1)掌握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炼金术士》,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互相提问,共同探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重点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解读作品。

4. 批判性思维训练: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5. 案例分析: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文学作品。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炼金术士》的作者及作品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作品,理解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互相提问,共同探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重点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解读作品。

5. 批判性思维训练: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五、课后作业2. 推荐阅读:学生推荐与《炼金术士》类似的作品,分享给同学和老师。

3. 开展文学社团活动:学生自发组织文学社团,进行文学创作和交流。

4. 定期汇报:学生定期向教师汇报阅读进展和思考感悟,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炼金术士》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炼金术士》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炼金术士》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炼金术士》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 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3.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1. 故事梗概和人物介绍;2. 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分析;3. 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和艺术手法探讨。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的理解;2. 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的把握;3. 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和技巧的运用。

2.2 教学难点1. 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的解读;2. 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特色的分析;3. 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作品的象征意义和艺术手法;3. 鉴赏法:分析作品的语言特色和文学价值。

3.2 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展示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和作品鉴赏要点;2. 文学作品选读:提供相关的文学作品供学生阅读和分析;3. 作业与测试: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安排4.1 教学过程1. 故事梗概和人物介绍: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2. 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分析:通过讨论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3. 文学作品鉴赏:分析作品的语言特色和艺术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2 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故事梗概和人物介绍;2. 第二课时: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分析;3. 第三课时:文学作品鉴赏。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的表现:评价学生的理解和思考能力;2. 作业与测试成绩: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

5.2 教学反馈1. 学生提问和讨论: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和困惑;2. 作业与测试的批改: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3. 学生反馈和建议: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炼金术士》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炼金术士》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

《炼金术士》教学设计(部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炼金术士》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激发学生对小说主题和人物的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炼金术士》的作者保罗·柯艾略及其作品特点。

概述小说的背景和故事情节,引发学生对主人公梦想的追求的兴趣。

1.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作者和作品背景。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梦想追求的看法。

第二章:人物分析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主人公圣地亚哥的人物特点及其成长过程。

培养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主人公圣地亚哥的性格特点,如勇敢、坚定、追求梦想等。

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圣地亚哥在不同情境下的选择和成长。

2.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关注对圣地亚哥的描述和描写。

利用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人物性格。

第三章:主题探讨3.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主题“追求梦想”的内涵。

培养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自我认知。

3.2 教学内容通过小组讨论和写作活动,探讨梦想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追求梦想,并实现个人价值。

3.3 教学方法利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的主题。

通过个人反思和小组分享,帮助学生形成对梦想追求的独立见解。

第四章:文学手法分析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手法的认知和欣赏能力。

引导学生理解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隐喻。

4.2 教学内容分析小说中的象征元素,如沙漠、炼金术士等。

通过小组讨论和写作活动,探索小说中的隐喻和深层含义。

4.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章节,关注文学手法的运用。

通过小组讨论和创意写作,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五章:综合实践活动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引导学生将小说中的主题和人物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5.2 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项目,如制作小说主题的海报、演讲比赛等。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将小说中的思想和价值观融入自己的生活。

《炼金术士》优秀教案(1课时,5页)

《炼金术士》优秀教案(1课时,5页)

丹柯教学目标:1、领会主要内容,体会悲壮感情;2、体会小说主题;3、分析小说主题与内容的关系、不同艺术手法对主题呈现的意义。

重点难点:感悟《丹柯》的多元化主题;运用不同艺术手法表现主题的途径:浪漫主义、寓言、象征等手法的赏析。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点拨、讨论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入很多同学都喜欢读小说,一部好的小说给予我们的往往不只是一个精彩的故事,有的甚至能让我们受益终身。

难怪有人会这样说:“读伟大的小说,捧起前与放下后你已判若两人!”为什么小说有如此大的作用?因为伟大的小说有着博大深邃的思想内涵、深刻的主题,它能丰富我们的思想情感,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

今天我们学一篇富有激情的小说:高尔基的《丹柯》,学习的主题是“小说的主题”。

二、高尔基了解高尔基:(1868.3.28―1936.6.18)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1868年出生在伏尔加河畔一个木匠家庭。

由于父母早亡,他十岁时便出外谋生,到处流浪。

他当过鞋店学徒,在轮船上洗过碗碟,在码头上搬过货物,给富农扛过活。

他还干过铁路工人、面包工人、看门人、园丁……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高尔基通过顽强自学,掌握了欧洲古典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只上过两年小学的高尔基在24岁那年发表了他的第一篇作品,那是刊登在《高加索日报》上的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

小说反映了吉卜赛人的生活,情节曲折生动,人物性格鲜明。

报纸编辑见到这篇来稿十分满意,于是通知作者到报馆去。

当编辑见到高尔基时大为惊异,他没想到,写出这样出色作品的人竟是个衣着褴褛的流浪汉。

编辑对高尔基说:“我们决定发表你的小说,但稿子应当署个名才行。

”高尔基沉思了一下说道:“那就这样署名吧:马克西姆•高尔基。

”在俄语里,“高尔基”的意思是“痛苦”,“马克西姆”的意思是“最大的”。

从此,他就以“最大的痛苦”作为笔名,开始了自己的创作生涯,而他的原名是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希可夫。

《炼金术士》教学设计(辽宁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炼金术士》教学设计(辽宁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炼金术士》教学设计(辽宁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炼金术士》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能够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3)能够运用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品味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讨论和分析,深入理解作品内容。

(2)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探讨作品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异同。

(3)结合生活实际,学会从作品中汲取人生智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关注人生的情怀。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梦想,勇敢面对困难。

二、教学内容:1. 作品背景介绍:简要介绍《炼金术士》的作者、作品背景及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2. 故事情节梳理:概括性地讲述《炼金术士》的故事情节,重点分析主人公的经历和成长过程。

3.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包括主人公及其他重要角色,探讨其性格特点和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炼金术士》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1)深入理解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2)学会从作品中汲取人生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1. 自主阅读: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了解作品内容,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2. 讨论分析: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比较阅读:引导学生将《炼金术士》与其他文学作品进行比较,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联系实际: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从作品中汲取人生智慧。

五、教学安排:1. 课时:本教案共需5课时。

2. 教学过程:(1)第1课时:介绍作品背景,梳理故事情节。

(2)第2课时:分析人物形象,探讨象征意义。

(3)第3课时:比较阅读,拓展视野。

(4)第4课时:深入讨论作品主题,联系实际。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分析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炼金术士》教案【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作家作品;整体把握情节。

2、了解小说主题与不同艺术手法对主题呈现的意义。

能力方法:1、理解小说的情节与主题的关系。

2、分析归纳小说的主题;学习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

情感意志:1、培养自己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的品格。

2、树立正确的理想观;培养自己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的品格。

【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小说内容,归纳小说的故事情节。

2、归纳分析小说的主题。

【教学难点】1、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

2、寓言、象征的艺术手法对主题呈现的意义。

一、导入阿拉伯民间传说《一千零一夜》中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一个人在树下睡觉时做了个梦,梦见一个人衔着金币对他说:你的好运在波斯的一个叫伊斯法汗的地方,于是他立即踏上旅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却被警察错抓,他讲述了整个来龙去脉后,队长哈哈大笑,也对他讲了自己的一个梦:在波斯一户人家后院的树下,有一眼喷泉,喷泉下埋着宝藏。

说罢,释放了那个人。

那个人回到家中,果然在自家后院的喷泉下找到了宝藏。

预习过《炼金术士》的同学或许已经感觉到了,这个故事似乎跟我们要学习的这篇小说有某些相似之处。

没错,《炼金术士》就是取材于《一千零一夜》中的这个故事。

它的作者是巴西当代最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家保罗﹒戈埃罗。

下面我们先来对作家及其作品做一个了解。

二、作者简介保罗·戈埃罗近年来名声鹊起,被认为是继《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之后最受欢迎的拉美作家。

他1947年生于巴西里约热内卢,少年时期就立志写作,但母亲告诉他,在巴西想靠写作谋生是不可能的。

为此,家人甚至几次把他送进疯人院。

由于未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郁郁寡欢的戈埃罗从大学退学,一度像嬉皮士一样四处流浪,热中于炼金术、魔法、吸血鬼等神秘事物。

回到巴西后,他为摇滚乐歌星写过歌词,做过记者,办过杂志,甚至被当时统治着巴西的右派军人逮捕过,知道38岁才开始写书。

1987年,保罗·戈埃罗发表了他的成名作,充满浓厚宗教色彩的纪实性作品《朝圣》。

随后又陆续出版了《炼金术士》(又译《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第五座山》《光明斗士手册》《韦罗尼卡决定去死》《十一分钟》等。

戈埃罗的创作以理解自己为出发点,长于用朴素的语言、象征的手法来讲述富于意味的哲理。

《炼金术士》是作者最负盛名的小说,这部象征色彩极强的寓言故事被誉为“影响读者心灵一辈子的现代经典”,曾在美、法、意、德等18个国家名列畅销书榜首。

美国出版的英文版封面介绍文字称:“能够彻底改变一个人一生的书籍,或许几十年才出现一本,您所面对的正是这样的一本书。

”美国图书馆协会将该书推荐为“青少年最佳读物”。

法国文化部部长将保罗﹒戈埃罗称为“数百万读者心中的炼金术士”。

下面我们就正式走入小说的世界,看看小说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三、整体感知,概括情节1、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明确:主人公——西班牙牧羊少年圣地亚哥。

小说中也出现了两个相对次要的人物,他们是谁?明确:吉卜赛老妇人和撒冷之王麦基洗德。

2、在欣赏《丹柯》这篇小说的时候,我们知道“英雄”是小说一个重要的母题。

那么,读了《炼金术士》之后,你觉得这篇小说是围绕着哪个母题展开故事情节的呢?明确:梦想。

3、那么,在西班牙牧羊少年圣地亚哥的身上发生了哪些关于梦想的事情呢?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

学生阅读,发言。

教师点拨:西班牙牧羊少年圣地亚哥连续做了两个相同的关于寻宝的梦(做梦),他对此感到十分迷惑,为了寻求答案他曾求助于吉卜赛老妇人,希望她能为自己解释一下这个梦境(解梦),那个吉卜赛老妇人告诉圣地亚哥必须到埃及金字塔那里去,但她不知道怎么样到达埃及。

对于圣地亚哥来说,埃及是一个未知的旅程,他感到非常失望,决定以后再也不把梦当一回事了(弃梦)。

就在他即将与梦想擦肩而过的时候,撒冷之王麦基洗德却现身点醒了他,并指引他努力去将梦想变为现实(促梦)。

于是,圣地亚哥开始了他的寻梦之旅。

当他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到达了梦境所在的地方,以为自己已经找到了财宝的位置时,却在徒劳地挖掘后遭到了一伙劫财难民的打劫,圣地亚哥的梦想破灭了(破梦)。

然而事情又一次出现转机,当他为保全性命被迫说出梦境的秘密时,却意外地从一个不肯相信自己梦中圣谕的难民口中得知了财宝的真正埋藏地。

原来财富不在远方,就在圣地亚哥出生的国度里。

经历了种种磨难和考验,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圆梦)。

做梦--解梦--弃梦--促梦--寻梦--破梦--圆梦第二课时探究小说的主题;分析小说主题的形成途径和实现效果。

一、(1)《炼金术士》这篇小说讲述的是西班牙牧羊少年圣地亚哥经历了种种磨难和考验,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的故事。

哪些力量帮圣地亚哥实现梦想?明确:吉普赛老妇人解梦——“你必须到埃及金字塔那里去”,鼓励圣地亚哥去寻求梦中的宝藏。

撒冷之王麦基洗德——生活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实现天命必须战胜否定梦想的力量。

(2)撒冷之王麦基洗德跟圣地亚哥讲了很多的话,其中包括卖爆米花的小贩和寻找绿宝石的矿工的故事。

撒冷之王给圣地亚讲述卖爆米花的小贩和寻找绿宝石的矿工的故事意图分别是什么?学生讨论、发言。

明确:卖爆米花的小贩(以经济实力为借口无限期的拖延自己寻求梦想的时间),意在鼓励圣地亚哥应该向梦想出发,一旦下定决心就勇敢的创造条件去实现自己梦想,才不会后悔。

寻找绿宝石的矿工(努力了999999次,却在最后放弃)为了告诉圣地亚哥只要永不放弃,就会实现梦想,在追求到路上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坚持,不放弃就不会失败。

(3)在帮助圣地亚哥的时候,吉卜赛老妇人和撒冷之王麦基洗德都曾经向圣地亚哥提出过要求。

那么,吉普赛老妇人和撒冷之王堆圣地亚哥的要求有什么不同?他们对圣地亚哥的帮助有什么不同?明确:吉普赛老妇人要求得到圣地亚哥找到的财宝的十分之一;撒冷之王麦基洗德要求得到圣地亚哥羊群的十分之一。

吉普赛老妇人——把梦想变成现实,是要付出代价的。

撒冷之王麦基洗德——不要预支未到手的东西,追寻梦想必会付出代价,增强其追寻梦想的信念。

二、圣地亚哥在寻梦途中受到了哪些检测?作者说“在实现一个梦想之前,世界灵魂总是决定要对寻梦者一路所学到的一切加以检测,它所以这样做并非因为它居心不良,而是让我们与梦一起,也能够掌握在寻梦过程中所学习到的知识。

这是多数人会放弃的一个时刻。

”圣地亚哥在寻梦途中受到了哪些检测?明确:年少的圣地亚哥曾经被人骗去了所有的钱财而心灰意冷;曾经在水晶店里成为了一个成功的商人而面临着事业小成的诱惑;曾经为一个沙漠姑娘法蒂玛而在爱情与梦想之间挣扎……三、(1)、受到别人的帮助,经历种种检测,终于看到金字塔,快要找到宝藏时,课文最后为什么安排一个曾经也作过两次内容相同的梦的难民呢?从反面说明有梦想但不实践,不奋斗是没有用的,同时也使圣地亚哥领悟宝藏之所在。

(2)、经过种种磨难和考验,他终于领悟到财宝埋藏的地方。

文章的结局有什么特点?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特点:陡转,出人意料。

表达效果:与中间的步步铺垫不同,小说的结尾显得出人意料。

好象《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已经历尽众多劫难取得真经,佛祖却算得他们还欠一难,怕这经取得容易了,又将他们降下云端,再经考验。

上帝也一样没有让圣地亚哥在金字塔下直接挖到宝藏,非但如此,圣地亚哥还被一群难民暴打并洗劫一空,他却从一个不肯相信自己天命的难民口中知道了财宝的真正埋藏地。

富有意味的是,原来圣地亚哥长途跋涉、九死一生寻找的财富就在他自己的国家西班牙。

但如果他没有向着梦想出发过,他的一生就注定了只能是那个普通的牧羊人。

小说运用结局的陡转,为主题添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笔闪光点,让小说的这里意味更加浓厚。

(3)、在牧羊人寻宝之旅以及最后的结局中,小说要向读者揭示的主题是什么呢?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我认为,_______。

理由:示例: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我认为,有了梦想,还必须有智慧。

因为梦想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有了梦想,还必须有智慧,有智慧,才能有创新,有闯劲……只有让梦想插上智慧的翅膀,梦想才能成为现实。

主题:实现梦想需要经历艰难的过程,需要勇气、智慧和执着。

四、主题的形成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的手段来形成小说的主题的?1、象征手法的运用--主题的寓言性问:这篇小说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明确:象征。

(象征——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间接地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

它要求象征之物和被象征之物有某种相似的特点,能使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

象征往往是对比喻等多种修辞格的综合运用,它可以贯穿全篇,也可以只用于某些章节。

)问:小说中都有哪些象征呢?明确:《炼金术士》的寓言色彩非常明显,主题的哲理包孕在故事之中。

圣地亚哥梦中的财宝不过是个人梦想的象征;卖爆米花的小贩是以经济实力为借口无限期的延迟寻找自己的梦想,最终碌碌无为的人们的象征;茫茫的沙漠、遥远的埃及则象征着寻梦之旅的重重磨难……(寓言——一种文学样式,通过具体的故事来表达了抽象的哲理,往往含有讽喻或劝诫之意。

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一般具有象征的意义,其深层含义需要读者自己思考体会。

)五、课堂总结这是一篇侧重通过事件来表现主题的小说。

主人公牧羊少年圣地亚哥在寻梦的过程中成长。

它启示人们,梦想是一切幸福的基础,而实现梦想的过程是一个万分艰难的过程,会经受种种考验,需要勇气、热情、执著、智慧。

六、拓展题:说说对下面几则名言的感受1、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苏格拉底2、对于年轻人来说,未来是一个仙境。

——塞拉3、我宁可做人类中有梦想和有完成梦想的愿望的、最渺小的人,而不愿做一个最伟大的、无梦想、无愿望的人。

——纪伯伦4、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

——车尔尼雪夫斯基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