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文化简介1

合集下载

潮汕文化概要

潮汕文化概要

潮汕文化1、精于农艺潮汕人以精耕细作著称。

潮汕是全国典型的地少人稠地区,每人平均耕地只有0.01-0.02公顷。

勤劳的潮汕农民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总结出科学的耕作制度,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提高复种指数,俗称种绣花田。

潮安在20世纪50年代是我国第一个亩产粮食2000斤县。

2、巧于工艺心灵手巧是人们对潮汕手工艺的评价。

由于人口密集,劳动力富裕,潮汕手工艺以精细入微见长。

陶瓷、木雕、潮绣和抽纱最富盛名,潮绣和抽纱是潮汕妇女的重要副业。

潮汕工艺美术在中原文化传统基础上,受到西方文化的渗透,特色浓郁。

3、善于经商潮汕人经商刻苦勤俭,精打细算和,勇于开拓,善于牟利。

4、向外拓展潮汕是著名侨乡,潮籍华侨、华人、华裔近九百万,加上港澳地区百万潮汕人,大体与潮汕本地区的人口相等。

有海水处就有华侨,有华侨处就有潮人。

帮扇面海、人多地少、贸易发达是潮汕人外迁的地理和社会背景。

潮州民谚:无奈何,打起包裹过暹罗。

潮汕人是在生活逼迫下过番到南洋谋生,浪迹天涯,四海为家,顽强拼搏,勤劳致富,也为侨居国的繁荣作出贡献。

现代潮汕人富商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成就引人瞩目。

香港首富李嘉诚,泰国金融家陈弼臣,腾讯的马化腾都是潮籍人。

潮汕地区有海滨邹鲁之称,自唐朝开始儒学的传入和佛教的盛行及其千百年产生的深远影响,实为潮汕大传统文化的核心。

韩愈由于谏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

由于韩愈的倡导兴办州学,使中原文化发达地区的儒学思想得以在潮汕广为传播,深入人心。

由于儒学的长期熏染,潮人历来重学,兴建州县学宫学舍。

宋代建韩山师院和元公书院。

与儒学在潮州的传播相辉映的是佛学。

唐朝盛行佛教,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28年在潮州建开元寺。

开元寺属于慧能所创立的南宗,宣传顿悟成佛,吸引了许多群众。

饶宗颐先生在《潮人文化的传统与发扬》一文中对潮汕文化传统的源头作了极为精辟的概括:故论潮人学术,唐世先得禅学之薪传,继起乃为儒学,在韩公未谪潮之前,已卓然大有成就,是即潮人文化——传统之源头,儒佛交辉,尤为不争之事实。

潮汕文化

潮汕文化

红粿
潮汕民俗年糕,又名红曲桃,取桃果造型而得名。桃果象征 长寿,故制桃粿反映祈福祈寿的愿望,有些地方叫作粿桃。馅料 一般是糯米蒸成香饭或甜饭充用。皮馅包制成后,还须用雕刻花 纹图案的木质桃形印模印制,再入蒸笼蒸熟即成。每逢节日有一 些老一辈潮汕家庭妇女都喜欢做红桃粿来拜祭祖先。
三、茶文化--功夫茶介绍
谢谢大家!
2012年6月17日
五、潮汕风俗--八兽舞
大安“八兽舞”源于唐武德五年安陆县奠基庆典,时人以“八兽”出 贺。由于“八兽”造型逼真,气势非凡,被视为吉祥之物。之后,大 凡大型庆典,必出“八兽”。 “八兽”是指麒麟、狮、象、绵羊、青牛、老虎、鹿、马八只 动物,
潮阳英歌舞
潮阳英歌舞属广场民间舞蹈。源溯明代中叶,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原 先舞者108人,表现梁山泊好汉化妆打大名府的故事。
明炉乌鱼
姜薯锂鱼
七样菜
正月初七吃七样菜的习俗由来已久:每逢这天,人们将七种蔬菜放在 一起烹调,取个好意头,谓之能明目,并且财运亨通。这种风俗习惯最早 可上溯到晋朝,晋议郎董勋《答问礼俗》载:“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 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人日也称“人 胜节”。 七样菜对哪七样没有具体规定,大多以本地所产的大菜、春菜、芥蓝、 厚荷等为主,数量的多少也无限制,可随意。其实,人日吃七样菜,是有 一定的科学根据的,此时,春气生,天寒渐暖,菜蔬逐渐多起来。食混合 菜,能使肠胃适应季节转变。 正月初七吃“七样菜”,这一 古老的中原习俗能在陆丰地区保留 下来、历久弥新,正在于它的好意 头。它使人们吃出了好心情,同时 又寄托了人们期盼财运兴旺、顺风 顺水、吉祥如意的心愿。
七样菜
薄饼
红粿
潮菜
潮州菜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源于潮州,已 有数千年的历史。历代民间美食家们博采众 家之长,搜尽地方特产,精心制作,逐步积 累形成丰富多彩,独具地方特色的美食,构 成的一个开放的体系。 潮菜较多受闽菜所影响,同时又受到广州 菜等外地菜的影响,汇闽粤两家之长,自成 一家。制作精细的潮菜菜式中,不仅有着名 贵的燕窝、鱼翅、鲍鱼烹制的精品,也不乏 粗菜精制的特色菜,如地瓜叶做成的“护国 菜”,大芥菜做成的“大菜羹”等。 潮汕人讲究饮食,不但讲究色、香、味、 形,还讲究饮食时人体的保健作用,这正是 潮州菜的一大特色。

关于潮汕的风俗

关于潮汕的风俗

关于潮汕的风俗潮汕,位于广东省东部,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地方。

它的独特风俗和民俗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索和体验。

本文将从潮汕的传统节日、婚俗、饮食文化和民间艺术等方面,介绍潮汕的风俗。

一、传统节日潮汕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潮汕三月三和潮汕二月初二。

潮汕三月三是潮汕地区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花炮比赛。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来自潮汕各地的花炮队伍聚集在潮州市城区的大众广场上,进行花炮比赛。

比赛期间,花炮声不绝于耳,烟花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潮汕二月初二则是一个传统的祭祖节日。

在这一天,潮汕各地的人们都会前往祖先的坟墓,烧纸、烧香、祭拜祖先。

同时,还有一些传统的活动,如舞狮、舞龙、打太平鼓等,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二、婚俗潮汕的婚俗也非常独特。

在潮汕,结婚不仅是一件家庭的大事,也是一件社会的大事。

在婚礼上,新娘要穿着传统的红色嫁衣,新郎要穿着黑色礼服。

婚礼当天,新郎新娘都要穿着鞋子,但在进入新房后,要将鞋子脱掉,然后由新娘的姐妹或闺蜜帮助新郎新娘脱鞋子,象征着彼此之间的互相照顾和关爱。

潮汕的婚礼还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就是宴请嘉宾时要用鸡蛋糕。

鸡蛋糕是一种传统的潮汕糕点,由鸡蛋、糯米粉、糖等原料制成,味道鲜美。

在婚礼上,新人要亲手将鸡蛋糕送给宾客,表示对嘉宾的尊重和感谢。

三、饮食文化潮汕的饮食文化也非常丰富多彩。

潮汕的美食以海鲜和糕点为主,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潮汕牛肉火锅和潮汕蒸粉。

潮汕牛肉火锅是潮汕地区非常有名的特色美食,以新鲜的牛肉和各种蔬菜为主要原料,配以鲜美的汤底和调料,味道鲜美。

潮汕蒸粉则是一种传统的潮汕糕点,由糯米粉、虾米、肉末等原料制成,口感软糯,味道鲜美。

潮汕蒸粉还有一个特别的吃法,就是用生抽、醋、辣椒油等调料拌着吃,味道更加美味。

四、民间艺术潮汕的民间艺术也非常丰富多彩。

潮剧是潮汕地区最有名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是一种以潮汕话为基础的传统戏曲。

潮汕民俗文化

潮汕民俗文化

潮汕民俗文化潮汕文化是属于汉文化的一个地域性亚文化,它在潮讪地区(以现在的汕头、潮洲、揭阳三市为中心)。

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下,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它包含着许多文化特质,这些特质具有一定的稳固性,并形成了既与共存与同一地域中的畲族文化、客家文化不同,也与周边其他地域文化有异的一个体系,在这些文化特质中,语言是最具区别性特征的一种。

潮汕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开放体系,它的形成过程是本地原住民文化和移民文化经过多次互相影响、互相吸收而逐渐融合的过程。

潮汕民俗文化中包含了潮汕饮食文化;潮汕建筑;潮汕民间艺术;潮汕的节日、礼俗和信仰。

下面就让我们从各个方面来详细了解潮汕,了解潮汕的文化。

一、潮汕饮食文化1、潮汕古代食俗温暖多雨的气候靠山面海的优越地理位置,使得本区的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在饮食方面给潮汕的先民以非常宽阔的选择范围,薯芋、稻米、鱼鲜和家畜,在数千年前已经成为本地居民的主食。

除了主食之外,蛇蛙龟鳖,大至野象,小如昆虫,无不成为他们口中的美食。

唐代刘恂所著的《岭表录异》中说:“广之潮,循州多野象。

潮、循人或捕得象,争食其鼻,云肥脆尤堪作灸”唐末潮循人捕象,主要目的大概是为了保护农作,而被猎获的大象自然成为美味佳肴。

那时候,潮州人都把象鼻当作至味,捕得大象还争着烤象鼻吃呢。

清代光绪间张心泰的《粤游小记》说:“潮州蔗田接壤,蔗虫往往有之,形似蚕蛹而小,味极甘美。

居人每灸以佐酒。

”以蔗头龟为美食的奇俗应该是在甘蔗大面积种植之后慢慢形成的,“蔗虫出土后,净洁,炊僵,晒干,抚去其足,然后以油灸之,则腹膏饱满,无上佐酒物也。

”2、潮汕家常饮食食糜..“糜,煮米使糜烂也。

”把米搁在锅里和菜汤肉汁一起熬烂,叫做糜,也叫做粥。

元丰间潮州居民已把稻米当作主粮,岭南炎热而潮湿的气候条件,使人容易因为流汗过多而唇焦燥、食欲不振,多食能养胃气、生津液的米粥,不仅适口,也的确有良好的养生作用。

潮州人自古养成三餐多食糜的习惯,并一直保留到今天。

潮汕文化一兵文章

潮汕文化一兵文章

潮汕文化一兵文章摘要:一、潮汕文化的简介1.潮汕地区的地理位置2.潮汕文化的历史渊源二、潮汕文化的特点1.潮汕方言2.潮汕美食3.潮汕传统艺术4.潮汕习俗与节庆三、潮汕文化的影响1.潮汕人在海外的分布2.潮汕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四、潮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潮汕文化的传承2.潮汕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正文:潮汕文化,是指广东省东部潮汕地区的一种地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潮汕地区位于广东省东部,包括汕头、潮州、揭阳、汕尾四市,地理环境优越,自然景观秀丽。

潮汕文化源远流长,可追溯至古代百越族文化,历经多个朝代的演变,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潮汕文化。

潮汕文化的特点表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潮汕方言独具特色,属于闽南语系,与普通话和其他广东方言相比,具有独特的韵味。

其次,潮汕美食闻名遐迩,如潮汕牛肉火锅、潮汕砂锅粥、潮汕卤水等,口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

再者,潮汕传统艺术丰富多样,如潮州音乐、潮州戏剧、潮汕剪纸、潮汕刺绣等,都是潮汕地区宝贵的文化遗产。

此外,潮汕习俗与节庆丰富多彩,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以及各种民间信仰和习俗,都体现了潮汕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潮汕文化的影响广泛,潮汕人足迹遍布全球,尤其在东南亚地区,潮汕文化影响深远。

潮汕人在海外形成了独特的社群,如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潮汕会馆,成为传播潮汕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国内,潮汕文化也影响了其他地区,如潮汕商人被誉为“东方犹太人”,潮汕地区的文艺创作和表演艺术也得到了广泛传播。

在传承与发展方面,潮汕文化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民间的重视。

政府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等措施,加强对潮汕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潮汕文化-演讲PPT

潮汕文化-演讲PPT
代表作品
如《潮汕民间故事》、《潮汕歌谣》 等,这些作品以潮汕话为载体,传承 了潮汕地区的民间文化和传统艺术。
潮汕话的传承与保护
传承方式
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努力,推广潮汕话的学习和使用,让更多人了 解和掌握潮汕话。
保护措施
加大对潮汕话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力度,推动潮汕话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 同时鼓励更多人参与到潮汕话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中来。
潮汕文化的形成受到了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 文化形态。
潮汕文化的特点与影响
潮汕文化具有丰富的艺术特色, 如潮剧、潮绣、潮汕建筑等, 这些艺术形式在国内外享有盛 誉。
潮汕文化注重家庭观念和家族 传承,强调孝道、尊老爱幼等 传统美德,对当地社会风俗产 生了深远影响。
潮汕文化在海外华人社会中也 有着广泛的影响,成为维系海 外潮人乡情的重要纽带。
02 潮汕语言与文学
潮汕话的语音与词汇
语音特点
潮汕话的语音系统具有独特的声 母、韵母和声调,发音与普通话 和其他方言有所不同。
词汇特点
潮汕话拥有丰富的词汇,包括独 特的俚语、成语和谚语,反映了 潮汕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俗。
潮汕文学的特色与代表作品
特色
潮汕文学以细腻的情感、浓郁的地方 色彩和独特的美学追求为特点,展现 了潮汕地区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
进行修缮和维护等。
02 03
开发利用
在保护的基础上,潮汕传统建筑也得到了合理的开发利用,如将其改造 为酒店、餐厅、茶楼等商业场所,或者作为文化活动场所,如潮剧表演、 民间艺术展示等。
社区参与
在保护和开发过程中,社区居民的参与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们通过 参与修缮、维护和经营活动,不仅增加了对传统建筑的了解和认同感, 也为保护和开发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潮汕文化一兵文章

潮汕文化一兵文章

潮汕文化一兵文章
摘要:
1.潮汕文化的概述
2.潮汕文化的特点
3.潮汕文化的历史背景
4.潮汕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5.结论
正文:
潮汕文化,是指广东省潮汕地区的一种地域性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潮汕地区包括汕头、潮州、揭阳等地,潮汕文化在这里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潮汕文化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语言、饮食、戏剧、建筑等方面。

潮汕话是汉语的八大语系之一,有着独特的发音和丰富的词汇。

潮汕美食以清淡、鲜美、注重原汁原味为特点,如潮汕牛肉火锅、潮汕砂锅粥等。

潮剧是潮汕地区特有的地方戏曲,具有浓厚的民间气息。

潮汕建筑风格独特,如潮汕厝、潮汕祠堂等,展现了潮汕人民独特的审美观念。

潮汕文化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古代潮汕地区的先民。

潮汕地区位于广东省东部,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便是交通要道。

潮汕文化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同时又融合了当地的土著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性文化。

在现代社会,潮汕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发展。

潮汕地区的政府部门积极推动潮汕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如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建立潮汕文化博物
馆等。

同时,潮汕文化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外地人的喜爱,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品尝美食、欣赏潮剧等。

总之,潮汕文化是我国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地域特色。

潮汕人的风俗

潮汕人的风俗

潮汕人的风俗潮汕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独特的地区,其传统风俗深受人们喜爱和传承。

以下是潮汕人的一些传统风俗。

1. 潮汕话潮汕话是潮汕人的母语,也是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潮汕话是一种独特的方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潮汕人讲话喜欢语调抑扬顿挫,感情真挚,生动形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 祭祖活动潮汕人非常注重祖先崇拜和家族意识。

每年的祭祖活动是潮汕人非常重要的传统文化活动。

在祭祖活动中,人们会向祖先献上香火、鲜花、水果等物品,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此外,祭祖活动还是潮汕人相互联络感情、增进家族团结的重要场合。

3. 潮汕音乐潮汕音乐是潮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韵味。

潮汕音乐以其柔和、婉转、悠扬的音乐风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令人感受到潮汕文化的博大精深。

潮汕音乐多以歌唱形式表现,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木偶戏曲”。

4. 潮剧艺术潮剧是潮汕地区的地方戏曲,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

潮剧历史悠久,曾经是维系潮汕地区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潮剧以其精湛的表演艺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受人们的喜爱和传承。

5. 年节庆典潮汕人重视传统节日,每逢节日都会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热爱。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春节和中秋节。

春节期间,潮汕人会举行传统的“迎财神”、赛龙舟、舞狮子等活动;中秋节期间则会举行赏花灯、吃月饼、赏月等活动。

总之,潮汕人的传统风俗丰富多彩,表现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面貌。

这些传统风俗不仅是潮汕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潮汕文化简介
潮汕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风格独特,生活在潮汕大地的人民,深受它的陶冶。

每个潮人的身上,不管是思想、语言、或者行动,无时无处不表现着本土文化的特征及其影响。

所以,出国潮人随着自身的迁移,对本土文化的传播,也就是必然和显然的。

潮人出国,带出去首先是语言文化。

潮汕话的传播就是最广远的。

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无疑就有潮汕话的存在和通行。

只要有海外潮人的存在,他们与祖籍息息相通,作为潮人特征之一的潮汕话就会传播下去,这是毫无疑义的。

潮汕文化的深层表现是潮人的文化心态,即潮人的思维方式、人体观念和行为准则。

这突出地表现以善于经营而知名于世的潮商精神上。

潮人文化心态的另一方面表现,即为许多外地人所瞩目的高度凝聚力。

海外潮人社团的建立和发展,即是潮人高度凝聚力之集中表现。

海外潮人所创立的,以共同文化心态为精神核心,以亲缘、地缘、业缘、物缘为纽带组织建立的同乡会,宗亲会、会馆、公会等社会团体组织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每二年一次轮流举办的国际潮团联谊年会,是至今世界上唯一的以乡谊集结的联谊年,来自世界知侨胞居国的潮团首领云集一方,其所显示的凝聚力,可说是潮人传播祖籍文化的一面旗帜。

可视可闻的文化传播,首屈一指的是潮剧和潮州音乐的向外流传。

潮剧约于一百多披前就随着潮人的足迹流布东南亚国家。

国内潮剧纷纷向海外学习,使潮剧舞台充满生机。

潮州音乐由海外潮人对外传播,也如潮剧之广泛,且因其拥有众多的乐器造成特殊的音色和旋律,演奏起来悠扬悦耳,节奏分明,尤以铜锣、革鼓等敲击乐器,更为各方所喜爱。

富有特色的潮州茶和工夫茶,同样跟随着潮人出国而流行于潮人所到达的各个地方,特别是南洋一带。

潮菜丰富的菜谱和极为讲究的烹调方法,深受各地人民的欢迎。

潮州菜选料之精,制作之可口,早已风靡全球。

工夫茶喝起来的优雅、传神、茶叶、茶壶、茶杯以及泡茶的工夫,与煮水的水锅、风炉、火炭等等的讲究,也一无遗漏的在海外传袭。

乐此道者,几乎每日早、午、晚都饮几杯,大有不馀不过瘾之势。

潮州歌册,海外也流传。

主要是出国潮人中的女性带出去的,也是国外的华侨女性中传唱。

歌册的朗诵是比起讲故事更吸引人的,历其既有戏剧内容,而且如果朗读得好,声调动人,更能引人入胜。

所以,也成了祖籍文化外传的一项内容。

此外,潮人所办的学校、报馆、书店、戏院、以及音乐、体育等等艺术团体,所造成的文化推广、交流更加广泛,其对所在国文化的影响,则是潜移默化,不见踪影的。

海外潮人出于强烈的乡土观念,许多人有意识地保持着家乡的饮食习惯,要求子女在家讲潮州话;各宗亲会建祠供奉历代祖先灵位,有的家庭还供
奉神、佛、菩萨,逢年过节都要祭宜等等家乡习俗,这也是一种身体力行的文化传播。

潮汕文化对潮人侨居国尤其是东南亚各国的影响,还可以从人们的词汇、食物、风俗习惯、建筑设计、艺术喜爱上见其一斑。

潮阳英歌舞
潮阳英歌舞属广场民间舞蹈。

源溯明代中叶,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原先舞者108人,表现梁山泊好汉化妆打大名府的故事。

英歌舞分前后棚,前棚36人,每人手执长约1尺4寸,直径4厘米的彩色木棒,配合锣鼓点、海螺号和吆喝声,两棒相击翻转,边走边舞。

后棚72人,扮成各式杂耍艺人,敲打锣鼓伴唱,有的还加上扮涂戏,或加进武术表演。

其队列变化有长蛇挺进、双龙出海、四虎并驱、粉蝶采花、孔雀开屏等共18套式;棒法有左敲、右敲、上敲、下敲、胯下敲、背后敲等;脸谱有文面、武面之分;节奏有快板、中板、慢板之别。

潮阳英歌舞熔戏剧、舞蹈、武术于一炉,表演独具魅力,它以刚劲、雄浑、粗犷、奔放的舞姿,构成了磅礴、威武、强壮、豪迈的气势,给人以力与美的震撼!
潮阳英歌舞这朵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时代气息的民间舞蹈艺术之花有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醇厚的泥土风味,扬名海内外。

关于潮汕祠堂
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

潮汕人历来重视祠堂的建筑,这是一种“怀抱祖德”、“慎终追远”、也是后代人“饮水思源”、“报本返始”的一种孝思表现。

祠堂有多种用途。

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用。

另外,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

潮汕祠堂的基本结构,有两厅夹一庭的两进式和三厅两庭的三进式两种。

其建筑系统地运用木雕、石雕、嵌瓷这三大潮汕建筑工艺,装饰豪华,富丽堂皇,雄伟壮观,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

潮汕祠堂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如普宁市西社乡永思堂存有民国修建碑记,从中可以了解该祖源流及世系辈序,这对研究该簇历史有很大的帮助。

澄海市后溪乡芳庄堂,堂正中入门有一祖墓,这一现象在潮汕是极其罕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