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过程注意事项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内窥镜检查方法,用于观察和诊断呼吸道疾病。
在进行纤支镜检查时,有一些注意事项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一、检查前的准备1.术前注意禁食禁水,一般术前6至12小时禁食,以免在检查中引起窒息或误吸。
2.患者应提前告知医生自己的过敏史,以避免发生过敏反应。
3.检查前应保持情绪平稳,避免因紧张和恐惧导致不良反应。
二、检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患者应配合医生做好口腔清洁工作,以减少检查过程中引起呕吐反应。
2.患者应做好呼吸训练,保持呼吸畅通,避免在检查过程中因呼吸困难而引起不适。
3.医生在进行检查时应注意操作技术,避免对患者的呼吸道造成损伤。
4.注意维持适当的镜头清洁度,避免因镜头模糊导致检查无法进行。
5.患者应在检查过程中配合医生的指令,保持头部姿势合适,以便医生更好地观察呼吸道病变。
三、检查后的护理1.检查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和咽部不适等症状,应及时给予护理和处理。
2.检查后患者可能会有一定的恶心和呕吐反应,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处理。
3.检查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以便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4.检查后应让患者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活动,以便更好地恢复身体。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一项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配合的检查项目。
在整个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配合医生的要求,同时医生也要在操作过程中注意技术细节,以保证检查的准确性和患者的安全。
在检查后,护理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做好了这些工作,才能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希望患者在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能够了解以上注意事项,以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和自身的健康。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诊断呼吸道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也需在检查前后做好一系列的注意事项和护理工作。
在此基础上,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详细介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注意事项和护理工作。
四、术前的检查准备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术前的评估和准备工作。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禁忌症
肺功能严重损害、重度低氧血症,不能耐受检查者 严重心功能不全、高血压、心律失常、心绞痛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全身状态极度衰竭者
主动脉瘤有破裂的危险者
出凝血机制严重障碍者
支气管哮喘发作或大咯血者,新近期有发热者
对麻醉药过敏不能用其它药物所代替
术前准备
病人准备
环境准备 用物准备
病人准备
向病人解释目的、配合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 查血小板和出血、凝血时间、胸片、心电图、 血气分析。
病人准备
术前4h禁食、禁饮,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 口服地西泮、静注50%葡萄糖。检查开始前 嘱病人清洁口腔,取下义齿,排空大小便
环境准备
环境清洁、无尘,室温不低于200C。
医务人员准备
石蜡油润滑鼻腔;戴无菌手套;将纤支镜连接冷光源;负压吸引器;试吸引 器负压大小;用石蜡油润滑纤支镜头端;助手固定患者头部,必要时给予肢 体制动或药物镇静
经鼻腔或经鼻(口)气管插管进行纤支镜吸痰
若痰液粘稠,用50ml注射器抽取一定量生理盐 水注入纤支镜侧孔
整个吸痰过程中,密切注意患者神 志、面色、心律、心率、氧饱和度 及鼻腔出血情况,并及时报告给操 作者;患者紫绀氧饱和度下降明显 时暂停操作,予高流量氧气接呼吸 皮囊给氧;整个过程中注意心理护 理,与患者沟通,取得配合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护理
纤支镜构照图
定义
支气管镜检查是将气管镜经鼻、口腔咽
喉部插入气管、支气管直接观察其中病 变,为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 一项重要的手段。
适应症
原因不明的咯血,需明确病因及出血部位者 胸部X线占位病变或阴影导致肺不张、阻塞性 肺炎、支气管狭窄或阻塞、刺激性咳嗽,经抗 生素治疗不缓解,疑为异物或肿瘤的病人 消除粘稠的分泌物、黏液栓或异物 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局部止血、切除息肉、激 光治疗及局部药物治疗等 引导气管导管,进行经鼻气管插管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与_护理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与_护理1.评估呼吸系统病变: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以观察气道内部的病变,如肿瘤、感染、炎症等,帮助医生确定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2.支气管镜下治疗:纤维支气管镜可以同时进行一些治疗操作,如取样、切除肿瘤、放置支气管扩张器等,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创伤。
3.监测疾病进展:对于一些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间质性肺疾病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以定期进行,观察病变的进展情况。
在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护理措施非常重要,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术前护理:(1)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过敏史、呼吸系统疾病史等,特别是对于存在出血倾向的患者,要特别注意。
(2)准备检查所需的设备和药物,确保一切准备就绪。
(3)解释检查目的和过程,以减少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感。
(4)让患者空腹,通常需要禁食6-8小时,以免影响检查质量。
同时,也要确保患者在检查前排尽肺内的分泌物。
2.术中护理:(1)检查前,给予患者适当的镇静和麻醉,以减少不适感。
镇静的选用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需求来决定。
(2)帮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并确保患者处于舒适的状态,如平卧位或半卧位。
(3)检查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生命体征,特别是呼吸、心率和血压的变化。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术后护理:(1)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以及循环系统的变化,特别注意呼吸道狭窄、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2)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并记录相关数据。
(3)观察患者的口腔、咽喉和气道有无肿胀、出血和感染等症状,并及时处理。
总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一项复杂的操作,需要医护人员密切合作,确保检查的安全和有效。
护士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应承担患者的安全和舒适,配合医生完成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为患者的康复做出贡献。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临床应用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临床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Fiberoptic Bronchoscopy)是一种常见的内窥镜检查技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呼吸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它通过经鼻或经口将灵活的纤维支气管镜插入到患者的气管和支气管中,可以直接观察呼吸道的内部结构,获取病变组织标本,进行病变局部治疗等操作。
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通常适用于以下情况:1. 不明原因的咳嗽:对于长期咳嗽或反复出现的咳嗽患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查明导致咳嗽的具体原因,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炎等。
2. 呼吸道异物:当患者误吸异物或有吸入性损伤时,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以直接找到异物并进行取出。
3. 血痰、呼吸困难:当患者出现明显的咯血或呼吸困难时,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能够帮助医生快速明确病因,进行及时处理。
4. 支气管镜下治疗: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医生可以在检查的同时进行支气管内的治疗,如黏膜活检、支气管扩张、异物取出等操作。
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操作步骤1. 术前准备:患者需空腹,做好口腔清洁工作。
麻醉医生会根据病情决定全身麻醉还是局部麻醉。
2. 插管操作:医生会将纤维支气管镜插入鼻腔或口腔,引导到气管和支气管内。
可通过镜头观察呼吸道结构,拍摄照片或录像。
3. 检查病灶:医生会仔细观察呼吸道黏膜的颜色、形态、血管分布等特点,找到病变部位并取材活检。
4. 治疗操作:根据检查结果,医生可进行支气管内药物喷雾、异物取出、止血等操作。
5. 术后处理:检查结束后,医护人员会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和吞咽反射,避免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1. 并发症: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较为安全,但仍有可能出现鼻部出血、咳嗽、呼吸困难、感染等并发症。
因此,术前需告知医生有无过敏史、出血倾向等。
2. 注意事项:患者在检查前应配合医生做好准备工作,保持放松、配合调整呼吸;术后需遵医嘱饮食,避免不必要的活动。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呼吸道解剖 适应症 禁忌症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准备 检查过程 注意事项 检查过程 检查术后常见并发症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症
诊断: 气管内病变 气管内肿瘤、结核 气管内异物 肺内病变 肺不张 肺占位 血管畸形破裂 治疗: 炎症:气管内冲洗 异物:夹取 咯血:镜下止血 气管狭窄治疗
左上叶支气管
左上叶上部(1)
左上叶上部(2)
左舌叶
左下叶支气管
左下叶背段
左下叶基底干
左下叶内前基底段
左下叶外基底段
左下叶后基底段
谢谢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禁忌症
1、 一般情况极差,体质十分虚弱者。 2、肺功能严重损害,呼吸明显困难者。 3、严重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或频发心绞痛,明显
心律紊乱者。 4、严重高血压者。 5、主动脉瘤,有破裂危险。 6、近期有大咯血,哮喘急性发作,则需暂缓进行。 7、出、凝血机制异常。
术前准备
1.检查: ✓ 如血小板、出凝血时间、 ✓ 心电图(45岁以上者列为常规)等; ✓ 血气分析或肺功能检查 :呼吸功能不全者 2.禁食:术前4-6小时
术前准备
3.术前准备 ✓ 镇静:肌注阿托品0.5mg,安定10mg, ✓ 局部麻醉:术前用1~2%地卡因或2~4%利多
卡因或10%奴佛卡因做粘膜表面麻醉用药 ✓ 体位:仰卧位,肩部略垫高,头部摆正,略向
后仰,鼻孔朝上。 ✓ 术中避免咳嗽,内腔镜在进入声门时,病人要
深吸气。 ✓吸氧
注意事项
(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完毕,继续让患者平卧休息 10~20 min。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症
1、原因不明的咯血或痰中带血。 2、原因不明的咳嗽,难以用吸烟或气管炎解释,或原有的咳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操作技术评价指标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操作技术评价指标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诊断和评估呼吸系统的疾病。
该文档旨在介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操作技术的评价指标,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进行该项检查。
以下是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操作技术评价的主要指标:
1. 检查准确性:评估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主要目的是准确诊断呼吸道疾病。
因此,在评价技术操作质量时,关注检查结果与后续病理检查或其他辅助检查结果之间的一致性非常重要。
2. 检查安全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一种内窥镜检查,需要将柔软的纤维支气管镜插入患者的气道。
因此,操作时要确保患者的安全,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出血、气道痉挛等。
3. 检查时间:评估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操作技术还应考虑检查时间的长短。
尽量减少检查时间,提高检查效率,可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并节约医疗资源。
4. 图像质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通过观察呼吸道内部的图像来诊断疾病。
因此,操作技术评价还应包括评估图像的清晰度、对比度和细节,以确保能够准确地识别病变。
5. 病人舒适度: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一项不舒适的检查过程,对患者而言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焦虑和疼痛感。
操作技术评价应考虑采取措施来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不适感,提高检查的可接受性。
以上是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操作技术评价的一些指标,医护人员在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可以参考这些指标来提高检查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为了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建议医护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并不断学习和更新相关操作技术。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定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Flexible Fiberoptic Bronchoscope,FFB)是利用光学纤维内镜对支气管管腔进行的检查。
纤维支气管镜可在直视下进行活检或刷检﹑钳取异物﹑吸引或清除阻塞物,并可作支气管肺泡灌洗,行细胞学或液体成分的分析。
另外,利用支气管镜可注入药物,或切除支气管内腔的良性肿瘤等。
一﹑检查前护理:
(一)评估要点:
⒈评估患者全身情况,如心肺功能,严重低氧血症及心功能不全者,不能耐受检查。
⒉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尤其是心律及血压,了解有无主动脉瘤病史。
⒊评估患者对局麻药和术前用药是否过敏。
(二)护理措施:
⒈告知患者及家属检查的目的,做好心理护理,以取得配合。
⒉术前禁食禁水4小时,取下活动性义齿,家属陪同,并携带胸片、CT片等报告,干毛巾一块、矿泉水一瓶。
遵医嘱带阿托品片、利多卡因、检验条码。
三、检查后护理:
(一)评估要点:
⒈准备好吸引器和复苏设备,吸氧设备。
观察患者有无发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⒉观察患者痰液的颜色和性状,有无咯血。
⒊监测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
⒋听诊呼吸音有无异常。
(二)护理措施:
1.嘱患者卧床休息,避免多讲话,保护声带,遵医嘱给予吸氧。
2.术后禁食3小时,3小时后进温凉饮食。
3.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或止血药物治疗。
纤维支气管镜

纤维支气管镜纤维支气管镜是一种医疗设备,用于诊断和治疗呼吸道疾病。
这种镜子具有纤维光导技术,可以将光线传输到体内,使医生能够观察到患者呼吸道的状况。
纤维支气管镜技术已经成为了呼吸道疾病诊断中的重要工具,其可视化效果和非侵入性操作使其在医疗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纤维支气管镜由光源、光束传输系统、图像传输系统和检查手柄组成。
光源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通过纤维光束传输系统将光能传输给纤维支气管镜的尖端。
图像传输系统负责将采集到的图像传输给医生进行观察和诊断。
检查手柄则用于操作纤维支气管镜的进退和旋转。
纤维支气管镜可以通过口腔或鼻孔插入患者的呼吸道。
一旦镜子进入呼吸道,医生就可以通过观察图像来评估呼吸道的情况。
这种镜子不仅可以观察到气管和支气管的情况,还可以进行取样和治疗,如刷子采样、活体组织检查、活组织检查和病变切除等。
纤维支气管镜的大部分操作是无痛的,患者只需要局部麻醉就可以完成检查。
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它常用于肺部的疾病诊断,如肺癌、肺炎、肺气肿等。
此外,纤维支气管镜也可以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喉咙疾病、食管病变等疾病的诊断。
这项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为医生提供了更准确的呼吸道诊断,帮助患者早日获得治疗和康复。
除了诊断,纤维支气管镜还可以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
在早期肺癌的治疗中,纤维支气管镜可以通过切除病变组织来阻止其恶化。
在呼吸道狭窄和梗阻的情况下,纤维支气管镜可以通过扩张狭窄部位或植入支架来恢复呼吸道通畅。
这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式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痛苦,还可以缩短康复期。
然而,纤维支气管镜也有一些风险和局限性。
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呼吸道出血、感染、气胸等并发症。
此外,纤维支气管镜的操作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不当可能会损伤呼吸道组织。
因此,在使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诊断和治疗之前,医生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病史和症状,并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决策。
总之,纤维支气管镜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用于诊断和治疗呼吸道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概述】随着纤维光导学的发展,为硬质不可曲的内窥镜成为可曲性内窥镜提供了基础。
由于纤维光学的透光系统具有许多特殊优点,可在弯曲的条件下导光,医学上利用这一特点将其制成软质的可弯曲内窥镜,进入硬质内窥镜所不能达到的地方或角度。
1964年由池田(Ikeda)设计并由Olympus工厂制造一种能进入肺叶各亚段的支气管内纤维窥镜。
它具有镜体软,可视范围大,病人痛苦小,安全性大的优点。
并能直接进入所要检查的部位,采取病理组织和细胞涂片检查。
当时被正式命名为可曲式纤维支气管镜(Flexible bronchofibroscope)。
后来又在纤支镜上安装带有摄像、录像和微电脑控制的电子装置,称之为电子纤维支气管镜,进一步完善纤支镜检查的各种功能。
通过屏幕显示和对有意义的病变做摄影和录像为进一步研究与资料保存提供了条件。
我国于70年代初期开始引进纤支镜检查技术,现已普遍应用于临床。
【适应症】60年代中期纤支镜问世以来由于其管径小(6mm以下)、可曲度大、清晰度高、操作方便,其适应症越来越广泛。
主要有:(1)原因不明的咯血或咳痰带血,需要明确出血部位和咯血原因,在大咯血时一般不宜进行检查,痰中带血时易获最性结果;(2)任何肺部肿块阴影,因X线、胸片和肺CT影象技术难以对良、恶性病变作出鉴别,需要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时;(3)原因不明的持续刺激性咳嗽、局部喘鸣,怀疑气管、支气管病变而需进一步明确病因者;(4)反复出现同一部位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抗生素治疗无效,临床怀疑肺癌者;(5)痰中找到癌细胞而胸部X线、CT、及磁共振检查无异常发现,所谓的隐性肺癌,喉返神经麻痹、膈肌麻痹、上腔静脉综合征等原因待查者;(6)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或通过实验室检查对良、恶性胸水难以确定,怀疑肺内肿瘤胸膜转移者;(7)肺或支气管感染性疾病的病因学诊断。
如通过气管吸引,保护性标本刷或支气管肺泡灌洗(BAL)获取标本进行培养,或用于肺化脓症病人、支气管扩张、机械辅助通气患者伴有大量分泌物不能充分引流者;(8)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通过纤支镜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和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检查以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9)做选择性支气管碘油造影能有针对性地很好地显示支气管畸形,扩张程度和范围;(10)做引导性经鼻气管插管,其准确性强,成功率高。
【禁忌症】由于纤支镜应用的普及,技术的熟练以及配合机械通气(高频射流通气)的应用使纤支镜检查禁忌症范围已日趋缩小。
主要的禁忌症有:(1)一般状态极度衰弱,如严重贫血及肝肾功能不全,不能承受检查者;(2)严重高血压、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心绞痛,纤支镜检查可能促使心脏病的发作甚至心跳骤停者;(3)新近期有支气管哮喘发作,宜待哮喘完全缓解;(4)活动性大咯血,由于纤支镜检查时麻醉不充分引起咳嗽导致咯血加剧,咯血停止一周后再行纤支镜检查;(5)近期急性支气管肺部感染、高热,纤支镜检查可使炎症扩散,宜在炎症控制后再进行纤支镜检查;(6)肺功能有严重损害、呼吸困难、低氧血症患者纤支镜可进一步加重气急和缺氧,可能出现意外者;(7)主动脉瘤纤支镜检查有破裂危险者;(8)对麻醉药过敏不能用其它药物所代替;(9)精神高度紧张,不能配合者;(10)有明显出血倾向者、出血素质、肺动脉高压、上腔静脉阻塞或尿毒症是活检的禁忌症。
【术前准备与麻醉】1.术前准备:操作者术前必须详细了解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各项辅助检查情况,认真阅读患者近期X线胸片、肺CT以便明确病变的部位和性质。
仔细检查纤支镜各部件是否完好可用,各种附件是否齐备,以防检查途中出现故障。
严格掌握各种适应症,疑有心肺功能差者须做动脉血气和心电图检查,对有出血倾向或需要做肺活检者,应有血小板计数和出凝血时间检查结果,术前禁食水4-6小时。
为减少气道分泌物,消除病人紧张情绪,术前半小时皮下注射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0.1或安定5-10mg,必要时可肌注杜冷丁50mg。
有频繁咳嗽者术前可给可待因口服。
麻醉:麻醉的效果直接影响纤支镜检查成功与否,麻醉好,病人痛苦较少。
常用麻醉药物有0.5%地卡因和2%利多卡因,该药穿透性强,作用迅速,维持时间长(20-40min),前者因毒性较大,个别有过敏反应,故目前少用。
麻醉方法,鼻咽部常用2%利多卡因喷雾麻醉或超声雾化吸入。
气管内麻醉采用纤支镜直接滴入或环甲膜穿刺,注入2%利多卡因5ml,后者麻醉效果准确可靠,但穿刺的针眼难免有少量血液流入气管、支气管内,易与病理性出血混淆。
我院采用通过纤支镜活检孔插入一硅胶管直达声门处待声门呈现开放状态时,将2%利多卡因3-5ml注入气管,获得良好效果。
2%利多卡因麻醉药总量不超过400mg。
【操作程序】1.病人体位:目前国内多采用仰卧位,病人舒适,全身肌肉放松,适宜老年体弱、精神紧张患者检查。
如病人有呼吸困难或颈、胸部、脊柱畸形等情况不能平卧可采取坐位,但注意镜检所见标志与仰卧位相反。
2.插入途径:纤支镜一般采用经鼻或经口腔插入,也可经气管套管或气管切开处插入。
插入途径根据病人病情及检查目的要求选择。
经鼻腔插入其操作方便,病人痛苦小,能自行咳出痰液,检查中还可以全面了解鼻咽部病变,是最常使用的方法。
由于各种原因(如鼻甲肥大、鼻息肉)不能从鼻腔插入者可选用经口插入,其缺点是容易引起恶心反射及舌翻动,使纤支镜不易固定而导致插入困难,呼吸道分泌物不便自行咳出,需放置咬口器,以免咬损插入部。
经气管套管及气管切开造口处插入仅用于已行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危重病人气道管理。
3.检查顺序:术者左手握纤支镜的操纵部,用右手将镜前端送入鼻腔,此时边插入镜体边调节角度调节钮使镜端沿咽后壁进入喉部。
窥见会厌与声门,观察声带活动情况,在充分气管麻醉后,通过声门将纤支镜送入气管,在徐徐送镜时注意观察气管粘膜及软骨环情况,直至隆突,观察其是否锐利、增宽及活动情况。
确认两侧主支气管管口,一般先检查健侧后患侧,病灶不明确时先右侧后左侧,自上而下依次检查各叶、段支气管,注意粘膜外观,通畅情况,有无狭窄及堵塞,有无肿物及分泌物等。
健侧支气管检查完毕后将镜退回到气管分叉(隆突)处,再依次检查患侧各支,如发现病变根据情况决定做刷检或钳检。
在纤支镜检查时,应始终保持视野位于支气管管腔中央,避免碰撞管壁,以免刺激管壁引起支气管痉挛,或造成粘膜损伤。
4.标本采集:在纤支镜检查过程中,管腔病变肉眼观察虽有一定特征,但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还有赖于取得组织学,细胞学或细菌学的证据。
可按肉眼所观察到的病变情况,利用不同的器械采取标本。
常用的方法有:(1)钳检:钳检是获得确切病理诊断的重要手段,取材是否得当是镜检成败的关键。
对镜下所见的粘膜病变或肿物的钳检阳性率可达90%左右。
对有苔的病变,应先将苔吸出或钳出,暴露病变后,活检钳深入肿物中间或基部钳取为好。
在肿物不同部位钳取3-4块。
若活检前病灶有渗血或钳检后出血过多,可局部滴入1:10000肾上腺素止血。
(2)刷检:细胞刷刷检常常在钳检后进行,分标准刷和保护性套管刷两种。
前者一般在直视下,将细胞刷缓慢插入病变部位,刷擦数次后将其退至纤支镜末端内与纤支镜一起拔出,立即涂片2-3张送检。
此法操作简单,对镜下可见肿物刷检阳性率一般低于钳检,但对于管壁浸润型,钳检不能定位,而刷擦时刷子与肿物接触面积大获得的细胞阳性率高。
为避免或减少上呼吸道细菌污染,采用保护性套管细胞刷,包括有单套管,双套管,加塞或不加塞毛刷等方法。
主要用于下呼吸道细菌学检查。
(3)针吸活检:用特制穿刺吸针,在CT引导下经纤支镜对纵隔肿大淋巴结穿刺活检或经支气管针吸肺活检(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 TBNA),对周边行肿物穿刺获取细胞学标本。
对于纵隔肺门区淋巴结性质、肺癌诊断及分期有重要临床意义。
(4)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对弥漫性(间质)肺病变或周边型肿块取活组织,用活检钳穿过支气管达到肺组织或肿块部位,钳取活组织标本做病理学检查,周边型肿块常常需要在X线引导下进行。
(5)支气管肺泡灌洗(请参见本章第二节)。
5.术后一般在2小时之后才可能进食、水以免因咽候仍处于麻醉状态而导致误吸。
【并发症及其预防】虽然纤支镜检查被认为是一种安全的检查方法,但随着检查范围不断扩大,其并发症亦在增多。
其发生率为0.3%,严重并发症为0.1%。
死亡率为0.01%.常见的并发症及预防处理措施:1.麻醉药过敏,特别是地卡因过敏机会相对较多。
故喷药前应注意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或先喷少许药液,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麻醉时不要超过常规用量,一旦出现过敏中毒反应,应立即抢救。
2.喉、气管或支气管痉挛,大多数发生在纤支镜先端通过声门时。
预防方法除做好局部表面麻醉外,必要时环甲膜穿刺麻醉,操作轻巧熟练,可减少刺激。
3.出血,纤支镜检查后可能偶有短暂鼻衄,少数痰中带血或咯血,一般无需特殊处理。
当出现致命性大咯血时,立即将纤支镜拔出,患者取侧卧位,并应及时采取止血措施,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吸引。
4.发烧,少数情况下,由于消毒不严格,术后发热,肺部浸润或肺炎,可适当口服或静脉给与抗菌素。
5.气胸,个别病例由于活检位置过深,损伤胸膜发生气胸。
预防方法,活检时不要靠近胸膜部位,钳夹时如病人感到相应部位疼痛,表示触及胸膜,应立即松钳,后退少许在试夹。
一旦并发气胸,按自发性气胸处理。
6.低氧血症,纤支镜检查时平均PaO2降低15-20mmHg(2~2.66kpa),原有肺功能不全者可出现明显紫绀。
故应严格掌握适应症,PaO2低于70mmHg(8.33 kpa)时应慎重,术中应给予吸氧。
7.心跳呼吸骤停,在纤支镜检查过程中出现意识丧失,心跳停止,其原因可能有:患者原有心脏病基础,情绪不稳定,麻醉不充分,操作手法不当。
特别是纤支镜通过隆突时,易出现室颤,据上海地区调查结果,死亡发生率为0.7/万人,因此,详细问病史,术前做心电图,术中心脏监护观察,如遇有意外情况发生则立即施以心肺复苏措施可避免致死结果发生。
经支气管肺活检术【概述】纤支镜问世后不久,自1974年Darid报导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以来,由于其损伤小,并发症低,诊断阳性率高。
已被国内外学者采用并广泛应用于肺部疾病的诊断。
【适应症】主要适应于经过各种非创伤性检查,以及肺外活检亦不能明确诊断的周边型肿块,肺内结节,浸润样阴影,肺部弥漫性病变。
包括各种间质性肺疾病,细支气管肺泡癌及转移癌,以及免疫受损患者肺部机会致病菌感染的诊断,如卡氏肺囊虫肺炎(PCP),巨细胞病毒和霉菌感染等。
【禁忌症】当有出凝血机制异常,病变不能除外血管畸形所致者,有肺动脉高压或肺大泡患者为相对禁忌症。
【操作程序】在完成纤支镜常规检查基础上,TBLB可在X线引导和无X线引导下进行,前者准确性强,气胸并发症少,但需X线设备和人员配合,操作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