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病人的血常规有什么变化

合集下载

血常规检测对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

血常规检测对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

血常规检测对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摘要:贫血在临床上非常多见,导致贫血的原因也有很多,贫血的种类也有很多,而且不同类型的贫血呈现出不同的临床表现。

患者如果出现了贫血的临床症状,如果不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将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甚至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常见的贫血类型有溶血性、缺铁性、地中海、再生功能障碍等种类,其中缺铁性和地中海的发病率较高,血液常规检测最难鉴别,所以本文探讨了血常规检测对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诊断,分析如下。

关键词:血常规;缺铁性贫血;检验报告;地中海贫血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某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缺铁性贫血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5例,女性51例,年龄17~47岁,平均年龄为(30.2±2.1)岁。

同时选择自愿参与研究的地中海贫血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各100例作为对照。

地中海贫血患者中,男性47例,女性53例,年龄18~45岁,平均年龄为(29.1±3.9)岁;健康志愿者中,男性50例,女性50例,年龄17~47岁,平均年龄为(31.4±3.5)岁。

三组受检对象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检测方法96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均选择在清晨空腹条件下进行血常规检测,采集受检者的静脉血标本3~4mL,将其置于含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液(EDTA-2K)的试管中进行抗凝处理,严格遵照检测仪器(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操作说明进行各项血常规指标的检验,主要检测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血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

地中海贫血患者以及健康志愿者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测定。

3、观察指标观察并比较三组受检者各项血常规检验指标之间的差异。

4、统计学方法本次试验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軃±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缺铁性贫血有哪些症状?

缺铁性贫血有哪些症状?

缺铁性贫血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缺铁性贫血症状,尤其是缺铁性贫血的早期症状,缺铁性贫血有什么表现?得了缺铁性贫血会怎样?以及缺铁性贫血有哪些并发病症,缺铁性贫血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缺铁性贫血常见症状:面色苍白、食欲减退、红细胞偏低、红细胞分布宽度偏低、剧烈运动后头晕、食欲异常、唇甲色淡、面少血色*一、症状【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的轻重主要决定于贫血程度及其发生速度。

急性失血由病迅速,即使贫血程度不重,也会引起明显的临床症状,而慢性贫血由于发病缓慢,人体通过调节能逐步适应而不出现症状。

1、症状面色萎黄或苍白,倦怠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嗳气,腹胀腹泻,吞咽困难。

头晕耳鸣,甚则晕厥,稍活动即感气急,心悸不适。

在伴有冠状动脉硬化患者,可促发心绞痛。

妇女可有月经不调、闭经等。

.特殊表现缺铁的特殊表现有:口角炎、舌乳突萎缩、舌炎,严重的缺铁可有匙状指甲(反甲),食欲减退、恶心及便秘。

欧洲的患者常有吞咽困难、口角炎和舌异常,称为Plummer-Vinson或Paterson-Kelly综合征,这种综合征可能与环境及基因有关。

吞咽困难是由于在下咽部和食管交界处有黏膜网形成,偶可围绕管腔形成袖口样的结构,束缚着食管的开口。

常需要手术破除这些网或扩张狭窄,单靠铁剂的补充无济于事。

非贫血症状缺铁的非贫血症状表现: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或行为异常,表现为烦躁、易怒、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及学习成绩下降。

异食癖是缺铁的特殊表现,也可能是缺铁的原因,其发生的机制不清楚。

患者常控制不住地仅进食一种食物,如冰块、黏土、淀粉等。

铁剂治疗后可消失。

2、体征久病者可有指甲皱缩、不光滑、反甲,皮肤黏膜苍白、皮肤干枯,毛发干燥脱落。

心动过速,心脏强烈搏动,心尖部或肺动瓣区可听到收缩期杂音。

出现严重贫血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也可发生浮肿。

约10%缺铁性贫血患者脾脏轻度肿大,其原因不清楚,患者脾内未发现特殊的病理改变,在缺铁纠正后可消失。

缺铁性贫血患者报告单

缺铁性贫血患者报告单

缺铁性贫血患者报告单病例报告此份报告为一名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详细病例报告。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贫血类型,其主要特点是体内铁储备不足,导致红细胞无法正常合成。

以下是该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病情描述:患者信息:- 姓名:XXX(化名)- 年龄:XX岁- 性别:女- 就诊日期:XXXX年X月X日主诉:患者主要主诉疲倦乏力、容易出汗、食欲不振等症状。

现病史:患者于过去数月内逐渐出现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

患者在此期间没有进行任何药物治疗。

患者还提到她的食欲下降,经常感觉没胃口。

此外,患者表示她的皮肤苍白,并且注意到她的舌头颜色也较为苍白。

既往史:患者没有明确的过往相关疾病史。

个人史:患者表示她饮食方面偏好素食,平时摄入的动物源性食物较少。

她没有任何特殊的膳食怪癖或饮食限制。

家族史:患者没有家族中有类似疾病的人。

体格检查:在体格检查中,患者表现为苍白的皮肤、眼结膜、掌纹等区域。

患者的舌头也呈现出苍白色。

患者的心率正常,没有明显的心音异常。

抬举负重时,患者的肌肉力量也比较低。

实验室检查:1. 血常规检查:- 血红蛋白(Hb):X g/dL(正常范围:X-X g/dL)- 红细胞计数(RBC):X 10^12/L(正常范围:X-X10^12/L)-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X fL(正常范围:X-X fL)- 血小板计数:X 10^9/L(正常范围:X-X 10^9/L)2. 血清铁蛋白检测:- 血清铁蛋白:X ng/mL(正常范围:X-X ng/mL)综合分析:根据患者的主诉、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我诊断该患者为缺铁性贫血。

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明显低于正常范围,且血清铁蛋白水平也降低。

这些结论与缺铁性贫血的典型表现一致。

治疗计划:基于该患者的诊断,我们计划进行以下治疗步骤:1. 补充铁剂:患者将口服铁剂以增加体内的铁储备。

医生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合适的药物剂量和频率。

2. 膳食调整:患者需要调整饮食结构,加入更多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红肉、蛋、豆类等。

血常规检查和血清铁蛋白检查在缺铁性贫血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血常规检查和血清铁蛋白检查在缺铁性贫血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血常规检查和血清铁蛋白检查在缺铁性贫血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贫血症,主要由于机体内铁储量不足导致红细胞合成受到抑制而引起的。

在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血常规检查和血清铁蛋白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许多感染性疾病也会引发贫血,因此如何准确地区分出缺铁性贫血在感染疾病中的表现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血常规检查与血清铁蛋白检查在缺铁性贫血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进行详细介绍。

一、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及流行病学特征缺铁性贫血是儿童和孕妇最为常见的一种贫血类型。

造成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主要包括饮食中缺乏足够的铁元素、吸收不良、出血(如月经过多、胃肠道出血等)、生长速度过快等。

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包括乏力、头晕、心悸、易激动、食欲减退、免疫功能下降等。

由于这些症状也与感染性疾病相似,因此在感染性疾病中如何识别出缺铁性贫血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1. 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缺铁性贫血患者的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通常会下降,而在感染性疾病中,由于炎症反应的影响,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也会下降。

仅仅通过这两项指标很难准确地鉴别出缺铁性贫血。

但是在进行综合分析时,这两项指标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 血红蛋白浓度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它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在体内循环。

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通常会明显下降,而在感染疾病中,由于炎症反应的作用,血红蛋白浓度也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感染疾病引起的贫血通常是暂时的,一旦感染得到控制,贫血症状便会逐渐消失。

而缺铁性贫血则需要长期补充铁元素才能得到缓解。

3. 红细胞平均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平均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是衡量红细胞大小和含血红蛋白量的指标,对于鉴别缺铁性贫血和感染性疾病中的贫血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缺铁性贫血中,红细胞平均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通常会明显降低,而在感染疾病中,这两项指标的变化则较为复杂,可能会增高或减低。

综合分析这两项指标才能更好地帮助诊断和鉴别。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贫血类型,其发病机制主要与机体内铁的代谢失衡有关。

临床上,及时准确地诊断缺铁性贫血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将介绍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一、临床表现。

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贫血症状和缺铁症状。

贫血症状包括乏力、疲劳、心悸、气短等,而缺铁症状则包括头晕、耳鸣、食欲不振、口腔溃疡等。

此外,由于缺铁性贫血导致的红细胞形态学改变也是其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红蛋白浓度,成年男性低于130g/L,成年女性低于120g/L。

2. 血清铁蛋白,低于正常范围。

3. 血清铁,低于正常范围。

4. 转铁蛋白饱和度,低于正常范围。

5. 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出现低色素性、微小红细胞性贫血的表现。

三、其他辅助检查。

除了实验室检查外,骨髓穿刺检查也可以作为诊断缺铁性贫血的辅助手段。

骨髓穿刺检查通常可见到铁粒幼红细胞增多,铁粒含量减少,红细胞系列出现异常。

四、诊断标准。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可以综合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缺铁性贫血。

一般而言,符合以下条件可作出缺铁性贫血的诊断:1. 临床表现符合缺铁性贫血特点;2. 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3. 血清铁蛋白、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低于正常范围;4. 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呈现低色素性、微小红细胞性贫血的表现;5. 骨髓穿刺检查结果支持缺铁性贫血的诊断。

综上所述,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

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医生可以准确地诊断出患者是否患有缺铁性贫血,并据此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希望本文能够对临床医生在诊断缺铁性贫血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缺铁性贫血怎么检查

缺铁性贫血怎么检查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生活常识分享缺铁性贫血怎么检查导语:缺铁性贫血是由于我们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继而导致红细胞内铁缺乏,最终引起这个疾病。

缺铁性贫血主要是因为青缺铁性贫血是由于我们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继而导致红细胞内铁缺乏,最终引起这个疾病。

缺铁性贫血主要是因为青少年偏食、妇女月经过多、及某些病理因素而产生的。

所以我们要经常检查自己的身体情况。

现在就让小编告诉大家怎么检查缺铁性贫血及其注意事项。

1、血象。

呈全血细胞减少,少数病例早期可仅1系或2系细胞减少。

贫血属正常细胞型,亦可呈轻度大红细胞。

红细胞轻度大小不一,但无明显畸形及多染现象,一般无幼红细胞出现。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和比例显著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低于0.5×10[9] /L,血小板低于10[5] ×10[9] /L。

2、骨髓象。

再障骨髓涂片肉眼观察油滴增多,骨髓小粒镜检空虚,非造血细胞和脂肪细胞增多,一般在50%以上。

再障呈多部位骨髓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三系造血细胞明显减少,尤其是巨核细胞和幼红细胞;非造血细胞增多,尤其淋巴细胞增多。

慢性型不同部位穿刺所得骨髓象很不一致,可从增生不良到增生象,但至少要有一个部位增生不良;如增生良好,晚幼红细胞(炭核)比例常增多,其核不规则分叶状,呈现脱核障碍,但巨核细胞明显减少。

3、骨髓活组织检查和放射性核素骨髓扫描所有再障患者均应进行骨髓活组织检查以评价骨髓造血面积。

再障骨髓组织呈黄白色,增生减低,主要为脂肪组织、淋巴细胞和其他非造血组织。

硫化99m锝或氯化111铟全身骨髓γ照相可反映全身功能。

成人缺铁性贫血的血常规改变及86例铁参数检测分析

成人缺铁性贫血的血常规改变及86例铁参数检测分析

成人缺铁性贫血的血常规改变及86例铁参数检测分析目的探究成人缺铁性贫血的血常规改变以及铁参数在临床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86例成人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同期选择前来我院体检的86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所有人员进行血常规以及铁参数的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在白细胞数量、血小板数量、红细胞分布宽度、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血清铁、铁饱和度以及铁蛋白方面方面均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血常规改变以及铁参数的测定可进一步明确诊断成人缺铁性贫血,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成人缺铁性贫血;血常规改变;铁参数;检测分析缺铁性贫血是贫血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缺少铁质影响到血红蛋白的合成,进而引发贫血,严重的可出现贫血性心脏病,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做好早期诊断对于及时的治疗以及提高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主要对我院86例成人缺铁性贫血患者血常规改变以及铁参数检测的相关内容进行回顾分析,现就有关内容报道入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6月接收的86例成人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同期选择前来我院体检的86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50例,年龄19~76岁,平均年龄为(45.9±12.4)岁,平均病程为(2.3±0.5)年,对照组人员中男性40例,女性46例,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45.3±11.3)岁,对照组人员均为健康人群,所有人员中不包括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心脏病、传染病以及精神异常等,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男性Hb64.44μmol/L(>360μg/L);③TS0.9μmol/L(>50μg/dl)(全血),或ZPP>600μg/L(全血),或FEP/Hb>4.5μg/g;⑥SF<14μg/L;⑦有明显的缺铁因素和临床表现;⑧铁剂治疗有效。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贫血类型,是由于机体缺乏足够的铁元素而引起的贫血症状。

临床上,如何准确地诊断缺铁性贫血对于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标准,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识别和治疗这一疾病。

一、临床表现。

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常常表现为乏力、疲劳、头晕、心悸、气短等症状。

在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皮肤苍白、指甲呈现脆裂、口腔黏膜苍白等症状。

因此,对于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应高度怀疑是否患有缺铁性贫血。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红蛋白测定,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通常降低,且在较长时间内无法得到有效改善。

2. 血清铁蛋白测定,血清铁蛋白水平下降是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指标,通常与血红蛋白水平呈现一致的变化。

3. 血清铁测定,血清铁水平下降也是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依据之一。

4. 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在镜检下,可以发现红细胞呈现微小、低色素、低中心色素等异常形态,这对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也具有一定的帮助。

三、其他辅助检查。

1. 骨髓穿刺,对于确诊有困难的患者,骨髓穿刺可以帮助明确诊断。

2. 小肠镜检查,对于疑似因慢性失血引起的缺铁性贫血,可以进行小肠镜检查以明确出血病灶的位置。

综上所述,对于临床上怀疑患有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应该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其他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以明确诊断。

在诊断时,应排除其他引起贫血的疾病,如慢性疾病、遗传性贫血等。

同时,对于确诊的缺铁性贫血患者,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治疗,包括口服铁剂、静脉补铁等。

希望本文对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有所帮助,也希望患者能够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血常规有什么变化?
作者:刘海燕
来源:《人人健康》2019年第08期
在医院临床上,缺铁性贫血是一种经常见到的病症,医生在进行这种病症的诊断过程中,经常会将这这种贫血与其他贫血混淆,因此,就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血常规是以学生目前看到的一种病检测项目。

日常生活中,贫血比较常见,大部分人可能都有一点贫血的征兆,但是由于貧血不是很严重,没有引起过分重视。

贫血如果长期发展而得不到治愈就有可能会引发患者身体其他疾病的发生,例如部分患者会出现缺铁性贫血、心脏病等,甚至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血常规的指标在进行血常规检查过程中,医生可以通过检查患者血红蛋白HG来对患者进行诊断,判断患者是否是缺铁性贫血。

而人体血红蛋白的正常数值是不一样的,在男性与女性身体中含量是不一定的,对于正常的成年女性来说,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10~150g/L;对于正常的男性来说,血红蛋白正常值为120~160g/L,凡是小于正常数值的患者,均是缺铁性贫血。

对于孕妇来说,小于100g/L就是贫血。

如果患者不太清楚自身是否换上了贫血?就需要去医院进行检查,通过对血常规的检查,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

如果患者贫血不太严重,可以进行食疗,多吃一些含铁元素的食物,加强对于铁元素的吸收。

对于处于特殊阶段的人群,例如女性月经期,需要多使用含铁的食物,对于贫血且月经期出血量比较大的女性,可以使用红糖,,严重的话也可以去医院进行诊断。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检查结果来制定治疗方案。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长期贫血的患者经常会出现反甲、皮肤干枯、毛发干燥脱落、心动过速、指甲皱缩、不光滑心尖部或肺动瓣区可听到收缩期杂音、反甲,对于特别严重的患者来说,可能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浮肿,也可能出现口交破裂、舌炎。

缺铁性贫血的血常规变化是什么呢?
1.血红蛋白浓度下降。

通常来说,由于患者患上缺铁性贫血,身体内部的红细胞就会表你的大小不等,造成患者体内红细胞的浓度下降,由于正常红细胞中血红蛋白浓度要超过110克每升,如果患者的血红蛋白的浓度小于110克每升,则患者应该是轻度贫血,小于90克每升,则为中毒贫血,小于70克每升,则为严重贫血。

2.红细胞总数下降。

人体内部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用来输送人体血液中的氧气,—般正常人来说,正常的红细数量应该在400到550万/mm3,检测结果如果发现^体红细胞总数减少,患者可能就有有贫血。

3.血小板下降。

在血常规检测过程中,会发现部分缺铁性贫血患者体内血小板出现比较明显的增多,通常在人体的表现为500×10/L以下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通过正规的治疗渠道去进行诊治,治疗恢复后,血小板水平就会逐渐恢复到正常生活水平。

缺铁性贫血诊断与检查
缺铁性贫血在进行实验室检查过程中,会比较简单、方便,经过对血常规的检查,可以达到初次筛选的目标。

在进行血常规自勺检查中,医生需要对患者身体内部的指标进行了解与检查,主要指标包括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数量(KBC)、平均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查中,血红蛋白与红细胞数量可能会下降,并目雪红红蛋白的下降速度与数量更加明显。

还可以通过}佥查可以了解到患者的小细胞和红细胞的大小不一样,红细胞体积就会下降,通常情况下,可能会在80fk以下,特别严重的可能在60fk以下,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会有明显升高,一般情况下,会大于百分之十五,同时,MCH可能会在26pg以下,MCHC会低于300克/升。

医生在检查过程中,对于患者的血常规结果进行进—步观察发现,患者体内红细胞的体积也不相同,在红细胞的中心去出现扩大现象,通过血片河以看到白细胞与血小板显示正常。

如果还想要进行进一步确认,可以从以下指标来进行检查与确认。

诊断缺铁性贫血还有以下方法:第一种是,血清铁少于铁元素。

如果患者病情特别严重,医生需要进行骨髓穿刺检查来明确诊断是否正确。

如要患者已经了解贫血的病因或者是患者找到原发性病症来源,医生还需要进行胃肠道x线检查、胃镜检查、血液肝肾功能检查、粪便潜血实验、尿常规检查、生化或免疫学实验等。

缺铁性贫血要怎么治疗呢?通常情况下,患者如果发现自身是缺铁性贫血,可以适当服用药物,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每天服用铁之缘片,这种药物主要具有补铁生血的作用,可以提高患者体内血红蛋白的水平,服用这种药物之后,需要保持连续服用,到30天之后再去观察服药效果,一般贫血就会有所缓解。

但是药物在这个时刻,也不能停止,需要连续使用这个药物到90天以上,直到体内的血红蛋白达到正常水平滞后,才能停药。

在用药过程中,还需要进行适当的饮食调理,可以多吃一些具有补血功能的食物,例如瘦肉,牛肉,肝、香菇、木耳、猪血、鸡蛋、鱼类、贝类,豆制品等。

值得注意的是,贫血期间,患者最好不要饮用浓茶与咖啡。

小结:现阶段,部分患者由于营养不足,经常会出现后贫血。

患者如果发现自身有贫血现象,就需要去医院进行确诊。

根据诊断结果,来了解患者出现贫血的病因,来确定治疗方法。

可以诗经腰围的服用,也可以进行石料。

例如可以多吃一些补血食品,木耳、猪血、鸡蛋、鱼类等,补充体内铁元素,加强对于铁元素的吸收,增强缺铁性贫血的治愈概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