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滥洪地区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及向南磷矿找矿方向探讨

合集下载

山东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

山东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

山东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山东省是我国重要的金矿产区之一,而山东金矿区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也是广大矿业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岩石地质特征、构造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等方面对山东金矿区进行研究。

一、岩石地质特征山东金矿区主要由中生代大陆岩石构成,其中北部以中生代二迭系花岗岩为主,南部以三叠系为主。

在南部的沂蒙山地区,晚三叠世花岗岩体和斑岩体广泛分布,是金矿的主要赋存岩体。

这些岩石中普遍含有石英、长石、云母和黑云母等金矿化元素,并且在热液流体作用下形成了众多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

二、构造地质特征山东金矿区主要处于华北地块的东南缘,普遍受到了岩浆活动和构造变形的影响。

区域构造以由北向南的大断裂带和褶皱带为主,整体上为强烈走滑造山带。

以沂蒙山为中心的构造划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在此处的断裂分界比较明显,南部以逆冲断裂为主,北部以走滑断裂为主。

由此可以看出,在山东金矿区矿化与断裂发育密切相关。

三、矿床地质特征山东金矿区有着比较丰富的金矿资源,其中以伴生和独立金矿床为主。

伴生金矿床主要包括热液型金矿床和层控型金矿床,后者多以变质杂岩中石英脉和千枚岩体为赋存岩体;独立金矿床主要包括蚀变带金矿、深部高温低压热液型金矿等。

四、找矿方向根据山东金矿区的地质特征可以得出一些找矿方向:1. 善于选址于构造节点区域:构造活跃区域是断裂槽门的必经之路,选址于这些区域寻找金矿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2. 利用大区域地球物理勘探:包括重力、地电、电磁等等,应用这些勘查手段,能够初步追查海量的背景成矿地质信息。

3. 利用地质地球化学方法寻找金矿:利用各种矿床的矿石、岩石及其它辅助成矿地质地球化学资料,研究进行找矿方向判断。

4. 根据区域化学成分分异规律判断金矿远景:区域地球化学资料中不同元素的富集,反映不同程度的背景成矿作用,从而大概判断出成矿地段的远景。

总之,山东的金矿蕴藏量较为丰富,如能有效利用以上的找矿方向,相信可以取得理想的找矿效果。

沭阳滥洪地区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及向南磷矿找矿方向探讨

沭阳滥洪地区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及向南磷矿找矿方向探讨

沭阳滥洪地区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及向南磷矿找矿方向探讨[摘要]本文简介江苏东北部地区种类岩(矿)石的物性特征,结合沭阳滥洪地区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分析磷矿的空间分布状况和以往勘查工作,预测华冲--龙庙一带的找矿方向。

[关键词]沭阳滥洪地区地球物理特征磷矿找矿1概述海州式磷矿是我国著名的北方磷矿,为远古代沉积变质型矿床。

经过我队等地质工作者的多年努力,在江苏东北部地区找出了个大中型磷矿:从连云港市临洪口的太各磷矿、新浦磷矿、市区5号矿体、陶湾磷矿、锦屏(东山、西山同)磷矿,至沭阳滥洪磷矿,汤庄等多个中型以上矿床,累计资源储量亿吨以上。

沿线磷矿资源丰富。

在区域上呈北东—南西向弧形展布。

地层整体倾向南东。

除在锦屏山一带有零星出露外,其余均被第四系覆盖。

磷矿带到达滥洪之后,由于第四系覆盖厚度变大,磷矿不知去向。

2地球物理特征2.1各类岩(矿)石物性特征历次磷矿地质工作中,对各类岩性进行系统物性测试结果统计表明:中新生代地层呈微—无磁、低密度、低电阻率,为一明显的“三低”物性层;元古界为高密度、高磁性层,相对上覆岩性存在一密度及磁性界面。

界面空间分布变化,控制了区域异常展布及特征。

调查区主要有三个界面:第四系与下覆元古界变质岩界面(密度差0.6—0.8g/cm3);中新生界与下覆元古界变质岩界面(密度差0.3—0.5g/cm3);当锦屏组厚度较大,且埋深相应较浅时,其顶、底板海州群云台组及东海群朐山组有0.08—0.16g/cm3密度差,为一相对高密度层,其顶底界面可作为锦屏组识别界面加以利用。

第一界面是引起区域背景场的原因,第四系厚度多在0—150m平缓变化,宏观上为重力高;第二界面空间变化,区域上控制重力高、低区分布和“隆”、“凹”的构造格架。

重力低往往反映为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异常范围及重力值与盆地规模、深浅变化相关,而重力高区为元古界隆起引起;第三界面是捕捉目标物的界面,物性差表明锦屏组能产生异常效应,但锦屏组相对厚度小,往往以倾滑推覆构造层处于推覆片体前锋部位,扭动构造发育,异常变得复杂,一般不能产生明显局部重力高,多分布在局部重力高边缘梯度带与变异的次级异常或梯度带上。

金鸡岭铜矿成矿机制及找矿方向探析

金鸡岭铜矿成矿机制及找矿方向探析

金鸡岭铜矿成矿机制及找矿方向探析于崇波【摘要】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地球物理化学特征以及矿床特征的研究,对金鸡岭铜矿的成矿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对该矿区的地质找矿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期刊名称】《有色金属(矿山部分)》【年(卷),期】2010(062)001【总页数】4页(P30-32,36)【关键词】铜矿;地质特征;成矿机制;找矿方向【作者】于崇波【作者单位】沈阳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金鸡岭铜矿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大兴安岭隆起带中段东缘,属兴蒙地槽Ⅱ级构造单元-兴安地槽,为东西向构造带东段与新华夏系大兴安岭隆起带南西端东侧交汇部位,即为东西向构造与新华夏构造联合作用所产生的科右中旗联合弧形构造为主、次为东西向构造及新华夏系构造。

该区成矿背景较好,成矿条件十分有利,有望发展成为大规模矿床[1]。

1 矿区地质特征1.1 赋矿地层矿区出露地层相当于东北区域地层表中的兴安岭分区乌兰浩特小区,主要有:上古生界二叠系下统大石寨组、中生界侏罗系中统万宝组与呼日格组及第四系全新统。

主要赋矿地层主要为二叠系下统大石寨组和侏罗系中统万宝组,其中二叠系下统大石寨组主要岩性为变质砂岩、条纹状变质砂岩及云母石英片岩,地层总体走向75°~80°,通榆山一带走向25°~30°,倾角均在70°以上,总厚度427 m,根据岩性组合可分为上下两个岩性段。

侏罗系中统万宝组主要由凝灰质砾岩、火山灰凝灰岩、砂岩、砂砾岩及砾岩等组成,地层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10°~20°;呈角度不整合覆盖于大石寨组地层之上,总厚度605 m。

自上而下可划分为凝灰质砾岩段、砂砾岩段、砾岩段及砂岩段四个岩性段。

1.2 岩浆岩[2]区内侵入岩以燕山期布敦花杂岩体为主,岩性由黑云母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及斜长花岗岩组成。

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与花岗斑岩呈岩墙状呈北东东向展布于矿区北侧,斜长花岗斑岩隐伏于金鸡岭矿区。

铜山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铜山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铜山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梅笑冬摘要:随着我国时代的不断发展,矿产资源在我国发展中的地位越发重要,这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对于铜山的铜矿矿床地质特征、找矿的方向进行相应的分析与研究,找到最适合找寻铜矿资源、开采资源的主要方式,从而保障我国矿产资源开采与应用的质量。

因此,本文对于铜山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进行合理的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铜山;铜矿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方向在矿产资源当中,铜矿可以说是其资源中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当前全球的铜矿总储量已经超出了6亿吨,拥有最多的铜矿储量国家就是智利,占据着世界铜矿总储量的三分之一,这也为我国的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的发展进行有效的研究。

由于我国的地理条件和环境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使我国具有很多含量丰富的铜矿区,且铜矿资源的分布范围也非常广泛,这就需要我国对铜山铜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进行全面的探索与研究,为更多矿产资源的开采提供有效的帮助。

1 铜山区域的总体构造铜陵-贵池断裂带介于江南地轴和淮阳古陆期间,其中以铜陵-贵池破裂为主,呈现出明显的北东向展开特征,其中包括近东西向、近北南向三组破裂。

根据断裂构造分析,铜山―神山地区被三条区域性主干构造所分割,其中北西侧分为长江扭曲断层破碎带,东侧为殷江―葛公断层,朝向南方呈北向东,北部近南北向;南西侧为吴田―王塥断层,呈北西西向伸展,错位约五公里,使得整个地块被切割成一个三角形,面积约一百五十余平方千米。

铜陵铜山铜矿的矿区是一座老矿山,从解放前夕开始进行地质工作,前后勘查工作经历了6个阶段。

故在矿山历史上逐步将各阶段勘查地区变为了铜山铜矿的各个矿段,即铜山矿段、前山矿段、前山南矿段、岩山吴矿段。

铜山铜矿矿区位于铜山弧形构造的转折处,姥山背斜的南翼,北山蓬向斜的深部。

在此弧形构造地段,为应力相对集中区,表现逆断层及正断层及其发育。

受其深大断裂控制作用,在其内构造总体表现为南东向突出的弧形构造特征,反映了该区域特有地质及构造特征。

贵金属矿床的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探讨

贵金属矿床的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探讨

贵金属矿床的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探讨一、贵金属矿床的成矿条件1.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贵金属矿床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构造断裂是贵金属矿床的重要富集通道和富集器官。

活动的断裂带和变形的构造板块可以形成矿床的运输通道,使贵金属在长距离输送中得到高度富集。

2.岩石组成:在一定的构造背景和地质历史条件下,岩石组成也是贵金属矿床形成的重要因素。

石英脉是贵金属矿床的典型富集岩体,其中的硫化物和氧化物是贵金属的主要赋存形式。

此外,含有硫磺和金属硫化物的火山喷发岩也是贵金属矿床的重要赋存岩体。

3.地球化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是贵金属矿床的成矿条件之一,包括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石中贵金属的赋存形式等。

贵金属在岩浆活动和热液作用中相对稳定,善于形成与硫化物结合的矿石。

4.矿床形成环境:二、找矿方向的探讨1.找矿目标:找矿目标是贵金属矿床寻找的重要依据。

通过分析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和已知矿床的分布规律,确定找矿目标区域。

2.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勘探是矿床找矿的一种重要手段,包括重力、磁力、电磁和地震等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通过不同物理特性的变化来区分矿体和母岩,从而确定矿床的赋存区域。

3.地质地球化学勘探:地质地球化学勘探主要包括野外地质调查、采样分析和地球化学剖面测量等方法。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采样分析,确定含矿地区的特点,并进一步查找与贵金属矿床相关的矿石。

4.环境遥感技术:环境遥感技术可通过卫星遥感图像分析和空中航测技术,获取大范围的地质信息和岩矿特征。

利用环境遥感技术配合地质信息,可以找出与贵金属矿床有关的矿化和岩石变化迹象。

结论:。

胶东地区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分析探讨

胶东地区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分析探讨

胶东地区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分析探讨作者:赵宝聚来源:《魅力中国》2017年第47期摘要:近年来,矿石行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对于找矿行业中,第一步工作就是明确矿床地质情况,然后针对这些地质资料确定找矿方向。

本文分析了胶东地区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以期为大家以后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胶东地区金矿地质特征深部找矿引言矿床的开采工作是比较复杂的工作,需要运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及科学技术。

对于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及找矿标志的探索,是金矿床开采工作的前提和首要条件,需要提起重视。

1、成矿地质背景胶东处于山东省镜内,由于处于胶莱河的东面而得名。

胶莱河源出于山东半岛西南部的胶州市的胶山,北流于渤海。

胶东金矿分布区主要涵盖了全部的烟台市、威海市以及青岛市的北部地区,总面积达到26333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0.27%。

胶东金矿集中分布在胶东隆起区,面积约为16522km2,仅占全国面积的0.17%,却浓集了全国近1/4的黄金储量。

因此,胶东金矿区是我国重要的黄金生产基地之一。

1.1 地层胶东矿区位于沂沭断裂带东侧的胶东隆起区的西部边缘地带,地貌类型为半丘岭平原地貌,矿区内地层最老的为古元古代荆山群,最新的为第四系。

古元古代荆山群是一套中高级变质岩系,主要存在于东部及南部,岩性为中厚层状黑云变粒岩、斜长角闪岩、蛇纹石化大理岩、含石墨岩系夹长石石英岩、麻粒岩等,厚度大于700m。

第四系主要由粘土类和砂类组成,一般厚约28m。

1.2 构造矿区内构造以断裂为主,按走向分为了三组:北东向、北北东向和近东西向。

北东向断裂是由于在中生代近东西向挤压应力作用下形成的压扭性断裂,北北东向断裂是燕山晚期发育起来的压扭性断裂,二者是属于同一区、同一应力作用下形成的不同期次的产物。

这两组断裂是成矿前的构造,由于受印之期及燕山期大规模造山运动的影响,其得到继承性发展,岩浆活动加剧,内生成矿作用明显,矿体系充填断裂构造中或充填交代断裂破碎带而成,并且两组或者多组不同方向断层交汇处,往往是矿体的富集处,所以成矿前的断裂构造对矿体的分布和形态起决定性的控制作用。

麻栗坡南温河地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麻栗坡南温河地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麻栗坡南温河地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朱勋帅,李华明,洪明春(云南源浩矿业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51)摘 要:研究区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以及多期岩浆活动,成就了与构造岩浆活动有关的钨、锡、铅锌、铜、铁矿产,本文对研究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进行探讨,为该地区提出了找矿方向。

关键词:南温河;地质特征;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P61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04-0091-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wenhe area in south malipoZHU Xun-shuai, LI Hua-ming, HONG Ming-chun(Yunnan yuanhao mining Co.Ltd.,Kunming 650051,China)Abstract: The study area has experienced multi-stage tectonic movement and multi-stage magmatic activity,and has achieved tungsten,tin,lead and zinc,copper and iron minerals related to tectono-magmatic activity.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the study area,and puts forward the prospecting direction for the area.Keywords: nanwenhe river;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prospecting direction1 区域成矿背景1.1 区域地质特征南温河研究区位于华南褶皱系、扬子准地台和三江褶皱系之交汇部位。

湖北省神农架地区磷矿形成环境及找矿方向初探

湖北省神农架地区磷矿形成环境及找矿方向初探

0 引言
神农架 地 区磷矿是 湖北省 最主 要 的沉积 型磷 矿产 地 之一 , 据估 算远 景 资 源量 约 1 5×1 ~2 0×1 t . 0 . 0 , 是 湖北省 重要 的磷矿后 备基 地 。主要分 布 于神农 架 断 穹 的北部 和东 部 , 该 区 主要 的磷 矿 成 矿 带 。通 过 对 是
神农架 地 区磷 矿 主要赋存 于震 旦 纪早 世 陡 山沱组 含磷 岩系地 层 中 , 目前 发现 的矿产地 有 多处 , 主要 的 最 有神农 架 断穹 以北 的朝 阳 、 沟 、 城 、 山 、 儿 沟 、 正 简 武 洞 白竹 和 断 穹东 部 新 华 断裂 两 侧 的柳 树 袍 、 屋 、 家 瓦 郑
个 沉积 相 。其 岩性 组合 代表 了一个 较稳 定 的浅海 相 沉
积 环境 , 磷矿 层产 于含磷 岩 系的 中上 部 , 形成 于 炭质 页
河 、 陵观 、 岭 、 地 垭 及 蒿 坪 等 矿 产 地 ( 图 1 。 西 园 土 见 )
含磷 岩系 为一 套碳 酸 盐 岩 的沉 积 建 造 , 岩性 系列 主要 为含铁 锰 白云岩一 叠层 石 白云 岩一含 磷 泥岩一 磷 块岩 ( 块状 磷块 岩 、 质条带 磷块 岩 、 泥 白云质 条带磷 块 岩 、 鲕 状磷 块岩 ) 一含 磷 白云 岩一泥 质 白云 岩一 含 硅 质条 带 内碎 屑 白云岩一 白云岩等 。上覆地 层 为震 旦纪 晚 世灯
中台地 向其周 围呈 现 出时间 由早 至 晚 、 间则从 下 ( 空 陡 山沱组 ) 上 ( 影 组 ) 的 区域 分 布 规律 , 该 台 地 至 灯 部 与 的形成 、 抬升 扩大 的地史 发展趋 势相 一致 。 早震 旦世陡 山沱 期鄂 中台地 南 、 成磷 不 同 , 北 导致 本 省下震旦统 陡 山沱组 磷 矿形 成最 醒 目的区域 分 布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沭阳滥洪地区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及向南磷矿找矿方向探讨
[摘要]本文简介江苏东北部地区种类岩(矿)石的物性特征,结合沭阳滥洪地区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分析磷矿的空间分布状况和以往勘查工作,预测华冲--龙庙一带的找矿方向。

[关键词]沭阳滥洪地区地球物理特征磷矿找矿
1概述
海州式磷矿是我国著名的北方磷矿,为远古代沉积变质型矿床。

经过我队等地质工作者的多年努力,在江苏东北部地区找出了个大中型磷矿:从连云港市临洪口的太各磷矿、新浦磷矿、市区5号矿体、陶湾磷矿、锦屏(东山、西山同)磷矿,至沭阳滥洪磷矿,汤庄等多个中型以上矿床,累计资源储量亿吨以上。

沿线磷矿资源丰富。

在区域上呈北东—南西向弧形展布。

地层整体倾向南东。

除在锦屏山一带有零星出露外,其余均被第四系覆盖。

磷矿带到达滥洪之后,由于第四系覆盖厚度变大,磷矿不知去向。

2地球物理特征
2.1各类岩(矿)石物性特征
历次磷矿地质工作中,对各类岩性进行系统物性测试结果统计表明:
中新生代地层呈微—无磁、低密度、低电阻率,为一明显的“三低”物性层;元古界为高密度、高磁性层,相对上覆岩性存在一密度及磁性界面。

界面空间分布变化,控制了区域异常展布及特征。

调查区主要有三个界面:第四系与下覆元古界变质岩界面(密度差0.6—0.8g/cm3);中新生界与下覆元古界变质岩界面(密度差0.3—0.5g/cm3);当锦屏组厚度较大,且埋深相应较浅时,其顶、底板海州群云台组及东海群朐山组有0.08—0.16g/cm3密度差,为一相对高密度层,其顶底界面可作为锦屏组识别界面加以利用。

第一界面是引起区域背景场的原因,第四系厚度多在0—150m平缓变化,宏观上为重力高;第二界面空间变化,区域上控制重力高、低区分布和“隆”、“凹”的构造格架。

重力低往往反映为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异常范围及重力值与盆地规模、深浅变化相关,而重力高区为元古界隆起引起;第三界面是捕捉目标物的界面,物性差表明锦屏组能产生异常效应,但锦屏组相对厚度小,往往以倾滑推覆构造层处于推覆片体前锋部位,扭动构造发育,异常变得复杂,一般不能产生明显局部重力高,多分布在局部重力高边缘梯度带与变异的次级异常或梯度带上。

就磁性而言,锦屏组为无—微磁,相对顶底板的云台组和朐山组不同程度磁性层,对识别是有利的。

东海群朐山组的磁性,取决于混合岩化程度,如混合岩化片麻岩、混合岩化花岗岩磁性较强,可引起局部磁异常。

云台组受剪切、推覆变质变形的影响。

含铁绿泥片岩、混合岩化绿泥片岩,石英斜长绿泥片岩等具不
同磁性,可引起条带状正负相间杂乱异常。

区内中新生界为为低电阻率层(<1000ΩM),元古界地层为一明显高电阻率层(≥3000ΩM),电阻率曲线尾部上升转折端相当于基岩界面反映,一定程度上为基岩埋深提供依据。

2.2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
(1)重力场特征
据1/20万布格重力异常图,明显见锦屏-滥洪西、殷口-杨庄重力高带,总体呈“S”展布,北侧场值6~12·10-5m/s2,变化较为平缓,为东海杂岩群的反映,南部为相对低缓重力场,场值在6~6·10-5m/s2变化,为云台组复褶皱的反映。

重力高带,总体表现为南东缓倾斜的断折高起之隆起,区位上表现为及推覆体前缘断陷盆地(龙苴、沭阳等)之两侧,在断折高起部位及其两翼NE向扭动折变次级异常或梯度处,是锦屏组赋存之有利部位。

具体到殷口(12·10-5m/s2)-杨庄(1·10-5m/s2)重力高带,表现为重力高NE背景下由NW转向SW的次级异常及梯度带,殷口重力高核部见锦屏组(戚庄矿段),受滥洪NW向左行断裂的推移控制,锦屏组NW向倾滑扭动,于该重力高西南次级异常偏西侧见汤庄矿段,△gzz异常呈NW向,同矿层NE向倾向一致;在华冲—龙庙一带则转为NE向展布的局部重力高次级梯度带,场值1~8·10-5m/s2逐渐向SW减弱,变异的次级异常华冲、东元庄、龙庙、杨庄重力高及两翼部位推测为锦屏组(磷矿层)的分布地带。

(2)磁场特征
总的与重力场特征有一定扣合规律,锦屏—滥洪—龙庙一线,基本为北南正负磁场区分界位置,北区表现为平缓正磁场区,为东海杂岩群变质岩体、混合岩等引起;南区表现为基本平缓负磁场区,显示了平缓褶皱的云台组地质背景,其次级滥洪-万山-韩山正负磁场变化带,反映了浅覆盖或出露的云台组及其含磁铁片岩的的且韧性剪切推覆强烈地段,陡沟北西、龙庙南磁场相对平静地段,与龙苴及沭阳盆地基岩埋深偏大相关。

锦屏—滥洪—龙庙一线,基本为北南正负磁场区分界位置,其零值及略偏南弱负值带,大致与重力高北梯度带及次级异常带位置吻合,尤其东元庄、杨庄两个重力高对应部位为区域性正负磁场过渡带偏负场一侧,根据前人找磷经验及锦屏组弱重无~微磁物性特征,当锦屏组浅埋深且无磁干扰情况下,应表现为上述重磁特征,如此,可较可靠地确定锦屏组的有利部位。

如前所述,中新生代地层为低磁、低密度、低电阻率之“三低”物性层,元古界为高密度、高磁性、高电阻率层,据此,根据重力图、航磁图、电磁图、致可以判断中新生界地层厚度及元古界基岩埋深,区内基岩埋深一般100~200m。

3以往工作程度
七十年代省煤田地质队在矿区西南部的沭阳盆地开展过煤炭普查钻探工作;原治金部物探队做过1/5万航空物探测量;八十年代省物探队先后做过1/20万区域重力测量及1/5万重力测量等物探工作。

上述各单位虽工作目的不同,但积累的资料仍可供参考使用。

1978年由地质六队与省局综合研究队共同承担江苏省东北部海州式磷矿成矿条件、分布规律、找矿方向“专题研究”工作,预测在沭阳县东北部滥洪—华冲一带可能有锦屏组含磷地层的分布。

1980年继沭阳县韩山发现蓝晶石矿以后,通过南北向浅钻剖面揭露,于沭阳县戚庄发现了锦屏组含磷地层,截止1988年先后发现了戚庄磷矿、荣吴磷矿及汤庄磷矿,并提交了普查报告,求得磷矿D+E 级储量表内矿2700多万吨。

1990—1992年,地质六队在普查工作的基础上,选择汤庄磷矿进行了详查地质工作,提交了详查地质报告,求得C+D级总储量2231.99万吨。

2006—2008年,地质六队在详查工作的基础上,选择汤庄磷矿进行了勘探地质工作,提交了勘探地质报告,估算331+332+333磷矿石总资源量2404.67万吨万吨,查明了锦屏组地层的分布范围及延展方向,查明了赋矿层为及矿体规模、产状及质量,查明了矿区开采技术条件。

通过历年来的地质勘查工作,为本次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找磷经验,对汤庄矿区向南找磷指明了方向。

省物探队等单位在本区作了大量的重磁剖面工作,为我们对磷矿异常特征的认识和找矿工作布置提供了新的依据,并在找矿方法的综合应用上指明了新的方向。

区域重力、航磁、电磁异常显示了在华冲——龙庙一带寻找磷矿资源具有光明的前景。

4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本区主要矿产为磷矿,其矿床形成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

本区处于有利于成矿的古陆边缘下倾部位,元古代为磷矿的重要成矿时代,频繁而不剧烈的地壳振荡运动、浅海低能环境、温暖干燥的亚热带古气候都利于磷矿的形成。

区域变质变形作用对磷矿的改造产生很大影响,使矿物成分发生变化,使矿体沿走向或倾向产生波状扭曲,局部地段产生小褶曲现象,由于构造的挤压和拉伸作用导致矿体局部变厚、变薄或断开。

因此磷矿严格受锦屏组地层及变质变形作用的控制。

区域内已发现中型磷矿六处(锦屏西山、锦屏东山、陶湾、新浦5号矿体和7号矿体、汤庄),小型磷矿多处。

另有产于云台组下段第二层的蓝晶石矿(点)二处。

据江苏省物探队在本区的重磁物探资料,本区位于殷口-杨庄重力高北部梯度带上,殷口重力高核部及其西南次级异常偏西侧均控制到锦屏组磷矿体,分别为戚庄磷矿、汤庄矿段,该梯度带在华冲-龙庙一带则转为NE向展布,变异的
次级异常及△gzz异常华冲、东元庄、龙庙、杨庄重力高及两翼部位,对应于区域性正负磁场过渡带偏负场一侧,推测为锦屏组(磷矿层)的分布地带,基岩埋深一般150m左右。

此外,1982年~2008年,我队陆续进行了戚庄磷矿普查,汤庄磷矿普查、详查及勘探地质工作,较好地控制了锦屏组地层的展布及延伸方向,求取磷矿近3000万吨,戚庄磷矿主要分布于锦屏组下段第二岩性层,汤庄磷矿主要分布于锦屏组上段及下段第四岩性层中。

在汤庄磷矿区之40线锦屏组下段第二岩性层发现有钻厚5.63m工业磷矿体分布,矿体呈透镜状或似层状产出,向南有延伸加厚趋势。

根据由已知(汤庄矿区)到未知的法则,华冲—龙庙地区也应有磷矿地层存在。

5结论
通过物探资料及以往地质勘查的分析研究,表明从沭阳县的华冲经龙庙至胡圩一带有含磷地层--锦屏组的存在,有利于形成工业磷矿。

在此区域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寻找磷矿,为北方缺磷地区提供磷矿开采后备基地,具有重要的经济战略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