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
免疫细胞标志与功能检测技术优选文档专选课件

要为( D ) A 单核细胞和粒细胞 B 单核细胞
C 淋巴细胞 D 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E 淋巴细胞和粒细胞
5.Percoll分离液的主要成分是E( )
A.聚蔗糖
B.泛影葡胺 C.聚乙二醇
D.聚乙烯吡咯烷酮 E.经聚乙烯吡咯烷酮处
理的硅胶颗粒
6.分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分层液的最佳密度为( E ) A.1.030 B.1.035 C.1.092 D.1.020
泛影葡胺比重为1.077±0.002
齐齐哈尔医学院免疫
掌握
聚蔗糖泛影葡胺--Ficoll分离液
原理:单次差速密度梯度离心的分离法 组成:2份6%聚蔗糖蒸馏水溶液+1份34%
泛影葡胺生理盐水溶液。 比重:1.077±0.001(最佳)
齐齐哈尔医学院免疫
1.077±0.001的分层液可将细胞分离
红细胞:1.093 粒细胞:1.092 单个核细胞1.0齐7齐6哈—尔医1.学0院9免0疫
全自动细胞分选系统
齐齐哈尔医学院免疫
荧光激活细胞分离仪分离法
齐齐哈尔医学院免疫
流式细胞分析仪
齐齐哈尔医学院免疫
四、不同细胞分离方法的综合评价
了解
早期:根据不同免疫细胞的物理属性和 生物学属性进行分离 近期:利用细胞表面标志进行分离
齐齐哈尔医学院免疫
1.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单次差速密度梯度离 心法常
齐齐哈尔医学院免疫
Percoll:经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处理的硅胶颗粒。
死细胞、血小板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粒细胞 红细胞
齐齐哈尔医学院免疫
三、T、B细胞和T细胞亚群 熟悉
的分离
磁珠
高分子
(一)磁性微球分离法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传统的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流式细胞术、细胞增殖试验和细胞毒性试验等。
其中,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表面标记物检测方法,可以通过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的表达情况来评估免疫细胞的活性和状态。
细胞增殖试验可以评估免疫细胞的增殖能力,常用的方法包括MTT法和BrdU法等。
细胞毒性试验可以评估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常用的方法包括细胞色素释放试验和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等。
然而,传统的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这些方法往往需要大量的细胞数目,且操作繁琐,不适用于临床应用。
其次,这些方法只能评估其中一方面的免疫功能,无法全面评估免疫细胞的整体功能状态。
此外,传统方法对于一些免疫细胞功能的检测灵敏度较低,无法满足一些特殊研究和临床需求。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逐渐崭露头角。
其中,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为免疫细胞功能检测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
高通量测序可以同时检测上千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以用来评估免疫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不同样本的差异。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全面了解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功能状态。
另外,单细胞技术也是一种新兴的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
传统的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方法通常是对大量细胞进行分析,无法检测到细胞群体中不同细胞的异质性。
而单细胞技术可以对单个细胞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检测到不同细胞的功能差异,并研究细胞在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单细胞技术可以通过扩增检测目标区域的方法,同时检测多个指标,可以全面评估免疫细胞的功能状态。
除了高通量测序和单细胞技术,还有一些新兴的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值得关注。
例如,质谱技术可以定量检测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可以评估免疫细胞的功能状态。
另外,光学显微镜技术可以直接观察免疫细胞的活动过程,可以评估细胞的运动能力和活跃度。
总而言之,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的发展为了解免疫细胞的功能状态提供了新的手段。
高通量测序、单细胞技术、质谱技术和光学显微镜技术等新兴技术可以全面、准确地评估免疫细胞的功能状态,有望在临床和科研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免疫细胞检测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免疫细胞检测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肿瘤治疗一直都是医学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现代医学已经有许多的肿瘤治疗方法,如:放疗、化疗以及手术治疗等等。
虽然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痛苦,但是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却往往陷入治疗效果不佳的窘境。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免疫细胞检测技术被引入到了肿瘤治疗中,成为了关注焦点。
一、免疫细胞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免疫细胞检测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技术之一。
它是通过定量测定患者内部的免疫细胞数量及其活性水平,进而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指导和依据。
免疫细胞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已知特异性抗原与特定克隆抗体的反应来确定免疫细胞表层特异性抗原的分布和数量,从而评估免疫细胞的数量及其活性状态。
二、免疫细胞检测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免疫细胞检测技术在肿瘤治疗中广泛应用。
具体来说,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应用:1. 免疫治疗方案的制定免疫细胞检测技术能够对患者的免疫状态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分析,为免疫治疗方案的制定和优化提供通道。
比如针对肝癌患者,通过免疫细胞检测技术可以明确各种免疫细胞的比例和活性水平,更好地进行必要的免疫干预,提高治疗效果。
2. 预测效果和监测疗效通过免疫细胞检测技术可以及时了解治疗过程中免疫细胞数量和活性水平的变化,通过对比前后数据得出治疗效果的评估。
这不仅可以让医生进行精准的治疗决策,更能为患者提供更恰当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
3. 帮助治疗方案的调整在肿瘤治疗过程中,有时肿瘤的生长会导致内分泌障碍,导致患者身体出现不适。
此时,针对免疫细胞的活性检测就能够更好的帮助医生进行调整,使患者的身体适应治疗方案并尽快恢复。
三、免疫细胞检测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案例免疫细胞检测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
在肿瘤发生,肿瘤治疗等各个环节都能够派上用场。
比如在临床实践中,针对淋巴瘤患者,通过免疫细胞检测技术能够明确患者的免疫状态,并且确定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活性水平,为后续的免疫治疗方案的制定和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在我们的身体中,免疫细胞就像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时刻守护着我们的健康,抵御着外界病原体的入侵。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应运而生。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是一类用于评估免疫细胞在免疫反应中的活性、数量、表型以及功能状态的方法。
这些技术对于诊断免疫相关疾病、监测治疗效果、评估个体的免疫状态以及研究免疫系统的机制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常见且强大的免疫细胞检测技术。
它通过让单个细胞依次通过激光束,根据细胞所发出的荧光信号来分析细胞的表面标志物、细胞内的蛋白质以及细胞的大小和粒度等特征。
比如说,我们可以利用特定的荧光标记抗体来识别 T 细胞、B 细胞、NK 细胞等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并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活化状态。
通过流式细胞术,医生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患者的免疫细胞是否存在异常,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也是一项常用的技术。
它主要用于检测免疫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
想象一下,细胞因子就像是免疫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信使”,通过检测这些“信使”的分泌情况,我们就能了解免疫细胞的功能状态。
比如,在检测T 细胞对特定抗原的反应时,ELISPOT 可以准确地显示出分泌特定细胞因子(如干扰素γ)的 T 细胞的数量,从而反映出 T 细胞的免疫活性。
细胞增殖实验则能够评估免疫细胞的增殖能力。
当免疫细胞受到刺激时,它们会进行分裂和增殖以增强免疫反应。
通过使用特定的标记物或者检测细胞的代谢活性,我们可以确定免疫细胞是否能够有效地增殖。
这对于研究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免疫应答的强度非常有帮助。
细胞毒性实验则用于检测免疫细胞杀伤靶细胞的能力。
比如,NK细胞和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CTL)能够识别并杀伤被感染或恶变的细胞。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将靶细胞与免疫细胞共同培养,然后通过检测靶细胞的存活情况来评估免疫细胞的杀伤功能。
除了上述这些技术,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也在免疫细胞功能检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在现代医学领域,对免疫细胞功能的检测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免疫细胞就像是我们身体内的“卫士”,它们时刻守护着我们的健康,抵御着各种病原体的入侵。
而了解这些“卫士”的工作状态和能力,对于诊断疾病、评估治疗效果以及探索新的治疗方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
免疫细胞包括多种类型,如 T 细胞、B 细胞、NK 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等。
每种免疫细胞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检测技术也有所不同。
T 细胞功能检测是免疫细胞功能检测中的重要部分。
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淋巴细胞增殖实验。
这就好比是观察 T 细胞在受到刺激后是否能积极“生长壮大”。
通过在体外给 T 细胞特定的刺激物,比如植物血凝素(PHA)等,然后观察细胞的增殖情况。
如果 T 细胞能够迅速增殖,说明它们具有较强的反应能力,反之则可能提示免疫功能存在异常。
细胞毒性 T 细胞(CTL)杀伤活性测定也是评估 T 细胞功能的重要手段。
想象一下 CTL 就像是训练有素的“杀手”,专门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或者癌细胞。
检测它们的杀伤活性,可以通过放射性核素释放法、乳酸脱氢酶释放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直观地反映出 CTL 消灭“敌人”的能力。
再来说说 B 细胞功能检测。
B 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产生抗体。
检测血清中各类免疫球蛋白(Ig)的水平,如 IgG、IgA、IgM 等,能够间接反映 B 细胞的功能状态。
另外,通过检测 B 细胞对抗原的反应能力,比如测定抗体产生的量和亲和力,也可以评估B 细胞的功能是否正常。
NK 细胞作为机体天然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检测也不容忽视。
NK 细胞具有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放射性核素标记法、流式细胞术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 NK 细胞的活性和数量,从而判断其在免疫防御中的作用是否正常发挥。
除了上述针对单个免疫细胞类型的检测方法,还有一些综合性的检测技术。
细胞免疫检测技术

01
淋巴细胞功能测定可分为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体内实验主
要是间接了解淋巴细胞对抗原、半抗原或有丝分裂原的应答
反应;体外实验主要包括淋巴细胞对抗原或有丝分裂原刺激
01
吞噬功能检测
01
巨噬细胞对颗粒性抗原物质具 有很强的吞噬功能,常用鸡红 细胞(CRBC)、白色念珠菌、 酵母细胞等作为吞噬颗粒,用 斑蟊敷贴法收集人巨噬细胞或 从腹腔渗出液获得鼠巨噬细胞。
(三)巨噬细胞溶酶体酶的测定
01 酸性磷酸酶的测定 硝酸铅法 偶氮法
非特异性酯酶的测定 常用α-萘醋酸法
第二十五章 细胞免疫检测技术
E-花环实验原理
CD2 and CD58 • smilar structure • ligand of CD2---CD58
ligand of CD58---CD2 • CD2 also called SRBC-R(绵羊红细胞受体)
豚鼠T细胞表面有E受体=CD2. 家兔红细胞(RBC)表面有CD2的配体,即CD58. 将淋巴细胞与RBC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在一定条件下就
02 C o n A - - -----T 细胞 PWM -------T、 B细胞 LPS -------B细胞
03 特 异 性 刺 激 物 : 异种抗原 同种组织抗原
01
检测方法
02
形态法:刺激物 细胞(4-6天) 胞化
淋巴 母细
同位素法:PHA 淋 巴细胞(54h)
DNA合成期 + 3 H Td R 掺 入
(一)T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01. 原理: 01. 分化 01. 细胞变大 01. 核仁明显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嘿,咱今儿就来说说这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
你知道吗,咱身体里的免疫细胞那可真是一群了不起的“小战士”呀!它们时刻准备着和各种病菌、有害物质作战,保卫着咱们的身体。
那这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呢,就像是给这些“小战士”来个大体检。
就好比咱去医院体检,能知道自己身体哪儿好哪儿不好,这检测技术也能让咱清楚免疫细胞的状态咋样。
你想想看,要是咱能清楚地知道这些“小战士”的战斗力强不强,是不是就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啦?要是检测出来它们有点弱,那咱就得想办法给它们加加油、鼓鼓劲呀!不然,敌人来了可咋办呢?这检测技术有很多种方法呢。
比如说,有一种可以检测免疫细胞的增殖能力。
你就理解成看看这些“小战士”能不能快速地增加数量,人多力量大嘛!要是它们增殖得快,那说明它们很有活力呀,咱就放心不少。
还有检测它们杀伤能力的。
这就好比看这些“小战士”能不能一下子就把敌人给消灭掉,要是它们的杀伤能力强,那咱身体里的那些坏家伙就不敢随便捣乱啦。
再比如说,检测免疫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
细胞因子就像是“小战士”们的秘密武器,能帮助它们更好地作战。
要是分泌得多,那它们打起仗来肯定更厉害呀!那这检测技术重要不?那可太重要啦!就好像你要去打仗,总得先知道自己手里的武器好不好使,自己的士兵厉不厉害吧?这检测技术就是帮咱了解免疫细胞这个“军队”的情况呀。
要是没有这个技术,咱就像蒙着眼睛走路一样,都不知道自己身体的免疫防线到底咋样。
万一有点啥问题,咱都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呢。
你说,这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是不是很神奇?它就像是给咱身体里的免疫系统开了一扇窗,让咱能看到里面的情况。
而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检测技术肯定也会越来越先进,能检测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多。
咱可得好好重视这个技术呀,毕竟身体是自己的,咱得对自己负责呀!别觉得这事儿离你很远,说不定哪天你就需要它来帮你了解自己的身体呢。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真的是咱身体健康的好帮手呀!你说是不是呢?。
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技术的发展

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技术的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检测技术被应用于生物学领域。
其中,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技术就是一种对细胞进行研究和检测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技术的定义、历史以及其进展和应用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技术的定义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技术是指通过使用免疫学和化学方法来研究细胞内的蛋白质、RNA、DNA等物质,从而确定细胞的类型、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方法。
该技术可以通过检测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分子在细胞内的表达,确定某些细胞类型以及其对某些基因和外界环境的响应。
二、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技术的历史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
当时,一些研究人员通过使用化学试剂和染色方法来探究细胞中含有荧光的物质。
后来,研究人员从动物免疫学的发展中获得了启示,发展出了现代的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技术。
三、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技术的进展和应用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蛋白质学的发展,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实验室中,该技术可以用于研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蛋白质分布和功能等方面。
此外,还可以将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技术应用于临床诊断,例如肿瘤诊断、感染诊断等方面。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开发的荧光探针和抗体,使得该技术具有更高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同时也大大扩展了其应用范围。
四、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技术的前景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技术将持续拓展应用范围。
并且,由于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新技术的引入,该技术在分子诊断和治疗方面将会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
同时,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技术也将迎来新的发展,将涵盖细胞、分子和联合式检测等方面。
这些改进必将有效地促进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并将其推向更广泛的社会和医疗领域。
五、结论在生物学领域,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技术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进行研究。
通过不断的发展和创新,该技术将持续提高其检测灵敏度和高精度度,并在医学和科研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加速科学发展的重要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淋巴母细胞
细胞大小(直径μ m) 12~20
过渡型
12~16 6 ~8
核大小、染色质
核仁 有丝分裂 胞质、着色 浆内空泡
增大、疏松
清晰、1~4个 有或无 增多、嗜碱 有或无
增大、疏松
有或无 无 增多、嗜碱 有或无
不增大、密集
无 无 极少、天青色 无
伪足
有或无
有或无
无
检测方法
(1)形态学检查法 淋巴细胞(4-6天) 母细胞化
培养终止前加入MTT 测定溶解的甲臜
SI
试验孔A570nm 均值 对照孔A570nm 均值
优点:操作简便,无放射性污染 缺点:敏感性低于3H-TdR掺入法
(二) T细胞分泌功能测
体外培养的T细胞经各种丝裂原或抗原刺激后,分泌各 种细胞因子,可借助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技
术分别检测细胞因子含量、生物学活性或基因表达水平,
三、NK细胞活性测定
三、NK细胞活性测定
染色计数 方法学评价: 简便 有主观性 形态法
酶释放法
上清LDH或AKP
方法学评价: 经济、快速、简便、可定量 敏感性较低
杀伤肿瘤细胞 K562
测CPM值 方法学评价: 敏感性高,客观精确 设备要求,核素污染 放射性核 素释放法
测发光强度
方法学评价: 快速、简便、样品量少,敏 化学发光 感,可定量
有或无 无 增多、嗜碱 有或无
不增大、密集
无 无 极少、天青色 无
伪足
有或无
有或无
无
检测方法
(1)形态学检查法 淋巴细胞(4-6天) 母细胞化 刺激物
转化率 转化的淋巴细胞数 转化和未转化的淋巴细 胞数 100%
(2)3H-TdR掺入法
淋巴细胞DNA合成期 3HTdR掺入 测定细胞内的3H
琼脂糖平板法
趋化运动
(二)吞噬和杀菌功能测定
显微镜检查法
吞噬率(%) 吞噬细菌的白细胞数 100 计数的白细胞数
杀菌率(%)
胞内含着染菌体的细胞 数 计数的白细胞数
100
溶菌法
作用30、 60或90 min 菌落数 0 min 菌落数
杀菌率(%) ( 1
) 100
NBT还原试验
淋巴 细胞
淋巴 母细胞
空泡 空泡 核仁明显 核染色质疏松
未转化和转化淋巴细胞的形态特征
转化的淋巴细胞 未转化的淋巴细胞
淋巴母细胞
细胞大小(直径μ m) 12~20
过渡型
12~16 6 ~8
核大小、染色质
核仁 有丝分裂 胞质、着色 浆内空泡
增大、疏松
清晰、1~4个 有或无 增多、嗜碱 有或无
增大、疏松
转化率 转化的淋巴细胞数 转化和未转化的淋巴细 胞数 100%
(2)3H-TdR掺入法
淋巴细胞DNA合成期 3HTdR掺入 测定细胞内的3H 刺激物 PHA ConA
SI=
PHA刺激管cpm均值 对照管cpm均值
优点:简便易行 缺点:重复性和准确性差
(3)MTT比色法
优点:敏感性高,客观性强 重复性好 缺点:设备条件 放射性核素污染
以反映T细胞功能。
(三)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
靶细胞 抗原
T细胞
致敏CTL
靶细胞杀伤活力
检测方法
(1)形态学方法 淋巴细胞+肿瘤细胞 计数残留肿瘤细胞
肿瘤患者CTL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 判断预后,观察疗效
(2)51Cr释放法 CTL 淋巴细胞+含51Cr 的肿瘤细胞 测定γ射线
(四)体内试验
Please write down about details of introducing your company. (Vision, duties, and customer service of company)
特异性抗原皮试
结核 白色念珠菌 皮肤毛癣菌素 腮腺炎病毒等
Add your 迟发型超敏 vision in 反应 here
PHA皮试
非特异性刺激T细胞发 生母细胞转化
二、B细胞功能的检测
1
B细胞增殖能力的试验
溶血空斑试验
2
3 4
B细胞抗体形成功能的检测 体内试验
(一) B细胞增殖试验
刺激 DNA合成 分化 细胞变大 细胞浆扩大 有丝分裂 原/抗原
第15章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
医大一院检验科
本章内容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技术
淋巴细胞的功能检测
吞噬细胞功能检测技术
免疫细胞功能检测的临床应用
免疫细胞
T细胞 中性粒 细胞
捕获抗原,处理 抗原,提呈给淋 巴细胞或表现其 他免疫功能
B细胞
识别特异性抗 原 ,被激活显 示出特异性应答
淋巴 细胞群
吞噬 细胞
巨噬 细胞
2.非特异性酯酶的测定 用IFN-γ 激活小鼠巨噬细胞,观察其对125I-UdR 标记DBA/2小鼠肥大细胞瘤P815的杀伤活性。
细胞毒作用测定
巨噬细胞促凝血活性测定 取已经37℃预温的正常兔血浆和CaCl2混合液,加
入经粘附有单层巨噬细胞的试管中,移置37℃, 即时记录血浆凝固时间。
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状态
(二)溶血空斑试验
经典溶血空斑试验 检测抗体:抗RBC抗体 用于测定药物和手术等因 素对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评价免疫治疗或免疫重建 后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
被动溶血空斑试验
检测抗体:抗SRBC吸附抗原的抗体
(三) B细胞抗体形成功能的检测 ——酶联免疫斑点法
可检测抗体分泌细胞,又可检测抗体分泌量。 优点:稳定、特异、抗原用量少;
第三节 免疫细胞功能 检测的临床应用
肿瘤、免疫缺陷病等疾病的诊断和疾病预 后监测
组织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的早期发现
Thank You!
第二节 吞噬细胞功能 检测技术
一、中性粒细胞功能检测技术
二、巨噬细胞功能检测技术
大吞噬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趋化 吞噬
小吞噬细胞: 中性粒细胞
胞内杀伤作用
2
吞噬和杀菌功能的检测
(一)趋化功能检测
原理
中性粒细胞
方法
滤膜渗透法
微生物细胞成 分及代谢产物 补体活性片段 细胞因子等
可同时检测不同抗原诱导的不同抗体分泌,并可定量; 可检测组织切片中分泌抗体的单个细胞。
(四)体内试验
体内抗体产生的特异性抗原有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
毒素、多价肺炎链球菌菌苗等。
将适量抗原皮下或肌肉注射免疫,并于免疫前及免疫
后1周、2周、3周分别采血,分离血清,测定受检者免 疫前后相应抗体的效价,判断受检者体内B细胞的功能。
一、T细胞功能的检测
1
T细胞增殖试验
2
3 4
T细胞分泌功能测定
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 体内试验
(一)T细胞增殖试验
刺激 DNA合成 分化 细胞变大 细胞浆扩大 有丝分裂 原/抗原
淋巴 细胞
淋巴 母细胞
空泡 空泡 核仁明显 核染色质疏松
未转化和转化淋巴细胞的形态特征
转化的淋巴细胞 未转化的淋巴细胞
NK细胞
树突状 细胞
一、T细胞功能的检测 第一节 淋巴细胞的 功能检测 二、 B细胞功能检测
三、 NK细胞活性测定
T细胞
细胞免疫功能
淋巴细胞
非特异性免疫作用
NK和 K细胞
B细胞
体液免疫功能
淋巴细胞功能测定
体内实验
间接了解淋巴细胞对抗原、半抗原或 有丝分裂原的应答反应
体外实验
主要包括淋巴细胞对抗原或有丝分 裂原刺激后的增殖反应、细胞毒性 试验及淋巴细胞分泌产物的测定
SI=
SPA/抗IgM(人) LPS(鼠)
PHA刺激管cpm均值 对照管cpm均值
优点:简便易行 缺点:重复性和准确性差
(3)MTT比色法
优点:敏感性高,客观性强 重复性好 缺点:设备条件 放射性核素污染
培养终止前加入MTT 测定溶解的甲?
SI
试验孔A570nm 均值 对照孔A570nm 均值
优点:操作简便,无放射性污染 缺点:敏感性低于3H-TdR掺入法
二、巨噬细胞功能的检测
给小鼠定量静脉注射印度墨汁(炭粒悬液),间隔
1 2 3 4 5
炭粒廓清试验
一定时间反复取静脉血,测定血中炭粒的浓度 用鸡红细胞、白色念珠菌、酵母细胞等作为吞噬 颗粒,用斑蟊敷贴法收集人巨噬细胞或从腹腔渗 出液获得鼠巨噬细胞。
吞噬功能检测
巨噬细胞溶酶体酶测定 1.酸性磷酸酶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