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光的受激辐射

合集下载

1.3光的受激辐射

1.3光的受激辐射

偏振、初相等状态是无规的, 独立的,粒子体系为非
相干光源。(普通光源)
(b) 自发发射系数A21 : 设E2上粒子数(密度)为n2 , 时间dt内、单 位体积内经自发发射从E2跃迁到E1的粒子数为 - dn2 则因dn2∝n2 且dn2 ∝dt ∴
dn2 A21 n2 dt

1 dn2 A21 n2 dt
1 Anm
m
(1-28)
(2).受激辐射:——原处于高能级E2的粒子, 受到能量恰为
hv=E2-E1的光子的激励, 发射出与入射 光子相同的一个光子而跃迁到低能级E1 。
E2
E1
(a)特点:

N2
h N1

①受激发射只能在频率满足hv=E2-E1的光子的激励下发生; ②不同粒子发射的光子与入射光子的频率、位相、偏振等 状态相同; 这样,光场中相同光子数目增加,光强增大,即 入射光被放大 ——光放大过程
(h)例: 荧光实验
光源S 发的光经过会聚透镜 L 会聚到红宝石晶体上,红宝 石中处于基态E1能级的铬离子吸收入射光中的黄光和绿光,被 激发到E3能级,通过无辐射跃迁到达E2能级,然后通过自发辐 射跃迁到E1能级,同时发射频率满足 v E2 E1 的红色荧光,在侧 h 面的的光电管将显示荧光讯号。 停止外部光源照射后, 从示波器上可观察到 ①荧光强度曲线遵从指数律 即: 证实了自发发射光功率按指数律衰减
得到一个公式:
8v 3 n (v, T ) kT 3 c
(, T )
C :为光速
k=1.38065810-23J/K 波尔兹曼常数 此公式在短波区域明 显与实验不符,而理论上 却找不出错误——“紫外 线灾难” ,像乌云遮住了 物理学睛 朗的天空。

天津大学2020硕士研究生初试考试自命题科目大纲807工程光学与光电子学基础

天津大学2020硕士研究生初试考试自命题科目大纲807工程光学与光电子学基础

一、考试模块划分方式:考试内容分为A、B 两个模块,考生可任选其中一个模块。

A 模块为工程光学,B 模块为光电子学基础。

二、各模块初试大纲:A模块:工程光学(一)考试的总体要求本门课程的考试旨在考核学生有关应用光学和物理光学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实际解决光学问题的能力。

考生应独立完成考试内容,在回答试卷问题时,要求概念准确,逻辑清楚,必要的解题步骤不能省略,光路图应清晰正确。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考试内容包括应用光学和物理光学两部分。

“应用光学”应掌握的重点知识包括:几何光学的基本理论和成像概念、理想光学系统理论、光学系统中的光束限制、平面和平面系统对成像的影响、像差的基本概念和典型光学系统的性质、成像关系及光束限制等。

具体知识点如下:1、掌握几何光学基本定律与成像基本概念,包括:四大基本定律及全反射的内容与现象解释;完善成像条件的概念和相关表述;几何光学符号规则以及单个折射球面、反射球面的成像公式、放大率公式等。

2、掌握理想光学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典型应用,包括:基点、基面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图解法求像的方法;解析法求像方法(牛顿公式、高斯公式);理想光学系统三个放大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及物理意义;理想光学系统两焦距之间的关系;正切计算法以及几种典型组合光组的结构特点、成像关系等。

3、掌握平面系统的主要种类及应用,包括: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及光学杠杆原理和应用;反射棱镜的种类、基本用途及成像方向判别;光楔的偏向角公式及其应用等。

4、掌握典型光学系统的光束限制分析,包括:孔径光阑、入瞳、出瞳、孔径角的定义及它们的关系;视场光阑、入窗、出窗、视场角的定义及它们的关系;渐晕、渐晕光阑、渐晕系数的定义;物方远心光路的工作原理;光瞳衔接原则及其作用;场镜的定义、作用和成像关系等。

5、了解像差基本概念,包括:像差的定义、种类和消像差的基本原则;7 种几何像差的定义、影响因素、性质和消像差方法等。

6、掌握几种典型光学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包括: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定义和特征,校正非正常眼的方法;视觉放大率的概念、表达式及其意义;显微镜系统的结构特点、成像特点、光束限制特点及主要参数的计算公式;临界照明和坷拉照明系统的组成、优缺点;望远系统的结构特点、成像特点、光束限制特点及主要参数的计算公式;摄影系统的结构特点、成像特点、光束限制特点及主要参数的计算公式;投影系统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其照明系统的衔接条件等。

受激辐射 受激吸收与自发辐射

受激辐射 受激吸收与自发辐射
(自发辐射)
h E1 E2
§1.2.1 受激辐射、受激吸收与自发辐射
爱因斯坦发现,若只有自发辐射和吸收跃迁,黑体和辐射场之 间不可能达到热平衡,要达到热平衡,还必须存在受激辐射。
1. 自发辐射
h E2 E1
E2Leabharlann hE1发光前
发光后
单位时间从上能级跃迁到 下能级的原子数目为:
dn21 dt sp
或不能发生,则受激辐射也可以或不能发生。
受激辐射的相干性 自发辐射:相互独立、互不相关。 不相干
受激辐射:受激辐射产生的光子与引起受激辐射的 外来光子具有相同的特征(频率、相 位、振动方向及传播方向均相同)。
受激辐射光子与入射光子属同一光子态。 相干光
总结
掌握:
自发辐射、受激吸收、受激辐射 含义、特点、相互区别、相互关系 爱因斯坦三系数的相互关系及所得结论 受激辐射的相干性
热平衡状态:
辐射率 吸收率 (辐射场总光子数保持不变)
n2 A21 n2B21 n1B12
n1、n2、n3 ——各能级上的原子数密度(集居数密度)
玻尔兹曼统计分布:
n f e 2
2
( E2 E1 ) KT
n1 f1
f1、f2 ——能级 E1 和 E2的简并度,
或称统计权重


A21

8 h
c3
3
B21
结果讨论
1. 其他条件相同时,受激辐射和受激吸收具有相同几率。
2. 热平衡状态下,高能级上原子数少于低能级上原子数,故 正常情况下,吸收比发射更频繁,其差额由自发辐射补偿。
3. 自发辐射的出现随 3而增大,故波长越短,
自发辐射几率越大。 4. 自发辐射和受激辐射具有相同的选择定则,自发辐射可以

光的受激辐射-资料

光的受激辐射-资料

此公式在短波区域明显与实验不符,而理论上却找不出错 误——“紫外灾难” ,像乌云遮住了物理学睛朗的天空。
(v,T)1 ( 0 9W/2(H m )z) 普朗克公式——普朗克注意到
在过去的理论中,把黑体中的
瑞利 - 金斯公式
原子和分子都看成可以吸收 或
6
5
实验曲线
辐射电磁波的谐振子,且电磁 波与谐振子交换能量时可以以
(a)特点:各粒子自发、独立地发射的光子。各光子的方向、
偏振、初相等状态是无规的, 独立的,粒子体系为非相干
光20源20/。4/12(普通光源)
(b) 自发发射系数A21 : 设E2上粒子数(密度)为n2 , 时间dt内、单 位体积内经自发发射从E2跃迁到E1的粒子数为 - dn2
则因dn2∝n2 且dn2 ∝dt
*(因为不同粒子发射的光子与入射光子的频率、位相、 偏振等状态相同, 而且使相干光子数目不断增加, 所以受激 发射使激光具备了高亮度、方向性、单色性、相干性的特 点)
2020/4/12
E2

N2
h
E1

N1
(b)受激辐射系数B21: 设外来光场单色能量密度ρv (入射光 子满足hv =E2 - E1),处于能级E2上的原子数密度为n2,在从t 到t + dt 的时间间隔内,有- d n2 个原子由于受辐射作用, 而由E2跃迁到E1,则有
跃迁到高能级E2
E2 h ●
N2
E1

N1
(a)受激吸收系数B12: 设E1的粒子数(密度)为n1,单色辐射能量密 度ρv的光入射(入射光子满足hv=E2-E1)时,在单位体积、时间 间隔dt内吸收光子而由E1跃迁到E2的粒子数为
dn2=B12ρvn1dt (1-32) 其中B12称为受激吸收系数

光的受激辐射 激光原理及应用 [电子教案]电子

光的受激辐射  激光原理及应用 [电子教案]电子

光的受激辐射激光原理及应用第一章:激光概述1.1 激光的定义激光的中文全称:Light Amplification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激光的特点:相干性好、平行度好、亮度高、单色性好1.2 激光的产生原理受激辐射:外来的光子与一个束缚电子发生能量交换,使电子从较低能级跃迁到较高能级,成为激发态电子。

激发态电子回到较低能级时,会释放出一个与外来光子频率、相位、偏振方向相同的光子,这就是受激辐射。

激光的放大过程:受激辐射产生的光子与入射光子具有相同的频率和相位,导致更多的束缚电子发生受激辐射,从而实现光的放大。

1.3 激光的应用领域科研领域:光谱分析、激光干涉、激光雷达等。

工业领域: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打标等。

医疗领域:激光手术、激光治疗、激光美容等。

生活领域:激光打印、激光投影、激光视盘等。

第二章:激光器的基本原理2.1 激光器的组成激光介质:产生激光的物质,如半导体、气体、固体等。

泵浦源:提供能量,使激光介质中的电子发生跃迁。

光学谐振腔:限制激光的传播方向,增强激光的放大效果。

输出耦合器:将激光输出到外部。

2.2 激光的产生过程泵浦源激发激光介质,使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激发态电子回到基态时,发生受激辐射,产生激光。

激光在光学谐振腔内多次反射,实现光的放大。

输出耦合器将激光输出到外部。

2.3 激光器的类型及特点气体激光器:采用气体作为激光介质,如二氧化碳激光器、氦氖激光器等。

固体激光器:采用固体材料作为激光介质,如钕激光器、钇铝石榴石激光器等。

半导体激光器:采用半导体材料作为激光介质,如激光二极管等。

光纤激光器:采用光纤作为激光介质,具有高亮度、低阈值等优点。

第三章:激光的性质与应用3.1 激光的相干性3.2 激光的平行度3.3 激光的亮度亮度高的特点:可用于激光投影、激光显示等。

3.4 激光的单色性3.5 激光的应用实例激光切割:用于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切割加工。

第21讲 光的吸收、受激辐射与自发辐射

第21讲 光的吸收、受激辐射与自发辐射

(0.1
~
1nm)内,| k
r|
1,可将k
r略去。所以
E Hˆ
E0ecrosEt,它D对 电 E0子co的s作t,用D量
为 er
电偶极矩
5返
二、将电H) 子 跃Dv迁 Er的0 c微os扰t 论 W描ˆ c述os(1)t,W)
vr D E0
看作对原子系统的微扰,它将导致电子发生能级
跃迁。此时系统的哈密顿为
1、半经典理论
E2
如果对光的吸收、受激辐射 和自发辐射的理论处理采用这样 E1
电磁波
的办法:将光波看作电磁波(而
不是看作光子群), 用电动力学(而不是量子力 学)来描述,对原子系统采用量子力学来描述,
这样的理论习惯上被称为半经典理论。
半经典 光波用电动力学来描述; 半量子 原子用量子力学来描述。
d cos2
1
2
d
s in
cos2 d
1
4
4 0 0
3
wk k
62
| Dkk
|2
E02 (kk
)
(6)
14
三、吸收的跃迁速率(6) t 时,跃迁速率为
Ek
E E0 cost
wk k
62
| Dkk
|2
Ek
E02 (kk )
(6)
此式就是当入射光为平面单色光,即
E E0 cost时,原子吸收光波能量从低能级
Ek
h
Ek 光的自发辐射
24
六、自发辐射系数(2)
nk nk , 或nk nk
吸收和受激辐射的跃迁速率为
wkk Bkk (kk )和wkk Bkk (kk )

《光的受激辐射》课件

《光的受激辐射》课件

PART 02
光的受激辐射原理
光的粒子性
光的粒子性描述
光的粒子性与能量
光是由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被称为 光子。
每个光子携带一定的能量,与其波长 成反比。
光的粒子性实验证明
通过光电效应实验,爱因斯坦解释了 光的粒子性,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 理学奖。
原子能级结构
原子能级的概念
原子中的电子在不同的能级上运动,这些能级由 不同的能量值表示。
原子能级的稳定性
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情况下,原子能级是稳定的。
能级的跃迁
当原子受到外界能量的影响时,电子可以从一个 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
受激辐射的过程
受激辐射的描述
当高能级上的原子受到某种外界光子的影响时,它会释放出一个 与外界光子完全相同的光子。
受激辐射的实验证明
通过实验,人们观察到了受激辐射现象,并进一步发展出了激光技 术。
03
响。
受激辐射的重要性
激光技术应用
受激辐射产生的相干光为激光提 供了源源不断的能量,广泛应用 于工业、医疗、通信等领域。
通信技术革新
光纤通信利用激光的单色性好、 方向性强等特点,实现了高速、 大容量的信息传输。
医学领域突破
激光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如激光治 疗、激光手术等,为疾病的诊断 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受激辐射的特点
释放的光子与原光子频率相同,方向 相同,相位相同,传播方向相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受激辐射的发现
01
1917年,爱因斯坦提出受激辐射理论,解释了为什么某些物质 在特定条件下能够自发地产生光。
02
1960年,梅曼发明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实现了受激辐射产
生的光放大,标志着激光技术的诞生。

激光原理第2章

激光原理第2章

初态: 初态:激发态原子
终态: 终态:基态原子
E2
外来光子 hν = E2 – E1
发射光子 hν = E2 – E1
E1 特点: 才能引起受激辐射; 特点:只有外来光子能量为 hv =E2-E1才能引起受激辐射; 受激辐射的光子与外来光子的特性完全相同, 受激辐射的光子与外来光子的特性完全相同,即具有相同的 频率、偏振方向、传播方向以及相同的位相;是相干光。 频率、偏振方向、传播方向以及相同的位相;是相干光。 受激辐射是激光器的物理基础
爱因斯坦A 5、 爱因斯坦A、B系数关系
在光和原子相互作用达到动平衡的条件下, (1) 在光和原子相互作用达到动平衡的条件下,
自发辐射、 自发辐射、受激辐射和受激吸收间关系
A21n2dt + B21ρ ν n2dt = B12 ρ ν n1dt
自发辐射光子数 受激辐射光子数 受激吸收光子数
n2 B12 ρ v = n1 A21 + B21ρ v
的光波, 的连续功率, 2、某激光器,输出波长500nm的光波,输出 某激光器,输出波长 的光波 输出1W的连续功率, 的连续功率 问每秒从激光上能级向下能级跃迁的粒子数是多少? 问每秒从激光上能级向下能级跃迁的粒子数是多少?
2.3
光的受激辐射
1900年 1900年,普朗克利用辐射量子化假 设成功解释黑体辐射分布规律 1913年 1913年,波尔提出原子中电子运动状 态量子化假设
(2)自发辐射跃迁几率 设t 时刻 ,体系处于E2 的总粒子数密度为 n2(t),从t ~t + dt 体系处于 正比于n : 时间间隔内自发辐射粒子数密度 dn21 正比于 2(t):
− dn2 = A21n2 (t )d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停止外部光源照射后, 从示波器上可观察到: ① 荧光强度曲线遵从指数律,即证实了自发发射光功率按指数 律衰减 A21 t
q (t ) q 0 e
② 测出荧光寿命, 则可(按 =1/A21)求出。
(i) Anm——从En 跃迁到Em的自发辐射几率
E3 E2 E1
E 2 E1 h
E2 E1

N2 h N1

(b) 受激辐射系数B21: 设外来光场单色能量密度ρv (入射光子满 足hv =E2 - E1),处于能级E2上的原子数密度为n2,在从t 到t+dt的 时间间隔内,有 -dn2个原子由于受辐射作用,而由E2跃迁到E1, 则有 -dn2=B21ρv n2dt (1-30)
E2 E1
受激发射是产生激光的最重要机理
外来光子
受激辐射光子
③受激发射的粒子系统是相干光源(相同→相干):
受激辐射是在外界辐射场的控制下的发光过程,因而各原 子的受激发射的相位不再是无规则分布的,而应有和外界辐射 场相同的相位。量子电动力学可证明:受激辐射光子与入射光 子属于同一光子态。
受激辐射与自发辐射的重要区别——相干性
6、瑞利-金斯公式——1900年瑞利--金斯利用经典电动力学和统 计力学(将固体当作谐振子且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则及电磁辐射 理论)得到一个公式,此公式在短波区域明显与实验不符,而理 论上却找不出错误——“紫外灾难” ,像乌云遮住了物理学睛朗的 天空。
( v , T )( 10
6 5 4 3 2 1 0 1 2 3
,即
t = 0 时 n2 = n20
t= t 时刻, E2上粒子数为n2(t)即 t = t 时 n2=n2(t) ∵ E2上粒子数减少的唯一去向是E1 ∴ dn2(t) = -dn2= -A21n2(t)dt (粒子只有两个能级)
dn2(t) = -dn2=-A21n2(t)dt


n2
n 20
dn 2 A21 t A21 t q ( t ) h h A n ( t ) h A n e q e ∴ 21 2 21 20 0 dt
其中 q0= h v A21n20 是 t =0 时的自发辐射光功率 可见: 自发辐射光功率随时间 t 也按指数律衰减 按经典模型,原子的自发跃迁是原子中电子的自发阻尼振荡
可见: ①自发辐射系数A21等于激发态平均寿命τ的倒数; ②τ可视为粒子系统自发辐射发光的持续时间
t >τ的光功率 [q(t)<q0/e] 已可忽略不计。
(g) A21是粒子能级结构的特征量(对一种粒子的每两个能级来 说是常量), 和外电磁场ρ(v,t)(入射光场)无关。
(h) 荧光实验
光源S 发的光经过会聚透镜 L 会聚到红宝石晶体上,红宝石 中处于基态E1能级的铬离子吸收入射光中的黄光和绿光,被激发 到E3能级,通过无辐射跃迁到达E2能级,然后通过自发辐射跃迁 E 2 E1 v 到 E1能级,同时发射频率满足 的红色荧光,在侧面的光 h 电管将显示荧光讯号。
偶极子受迫振动时释放能量 —— 受激辐射现象 偶极子受迫振动时吸收能量 —— 受激吸收现象 偶极子阻尼振动时释放能量 —— 自发辐射现象
二、黑体热辐射
1.热辐射 实验证明:不同温度下物体能发出不同的电磁波,这种能量按频 率的分布随温度而不同的电磁辐射叫做热辐射。 2.黑体 能完全吸收照射到它上面的各种频率的电磁辐 射的物体称为黑体(黑体是理想模型)。
(a) 特点:各粒子自发、独立地辐射光子。各光子的方向、偏 振、初相等状态是无规的, 独立的,粒子体系为非相干光源 。(普通光源)
(b) 自发辐射系数A21: 设E2上原子数密度(单位体积中的原子数 )为n2 , 时间dt内、单位体积内经自发辐射从E2跃迁到E1的粒子 数为 - dn2 则因dn2∝n2 且dn2 ∝dt ∴
原子发光的经典电子论可以帮助我们得到一个定性的粗略 理解。按经典电子论模型,原子的自发跃迁是原子中电子的自 发阻尼振荡,没有任何外加光电场来同步各个原子的自发阻尼 振荡,因而电子振荡发出的自发辐射是相位无关的。而受激辐 射对应于电子在外加光电场作用下作受迫振荡时的辐射,电子 受迫振荡的频率、相位、振动方向显然应与外加光电场一致。 因而受迫振动电子发出的受激辐射应与辐射场具有相同的频率 、相位、传播方向和偏振状态。 *(因为不同粒子发射的光子与入射光子的频率、位相、偏 振等状态相同, 而且使相干光子数目不断增加, 所以受激发射 使激光具备了高亮度、方向性、单色性、相干性的特点)
dn 2 h A21 n 2 (t ) h A21 n 20 e A21 t q 0 e A21 t q (t ) h dt
(f ) A21和激发态平均寿命的关系: 设: t = τ 时 q(τ) = q0 /e 则 : A21=1/ 或 τ=1/A21 (1-27)
设高能级 En 跃迁到 Em 的跃迁几率为 Anm ,则激发态 En 的自发辐 射平均寿命为: 1 (1-28) An m
m
(2) 受激辐射 原处于高能级 E2的粒子,受到能量恰为hv=E2-E1的光子的激 励,发射出与入射光子相同的一个光子而跃迁到低能级E1 。 E2 E1 (a)特点: ①受激发射只能在频率满足hv=E2-E1的光子的激励下发生; ②不同粒子发射的光子与入射光子的频率、位相、偏振等状态 相同; 这样,光场中相同光子数目增加,光强增大,即入射光被 放大 ——光放大过程。 ● ● h N2 N1
(3) 受激吸收 原处于低能级E1的粒子,受到能量恰为hv=E2-E1的光子照射 而吸收该光子的能量, 跃迁到高能级E2。 E2 N2 ● h E1 N1 ● (a) 受激吸收系数B12: 设E1的粒子数(密度)为n1,单色辐射能量密 度 ρv 的光入射 ( 入射光子满足 hv=E2-E1) 时,在单位体积、时间 间隔dt内吸收光子而由E1跃迁到E2的粒子数为
3、黑体辐射理论 描述物体处于热平衡状态时吸收和辐射能量 的宏观特征及其规律。 4、单色辐射能量密度 黑体辐射能量密度 —— 辐射场中单位体积内,频率在v附 近的单位频率间隔中的辐射能量。
dw (v, T ) d vd V
小孔
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空腔
s
L1
平行光管
L 2 会聚透镜
c
棱镜 热电偶
( , T )
三、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
1、爱因斯坦粒子模型
爱因斯坦在光量子论的基础上, 把光频电磁场与物质的相互 作用划分为三种过程----自发辐射,受激吸收和受激辐射,并把它 们用三个爱因斯坦系数加以定量描述。 (1)模型: (参与光相互作用的)粒子只有间距为hv=E2-E1 (E2>E1)的 二个能级,且它们符合辐射跃迁选择定则。 (2) 在这种模型中的辐射跃迁: 粒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须吸收光子; hv = E2-E1 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 会发射光子。hv = E2-E1
9
W/(m
2
Hz ))
瑞利 - 金斯公式 实验曲线
T 2000 k
/ 10 14 Hz
普朗克公式 ——普朗克注意到在 过去的理论中,把黑体中的原子 和分子都看成可以吸收或辐射电 磁波的谐振子,且电磁波与谐振 子交换能量时可以以任一大小的 分额进行(从0到 大),普朗克当 时大胆地放弃了这一概念,提出 了一个革命性的假设,即能量的 吸收与辐射只能按不连续的一份 一份能量进行。
8 h v v c3
3
1 e
hv kT
6 5
瑞利 - 金斯公式
* * * * * 0 1 2 3 * 实验曲线 * * *
1
4 3 2 1
T 2000 k
* * 普朗克公式 * * *
事实上正是这一理论导致了量子 力学的诞生,普朗克1918年因此 而获得诺贝尔奖。
/ 10 14 Hz
E 2 E1 h
2、光频电磁场与物质的三种相互作用过程
(1)自发辐射 在无外电磁场作用时,粒子自发地从E2跃迁到E1,发射光子hv。
E2 E1
h
n2 n1
自发辐射是原子在不受外界辐射场控制的情况下的自发过程, 因此,大量原子自发辐射场的相位是无规则分布的,是不相干的。 此外,自发辐射场的传播方向和偏振方向也是无规则分布的。
1 dn 2 n 2 dt
dn 2 A21 n 2 d t

A21
(1-25)
关于数字下标的说明(下同): ①单下标----能级的量 [如n2为E2上粒子数(密度)] ②双下标----过程的量, 先初态后末态(如A21表示从E2跃迁到 E1的自发辐射系数)
A21
1 dn 2 n 2 dt
7、普朗克量子假设
辐射黑体是由带电谐振子组成,这些谐振子辐射电磁波并和周围 电磁场交换能量,但这些谐振子只能处于某些特殊的状态。它们的能 量只能是某些能量子的整数倍。
E n n n 1 .2 .3
“普朗克公式”
量子数
h
9
( v , T )( 10
* *
W/(m
2
Hz ))
(1-25)
(c) A21的物理意义: 自发辐射几率 A21 是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在 E2 上所有 n2 个粒子中会发 生自发辐射的粒子所占的比例, 所以A21是每个在能级E2的粒 子在单位时间发生自发辐射的几率。 (d) 高能级上粒子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设 t =0 时刻 ,E2上粒子数为n20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应用物理学专业方向选修课
激光原理与技术
Laser Principle & Technology
1.3 光的受激辐射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陈云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