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学课件云南省弥勒县庆来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生物 细胞呼吸6(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教学课件云南省弥勒县庆来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生物 atp的主要来源(课件)

4、有氧呼吸过程图解
阶段
第一阶段
场所
反应物
生成物
丙酮酸 [ H] 少量ATP
细胞质基质 葡萄糖
第二阶段
线粒体基质 丙酮酸 水 [ H] O2
CO2 [ H] 少量ATP
H2O
第三阶段 线粒体内膜
5、有氧呼吸的反应式 酶 C6H12O6+6O2
6CO2+12H2O+能量
(其中1161KJ转移 到ATP中)
四、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选用“创可贴”等敷料包扎伤口,既为伤口敷上 了药物,又为伤口创造了疏松透气的环境、 避免厌氧病原菌的繁殖,从而有利于伤口的 痊愈。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酵母菌在适宜 的通气、温度和pH等条件下,进行有氧 呼吸并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则进行 酒精发酵。 醋酸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在氧气充足 和具有酒精底物的条件下,醋酸杆菌大 量繁殖并将酒精氧化分解成醋酸。
第三节
ATP的主要来源 ——细胞呼吸
实验课题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一、实验原理 1、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属于兼性厌氧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 水和CO2 ,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 。 2、 CO2的检测方法 (1)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 CO2使溴麝香草酚酞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3、酒精的检测 橙色的重酪酸钾溶液在酸性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二、实验假设 酵母菌在有氧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生产CO2,在无氧情况下 进行无氧呼吸,生产CO2和酒精。
2C2 H5 OH+2CO2 +能量 乳酸菌 2C3 H6 O3 +能量
3)进行无氧呼吸的生物或器官组织:
苹果 ——缺氧时,植物被淹时,可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玉米胚、马铃薯块茎
——缺氧时,可产生乳酸; ——高等动物剧烈运动时,在肌肉内产生乳酸。 酵母菌: 有氧呼吸——二氧化碳和水; 无氧呼吸——酒精和二氧化碳。
人教版教学课件云南省弥勒县庆来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生物 细胞的能量的供应和利用说课课件(课件)

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只有不断输入能量才能维持生命活动的有序性。
qweg
第5章 细胞的能量的供应和利用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二)学生情况
提出问题要求分析并讨论:
①有氧呼吸的生成物CO2和H2O分别产生于有氧呼吸的第几阶 段? ②有氧呼吸的生成物CO2中的C和O分别来自哪里?有氧呼吸的 生成物H2O中的O从何而来?
③有氧呼吸过程中哪几个阶段有〔H〕产生?其去向?
④有氧呼吸过程中哪几个阶段有ATP产生?最多的是哪一个阶 段?
⑤有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酶 少量 能量
点击“C6H12O6”、“C3H4O3”、 “[H]”、“能量”按钮播放下一步 酶 点击一次“无O2”则隐藏有氧呼吸 有O2 的二三阶段,再点击一次则播放 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过程、点击2O H 无O2 ”则隐藏无氧呼吸过程、 “有O2 点击“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则是强调提示有 氧呼吸的三个阶段。 退出
有氧呼吸 场 所 细胞质 基质 线粒体 线粒体 反应物 主要是 葡萄糖 丙酮酸 H 2O [H]、O2 产 物 丙酮酸 [H] 释 能 少量 少量 大量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CO2、[H]
H 2O
2、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C6H12O6 + 6H2O + 6O2
⑥C6H12O6能否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怎样进行?
细胞呼吸场所:线粒体(结构与功能)
基粒 外膜
嵴放大
内膜 含有与 线粒体 基质 有氧呼吸 有关的酶 嵴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是细胞的“动力车间”。细胞生命活动 所需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
qweg
第5章 细胞的能量的供应和利用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二)学生情况
提出问题要求分析并讨论:
①有氧呼吸的生成物CO2和H2O分别产生于有氧呼吸的第几阶 段? ②有氧呼吸的生成物CO2中的C和O分别来自哪里?有氧呼吸的 生成物H2O中的O从何而来?
③有氧呼吸过程中哪几个阶段有〔H〕产生?其去向?
④有氧呼吸过程中哪几个阶段有ATP产生?最多的是哪一个阶 段?
⑤有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酶 少量 能量
点击“C6H12O6”、“C3H4O3”、 “[H]”、“能量”按钮播放下一步 酶 点击一次“无O2”则隐藏有氧呼吸 有O2 的二三阶段,再点击一次则播放 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过程、点击2O H 无O2 ”则隐藏无氧呼吸过程、 “有O2 点击“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则是强调提示有 氧呼吸的三个阶段。 退出
有氧呼吸 场 所 细胞质 基质 线粒体 线粒体 反应物 主要是 葡萄糖 丙酮酸 H 2O [H]、O2 产 物 丙酮酸 [H] 释 能 少量 少量 大量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CO2、[H]
H 2O
2、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C6H12O6 + 6H2O + 6O2
⑥C6H12O6能否进入线粒体参与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怎样进行?
细胞呼吸场所:线粒体(结构与功能)
基粒 外膜
嵴放大
内膜 含有与 线粒体 基质 有氧呼吸 有关的酶 嵴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是细胞的“动力车间”。细胞生命活动 所需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
人教版教学课件云南省弥勒县庆来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生物 2.1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3(课件)

通过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微量元素(钼)是生物体不可缺 少的必需元素;在生物体中含量很少, 但其作用是其它元素不可替代的.
缺Fe会使人患贫血等症状;
缺Zn使人发育受影响,性器官的发育不良等;
缺I会导致甲状腺肿等。
组成细胞的各种元素又是 以什么形式存在的呢? -- 化合物 --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在人体细胞中,干重时含量最多的元 素是 C ;鲜重时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o
。
细胞的主要元素是: C、H、O、N、P、S等
细胞的基本元素是: C 这些元素在不同生物体 的含量有怎样呢?
玉米和人体细胞部分元素含量的比较
玉米 氧 44.43 碳 43.57 氮 1.46 氢 6.24 钾 0.92 钙 0.24 磷 0.20 硫 0.17 氯 0.14 镁 0.18 铁 0.08 硅 1.17 锌 --人 14.62 55.99 9.33 7.46 1.09 4.67 3.11 0.78 0.47 0.16 0.012 0.005 0.01
脂肪的鉴定
蛋白质的鉴定
富含脂肪 浸泡
富含蛋白质 —— 先加A液再滴 加B液 碱性条件下 Cu2+ 与肽键反应
染色和洗 甲液与乙液混 试剂的使用: 浮色不宜过 合均匀后使用 长
新制的Cu(OH)2 溶液与— 反应的本质: CHO(还原糖的 醛基)反应
——
2、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比较 相同点:①都由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构成;②斐林试 剂甲液和双缩脲试剂A都为0.1g/mL NaOH溶液。 不同点:①CuSO4溶液浓度不一样:斐林试剂乙液为 0.05 g/mLCuSO4溶液,双缩脲试剂 B为 0.01g/mLCuSO4溶液。 ②配制比例不一样。 ③使用方法不一样:斐林试剂是甲、乙液一起混合后 再使用,双缩脲试剂则是先向待鉴定材料加入A试剂摇 匀后,再加入试剂B。 ④鉴定的对象不一样:斐林试剂鉴定的是 ,双缩 脲试剂鉴定的是 。 ⑤反应本质及颜色反应不一样。
人教版教学课件云南省弥勒县庆来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生物 细胞的呼吸(课件)

有氧呼吸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场所
反应物 产物
葡萄糖 丙酮酸 丙酮酸 [H]少量 CO2 [H]大量
释放能 量
少量 少量
细胞质 基质 线粒体
H2O
第三阶段
线粒体
[H] 、
H2O
大量
O2
场所:主要是线粒体,(或先在细胞质基质后在线粒体)
分析:
①有氧呼吸的生成物CO2和H2O分别产生于有氧呼吸的
第几阶段?
器官在不同O2浓度 下,CO2释放量和O2 吸收量的变化曲线 思考:虚线代表 什么含义? 0
O2浓度
有氧:C6H12O6+6O2+6H2O→ 6CO2+12H2O
无氧:C6H12O6→2C2H5OH+2CO2
细胞呼吸的意义
1、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6H12O6
细 胞 呼 吸 能 量 热能 散失 能量 转移
②有氧呼吸的生成物CO2中的C和O分别来自哪里?有
氧呼吸的生成物H2O中的O 从何而来?
③有氧呼吸过程中哪几个阶段有[H]产生?其去向?
④有氧呼吸过程中哪几个阶段有ATP产生?最多的是哪 一个阶段? ⑤有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⑥ 有氧呼吸过程中那些物质是由细胞质基质转 运到线粒体的?那些物质又是相反?
ATP
细胞分裂 能 矿质元素吸收 量 肌肉收缩 神经冲动的传导
生长发育
ADP Pi
CO2+H2O
2、为体内其他化合物合成提供原料
丙酮酸
O NH2 ‖ ▕ CH3—C—COOH→CH3—CH—COOH
丙氨酸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
项目 场所 区 条件
物质 变化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细胞呼吸课件PPTPPT

C6H12O6 酶 2C3H6O3+少量能量
影响细胞呼吸方式的因素? 有氧呼吸速率的表示? 影响有氧呼吸速率的因素? 温度与有氧呼吸速率的曲线?
下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的非绿色 器官细胞呼吸与氧浓度的关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当氧气浓度为b时,该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 B.当氧气浓度为a时,该器官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 的葡萄糖相等 C.曲线Ⅲ中该器官细胞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 D.曲线Ⅰ也可以表示酵母菌的细胞呼吸与氧浓度的关系
A. 甲
B. 丙 C. 甲和乙 D. 丙和乙
5.3.3无氧呼吸的过程
① 葡萄糖 酶 2丙酮酸 + [H] +能量(少量)
-----细胞#43; [H] 酶
酒精(C2H5OH)+ CO2 乳酸(C3H6O3)
-----细胞质基质
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C6H12O6 酶 2CO2+2 C2H5OH+少量能量 酵母菌、绝大多数植物细胞。。。
-------线粒体内膜
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2870kj/mol)
其余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与燃烧相比?
1161kj贮存在ATP中
请仔细读题,运用图解分析 将酵母菌培养液进行离心处理。把沉淀的酵母菌破碎后,再次离 心处理为只含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和只含有酵母菌细胞 器的沉淀物两部分,与未离心处理过的酵母菌培养液分别放入甲 、乙、丙3支试管中,并向这3支试管内同时滴入等量、等浓度的 葡萄糖溶液。在有氧条件下,最终能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是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着只有他自己 理解的 东西。 对具有高度自觉与深邃透彻的心灵的 人来说 ,痛苦 与烦恼 是他必 备的气 质。 在一切创造物中间没有比人的心灵更 美、更 好的东 西了。 唯有心灵能使人高贵。所有那些自命 高贵而 没有高 贵的心 灵的人 ,都像 块污泥 。 一个人只要他有纯洁的心灵,无愁无 恨,他 的青春 时期, 定可因 此而延 长。 能充实心灵的东西,乃是闪烁着星星 的苍穹 ,以及 我内心 的道德 律。 你的心灵常常是战场。在这个战场上 ,你的 理性与 判断和 你的热 情与嗜 欲开战 。 无所事事并非宁静,心灵的空洞就是 心灵的 痛苦。
人教版教学课件云南省弥勒县庆来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生物 光合作用课件(课件)

一、回顾光合作用发现的历程
普里斯特利的实验
萨克斯的实验 恩格尔曼的实验 鲁宾和卡门的实验
金榜46(93)页
恩格尔曼的实验
实验目的: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是什么。 实验原理: 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叶绿体是光合作用 的场所,O2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好氧菌的呼 吸作用需要O2 。 实验步骤: 1、选取生长良好的水绵二片。 2、取二张载玻片,分别滴加清水,将水绵和 好氧菌放入清水中,盖上盖玻片,标号A、B。 3、将A置于黑暗且密闭的环境下,用极细的 光束照射水绵,将B置于适宜的光照下。 4、光镜下观察好氧菌的运动和分布情况。 实验现象: A中的好氧菌向叶绿体被光照到的部位较集 中,B中的好氧菌均匀地分布于叶绿体周围。 实验结论: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叶绿体能产生O 。 2
光 照
光照强度 (勒克斯)
有关曲线图
h) 单位:mgco2/(dm2·
CO2吸收
教学案例3
C
E 阳生植物 F
阴生植物
CO2放出
D A B
光照强度 (温度适宜、CO2供应正常)
A、B表示 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呼吸作用强度 C、D表示 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在该光照强
度时,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CF、DE表示 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在较强光照时, 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有利于有 机物的积累
光合作用的场所
1
2
3 4
光合作用的色素 光合作用的酶
书55页 金榜46(93)页
1、有关图解
O2
H2O
光能
叶绿体 中的色 素
水在光下分解
基 供氢 [H] 粒 还
供能
2c3
多种酶
固 定
co2
C5
人教版教学课件云南省弥勒县庆来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生物 细胞的基本结构4(课件)

三 特别提示
4.如何区别叶绿体和线粒体?
(2)不同点有: ①所含酶的种类不同(叶绿体含有光合作用所需要的酶 和色素,线粒体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叶绿体是 绿色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细胞进行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②线粒体内膜折叠成嵴,叶绿体内有囊状结构重叠而 成的绿色基粒(依此可识别叶绿体和线粒体)。 ③叶绿体大,光学显微镜下即可看到;线粒体小得多, 一般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
四 真题回放
3.雌性家兔体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最多的是 C
A.神经细胞 C.乳腺细胞 A.核酸 B.多糖 B.心肌细胞 D.红细胞 C.氨基酸 D.多肽
4.在核糖体上合成的物质是: D
5.下列生命活动过程中高尔基体参与的是 A
A. 植物细胞壁的形成 产生ATP C. 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肽链 原料合成核酸 B.分解葡萄糖
二 知识梳理
6. 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含有多种___,能分解衰老、 损伤的___,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____.被溶酶体分解 后 的产物,如果是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____,废物则 被排出体外. 7. 液泡主要存在于____中,内有___,含有糖类、无机盐、 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可以调节___的环境,充盈的液泡 还可以使植物细胞_____. 8. 中心体见于___和___的细胞,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 _____和______组成,与细胞的_____ 有关.
三 特别提示
5.如何正确区分病毒、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①病毒(如噬菌体)是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核酸(每 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等物质组成的简单 生命体。 ②原核生物种类较少,由原核细胞构成,主要有蓝藻、 细菌、放线菌、衣原体等。 ③真核生物种类最多,由真核细胞构成,包括动物界、 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
人教版教学课件云南省弥勒县庆来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生物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课件)

第三节 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对一个大型工厂来说,要有一个指挥中心, 控制着原料的供应、产品的生产、市场营销等 各个环节,以保证整个企业的高速运转; 同样,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细胞之所以 能够保证各项生命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是因 为细胞内拥有一个“控制中心”——细胞核
提示1:控制.司令部. 提示2:不能 提示3:不能 提示4:不能
资料1:美西螈核移植实验
细胞核的功能
黑色美西螈 胚胎细胞
白色美西螈 卵细胞 问题1:由融合细胞 发育的美西螈个体 的体色? 黑色美西螈
问题2:美西螈控 制体色的遗传物 质来自那一条 美西螈? 提示2:提供细胞 核的黑色美西螈 融合细胞
资料2: 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
问题:蝾螈的细胞分裂、个体发育主要是由那一部分 细胞结构决定? 提示:细胞核
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 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双层膜,把核内物 质与细胞质分开 与某种RNA的合成以 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核孔 核膜 核仁
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染色质
染色质转变成染色体
细 胞 核
染色质
染色体
染色质、染色体的比较
染色质
组成成分 特 形 性 态
DNA + 蛋白质
染色体
资料3:变形虫切割实验
Hale Waihona Puke 问题1:变形虫的生命活 动主要有什么细胞结构控制? 提示1:细胞核
问题2:细胞核和细胞质之 间的关系? 提示2:细胞核与细胞质 不能单独存在。
资料4:伞藻的嫁接试验
提示:细胞核与生物体形态结构的构建有关
细胞核的模式图
核 膜 染 色 质 核 孔 核 仁 核 质
返回
细胞核的结构
对一个大型工厂来说,要有一个指挥中心, 控制着原料的供应、产品的生产、市场营销等 各个环节,以保证整个企业的高速运转; 同样,结构复杂、功能多样的细胞之所以 能够保证各项生命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是因 为细胞内拥有一个“控制中心”——细胞核
提示1:控制.司令部. 提示2:不能 提示3:不能 提示4:不能
资料1:美西螈核移植实验
细胞核的功能
黑色美西螈 胚胎细胞
白色美西螈 卵细胞 问题1:由融合细胞 发育的美西螈个体 的体色? 黑色美西螈
问题2:美西螈控 制体色的遗传物 质来自那一条 美西螈? 提示2:提供细胞 核的黑色美西螈 融合细胞
资料2: 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
问题:蝾螈的细胞分裂、个体发育主要是由那一部分 细胞结构决定? 提示:细胞核
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 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双层膜,把核内物 质与细胞质分开 与某种RNA的合成以 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核孔 核膜 核仁
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染色质
染色质转变成染色体
细 胞 核
染色质
染色体
染色质、染色体的比较
染色质
组成成分 特 形 性 态
DNA + 蛋白质
染色体
资料3:变形虫切割实验
Hale Waihona Puke 问题1:变形虫的生命活 动主要有什么细胞结构控制? 提示1:细胞核
问题2:细胞核和细胞质之 间的关系? 提示2:细胞核与细胞质 不能单独存在。
资料4:伞藻的嫁接试验
提示:细胞核与生物体形态结构的构建有关
细胞核的模式图
核 膜 染 色 质 核 孔 核 仁 核 质
返回
细胞核的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6H2O+6O2
酶
6CO2+ 12H2O +能量 38个ATP
④有氧呼吸概念:
多种酶 细胞在____的参与下,通过_______的催化作用,把 氧 CO2 彻底氧化分解 葡萄糖 _______等有机物_______________,产生_____和 能量 H 2O 许多ATP _____,释放______,生成_________的过程。
196.65KJ/mol=60.08KJ/mol(2个ATP)+136.57KJ/mol(热 能)
无氧呼吸总反应式
酶 C6H12O6 2 C3H6O3(乳酸) + 少量能量 细胞质基质
例:高等动物、乳酸菌、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马铃薯 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细胞等)
酶 C6H12O6 2 C2H5OH(酒精) + 2CO2 + 少量能量 细胞质基质
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
有氧呼吸 第一阶段 场所 细胞质 基质 线粒体 线粒体 反应物 主要是 葡萄糖 丙酮酸 [H]、O2 产物 丙酮酸 [H] 释能
少量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CO2、[H] 少量 H 2O 大量
有氧呼吸小结 ①主要场所: 线粒体
②能量去向:
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1709kJ/mol,约60%) 另一部分转移到ATP中 (1161kJ/mol,约40%)
例:大多数植物、酵母菌
发酵
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酒精发酵、乳酸发酵)
同样是分解葡萄糖,为何无氧呼吸只能释放少量能量?
无氧呼吸中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存留在酒精或乳酸中
无氧呼吸的意义
高等植物在水淹的情况下,可以进 行短暂的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 乙醇和二氧化碳,释放出能量以适应 缺氧环境条件。 人在剧烈运动时,需要在相对较 短的时间内消耗大量的能量,肌肉细 胞则以无氧呼吸的方式供给能量,满 足人体的需要。
C、不能忍受较高氧分压
B、失去捕食的能力
D、感觉太迟钝
13、豌豆发芽的早期,CO2释放量比O2吸收量多3- 4 倍,这是因为种子此时的( ) A、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强
B、光合作用比呼吸作用强
C、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强
呼吸作用受空气中氧气浓 D、呼吸作用比光合作用强 度的影响,采取这些措施 是为了降低氧气浓度,从 而减弱呼有氧呼吸,
课堂练习
线粒体 1、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的主要场所在——————
2、人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处于暂时缺氧状态,可 以通过无氧呼吸获取能量,此时葡萄糖被分解为—— 乳酸 ———— 与氢结 3、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的作用是——————
————————————————
合生成水,释放能量。
无氧呼吸 4、生物的细胞呼吸可分为有氧呼吸 和 —————— —————— —两种类型,一般情况下供给肌肉活动的能量是通 有氧 过—————— 呼吸提供,其能源物质主要是 ———— 葡萄糖 ————
无氧呼吸生成酒精不 吸收氧气但释放二氧 化碳,有氧呼吸吸收 的氧气和释放的二氧 化碳比例为1
14、贮存水果和粮食时,充加CO2或抽取空气,能延 长贮存的时间,主要是由于( ) A、抑制有氧呼吸 C、抑制无氧呼吸 B、促进有氧呼吸 D、促进无氧呼吸
知识总结
呼 吸 作 用 呼吸作
用类型
呼吸作用的概念
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有氧呼吸
丙酮酸彻底分解 [H]的氧化 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无氧呼吸
丙酮酸不 彻底分解
酒精发酵 乳酸发酵
VS
1、场所 2、条件 3、物质变化 4、能量变化
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有:温度、O2浓度、 CO2浓度、含水量等。
1.食物的保存或保鲜有哪些常见的方法?
酶 还原氢+二氧化碳 物质变化: 丙酮酸+水 线粒体基质 能量变化: 释放少量能量
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酶 物质变化:还原氢([H]) +氧气 水 线粒体内膜 能量变化: 释放大量能量 总反应式: C6H12O6 + 6O 酶 6CO 2 + 6H2 O +大量能量 2
有氧细胞呼吸的过程示意图
对比
3.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点 能量 实质 联系 大量 有 彻底, (2870 先在细 氧气,酶 氧 水和 KJ/mo 胞质基 呼 二氧 l),38 氧化分 第一阶 质,后在 段完全 吸 化碳 个ATP 解有机 线粒体 相同; 不彻 物,释 无 本质也 底,乳 放能量 少 氧 在细胞 是相同 不需要 酸或 量,2 的. 呼 质基质 氧气,需 酒精 个ATP 吸 二氧 酶 化碳 反应场所 反应条件 产物
2.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第一阶段:糖酵解 酶 丙酮酸+还原氢([H]) 物质变化: 葡萄糖 细胞质基质 能量变化: 释放少量能量 无氧呼吸第二阶段: 物质变化:丙酮酸 酶 乳酸(或酒精+二氧化碳) 细胞质基质
能量变化:释放少量能量
酶 总反应式: 6H12O6 C 细胞质基质
2CO2+2酒精 + 少量能量
①在储存农产品时,可以在密闭的仓库里CO2、 N2,降低温度,或者降低水分含量,以降低呼吸作用, 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②用清水浸没蔬菜,隔绝空气,制作酸菜。 2.呼吸作用与含水量的关系: 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强度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加 强,随含水量的减少而减弱。 3.呼吸作用与含氧量的关系: 在一定范围内,含氧量增加有氧呼吸加强,而 无氧呼吸受抑制。
5、生物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 A、糖类的氧化分解 B、脂类的氧化分解 C、蛋白质的氧化分解 D、核酸的氧化分解
A C
6、人体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A、肺细胞 B、内环境 C、线粒体 D、细胞质基质
7、与有氧呼吸相比,无氧呼吸最主要的特点是 A、分解有机物 B、释放能量 C、需要酶催化 D、有机物分解不彻底
D
8、新鲜蔬菜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适当延长 保鲜时间的生理原因是 A、呼吸作用减弱 低温下,酶的活性受 B、呼吸作用加强 到抑制,从而降低了 C、光合作用减弱 呼吸作用的强度,减 少了有机物的消耗 D、促进了物质的分解
A
9、种在湖边的玉米,长期被水淹,生长不好, 其原因是 植物根细胞要吸收水 A、根细胞吸收水分过多 分和无机盐,无机盐 离子是通过主动运输 B、营养缺乏 进入植物细胞的,需 C、光合作用强度不够 要能量和载体!! D、细胞有氧呼吸受阻 10、同样消耗1mol的葡萄糖,有氧呼吸的能 量转化效率是无氧呼吸能量转化效率的 A、20倍 无氧呼吸释放的能 B、19倍 量形成2个ATP,有 氧呼吸释放的能量 C、6倍多 形成38个ATP D、12.7个百分点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
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 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一.细胞呼吸的方式 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细胞 呼吸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 种类型.
1.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糖酵解
酶 葡萄糖 丙酮酸+还原氢([H]) 物质变化: 细胞质基质 能量变化: 释放少量能量 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D
B
11、陆生植物不能长期忍受无氧呼吸,其原因是 ①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②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③没有专门的无氧呼吸结构
大多数植物 无氧呼吸产 生的是酒精!
④产生的能量太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蛔虫是严格 的厌氧型生 12、蛔虫在体外培养难成活的原因是 物!
A、失去运动能力
乳酸(C3H6 O3 ) +少量能量
在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 无氧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 分解成乳酸时释放196.65KJ/mol;分解成酒 化分解, 分解成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乳酸或酒精和 精和二氧化碳时释放225.94KJ/mol;但是在 二氧化碳,释放出能量并生成少量ATP的过程. 这两个过程中都只有61.08KJ/mol的能量转 移给ADP用来产生ATP,请你计算一下无氧呼 吸能产生多少个ATP?
酶
6CO2+ 12H2O +能量 38个ATP
④有氧呼吸概念:
多种酶 细胞在____的参与下,通过_______的催化作用,把 氧 CO2 彻底氧化分解 葡萄糖 _______等有机物_______________,产生_____和 能量 H 2O 许多ATP _____,释放______,生成_________的过程。
196.65KJ/mol=60.08KJ/mol(2个ATP)+136.57KJ/mol(热 能)
无氧呼吸总反应式
酶 C6H12O6 2 C3H6O3(乳酸) + 少量能量 细胞质基质
例:高等动物、乳酸菌、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马铃薯 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细胞等)
酶 C6H12O6 2 C2H5OH(酒精) + 2CO2 + 少量能量 细胞质基质
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
有氧呼吸 第一阶段 场所 细胞质 基质 线粒体 线粒体 反应物 主要是 葡萄糖 丙酮酸 [H]、O2 产物 丙酮酸 [H] 释能
少量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CO2、[H] 少量 H 2O 大量
有氧呼吸小结 ①主要场所: 线粒体
②能量去向:
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1709kJ/mol,约60%) 另一部分转移到ATP中 (1161kJ/mol,约40%)
例:大多数植物、酵母菌
发酵
微生物的无氧呼吸 (酒精发酵、乳酸发酵)
同样是分解葡萄糖,为何无氧呼吸只能释放少量能量?
无氧呼吸中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存留在酒精或乳酸中
无氧呼吸的意义
高等植物在水淹的情况下,可以进 行短暂的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 乙醇和二氧化碳,释放出能量以适应 缺氧环境条件。 人在剧烈运动时,需要在相对较 短的时间内消耗大量的能量,肌肉细 胞则以无氧呼吸的方式供给能量,满 足人体的需要。
C、不能忍受较高氧分压
B、失去捕食的能力
D、感觉太迟钝
13、豌豆发芽的早期,CO2释放量比O2吸收量多3- 4 倍,这是因为种子此时的( ) A、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强
B、光合作用比呼吸作用强
C、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强
呼吸作用受空气中氧气浓 D、呼吸作用比光合作用强 度的影响,采取这些措施 是为了降低氧气浓度,从 而减弱呼有氧呼吸,
课堂练习
线粒体 1、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的主要场所在——————
2、人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处于暂时缺氧状态,可 以通过无氧呼吸获取能量,此时葡萄糖被分解为—— 乳酸 ———— 与氢结 3、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的作用是——————
————————————————
合生成水,释放能量。
无氧呼吸 4、生物的细胞呼吸可分为有氧呼吸 和 —————— —————— —两种类型,一般情况下供给肌肉活动的能量是通 有氧 过—————— 呼吸提供,其能源物质主要是 ———— 葡萄糖 ————
无氧呼吸生成酒精不 吸收氧气但释放二氧 化碳,有氧呼吸吸收 的氧气和释放的二氧 化碳比例为1
14、贮存水果和粮食时,充加CO2或抽取空气,能延 长贮存的时间,主要是由于( ) A、抑制有氧呼吸 C、抑制无氧呼吸 B、促进有氧呼吸 D、促进无氧呼吸
知识总结
呼 吸 作 用 呼吸作
用类型
呼吸作用的概念
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有氧呼吸
丙酮酸彻底分解 [H]的氧化 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无氧呼吸
丙酮酸不 彻底分解
酒精发酵 乳酸发酵
VS
1、场所 2、条件 3、物质变化 4、能量变化
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有:温度、O2浓度、 CO2浓度、含水量等。
1.食物的保存或保鲜有哪些常见的方法?
酶 还原氢+二氧化碳 物质变化: 丙酮酸+水 线粒体基质 能量变化: 释放少量能量
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酶 物质变化:还原氢([H]) +氧气 水 线粒体内膜 能量变化: 释放大量能量 总反应式: C6H12O6 + 6O 酶 6CO 2 + 6H2 O +大量能量 2
有氧细胞呼吸的过程示意图
对比
3.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点 能量 实质 联系 大量 有 彻底, (2870 先在细 氧气,酶 氧 水和 KJ/mo 胞质基 呼 二氧 l),38 氧化分 第一阶 质,后在 段完全 吸 化碳 个ATP 解有机 线粒体 相同; 不彻 物,释 无 本质也 底,乳 放能量 少 氧 在细胞 是相同 不需要 酸或 量,2 的. 呼 质基质 氧气,需 酒精 个ATP 吸 二氧 酶 化碳 反应场所 反应条件 产物
2.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第一阶段:糖酵解 酶 丙酮酸+还原氢([H]) 物质变化: 葡萄糖 细胞质基质 能量变化: 释放少量能量 无氧呼吸第二阶段: 物质变化:丙酮酸 酶 乳酸(或酒精+二氧化碳) 细胞质基质
能量变化:释放少量能量
酶 总反应式: 6H12O6 C 细胞质基质
2CO2+2酒精 + 少量能量
①在储存农产品时,可以在密闭的仓库里CO2、 N2,降低温度,或者降低水分含量,以降低呼吸作用, 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②用清水浸没蔬菜,隔绝空气,制作酸菜。 2.呼吸作用与含水量的关系: 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强度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加 强,随含水量的减少而减弱。 3.呼吸作用与含氧量的关系: 在一定范围内,含氧量增加有氧呼吸加强,而 无氧呼吸受抑制。
5、生物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 A、糖类的氧化分解 B、脂类的氧化分解 C、蛋白质的氧化分解 D、核酸的氧化分解
A C
6、人体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A、肺细胞 B、内环境 C、线粒体 D、细胞质基质
7、与有氧呼吸相比,无氧呼吸最主要的特点是 A、分解有机物 B、释放能量 C、需要酶催化 D、有机物分解不彻底
D
8、新鲜蔬菜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适当延长 保鲜时间的生理原因是 A、呼吸作用减弱 低温下,酶的活性受 B、呼吸作用加强 到抑制,从而降低了 C、光合作用减弱 呼吸作用的强度,减 少了有机物的消耗 D、促进了物质的分解
A
9、种在湖边的玉米,长期被水淹,生长不好, 其原因是 植物根细胞要吸收水 A、根细胞吸收水分过多 分和无机盐,无机盐 离子是通过主动运输 B、营养缺乏 进入植物细胞的,需 C、光合作用强度不够 要能量和载体!! D、细胞有氧呼吸受阻 10、同样消耗1mol的葡萄糖,有氧呼吸的能 量转化效率是无氧呼吸能量转化效率的 A、20倍 无氧呼吸释放的能 B、19倍 量形成2个ATP,有 氧呼吸释放的能量 C、6倍多 形成38个ATP D、12.7个百分点
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
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 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一.细胞呼吸的方式 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细胞 呼吸可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 种类型.
1.有氧呼吸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糖酵解
酶 葡萄糖 丙酮酸+还原氢([H]) 物质变化: 细胞质基质 能量变化: 释放少量能量 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D
B
11、陆生植物不能长期忍受无氧呼吸,其原因是 ①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②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③没有专门的无氧呼吸结构
大多数植物 无氧呼吸产 生的是酒精!
④产生的能量太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蛔虫是严格 的厌氧型生 12、蛔虫在体外培养难成活的原因是 物!
A、失去运动能力
乳酸(C3H6 O3 ) +少量能量
在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 无氧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 分解成乳酸时释放196.65KJ/mol;分解成酒 化分解, 分解成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乳酸或酒精和 精和二氧化碳时释放225.94KJ/mol;但是在 二氧化碳,释放出能量并生成少量ATP的过程. 这两个过程中都只有61.08KJ/mol的能量转 移给ADP用来产生ATP,请你计算一下无氧呼 吸能产生多少个A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